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型发酵床养猪垫料发酵效果的研究
秸秆发酵湿料养猪的试验应用效果报告

10天 2 2 0头 全 出栏
经 中斌试验证明 ,以精粗饲料高复合微生物速
效 发 酵剂 产 品为 核 心 所 进 行 的 发酵 湿料 养猪 法 , 是
作 者 简 介 : 哲 ( 9 8 , , 龙 } 海林 人 , 金 16一)男 黑 I : 畜牧 师 , . 亡科
养殖技术顾 问 20 , 2 07来自1 度好 , 恶臭 味 , 招蝇 蛆 , 浓郁 的草香 味 。 5天后 无 不 有 1
复合微生物速效发酵剂的中试试验效果 。目的是为 解决现代养猪所存在的重大疑难 问题 ,寻找切实可 行 的方法 , 绿 色 、 态 无公 害集 约化 、 模 化 养 猪 为 生 规
生 产和效 益提 高提供 可行 性技 术 。
1 猪 舍 环 境 . 3
试 验 地 点 在 黑 龙 江 省林 口县林 口镇 东关 村 , 地 处 北 纬 4 。 6 , 经 19 1 , 验期 从 6月 4 日开 4 4 东 2。7 试 始至 l 0月 4 日结束 , 4个 月 。试验 猪 舍为 简 易开 共 放 单 列 棚 式 猪 舍 , 面 红砖 砖 墙 , 面 木 制 围栏 , 一 三 水
泥地 面 , 泥饲槽 。冬 季可 扣塑 料棚保 暖。 水
14 方 法 .
采用发 酵湿 料养 猪法技 术 规程 。
2 结 果
3 分 析 结 论
试验猪 3 0头育 肥 3 . 月 ,共 消 耗各 种 饲 . 40个 5 料及水 电费 1 0 26 2元 ,平 均每 头饲 料成 本 4 0元左 0 右, 比现代 养 肥猪 每 头 可节 省 10 5 克精 饲料 , 0 10千 胃. 料 成本 每千 克可 降低 00~ . 精 . 01 。比现 代养 猪 5 0元 饲 料 成 本 节 省 10元 左 右 , 出栏 期 35—4 5 . . 0个月 , 平 均 每头 出栏 重 15千 克 ,每 人可 正 常 管理 2 0头 0 0
发酵秸秆饲喂生长育肥猪的效果

摘
要: 通过对发酵玉米 、 发酵高粱秸和发酵麦秸 3 种秸秆进行发酵处理 , 添加于饲料 中确定其对生长育肥猪的效果 。选用4 头 8
健 康 生 长状 况 相 似 的 杜 花 F 杂 种 猪 , 其 随机 分 为 4 , 组 l 头 。第 1 1 将 组 每 2 组作 为对 照 组 , 喂 基 础 1粮 ; 2 34 作 为试 验 组 , 饲 3 第 、 、组
中 图 分 类 号 :8 8 文 献 标 识 码 : D I 码 :0 9 9 .s.0 6 6 0 . 1. .1 ¥2 A O编 1. 6  ̄i n10 — 502 00 0 6 3 s 0 5
Fe d ng Efe t fFe m e r w nihi g e i f c so r ntSt a on Fi s ng Pi s LI Di g f 。 YANG n -h i , U n - a , Do g u ZHU e- e g W if n 2
fc fte f r n ai n o ta wa nv sia e e to h e me t to fsr w si e tg t d. The r s t ho d t a i sfe e me t to fc r tl spr d c d b te fe t e ulss we h tp g e d f r n ai n o o n sa k o u e et re fc a d t e r t fwe g tg i a ini c n ifr nc o p r d wi t o to r u n h ae o i h a n h d nosg f a tdfe e ec m a e t hec n r lg o p. H o v r p g e d wi e e e orhu i h we e , i sf e t f r ntd s g m h m
发酵床养猪技术

发酵床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猪舍环境控制技术,通过利用发酵床的特性,提高猪舍的气候环境,改善猪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一、发酵床的制作与管理发酵床是由秸秆、木屑等有机物质制成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优质的有机物质,如玉米秸秆、麦秸、木屑等,避免使用含有杂质或有害物质的原料;2. 将原料切碎,均匀堆积,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厘米,堆积高度以不影响猪只活动为宜;3. 在堆积过程中,适时加入适量的水分和发酵剂,保持堆积物的湿度和酸碱度适宜;4. 定期翻动发酵床,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发酵,保持床面的通风透气性。
二、发酵床的作用与优势1. 控制猪舍气候环境:发酵床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够吸收和释放热量,调节猪舍的温度和湿度,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2. 改善空气质量:发酵床能够吸附和分解氨气等有害气体,减少猪舍内的气味和空气污染,提高猪只的健康状况;3. 促进猪只生长:发酵床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产生丰富的有机酸和酶类物质,提高饲料的可利用性,促进猪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4. 减少疾病发生:发酵床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猪只的感染风险,提高猪只的免疫力;5. 提高养殖效益:发酵床养猪技术能够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绿色、环保的养殖方式。
发酵床养猪技术已经在一些养猪大户和养殖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推广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加强宣传与推广,提高养殖户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对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信心;2. 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养殖户掌握发酵床的制作和管理技术,确保技术的正确应用;3. 加强监测与评估,定期检测发酵床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4. 加强与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合作,推动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养殖效益。
