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大学生植物学的实习报告

大学生植物学的实习报告

大学生植物学的实习报告大学生植物学的实习报告5篇植物学是个很大的学科,包括有生物科技,农学,园林,园艺等等,到了这毕业季,估计很多植物学专业的毕业生开始寻求相关专业工作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大学生植物学的实习报告,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植物学的实习报告精选篇1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干扰对环境与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生态学正是随着全球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寻求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途径而产生的。

通过一学期的《环境生态学》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环境生态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发展趋势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为加我们的实践认识,老师精心组织安排了这次教学实习,我们也最终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

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早上八点乘坐学校班车,从学校出发经过两个小时到达目的地――青岛__国家森林公园,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于下午四点多返回学校。

这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受益匪浅。

实习内容__国家森林公园概况__脉系巍然而深秀,融奇、险、清、幽于一身,有望夫山,石老山,大庵山,釜台筒,大黑涧,扎营山等四十座大小山峰环列周围,小__群峰迭翠,怪石嶙峋,常年云雾缭绕,瞬息万变,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素有“东崂西珠,双珠嵌云”之说。

小__地处海滨,景物独特,层峦叠嶂,奇峰陡峭,曾被前人列为胶州八景中的第一胜景。

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森林在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1)森林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完善的物种基因库。

多种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森林中蕴藏的丰富动植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使人类宝贵的财富。

植物学实习报告

植物学实习报告

植物学实习报告篇一: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稳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独立工作与与人合作的能力。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到达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根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根底。

4、走出课堂,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到达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激发学习生物的热情。

二、实习意义:1、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稳固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实践检验理论,以到达知识的升华。

2、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到达教与学的统一。

3、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合作到达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4、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我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激发大学生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的兴趣。

三、实习内容:1、6月14日下午,召开植物学实习发动大会,张老师给我们讲授标本采集与制作的方法,对本校学生进行了分组,并讲清了实习期间的本卷须知。

2、6月15日到6月19日,在霍山自然风景保护区进行野外实习,识别常见野生植物的形态、分类特征,进行观察与识别。

以小组为单位采集植物标本,并于当日整理,制作成合格的植物标本。

3、6月20日,通过所制植物标本复习前几天的知识,并进行了霍山常见植物的鉴别考试。

4、7月2日到7月3日,在北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进行学习。

园内物种丰富,科普宣传内容多样,不仅有我国“三北〞地区物种,而且还有引种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及国外栽培品种。

5、7月4日,在北京药物植物园学习和观察,增强对药物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全面认识。

四、实习地点介绍:霍山——位于临汾市霍州,城山地处太岳山脉南端。

即洪洞、报县、古县、安泽及沁源等县的交汇处,位于东经111’50,北纬36‘24’,主峰老爷顶海拔高度达2354米。

植物学实习报告三篇

植物学实习报告三篇

植物学实习报告三篇植物学实习报告篇1实习目的: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齐,将我们所学的理论落实到真正的事物上,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识别一些上课是没有涉及到,并且课本上也没有详细说明的植物,将理论系统化。

使我们透过亲身体验更深刻更形象更具体地记住所学知识,并能更熟练地加以运用。

实习地点:尖峰岭的热带树木园实习资料: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采集野外标本若干种,对其进行识别、分析,了解其生活习性、名字、科目等,并对其进行压制等具体操作。

具体行程:6月27日是我们植物野外实习起程的日子,早晨12:40我们乘上了开往尖峰岭的汽车,一路上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情绪,同时也计划着接下来为期一周的具体实习过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们抵达尖峰岭热带树木园,来到了热带树木园,也就是我们住的地点。

由于时间比较晚,加上同学们一路坐汽车比较累,第一天就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寝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6月28日是我们正式野外实习的第一天,这天的地点是热带树木园,早晨7点半集合,步行大约四十分钟到达那里,这是一个天然植物园,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景点,沿着山路登上了半山腰,那里有许多种植物,大家开始以小组为单位采集标本,其中有藜芦、玉竹、土三七、黄芪、黄花菜、野火球、棉团铁线莲、歪头菜等二十几种植物,有些是平时不太常见的。

