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磁性材料

合集下载

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国家标准

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国家标准

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国家标准磁学名词关于钕铁硼永磁体常用的衡量指标有以下四种:剩磁(Br)单位为特斯拉(T)和高斯(Gs) 1T=10000Gs将一个磁体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充磁到技术饱和后撤消外磁场,此时磁体表现的磁感应强度我们称之为剩磁。

它表示磁体所能提供的最大的磁通值。

从退磁曲线上可见,它对应于气隙为零时的情况,故在实际磁路中没有多少实际的用处。

钕铁硼的剩磁一般是11500高斯以上。

磁感矫顽力(Hcb)单位是奥斯特(Oe)或安/米(A/m) 1A/m=磁体在反向充磁时,使磁感应强度降为零所需反向磁场强度的值称之为磁感矫顽力(Hcb)。

但此时磁体的磁化强度并不为零,只是所加的反向磁场与磁体的磁化强度作用相互抵消。

(对外磁感应强度表现为零)此时若撤消外磁场,磁体仍具有一定的磁性能。

钕铁硼的矫顽力一般是10000Oe以上。

内禀矫顽力(Hcj)单位为奥斯特(Oe)或安/米(A/m)使磁体的磁化强度降为零所需施加的反向磁场强度,我们称之为内禀矫顽力。

内禀矫顽力是衡量磁体抗退磁能力的一个物理量,是表示材料中的磁化强度M退到零的矫顽力。

在磁体使用中,磁体矫顽力越高,温度稳定性越好。

磁能积((BH)max ) 单位为兆高·奥(MGOe)或焦/米3(J/m3)退磁曲线上任何一点的B和H的乘积既BH我们称为磁能积,而B×H的最大值称之为最大磁能积,为退磁曲线上的D点。

磁能积是恒量磁体所储存能量大小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磁体使用时对应于一定能量的磁体,要求磁体的体积尽可能小。

·各向同性磁体:任何方向磁性能都相同的磁体。

·各向异性磁体:不同方向上磁性能会有不同;且存在一个方向,在该方向取向时所得磁性能最高的磁体。

烧结钕铁硼永磁体是各向异性磁体。

·取向方向:各向异性的磁体能获得最佳磁性能的方向称为磁体的取向方向。

也称作"取向轴","易磁化轴"。

铁氧体磁环

铁氧体磁环

一。

下面的是行业标准1.1 GB/T9637-88《磁学基本术语和定义》,等同采用IEC50-901,代替等同采用IEC205的SJ/T1258-77《磁性材料与器件术语及定义》。

1.2 JJG1013-89《磁学计量常用名词术语和定义》(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非等效采用IEC50-901制定的,和GB/T9677-88出自于一个文本,基本上都是一个翻译问题,内容基本一样,只是翻译成的中文表述不同。

1.3 SJ/T103213-91《铁氧体材料牌号与元件型号命名方法》,代替SJ/T1582-80。

本标准规定软磁铁氧体材料用R表示,如R20表示磁导率为20的软磁铁氧体材料。

软磁铁氧体材料牌号已被等同采用IEC1332(1995)《软磁铁氧体材料分类》的电子行业标准SJ/T1766-97代替。

1.4 SJ/Z1766-81《软磁铁氧体材料系列及测试方法》1.5 SJ/T1766-97《软磁铁氧体材料分类》电子行业标准等同采用IEC1332(1995)1.6 GB/T9634-88《磁性氧化物外形缺陷极限规范的指南》等同采用IEC424(1973)制定1.7 GB/T9632-88《通信用电感器和变压器磁芯测量方法》本标准等同采用IEC367-1(1982)制定。

1.8 GB/T9635-88《天线棒测量方法》本标准等同采用IEC492(1975)制定。

1.9 SJ/T3175-88《磁性氧化物圆柱形磁芯、管形磁芯及螺纹磁芯的测量方法》本标准等同采用IEC732(1982)制定。

1.10 SJ/T10281-91《磁性零件有效参数的计算》等同采用IEC205(1966)、205AMD (1976)、205AMD2(1981)制定。

1.11 GB/T11439-89《通信用电感器和变压器磁芯第二部分:性能规范起草导则》,等同采用IEC367-2(1974)、367-2AMD1(1983)、367-2A(1976)制定。

金属材料性能及国家标准

金属材料性能及国家标准

金属材料性能为更合理使用金属材料,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掌握各种金属材料制成的零、构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应具备的性能(使用性能)及其在冷热加工过程中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工艺性能)。

