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复习题作业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水文学是研究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循环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以下不属于水文学研究范围的是:A) 水在地表的径流过程B) 水在土壤中的渗透过程C) 水在大气中的降水过程D) 水中的物理性质测量答案:D) 水中的物理性质测量2. 水的地表径流指的是:A) 水从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B) 水从地下渗透到地表的过程C) 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D) 水从地表蒸发到大气的过程答案:C) 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3. 下列哪个因素对水文循环没有直接的影响?A) 气温B) 大气压力C) 风速D) 地形答案:D) 地形4. 下列哪种环境因素可能导致土壤水分过剩?A) 高温B) 高湿度C) 高风速D) 高海拔答案:B) 高湿度5. 下列哪种降水类型属于辐合性降水?A) 对流降水B) 层状云降水C) 局地性暴雨D) 暴雨答案:A) 对流降水二、判断题1.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于降水和地表径流的入渗。

答案:正确2. 水文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径流等环节。

答案:正确3.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极为均匀,每个国家和地区都能够充分利用。

答案:错误4. 对流降水是在辐合性天气系统作用下形成的,一般雨量较小。

答案:错误5. 雨水在地表流动时,会受到地形、土壤类型和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正确三、问答题1. 解释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水文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上的水,包括水的分布、循环和变化规律。

水文学的研究对于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洪水预测和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水文学原理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水文过程,为水资源管理和自然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 地下水和地表水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互转化的过程?地下水指的是位于地下土壤和岩石孔隙中的水,主要补给源是通过降水和地表径流的入渗。

地表水指的是位于地表的水,包括河流、湖泊、地表湿地等。

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过程,地下水可以通过泉眼、井等方式向地表流出,同时地表水也可以通过渗漏和倒灌等方式进入地下。

水文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水文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水的运动与分布b) 水的化学成分c) 水的净化方法d) 水的测量和监测答案:a) 水的运动与分布2. 水文循环是指什么?a) 水从地球表面蒸发并形成云,最终降落回地面的过程b) 水沿地表流动的过程c) 水在地下蓄积并形成地下水的过程d) 水从地下蓄积逐渐被抽取和利用的过程答案:a) 水从地球表面蒸发并形成云,最终降落回地面的过程3. 下列哪个是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参数?a) 水的颜色b) 水的味道c) 水的温度d) 水的压强答案:c) 水的温度4. 下列哪个工具可以测量水位的变化?a) 流速计b) 液位计c) 风速计d) 露点计答案:b) 液位计5.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地下水的形成和储存?a) 水的渗透性b) 地层的结构c) 降水量d) 井水的使用量答案:d) 井水的使用量第二部分:填空题1. 水文学中,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或渠道的 ________。

答案:水量或液体体积2. 陆地上的水分以 __________ 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

答案:水蒸气3. 河流的流速可以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固定截面的水________ 来确定。

答案:体积或流量4. 地下水是指位于地下的水体,常常隐藏在 ________ 中。

答案:岩石或土壤颗粒之间5. 下雨过程中,水从云中向地面下降的过程被称为 ________。

答案:降水过程或降雨过程第三部分:解答题1. 简要解释水文循环的过程,并说明其重要性。

答案:水文循环是指水从地球表面蒸发形成云,通过降水最终回到地面的过程。

它的重要性在于维持地球水资源的平衡,确保适当的降雨和供水。

水文循环还会影响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请简要描述一种常用的测量水位的方法,并说明其适用性。

答案:一种常用的测量水位的方法是使用液位计。

液位计通过测量液体的压力来确定水位的变化。

它适用于河流、湖泊或水库等水域的水位测量。

水文学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文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地球大气B. 地球水体C. 地球岩石D. 地球生物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水文学的主要研究对象?A. 河流B. 湖泊C. 冰川D. 沙漠答案:D3.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位置B. 颜色C. 味道D. 温度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水文学中的水循环组成部分?A. 蒸发B. 凝结C. 降水D. 风化5. 什么是径流?A. 地表水的流动B. 地下水的流动C. 河流中的水D. 湖泊中的水答案:A6. 水文循环中,水从海洋到陆地的主要途径是什么?A. 蒸发B. 凝结C. 降水D. 地下水流动答案:C7. 以下哪个是水文学中常用的测量工具?A. 温度计B. 风速计C. 雨量计D. 气压计答案:C8. 什么是水文地质学?A. 研究水的化学性质B. 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C. 研究水的物理性质D. 研究水的生物特性答案:B9. 以下哪个是水文学中常用的数据?B. 温度C. 湿度D. 风速答案:A10. 什么是流域?A. 河流的源头B. 河流的终点C. 河流的流域D. 河流的流向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文学中的“流域”是指______。

