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第二版 浙大出版社 第2章

电路原理第二版  浙大出版社 第2章
电路原理第二版  浙大出版社 第2章

2.7 求题2.7图所示各三角形联结网络的等效星形联结网络。 解

题2.7图

)(a

Ω=++?=

1530205030501R

Ω=++?=

1030205020502R

Ω=++?=

630

205020303R

)(b 和)(c 的解法类似。

2.8 求题2.8图所示各星形联结网络的等效三角形联结网络。 解

题2.8图

)(a

1

23

Ω=?+?+?=

k R 33.53

2

2233212

Ω=?+?+?=

k R 82

2

2233223

Ω=?+?+?=

k R 82

2

2233231

)(b 和)(c 的解法相同。

2.9 求题2.9 图所示各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电阻。 解

)(a 将结点1、2、3上半部分的3个电阻组成的三角形联接等效成星形联接,

由于三

角形的3个电阻值相同,故等效星形的3个电阻值也相同,为:

Ω

100

Ω

Ω

题2.9图

Ω

?

=

=

=100

3

1

3

2

1

R

R

R,等效后的电路如右图,故电路的等效电阻为:

Ω

=

+

+

=100

3

100

)

3

100

100

(

2

1

eq

R

)

(b

解法与)

(a相同,将Ω

k

21、Ω

k

7和Ω

k

15三个电阻组成的三角形联接变换成星形,或将Ω

k

7、Ω

k

15和Ω

k

2三个电阻组成的星形联接变换成三角形形,即可得到该电路的等效电阻。

2.10 求题2.10图所示电路的等效电路模型。

(a)

2

12

1R R R R +

(b)

(c)

2

121R R R R +

(d)

题2.11图

2.13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3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比

S

u u 0,已知Ω=21R ,

Ω==132R R 。

_

题2.13图

解 先将受控电流源变换成受控电压源,电路变为下图

_

对闭合回路写KVL 方程有

23212)(u u I R R R S -=++ I R u 22= 得 613233

21S S S

u u R R R u I =

++=

++=

2

6

126

12230S S S u u u u I R u =

??+?

=+=

2

10=S

u u

2.14 求图各电阻单端口的等效电阻。 解

)(a

对电路写KVL 方程有:

0=-+-u i R u μ μ

+=

=

10R i

u R

)(b

i S

+_

r i b

(b )

i i i S '+= 1

R u i =

对右边的回路写KVL 方程有:

012=-+'i R i r i R 0)

()(1

11

2=-+-

R u R r R u i R S

整理得: 0)(

1

212=-+-u R r

R R i R S

r

R R R R i u R S -+=

=

21210

r

R R R R i u R S

-+==

21210

)(c

将电路中的电流源等效成电压源,如下图所示:

R 2

b

(c )

R 1αi

对电路写KVL 方程有:

0)(121=--+u i R i R R α 210)

1(

R R i

u R +-==α

)(d

将电路右边的电流源等效成电压源得下图:

对电路右边的回路写KVL 方程有:

0210=-+-u i u S 将 i u 8= 代入有: 0)4

(6=-

--S S S u i u

得 Ω==

120S

S i u R

2.15 列出题2.15图电路的支路电流法方程组。 解

题2.15图

对电路图中间部分的3个结点写KCL 方程有: 0431=+-i i i 0654=++-i i i 0521=-+-i i i 对电路的三个网孔写KVL 方程有:

05541=--i i i

1432643=++i i i 23652=-+i i i 解上述6个方程的联立方程组有 A i 11= A i 32= A i 43=

A i 34= A i 25= A i 16=

A i 182

.36-=

2.17 如题2.17图所示电路,各元件参数同上题。求各支路电流。 解

题2.17图

对电路图中间部分的3个结点写KCL 方程有: 0621=++-i i i S

0432=++-i i i 0532=-+-i i i

由于该电路有6条支路,故需求6个支路电流,但由于有1条支路电流为电源源已知,故只需求5条支路电流即可。对上面的网孔和右下的网孔写KVL 方程有:

6664422S u i R i R i R -=+-- 3554433S u i R i R i R =++- 代入有关数据有

402810642-=+--i i i 20884543=++-i i i

解上述联立方程有

A i 2143.22= A i 2875.03=

A i 9286.14= A i 7143.05= A i 2143

.16-=

2.22 用网孔电流法求题2.22图电路中的网孔电流I 和电压U 。 解 设电流源二端的电压为U

题2.22 图

U I I I -=--++30106)1065(321

U I I +=+++-10)6510(621 1030100)1010(1031--=++-I I 补充一方程 221=-I I

既可求得 A I 41= A I 22= A I 53= V U 8=

2.23 用网孔电流法求题2.23图电路中电压u 和电流i 。 解

题2.23 图 i i i 263)31(2--=-+ 42=i

补充方程 i i i u 2)(312--=

解得 A i 1= V u 7=

2.24 用网孔电流法求题2.24图电路的网孔电流。 解

题2.24 图 42)22(21=-+i i

i i i --=++-2)22(221 补充方程 21i i i -=

解得 A i 8.01= A i 4.02-=

2.25 用网孔分析法求题2.25图电路的网孔电流。 解

题2.25 图

0)112(321=--++i i i 132131)111(u i i i -=-+++- 1321310)211(u i i i +=+++-- 211i u -= 解得 A i 8.11= A i 7

