2019年高考作文题预测与范文(二)
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青春的理解

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xx的理解【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辛夷坞说:“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
”xx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雨果说:“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寄语青年学生:“青春不是靠天马行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青春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长,青春是心中永远不凋零的花朵。
”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身处价值多元、网络发达的社会,你是如何理解“青春”的?请至少结合两人的名言与你的同学分享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很多于800字。
于800字。
【xx欣赏】珍惜·奋斗·精彩——我为xx而奋斗雨果有言“谁虚度年华谁的青春就要褪色”,告诉学子要珍惜时间;*有语“要脚踏实地地奋斗和在打磨中成长”,告诉青年要积极奋斗:艰难人世,漫漫人生,青年学子只有让珍惜时间与积极奋斗齐飞,才会形成鸟的双翼实行自由地翱翔——实现人生的精彩!xx作家雨果说:“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言外之意是时光飞逝,韶光更短,如不珍惜就会两手空空,这是要我们要珍惜时间。
惜时是让人时刻清醒并珍惜当下,明确功在当今和效率为先的神奇管钥。
孔子曾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如流水,如人死灯灭一旦离去再也不复返,但“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翩翩少年转眼之间便是油腻中年顺二便是白头老翁,两手空空的惨状只会让自己“空悲切”。
更何况身处价值多元和网络发达的社会,“乱花渐欲迷人眼”,幽暗昏惑让人易于迷失,很多不懂惜时和意志不坚的青年,“黑发不知勤学早”,整日沉溺网络而不可自拔,让大好年华虚度,让精彩生命暗淡,只能“托遗响于悲风”。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而我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好好珍惜时间,用心学习,尽力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用心享受人生的喜怒哀乐!国家寄语青年学生:“青春不是靠天马行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脚踏实地地奋斗;青春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长,青春是心中不凋零的花朵”,寄语目的是青春不是享乐,理应奋斗,如不奋斗就一无所获,这是让我们为青春奋斗。
【书写中国桥考场范文】2019高考作文命题预测

2019高考作文命题预测:书写中国桥,考场范文奉上!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赵州桥建于隋朝,巍然挺立,气势雄浑,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港珠澳大桥已正式开通,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种,是一座国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中国人心中有座鹊桥,传说农历每年七月初七夜晚,牛郎、织女相会,喜鹊集银河相衔成桥,以渡织女。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桥梁,也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交流的和平友谊桥梁。
从历史到现实,从传说到梦想,中国桥的内涵在发展变化。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以中国代表的身份,在一次模拟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读这道作文题,以中国桥来话中国事,横跨古今,贯通虚实,延续近几年高考让考生借日常经验(日常积累)来书写大时代大问题的命题特点。
这个作文题不回避热点(港珠澳大桥、“一带一路”),又不唯热点(古往今来四座“桥”),明确了写作的立足点(桥),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中国理念等)。
一材料解析题目中的材料列举了与中国有关的四座桥,他们分别是古代的赵州桥、刚开通的港珠澳大桥、传说中的“鹊桥”以及“一带一路”的象征桥,每座“桥”都有自己的内涵,都可成为立意方向。
赵州桥是“古代的桥”,工艺精湛,是国人的创举;历史悠久,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得力于小学课文,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赵州桥早已深入人心。
围绕赵州桥,作文的立意方向有:历史遗产、智慧实干、传统等。
