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计说明
消防设计说明范本 -回复

消防设计说明范本-回复【消防设计说明范本】消防设计说明是指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用途,为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制定的针对性的消防设施布置方案。
消防设计说明对于保障建筑物内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消防设计说明作为主题,分步回答消防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第一步:建筑物概况在消防设计说明中,首先需要明确建筑物的基本概况,包括建筑物的类型、用途、高度、面积等重要信息。
在确定建筑物的一些基本参数之后,才能进一步制定消防设施的布置方案。
第二步:火灾风险评估在消防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火灾风险评估。
这一步骤主要是分析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周边设施、人员流动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火灾发生的概率和危害性,以便为后续的消防设施布置提供依据。
第三步:消防安全措施基于第二步的火灾风险评估结果,消防设计说明需要明确具体的消防安全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的消防分区与安全疏散路径的划定、消防设备与设施的选择与布置、火警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火灾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等。
第四步:灭火和疏散方案一旦火灾发生,灭火和疏散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消防设计说明中,需要制定详细的灭火和疏散方案。
灭火方案主要包括灭火器材和灭火手段的选择与布置,疏散方案主要包括在火灾发生时人员的疏散路线、避难场所的选择等。
第五步:消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消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是消防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消防设施的定期维护和检查可以保证其正常运行,提高火灾的防控能力。
此外,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消防演练也是确保消防设施有效运用的重要手段。
第六步:消防设计方案评审与批准最后,消防设计说明需要进行方案评审与批准。
在评审中,需要由专业的消防设计评审机构对消防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和审核,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一旦通过评审,才能获得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综上所述,消防设计说明是制定消防设施布置方案的重要文件。
在进行消防设计过程中,需要逐步明确建筑物概况、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制定消防安全措施、建立灭火和疏散方案、注意消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并最终进行方案评审与批准。
消防设计说明

消防设计说明消防设计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疏散通道的设置、灭火设备的配置等方方面面。
本文将对消防设计进行详细说明,以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疏散人员并有效进行灭火工作。
首先,防火安全性是消防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应将防火性能作为重要指标进行评估和测试。
建筑物的结构材料、墙体、楼板和屋面等都需要使用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的材料。
此外,建筑物的防火隔离带、防火墙及其它防火构筑物的设置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防火构筑物应满足国家相关的防火标准,并经过专业机构的测试和认证。
其次,疏散通道的设置是保证人员在火灾发生时安全疏散的关键。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应设置足够数量且合理位置的疏散通道。
疏散通道的宽度、高度和数量应符合国家相关的疏散通道设计标准。
此外,疏散通道的通风、照明和标识等设施也需要充分考虑,以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灭火设备的配置也是消防设计的重要内容。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面积,应配置适当数量和种类的灭火器和灭火器的放置位置。
常用的灭火器种类包括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水基灭火器等。
这些灭火器应经过定期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作。
此外,在一些大型建筑物中,还应配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自动灭火装置等设备,以提供更大的灭火能力和保障。
最后,应建立有效的消防管理制度。
这包括组织消防演习、定期检查消防设备、培训员工的消防知识和技能等。
消防演习是检验和评估消防设计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应定期进行,以提高人员的火灾应对能力和疏散效率。