2= A i 2

.03=

2.26 用结点电压法求题2.26图电路的节点电压。 解 设3个结点的电压分别为 1u 、2u 、3u

题2.26 图

22

1)211(21=-

+

u u

02

1)12121(

21321=-

++

+-

u u u

3)2

12

12

1(

2

132=+

++-

u u

解得 V u 667.11= V u 12= V u 333.23=

2.27 用结点电压法求题2.27图电路的结点电压。 解 设3个结点的电压分别为 1u 、2u 、3u

题2.27 图

35

.01)5

.0111(321=-

-+

+u u u

22=u 6)115

.01(

5

.01321=+++--

u u u

解得 V u 31= V u 22= V u 5.33=

2.28 用结点电压法求题2.28图电路的节点电压。 解 设3个结点的电压分别为 1u 、2u

题2.28 图

102)42(21=-+u u

5)4

1411(

20)252(221++=+++-u u

解得 V u 31= V u 42= A u I 2414152=+-=

V I u 5.45.054

153=-=+

=

2.30 用结点电压法求题2.30图电路的结点电压。

解 设受控电压源发出的电流I '从正极发出,2个结点的电压分别为 1u 、2u

题2.30 图

I u '+=10511

I u '--=+

5)2

14

1(2

I u u 321=- 2

2u I =

解上述方程得 V u 101= V u 42=

2.31 用结点电压法求题2.31图电路的结点电压和电流I 。

题2.31 图

解 设3个结点的电压分别为 1u 、2u 、3u ,2=g

65

.01)5

.0111(321=-

-+

+u u u

42=u 13212)5

.0111(5

.01U u u u =+

++--

11u U =

解上述方程有 V u 61= V u 42= V u 73= 对结点②写KCL 方程有

A u u u u I 5)1

(

)1

(

2

32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其应用第二版课后答案浙江大学

第1章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 1,写出下列试验的样本空间: (1) 连续投掷一颗骰子直至6个结果中有一个结果出现两次,记录 投掷的次数。 (2) 连续投掷一颗骰子直至6个结果中有一个结果接连出现两次, 记录投掷的次数。 (3) 连续投掷一枚硬币直至正面出现,观察正反面出现的情况。 (4) 抛一枚硬币,若出现H 则再抛一次;若出现T ,则再抛一颗骰 子,观察出现的各种结果。 解:(1)}7,6,5,4,3,2{=S ;(2)},4,3,2{ =S ;(3)},,,,{ TTTH TTH TH H S =; (4)}6,5,4,3,2,1,,{T T T T T T HT HH S =。 2,设B A ,是两个事件,已知,125.0)(,5.0)(,25.0)(===AB P B P A P ,求)])([(),(),(),(___ ___AB B A P AB P B A P B A P ??。 解:625.0)()()()(=-+=?AB P B P A P B A P , 375.0)()(])[()(=-=-=AB P B P B A S P B A P , 875.0)(1)(___ --=AB P AB P , 5.0)(625.0)])([()()])([()])([(___=-=?-?=-?=?AB P AB B A P B A P AB S B A P AB B A P 3,在100,101,…,999这900个3位数中,任取一个3位数,求不包含数字1个概率。

解:在100,101,…,999这900个3位数中不包含数字1的3位数的个数为648998=??,所以所求得概率为 72.0900 648= 4,在仅由数字0,1,2,3,4,5组成且每个数字之多出现一次的全体三位数中,任取一个三位数。(1)求该数是奇数的概率;(2)求该数大于330的概率。 解:仅由数字0,1,2,3,4,5组成且每个数字之多出现一次的全体三位数的个数有100455=??个。(1)该数是奇数的可能个数为48344=??个,所以出现奇数的概率为 48.0100 48= (2)该数大于330的可能个数为48454542=?+?+?,所以该数大于330的概率为 48.0100 48= 5,袋中有5只白球,4只红球,3只黑球,在其中任取4只,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4只中恰有2只白球,1只红球,1只黑球。 (2)4只中至少有2只红球。 (3)4只中没有白球。 解: (1)所求概率为338412 131425=C C C C ;

浙大出版社 英语答案(第四册)

