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人教版高三4 氧化还原反应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

高三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化合价升降(某些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判别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发展史:1.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氧被夺去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

2.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有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对物质的认识存在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隔离开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到从表面上看化合价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把氧化与还原统一在一个概念下,再透过现象看本质,化合价的变化是有电子得失或偏移引起的。

•氧化还原反应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不是看得电子的多少,而是看得电子的难易;还原剂还原性的强弱,不是看失电子的多少,而是看失电子的难易。

eg:氧化性:浓HNO3>稀HNO3还原性:Na>Al2、有新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eg:C(金刚石)==C(石墨);3O2==2O3(放电);P4(白磷)==4P(红磷)3、任何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或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4、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元素具有最高价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eg.H3PO4、H2SiO3(或H4SiO4)两酸均无强氧化性但硝酸有强氧化性。

•配平简介:化学反应方程式严格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后,往往左右两边各原子数目不相等,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这就需要通过配平来解决。

•配平原则:(1)电子守恒原则: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相等(2)电荷守恒原则:若为离子反应,反应前后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3)质量守恒原则: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配平步骤:(1)一标:标明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2)二等:通过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总值相等(3)三定: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氧化剂(还原剂)化学计量数=降(升)价的最小公倍数÷1mol氧化剂(还原剂)降(升)价总数(4)四平: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5)五查:检查质量与电荷、电子是否分别守恒配平技巧:(1)逆向配平法:部分氧化还原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等可用逆向配平法,即选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基准物来配平(一般从反应物很难配平时,可选用逆向配平法)例:通过表明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化合价的升降,确定CrCl3、Cl2的计量数为2和3,然后再用观察法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氧化还原反应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氧化复原反响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考点突破1、氧化复原反响概念的理解和判断2、氧化性、复原性的强弱判断3、氧化复原反响的规律4、有关氧化复原反响的计算夯基固本一、氧化复原反响概念: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响特征:化合价的变化氧化复原反响中的各种关系: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响〕氧化剂+复原剂复原产物+氧化产物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复原〔复原反响〕二、氧化剂和复原剂:1、常见氧化剂是指易得到电子的物质。

主要有:①、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 O2、Cl2等〕②、含处于最高价态或较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 HNO3、MnO2、HClO3等〕③、高价态的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2、常见复原剂是指易得到电子的物质。

主要有:①、金属单质〔如 Na、K 等〕②、某些非金属单质〔 C、H2等〕③、含处于较低价或最低价的化合物〔FeCl2、CO 等〕④、非金属阴离子〔 S2-、I-等〕三、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步骤:标变价联双桥写升降注得失含义 : 双线桥表示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过程,但不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考前须知 : 1、线桥应跨越等号2、线桥箭头和箭尾要对准同种元素3、电子用“e-〞表示 ,且得失电子的总数相等 .单线桥:直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注意: 1、单线桥不跨越等号;2、线桥箭头和箭尾分别表示得电子和失电子的元素。

典例分析得 e-,化合价降低Cl2 + H2O = HCl + HClO Cl 2 + H2O = HCl + HClO 失 e-,化合价升高得 2×5e-,化合价降低2KMnO 4 + 16HCl == 2KCl + 2MnCl 2 + 5Cl2↑ + 8H2O失 2×5e-,化合价升高2KMnO 4 + 16HCl == 2KCl + 2MnCl 2 + 5Cl2↑ + 8H2O反响练习1、氧化复原反响的实质是〔〕,判断是否是氧化复原反响的方法是〔〕A、元素的原子是否有电子转移B、同一元素的化合反响前后是否有变化C、是否有氧元素参加D、是否是化合反响或分解反响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否正确①、阳离子只具有氧化性,阴离子只具有复原性。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4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计算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4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配平及计算
课时
回顾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Fe2O3
+3
高温
CO== 2 Fe+
3 CO2
方法:观察法
原理:质量守恒定律
缺点:只适用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耗时!
化合价升降配平法
一、化合价升降配平法
只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三大原则:
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
练一练
题型一:氧化剂还原剂比例
在3Cu+8HNO3=3Cu(NO3)2+2NO↑+4H2O反应中,氧化剂
还原剂比为( C)
A.8∶3 C.2∶3
B.3∶2 D.2∶1
例3、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 0.100 mol·L-1 Na2பைடு நூலகம்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 全转化为Cl-离子,则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是—0—.0—2N—A
A.+2 B.+3 C.+4 D.+5
4、在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 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 比为1:3,则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 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5 B.11:3 C.3:1 D.4:1
0
+5
3 Cu + 8 HNO3
+2 +5
+2
3Cu(NO3)2 + 2NO + 4 H2O
化合价降低3 ×2
练习: KMnO4 + HCl —— MnCl2 + Cl2↑ + KCl + H2O