总结起来,发酵床养猪技术通过利用发酵床的特性,改善猪舍的气候环境,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在生长育肥猪养殖中的应用

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在生长育肥猪养殖中的应用作者:郭燕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3年第10期摘要:为探究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在生长育肥猪养殖中的应用效果。
笔者于2022年9月1日起开展为期60 d试验,选取某生长育肥猪养殖示范基地的100头生长育肥猪展开试验,依据饲喂饲料的差异将100头育肥猪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头生长育肥猪饲喂玉米豆粕类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玉米豆粕类型日粮中添加20%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于饲喂60 d后对比两组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以及经济效益。
玉米秸秆发酵前后,其营养成分中所含有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钙以及总磷变化显著,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成分中粗灰分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
在试验开展期间,试验组与对照组生长育肥猪的生长状态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对照组生长育肥猪的料重比明显低于试验组,腹泻发生率与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长育肥猪平均始重、平均末重、平均日增重以及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
在生长育肥猪的养殖过程中,将20%的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添加至日粮中,在保证其他饲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够提升生长育肥猪的料重比、毛利润,并有效降低腹泻发生率与死亡率,进而提升生长育肥猪的养殖效益。
关键词:发酵玉米秸秆饲料;生长育肥猪;应用效果玉米秸秆中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其中包括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粗蛋白,但其适口性以及消化率较低,对此,可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对玉米秸秆进行处理,以提升其消化率与适口性,增强其营养价值,进而对部分精料予以代替,优化猪生产性能,提升养殖效益,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设计本研究中将100头杂交生长育肥猪作为试验对象,以随机原则将试验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50头育肥猪,饲喂普通饲料,其中公猪27头、母猪23头;体质量23.25~26.77 kg,平均体质量(24.96±1.05)kg;试验组50头育肥猪,在日粮中添加20%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其中公猪26头,母猪24头,体质量23.27~26.59 kg,平均体质量(24.93±1.03)kg;两组生长育肥猪均日龄相仿、营养水平均衡,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发酵床养猪法情况报告

发酵床养猪法情况报告一、简介发酵床养猪法就是利用秸秆、锯末屑、稻壳粉和粪便(或泥土)、菌种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微生物发酵繁殖形成一个微生态发酵床,并以此作为猪圈的垫料。
再利用生猪的拱翻习性,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分解发酵,使猪粪、尿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微生物以尚未消化的猪粪为食饵,繁殖滋生。
而同时繁殖生长的大量微生物又向生猪提供了无机物营养和菌体蛋白质被猪食用,从而相辅相成将猪舍垫料发酵床演变成微生态饲料加工厂,达到无臭、无味的目的,是一种无污染、无排放的、无臭气的新型环保养猪技术。
发酵床养殖技术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菌种与垫料和牲畜粪便协同发酵作用,快速转化生粪、尿等养殖废弃物,消除恶臭,同时,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将垫料、粪便合成可供牲畜食用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增强牲畜抗病能力,促进牲畜健康生长。
发酵床分地下式发酵床和地上式发酵床两种。
地下式发酵床要求向地面以下挖80-100厘米,填满制成的有机垫料,再将牲畜放入,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长了。
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可采用地上式发酵床,地上式发酵床是在地面上砌成,要求有一定深度,再填入已经制成的有机垫料即可。