同时,建筑物的业主和管理者应加强对消防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并安排专业消防人员进行维修和保养。
培训员工的消防知识和技能也是消防管理的重要环节,应定期开展消防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和应对能力。
消防设计说明范本 -回复

消防设计说明范本-回复关于消防设计的说明。
引言:消防设计作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防止火势蔓延,降低火灾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关键措施之一。
本文将以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详细介绍消防设计的步骤和相关要点。
一、火灾风险分析在进行消防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火灾风险分析。
火灾风险分析是通过评估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危险品储存情况、人员疏散路径等因素,确定火灾风险的严重程度。
根据火灾风险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火灾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规划。
二、消防设施的选型和布置根据火灾风险分析的结果,确定需要配置的消防设施,并进行合理的布置。
常见的消防设施包括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
在选择消防设施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尺寸和使用性质综合考虑,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三、防烟设计防烟设计是确保人员疏散通道畅通和减少烟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重要环节。
通过设置合理的排烟系统、防烟门窗和通风设备等,保持疏散通道的通畅,并降低烟气浓度,提高人员疏散效率。
四、灭火水源设计灭火水源设计是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提供足够的灭火水源的关键环节。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合理规划和配置消火栓、室内消防给水设备等消防水源设施,保证灭火水源的充足和水压的稳定。
五、疏散通道设计疏散通道设计是保障人员安全疏散的重要措施。
通过设计合理的疏散通道和设置防火门、逃生梯等设施,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
六、灭火救援设备和器材的配置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特点,合理配置灭火器、灭火器具、逃生绳索等灭火救援设备和器材。
同时,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消防车辆的进出通道和停放位置,确保消防车辆能够快速接近火灾现场进行救援。
七、维护管理计划消防设计的最后一步是制定维护管理计划,确保消防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维护管理计划包括定期巡查检测、设备维护和人员培训等内容,以确保消防设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消防系统设计说明

消防系统设计说明一、设计目的消防系统的设计是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设计旨在建立一套高效可靠的消防系统,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布局,提供及时、准确的防火预警和应急响应,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火灾的风险。
二、设计原则1.系统功能全面:根据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设计的消防系统应涵盖消防监控、消防报警、自动喷水系统、疏散指示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功能。
2.灵敏迅速:消防系统应能及时发现火灾,并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应急响应,包括自动报警、自动启动灭火设备等。
3.可靠稳定:消防系统的设计应具备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智能化管理:消防系统应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远程监控,提高系统的管理效能。
5.环保节能:在设计过程中,应合理利用资源,尽量选择节能环保的设备和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设计方案1.消防监控系统:通过安装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等火灾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火灾的发生,并将监测结果传输到消防控制中心。
2.消防报警系统:根据火灾监测结果,自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人员疏散,并同时向消防控制中心发送火灾报警信息。
3.自动喷水系统:在火灾监测到火情后,自动启动喷淋系统,通过向火源释放大量水雾,起到灭火和阻止火势蔓延的作用。
4.疏散指示系统:通过在楼道、出口等明显位置安装疏散指示灯和标志,提供明确的疏散路径和出口指引,确保人们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
5.消防设备配备:按照消防安全标准要求,在建筑物各楼层设置灭火器、消防栓、灭火器具等消防设备,方便人们进行初期灭火和应急处理。
