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七大水系

合集下载

中国的七大江河

中国的七大江河

中国的七大江河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长江、珠江.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全长6300公里,在世界世川中,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发源,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皖、苏、沪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支流延至甘、陕、黔、豫、浙、桂、闽、粤等8省、自治区。

长江水系庞大,浩荡的长江干流加上沿途700余条支流,纵贯南北,汇集而成一片流经180余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占中国总面积的18.8%。

长江的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汉江和赣江等,它们的平均流量都在1000立方米∕秒以上(均超过黄河水量),其中,流域面积以嘉陵江为最大,为16万平方公里;长度以汉江最长,为1577公里;水量以岷江最丰,为877亿立方米。

长江流域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多年平均入海水量近1亿立方米,占中国河川径流部量的36%左右,等于20条黄河。

黄河全长5464公里,为中国第二大河。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自治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包括鄂尔多斯内流区4.2万平方公里),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58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在中国各大江河中居第8位。

黄河含沙量极大,年输沙量16亿吨,平均含沙量达35公斤,是举世闻名的多沙河流。

黄河的主要支流有上游段(河源至河口镇)的大夏河、洮河、湟水(包括大通河),其中洮河是黄河上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斜山东麓,在刘家峡附近入黄河;中游段(河口镇至河南郑州的桃花峪)的无定河、汾河、渭河、伊洛河,其中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的鸟鼠山,横贯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在潼关汇入黄河;下游段(郑州以下至河口),此段处于华北平原上,是地上“悬河”,黄河两岸几乎所有河流都无法注入黄河,只有发源泉于山东泰山的汶河,居高临下,借助于京杭大运河,才使其一部分水量注入黄河。

中国的七大水系

中国的七大水系

厦门港
厦门港是我国东南沿海主要旳天然深水良港, 自然条件优越。地理坐标为 118 ° 04 ′ E , 24 ° 27 ′ N 。港湾外围大小金门等岛屿形成 一道天然屏障,港内水域宽阔、水深浪小、 不冻不淤。岸线总线 154 公里 ,适于建港旳 岸线 31 . 6 公里 ;既有锚地面各 18 . 99 平 方公里,规划锚地面积 52 平方公里。进港航 道全长约 40.3 公里 ,水深到达 -14 米 , 10 万吨级船舶可乘潮出港
宁波港
宁波港旳前身是宁波港务局。宁波港由 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宁波港区、大榭 港区、穿山港区构成,是一种集内河港 、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旳多功能、综合 性旳当代化深水大港。既有生产性泊位 309座,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60座 。最大旳有25万吨级原油码头,20万吨 级(9可兼靠30万吨船)旳卸矿码头, 第六代国际集装箱专用泊位以及5万吨 级液体化工专用泊位;已与世界上100
二、长江水系
长江水系支流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旳支流有49条,流域面积5万平
方公里旳支流为嘉陵江、汉江、岷江、雅砻江、湘江、沅江、乌江和赣江;年 均径流量超出500亿立方米旳有岷江、湘江、嘉陵江、沅江、赣江、雅砻江、汉 江和乌江。 下列仅列长江各个河段及其一级支流: 通天河段(长江源水系):楚玛尔河 、沱沱河、布曲 、当曲; 金沙江河段(金沙江水系):定波河、水落河、鱼泡江、雅砻江、龙川河 、普 渡河 、牛栏江 、横江 、岷江、永宁河、沱江 、赤水河 ; 嘉陵江河段:乌江、大宁河 、清江、漳河; 洞庭湖水系:澧水 、沅水、资水、湘江、汨罗江、汉水、涢水 、富水; 鄱阳湖水系:修河(又名“修水”)、赣江 、抚河 、信江、饶河; 巢湖流域水系:青戈江、水阳江、滁河; 长江三角洲水系:黄浦江; 太湖水系

