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名言精选-名人名言
古代教学名言名句大全

古代教学名言名句大全1.古人关于读书教育的名言名句古代教育家的名言警句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韩愈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荀子3、师者,人之模范。
——杨雄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5、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9、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陶行知10、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1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14、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1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 16、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司马迁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18、益者三友,友直,要谅,友多闻,益矣;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19、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2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21、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徐谓2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23、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卢梭2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25、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卢梭26、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孔子27、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28、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叶圣陶29、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叶圣陶30、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
古人关于教育的名言

古人关于教育的名言中国古代教育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内容丰富多样,古人关于教育的名言更是富于哲理。
下面店铺为你分享的是古人关于教育的名言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古人关于教育的名言最新1) 师者,人之模范。
——杨雄2) 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3)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4)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5)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6)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7) 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卢梭8) 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9) 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10)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11)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12) 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13)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1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15)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6)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17)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18) 见者易,学者难。
19)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20)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陶行知古人关于教育的名言精选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2)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3)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4) 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遇,而终于愚矣。
5)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6)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叶圣陶7)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8) 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
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9)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10)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孔子11)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
中国古代教育名言汇总

中国古代教育名言1、先生施教,弟子是则。
温恭自虚,所受是极。
见善从之,闻义则服。
温柔孝悌,毋骄恃力。
志毋虚邪,行必正直。
游居有常,必就有德。
颜色整齐,中心必式。
夙兴夜寐,衣带必饬。
朝益暮习,小心翼翼。
一此不解,是谓学则。
《管子?弟子职》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中庸》5、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中庸》6、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古代人教育孩子的名言警句

古代人教育孩子的名言警句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章句上》
3.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牧民》
4.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
5.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礼记·大学》
6.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荀子·劝学》
7.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8.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经解》
9.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论语·卫灵公》
10.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章句下》
11.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十月之交》
1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13.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老子》
1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教育类古代名言名句精选

教育类古代名言名句精选1.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
——《诗经·小雅·菁菁者莪·序》2.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3.礼者,所以正身也。
师者,所以正礼也。
——《荀子·修身》4.君师者,治之本也。
——《荀子·礼论》5.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
——《荀子·儒效》6.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无法者,人之大殃也。
——《荀子·儒效》7.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
——《荀子·修身》8.凡探险明珠,不于合浦之渊,不得骊龙之夜光也;美玉,不于荆山之岫,不得连城之譬也。
——晋·葛洪《抱朴子·祛惑》9.猎者,必之山林;渔者,必之江湖;而学者,必游于贤人君子之域。
——明·高启《审游赠陆彦远》10.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
——《吕氏春秋·尊师》11.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
——《吕氏春秋·尊师》12.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13.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北周书·卢诞传》14.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
——宋·胡瑗《松滋县学记》15.教者必以正。
——《孟子·离娄上》16.教以言相感,化以神相感。
——清·魏源《默觚·治篇》17.身教亲于言教。
——清·魏源《默觚·治篇》18.立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原。
——清·王夫之《四书训义·孟子》19.宽而不畏,严而见爱。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20.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礼记·大学》21.小孩怀子三月,出居别宫。
目不邪视,耳不妄听。
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22.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中国典籍关于教育的名言

中国典籍关于教育的名言1.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就像一块粗糙的石头需要精心雕琢才能变成美丽的工艺品,孩子不经过教育怎么能明白事理呢!比如,你看那些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孩子,他们在待人接物方面就是不一样啊!2.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哎呀呀,这不是在提醒我们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嘛!你想想,要是年轻时不勤奋读书,到老了才后悔,那多可惜呀!就像隔壁的王叔叔,现在就总懊悔年轻时没多读点书呢!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简直就是真理呀!你看那些大作家,哪个不是博览群书的?就好像给大脑不断注入灵感的源泉,写起东西来自然文思泉涌啦!比如李白,那才华,不就是读书读出来的嘛!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可真是说到心坎里了呀!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奋斗,等老了只能空悲伤呀!就像那只偷懒的兔子,最后不就输给乌龟了嘛!我们可不能学它呀!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光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可不行呀,得亲自去实践才行呢!这就好比学游泳,光看理论不下去游,怎么能学会呢?就像我们做实验,不亲自操作,怎么能深刻理解呢!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哇,这多有道理呀!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就像在学校里,同学们都有各自的长处,我们得善于发现并向他们学习呀!你看那个擅长画画的同学,不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嘛!7.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知识能有新的收获,这多棒呀!就像挖掘宝藏一样,每次都能有新发现呢!比如复习以前学过的数学公式,说不定能找到新的解题思路呢!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和思考得结合起来呀!光学习不思考会迷惑,光思考不学习就危险啦!这就好像走路,得两条腿一起动呀!你想想,要是只学不想,那不是白学了嘛!9.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明又好学,还不耻于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这多厉害呀!这就像攀登高峰,不管是谁能帮自己向上爬一点,都要虚心请教呀!你看那些有成就的人,不都有这种精神嘛!10.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1、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卜居》3、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
——《礼记》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6、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列传》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9、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10、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争报恩》1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3、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
——《吕氏春秋》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1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17、仁者之勇,雷霆不移。
——苏轼《祭堂兄子正文》1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19、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列子》20、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2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2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2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24、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三国志2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2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27、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马致远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2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3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3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摘抄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摘抄中国古代名人名言摘抄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刘禹锡5、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
——庄子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8、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9、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1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1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1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1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1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1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17、士为知己者死。
——史记18、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周易》1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2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21、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2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23、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苏洵24、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苏麟25、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2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27、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2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29、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30、衣莫若新,人莫若故。
——晏子春秋中国古代名人名言摘抄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7、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教育名言精选_名人名言
1、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2、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3、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4、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
5、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
人必不能便无是心,须使思虑,但使常游心于义理之间。
立本处以易简为是,接物处以时中为是,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时中则要博学素备。
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
咸无焉,为众人。
学,行之乃见,至其疑处,始是实疑,于是有学在。
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则何尝有疑。
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0、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人惰于进道,无自得达,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从心所欲不踰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终学不成也。
11、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遇,而终于愚矣。
12、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
故善养子者,当其婴孩,鞠之使得所养,全其和气,乃至长而性美。
教之,示以好恶有常。
如养犬者,不欲其升堂,则时其升堂而扑之。
若既扑其升堂,又复食之于堂,则使孰从。
虽日挞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
养异类且尔,况人乎。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或曰:“学无益也,如质何?”曰:“未之思矣。
夫有刀者砻诸,有玉者错诸,不砻不错,焉攸用?砻而错诸,质在其中矣。
否则辍”。
()
15、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
16、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17、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9、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