6.智能化管理:通过与消防控制中心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对火灾监测设备、报警装置等消防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排除和维护管理。
7.备用电源: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安装备用电源,以确保系统在断电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
四、设计要求1.各个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建筑消防设计标准、相关法规和消防安全要求。
消防设计说明范文

消防设计说明范文一、设计目标和要求消防设计的目标是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人员,减少人员伤亡,并防止火势蔓延,最大限度地保护财产安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下是对消防设计的要求:1.人员疏散:设计应按照建筑物的类型、用途和规模合理安排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并设置合适的标识和照明设备,以确保人员能够快速、顺畅地疏散到安全区域。
2.火源控制: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特点和火灾风险评估,合理布置火灾报警设备和灭火设备,并确保火灾报警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有效控制火源。
3.自动喷水系统:对于高层建筑和需要特殊防火措施的场所,应设置自动喷水系统,以快速控制火势并确保消防人员的安全。
4.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应考虑到烟雾对人员逃生的影响,在必要的位置设置防烟门、排烟道和排烟设备,确保烟雾及时排除,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
5.能耗和环保:设计应考虑到消防设备的节能性和环保性能,尽量选择节能型、环保型的消防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二、设计方案1.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使用功能,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并确保足够的宽度和高度以容纳逃生人员。
同时,应设有标识和照明设备,以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清晰地辨认和使用。
2.火灾报警和灭火设备:在建筑物的重要位置、易发生火灾的区域和易点燃物储存场所设置火灾报警器和灭火器,并设置相应的指示灯和标识,以便人员在发现火灾时能够及时报警和灭火。
3.自动喷水系统:对于高层建筑或其他需要防火措施的场所,应设置自动喷水系统。
系统应布置合理、覆盖范围广,喷头应设定合适的布置密度和喷洒量,以快速有效地控制火势。
4.防烟排烟系统:在楼梯间、走廊和其他可能形成烟雾困扰和堵塞疏散通道的位置,应设置防烟门和排烟设备。
排烟设备应能够及时排除烟雾,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
5.节能环保措施:选择符合标准的消防设备,并优先选择节能型、环保型的设备。
合理设计设备的工作参数和控制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消防设计说明范本

消防设计说明范本
一、设计依据
本消防设计方案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技术标准制定。
二、建筑概况
本次设计的建筑位于[XXXXX],总建筑面积为XX平方米,建筑高度为XX 米,地上XX层,地下XX层。
建筑内设有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仓库等功能区。
三、消防系统设计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智能型火灾报警控制器,配置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防控制室等设备,实现对火灾的实时监测和自动报警。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建筑功能和面积,设置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喷头采用玻璃泡动作温度为68℃的喷头,管网采用热镀锌钢管,并设置水流指示器和信号阀。
3. 消火栓系统:在建筑各层设置消火栓,配备水枪和水带,保证火灾时能够及时扑救。
消火栓箱内设启泵按钮,可直接启动消火栓泵。
4. 灭火器配置:根据建筑内各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配置相应的灭火器,并设置在明显、便于取用的地点。
5. 防排烟系统:在建筑内的楼梯间、前室、走道等场所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确保火灾时烟气能够及时排出。
同时,在建筑内的空调系统设置防火阀,防止火灾时烟气通过空调系统蔓延。
四、消防安全管理
为确保消防安全,建筑内应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和巡查,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同时,应设置消防控制室,配备专业消防管理人员,对消防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消防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述一、设计依据1.襄阳七彩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香水河风景区设计项目游客中心”的设计任务书及相关资料。
2.本单位所做“香水河风景区设计项目游客中心”规划及建筑单体方案设计文件。