二、发酵床养猪的优点(1)发酵床养猪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不需要对猪粪采用清扫排放,也不会形成大量的冲圈污水,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泄物排出养猪场,基本上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标准,大大减轻了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
(2)相对节省人力。
由于不需要清粪,按常规饲养,能增强每员饲养量。
(3)正常情况下可节省药费,猪吃了微生物菌以后,能帮助消化,在一定程度下可提高猪群的抵抗力。
减少了药物的使用,同时减少了猪肉的药物残留。
(4)节约水和能源,常规养猪,有时需大量的水来冲洗猪舍,而采用此法只需提供猪只的饮用水,发酵床产生热量,猪舍冬季无须耗煤耗电加温,节省能源支出。
(5)能节省部分饲料,原理是粪便给菌类提供丰富的营养,促使有益菌不断繁殖,形成菌体蛋白,猪只通过拱食圈底填充料中的菌体蛋白,补充了营养,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对节省一部分饲料。
发酵床技术在规模化养猪场的应用研究

2 0 1 3 年 第7 期
发酵床技术在规模化养猪场的应用研究
李乃新
( 霍城县三宫回族 乡兽 医站 ,新疆 霍城
8 3 5 2 0 0 )
摘要 :发酵床技 术能将猪养殖过程与排泄物的无污染处理有机结合 ,从 源头实现 了 养 殖污染的减量化 、无害化、资源化 ,不仅 改善 了
1 . 2 所 用材 料 和 方 法 1 . 2 . 1 垫 料 的 选择
1 . 3 . 2 计算材料 用量 根据季节 、猪舍 面积 ,计算 出所需要 的谷壳 、锯末 、 秸秆 的使用数量 。
1 . 3 . 3 垫料制作 ( 以1 0 m2 面积 8 0 c m深 垫 料床 为例 )
原料 :锯末 3 5 袋 、稻壳3 5 袋 、米糠 或者麸皮5 0 k g ;益
发酵床包括 垫料原料 ( 如玉米 等植物类秸 秆 、锯 末 、 树叶等 ) 和菌种 。垫料组合 主要 有两种 :一是锯末+ 稻壳 ; 二是锯末+ 玉米秸秆 。值得注 意的是锯 末不能是经防腐处理 后的板材所产生 ,玉米秸秆最好粉碎 。
1 . 2 I 2 猪 群 选择
康发 酵床 专用 益生菌 ,固体2 5 0 g 或液体 5 l 、自然盐2 k g 。制
作 流程 :将5 0 k g 的米糠 或麸皮  ̄ 0 2 5 0 g 益康 发酵床专 用益生 菌 固体均匀搅 拌 ;将带 有菌种 的麦麸或米糠 与准备 好的3 5
袋锯末 、 3 5 袋稻壳搅拌均匀;并将l k g 盐溶于1 O 0 0 k  ̄ 中;
注意水分不能太大 ,表面不起扬尘即可 )。 1 . 4 发酵床养猪的饲养管理
表1 1 周 内发酵床 深度在3 0 e m深处的温度变化记录
发 酵 舍养 猪 饲养 管 理 ,与 传统 养 猪 模式 相 似 。定 期
发酵床猪舍的改良设计与应用效果

发酵床猪舍的改良设计与应用效果发酵床猪舍是一种利用发酵床垫层来改善猪舍内环境的新型养猪技术。
它能有效减少氨气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改善猪舍内空气质量,降低猪只患病率,提高养猪场的生产效益。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发酵床猪舍的养猪效果,许多养猪场进行了改良设计,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
对发酵床猪舍的改良设计进行了全面升级。
传统的发酵床猪舍通常采用铺设淀粉、秸秆等物料作为发酵床垫层,利用猪粪尿产生的热量来促进发酵,从而降解废物中的氨气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传统的发酵床猪舍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床垫发酵过程中容易产生异味,影响了猪只的生长发育。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养猪场对发酵床猪舍进行了全面升级,采用了新型的发酵床材料和设备,并进行了科学的通风设计,提高了发酵床的稳定性和发酵效果。
发酵床猪舍的改良设计还包括了对猪舍内部环境的优化。
为了进一步改善猪舍内的空气质量,减少氨气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许多养猪场对猪舍内部环境进行了优化设计。
通过合理布局通风设备,增加猪舍内的通风量和换气次数,提高了猪舍内的空气流动性,降低了氨气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从而减少了猪只的呼吸道疾病发生率,提高了猪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发酵床猪舍的改良设计还包括了对猪舍内部细菌菌群的优化。
猪舍内的细菌菌群对发酵床的发酵效果和猪只的生长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优化猪舍内部细菌菌群,养猪场通常会在发酵床垫层中添加一些有益的微生物制剂,如乳酸菌、酵母菌等,促进发酵过程的还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减少异味的产生,提高发酵床的发酵效果,改善猪舍内环境,从而提高养猪效果。
发酵床猪舍的改良设计和应用效果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为了进一步推动发酵床猪舍的应用,可以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提高发酵床猪舍的制造质量,加大对发酵床猪舍的推广力度,从而进一步改善猪舍内环境,提高养猪效果,为我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酵床养猪效果测定试验

米 秸秆 青贮料 提 高 l . 6 5% 。
32 带穗 玉米秸 秆青 贮实 育肥 牛 比对 照组 经 济 收 . 提 高 183 , 料报酬 明显 提高 , 0 .% 饲 增加养 殖 收人 。
3 3 将 带穗 玉米秸 秆青贮 后饲 喂育 肥牛 , . 可缩短 育 肥周 期 , 加快 育肥 牛 出栏 , 明显 增 加 经 济效 益 , 适 也 应本 地养 殖业 实 际 , 应大 力推广 。
12 2 发 酵床 管理 ..