大概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开始集合准备回到。

下午3:00开始压制标本,并查检索表标记每种植物的名称、科、属等,这天的任务就按计划完成了。

6月29日,这天要去的是笔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较远,大概要经过两个小时的步行才能到达,所以这天的任务量是比较大的,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大家走的也比较吃力,到达山脚已经将近十一点了,于是大家席地而坐开始午饭,歇息片刻才开始正式爬山,和昨日不同,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而且树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对我们的挑战性也就会越大,由于山陡,我们一个牵着一个,很快就到了山顶,之后大家分散开始采集,虽说那里环境恶劣了一点,但植物的种类却十分丰富,我们采到了龙胆、五味子、手掌参、川地龙、渥丹、狼尾草、并头黄芩等植物,采完后便回山脚集合,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是还要走十多里的路,有是一个难题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最后按时回到了住处,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好处的一天,它让我们变的更加坚强,同时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

植物实习报告集锦五篇

植物实习报告集锦五篇

植物实习报告集锦五篇植物实习报告篇1(4614字)一.【实习概况】为配合植物地理学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使同学们对学科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巩固教学成果。

我们在周兴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针对本学期课程内容的野外实习。

5月30日我们在校园内认识校园植物种类及分科情况;6月16日至6月18日,我们从学校出发,先后到达大明山、马山县弄拉风景区,最后一天我们爬上了大明山600米左右的海拔的地方。

主要是了解和掌握广西的植物的主要类型、性状及分布规律;了解大明山植物垂直分布规律及生长环境;学会群落的抽样调查。

二.【实习目的】野外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措施,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野外实习,印证课堂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土壤、植物和其它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壤和植物的发生、发展与分布规律;学会土壤地理和植物地理野外工作方法,掌握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地理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意义】通过野外实习,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激发对祖国、对广西大好河山的热爱,增强珍惜资源、合理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为达成人与自然和谐之目标,为建立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四.【实习时间地点】5月30日:广西师范学院6月16日:广西大明山脚(武鸣)6月17日:马山弄拉自然保护区6月18日:广西大明山(上林)五.【实习内容】(一)5月30日,我们在校园开始植物实习,主要认识校园内植物种类,并对植物进行分类。

学校地处南宁,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归属南亚热带气候范围,因此植物种类繁多,且以热带植物居多。

同时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分布许多人工树种及引进树种。

(二)6月16日,我们来到武鸣大明山山脚进行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

大明山位于上林、马山、宾阳、武鸣等县交界地区,居北纬23deg;10—23deg;8,东经108deg;18—108deg;5,处于南亚热带向北热带过渡地带,恰恰落在北回归线上。

植物野外实习报告 3篇【可编辑版】

植物野外实习报告 3篇【可编辑版】

植物野外实习报告 3篇植物野外实习报告 3篇摘要:被子植物可区分为草本和木本植物两大类。

一般说的草,指的是草本植物,树指的是木本植物。

草的茎柔软,没有年轮;树的茎坚硬,有明显的年轮。

草本植物是较先进的植物,为各种草丛,滩涂中的昆虫,提供衣食住行。

关键词:草本植物,年轮,木本植物。

植物学的发展:(前人所做的努力)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已有数千年。

祖先通过他们的勇毅同智慧发现了各种草药的药理性,寒热性。

进而治疗各种病人的病症,痛苦。

这就是在我国的草本植物的发展。

当今已是21世纪,让中医药继续发扬光大是各科学家,医生药师的重任。

在19世纪前国外发展得较我国慢,但当代发展地十分迅速。

特别是近代与当代,植物学发展一日千里,新的代表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细胞生物学,引领植物学向更微观世纪进军。

植物组织培养,植物PCR技术等在国外是较成熟的。

前人留下的问题: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异同;植物体内的营养;草本植物为何高级于木本植物;选草本植物的缘由:草本植物,我们第一联想到草,草有很多用处。

猪牛马羊等各类家畜也都吃草。

竹子在日常生活处处可见,在我们中国还有竹子造的房屋。

大自然中的野草不止是动物的食物,还能制造大量氧气,防止水土流失。

植物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它的开发利用,能给人类带来物质财富;但若违反自然规律地滥采滥用,则会破坏资源,毁灭资源,给人类生存造成威胁。