港珠澳大桥是“当下的桥”,勾连了香港、珠海、澳门三地,拉近了三地市民间的距离,更是展示了中国走向复兴路的信心和决心。
赵州桥体现的是古代人的智慧才干,港珠澳大桥则彰显当代人的创造和信心。
围绕港珠澳大桥,作文的立意方向有:自主自强、圆梦、同心、复兴等。
2019年高考全国二卷作文范文(必备(3篇)

2019年高考全国二卷作文范文(必备(3篇)2019年高考全国二卷作文篇一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誓死力争,保我主权争回青岛方罢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任务②火树银花不夜天《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的时候任务③科学的春天学有所成,报效祖国任务④时代强者中国青年今朝为我少年郎任务⑤祖国不会忘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风雨兼程,春花秋实勇挑重担,以德践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观后感君不见,我中华青年“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豪情;君不见,我中华青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毅然;君不见,我中华青年“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决然……抱“敢将日月再丈量”之信念,怀“丈量日月”之勇气,唯我中华青年。
多少年前,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李光武大呼:“中国大车,我们推!”我们中国青年,从我做起,推动中国大车。
百年前,中国青年公车上书,向清王朝响亮撞击,撞碎封建专制;百年前,梁任公亦是少年郎,为拯救中华寻存亡之道四处奔波,谭嗣振臂高呼,同用自己的生命长叹:“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百年前的中国青年从自己做起,撞碎清王朝,寻救国之道。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_先生从自己做起,共产遍及九州大地;_从自己做起,以柔克刚,提出“求同存异”,粉碎列强图谋;赵一曼、秋瑾等爱国志士,谨遵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黄继光在家书中写道:“ 男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
”昔日,我中国青年,用自己行动证明国难当头,虽死不足惜。
昔日,我中国青年,用身躯撞开中国紧锁的大门,使雄狮腾起,长啸天际。
今日我中国青年接力他们推着中国大车。
我们,要打开大门,大车将驶向世界具有“世界范”。
我中国青年,将在各行业,皆具“世界范”之大国风采。
看《中国诗词大会》上,青年团“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无论是北大博士生陈更或是新晋擂主的北斗工程师,他们都带着诗词,走向世界,使世界沉醉于古国5000年的中国文化之中。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及范文铁肩担道义,青春正当时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及范文铁肩担道义,青春正当时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
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
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
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关怀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勤于反思责任担当: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社会责任审题限制性1.情境限制。
2019年全国卷Ⅱ的作文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命题者并没有在审题立意上为难考生,而是让考生有话可说,抒发心声,以此培养考生的家国情怀。
也确如所愿,考生走出考场时都面带笑容,这道“很熟悉”的作文题似乎给了他们底气。
但这道作文题还是设置了很多限制性因素,有话可说不假,但能否写成考场佳作则有待观瞻。
作文材料分为三部分:背景材料、任务材料、作文要求。
其中的背景材料就有着明显的情境限制。
材料为我们展示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2049年)的五个标志性历史节点: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五四运动100周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并突出了各自的历史意义。
2019年全国Ⅲ卷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