新编大学英语4(浙大版)课后习题答案共同学们欣赏嘎嘎 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 更多▲ ?设置置顶 ?推荐日志 ?转为私密日志 转载自W~XなK¤转载于2010年03月15日 11:55 阅读(0) 评论(0) 分类:移花接木权限: 公开 Unit1 1. 1) A entertaining B entertainment C entertained D entertainer 2) A recognizable B recognized C recognition D 3) A tempting B temptation C tempt 4) A reasoned B reasoning C reasonable D reason 5) A analyzed B analytical C analyst D analysis 6) A valuable B valuation C valued/values D values 7) A humorist B humor C humorous D humorless 8) A understandable B understanding C understand D misunderstood 2. 1)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2) a sense of safety/security 3) a sense of inferiority 4) a sense of superiority 5) a sense of rhythm 6) a sense of justice 7) a sense of shame 8) a sense of helplessness 9) a sense of direction 10) a sense of urgency 3. 1) Lively behavior is normal 2) Fast cars appeal to 3) diverse arguments 4) I asked my boss for clarification 5) sensitive to light 6) Mutual encouragement

电路原理第二版 浙大出版社 第2章

2.7 求题2.7图所示各三角形联结网络的等效星形联结网络。 解 题2.7图 )(a Ω=++?= 1530205030501R Ω=++?= 1030205020502R Ω=++?= 630 205020303R )(b 和)(c 的解法类似。 2.8 求题2.8图所示各星形联结网络的等效三角形联结网络。 解

题2.8图 )(a 1 23 Ω=?+?+?= k R 33.53 2 2233212 Ω=?+?+?= k R 82 2 2233223 Ω=?+?+?= k R 82 2 2233231 )(b 和)(c 的解法相同。 2.9 求题2.9 图所示各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电阻。 解 )(a 将结点1、2、3上半部分的3个电阻组成的三角形联接等效成星形联接, 由于三

角形的3个电阻值相同,故等效星形的3个电阻值也相同,为: Ω 100 Ω Ω 题2.9图 Ω ? = = =100 3 1 3 2 1 R R R,等效后的电路如右图,故电路的等效电阻为: Ω = + + =100 3 100 ) 3 100 100 ( 2 1 eq R ) (b 解法与) (a相同,将Ω k 21、Ω k 7和Ω k 15三个电阻组成的三角形联接变换成星形,或将Ω k 7、Ω k 15和Ω k 2三个电阻组成的星形联接变换成三角形形,即可得到该电路的等效电阻。 2.10 求题2.10图所示电路的等效电路模型。 解 (a)

2 12 1R R R R + (b) (c) 2 121R R R R + (d) 题2.11图 2.13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3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比 S u u 0,已知Ω=21R , Ω==132R R 。

管理学总结-邢以群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的定义: 德鲁克:管理就是谋取剩余。强调管理作用 西蒙:管理就是决策。强调决策作用 穆尼:管理就是领导。强调管理者个人作用 孔茨: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来使事情做成的一种职能。强调管理工作内容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所组成的过程; 管理者组织他人工作的一项活动; 管理是用数学方法来表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并求出最优答案的一项工作。 2.管理的形式与内容: 各个组织中专门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的工作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无论在哪种组织哪一层面上从事何种工作,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或核心是相同的,那就是协调。 所为协调,就是将表面上看起来相互矛盾的事物有机结合,同步和谐。 管理者进行决策、计划、分配、监督、检查等工作,实际上是在对目标、资源、任务、行为、活动等进行协调。管理工作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是由管理工作协调对象的多样性所导致的。目标(抉择),资源(计划),任务(分工),思想(沟通),行为(沟通和奖惩),活动

(计划、检查、监督)。 结论1:由于管理对象的多样性,管理环境的多变性和管理过程的复杂性,管理工作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尽管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或核心是相同的,那就是协调。 3.管理产生的原因 共同劳动并不是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人所拥有的资源(时间、资金、精力、信息、技术)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为协调这一矛盾,产生了协调的六种方法: 生产:通过科研和劳动向大自然要资源; 组织:通过与他人分工协作; 战争:通过掠夺; 贸易:通过自己剩余的资源交换稀缺的资源; 道德:通过教育来约束改变人的欲望;(费时费力) 管理: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只能缓解不能最终解决) 结论2: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人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管理的功能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力求以有限的资源实现更多更高的目标。 4.管理的实质 管理从本质上而言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人类活动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目的性:致力于实现自己的追求。管理

浙江大学电路原理离线作业解析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电路原理》课程作业 姓名: 学 号: 年级: 学习中心: ————————————————————————————— 第一章 1-1. 在题图1-1中,若电压源12S U V =,电阻12R =Ω,试在图示参考方向下求支 路电流I 。 解:I=Us/R=12V/12?=1A 因为电流方向与电压方向相反, 设如图电流方向为正, 则支路电流I 为-1A 。 1-2. 求图1-2各支路中未知量的值。 解:a R=(10-4)/2=3Ω b U=10+2×2=14V c U=2×2+10=14V 1-3. 在题图1-3a 、b 所规定的参考方向下,若电压U 和电流I 的代数值均为正, 试分析两个网络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解:a 吸收功率 b 发出功率 题图1-1 U s I I U U =?4V 2Ω10V Ωa b c 题图1-2

