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禁忌

合集下载

春节的禁忌与习俗

春节的禁忌与习俗

春节的禁忌与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农耕文化。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有一些禁忌和习俗需要遵守。

本文将介绍春节的禁忌和习俗,以期增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一、禁忌1. 不破口:春节期间,人们要避免发生争吵和口角,特别是与家人之间。

中国人认为破口会带来厄运和不祥之兆,因此在这个期间要保持和谐相处,传递新年的吉祥和幸福氛围。

2. 不打碎器皿:春节期间,要小心避免玻璃、瓷器等器皿的破碎。

中国人认为打碎物品代表着财富的损失和不吉利的预兆,所以在这个时期要稍加注意,保持一切完好无损。

3. 不倒垃圾:根据传统观念,春节期间不宜倒垃圾,因为这被认为会带走家庭的财富和好运。

因此,人们往往会在春节前将垃圾清理干净,以确保新年的好运气。

4. 不戴黑色和白色:黑色和白色在中国文化中通常与丧礼和悲伤联系在一起,因此在春节期间要避免穿戴这两种颜色的服装。

相反,红色被视为幸运的颜色,常常在春节期间被使用。

5. 不提与悲伤有关的话题:春节是一个庆祝团聚和欢乐的时刻,因此应避免谈论悲伤的话题,如疾病、丧失或其他不幸的事件。

取而代之的是,人们会分享关于幸福、健康和好运的话题,以保持愉快的氛围。

二、习俗1. 贴春联:春联是一种用红色纸张写上吉祥话的装饰品,常常贴在门上。

春联的内容通常包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

人们相信,春联能够驱邪避恶,并带来好运和幸福。

2. 到亲友家拜年:在春节期间,人们会穿上盛装,到亲朋好友家拜年。

拜年是一种表达祝福和尊敬的方式,人们会相互交换红包,其中包含着一些压岁钱,象征着吉祥和繁荣。

3. 吃团圆饭:春节期间,全家人会聚在一起,共享一顿丰盛的团圆饭。

这顿饭象征着团结和和谐,也代表着新年的开始。

人们通常会准备多种美食,如鱼、年糕和饺子,以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4. 放鞭炮和观花灯:放鞭炮和观赏花灯是春节期间的传统活动。

人们相信烟火和灯光能够驱走恶鬼和不祥之气,带来好运和平安。

因此,人们会燃放鞭炮和赏花灯,同时也增加了节日的气氛。

春节的禁忌与讲究中国春节期间的禁忌和传统讲究

春节的禁忌与讲究中国春节期间的禁忌和传统讲究

春节的禁忌与讲究中国春节期间的禁忌和传统讲究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会遵循一些禁忌和讲究,以期迎来幸福和吉祥。

本文将介绍中国春节期间的一些禁忌和传统讲究,带您了解这一重要的文化习俗。

1. 禁忌之一:不说晦气话在春节期间,人们要尽量避免说一些晦气话,如“病了”、“死了”等,因为这些话会给人带来不好的预兆。

相反,人们会以吉利的话语来祝福他人,如“年年有余”、“恭喜发财”等,以带来好运和财富。

2. 禁忌之二:不打破东西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尽量避免打破东西,因为这被认为会破坏家庭的和谐与平安。

尤其是不要打破碗、杯子等容器,因为这象征着财富的流失。

如果不慎打破了东西,人们会立即说一些吉祥话,以驱散厄运。

3. 禁忌之三:不剪头发在除夕之前,人们会避免剪头发。

这是因为“剪头发”与“断财”在发音上非常相似,人们认为剪头发会剪断财运。

而在除夕当天,人们则会理发,象征着剪掉过去一年的不好运气,迎接新的一年的好运。

4. 传统讲究之一:贴春联贴春联是中国春节期间的一项传统讲究。

人们会在家门口贴上对联,对联的内容寓意着吉祥和美好的祝福。

同时,人们还会在家中的窗户上贴上一些喜庆的剪纸,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5. 传统讲究之二:吃团圆饭团圆饭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

在除夕之夜,家人会齐聚一堂,品尝丰盛的年夜饭。

这顿团圆饭象征着家庭的团结和幸福,人们会尽可能准备丰盛的菜肴,以祈求来年的幸福和富贵。

6. 传统讲究之三:放鞭炮放鞭炮是中国春节期间的一项传统活动。

人们会在除夕之夜点燃鞭炮,以驱走邪恶和疾病,同时也象征着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然而,现代社会的环保意识增强,放鞭炮的风俗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欢快的烟花表演。

春节的禁忌和传统讲究凝聚着中国人民对幸福和吉祥的期望。

通过遵循这些禁忌和讲究,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迎来好运和好兆头。

同时,这些习俗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代代相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传统。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了解和尊重这些习俗都能增进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春节禁忌有哪些及注意事项

春节禁忌有哪些及注意事项

春节禁忌有哪些及注意事项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到来。

春节期间,人们会有许多的习俗和禁忌。

本文将介绍春节期间的禁忌和注意事项,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和尊重中国传统文化。

一、春节禁忌1.避免在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和十五日结婚、搬家等大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月初一是新春的第一天,而正月十五日则是元宵节,这个节日比春节还要重要。

在这些日子里,人们不应该进行任何大事,因为这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祥之兆,也会破坏春节的气氛。

