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庐江县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2.(9分)(1)(4分) 濡缀xiāo hè(2)(1分) “宣嚣”“喧嚣”(3)(2分) “悄然”形容寂静无声。
(4)(2分) 示例1:亲人一声善意的唠叨;示例2:朋友一次温暖的拥抱。
3.(3分)牛魔王家族,火云洞主红孩儿三昧真火的考验,牛魔王之妻芭蕉扇刁难。
(意对即可)4.(13分)(1)(2分) 示例1:“关注生态大自然,就是关心人类自己”;示例2:“保护野生动物,从点点滴滴做起”。
(2)(4分) 调查课题:如饭馆或家庭食用野生动物情况调查等。
调查方式:如采访、座谈、问卷调查等。
(各2分)(3)(3分) 爸爸,吃野生动物不仅容易染上不明的病菌,而且会使它们的生存状况更加不容乐观。
请不要再吃野生动物了,好吗?(注意要有称呼,理由在情理之中,语言委婉得体即可)(4)(4分) 请柬丁一同学家长:兹定于2013年5月8日上午8时在七(1)班举行“保护野生动物”成果展示会,敬请光临。
七(1)班班委会2013年5月6日(格式2分:“请柬”居中,开头被邀请者姓名,署名在上日期在下;内容2分:写清邀请的事由,注意事项)各项缺一点扣1分扣完为止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分别回答问题。
[一](21分)5.(4分)逃课,迷恋网游,喝酒,和外校女生恋爱,假期和女友旅游等6.(5分)不能(1分),因为这一段为下文父亲的出现作铺垫,同时也为后来“他”的改变埋下伏笔。
(每点2分)7.(5分)(1)(3分)他看到父亲当时的样子,又想到自己亮红灯的功课,所以他想说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
(意对即可)(2)(2分)年轻人要多在外面跑跑,多见见世面,多长长见识。
(符合农民身份,意对即可)8.(4分)“那”指:假期里那次同父亲在火车上的相遇;“一句话”指:父亲拼尽一生,用全部的心血,浇灌他人生路上的片片绿荫,他怎能再辜负青春。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七年级语文试题(上下)[1]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七年级语文试题(上下)[1]](https://img.taocdn.com/s3/m/aa58d415a300a6c30c229f3f.png)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1页(共12页)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2页(共12页)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七年级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突然间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很棒:学习自信,视野开阔,见解独特,想像丰富……提起笔,行动起来吧,把你学习的快乐也传给老师,让我们一同分享。
仔细审题,冷静作答。
我们期待着和你们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 (2分) A 、祈祷.(qí) 亢.奋(kàng ) 鲜.为人知(xiān ) 磐.(pán )石 B 、花圃.(fǔ) 脑髓.(suǐ) 回环曲.折(qū) 羸.(léi )弱 C 、哺.育(bǔ) 遒.劲(qiú) 潜.心贯注(qián ) 讪.笑(shàn) D 、阴霾.(mái ) 归省.(shěng ) 叱.咤风云(chì) 撺掇. (duō)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 ) (2分) A 、逞能 仰幕 相德益彰 石破天惊 B 、无垠 巴望 家喻户晓 迫不急待 C 、怪诞 静穆 永往直前 知足安命D 、冗杂 惬意 语无伦次 义愤填膺3、下列括号内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 (2分) A 、亘古(远古) 人迹罕至 (罕:稀少) 气冲斗牛(斗牛:星宿名) B 、余暇(暇:空闲) 疲惫不堪 (堪:能忍受) 进退维谷(维:是) C 、晦暗(昏暗) 略胜一筹 ( 筹:档次) 人声鼎沸(沸:开水) D 、蓦然 (突然) 面面相觑(觑:看) 鲜为人知(鲜:少)4、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里得到的乐趣,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
《社戏》的体裁和内容与此有相似之处。
B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

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语文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2分)一、语文知识(1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盔.甲(huī)栅.栏(zhà)湖泊.(pō)伫.立(zhù)B.屏.障(pín)诧.异(chà)炽.痛(chì)彷.徨(páng)C.校.补(jiào)重荷.(hè)脚踝.(huái)归省.(xǐng)D.颤.栗(chàn)惬.意(qiè)毋.宁(wú)剽.悍(piāo)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和霭骊歌嫉妒人迹罕至B.穿带哺育高梁色彩斑斓C.妇孺赫然磐石鞠躬尽瘁D.白皙书藉摹然戛然而止3.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电影《让子弹飞》看过已有一段时间了,电影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巨大的长方形院落由一座座中西合璧的楼房组成,鳞次栉比的建筑在豪华的背后又难掩其颓败的迹象,这场景与传奇的故事结合完美,相得益彰。
那眼花缭乱的特写镜头,更是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得极其清晰真切。
A.历历在目B.鳞次栉比C.相得益彰D.眼花缭乱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如果家用空调过滤网上的有害细菌超标,就会增加使用者患气管炎和鼻炎等疾病的风险。
B.为了让市民及时了解更多的政府信息,南京市在网络上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微博城市广场。
C.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
D.今年国庆节期间,无论高速公路是否收费,预计广东省内的自驾出游车辆都不会减少。
5.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分)(1)天边的云彩不停地___________着,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成大海的浪花泡沫。
(2)那黄了的稻草,也就是上年的秧苗,这绿色的秧苗,又会变成来年的稻草,稻草与秧苗是___________关系。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共26分)1.páng;bó;肃;穆。
(每空1分,共4分)2.颜真卿;王羲之。
(每空1分,共2分)3.原句:有人称赞它“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改句:有人称赞它“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或改为:有人称赞它:“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2分)4.“影响”之前加上“成为”;或者删除“的突出问题”。
(2分)5.中小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推广学生营养套餐势在必行。
(2分)6.D(2分)7.(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4)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每空1分,共8分)8.(1)西游记;吴承恩;(2)孙悟空;金箍棒。
(每空1分,共4分)二、(共44分)(一)(5分)9.艰难恶劣;高洁坚贞。
(每空1分,共2分)10.示例:(前为陆游词意,后为毛泽东词意):(1)忍受退让、无可奈何——积极进取、坚强不屈;(2)悲观失望——乐观自信;(3)对百花视为仇敌、羞与为伍——热情相处、打成一片。