1-4.题图1-4是一个简化的晶体管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 / i U U,再求电源发出 的功率和负载 L R吸收的功率。 解:i I I K I- = R R K R I R I U U L I i L i - = =0 电源发出功率:UiIi P Ui- = 负载 L R吸收的功率:i i L I L R U I R R K R I P L2 2 0= = 1-5.题图1-5所示电路中,电流源6 S I A =,电阻 1 1 R=Ω, 2 2 R=Ω, 3 3 R=Ω,4 6 R=Ω,求电流 I。 解: S S S I R R R I I R R R I I I I + = + = + = 1 1 2 2 1 2 1 2 1 ,可得 A I A I 2 4 2 1 = = 题图1-3 题图1-5

浙江大学大学物理期中考试

大学物理(上)期中试卷(B) 专业 编号 姓名 一、 填空 1、 两个惯性系中的观察者O 和O’以0.6c (c 表示真空中光速)的相对速度互相接近。 如果O 测得两者的初始距离是20cm ,则O’测得两者经过时间△t =______________s 后相遇。 2、 在_____________速度下粒子的相对论动量是非相对论动量的二倍,在 ______________速度下粒子的动能等于其静止能量。 3、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根长L=2m 的绳子,一端固定 于O 点,另一端系一质量m=0.5kg 的物体。开始时,物体位于位置A ,OA 间距离d=0.5m ,绳子处于松弛状态。现在使物体以初速度V A = 4m ·s -1垂直于OA 向右滑动,如图所示。设以后的运动中物体到位置B ,此时物体速度的方向与绳垂直。则物体速度的大小V B =__________________。 4、 一质点的运动速度v 时间 t 的函数 )/(34)(s m j t i t v +=,此质点在t=1秒时的切身向加速 度a t =_____________,法向加速度a n =_______________。 5、 一维保守力的势能曲线如图所示,有一粒子自右向左运 动,通过此保守力场区域时,在________________区间粒子所受的力F x >0;在_____________区间粒子所受的力F x <0;在x=______________时粒子所受的力F x =0。 6、 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 2dv Kv t dt =-(K 为正恒量) ,当t = 0时,初速度为v 0,则速度的大小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为 。 7、 已知质点在保守场中的势能p E Kr C =+,其中r 为质点与坐标原点间的距离,K ,C 均为大于零的常数,作用在质点上的力的大小 F ,该力的方向 。 8、 如图所示,倔强系数为K 的弹簧,一端在墙壁上,另一端连一质量为m 的物体,物 体静止在坐标原点O ,此时弹簧长度为原长,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为,若物 体在不变的外力F 的作用下向右移动,则物体到达最远位置时系统的弹性势能 P E = 。 9、 升降机内有一装置如图所示,滑轮两侧悬挂的物体质量分 别为12m kg =, 21m kg =,若不计绳与滑轮的质量, 忽 m o a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出版社)各章练习题

第一、二章 一、 填空题 1.设事件A ,B 相互独立且互不相容,则min (P (A ),P (B ))=___________。 2.设随机变量X 在区间[1,3]上服从均匀分布,则P (1.5-,则=c 二、选择题 1.设A 与B 互为对立事件,且P (A )>0,P (B )>0,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A.P (A )=1-P (B ) B.P (AB )=P (A )P (B ) C. P (AB )=0 D.P (A ∪B )=1 2.对一批次品率为p(0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一、专业简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从事电力系统及电气装备的运行与控制、信息处理、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方向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电气装备与控制。世界电力技术的自动化水平迅速提高,电力行业由垄断走向竞争已成国际趋势,电力市场的运作涉及电气工程、信息、经济、管理等技术领域。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发展的空间巨大,迫切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持。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广泛运用信息和网络技术,进行包括电力市场技术、电子商务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理论和应用研究广泛交叉的技术领域,是信息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主要领域之一。电气装备与控制方向着眼培养机电一体化高级专业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为电气装备与控制领域注入了勃勃生机。目前我国生产的机电产品实现机电一体化的还极少,许多领域近于空白,诸如数控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以及大型成套生产加工设备等还多数依赖进口,电气装备与控制是为国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积极提供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主要领域之一。我国加入WTO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专业现有院士1名、“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名、教授1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5名)、副教授17名,所在的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设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三个博士点和硕士点,电气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覆盖本专业。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力系统与电气装备的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以及电力电子、经济管理、计算机网络应用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人才。主要特点是强电