因此,正确认识植物资源的特点,是合理利用植物资源的出发点。

意义与目的:1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生物学的形态的鉴定技术和分类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生命科学的专业基础,以利于更好地学习和从生物学研究;为开拓,发展生态学,环境学等边缘学科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2掌握一般的植物分类的理论基础。

能认识30-50科植物。

掌握重要植物标本采集的基本方法。

认识(海岸)草本植物的特征。

3一般掌握大鹏半岛生物群落的植物分布类型。

牢固掌握生物生态学和生物群落学的理论及其内容。

材料与方法:植物专用钳,尖头钳,镐子,塑料袋,大编织袋,红白蓝大麻袋。

植物学的实习工作报告七篇

植物学的实习工作报告七篇

植物学的实习工作报告七篇植物学的实习工作报告【篇1】20__年7月13日,结束了泉州、厦门站的动物野外实习后,我们来到了南靖和溪,由孔祥海老师带队,开始了这次的植物野外实习。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1、了解采集地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2、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情,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二、实习步骤与内容7月13日下午,从实习宿舍(和溪镇热带雨林实习基地)出发,在孔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和溪镇沿着公路认识沿路植物并采集标本20余种。

7月14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乐土雨林、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路认识了许多植物、并以小组为单位(五人一组)采集标本70余种。

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4日下午,校车再次把我们送到乐土雨林后便返回了。

我们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路认种并采集标本50余种。

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5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仙岭,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山路认种并采集了30余种植物标本。

7月15日下午,我们在宿舍压制所采集的标本。

(并在晚饭后返回了学校)7月16日,回到了学校,我们在实验室忙着压制标本,挂标签,复习巩固。

7月17日上午,针对这次植物野外实习,以小组为单位孔祥海老师对我们进行了考核。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这次在南靖和溪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

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所采集的160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目有所认识。

到现在,我还记得种子会粘人衣服的鬼针草,属于百合科有着好听名字的吉祥草,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有药用作用的积雪草,天南星科的名符其形的一把伞天南星,跟姜长得很相似的高粱姜……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

而在这次的观察中,我发现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奇特,有些形状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优秀5篇)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优秀5篇)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优秀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5篇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222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篇一大学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前言:通过一年植物学的学习,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而实践永远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通过实践我们既能够很快的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使理论与实践想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又能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提高分析的中和能力。

还能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教学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础。

这此野外实习不仅是我们接近植物,了解植物的一次机会,而且也是我们磨练自己,增强团队精神的机会,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并没有太多的接触机会,而这次实习中我们每个组的同学不仅一起学习,一起吃饭,还一起爬山涉水,让我们的友谊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加深。

2012年7月2日下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向目的地出发。

一、实习的目的及意义1、通过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

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结合。

2、学习懂得用科学方法观察和研究植物。

3、初步掌握植物的采集、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

且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5、得到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6、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植物形态学术语。

7、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扩大和丰富了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植物学实习报告(最新)

植物学实习报告(最新)

植物学实习报告3篇一、实习时间:20xx年2月21日至20xx年3月21日二、实习地点:三、实习目的:园林植物学是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植物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

园林植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观赏园艺、园林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经营与管理、推广与开发、教学与科研等,本次植物学综合实习的重点在于园林苗木的播种繁殖、栽培养育以及销售经营等方面。

通过在苗圃场见习一个月,跟随苗圃场工作人员学习一些常见园林苗木的繁殖养育以及销售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培养园林专业学生对园林苗圃的兴趣,培养具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的园林毕业生。

四、实习主要任务:1、墨兰的上肥、分株、装袋2、黄杨的育苗装袋、扦插3、桂花以及细叶榕的移栽4、九里香的盆栽春季修剪五、实习执行方式:以五或六人为以单位,个人为小组进行实习任务。

六、实习主要内容:实习时间:2月25日——3月8日实习地点:xxx实习内容:1、墨兰的上肥、分株、装袋、上盆等(1)栽培基质我国传统盆栽兰花多用其原产地林下腐殖土当地人称兰花泥种土腐殖质含量丰富、疏松而无粘着性常呈微酸性栽培兰花优良盆栽用土,在仙湖苗圃,培植墨兰的基质是花生壳和细砾石按照2:1的比例进行配置的,淋水腐化之后,是比较优良的培养基质。