2019年全国Ⅲ卷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范文1】最后一课上的师生情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跟同学们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简单的一句话,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已经跃然纸上。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师生之情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一师生情谊的深厚和情感,对我们人生的影响不可估量。
师者为何人?《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还肩负着育人的使命,让祖国的花朵随着时代的发展,德智体美劳都有全面的进步,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而在这花朵的培育当中,是时间、是青春、是情感的投入,而最后一课上的“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便是一个侧影。
“你们再看看书”是一种寄予厚望的良苦用心。
在《老师?好》这部电影中,于谦所饰演的老师一心把学生的前途放在心上,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看到班上有同学放弃学业,到处到街上去寻找他,用尽办法使他迷途知返;看到班上的学生安静同学利用自己的时间为其他同学进行高考复习,担心影响她的学习而强烈反对,与此同时,还免费给这些同学上课;看到高考临近,要求学生停止一切课外活动。
但是关婷婷同学不顾反对,坚持带领同学们参加比赛,为老师夺回第一名后,他邀请同学们到家里吃饭,讲述自己的北大故事。
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位老师,也是现实生活中千千万万个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用心奉献的真实写照。
“我再看看你们”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中学校园走出,走进象牙塔,走进社会,而老师一直留在校园,送学生离开,也盼望着学生常回来看看。
如果说学生是箭,那么老师是弓,箭在磨炼中逐渐变得坚硬笔直,而弓也鼓足了劲,让自己充满力量,从而箭才能射得更准,抵达目的地。
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结果诚可贵,过程更重要素材

结果诚可贵,过程更重要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2019届备考作文同构预测】⑴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泰戈尔)⑵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恋花的丽蝶,累累的果实,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明的大道。
然而在前进的程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了一个荒漠。
(萨拉)全面理解材料,然后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规范书写,不少于800字。
【升格作文】结果诚可贵,过程更重要①过程与结果,是因果关联的两个词。
完成过程就一定会出现结果,有过程不一定会出现预期结果。
但只追求结果而忽略过程,这样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因此,我认为,结果诚可贵,过程更重要。
②我认为,仅仅追求结果,过程一定不完整。
获得结果的过程有多种:努力拼搏获得的,投机取巧获得的,或者努力加上投机获得的。
获得的结果可能一样,会为下一次追求结果埋下失败的种子。
就拿考试来说,某人考试前充分复习,查缺补漏,以一个完美的姿态参加了考试。
而另人懒懒散散,考试前没有充分复习,书笔都没动一下就参加考试。
没复习的人则动用“千里眼”抄袭他人卷子,最后两人成绩都优秀,表面看这样的结果非常完美。
经过自身努力的人获得优秀,而另个人靠“小聪明”获得相同成绩。
这是十分不公的,在未来需要知识时,投机取巧者必定受到现实惩罚。
因为上帝不让努力的人寒心,而让小人得志。
③反推结果,我认为过程更重要。
常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种什么收什么这是自然规律;怎样做事,会得到怎样的结果,这是社会规律。
一般情况下,有怎样的努力,就会有怎样的结果。
人们羡慕成功人士的光环而忽略创业之初的艰辛与失败,这是片面的。
马云带领“十八罗汉”成立“阿里”时,资金困难,无明确方向,没人敢投资,马云借钱吃过不少闭门羹。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视野决定高度素材

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视野决定高度【导语】人们常说得作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高考,其实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作文在高考语文占分高达60,超过了整个语文总分的三分之一,因此大家不得引起重视,把握每一次写作文的机会。
下面要给大家分享的是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希望大家可以看看其他同学写的,再来和自己对比一下,找找差距,继续加油。