(完整版)中国七大水系

(完整版)中国七大水系

中国七大水系流域内全部河流、湖泊等各样水体构成的水网系统,称作水系。

中国大陆地区因为地区的宽广,天气和地形差别极大,境内河流主要流向太平洋,其次为印度洋,少许流入北冰洋。

中国境内“七大水系”均为河流构成,为“江河水系”,均属太平洋水系。

分别是:珠江水系、长江水系、黄河水系、淮河水系、辽河水系、海河水系和松花江水系。

1.长江水系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全长 6380 公里,在世界大川中,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起源,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等 1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支流延至甘、陕、黔、豫、浙、桂、闽、粤等 8 省、自治区,流域面积北以巴颜喀拉山、西倾山、岷山、秦岭、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淮阳丘陵等与黄河和淮河流域为界,南以横断山脉的云岭、大理鸡足山、滇中东两向山岭、乌蒙山、苗岭、南岭等与澜沧江、元江(红河)和珠江流域为界,东南以武夷山、石耳山、黄山、天目山等与闽浙水系为界。

长江水系宏大,浩大的长江干流加上沿途 700 余条支流,纵贯南北,聚集成一片流经180 余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占中国总面积的18.8%。

长江的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汉江和赣江等,它们的均匀流量都在1000 立方米∕秒以上(均超出黄河水量),此中流域面积以嘉陵江为最大,为 16 万平方公里;长度以汉江最长,为 1577 公里;水量以岷江最丰,为 877 亿立方米。

长江流域大多数处于亚热带季民风候区,暖和润湿,多年均匀降水量 1100 毫米,多年均匀入海水量近 1 万亿立方米,占中国河川径流量 36%左右,等于 20 条黄河。

支流以下仅列长江各个河段及其一级支流:通天河段(长江源水系):楚玛尔河、沱沱河、布曲、当曲;金沙江河段(金沙江水系):定波河、水落河、鱼泡江、雅砻江、龙川河、普渡河、牛栏江、横江、岷江、永宁河、沱江、赤水河;嘉陵江河段:乌江、大宁河、清江、漳河;洞庭湖水系:澧水、沅水、资水、湘江、汨罗江、汉水、涢水、富水;鄱阳湖水系:修河(别名“修水”)、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巢湖流域水系:青弋江(别名“青衣江”)、水阳江、滁河;长江三角洲水系:黄浦江;太湖水系2.黄河水系黄河全长 5464 公里,为中国第二大河。

我国七大水系

我国七大水系

我国七大水系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年(卷),期】2022()2
【摘要】流域内所有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称作水系。

中国大陆地区由于地域的宽广,气候和地形差异极大,境内河流主要流向太平洋,其次为印度洋,少量流入北冰洋。

中国境内“七大水系”均为河流构成,为“江河水系”,均属太平洋水系。

从北到南依次是:松花江水系、辽河水系、海河水系、黄河水系、淮河水系、长江水系、珠江水系。

1 松花江水系松花江全长1927公里,流域面积约为54.5万平方公里,占东北地区总面积的60%,地跨吉林、黑龙江两省。

【总页数】2页(P69-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中国七大水系淡水沉积物中林丹(γ-HCH)的生态风险评估
2.中国七大水系沉积物中典型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
3.我国七大水系总体水质稳定
4.2005~2017年中国七大水系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5.我国七大江河水系劣V类水质约占3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七大河流

中国七大河流

中国七大河流中国七大江河拼音:Zhōngguó qīdà jiānghé (Zhongguo qida jianghe)目录[ 隐藏]1概述2长江3黄河4珠江5松花江6淮河7海河8辽河中国七大江河指的是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等七条江河,总流域面积43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外流河流域面积的70%),年水量154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年水量的60%),生活着12亿人。

编辑本段概述长江七大江河,这是在当今的中国常用的一个词组,但是好像主要在水利部门的报告里、文献上使用,在其他行业较少见到,在经常查阅的地图册上不会有这样的偏爱,在中小学生的地理教科书里也不会有这样的提法和用法。

综观中国960万平方公里辽阔的国土,江河纵横川流不息,湖泊、水库星罗棋布,冰川积雪熠熠生辉,天然的水资源可算十分丰富,至于人均水资源量较低,那是另外的问题和后来的事情,丝毫也怪罪不得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的。

在这片土地上,江河不计其数,据统计,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50000多条,而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也有1500多条。

当然,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南部,在西北部,由于干旱少雨,还有大面积的无流区。