现代养 猪业要 求 向节约 、 环保 、 健康 和经 济方 向
发展 , 如何 在增加 产量 的 同时又兼顾 环境 因素 , 并取 得 一定 回报 , 这是 畜 牧科 研 和 推 广 工作 者 共 同 面对 的课 题 。新 型发 酵 床 养 猪 就 能 较 好 地 解 决 这 一 问
2 1 繁殖 性能 .
12 1 发 酵床制 备 ..
采 用地 下式 发酵床 , 即将 猪床
测得 猪 的繁殖性 能如 表 1 。
2 2 育肥 性能 .
下挖 6 m, 0c 四周 用 水 泥 砂 浆 抹 光 。按 比 例把 发 酵 剂 与垫料充 分混 合后 装人 猪 床 , 4 ~ 7d发 酵后 经
即可进 猪 。
测得猪 的育 肥性 能如表 2 。
表 1 繁 殖 性 能测 定
2 3 温度指 标 ( 见表 3 。 . 祥 )
表 3 发 酵床 温度 测 定 表
【 收稿 日期] 2 1-30 0 00 -8 [ 作者简介] 万喜太( 95 ) 男 , 16 一 , 甘肃庄浪人 , 本科 , 高级兽医
畜 牧兽 医杂志
第2 9卷
第 6期
21 0 0年
9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秸秆型发酵床养猪垫料发酵效果的研究刘 彦1,2*,魏时来1**(1.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 武威市凉州区畜牧兽医局,甘肃 武威 733006)猪和玉米分别是武威市凉州区畜牧业和种植业的重点产业。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进程的加快,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
同时,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玉米秸秆产量的剧增,大部分玉米秸秆被废弃或焚烧,而造成的生物质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因此,利用玉米秸秆作为发酵床的有机垫料,将秸秆循环利用引入养猪生产中,发展生态养猪业,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凉州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而如何找出符合凉州区实际情况的秸秆替代锯末和稻壳成为发酵床养猪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试验针对上述问题着重进行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设计本试验于2014年1月4日在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土塔村星火种猪场进行,猪舍共分隔为8个试验单元,各单元规格长×宽×高分别为4.1 m×3.5 m×0.9 m,待发酵床正常启动后进猪饲养,各单元10头,供试仔猪经过严格挑选,保持各栏中仔猪的均衡,入舍前统一驱虫,同时不定期对猪舍周围进行消毒,预防疫情。
各单元垫料配比情况详见表1。
1.2 试验材料根据垫料选择的原则,选择风干玉米秸秆、玉米芯和锯末为试验原料,以干燥,不发霉为宜。
玉米秸秆和玉米芯购自周边农户,锯末购自周边木材厂,均为原木锯末,各种原料的特性详见表2(均为在干物质基础上的实测值)。
1.3 样品采集本试验主要通过对不同比例秸秆垫料的成分进行分析,筛选出最适秸秆添加比例。
试验按照菌剂和秸秆的不同共分为8个组,各组加水混匀调制含水率在50 %左右,各组参数特征详见表4。
堆制过程分别按菌剂的详细说明严格执行。
在试验的第0、7、14、21、28、60及120天,在垫料的中部多点取样,混匀,放入冰盒中保存,带回实验室及时处理化验分析。
1.4 检测指标及方法(1) 物理性状:主要从颜色、气味、含水状况来判断垫料的物理性状。
(2) pH :取10 g 垫料样至250 mL 离心管,用去离子水按1︰10(W/V)的比例稀释,于振荡器上震荡30 min,测定pH 值。
(3) 总氮:风干样,凯氏定氮法。
(4) 铵态氮:取5 g 垫料用2 mol/L 的KCl 按1︰5(W/V)的比例充分混匀,摇床浸提30 min,4 000 rpm 离心后,取上清液靛酚蓝比色法测定氨氮。
取样及显色剂用量如下:取5 μL 浸提液,加入2 mL 显色剂A(苯酚+硝普钠)、2 mL 显色剂B(碱性次氯酸钠),边加边混匀。
用去离子水稀释,使吸光度在0~1之间,混匀,37 ℃水浴30 min,冷却后于625 nm、1 cm 比色皿比色。