2015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

2015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
.2 mol 的气体,则有________mol 的电子
转移。
思路指导: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可以用最小公倍数法直接 配平。而对于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时,要注意一个氧化还原反 应中有时不只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当出现不只一种氧化剂或 还原剂时,计算得失电子的数目时应防止漏算。 解析:(1)煤的形成、太阳能电池工作、陶器烧制过程中都 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简单机械织布为物理变化。 (2)由图可知,反应类型Ⅳ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则应该
是置换反应。
答案:(1)C (2)C+H2O (3)①4CuO+2NH4Cl ②氮 CuO ③1.2 CO+H2 氧化 3Cu+CuCl2+N2↑+4H2O
【例 6】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 - + (1)____C2O 2 + ____MnO + ____H ===____CO2 + ____ 4 4
Mn2++____H2O; (2)____SeO2 + ____KI + ____HNO3―→____Se + ____I2 + ____KNO3+________。
答案:(1)5 2 (2)1 4 4 1 2 16 4 10 2 8
2H2O
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技巧:
(1)缺项类。
①可能缺的项:一般是反应介质,通常是酸(H+)、碱(OH-) 或水,它们虽参与反应,但元素化合价不变。 ②确定方法:先配出氧化还原化学计量数,后根据离子电
+2
+1
(2)同一氧化剂,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的还原剂来还原,氧 化剂的化合价降低数越多者,还原性越强。
例如,5Mg+12HN O3(稀)===5Mg(NO3)2+N2↑+6H2O, 3Cu+8HN O3(稀)===3Cu(NO3)2+2N O↑+4H2O,则还原 性:Mg>Cu。

高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高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高
失 升 氧化 还原剂
是还原剂 具有还原性
元素被氧化 起氧化反应 得氧化产物
被氧化和被还原指的是反应中某种化合价的元素
例1、写出下列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被氧化 和被还原的元素。
5NH4NO3 = 2HNO3 + 4N2↑+ 9H2O 氧化剂 NH4NO3 ;
还原剂 NH4NO3 ; 被氧化元素 NH4NO3中-3价的N元素 ; 被还原元素 NH4NO3中+5价的N元素 。 被氧化和被还原氮原子数之比为 5∶3 。
例题2:
KClO3+6HCl=KCl+3Cl2↑+3H2O
KClO 3 氧化剂:_____________ HCl 还原剂:_____________ KClO3中+5价的Cl元素 被还原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中-1价的Cl元素 被氧化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 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氯原子数之比:_________ 5:1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
三、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8)根据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来判断
比较--氧化性:F2 >O2>N2 、F2 >Cl2>S 比较--还原性:K>Na>Li、K>Na>Mg (9)一般,同种元素化合价越高,氧化性越强 化合价越低,还原性越强 比较--氧化性:Fe3+>Fe2+>Fe 比较--还原性:SO2 >S>H2S 例外: HClO>HClO2>HClO3>HClO4
例8、化合物BrFx与水按物质的量之比 3︰5 发 生反应,其产物为溴酸、氢氟酸、单质溴和氧气。
(1) BrFx中,x=

3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BrF3+5H2O = HBrO3 + 9HF + O2 (3)此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各是什么?