答案:河流或湖泊的集水区域2. 水文循环中的“蒸发”是指水从______状态转变为______状态的过程。

答案:液态,气态3. 地表水的流动被称为______。

答案:径流4. 地下水的流动被称为______。

答案:地下径流5. 河流的源头被称为______。

答案:源头或发源地6. 河流的终点被称为______。

答案:河口7. 河流的流域面积是指______。

答案:河流集水区域的总面积8. 水文地质学研究的是______。

答案: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9. 雨量计是用来测量______的。

答案:降雨量10. 水文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子在______、______和_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本科水文复习题及答案

本科水文复习题及答案

本科水文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水文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大气B. 土壤C. 水体D. 岩石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水文循环的组成部分?A. 蒸发B. 凝结C. 渗透D. 降水答案:C3.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界线是什么?A. 地表B. 地下水面C. 河床D. 土壤层答案:B4. 什么是径流量?A. 河流的总水量B. 河流在一定时间内的流过水量C. 河流的流速D. 河流的宽度答案:B5. 以下哪个因素不影响河流的流量?A. 降水量B. 蒸发量C. 土壤渗透性D. 河流的深度答案:D二、填空题6. 水文学中,水的______运动是研究的重点。

答案:循环7. 河流的水位变化通常受______和______的影响。

答案:降水量;蒸发量8.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______。

答案:降水9. 河流的水质可以通过监测其______来评估。

答案:化学成分10.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______、______和利用的科学。

答案:分布;运动三、简答题11. 简述水文循环的过程。

答案:水文循环是自然界水分子在地球表面和大气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它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渗透和地下水流动等环节。

水分子从地表和海洋蒸发成水蒸气,上升到大气中,随后在冷空气中凝结成云,再以降水的形式返回地表,部分水流入河流和湖泊,部分渗透到地下形成地下水。

12. 什么是流域?它在水文学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即所有流向同一出口点的水流所覆盖的地理区域。

在水文学中,流域是研究水文过程和水文特性的基本单元,它影响着河流的流量、水质和水文循环。

四、论述题13. 论述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的影响。

答案: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城市化导致地表硬化,减少了地表水的渗透,增加了径流;农业灌溉增加了蒸发量和地下水的开采;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则可能改变水质和生态系统。

此外,气候变化也会影响降水模式和蒸发率,进而影响水文循环。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因素对水文循环不起作用?A. 蒸发B. 降水C. 季节变化D. 地下水流动答案:C2. 水文循环的基本要素包括下列哪几个?A. 蒸发B. 降水C. 地下水流动D. 海洋流动答案:A、B、C3. 水文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水的循环B. 水的污染C. 水的利用D. 水的储存答案:A4. 下列哪个是水文学的研究方法之一?A. 野外观测B. 实验室模拟C. 数学模型D. 文献调查答案:A、B、C、D5. 水文循环中,下列哪个过程造成了降水?A. 蒸发B. 地下水流动C. 云的形成D. 河流径流答案:C二、填空题1. 地下水是指地表以下的_________。

答案:水层2. 水文学是研究_________方面的学科。

答案:水的循环3. 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包括_________。

答案:大气、地表水、地下水4. 地下水的运动速度比较_________。

答案:慢5. 水文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建立_________。

答案:数学模型三、简答题1. 什么是水文循环?它的作用是什么?答: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水域间水分的循环和交换过程。

它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保持水资源的平衡,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影响气候和气象灾害的发生。

2. 请简要介绍水文学的研究方法。

答:水文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观测、实验室模拟、数学模型和文献调查等。

野外观测是通过设立观测站点和进行现场观测,收集实际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室模拟是通过人工建立一定的实验环境来模拟水文过程,以便对其进行研究。

数学模型是建立数学方程来模拟和预测水文过程,可以对不同因素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

文献调查则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了解历史数据和研究成果,为水文学研究提供参考。