(任选其一即可,3分)(二)(15分)11.⑴违背;⑵通:“横”,梗塞,不顺;⑶晓喻,明白;⑷在里面,指国内。
(每小题1分,共4分)12.这样以后,就可以知道忧愁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
(2分)13.出生贫贱,经历磨难最终成才(2分);归纳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结论,增强论证的说服力(2分)。
14.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
(每个要点1分,共2分)15.示例:“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优患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
(言之成理即可,3分)(三)(10分)16.一边是七个旅的追兵;一边是洪水咆哮的黄河岔。
(共2分)17.形势的危急;激烈的思考(思想斗争)。
(每空2分,共4分)18.立、掼、踩、迸(2分);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毛泽东经过反复的权衡,终于下定“不过黄河”的决心(2分)。
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试题答案(以此份为准)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基础1、(1)非复吴下阿蒙。
(2)峨嵋山月半轮秋。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1)人声鼎沸(2)澎湃(3)崎岖(4)秩序井然3、D4、略5、(1)扎根惠东县安墩镇水美小学梅坪教学点37年。
(他放弃到县城工作的机会,在山区当老师几十年。
)(此点占1分)(2)在那里当全能老师的他还担任了学生的“保姆”,下雨天务必要将学生护送回家,为学生垫付一部分学费。
(如果单独回答“在那里当全能老师的他还担任了学生的“保姆””,或“下雨天务必要将学生护送回家”,或“为学生垫付一部分学费”均可。
)(一)6、A(均为神态)B(第一个是喂奶,第二个奶头)C(第一个是非常,极的意思;第二个是消失、停止的意思。
)D(第一个是手指,第二个是指出、。
)7、只听到屏风里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喧哗的人。
8、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9、D.或选A也对。
(说明,因为写观众应该是四次,提三次不严谨,所以给分。
)10、月夜航船(或夏夜行船)(3分)11、一是说明小朋友们驾船技术高超(2分);二是反映小朋友看戏心情急切(2分)。
12、B13.父亲一直不停地说儿子其实正是父亲惦念儿子、思念儿子的表现(只要能回答思念、想念儿子就给2分),说儿子的缺点其实也是恨铁不成钢,是父爱的另一种形式的体现(希望儿子能够学有所成,父亲的管教严格,恨铁不成钢,父亲对儿子的深深爱意等其中一点就给2分)。
14、儿子:对父亲的拥抱激动,对礼物的感动,也有父亲认可自己成人,父亲对自己的宽容,父亲还是深深爱着儿子的,找回父子间亲情感觉等(只要回答其中的两个方面就给2分)。
父亲:对儿子长大懂事的欣慰,见到儿子的喜悦,也有对儿子的想念,对儿子的依依不舍,以及对儿子的厚望等(只要回答其中的两点就给2分)。
2012-2013学年初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同市煤矿实验中学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考试初一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7分)(1)春潮带雨晚来急,。
(2),落花时节又逢君。
(3)荷笠带斜阳,。
(4),青草池塘处处蛙。
(5)江山代有才人出,。
(6)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
2、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fán)船,来势汹汹地向他走来,瞪着一双大眼睛,脸涨.(zhàng)得通红。
B.她只顾使出浑身解.(jiě)数,用她灵活熟.(shú)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C.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shān)的步履.(lǚ)。
D.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pâi)的;人家从来不解除它们的羁绊.(pàn),纵然是在休息的时候。
3、下面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故是高高兴兴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B.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C.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坚硬的冰雪荒原。
第1页共8页D.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堕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
4、名著阅读(每空1分,共4分):(1)、(人名)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我的大学》。
(2)法国的(人名)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本书是《》。
5、综合性学习(每空1分,共4分):(1)大同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012-2013七年级语文下期末测试卷二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二积累和运用(30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2分)zēng( )恶miǎn( )强从容不pò( ) yōu ( )然自得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C.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D.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 写成一本书一直是我的理想,有本书面世我就将成为著作等身....的作家。
B. 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较充分地显示了编导的水平。
C. 相声演员的精彩表演,常常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乐不可支....。
D. 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4.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1分)①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②居高声自远,。
(虞世南《蝉》)③晨兴理荒秽,。
( 《归园田居》)④,花落黄陵庙里啼。
(郑谷《鹧鸪》)⑤,,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⑥,寒光照铁衣(《木兰诗》)⑦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⑧?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5.名著阅读(7分)(1).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3分)(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2).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______ ,百变猴头 ______ ,憨厚老成______ ,阿弥陀佛是_____ _ 。
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