(2)分株与消毒分盆时首先用左手五指抓住兰苗基部盆倒置过来并轻轻叩击盆周围使盆与盆土分离再细心土坨轻轻拍打抖落泥土小心清理兰根剪去腐烂根、断根、枯叶及干枯假鳞茎用清水冲洗干净兰根放入托布津1000倍液或高锰酸钾800倍液进行消毒杀灭伤口附近病菌,最后就可以进行分株了,分好后妥善保管。

(3)上盆盆选用10#的聚乙烯塑料育苗袋,种植前先盆底排水孔上面盖大片碎瓦片并铺窗纱接着铺上山泥粗粒即放入兰株(兰株根系分布要均匀、舒展勿碰盆壁)往盆内填加腐殖土埋至假鳞茎叶基处并泥表面再盖上层白石子或翠云草既美观又保持表土湿润接着用盆底渗水法使土透湿取出用喷壶冲净叶面泥土放置蔽荫处缓苗周转入正常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的目的与意义目的:1.熟悉植物野外的生存环境,正确认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巩固和加强课堂知识内容,观察、比较、分析植物各大类群的典型代表植物,探讨各大类群植物的形态特征。

3.学会使用植物检索表,掌握一般的的植物分类的理论基础。

能通过检索表认识查找植物,并掌握常见植物的科、属类别。

4.通过野外实习,学会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自己动手做标本,初步学会和掌握做标本的方法、步骤,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

意义:1.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野外实习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

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野外实习的内容及要求野外实习是一项综合性实习,它是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植物世界的一项重要的科学实践活动。

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这次实习的重要内容。

标本的采集要讲究技巧,必须要有花或有果的、叶子较完整的、长势相对较好的植物才有价值,还必须注意雌雄是否异株,雌雄异株的必须两种都要采。

标本采集回来必须及时进行压制。

压制时最好全小组都参与,这样有利于大家都掌握压制方法。

压制时除了要注意叶子要翻平之外,还要注意叶子应该要有正、反两面。

压制完之后的头三天要每天都换纸,之后可以隔一、两天再换,直到压干为止。

我们分别对常见观赏植物、山地植物、树木的植物形态特征、种类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分析和鉴定。

对不认识或不清楚的植物我们就通过查阅植物志、检索表等进行鉴定。

三、实习地点我们本次实习的具体地理位置是: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地处吕梁山脉中段、位于山西省交城县西北部和方山县东北部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7°47′45″~37°55′50″,东经111°22′33″~111°32′22″之间,属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主要保护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禽褐马鸡及其栖息地。

保护区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4.5公里,总面积10443.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

1980年12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实习地点自然概况保护区内植物资源丰富,森林保存完好,有林地面积为7709公顷,占总面积的73.8%,灌木林地面积1166公顷,占总面积的11.2%。

森林依建群种大致可分为5种类型。

华北落叶松天然次生林纯林分布于核心区、八水沟、神尾庙等地带,伴生着云杉、白桦、山杨、油松、辽东栎、红桦等树种;云杉林多分布于八水沟、西塔沟、大背等地;油松林主要分布于阳圪台实验区;杨-桦阔叶林是构成阳坡、山脊线附近和半阴半阳山坡森林植被的主要成份;辽东栎林主要分布于向阳山坡。

保护区有高等植物88科828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128种,裸子植物2科7种,被子植物78科809种,还有地衣、苔藓等部分低等植物。

区内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很丰富,现已发现鸟类38科189种,兽类15科32种。

两栖爬行类8科17种,昆虫1?000多种。

保护区内有褐马鸡、金雕、黑鹤、金钱豹、原麝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它们都在保护区内居留繁殖,是非常有保护价值的区域。

还有鸳鸯,鸢、红角鸮等23种猛禽及青鼬2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以及苍鹭、金眶鸻、小杜鹃、普通夜鹰等14种山西省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五、实习结果分析和讨论1.标本采集:采集标本要尽可能采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各个时期同时存在的植株。