2015-2016学年高三 氧化还原反应守恒规律应用

2015-2016学年高三 氧化还原反应守恒规律应用

2015-2016学年高三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1.反应先后规律的思维模型同一氧化剂与含多种还原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氧化的是还原性最强的物质;同一还原剂与含多种氧化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还原的是氧化性最强的物质。

1.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2FeCl 3+2KI===2FeCl 2+2KCl +I 2 ②2FeCl 2+Cl 2===2FeCl 3③2KMnO 4+16HCl(浓)===2KCl +2MnCl 2+5Cl 2↑+8H 2O若某溶液中含有Fe 2+、Cl -和I -,要除去I -而不氧化Fe 2+和Cl -,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 A .Cl 2 B .KMnO 4 C .FeCl 3D .HCl知识点2.化合价变化规律思维模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

简记为“两相靠,不相交”。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转化如图。

注:⑤中不会出现H 2S 转化为SO 2而H 2SO 4转化为S 的情况。

2.已知G 、Q 、X 、Y 、Z 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①G ―→Q +NaCl ②Q +H 2O ――→通电X +H 2 ③Y +NaOH ―→G +Q +H 2O④Z +NaOH ―→Q +X +H 2O这五种化合物中Cl 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 .G 、Y 、Q 、Z 、XB .X 、Z 、Q 、G 、YC .X 、Z 、Q 、Y 、GD .G 、Q 、Y 、Z 、X3.氯气跟氢氧化钾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l 2+KOH ―→KX +KY(未配平),KX 在一定条件下能自身反应:KX ―→KY +KZ(未配平,KY 与KZ 关系比为1∶3),以上KX 、KY 、KZ 均是一元酸的钾盐,由以上条件推知在KX 中氯的化合价是( )A .+1B .+3C .+5D .+74.(2008·山东)黄铜矿(CuFeS 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三备考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反应。

(2)氧化反应是指物质的反应,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的反应。

(3)氧化剂是指所含元素化合价 (或电子)的反应物;还原剂是指所含元素化合价 (或电子)的反应物。

(4)氧化产物是指被得到的生成物;还原产物是指被得到的生成物。

(5)氧化性是指物质电子的性质,还原性是指物质电子的性质;氧化剂具有,还原剂具有。

2.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的反应,这是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注意:(1)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归结记忆为“高原低氧”,即: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为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2)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表示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电子得失的情况和数目。

注意:①线桥的箭尾必须指在反应物中发生变化的元素上,箭头指向生成物中的该元素上。

②在线上标出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数目,数目后面写上电子的标识e-。

2.单线桥法表示反应物中元素原子发生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情况。

如:注意:①线桥的箭尾指向失电子元素的原子,箭头指向得电子元素的原子。

②在线上只需标出电子转移总数及电子的标识e-,不需注明“得到”或“失去”的字样。

三.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1.对立统一关系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虽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但在同一反应中同时发生,它们既对立又统一。

2.两条主线关系升(化合价升高)―→失(失去电子)―→氧(被氧化);降(化合价降低)―→得(得到电子)―→还(被还原)。

3.相关概念间的转化关系或。

注意:①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较多,因对概念的内涵理解不透,外延掌握不全面,很容易发生错误判断。

应注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②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不同反应物,也可以是同一反应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不同产物,也可以是同一种产物。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高三化学复习讲义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依据:电子得失相等,即化合价升降数相等。

2、原则:(1)质量守恒,(2)得失电子数相等,(3)离子方程式中电荷守恒。

3、步骤:①先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标出变化的化合价。

②列出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

③取最小公倍数,得出物质前系数。

④观察法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整理,检验。

4、方法:(1)一般氧化还原――正向法、整体法例1 FeS2+ HNO3——Fe(NO3)3+ NO↑+ S+ H2O练习Cu2S+ HNO3——Cu(NO3)2+ H2SO4+ NO+ H2O(2)歧化反应、分解反应――逆向法例2 Cl2+NaOH ——NaClO3+NaCl+H2O练习P+Cu SO4+H2O——Cu3P+H3PO4+H2SO4(3)待定系数法多种元素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较复杂,可以用待定系数法。