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2分)(3).孙悟空大闹天宫一不求高官厚禄,二不为取玉帝而代之,那么他的愿望是什么?或者说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何种追求?(2分)(4).列举出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语文期末测试参考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语文期末测试参考答案1.(1)雄兔脚扑朔(2)满坐寂然(3)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4)此夜曲中闻折柳落花时节又逢君2.(1)shí疆(2)离和悲欢离合悲欢(3)在人类所有的杰作中,难道不是只有书籍最能经受岁月的销蚀吗?(在人类所有的杰作中,不是只有书籍最能经受岁月的销蚀吗?)3.D4.A5.A6.(1)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昆曲——中国戏曲之母;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越剧——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
(2)例: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等等。
7.李白、杜甫8.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许多有才能的人。
9.(1)曳:拉。
(2)弗:没有。
10.(1)其中夹杂着噼里啪啦的房屋倒塌声。
(2)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返回(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敢再说回去的事了。
11.B12.甲文侧面烘托的句子: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作用:从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乙文侧面烘托的句子: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作用:有力地烘托了秦青歌唱技艺的精湛。
)13.有两层意思:(1)贝基拉坚定而顽强地赤脚奔跑,练出了一双铁脚板,成为奥运冠军(2)在困难面前,只要我们不失去向前奔跑的雄心,就能勇敢地跨越他们,踢翻他们,绕过他们,就会抵达梦想的前方。
14.“亮起来”是因为“望着跑道上那些奔跑的身影”他受到了激励;“暗淡下去”是因为“他不仅拿不出训练费,连最便宜的普通跑鞋也买不起”无法接受正规训练。
15.战胜自卑,克服困难,坚定而执著地向着梦想的终点前进。
(意思符合即可)16.D 17.议论,深化中心。
18.要求:结合贝基拉的事例和自己的梦想(1分)语言表达通顺连贯(1分)19.“我”挨着各家房子的屋檐寻找燕巢;“我”与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我在屋檐下看雨听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湖州地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模拟七年级语文试卷(卷面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9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忘情地奔放,狂野地qīng( ▲ )泻,西北汉子的安塞腰鼓,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
通过这篇文章让我们体会到了它那huī( ▲ )弘的气势,它那kēng( ▲ )锵的节奏,让我们的心灵随之激荡。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沉醉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C、在辛苦劳顿、险象迭生....的探险路上,她像男人一样坚强。
D、一时间,保健品市场出现了参差不齐....的局面。
3、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A、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
D、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4、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①深林人不知,___ ▲ ___。
②___ ▲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③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 。
④万里赴戎机,___▲____。
⑤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 。
⑥此夜曲中闻折柳,▲。
⑦《木兰诗》中描写了木兰军营生活之艰难的句子:▲,▲。
⑧《论诗》中道出诗歌创作应求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是:____▲__, _____▲__ 。
5、名著阅读。
(2分)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
这段文字选自《▲》作者是奥地利作家▲。
6、综合实践活动。
(2分)在你班组织的“名人的魅力”活动月中,你经历了下面一些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1)“名人故事大家讲”,今天,刚好是由你为全班同学讲名人故事,你准备用这个故事来激励大家勤奋学习,你讲的是什么故事?▲(2)你的同学因遇到了困难、挫折而心情不好,请你写一句名人的名言来勉励他。
▲二、现代文阅读。
(18分)(一)斑羚飞渡(9分)①就在这时,我看见,从那拨老斑羚里走出一只公斑羚来。
公斑羚朝那拔年轻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一只半大的斑羚应声走了出来。
一老一少走到伤心崖,后退了几步,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扬蹄快速助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头一勾,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这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半大斑羚角度稍偏高些,老斑羚角度稍偏低些,等于是一前二后,一高一低。
我吃了一惊,怎么,自杀也要老少结成对于,一对一对去死吗?这只半大斑羚和这只老斑羚除非插上翅膀,否则绝对不可能跳到对面那座山崖上去!突然,一个我做梦都无法想象的镜头出现了,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
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的再度升高。
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
这半大斑羚的第二次跳跃力度虽然远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地面跳跃的一半,但足够跨越剩下的最后两米路程了。
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
②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洞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③山崖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
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比较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死亡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
④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道路。
⑤绝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岩的山峰,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班羚精确地踩上自己的背,结果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
⑥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