那些流入海洋的“外流河”中,流入太平洋的,自北至南主要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闽江、珠江、元江、澜沧江等;流入印度洋的,有怒江、雅鲁藏布江;流入北冰洋的,有新疆的额尔齐斯河。

较长的内流河,有新疆的塔里木河、伊犁河和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的黑河。

外流河的流域面积占到全国总面积的65.2 % 。

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等分别是中俄、中朝两国的界河,只有一岸在中国;元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等河流,上游在中国,下游在其他国家:都属于国际性河流。

它们地处边疆,水资源很丰富,治理、开发利用涉及的因素比较多。

七大水系

七大水系

1.珠江流域北靠五岭,南临南海,西部为云贵高原,中部丘陵、盆地相间,东南部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珠江水系支流众多,流域面积1万km2的支流有6条,即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贺江和连江.2.以当曲作为长江源头测算的,具体为当曲源头位置东经94度35分54秒,北纬32度43分54秒,海拔5042米算起。

当曲(由源头至囊极巴陇)360.8公里、沱沱河357.6公里、通天河787.7公里、金沙江2322.2公里、宜宾以下2740.6公里,我们一般称6300公里或6370千米。

流域总面积一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九千六百余亿立方米。

流域介于北纬24°30′~35°45′,东经90°33′~112°25′,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

长江的北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雪山,与长江南源当曲会合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在上海称黄埔江。

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

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黄浦江等支流。

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

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

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有的河流。

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在重庆奉节以下至湖北宜昌为雄伟险峻的三峡江段(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就位于西陵峡中段的三斗坪。

中国七大水系

中国七大水系

采用ⅠⅡ类水质作为关键字,对七大水系进行降序排列为:珠江水系,长江水系,辽河水
七大水系所占的平均比率:
假设一类水质权重为6,二类水质权重为5,三类水质权重为4,四类水质权重为3,五类平均水质=∑(断面数*权重)/总的断面数
平均比率=∑水质类型断面数/7*100%
水系名称 平均水质
珠江 5.1
长江 5.04
辽河 4.44
黄河 4.16
海河 2.81松花江 3.04淮河 3.66
七大水系平均水质
1 2 3 4 5 6 珠江
长江
辽河
黄河 海河 松花江 淮河
平均水质
平均水质
4.39
水系水质状况
水系,长江水系,辽河水系,黄河水系,海河水系,松花江水系,淮河水系四类水质权重为3,五类水质权重为2,劣五类权重为1
平均水质
珠江
长江
辽河
黄河
海河
松花江
淮河
质)。

中国七大流域概况

中国七大流域概况

七大流域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又名扬子江,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孙河,入海水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与刚果河,均居世界第三位。

流域概况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见彩图长江河源──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山西南坡冰川),干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支流涉及黔、桂、甘、陕、豫、粤、浙、闽,共计18省、自治区、直辖市。

干流长6300km,流域面积180.7万km 。

较大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赣江等8条,流域面积均在80000km 以上。

干流自江源至宜昌为上游,河长4510km,除四川盆地外,多流经高山峡谷,坡陡流急,落差5360m,占全江总落差的98.9%。

其中江源至当曲长约360km,称沱沱河;当曲至玉树巴塘河口长约820km,称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宜宾长约2300km,称金沙江;宜宾至宜昌长约1000km,称川江。

川江下段自奉节至南津关长209km为著名的三峡宜昌以下进入中下游平原。

宜昌至鄱阳湖湖口为中游,长约940km。

湖口以下为下游,长约850km。

中游河段内,自湖北枝城至洞庭湖出口城陵矶长约340km,称荆江,河道蜿蜒曲折,两岸地势低洼,是长江防洪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段。

中下游平原湖泊星罗密布,主要通江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四大淡水湖。

长江流域图长江流域水系图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水系图珠江流域: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四个水系组成,分布于中国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六个省(自治区)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东北部。

珠江的主流是西江,发源于云南省境内的马雄山,在广东省珠海市的磨刀门注入南海,全长2214km。

全流域面积45.37万km ,其中中国境内面积44.21万km 。

流域概况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360亿m ,仅次于长江,居中国第二位。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477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7年,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和近岸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许多城市严重缺水。