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视野决定高度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江苏南京市、盐城市高三语文试卷作文题)有人说,人的视野小了,容易知足,幸福感就随之增强;也有人说,人的视野小了,格局就会小,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幸福感就随之下降。
【文题解析】:本题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写作关键是审题立意。
根据对材料的把握和理解,我们不难发现材料的中心是在说“视野”,材料中对人们的视野角度做了辩证的诠释。
一种是视野小了容易满足和获得成就感,一种是视野小了,格局就会小,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幸福感就随之下降。
考生要注意从两个辩证的话题中选择一种进行立意。
从第一种理解可以立意为:视野变小容易满足、视野大小决定成就感。
从第二种理解可以立意为:视野决定高度、视野成就人生、大视野大气魄。
以上角度都可以是学生写作立意的角度。
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自身生活,分析的时候要结合现实社会中的现象,这样作文才能内容深刻有一定的高度。
【范文】:视野决定高度大鹏俯视万物翱翔云端,才有了鹏程万里的寓意;青蛙环视井底洋洋自得,才有了井底之蛙的笑语。
人也一样,你的视野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楚王丢了心爱的弓,这一国之君抬起头来,看到了广阔的疆域,“楚人失之,楚人得之”。
推崇“仁”的儒家大师孔子抬头,看到了天地间叫“人”的群体,“人失之,人得之”。
道家尊重自然天理,老子放眼,得出“得之,失之”的天理。
楚王失弓的故事流传了千年,人们不难从中领悟: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却看出了不同的豁达,不同的视野决定了未来他们人生的高度。
2019高考作文预测题及范文:砥砺前行,铸就辉煌

2019高考作文预测题及范文砥砺前行,铸就辉煌适用话题青春、责任、担当、奋斗、变革、新时代、使命、铭记历史、家国情怀……领袖语录1.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2.广大青年要同人民一起奋斗,同人民一起前进,同人民一起梦想,用一生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
3.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4.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5.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6.希望你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7.希望你和所有大学生村官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
8.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9.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
10.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2019年这个时间节点上,我们回望历史,发现了许多有意义的大事件: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49年,新中国成立;1969年,中国首条地铁开始运营;1979年,中美建交;1989年,中苏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1999年,澳门回归;2009年,三峡工程全部完成。
请选择其中两三个事件进行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1.读懂材料作文材料的时间跨度为1919—2019年,列举了近一百年来的七个重大历史事件,涉及奋斗、梦想、铭记历史、大国崛起、国家实力、中国视角、国际视野、工匠、改革、合作等重要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作文题预测与范文(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①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我们的水平,而是我们的选择。
—《哈利波特与密室》②你真正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所作所为,—《蝙蝠侠:开战时刻》③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得到什么。
—《阿甘正传》④没有什么事情是肯定的,这也是我唯一肯定的事情。
—《美丽的心灵》⑤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所有的精髓!—《死亡诗社》⑥有的人三十岁就死了,八十岁才埋。
—《77天》影视作品的经典台词常常会给我们深刻的触动。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很多于800字。
【审题导写】这道作文题是2019学年(下期)深圳市宝安区语文统考作文题目。
总体来看,这道作文题出得不错。
形式虽然模仿2019全国高考I卷,但材料内容思考角度甚广:里面的各句话,看似独立,实则前后勾连,或正或反,逻辑性强,正所谓:“看似平常却崎岖”。
给人启发:老题型翻出新花样,旧瓶亦可装新酒。