3. 地下水的运动速度为什么较慢?答:地下水的运动速度较慢是由于土壤和岩石的渗透性较差,使得水在地下流动时受到阻碍。

此外,地下水流动还受到水层压力、水温、地下水位等因素的影响,也会使其运动速度降低。

水文学复习题集与答案

水文学复习题集与答案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材建设项目《水文学》习题集参考答案环能学院市政工程系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0.12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水文学的一般概念与水文测试 (5)第三章水文统计基本原理与方法 (19)第四章年径流及洪、枯径流 (34)第五章降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51)第六章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的计算 (55)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水文现象是指(地球上的水受外部作用而产生的永无休止的运动形式)。

2.水文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性质)及(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预测、预报各水文现象变化情势的一门水利学科。

3.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有(降水)、(蒸发)、(渗流)和(径流)。

4.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称(大循环),海洋或陆面局部的水循环称(小循环)。

6.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两个方面(水文分析与计算)和(水文预报)。

7.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多年平均年降雨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描述。

8.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

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9.水文现象具有时程变化的(周期性)与(随机性)的对立统一,地区分布的(相似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二、选择题1. 水文现象的发生[ d ]。

a 完全是偶然性的b 完全是必然性的c 完全是随机性的d 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2. 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 c ]的概率分布情况。

a 任一时期内b 预见期内c 未来很长很长的时期内d 某一时刻3. 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 b ]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水文学复习题答案

水文学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1、蒸发、径流。

2、干流。

3、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

4、分水线/分水岭。

5、悬移质泥沙、推移质泥沙。

6、、矿化度。

7、、水尺、自记水位计。

8、旋杯式流速仪、旋桨式流速仪。

9、变差系数、偏态系数/偏差系数10、降水强度/雨率。

11、初损量、后损量。

12、洪峰流量、洪水过程线、洪水总量。

13、坡地漫流、河槽集流14、统计。

15、等值线图法、水文比拟法。

16、降雨和降雪、露、霜、雹、霰等。

17、渗润阶段、渗漏阶段、渗透阶段。

18、悬移质输沙率、推移质泥沙率测验。

19、点降水量。

20、加权平均法、算术平均法。

二、简答题1、该流域的地面分水线明确,且地面与地下分水线相互重合的流域。

2、降水量、降水历时、降水强度。

3、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法和距离平方倒数法。

4、降雨过程中由于植物截留、蒸发、填洼和下渗而损失的水量。

5、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或近期观测到的,比其他一般洪水大得多的稀遇洪水。

6、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独立性、随机性进行审查。

7、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偏转力与河流弯道离心力。

8、降落到地面的雨水从地表深入土壤内的运动过程。

10、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或者近期观测到的,比其他一般洪水大得多的稀遇洪水。

11、水文年鉴、水文数据库、水文手册、水文图集、各种水文调查及气象部门的水文气象资料。

12、下落到地面的降水,由地面和地下汇流到河槽并沿着河槽流动的水流的统称。

13、上下游站或者临近流域站资料的移用、利用洪峰、洪量关系插补延长、利用本流域暴雨径流关系插补延长。

三、论述1、详细阐述以降雨补给的河流为例,地表径流的形成过程。

答:第一阶段:降水过程。

降雨的大小和它在实践、空间上的分布,决定着径流的大小和变化过程。

第二阶段:蓄渗过程。

降雨全部消耗于植物截留、土壤下渗、地面填洼及流域蒸发。

当降雨强度逐渐加大超过下渗强度是,开始形成坡面上的细小水流,第三阶段的坡地漫流过程即行开始。

水文学复习题作业题与答案

水文学复习题作业题与答案

水文学复习题绪论复习题:1、水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①萌芽阶段——水文现象定性描述阶段②奠基阶段——水文科学体系形成阶段③应用水文学兴起时期④现代水文学阶段作业题:1、水文现象有哪些特点?①水循环永无止尽(境)②水文现象在时间变化上,既具有周期性,又具有随机性③水文现象在地区分布上,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特殊性总之,任何水文现象无论在时间或空间上均同时存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这两方面的性质。

第一章地球上水的性质与分布第一节地球上水的物理性质复习题:2、淡水的最大密度温度是多少度?3.98 ℃(约4 ℃)时,最大密度为13、我国湖泊冰情如何?我国的湖泊,大约以28°N为界,①此界以南的平原区和云贵高原区湖泊不结冰;②我国结冰的湖泊,又可分为常结冰湖和不常结冰湖:a.常结冰湖,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黄河以北广大地区。