我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⑦我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长长的舌头拖出嘴外,停止了吠....,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叫。
⑧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
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
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
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
⑨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8、文中多次写到“我”的心理活动,请找出第①段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并说说其用意是什么?(3分)▲9、文章第7段连续两次运用“目瞪口呆”,换成“赞不绝口”好不好?为什么?(1分)▲10、“镰刀头羊”在文中是个十分引人注意的角色,作者在它身上倾注了强烈的赞美之情。
你认为镰刀头羊最令人敬佩的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
(3分)▲(二)词典的故事(9分)⑴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小学。
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没有过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
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并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就深藏在张老师那本翻卷了角的厚厚词典中间。
小学快毕业了,学校要组织大家到15公里外的刷经寺镇上去照毕业相。
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去到那个对我们来讲非常遥远的小镇。
⑵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上路了。
将近中午时分,我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人漠然的目光中和镇子平整的街道上了。
第一个节目是照相。
照完相我们走到街上。
太阳照在头顶。
⑶我们开始出汗。
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
手上的汗又打湿了父亲给我的一元钱。
父亲把吃饭与照相的钱都给了老师,又另外给了我一元钱。
这是我那时候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大的一笔钱。
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里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比如我的表姐手心里就攥着五毛钱。
表姐走向了百货公司,出来时,手里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彩色丝线。
⑷而我走向了新华书店。
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
干净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几十本领袖书,以及几部当时流行的小说。
我有些胆怯地在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突然停了下来,因为我一下就把那本书认了出来。
⑸那本书跟领袖书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
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
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要这本书!”⑹书店里只有我,还有一个营业员。
⑺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⑻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
⑼但是,营业员摇了摇头,她说:“我不能把这书卖给你。
买这本书需要证明,证明你来自什么学校,是干什么的。
”我说自己来自一个汉语叫马塘、藏语叫卡尔古的小学,是那个学校的五年级学生。
她说:“那你有证明都不行了。
你们马塘是马尔康县的,刷经寺属于红原县。
你要到你们县的书店去买。
”我的声音便小了下去,我用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小声音说了一些央求她的话,但她依然站在柜台后面坚决地摇着头。
然后,我的泪水便很没有出息地下来了。
我越想止住眼泪,这该死的液体越是欢畅地奔涌而出。
营业员吃惊地看着我,脸上浮出了怜悯的表情。
⑽她说:“你真的这么喜欢这本书?”⑾“我从老师那里看见过,我还梦见过。
”⑿现在,这本书就在我面前,但是与我之间却隔着透明但又坚硬而冰凉的玻璃,比梦里所见还要遥不可及。
⒀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
她说:“那我要考考你。
”⒁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
她说了一个简单的成语,要我解释。
我解释了。
她又说了一个,我又解释了。
然后,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叹了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
”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
⒂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像阅读一本小说一样阅读这本词典。
从此,我有了第一本自己的藏书。
从此,我对于任何一本好书都怀着好奇与珍重之感。
11、文中“我”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请用几个词语依次概括出来。
(3分)▲12、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
请参照示例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分)示例: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
分析:“漂亮”主要反映了“我”当时的心理感受,营业员的怜悯使我产生好感。
(1)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
▲(2)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
▲13、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地叹了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
’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
”请体会这一细节,用一段话描写营业员此刻的心理活动。
(2分)▲14、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
(2分)▲三、古诗文阅读(20分)(一)(4分)城南(宋)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5、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2分)▲16、你从这首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二)(9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白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4分)(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2)、曳.屋许许声:▲(3)、虽.人有百手:▲(4)群响毕绝.:▲18、翻译下列句子。
(3分)(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