考生要写好这次的作文,除了弄懂六句影视经典台词的内涵之外,还要抓住“请以其中的两三句话为就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来写一篇文章”,要完成这个写作任务,考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六句台词“分组配对”,换句话说,就是“合并同类项”,并提炼出各组的中心观点,之后才是选写自己认为最拿手的那一组的“两三句”。
试题给出影视作品的六句经典台词,要求以其中两句或三句为基础来立意,并合理引用,考生构思立意时,应抓住各句台词的内涵,并建构所选的台词之间的有机联系,以之为纽带,阐发自己的感触和思考。
新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
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一)每句能够提炼出如下关键词:①选择、目标、理想、方向。
有巨大的水平,做出的事情却让人感到厌恶;水平虽小,却受人尊敬,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全在于自己的选择。
每个人不同的选择都有可能导致自己命运的不同走向。
在生活的某些关口,如果你不去作出选择,你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未来是怎样的。
②担当、所作所为、勇于行动、入世与出世。
对这个世界产生影响的往往是你的所作所为,而不是你的头衔和空洞的许诺,做好眼前每一件事。
③等待、接受、未来、命运。
接受生活的给予,热爱生活,相信明天会更好,快乐过好每一天。
没有一个人能够预知自己的未来是怎样的。
你不知道明天,甚至是下一分钟,你的人生将发生什么改变。
巧克力有不同口味,看不出来,只有品尝才知道是不是自己喜欢的。
有的巧克力外表看起来很漂亮,似乎很好吃的样子,其实很可能不符合你的口味。
④寻找、珍惜、自信、未来。
未来是无法预测的,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件事情,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生活就是美好的。
珍惜现在生活中的每一分钟,尽量做好每一件事。
⑤奋斗、求索、人生真谛、人生价值。
我们绝不能够只满足于现状,我们要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努力创造、拼搏、进取,不会甘于平庸,过一个有意义的一生。
⑥改变、追求、心态、生命质量。
活着,是理想,是追求,是改变,是创造,是韧性,是心态,是克服困难,是激情澎湃,是积极乐观,是坚持自己与突破自己,是受尽苦难却永远热爱,是永不言老、永远年轻的心态。
一个人失去长久需要坚持下去的理想和信念,实质上就是“死”了,仅仅作为一具行尸走肉。
习惯了按部就班的环境,没有激情,没有欲望,怎能将自己的生命绚烂地释放。
在能够选择的年纪里,为什么不选择为自己活一回呢?(二)选择其中的两三句实行立意:①②句谈选择与行动、理想与担当;③④句谈寻找与接受、等待与珍惜;⑤⑥句谈求索与心态、奋斗与改变;①⑤⑥谈寻觅属于自己的风景;②⑤⑥谈不忘初心,③④⑥命运靠自己掌握;……这6句话各有侧重,两两组合立意颇多,且大都有因果或对立关系。
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其分析水平、思想深度、行文气度和知识储备。
这既便于考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积淀、认知水平以及写作习惯实行自由组合选用,又通过“合理引用”的要求,对考生写作做了方向性的规范。
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台词内涵的基础上整体把握并寻找台词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立意上要有逻辑关联,自主组合立意。
分组及立意参考:①+②句;有所作为必须选对目标;③+④句:人生幻化莫测,要相信自己。
⑤+⑥句:活出精彩,不做行尸走肉。
(正反结合)②+③:不畏浮云遮望眼,低头做好脚下事③+④+①:复杂人生中,目标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③+⑤+⑥:纷繁的世界中,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更精彩。
……提示:6是反面材料,若加上①——⑤中任何一句或者两句作为前提,还能够组提炼出好几组正反论说的主题,这种立意模式近似于数学中的排列组合。
★注意:考生分组后,必须提炼出中心论点,然后才能据此行文,否则,将“散沙一盘”!考生作文容易出现的问题:1. 不引述材料中的经典台词,而是另起炉灶。
2.不选够二至三句“台词”,只选了一句就开始行文。
3.不从中心论点出发去分析“经典台词”,而是自说自话,偶尔在行文中点一下而已。
4.不以议论为主,而是以叙代议,大量举例。
5.不对“经典台词”做深入的因果、条件或对比分析,而是泛泛而谈,蜻蜓点水,缺乏重心。
6. 其它问题:不按要求写成议论文,而是自编故事。
【附】考生作文:(稿件提供:深圳西中刘秋霞)心之所向,砥砺前行考生1人的一生中有无数次选择的机会,它们就像一个个纵横交错的分岔路口,等待着每个人去选择,走出自己的人生路。
《哈利波特》中有一句台词是这么讲的:“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我们的水平,而是我们的选择。
”正如电影中所说,选择,决定了我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最简单的例子说起:文理分科。
它决定了我们今后从事的行业甚至是生活圈。