应该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的植物作为采集对象。

2.制作过程:通过植物检索表查找植物,将植物的种名、科名、采集地点、时间等详细记录在一个小标签上,用细线缠绕在植物的茎上。

适当修剪植物体上过于密集的枝叶及花果。

植株过大的草本植物可折成V 形、N形、W形。

若采集的果实过大,可将果实切成片状后干燥。

将枝叶展开,反折平铺其中一小枝或部分叶片,使进行观察鉴定时能见到植物体两面的构造。

压制标本。

在夹板上铺5至10层报纸,把整理后的植株置于报纸上,再铺上几页报纸,再放上一株植株。

重复此动作直至标本都放入报纸中。

再铺上5至10层报纸,放上夹板。

对夹板进行对角线捆扎,捆扎后应使绳索在夹板正面呈X形。

由于标本的原因造成的凹凸不平要注意调整,使夹板内的全部枝叶花果受到同等的压力。

压制时应注意植物体的任何部分不要露出标本夹外,否则标本干燥时,伸出部分会皱缩,枯后也会易折断。

为使标本能迅速干燥,在最初的几天,特别要勤换纸,等标本基本上干燥了,则可以隔天换一次次纸,直到标本全部干燥为止。

这时,可以将已干燥的标本取出另放,未干者继续换纸。

换下的湿纸要及时晒干或烘干,备以后用,在换纸的同时,还应注意对标本进行继续修整,铺展枝叶,收藏脱落的花果和清除霉烂等。

3 .植物种类(名称、科、属、拉丁名、形态特征):1)石竹(学名:Dianthus chinensis)是石竹科石竹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石竹花但因其茎具节,膨大似竹,故名。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但一般作一、二年生栽培。

北方秋播,来春开花;南方春播,夏秋开花。

株高30-40厘米,直立簇生。

茎直立,有节,多分枝,叶对生,条形或线状披针形。

花萼筒圆形,花单朵或数朵簇生于茎顶,形成聚伞花序,花径2-3cm,花色有大红、粉红、紫红、纯白、红色、杂色,单瓣5枚或重瓣,先端锯齿状,微具香气。

花瓣阳面中下部组成黑色美丽环纹,盛开时瓣面如碟闪着绒光,绚丽多彩。

花期4月至10月,集中于4月至5月。

蒴果矩圆形或长圆形,种子扁圆形,黑褐色。

其性耐寒、耐干旱,不耐酷暑,夏季多生长不良或枯萎,石竹花日开夜合,若上午日照,中午遮荫,晚上露夜,则可延长观赏期,并使之不断抽枝开花。

2)刺梨(学名:Rosa roxbunghii)为蔷薇科植物缫丝花的果实,又名茨梨、木梨子,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

是鄂西山区的天然野果。

刺梨的收获期不足30天。

刺梨为野生小灌木,四至六月开粉红色、红或深红色的花,夏花秋实。

果实多为扁圆球形,横径一般为二至四厘米,八至九月果实成熟,黄色,有时带红晕。

果肉脆,成熟后有浓芳香味。

果皮上密生小肉刺,俗称之为“刺梨”。

果实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每百克鲜果的可含部分一般含维生素C二千毫克,因此被称之为“维C之王”;单宁五百至一千毫克;含酸一至二克;总糖量一般四克左右。

3)茴茴蒜(学名:Ranunculus chinensis Bunge)为毛莨科毛莨属,是多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

茎直立,与叶柄均有伸展的淡黄色糙毛。

叶为三出复叶,基生叶和下部叶具长柄;叶片宽卵形,长2.6-7.5厘米,中央小叶具长柄,3深裂,裂片狭长,上部生少数不规则锯齿,侧生小叶具短柄,不等地2或3裂;茎上部叶渐变小。

花序具疏花;萼片5,淡绿色,船形,长约4毫米,外面疏被柔毛;花瓣5,黄色,宽倒卵形,长约3.2毫米,基部具密槽;雄蕊和心皮均多数。

聚合果近长圆形;瘦果扁,长约3.2毫米,无毛。

花期4-6月,果期7-9月。

4)华北落叶松(学名: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乔木,树冠圆锥形,树皮暗灰褐色,呈不规则鳞状裂开,大枝平展,小枝不下垂,球果长卵形或卵圆形,长约2--4厘米,径约2厘米,种鳞26--45,背面光滑无毛,边缘不反曲,苞鳞短于种鳞,暗紫色;种子灰白色,有褐色斑纹,有长翅。