???? 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如比重、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热膨胀性、磁性等)、化学性能(耐用腐蚀性、抗氧化性),力学性能也叫机械性能。

???? 材料的工艺性能指材料适应冷、热加工方法的能力。

???? (一)、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特性。

??? 1 、强度:材料在外力(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材料单位面积受载荷称应力。

??? 2 、屈服点(бs ):称屈服强度,指材料在拉抻过程中,材料所受应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载荷不再增加变形却继续增加或产生 0.2%L 。

时应力值,单位用牛顿 / 毫米 2 ( N/mm2 )表示。

??? 3 、抗拉强度(бb )也叫强度极限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

单位用牛顿 / 毫米 2 ( N/mm2 )表示。

??? 4 、延伸率(δ):材料在拉伸断裂后,总伸长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比。

?? 5、断面收缩率(Ψ)材料在拉伸断裂后、断面最大缩小面积与原断面积百分比。

??? 6 、硬度:指材料抵抗其它更硬物压力其表面的能力,常用硬度按其范围测定分布氏硬度( HBS 、 HBW )和洛氏硬度( HKA 、 HKB 、 HRC )??? 7 、冲击韧性( Ak ):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单位为焦耳 / 厘米 2 ( J/cm 2 ) .(二)、工艺性能???? 指材料承受各种加工、处理的能力的那些性能。

8 、铸造性能:指金属或合金是否适合铸造的一些工艺性能,主要包括流性能、充满铸模能力;收缩性、铸件凝固时体积收缩的能力;偏析指化学成分不均性。

9 、焊接性能:指金属材料通过加热或加热和加压焊接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材料焊接到一起,接口处能满足使用目的的特性。

中国磁性材料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对高性能磁性料进行鼓励与扶持

中国磁性材料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对高性能磁性料进行鼓励与扶持

中国磁性材料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对高性能磁性料进行鼓励与扶持
磁性材料行业主要从事烧结钕铁硼、烧结钐钴等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处于“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中的“磁性材料”行业。

根据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磁性材料行业处于“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显示,磁性材料行业由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管理,行业的主管部门有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协会组织有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下设的磁性材料分会,具体职能如下:
其中,主管部门侧重于行政管理,行业协会侧重于自律管理,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磁性材料行业的管理体系,为中国行业及相关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监管体系和市场环境。

行业主要法规及产业政策。

软磁铁氧体的标准化及标准体系

软磁铁氧体的标准化及标准体系

软磁铁氧体的标准化及标准体系*李克文刘剑胡滨1 软磁铁氧体技术的发展与标准化软磁铁氧体材料是发展最早的一类铁氧体材料,从1935年荷兰菲利普实验室研究成功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

这类材料具有高起始磁导率(μi)、高品质因数(Q)和高电阻率(ρ)等特点,具有窄而长的磁滞回线,矫顽力(H c)低,既容易获得又容易失去磁性。

用这类材料制成的磁芯广泛用于通信、广播、电视、自动控制、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设备及其它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中,作各种电感器、电子变压器、扼流圈、抑制器和滤波器等等。

软磁铁氧体材料和软磁铁氧体磁芯统称软磁铁氧体。

由于软磁铁氧体的广泛用途,近几年世界软磁铁氧体市场以年均15%的速度持续增长。

以我国为例,软磁铁氧体产量1980年为3500吨,1985年为7000吨,1990年为1.2万吨,1995年为3万吨。

1980~1990年间,年均增长率高达15.4%,平均五年翻一番,到2000年预计达6万吨。

软磁铁氧体的产量增长建立在软磁铁氧体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技术的发展基础之上。

软磁铁氧体生产和应用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软磁铁氧体的标准化,促进了软磁铁氧体标准化的发展,它们互依互存,相互促进。

ISO定义“标准化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求得最佳的全面的经济效益,并适当考虑到产品使用条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协作下,进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动,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则的过程。