水资源缺乏和水域污染已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这一年,废水排放总量416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27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189亿吨。

工业废水排放量中,县及县以上工业188亿吨(见图1),乡镇工业39亿吨。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757万吨,其中,工业废水COD排放量1073万吨,生活污水COD排放量684万吨。

工业废水COD排放量中,县及县以上工业666万吨(见图2),乡镇工业407万吨。

状况
七大水系
长江干流污染较轻,水质基本良好。

监测的67.7%的河段为III类和优于III 类水质,无超V类水质的河段。

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其次为生化需氧量和挥发酚。

长江三峡一期工程完工后,未发现对长江干流施工区上、下游水质产生明显影响。

黄河面临污染和断流的双重压力。

监测的66.7%的河段为IV类水质。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

70年代黄河断流的年份最长历时21天,1996年为133天,1997年长达226天。

珠江干流水质尚可。

监测的62.5%的河段为III类和优于III类水质,29.2%的河段为IV类水质,其余河段为V类和超V 类水质。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汞。

淮河干流水质有所好转,尤其是往年高污染河段的状况改善明显。

干流水质以III、IV类为主。

支流污染仍然严重,一级支流有52%的河段为超V类水质,二、三级支流有71%的河段为超V类水质。

主要污染指标为非离子氨和高锰酸盐指数。

海滦河水系污染严重,总体水质较差。

监测的50%的河段为V类和超V类水质。

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生化需氧量。

大辽河水系总体水质较差,污染严重。

监测的50%的河段为超V类水质。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汞、挥发酚、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松花江水质与往年相比有所改善。

监测的70.6%的河段为IV类水质。

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和生化需氧量。

总体上看,长江、珠江和黄河干流水质尚可,淮河干流和松花江水质有所好转,海滦河和辽河水质较差。

湖泊水库
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为中度污染,水库污染相对较轻。

与上年相比,巢湖和滇池污染程度有所加重,太湖有所减轻。

主要大淡水湖泊的污染程度次序为:滇池最重,其次是巢湖(西半湖)、南四湖、洪泽湖、太湖、洞庭湖、镜泊湖、博斯腾湖、兴凯湖和洱海。

本年度湖泊水库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严重富营养化和耗氧有机物增加。

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

大型水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和挥发酚。

部分湖库存
在汞污染。

个别水库出现砷污染。

近岸海域
近岸海域与上年相比,我国近岸海域水质变化不大,主要污染指标是无机氮和无机磷。

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一类海水占18.7%,二类海水占21.4%,三类海水占6.5%,超三类海水占53.4%。

珠江口海域依然是近岸污染较重的海域之一。

四大海区的超标率(以下均指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分别是渤海44%,黄海46%,东海94%,南海42%。

其中,无机磷的超标率分别是:渤海16%,黄海47%,东海81%,南海38%。

本年度油类污染程度比上年有所减轻,其中,东海、南海的超标率分别是11%和12%;重金属、化学需氧量无超标现象。

四大海区中,东海污染较重,其次是渤海、黄海和南海。

措施与行动
1997年,我国工
业废水处理率为
78.9%,其中,县及
县以上为84.7%;工
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为54.4%,其中,县
及县以上为61.8%
(见图3),工业废
水治理得到了加强。

在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的行动中,完成水污染治理项目99个,在建的水污染防治项目325个。

国家在宏观政策上通过调整水价、征收污水处理费等措施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各级政府加大了依法治污的力度,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制度。

开展了辽河、海河、太湖、滇池和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
治中,依法治污和强化监督管理的效果比较明显。

在近岸海域,加强了海洋倾倒废物、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

淮河流域工业企业基本实现达标排放
淮河水污染引起了全国的高度重视。

国务院制定了第一部对于流域的法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在国务院领导下,经过沿淮四省的共同努力,淮河治污第一战役初战告捷。

截止到1997年12月31日,全流域日排放废水100吨以上的1562家超标排污企业中,已完成治理任务的占71.4%,自然原因停产、转产、破产、关闭的占14.3%,由地方政府责令停产治理的占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