与弱电、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软件与硬件、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本专业领域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知识。在宽口径培养的基础上,本专业率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高年级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专业核心课程,走进导师的实验室,参加科研工作。本专业设有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动态模拟、继电保护、高压、电机及其控制、电气装备及其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器与电气控制、自动控制元件等实验室。设有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市场与电力经济、电机及其控制、航天电气与微特电机四个研究所。毕业生有广泛继续深造机会和广阔的就业去向,不仅在电力工业和电气产业有大量需求,还受到信息、电子、机械、运输、商检、外贸等行业及诸多高技术领域行业的欢迎。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计算机软件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等课程。高年级根据社会需求,分设电气装备的控制与设计分析、发电厂和电力系统的电气设计与运行等方面的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 二、导师信息及研究方向 黄进,男,招生专业:电机与电器;研究方向:电气装备的计算机控制,电机控制与电气传动,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为研究生新开设并主讲课程两门。指导硕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4名,博士后1名。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同事一道,成功地将传统的电机制造专业改造成电机及其控制专业。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90年以来,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企业合作项目近10项。科研成果1项获国家教委科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四版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参数估计 1.[ 一] 随机地取8只活塞环,测得它们的直径为(以 求总体均值卩及方差b 2的矩估计,并求样本方差 S 2。 n 2 6 (X i x) 6 10 i 1 S 2 6.86 10 6。 ln L(e ) nln(e ) n e inc (1 e ) In d 寫⑹ (1) f (x) e c e x (e 1},x c 0,其它 其中c >0为已知, e >1, e 为未知参数。 (2) f(x) 、e x e 1,0 x 1 0,其它. 其中e >0, e 为未知参数。 (5) P(X x) m p x (1 p)m x ,x 0,1,2, ,m,0 p 1, p 为未知参数。 解: ( 1) E(X) xf(x)dx c e c e x e dx e c e c e 1 e 1 e c 令 e c X e 1, 令 e 1 X X c (2) E(X) xf (x)dx e x e dx - 丄匚,令- '-e X ,We ( X )2 2.[二]设X , X ,…,X n 为准总体的一个样本。求下列各总体的密度函数或分布律 中的未知参数的矩估计量。 得e 1 e (5) -e 1 解:(1)似然函数 n L (e ) f (人)e n c n e (x 1 x 2 i 1 X n ) mm 计) 解:U,b 2的矩估计是 X 74.002 E (X ) = mp 令 mp = X ,解得?莖 m 3.[三]求上题中各未知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值和估计 量。 ln x i 0

(解唯一故为极大似然估计 量) In X i nln c i 1 ⑵ L(B ) n n _ f (X i ) e 2(X 1X 2 X n ) 0 1 ,ln L(B ) n 2~ n ln( 0) (0 1) In X i i 1 dI nL(0) n d 0 2 1 0 1 n In X i 0, i 1 ? (n In x i )2 0 (解唯一)故为极大似然 估 2.一 0 计量。 n m m n X i n mn 召 (5) L(p) P{X X i } p i1 (1 p) i1 , i - 1 X 1 X n n n n In L(p) In m X i x i In p (mn X i )l n(1 p), i 1 i 1 i 1 i 1 n mn x i i 1 0 1 p n X i d In L(p) i 1_ dp p n Xi - 解得 p q — —,(解唯一)故为极大似然估计量。 mn m 4.[四(2)]设X , X,…,X.是来自参数为入的泊松分布总体的一个样本,试求入 的极大似然估计量及矩估计量。 解:(1)矩估计 X ~ n 入),E ( X )=入,故*= X 为矩估计量。 (2)极大似然估计L (入) n P(X i ;入) 1 n X i *1 X 1 !X 2! X e n *, In L(入) i X i In In X i ! d In L(入) d 入 n X i i 1 入 0 ,解得* X 为极大似然估计 量。

浙大电路原理作业四(二)

作业四(二) 4-1电路如图所示,已 知 100sin(), ()S t V t u ω=110,R L ω==Ω 241 10,L L C ωωω===Ω35,L M ωω==Ω 求电流1()t i 。 解:0 110sin(45)()t A t i ω=- 4-2 对称三相电路如图所示,已知0 010030,1,a V R =∠=ΩU (99), Z j ?=+Ω求负载的相电流ab I 。 解:ab I A = 4-3电路如图所示,已知0.001,C F =电源电压())S t t V u = , 开关闭合时,电流i 等于零。开关打开时,电阻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求电感12,L L 的值。 解:3 3 1210,10L H L H --== i S u L 2

4-4电路如图6所示,已 知 100sin(),()S t V t u ω=5,M ω=Ω 1210,R L L ωω===Ω求电压0()t u 。 解:0 0()50sin(45)t t u ω=+ 4-5对称三相电路如图7所示,已知相电压0 01000,1,a V R =∠=ΩU (99),Z j ?=+Ω 求三相电源发出的有功功率P 。 解:4800P W = 4-6 RLC 串联谐振电路中,已知R=100Ω,L=0.1H ,C=0.1μF ,则电路谐振角频率 ω0和品质因素Q 为 解:4 010,10Q ω== 4-7对称三相电路如图所示,已知0 010030,1,a V Z =∠=ΩU (1010),Z j =+Ω求 电流0,I I 的值。 解:0,0I I A == i S u a b 0() t u I .