标准化以科学技术与实验的综合成果为依据。

它不仅奠定了当前的基础,而且还决定了将来的发展,它始终和发展的步伐保持一致。

”我国于1983年在ISO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标准化的定义,即标准化是“在技术、经济、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从标准化的定义可以看出,软磁铁氧体的标准化以软磁铁氧体的科学技术与实验的综合成果为依据,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软磁铁氧体的标准、规范,以获得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最佳的生产、管理、科研秩序和社会经济效益。

JJG 352-200×永磁材料标准样品磁特性

JJG 352-200×永磁材料标准样品磁特性

JJG 352-200×永磁材料标准样品磁特性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352-200×(征求意见稿)200Χ-ΧΧ-ΧΧ公布200Χ-××-××实施本规程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年××月××日批准,并自××××年××月××日起施行归口单位:全国电磁计量技术委员会要紧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本规程托付××××技术委员会负责讲明目录1 范畴----------------------------------------------------------------(1)2 引用文献------------------------------------------------------------(1)3 定义、符号和计量单位------------------------------------------------(1)4 概述----------------------------------------------------------------(2)4.1 检定装置的构成------------------------------------------------------(2)5 计量性能要求--------------------------------------------------------(2)6 通用技术要求--------------------------------------------------------(3)7 计量器具操纵--------------------------------------------------------(4)7.1 检定条件------------------------------------------------------------(4)7.2 检定装置------------------------------------------------------------(5)7.3 检定项目------------------------------------------------------------(6)7.4 检定方法------------------------------------------------------------(7)7.4.1 差不多原理------------------------------------------------------------(7)7.4.2 磁场强度测量--------------------------------------------------------(7)7.4.3 磁场密度测量--------------------------------------------------------(8)7.4.4 退磁曲线测量--------------------------------------------------------(9)7.4.5 剩磁测量------------------------------------------------------------(9)7.4.7 矫顽力测量----------------------------------------------------------(10)7.5 检定结果的处理------------------------------------------------------(11)7.6 检定周期------------------------------------------------------------(12)附录A(辅助磁特性测量)----------------------------------------------------(13)附录B(永磁标准样品检定证书内页)------------------------------------------(14)附录C(永磁标准样品磁特性检定原始记录)------------------------------------(15)附录D(永磁标准样品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16)附录E(单位换算)----------------------------------------------------------(17)永磁材料标准样品磁特性检定规程1 适用范畴:本规范适用于永磁材料标准样品要紧磁特性的检定。

铁氧体用氧化铁国家标准(送审稿)

铁氧体用氧化铁国家标准(送审稿)

《铁氧体用氧化铁》国家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2008年7月GB/TXXXX-XXXX《铁氧体用氧化铁》标准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根据国标委综合[2007]100号及钢标委[2008]01号《关于下达全国钢标委2008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铁氧体用氧化铁》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

1.2 工作过程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三方面的准备工作:第一,向国内磁性行业及钢铁行业的专家和用户及生产厂征询对本标准制定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对国内外的相关标准资料进行了收集分析和研究工作,涉及的标准主要有GB/T 5060-1985、GB/T 8170-1987、GB/T 19587、HG/T 2574-94、SJ/T10383-93、SJ/T 11075-1996、JIS K 1462-1981等国内外标准。

第三,我们对国内进口的国外及地区的铁氧体用氧化铁粉的质量证明书进行了收集整理工作,主要收集到的质量证明书有如下数家:韩国EG公司、日本铁原、日本NKK、美国AMROX公司、台湾中钢、Magnetics International,Inc、V oestalpine(奥钢联)、THYSSENKRUPP(蒂森克虏伯)等8家的质量证明书。

通过对这些意见、标准及质量证明书的深入细致对比研究,掌握了国内外生产和使用铁氧体用氧化铁质量情况及要求的具体技术指标和现状特点,确定以国内用户对磁性材料铁氧体用氧化铁的实际需要、国内外现有生产铁氧体用氧化铁的实际水平为主要参考依据。

同时,考虑目前我国其他氧化铁粉行业使用需求,在此基础上形成本征求意见稿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共计22家,收到南京新康达磁业有限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深业五金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回函。

根据用户来函来电,经过分析、研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一些修改,形成了标准的送审稿。