(5) 硝态氮:取风干样品按照肥料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NY/T1116-2006)进行测定。
(6) 脲酶:脲酶采用比色法:取5.00 g 样品于100 mL 容量瓶中,加入2 mL 甲苯,15 min 后,加入10 mL 10 %尿素溶液和20 mL pH 6.7的柠檬酸-磷酸缓冲溶液,仔细混合后,于38 ℃培养3 h,同时另设空白试验。
培养结束后,用热至38 ℃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甲苯应悬浮于刻度线以上),充分摇匀后,通风橱过滤。
取1 mL 滤液于5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10 mL,然后加入4 mL 苯酚钠溶液,并立即加入3 mL 次氯酸钠溶液,摇匀,20 min 后,定容,于578 nm*作者简介:刘彦(1986- ),男,助理畜牧兽医师,硕士在读,主要从事畜牧技术研究及推广。
Email:liuyan116@。
**通信作者:魏时来(1961- ),男,教授、硕士生导师、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中国动物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与饲料利用。
摘 要:近年来随着发酵床养猪的进一步发展,锯末和稻壳的价格随之水涨船高,直接造成养猪户经济效益的减少,而凉州区作为农业大区每年有大量的秸秆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
本文通过设计8个试验单元,其中100 %锯末组为对照组,其他7种垫料配方使用玉米秸秆或玉米芯取代部分锯末作为发酵床垫料为试验组。
试验结果表明:7种试验配方均能达到全锯末发酵床的养殖效果,均能应用于发酵床养猪。
关键词:玉米秸秆型发酵床;垫料;发酵效果;凉州区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12-0058-04波长测定吸光度,同时配制标准曲线。
(7) 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取3.00 g左右样品于125 mL锥形瓶中,注入40 mL蒸馏水和5 mL 0.3 % H2O2,将瓶置于摇床上振荡20 min,随后加入5 mL 1.5 mol/L H2SO4以稳定剩余H2O2,过滤。
取25 mL滤液用0.02 mol/L KMnO4溶液滴定至浅粉红色。
另取5 mL 0.3 %H2O2与40 mL蒸馏水与5 mL 1.5 mol/L H2SO4混合,然后取25 mL该混合液用0.02 mol/L KMnO4滴定,作为空白。
2 数据处理数据的处理及图表制作均采用Excel完成,试验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3 结果与分析3.1 物理性状的变化试验开始时各组垫料水分适中,均呈淡黄色,各组垫料散发出淡淡的锯末味。
当试验结束时各组垫料的颜色有所加深,由于发酵的原因同一组垫料自上而下颜色逐渐加深,上层水分损失多于下层,并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水分含量逐渐增大,不过没有出现霉变,腐烂等现象,也没有明显的粪臭味。
试验结束时各组垫料高度均有所下降,其中25 %锯末+75 %玉米秸组的垫料高度下降最多,100 %锯末组的垫料高度下降的最少。
3.2 pH的变化试验pH的结果如图1所示,100 %锯末、65 %锯末+35 %秸秆、45 %锯末+55 %玉米秸秆和65 %锯末+35 %玉米芯组的初始pH都没有达到7,各组的pH值均呈现上升趋势,到试验结束时各组垫料升到8.55~9.11之间,各组垫料的初始pH均大于对照(100 %锯末pH为6.02),在试验前14 d内各单元垫料pH值均迅速增加,然后逐渐缓慢增加的趋势,可能由于试验初期微生物发酵和猪粪的突然增加导致ph值迅速增加,发酵床有机垫料环境偏碱性,这与畜禽粪尿中大量的无机氮含量有关。
各试验组的pH值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极显著升高的趋势。
3.3 全盐量可溶性盐分是土壤盐碱化的重要指标,也是造成土壤盐渍化和影响作物品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有机垫料添加微生物制剂,可以加速猪粪中碳氮代谢,使绝大部分有机物能被降解或呈挥发性有机酸挥发损失,但粪便中的无机盐必然累积在发酵床垫料中,长期使用可能使垫料呈盐渍化,进而影响垫料对粪便的降解作用。