强阳性树,性极耐寒。

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喜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

繁殖培育。

种子繁殖。

5)问荆(Equisetum arvense),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状茎横生地下,黑褐色。

地上气生的直立茎由根状茎上生出,细长,有节和节间、节间通常中空,表面有明显的纵棱。

药用有清热利尿、止痛消肿的功能。

全草长约30cm,多干缩,或枝节脱落。

茎略扁圆形或圆形,浅绿色,有细纵沟,节间长,每节有退化的鳞片叶,鞘状,先端齿裂,硬膜质。

小枝轮生,梢部渐细。

基部有时带有部分的根,呈黑褐色。

气微,味稍苦涩。

6)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 Desf,为木贼科木贼属植物。

多年生,根茎细长入土深,黑褐色。

茎细弱,绿色,粗糙具条棱,叶鳞片状,轮生。

以根茎或孢子繁殖。

根茎早期3月发芽,4月产孢子囊穗,成熟后散落,萌发,成为秋天杂草。

广泛分布各地,喜近水,农田杂草。

节节草属多年生草本。

根茎黑褐色,生少数黄色须根。

茎直立,单生或丛生,高达70厘米,径1~2毫米,灰绿色,肋棱6~20条,粗糙,有小疣状突起1列;沟中气孔线1~4列;中部以下多分枝,分枝常具2~5小枝。

叶轮生,退化连接成筒状鞘,似漏斗状,亦具棱;鞘口随棱纹分裂成长尖三角形的裂齿,齿短,外面中心部分及基部黑褐色,先端及缘渐成膜质,常脱落。

孢子囊穗紧密,矩圆形,无柄,长约0.5~2厘米,有小尖头,顶生,孢子同型,具2条丝状弹丝,十字形着生,绕于孢子上,遇水弹开,以便繁殖。

7)云杉(即白杄,学名:Picea asperata Mast),属于针叶树的一类,通常有线条分明的年轮,与季节性山地气候保持一致。

云杉为中国特有树种,以华北山地分布为广,东北的小兴安岭等地也有分布。

常绿乔木,株高可达30米,树冠广圆锥形。

我国有17种9个变种。

多分布青海东部,甘肃南部和陕西西部海拔3200米以下。

特征:乔木,高达45米,胸径达1米;树皮淡灰褐色或淡褐灰色,裂成不规则鳞片或稍厚的块片脱落;小枝有疏生或密生的短柔毛,或无毛,一年生时淡褐黄色、褐黄色、淡黄褐色或淡红褐色,叶枕有白粉,或白粉不明显,二、三年生时灰褐色,褐色或淡褐灰色;冬芽圆锥形,有树脂,基部膨大,上部芽鳞的先端微反曲或不反曲,小枝基部宿存芽鳞的先端多少向外反卷。

主枝之叶辐射伸展,侧枝上面之叶向上伸展,下面及两侧之叶向上方弯伸,四棱状条形,长1-2厘米,宽1-1.5毫米,微弯曲,先端微尖或急尖,横切面四棱形,四面有气孔线,上面每边4-8条,下面每边4-6条。

球果圆柱状矩圆形或圆柱形,上端渐窄,成熟前绿色,熟时淡褐色或栗褐色,长5-16厘米,径2.5-3.5厘米;中部种鳞倒卵形,长约2厘米,宽约1.5厘米,上部圆或截圆形则排列紧密,或上部钝三角形则排列较松,先端全缘,或球果基部或中下部种鳞的先端两裂或微凹;苞鳞三角状匙形,长约5毫米;种子倒卵圆形,长约4毫米,连翅长约1.5厘米,种翅淡褐色,倒卵状矩圆形;子叶6-7枚,条状锥形,长1.4-2厘米,初生叶四棱状条形,长0.5-1.2厘米,先端尖,四面有气孔线,全缘或隆起的中脉上部有齿毛。

花期4-5月,球果9-10月成熟。

8)青杄(Picea wilsonii Mast)常绿乔木,高达50m,胸径1.3m;树冠圆锥形,一年生小枝淡黄绿、淡黄或淡黄灰色,无毛,罕疏生短毛;以后变为灰色、暗灰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