3.现行的国家及湖北省相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1.《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13.《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8二、项目建设背景“香水河风景区设计项目游客中心”为襄阳七彩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景区配套项目,按照香水河风景区设计项目总体规划,本区域是香水河风景区的主入口区域。
三、工程范围及内容本项目区域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薜坪镇香水河景区内。
设计以环境为主要出发点,着眼于整个景区游玩路线的和谐关系,结合相应地形,建造一个生态的、适应发展需求的游客中心来满足游客及景区工作的需要。
努力为游客提供了多层次、多功能、高质量、高标准的服务环境,力争建设为相邻区域景区内的一流游客服务中心。
同时在规划及建筑设计中,体现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现代化的要求,做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四、建筑项目主要特征1. 建筑分类多层民用建筑2. 建筑耐火等级二级3. 建筑合理使用年限 50年4. 抗震防设烈度六度5. 主要结构形式框架结构6. 供水方式利用市政供水及高处天然水源蓄水塔7. 强电本项目为一级负荷用户,设有两个独立的电源。
8. 弱电本项目为二级保护对象,设置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消防报警与控制设备设在一层消防控制室内。
第二章消防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2001年版)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1.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1.5 《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0二、工程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060.9m2 ;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060.9m2; 无地下建筑,设计游客中心为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其中一层功能为售票、检票、商店、卫生间等服务性功能;二层为办公、会议等景区配套办公。
建筑消防设计说明专

建筑消防设计说明专一、建筑物的火灾报警系统设计。
在建筑物内部,应布置火灾报警设备,包括烟感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等。
烟感探测器能及时探测到火灾烟雾,并通过声光报警装置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员尽快疏散。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布置在建筑物内部的易燃易爆物质存放区等重点区域,方便人员在发现火灾时紧急报警。
二、建筑物的疏散通道设计。
建筑物的疏散通道应合理布置,并采用防火材料进行装修。
同时,在疏散通道中应设置应急照明设备以保证疏散时的逃生可见性。
疏散通道的宽度和数量应满足人员疏散的需要,并与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人员密度相适应。
在设计疏散通道时应考虑人员的密度和行进速度,以保证及时疏散。
三、建筑物的消防水系统设计。
消防水系统是建筑物消防安全的基础设施之一、建筑物应配置合适的消防水源,并通过消防水泵输送到各个消防水枪和喷淋系统。
消防水枪和喷淋系统应布置在易燃易爆物质存放区、机房等重点区域。
同时,还要保证消防水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启动,消防水泵要具备自动启动能力。
四、建筑物的防火隔离设计。
防火隔离是控制火势蔓延的重要手段。
建筑物应设置合适的防火墙和防火门,在建筑物内部形成防火分区,并确保防火墙和防火门的防火性能。
同时,在设计建筑物时要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和采取防火处理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防火性能。
五、建筑物的消防逃生设施设计。
在建筑物内部应设置适当的紧急照明系统和紧急广播系统,以保证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及时得到疏散指引。
此外,还应设置消防逃生楼梯和避难层,以供人员逃生和等待救援。
六、建筑物的消防设备配备设计。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面积,配置合适的消防设备,包括灭火器、灭火器箱、消防水枪、消防栓等。
消防设备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布置和配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总之,建筑消防设计是确保建筑物火灾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合理的消防设备布置、疏散通道设计、火灾报警系统配置等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设计专篇说明一建筑部分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工程地点: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平方米1、建筑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安部住建部(公通字[2009]46号).2、本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三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占地面积4344m2,建筑面积24564m2,建筑总高度为84.1m(建筑主体屋面离室外地坪高度)。