设任一物质系数为一,另一物质系数为x,(若有第三种物质,系数设为y)以质量守恒及得失电子守恒立式计算,得各物质前系数。

例3 Ag NO3——Ag+NO2↑+O2↑(4)零价法某些物质的化合价较复杂,无法确定,可将这些元素的化合价均视为零价。

例4 Fe3C+HNO3——Fe(NO3)3+NO↑+CO2↑+H2O(5)有机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根据分子式,以C的平均化合价配平。

例5 CH2=CH2+KMnO4+H2SO4——HCOOH+MnSO4+K2SO4+H2O练习CH3CHO+ KMnO4+ H2SO4——CH3COOH+ K2SO4+ MnSO4+ H2O(6)缺项配平缺项一般为酸(H+)、碱(OH-)、H2O,可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进行判断例6 MnO4-+ NO2-+ ——MnO2+ NO3-+ OH-练习As2S3+ H2O2+ ——AsO43-+ SO42-+ H2O(7)含未知数的方程式配平例7 S+ Ca(OH)2——CaS2O3+ CaS x+ H2O练习NaS x+ H+——Na++ S+ H2S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简单计算1、利用电子守恒的计算:即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或化合价升高总数等于化合价降低总数)的关系,列代数式求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氧化还原反应
1.(2011全国II 卷13)某含铬Cr 2O 72- 废水用硫亚铁铵[FeSO 4·(NH 4)2 SO 4·6H 2O ]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FeO·Fe y Cr x O 3 。

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量为n(2-x)mol
B .处理废水中Cr 2O 72- 的物质量为nx 2
mol C .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
D .在FeO·Fe y Cr x O 3中3x=y
1、解析:由铬元素守恒知废水中Cr 2O 72- 的物质量为nx 2mo ,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6×nx 2
mo =3nx mol 。

由得失电子守恒知y =3x ,而由铁元素守恒知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量为n×(1+y )mol =n(3x+1)mol ,因此选项A 是错误的。

答案:A
2.(2011上海18)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

下列反应与Br 2+SO 2+2H 2O=H 2SO 4+2HBr 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A .2Na 2O 2+2H 2O=4NaOH+O 2↑
B .4Fe(OH)2+O 2+2H 2O=4Fe(OH)3
C .2F 2+2H 2O=4HF+O 2
D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2、解析:反应Br 2+SO 2+2H 2O=H 2SO 4+2HBr 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

A 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B 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C 中水还原剂;D 中水作氧化剂。

答案:CD
3.(2011上海24)雄黄(As 4S 4)和雌黄(As 2S 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 As 2S 3和SnCl 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 4S 4和SnCl 4并放出H 2S 气体。

若As 2S 3和SnCl 2正好完全反应,As 2S 3和SnCl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 吸收。

(3) As 2S 3和HNO 3有如下反应:As 2S 3+ 10H ++ 10NO 3—=2H 3AsO 4+ 3S+10NO 2↑+ 2H 2O
若生成2mol H 3AsO 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 2应该在 (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

(4)若反应产物NO 2与11.2L O 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 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 2的量 (选填编号)。

a .小于0.5 mol
b .等于0.5 mol
c .大于0.5mol
d .无法确定
3、解析:(1)根据电子得失守恒知1molAs 2S 3作氧化剂得到2mol 电子,而1molSnCl 2作还原剂失去2mol 电子,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2)H 2S 是还原性气体可用碱液吸收或硫酸铜溶液吸收;(3)As 2S 3作还原剂,转移电子的个数是2×(5-3)+3×(0+2)=10。

NO 2属于还原产物,在正极生成;(4)根据电子守恒可知生成CO 2的量是0.5mol×4/4=0.5mol ,但考虑到随着反应到进行,硝酸的浓度会降低而稀硝酸不与碳反应。

答案:(1)1:1 (2)As 2S 3 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铜溶液 (3)10mol 正极 (4)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