由图2可以看出,试验期内全盐量的含量在0.43 %~5.23 %之间,各组垫料全盐量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在前14 d由于微生物发酵和猪粪的突然加入,导致全盐量快速增加,随着微生物发酵猪粪逐渐处于稳定,盐分在继续累积,但速度明显放缓。
试验结果表明,有机垫料表层盐分含量随着时间的累积将慢慢趋于饱和。
3.4 总氮试验各组总氮的结果如图3所示,各组全氮含量趋势呈现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初始含氮量在0.27 %~0.91 %之间,试验结束时全氮量在0.73 %~1.58 %之间。
其中30 %锯末+70 %玉米秸秆组变化最大,差异极显著(P<0.01),早期由于秸秆本身含氮量高于锯末,后期也是30 %锯末+70 %玉米秸秆组下降的最快,差异极显著(P<0.01),主要由于随着时间的延长垫料总量减少的迅速。
试验结果表明,在垫料表层,随着粪尿的累积和微生物菌剂的添加,微生物活动逐渐旺盛,第28天过后,微生物活动基本稳定,氮素的累积和代谢活动基本平衡。
3.5 铵态氮铵态氮的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铵态氮呈现出前期急剧下降,中期缓慢上升,后期又下降的波动变化。
在0 d 时各单元铵态氮均处于最大值,7 d时降至最低,14 d和21 d 持续上升,随后逐渐稳定并缓慢下降。
100 %锯末组铵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
3.6 硝态氮硝态氮的结果如图5所示,从结果可以看出到试验结束时混合组的硝态氮的含量比试验开始时有所上升,其他各组变化不大。
除了在21 d时100 %锯末组和25 %锯末+75 %玉米秸秆组的硝态氮含量出现明显的下降外,整个试验过程各组硝态氮含量曲线比较平稳。
3.7 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是一种保护酶,存在于好氧、兼性厌氧及耐氧微生物细胞内,与生物氧化关联,其活性与有机质含量及微生物数量有关。
从图6可以看出,过氧化氢酶含量在第7天时各组除25 %锯末+75 %玉米芯组均上升至最高值,然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25 %锯末+75 %玉米芯组在第14天达到最高值。
随着养猪时间的延长,垫料微生物和猪粪之间逐渐趋于平衡,最终垫料的分解的能力达到饱和状态,所以,酶的含量逐渐处于平稳下降趋势。
3.8 脲酶脲酶可将脲水解成二氧化碳和氨,与垫料中的素代谢关系密切。
各单元垫料初始脲酶含量在0.62 mg/kg~1.43 mg/kg 之间,试验结束时含量在5.15 mg/kg~7.36 mg/kg之间。
从二十世纪末,在江苏省东台市有人用贵妃鸡与罗曼父母代母鸡配种生产“花凤”鸡。
该配种模式生产的商品代羽色白色缀黑点,双冠、凤头、黑胫、白皮肤,性情温驯,成活率高;蛋壳颜色粉里透红,蛋重与土鸡蛋相似;鸡蛋、鸡肉风味独特,细腻。
“花凤”鸡蛋受到市场的追捧(参见《江苏农业经济》2003年第七期第15页,“花凤”展翅正高飞),饲养量曾经超过1 000万羽。
配套生产10多年来,制种随意性较大,其中父本除使用贵妃鸡纯系外,也使用经与贵妃鸡杂交的合成品系,母本除使用罗曼褐父母代外,也使用海兰褐父母代,甚至一些鸡场还使用褐壳蛋鸡的商品代。
由于缺乏规范化的制种模式,花凤鸡的生产和推广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随着经济发展,市场追求高品质鸡蛋,产业追求低能耗鸡蛋,“花凤”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获得了较大发展。
在这样的育种背景下,上海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开展了不同品种的杂交测定、市场观察和中试饲养试验,最终确定以贵妃鸡与洛岛红鸡杂交生产黑羽黑胫高产小型粉壳蛋鸡,通过纯系鸡的规范化选育和疾病净化,生产的“黑羽”蛋鸡,被市场冠图7可以看出,8种垫料接种后脲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在接种初期两种垫料中脲酶活性变化平缓,然后迅速上升后呈小幅度下降趋势。
在垫料发酵第21天和28天时,各垫料脲酶含量都迅速增加,最高均为100 %锯末组脲酶含量分别为5.16 mg/kg 和6.79 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