这类湖泊每年都要结冰。

b.不常结冰湖,分布在我国黄河以南、28°N以北地区。

这些地区的湖泊不是每年冬季都结冰,而是遇到强寒潮南下才结冰。

4、测量水色和透明度的常用仪器是什么?(1)测量水色常用水色计(2)测量透明度常用透明度盘2、海水表面温度的水平分布有何特点?总趋势如何?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有何特点?(1)海水表面温度的水平分布有何特点:①北半球高于南半球②在南北纬0°- 30°之间以印度洋水温最高③在南北纬50°- 60°之间大西洋水温相差悬殊(2)总趋势:①水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大致呈带状分布,特别是在南半球高纬区,等温线几乎与纬线平行。

②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区,水温最高,水温水平梯度较小,等温线较疏。

而在南北回归线以外的海区等温线变密,水平梯度增大,到南北纬40°- 50°水温水平梯度达最大值;南北纬40°- 50°以外地区,等温线又变疏,水温水平梯度又减小。

③大洋东西两侧,水温分布有明显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学复习题绪论复习题:1、水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①萌芽阶段——水文现象定性描述阶段②奠基阶段——水文科学体系形成阶段③应用水文学兴起时期④现代水文学阶段作业题:1、水文现象有哪些特点?①水循环永无止尽(境)②水文现象在时间变化上,既具有周期性,又具有随机性③水文现象在地区分布上,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特殊性总之,任何水文现象无论在时间或空间上均同时存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这两方面的性质。

第一章地球上水的性质与分布第一节地球上水的物理性质复习题:2、淡水的最大密度温度是多少度?3.98 C (约4 C)时,最大密度为13、我国湖泊冰情如何?我国的湖泊,大约以28° N为界,①此界以南的平原区和云贵高原区湖泊不结冰;②我国结冰的湖泊,又可分为常结冰湖和不常结冰湖:a.常结冰湖,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黄河以北广大地区。

这类湖泊每年都要结冰。

b.不常结冰湖,分布在我国黄河以南、28° N以北地区。

这些地区的湖泊不是每年冬季都结冰,而是遇到强寒潮南下才结冰。

4、测量水色和透明度的常用仪器是什么?1 )测量水色常用水色计2)测量透明度常用透明度盘作业题:2、海水表面温度的水平分布有何特点?总趋势如何?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有何特点?(1)海水表面温度的水平分布有何特点:①北半球高于南半球②在南北纬0°- 30 °之间以印度洋水温最高③在南北纬50°- 60 °之间大西洋水温相差悬殊(2)总趋势:①水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大致呈带状分布,特别是在南半球高纬区,等温线几乎与纬线平行。

②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区,水温最高,水温水平梯度较小,等温线较疏。

而在南北回归线以外的海区等温线变密,水平梯度增大,到南北纬40°- 50 °水温水平梯度达最大值;南北纬40°- 50 °以外地区,等温线又变疏,水温水平梯度又减小。

③大洋东西两侧,水温分布有明显差异。

a.在大洋西侧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特别密集,水温水平梯度极大,其中以北大西洋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之间最为明显;b.在大洋东侧等温线较疏,水平梯度较小,在北大西洋因墨西哥湾暖流势力特别强大,故使大洋东侧高纬区水温高于大洋西侧。

c.在低纬海区,大洋西侧水温高于东侧温度。

④夏季大洋表面水温普遍高于冬季,可是水温水平梯度则是冬季大于夏季,这与太阳高度和日照时间有密切关系。

(3)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大洋水温的垂直分布,从海面向海底呈不均匀递减的趋势。

3、湖泊水温垂直分布有何特点?①当湖水温度随水深的增加而降低时,即水温梯度成负值时,将出现上层水温高,下层水温低,但不低于4C,这种水温的垂直分布,称为正温层;②当湖温随水深的增加而升高时,即水温垂直梯度成正值时,将出现上层水温低,下层水温高,但不高于4C。

这种水温的垂直分布,称为逆温层;③当湖温上下层一致,即水温垂直梯度等于零时,将出现上下层水温完全相同,这种水温的垂直分布,成同温状态。

(同温层,4C)4、世界大洋表面密度的分布规律性如何?(水平、垂直)从热赤道向高纬递增,在南半球三大洋中密度分布呈地带性;(赤道地区由于温度很高,盐度较低;亚热带海区盐度虽然很高,但温度也很高,所以密度仍然不大;极地海区由于温度很低,所以密度最大;在三大洋的南极海区,密度均很大。