3、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为公共建筑。
划分建筑类别:一类高层。
4、耐火等级为一级。
二、总平面布置:大楼周边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北向可作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
建筑物防火间距均满足消防要求(第4.1.7条、第4.3.1条))。
三、平面布置1、大楼首层设消防控制室、并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设置在大楼首层,并有直接对外的出口,选用甲级防火门。
消防水池独立设置在基地东北侧。
2、本建筑地下一层为酒店办公及员工用房,为一个防火分区。
首层为中西餐厨房、桑拿中心,设备房分别设置于不同防火分区,二层为大堂、宴会厅,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
三层以上每层为一个独立防火分区,三层为西餐厅及会议室,与二层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以及会议室,设有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00h的防火卷帘进行分隔(第 5.1.4条)。
四层为中餐厅包房、KTV房(每间房建筑面积小于50m²,所有房门采用乙级防火门),大楼内所有玻璃隔断均为乙级防火玻璃。
五层为设备及管道层,六、七层为水疗中心,八至二十三层为酒店客房。
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2000平方米(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
(第5.1.1条)四、安全疏散本大楼裙楼部分每个防火分区均至少有两个以上独立安全出口,大楼高层部分东、西侧各设一座防烟楼梯,西侧设一台消防电梯。
走廊净宽为 1.8m。
疏散宽度、各房间门距离安全出口、房间内任何一点至房间门的疏散距离符合规范要求。
五、其他要求设备用房等选用甲级防火门,梯间选用乙级防火门,管井选用丙级防火门. 本工程的设备管道井待设备安装施工完毕后,用耐火材料进行防火分隔。
二给排水部分一、设计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二、消防水源及消防用水量1、消防标准a. 本工程为综合高层建筑,按一类建筑进行消火栓系统设计,火灾持续时间为3h;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商场为标准按中危险级Ⅱ级进行设计,火灾持续时间为1h。
b. 消防用水量标准及一次灭火用水量,详见表2-1。
消防用水量标准及一次灭火用水量表2-12、消防水源a. 室外消防用水由城市自来水直接供给。
本工程从本小区南北两侧城市给水管道分别接入二根DN200引入管,至建筑红线后经过水表井后,与小区内的室外给水环管相接,形成双向供水。
b. 室内消防水源为本建筑附近单独修建消防水泵房。
消防贮水池有效容积为V=540m3,共分两格,每格有效容积为V=270m3。
完全满足室内一次灭火用水量540m3的要求。
水池为钢筋混凝土水池。
三、消防系统1 室外消防系统a. 室外采用低压制消防系统,火灾时,由城市消防车到现场由室外消火栓取水并加压进行灭火。
b. 室外采用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合用管道系统。
管网上共设有3组地下式消火栓。
2 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a.室内采用临时高压制消火栓灭火给水系统。
消火栓加压给水泵与消防水池一起设在酒店附近的消防泵房内,共设2台消火栓给水加压泵,一用一备,互为备用。
b.本建筑物内各层均设消火栓进行保护。
其布置保证室内任何一处均有2股水柱同时到达。
灭火水枪的充实水柱为10m。
c. 每个消火栓箱内均配置DN65mm消火栓一个、DN65mm L25m麻质衬胶水带一条,DN65×19mm直流水枪一支、启动消防水泵按钮和指示灯各一只;地下层、商场层和办公层的消火栓还应配置自救消防卷盘一套。
d. 本工程消火栓系统竖向不分区,负一层至十四层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
e. 消火栓系统设有3套消防水泵接合器,设在建筑的北侧,详见设计图纸。
f. 在本建筑物顶层设有高位消防水箱,有效容积18m3,材质为镀锌钢板,安装高度满足最高处最不利点消火栓处的静水压7m水柱的要求。
h. 系统控制1) 消火栓给水加压泵由设在各个消火栓箱内的消防泵启泵按钮和消防控制中心直接开启消防给水加压泵。
消火栓水泵开启后,其水泵运转信号反馈至消防控制中心和消火栓处。
该消火栓和该层或防火分区内的消火栓的指示灯亮。
2) 消火栓给水加压泵在泵房内和消防控制中心均设手动开启和停泵控制装置。
3) 消火栓给水加压水泵的备用泵应在工作泵发生故障时自动投入工作。
i. 管材:1) 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或内壁喷塑钢管,丝扣及沟槽式卡箍连接。
工作压力为1.6MPa。
2)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采用泡沫橡塑管壳进行保温,保温层厚度不得小于20mm,室外屋顶消防水箱管道保温层厚度不得小于30mm。
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a. 保护范围1) 除泵房和电气用房不设喷洒头外,其余部分均设喷洒头保护。
2) 本工程采用临时高压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b. 设计参数1) 本工程按中危险Ⅰ级设计。
2) 喷水强度:6L/min·m2;作用面积:160m2;持续喷水时间:1h;喷洒头工作压力0.1MPa。
3) 系统设计用水量28L/s,设计取30L/s。
c. 系统设计1) 本工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竖向分高低二个区,高区10~23层、低区-1~9层,室外设置高、低水泵接合器,在泵房设3套湿式报警阀组,每组担负喷头数量不超过800只。
2) 喷洒头:采用DN15mm闭式下垂式玻璃球喷洒头,设有吊顶场所一般采用吊顶型,不设吊顶采用直立型,动作温度均为68℃、K=80;客房部分采用边墙型喷头,动作温度为72℃、K=115;厨房操作间采用直立型玻璃喷头,动作温度为93℃、K=80。