(完整版)大学物理习题册-陈晓-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二章答案

P8. 1.B A 重力在速度方向上的分力,大小在变,a τ 不为恒量 B 正确 2 2 sin sin N n N N v F mg ma m R v F m mg R v F θθθ-===+↑↑↑ C 合外力为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错 D 错 2.C 说的是“经摩擦力”,应和重力构成平衡力。 3A 212 s at t = === 4C 杆Mg f Ma += 猴,0mg f ma -== 得M m a Mg += 5A 合外力为0 6C

() (sin )*(sin )(sin )0ma Fcos mg Fsin F cos mg cos a da F cos d tg θμθθμθμθμθμθθθ μθ =--=+-+=-==取最大值,则取最大值 7B 8B 2 sin cos v N m R N mg v Rgtg θθθ ?=???=?= 9

10 一质量为5kg 的物体(视为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63()r i t j SI =-r r r ,则物体所受合外力f r 的大小为_____;其方向为______. 解 因为()22 5630d r f m j j dt ==?-=-r r r ,所以物体所受合力f r 的大小为30N ,其方向沿y 轴负向。 11 0000000000022002cos cos sin sin cos (1cos )v t x t x dv F a t dt m F dv t dt m dx F v t dt m F dx t dt m F F x x t m m F x t x m ωωωωωωωωωωω= ==?===?-=-+=-+????

浙江大学大学物理甲下 04-05冬期末试卷

浙江大学2004-2005学年冬季学期 《Physics (Ⅱ)》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开课学院:理学院 考试形式:闭卷,允许带非存储计算器、纸质词典入场 考试时间:2005年 1月21日 所需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专业 学号 组号 任课教师 Permittivity constant ε0=8.85?10-12C 2/(N ?m 2) Electronic volt 1eV=1.6? 10-19J Permeability constant μ0=4π?10-7H/m Mass of an electron m e =9.11? 10-31kg Ⅰ. Multiple choices (there is one correct answer only): 1. The electric charge on a conductor is A. Uniform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volume. B. Confined to the surface and is uniformly distributed. C. Mostly on the outer surface, but is not uniformly distributed. D. Entirely on the surface and is distributed according to the shape of the object. E.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volume of the object and distributed according to the object ’s shape. 2.* You are given a closed circuit with radii a and b , as shown in the Fig. , carrying current i . The magnetic dipole moment of the circuit is: A. 4 )(22b a i +π. B. )(22b a i +π C. 2 )(22b a i +π. D. )(b a i +π. .

浙大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 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 注意: 这是第一稿(存在一些错误) 1、 解(1)由于{0}1P X ≥=,且()36E X =,利用马尔科夫不等式,得 () {50}0.7250 E X P X ≥≤ = (2)2 ()2D X =,()36E X =,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所求的概率为: 223 {3240}1(364)10.75164 P X P X <<=--≥≥-== 2、解:()500,0.1i X B :, 500500121 1500111610%5%192.8%5000.05125i i i i D X P X ==?? ???? ?-<≥-==???? ∑∑ 3、 解 ξ服从参数为的几何分布,1 1(),(2,3,4)2n P n n ξ-?? === ? ?? L 可求出2 ()()3,()2n E nP n D ξξξ∞ == ===∑ 于是令 ()2 a b E ξ+=,2b a ε-=,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得 有2 () ()1(())175%D P a b P E ξξξξεε <<=--≥≥-= 从而可以求出()3()3a E b E εξεξε==-=-=+=+4、解:()()()() ()() () 1,,n n n X n n n x F x P X x P X x X x F x a =≤=≤≤==L ,()0,x a ∈。 则() ()()() ()1 1 n n n X n nx p x n F x p x a --==,()0,x a ∈。 ()()10 1 n n a X n nx n E x x dx a a n -=?=+? , ()()()() 2 12 22 121n n a X n nx n n D x x dx a a a n n n -??=?-= ?+??++? 。

浙江大学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实验1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_电力系统综合分析使实验__ 指导老师: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____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实验___实验类型: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原理,掌握准同期并列条件; 2、掌握微机准同期控制器及模拟式综合整步表的使用方法; 3、熟悉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过程; 4、观察、分析有关波形(*)。 二.原理与说明 将同步发电机并入电力系统的合闸操作通常采用准同期并列方式。准同期并列要求在合闸前通过调整待并机组的电压和转速,当满足电压幅值和频率条件后,根据“恒定越前时间原理”,由运行操作人员手动或由准同期控制器自动选择合适时机发出合闸命令,这种并列操作的合闸冲击电流一般很小,并且机组投入电力系统后能被迅速拉入同步。根据并列操作自动化程度的不同,又分为:手动准同期、半自动准同期和全自动准同期三种方式。 正弦整步电压是不同频率的两正弦电压之差,其幅值作周期性的正弦规律变化。它能反映两个待并系统间的同步情况,如频率差、相角差以及电压幅值差。 线性整步电压反映的是不同频率的两方波电压间相角差的变化规律,其波形为三角波。它能反映两个待并系统间的频率差和相角差,并且不受电 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___xxxxx____ 学号:__0000000__ 日期:__2012.9.19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