)第二节地球上水的化学性质复习题:5、天然水中的各种物质按性质分为哪几类?天然水中各种物质按性质通常分为三大类:①悬浮物质:粒径大于100纳米的物质颗粒,在水中呈悬浮状态。

②胶体物质:粒径为100—1纳米的多分子聚合体③溶解物质:粒径小于1纳米的物质,在水中成分子或离子的溶解状态6、天然水按矿化度可分为哪几类?根据矿化度大小,可将天然水(湖水、地下水)分为五类:①低矿化(淡水):矿化度< 1②弱矿化(微咸水):矿化度1-24③中度矿化(咸水):矿化度24-35④强矿化(盐水):矿化度35-50⑤高矿化(卤水):矿化度> 50 7、随着矿化度的增加,地下水中阴、阳离子成分如何变化?①低矿化度的水(淡水)常以重碳酸根离子为主要成分②中等矿化度的水常以硫酸根离子为主要成分③高矿化度的水常以氯离子为主要成分作业题:5、天然水中的八大离子是什么?(是天然水中形成各种盐类的主要离子)K+(钾离子)、Na+(钠离子)、Ca2+(钙离子)、Mg2+(镁离子)、Cl (氯离子)、HCO3 (碳酸氢根离子)、SO4 (硫酸根离子)、2-CO3 (碳酸根离子)6、何谓“海水组成的恒定性”?海水主要化学元素为:氯Cl、钠Na镁Mg硫S、钙Ca钾K溴Br、碳C、锶Sr、硼B、硅Si、氟F等12种,其含量约占全部海水化学元素含量的99.8—99.9%,海水化学元素最大特点之一是上述12种主要离子浓度之间的比例几乎不变。

第二章地球上的水循环第一节水循环概述第二节水量平衡复习题:8、形成水循环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1)内因:水的物理性质,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液态、气态、固态三相变化的特性是水循环的前提条件。

(2)外因: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

9、说明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

①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廉价、清洁的能源,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和运输的大动脉。

它与其它自然资源相比较主要不同点是水资源具有再生性和可以永继利用的特点。

②水资源的再生性和可以永继利用不能理解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水资源永继利用是以水资源开发利用后能获得补充、更新为条件的。

更新速度和补给量要受到水循环的强度、循环周期的长短的制约,一旦水资源开发强度超过地区水循环更新速度或者遭受严重的污染,那么就会面临水资源不足,甚至枯竭的严重局面。

③对于特定地区而言,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是有限的。

必须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只有在开发利用强度不超过地区水循环更新速度以及控制水污染的条件下,水资源才能不断获得更新,才能永继利用。

10、分析水循环的作用与效应。

水循环作为地球上最基本的物质大循环和最活跃的自然现象,它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影响生态平衡,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对自然界的水文过程来说,水循环是千变万化的水文现象的根源。

作业题:8、何谓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9、何谓大循环、小循环?(1)大循环:发生于全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由于广及全球,故名大循环,又称外循环。

(2)小循环:是指发生于海洋与大气之间,或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

小循环又称内部循环。

10、何谓水量平衡?写出通用水量平衡方程,并说明各符号的含义。

(1)水量平衡:是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

(即收入的水量-支出的水量=蓄水的变化量)ds (2)水量平衡方程式的通式(水量平衡的基本表达式):I —Q =-dt I为水量收入项;Q为水量支出项第三节蒸发第四节水汽扩散与输送复习题:11、因蒸发面不同可把蒸发分为哪几类?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散发12、土壤的干化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据土壤供水条件的差别以及蒸发率的变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①定常蒸发率阶段在充分供水条件下,水通过毛管作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土壤表层供蒸发之用,蒸发快速进行,蒸发率相对稳定,其蒸发量等于或近似于相同气象条件下的水面蒸发,在此阶段,土壤蒸发主要受气象条件的影响。

②蒸发率下降阶段由于蒸发不断耗水,土壤中的水逐渐减少,当降到某一临界值W田以后(其值相当于土壤田间持水量,A), 土壤的供水能力,不能满足蒸发需要,蒸发率将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减小,于是土壤蒸发进入蒸发率明显下降阶段。