3)喷头布置:除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外,可参照如下原则安装:①除吊顶型喷头及吊顶下安装的喷头外,直立型、下垂型标准喷头,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且不宜大于150mm~550mm。
特殊情况详见设计图。
②装设通透性吊顶的场所,喷头应布置在顶板下。
③当梁、风管、排管、桥架等障碍物的宽度大于1.2m时,其下方应增设喷头。
④净空高度大于800mm的闷顶和技术夹层内有可燃物时,应设喷头。
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每个防火分区或每层均设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
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二台给水加压泵,其贮水池与消火栓系统合建。
二台喷淋水泵互为备用。
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共设二套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向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补水。
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平时由屋顶消防水箱设专用水管至报警阀前供水管,保证系统压力。
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泵房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加压泵从贮水池取水加压供水。
8) 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每个报警阀组的最不利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其它防火分区和各楼层的最不利喷头处,均设DN25mm试水阀。
4 系统控制a. 湿式系统:①火灾发生后喷头玻璃球爆碎,向外喷水,水流指示器动作,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显示火灾发生位置并发出声光等信号。
②系统压力下降,报警阀组的压力开关动作,并自动开启自动喷水灭火给水加压泵,与此同时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
并敲响水利警铃向人们报警。
给水加压泵运行状况在消防控制中心有信号显示。
b.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加压泵的运行状况,应在泵房的控制盘上和消防控制中心的屏幕上均设有显示装置。
5 管材与接口:与消火栓系统基本相同。
四、移动式灭火装置1. 酒店变配电用房内按中危险级设推车式20Kg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型号MFT-ABC20。
2. 酒店大厅、餐厅、洗浴中心、KTV及客房走廊的适当位置均设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式灭火器,每处2具MF/ABC5灭火器,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不大于15米。
五、酒店消防主要设备器材表,详表2-2主要设备器材表表2-2三通风空调部分一、设计依据《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50019-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有关专业所提设计资料。
二、设计内容1. 地下室消防机械排烟系统设计;2. 首层机电设备用房的消防机械排烟系统设计;3. 酒店各层的消防机械排烟系统设计;4. 防烟楼梯间及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机械防烟系统设计。
三、系统设计1. 消防排烟系统a. 地下室内走道超过20米且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设消防机械排烟系统SEF-B1-1,排烟量按“60m3/(h·m2)×走道地下室面积”计算确定,同时设消防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按不小于排烟量的50%计算确定。
b. 首层洗浴中心各房间面积大于100m2且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设消防机械排烟系统SEF-1-2,排烟量按“120m3/(h·m2)×最大房间面积”计算确定。
排烟风机设于空调机房内,排烟风管与空调系统的平时回、排风管共用,利用空调回风口作为排烟风口,空气处理机组兼作消防补风风机使用,空调系统平时送风口作为补风风口用。
c. 地上二~四层公共区、宴会厅等按照防火分区设置消防机械排烟系统SEF-2-1、SEF-3-1、SEF-3-2、SEF-5-1、SEF-5-2采用反抽式全面排烟形式。
排烟风机设置于空调机房内,排烟风管与平时送风管共用。
排烟量按“60m3/(h·m2)×防烟分区面积”计算确定,补风通过负压自然补入。
d. 六~二十三层客房区的内走道采用自然排烟系统,可开启的外窗面积满足排烟要求。
2. 消防防烟系统a.. 对防烟楼梯间设正压机械送风系统SPF-1-1、SPF-5-1、SPF-5-1 SPF-W-1、SPF-W-3,每三层设一常开百叶,加压送风量按《高规》要求计算确定。
b. 对消防电梯合用前室设正压送风系统SPF-1-3,每层设一电动开启的送风口,加压风量按《高规》要求计算确定。
3. 气体灭火后的事故通风系统所有设备房均为气体灭火保护区,设置事故通风机械排风系统EAF/SEF-1-1,EAF/SEF-1-2(由平时机械排风系统兼),均安装下排风口。
该系统在气体灭火后投入运行,排除事故区的灭火气体,排风量满足每小时不小于12次的换气次数要求,补风因负压经压通过设于设备房走道侧墙上的百叶风口自然补入各设备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