国际钛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国际钛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国际钛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现代工业中,钛作为一种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的金属素材,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化工、能源等领域。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钛材料的标准存在差异,这给国际贸易、技术交流、产品质量保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钛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变得至关重要。

国际钛标准的制定可以统一各国对钛材料的要求、测试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规定,进一步促进钛材料在国际市场的交流和合作。

它不仅对于保障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于推动钛材料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制定国际钛标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钛材料的特性复杂多样,不同应用领域对其性能要求差异较大,因此需要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和特点。

其次,由于钛材料的生产、加工和应用技术不断发展,现有的标准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需求。

此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监管和质量认证体系不同,需要通过合作和协商解决标准的认可和推广问题。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发展国际钛标准仍具有广阔的前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技术交流不断增多,国际钛标准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提高钛材料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替代性,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全球钛材料产业的发展。

同时,国际钛标准的制定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合作,推动钛材料在高端应用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国际钛标准的制定和发展对于促进钛材料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钛材料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国际钛标准的制定与完善,为钛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内容分布的安排。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编写: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钛的应用领域2.2 钛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 结论3.1 国际钛标准的重要性3.2 发展国际钛标准的挑战与前景在本文中,为了更好地介绍国际钛标准,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引言部分将首先概述国际钛标准的重要性和在钛应用领域的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标准磁性材料
国家标准《磁性材料分类》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标准制修订计划(标准项目编号为20051325-T-604),从2006年开始制定国家标准《磁性材料分类》,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已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

二、标准制定的背景
磁性材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材料组分可分为金属(如电工钢、坡莫合金、铝镍钴永磁、稀土钴永磁、钕铁硼永磁等)和非金属(铁氧体等)两类;按材料的性质可分为软磁材料(如电工钢、坡莫合金、软磁铁氧体等)、硬(永)磁材料(如铝镍钴永磁、稀土钴永磁、钕铁硼永磁、永磁铁氧体等)和功能磁性材料(如磁致伸缩材料、磁记录材料、磁电阻材料、磁泡材料、磁光性薄膜材料等);按生产工艺可分为热轧、冷轧、铸造、烧结、粘结等材料。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从事磁性材料的分类工作多年,最终确定磁性材料分类以公认的以下两类主要产品为基础:
——软磁材料(矫顽力≤1kA/m);
——永(硬)材料(矫顽力>1kA/m)。

在此基础上于2000年发布了IEC 60404-1:2000《磁性材料分类》。

我国是磁性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大国,近几年产量占到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并且产量及占世界总产量的份额还在逐渐增长,但没有磁性材料的分类方法标准,为统一我国磁性材料的分类方法,全国电工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04年申报了国家标准《磁性材料分类》制定计划并获得批准,标准制定工作由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负责。

三、标准的编辑过程
制定《磁性材料分类》国家标准的任务下达后,起草人员认真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文件,尤其是IEC 60404-1:2000《磁性材料分类》。

研究分析认为:IEC 60404-1采用的分类方法合理,适合我国国情,可采用为我国国家标准。

本标准征求意见稿按GB/T 20000.2-2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的规定等同采用IEC 60404-1:2000《磁性
材料分类》。

分类方法如下:
1.将磁性材料分为软磁材料(矫顽力≤
1kA/m)和永(硬)材料(矫顽力>1kA/m)
两大类;
2.软磁材料按其组分分为A类—铁、B类
—低碳软钢……I类—非晶软材料等9
类;永(硬)材料按其组分分为Q类—
磁致伸缩合金、R类永(硬)磁合金……
T类—其他永(硬)磁材料(马氏体钢)
等4类,粘结永(硬)磁材料按其制造
工艺归在永(硬)磁材料的U类;
3.在每一大类(如A类)材料中按材料形
状或成分分为若干小类(如A.1,A.2),
每一小类给出了进一步细分的依据。

本标准对每一小类材料给出了化学成分、细分类依据、供货方式、物理特性和主要用途等内容。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由于立项等原因,本标准涉及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主要是IEC 60404-8系列产品规范)大部分未能转化为我国标准,这会给本标准的使用带来不便。

全国电工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将这些引用文件的全部或大部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或机械行业标准,这对方便本标准的使用和完善我国在性材料标准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