③蒸发率微弱阶段当土壤含水量逐步降低到第二个临界点W凋(其值相当于植物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而开始凋萎枯死时的土壤含水量,称凋萎系数;B),土壤蒸发便进入蒸发率微弱阶段。

此阶段内土壤水由底层向土面的薄膜运动亦基本停止,土壤液体水供应中断,只能依靠下层水汽化向外扩散,此时土壤蒸发在较深的土层中进行,其汽化扩散的速度主要与上下层水汽压梯度及水汽所通过的路径长短和弯曲程度有关,并随汽化层的不断向下延伸,蒸发愈来愈弱。

13、蒸发量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途径?蒸发量的计算主要有三种途径:①采用一定的仪器和某种手段进行直接测定;②根据典型资料建立地区经验公式,以进行估算;③通过成因分析建立理论公式,进行计算。

作业题:11、土壤含水量对土壤蒸发有何影响?(不同质地的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蒸发比(E/EM之间的关系;每种土壤的关系线都有一个转折点。

与此转折点相应的土壤含水量,称为临界含水量。

)①当实际的土壤含水量大于此临界值时,贝U蒸发量与蒸发能力之比值接近于1即土壤蒸发接近于蒸发能力,并与土壤含水量无关;②当土壤含水量小于临界值,则蒸发比与含水量呈直线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土壤蒸发不仅与含水量成正比,而且还与土壤的质地有关。

(土壤的质地不同,土壤的孔隙率及连通性也就不同,进而影响土壤中水的运动特性,影响土壤水的蒸发。

)12、何谓水汽输送通量、水汽通量散度?(1)水汽输送通量:在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水汽量。

(2)水汽通量散度:单位时间汇入单位体积或从该体积辐散出的水汽量。

13、我国水汽输送有哪几个水汽来源?有3个水汽来源:极地气团的西北水汽流、南海水汽流、孟加拉湾水汽流。

第五节降水复习题:14、何谓降水历时、降水时间?(1)降水历时:指一场降水自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

(2)降水时间:指对应于某一降水而言,其时间长短通常是人为划定的(例如口,1、3、6 24小时或1、3、7天等),在此时段内并非意味着连续降水。

15、降水特征的表示方法有哪些?①降水过程线降水过程线②降水累积曲线■ 1 «■■■・警雨量线图 2 - 14降水强度-历时曲线④降水特性综合曲线常用的有以下三种:a.强度-历时曲线c.雨深-面积-历时曲线作业题:16、何谓可能最大降水?可能最大降水(PMP 或可能最大暴雨(PMS ,指在现代的地理环境和气候 条件下,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段内,可能发生的最大降水量(或暴雨)。

15、面降水常用的4种计算方法是什么?① 算术平均法以所研究的区域内各雨量站同时期的降水量相加, 再除以站数〔“后得出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区域的 平均降水量(P ),1=1② 垂直平分法 积/ km 21 — 』—丄 16 20«lf -以该多边形面积(f4)作为该雨量站所控制的面积,则区域平均降水量可按面积加权法求得£―朋+朋+…+fl③ 等雨量线法先绘制出等雨量线,再用求积仪或其它方法量得各相邻 等雨量线间的面积弓,乘以两等雨量线间的平均雨深 P“得出该面积上芮降水量,而后将各部分面积上降水 总量相加,再除以全面积即得出区域平均降水量P,_ 1 "|'尸 M'④ 客观运行法工兀I i' j式中p 为第丿冬蒂点瀟■宀为参加第j 牛林怎施鬲it 计算的陽量站姑数(困2 - 站独为和;F 为梦加「0计算的备甬章祜的障雨虽川,为备翩 H'周量力时F®丿0格点的权;K > , -为鑫血格站的复习题:16、 下渗的物理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可划分如下3个阶段:渗润阶段、渗漏阶段、渗透阶段 17、 何谓下渗率、下渗能力、稳定下渗率?权車•用各站机璽系豐桑 重越大 勒k*纵塞标羞为酎侧#第六节下渗 第七节 径流各阳當站的权申系数前紳J 同期降雨頁取其总和即瓠时页買■站和廡葩*袒近卞 £则空竺土〔若以雨■站SMtt^W^S 为 --------------------------------------彳算義祈亦忑―亠 :挿G 阳4(1)下渗率f :又称下渗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渗入土壤中水量,常用毫米/分或毫米/小时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