浙江大学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姓名:系:专业:学号:指导教师: 物理光学实验郭天翱 光电信息工程学系信息工程(光电系) 3100101228 蒋凌颖 2012年1 月7日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夫琅和弗衍射光强分布记录实验类型:_________ 课程名称:__物理光学实验_指导老师:_蒋凌颖__成绩: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单缝和多缝的夫琅和费衍射光路的布置和光强分布特点。 2.掌握一种测量单缝宽度的方法。 3.了解光强分布自动记录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束单色平面光波垂直入射到单狭缝平面上,在其后透镜焦平面上得到单狭缝的夫琅禾费衍射花样,其光强分布为: i?i0( 装 式中 sin? ? ) 2 (1) 订 ?? 线 ??sin?? (2) ?为单缝宽度,?为入射光波长,?为考察点相应的衍射角。i0为衍射场中心点(??0处)的光强。如图一所示。 由(1)式可见,随着?的增大,i有一系列极大值和极小值。极小值条件 asin??n?(n?1,n?2) (3) 是: 如果测得某一级极值的位置,即可求得单缝的宽度。 如果将上述单缝换成若干宽度相等,等距平行排列的单缝组合——多缝,则透镜焦面上得到的多缝夫琅禾费衍射花样,其光强分布: n? sin?2 )2 i?i0()( ?

2 (4) sin 式中 ?? sin??2???dsin? ? ?? (5) ?为单缝宽度,d为相邻单缝间的间距,n为被照明的单缝数,?为考察点相应的衍射角;i0为衍射中心点(??0处)的光强。 n? )2 (sin?2() 2称?为单缝衍射因子,为多缝干涉因子。前者决定了衍射花 sin (干涉)极大的条件是dsin??m?(m?0,?1,?2......)。 dsin??(m? m )?(m?0,?1,?2......;m?1,2,.......,n?1)n 样主极大的相对强度,后者决定了主极大的位置。 (干涉)极小的条件是 当某一考虑点的衍射角满足干涉主极大条件而同时又满足单缝衍射极小值条件,该点的光强度实际为0/,主极大并不出现,称该机主极大缺级。显然当d/??m/n为整数时,相应的m 级主极大为缺级。 不难理解,在每个相邻干涉主极大之间有n-1个干涉极小;两个相邻干涉极小之间有一个干涉次级大,而两个相邻干涉主级之间共有n-2个次级大。 三、主要仪器设备 激光器、扩束镜、准直镜、衍射屏、会聚镜、光电接收扫描器、自动平衡记录仪。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调整实验系统 (1)按上图所示安排系统。 (2)开启激光器电源,调整光学元件等高同轴,光斑均匀,亮度合适。(3)选择衍射板中的任一图形,使产生衍射花样,在白屏上清晰显示。 (4)将ccd的输出视频电缆接入电脑主机视频输出端,将白屏更换为焦距为100mm的透镜。 (5)调整透镜位置,使衍射光强能完全进入ccd。 (6)开启电脑电源,点击“光强分布测定仪分析系统”便进入本软件的主界面,进入系统的主界面后,点击“视频卡”下的“连接视频卡”项,打开一个实时采集窗口,调整透镜与ccd的距离,使电脑显示屏能清晰显示衍射图样,并调整起偏/检偏器件组,使光强达到适当的强度,将采集的图像保存为bmp、jpg两种格式的图片。 2.测量单缝夫琅和费衍射的光强分布(1)选定一条单狭缝作为衍射元件(2)运用光强分布智能分析软件在屏幕上显示衍射图像,并绘制出光强分布曲线。 (3)对实验曲线进行测量,计算狭缝的宽度。 3.观察衍射图样 将衍射板上的图形一次移入光路,观察光强分布的水平、垂直坐标图或三维图形。

浙大 电路原理作业一(第一次作业) 答案

第一章 作业 1-1. 在题图1-1中,若电压源12S U V =,电阻12R =Ω,试在图示参考方向下求支路电流I 。 解:以电压源为参考方向,I=-1A 1-2. 求图1-2各支路中未知量的值。 解: a R=(10-4)/2=3Ω b U=10+2×2=14V c U=14V 1-3. 在题图1-3a 、b 所规定的参考方向下,若电压U 和电流I 的代数值均为正,试分析两 个网络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解: a 吸收功率 b 发出功率 U s R I 题图1-3 I I U U a b R =?10V 4V 2A 210V U =? 2A Ω10V 2A 2Ω U =? a b c 题图1-2 题图1-1