上升到历史进程层面,我国大文豪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积极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动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变革。
显而易见,慎重对待一次选择是多么重要。
每一次选择过后,我们将面对的,是未知的远方。
没有人能确信自己的未来是一片光明的。
亦或是黑暗无望的。
生活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面对未知又神秘的未来,我们能做的只有前进。
最重要的便是直面未来,不蹉跎在过去。
很多人在做出了一个选择之后,便会陷入无尽的懊悔。
头顶上旋转着无数个“为什么我要选择这样?”“要是当初我没有选择他我会怎么样?”这样的问题,使得内心倍受磨难,然后我们也应明白,失败并不可怕,连最顶尖的科学家也会有实验失败的时候,更何况是自己?懊悔不会让自己的水平提升一分一毫,只有面向前方,勇敢前进,才会获得新的成就。
失败并不可怕,但如果一个人对生活失去了目标,失去了前进动力,那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有的人三十岁就死了,八十岁才埋”。
这是《七十七》中让我们印象极为深刻的一句话。
很多人一生碌碌无为,到最后还安慰自己平平淡淡才是真。
即使我们不求辉煌璀璨名留千古的一生,也应拥有自身的价值追求,过出自己眼中有意义的一生。
所以,慎重选择固然重要,但后续行动也必不可少。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选择你所喜欢的,喜欢你所选择的。
”这正是我想表达的观点,走自己所向往的道路,在道路上无悔地追求自己所向往的。
便是如此,我们才能过上有意义的一生。
心之所向,砥砺前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某医院接受了一位昏迷不醒的患者,经过急救医生全力抢救,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不过患者的父亲几天后找到院方,称医生抢救儿子时剪掉了衣裤,导致其裤兜里的500元现金、身份证等物品遗失,并要求医院赔偿。
最终,医院急诊科赔偿给家属1000元。
在这件事上,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很多于800字。
兼重义理,方可为人①“义理”这个词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个人修养的标杆。
“义理”即道义和道理。
“义”,是人心对自身的约束,而“理”,则是外界对人自身的约束。
重义而轻理,就会让人行事鲁莽而不理智;重理而轻义,则会让人做事冷酷而不知变通。
只有兼重义理,才会成为一个明是非,尊礼法的人。
②突发事件,考验人们处事态度。
某医院接收了一位昏迷不醒的患者,经过医生全力抢救,患者终于转危为安,没有生命危险。
不过,患者父亲几天后找到院方,称抢救儿子时,剪掉了儿子衣服和裤子,导致其裤兜里的500元现金和身份证等物品遗失,并要求院方赔偿。
最终,医院赔偿患者家属1000元。
医患双方所以平息一场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
我认为,不管怎么说,处理事情都比较理性与冷静。
③理性与冷静,能够避免纠纷。
对于这件事情冷静与理性之后,仔细想一想,我认为患者的父亲不应该找医院索赔,但医院如果知道患者的衣服中的东西遗失,也应该赔偿。
因为父亲面对挽救了自己儿子性命的医院要求索赔,虽然说医院弄丢了儿子的物品,在“理”的角度上确实应该赔偿,他的要求符合“理”。
但是,向儿子救命恩人索赔,他却所以失去了“义”。
这么做未免显得冷酷无情,有“过河拆桥”之嫌。
即使“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我还不愿往坏处想,做人总得讲良心啊!而院方做得十分准确,既合情合理,又避免医患纠纷,符合“义”,但是否迫于无奈,陷入被道德绑架之困境?④义理兼顾,合情合理。
如果面对索赔的父亲,为了拯救儿子的性命不得已而为之,未免有几分挟恩之嫌,而且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把别人的东西弄丢了理应赔偿,这是“理”的体现。
如果挟恩而拒绝赔偿,则不顾义理。
我认为,这件事最好的结果应是医院得知因为己方原因使患者物品遗失,主动要求补偿;家属因医院挽救了儿子的性命而主动放弃医院补偿。
这样医院主动补偿是为明理,患者家属放弃补偿是为重义,义理兼顾,这不正是最好的结局吗?一方符合“理”,一方符合“义”,避免大动干戈,兴师问罪事件的发生。
⑤“义理”二字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同学间深厚的友谊和互相协助即是重义。
而遵守校规校纪,不破坏法规则是明理。
如果为了帮同学出头而大打出手,或是为感情帮同学做违法乱纪的事,则是重义而轻理,害人害己,不可为之。
只有行事兼重义理,才能营造和谐而美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让我们以义理为人生的行事准则,不退缩,不逾矩,成为一个义理兼备更加优秀的人。
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2019届9班王逸帆指导教师:孙延堂【佳作点评】(788——985字)1.原文题目《行事兼重义理》比较简练但只强调义理兼备,没有照顾这样做的结果,改成《兼重义理,方可为人》就全面概括中心,又展示某种关系。
所以,拟题考虑要周全。
2.本文最大亮点:一.从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角度看,材料属于事件类材料,又重在评析道理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