1-4. 题图1-4是一个简化的晶体管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0/i U U ,再求电源发出的功率和 负载L R 吸收的功率。 解:00i L I i L I L U U I R k I R k R R ==-=-? 0L I i U R k U R =- 电源i U 发出的功率i i i P U I = 负载L R 吸收的功率0000I i I i P U I U k I k U I ==-=-2 L I i i R k U I R = 1-5. 题图1-5所示电路中,电流源6S I A =,电阻11R =Ω,22R =Ω,33R =Ω,46R =Ω, 求电流0I 。 解:R 总=R 1R 2/(R 1+R 2)+R 3R 4/(R 3+R 4)=8/3。I 0=1A 1-6. 题图1-6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源S I 发出功率为4W ,试求电阻R 的值。 题图1-5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浙大出版社)

1 习题 1.服务器通常拥有与工作站相同的内存量和硬盘容量。对还是错? 答: 错。服务器是为工作站提供共享资源、并对共享资源进行管理的,因此通常会比工作站具有更大的内存、硬盘容量等资源,同时其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及继续运行时间也比工作站长得多。 2.网络中文件服务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 文件服务器也是一台计算机,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管理共享资源。它加强了存储器的功能,简化了网络数据的管理。它一则改善了系统的性能,提高了数据的可用性,二则减少了管理的复杂程度,降低了运营费用。 3.一台共享的HP LaserJet 6P打印机可被认为是一个网络节点。对还是错? 答: 错。HP LaserJet 6P打印机只是网络节点的一个附属设备,是一种共享资源,但不成为网络节点,因为它并没有网络节点的标识。若是一台网络打印机,则可以认为是一个网络节点,因此可以给它分配网络标识,它也就可以独立地与其它网络节点交互。 4.试举例说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答: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要任务还是进行批处理。 (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3)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 (4)高速计算机网络:其特点是采用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在技术上,向光纤化、宽带化、综合化的等高性能方向发展;在应用上,向分布计算、支持协同工作方向发展。 5.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是什么? 答: 传输线路、中继设备、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主机和用户计算机。 6.常用网络拓扑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 (1) 星形拓扑星形拓扑是由中央节点和通过点到到通信链路接到中央节点的各个站点组成。 (2)总线拓扑总线拓扑结构采用一个信道作为传输媒体,所有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到这一公共传输媒体上,该公共传输媒体即称为总线。 (3)环形拓扑环形拓扑网络由站点和连接站的链路组成一个闭合环。 (4)树形拓扑树形拓扑从总线拓扑演变而来,形状像一棵倒置的树,顶端是树根,树根以下带分支,每个分支还可再带子分支。 7.举例说明网络标准化的两个优点和两个缺点。

《大学物理》质点力学例题(浙大)

质点力学例题 1.一质点沿x 轴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a = 3 + 2t (SI),如果初始时质点的速度为5 m/s ,则当 t = 3 s 时,质点的速度v = __________ m/s 。 )m/s (23)3(5d )23(53 023 =++=++=?t t t t v 2.质量为0.25 kg 的质点,受力F = t i (SI )的作用,式中t 为时间,t = 0 s 时该质点以v 0 = 2j m/s 的速度通过坐标原点,则该质点任意时刻的位置矢量是__________。 i F a t m 4== j i 222+=t v j i r t t 23 2 3+= 3.已知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r = 2 t i +(2 - t 2)j (SI ),则t = 2 s 时质点的位置矢量为__________,2秒末的速度为__________。 j i r 24-= j i 42-=v 4.一个具有单位质量的质点在力场 F = ( t 2 - 4t ) i + ( 12t - 6 ) j (SI )中运动,设该质点在t = 0时位于原点,且速度为零。则t 时刻该质点的位置矢量r = ____________。 j i r )32()3 2121( 233 4t t t t -+-= 5.一质点从静止出发沿半径 R = 1 ( m )的圆周运动,其角加速度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是 α = 12t 2 - 6t (SI)。则质点的角速度ω =_________,法向加速度a n =_________,切向加速度a τ =_________。 230 2 34d )612(t t t t t t -=-= ?ω t t R a 6122-==ατ 2232)34(t t R a n -==ω 6.一质点在水平面内以顺时针方向沿半径为2 m 的圆形轨道运动,质点的角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ω = kt 2(其中k 为常数),已知质点在第二秒末的线速度为32 m/s ,则在t = 0.5 s 时,该质点的切向加速度a τ = _______;法向加速度a n = _______。 2rkt r ==ωv 22232?=k 4=k 24t =ω t 8=α )m/s (85.0822=??==ατr a )m/s (25.0422422=??==ωr a n 7.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r = R sin ωt i +R cos ωt j ,则其速度v = __________,切向加速度a τ = __________,法向加速度a n = __________。 j i t R t R ωωωωsin cos -=v R ω=v 0d d ==t a v τ R R a n 22 ω==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