2.不要割头发、剪指甲、扫地、打破或破财等在春节期间,人们要避免做一些带来不吉利的事情。

比如,剪指甲、割头发等会带来红色血液的出现,而扫地则会把好运气扫走。

打破或破财也会带来损失和不顺心的事情。

3.不要讲究等等在春节期间,我们应该要做好每天的准备工作,而不是一味地等待。

如果我们总是等待,将会让好运气擦肩而过,没能挽救我们的运气和财富。

4.不要讲究太过虔诚许多人相信,在春节期间祈福和祈求助息非常重要,但是过于虔诚也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祥之兆。

所以,我们应该保持合适的心态和态度,做一些适当的祈求和祈福即可。

二、春节注意事项1.做好防冷措施春节是冬季的最后一天,天气非常寒冷。

所以,我们要做好防寒措施,快递员和外卖员在配送时也要注意寒冷天气。

2.不要燃烧烟花爆竹当年,我们燃放的烟花爆竹可能会带来烧伤、污染和火灾等不好的后果。

所以这些年中国政府要求人们不要燃放烟花爆竹。

我们应该尊重这个规定,并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3.尊重传统文化虽然现代化已经改变了许多传统的习俗,但是我们还是要尊重和保留传统文化,并以此为基础来庆祝春节。

我们可以做些年夜饭、祭奠祖先、放烟花等传统习俗,同时也可以加入一些现代节目,这样会充满欢乐和历史感。

4.不要过于浪费春节期间,人们会有许多的宴席和礼物。

我们应该要把这些宴席和礼物看做是对自己和家人关爱、祝福和支持的一种表征,而不是过度消费的代价。

所以,我们应该限制花费,避免浪费,保持一种谨慎和理性的态度。

中国春节的禁忌

中国春节的禁忌

中国春节的禁忌中国春节的禁忌中国的过年,大致都会在每年立春前后十天左右举行;故此,也称春节。

其目的,主要就是辞旧迎新。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中国春节的禁忌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除夕夜禁忌:1、传统上除夕夜应守岁,忌过早的睡觉。

2、开口说吉祥话,忌说脏话。

3、除夕夜不能大小便,见到阳光后再大小便。

4、忌打碎器物。

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

也可用红纸包上碎片,新年后丢入河中,口吟“撞破瓷,钱银一大堆”。

5、不能留湿衣服过年。

忌遇殡丧,遇之以为不吉,象征来年大灾祸临头。

6、这一天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

这叫做"聚财"。

除夕夜大小水缸也不能空,装满之后,乡下还举行封井仪式。

即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

初一日不能揭开簸箕,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一揭开簸箕用水,岂不意味着财气外流?7、年三十夜不能倒油,那是很不吉利的事情,点灯的油、炒菜的油,大人们都要小心伺候着,深恐小孩捣乱,泼了油,等于“倒了灶”,来年要倒大霉。

8、除夕之夜,不能听到猫叫,民间说法“猫来孝家,狗来富家”。

想来是夜猫子喜欢到整夜守灵的孝家去凑热闹,狗却喜欢到富人家去啃骨头。

大年初一1、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据说会让娘家破败。

2、早餐忌吃稀饭。

避免吃稀饭,这天若吃稀饭,这一年外出会被雨淋,甚至大雨会将田土冲垮。

此外,吃稀饭是贫穷的象征,初一吃稀饭,恐怕之后都得过着穷困生活。

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催人起床,认为这样做会让对方整年都会被人催促着做事。

4、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

同时也不可以躺在床上说恭喜,传说这样会导致长年卧床!5、忌吃药。

有什么小病小痛,最好不要请医生。

否则,象征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

医生也忌讳在正月出诊,会不吉利。

不过,如果是重病,急病,还是要吃药,该看病,还是要看病,医生也要解人危难,该出诊还是要出诊。

春节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春节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春节的禁忌与注意事项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团聚、祭祀祖先的重要时刻。

虽然庆祝春节是一个令人兴奋和欢乐的时刻,但是在庆祝的过程中,有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需要大家遵守。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春节相关的禁忌和注意事项,帮助大家度过一个平安吉祥的春节。

一、禁忌事项1. 切忌提及不吉利的话题:在春节期间,人们要注意避免谈论与病痛、死亡、分离等不吉利话题有关的内容。

这是因为春节是一个家庭聚会、亲情和欢乐的时刻,谈论这些话题会给人们带来伤感和烦恼,影响节日气氛。

2. 切忌打破器皿或玩具:在春节期间,要特别小心避免打破任何东西,尤其是餐具、酒杯等与吃饭有关的物品。

打破器皿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容易引起财富损失。

3. 切忌穿黑色衣物:黑色在中国的文化中象征着凶险和丧失,因此在春节期间要避免穿黑色衣物。

相反,红色和金色被认为是吉祥的颜色,穿上这些颜色的衣服会给人带来好运。

4. 切忌春节期间借钱:在春节期间,人们要避免借贷行为,尤其是向他人借钱。

这是因为春节期间,许多人都会购买礼品、筹备聚餐等,容易造成经济压力。

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要慎重考虑金融方面的问题。

二、注意事项1. 注意用火安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是一项传统活动。

在燃放烟花爆竹时,务必注意用火安全,选择开放空旷的地方,并注意防火措施,以避免火灾和人员伤害。

2. 注意食品安全:春节期间,人们会准备丰盛的饭菜,但在享用美食之前,要注意食品安全。

确保食材新鲜,煮熟加热,避免食用过期或不洁净的食物。

此外,要注意合理摄入,避免过度饮食。

3. 注意交通安全:春节期间,许多人会外出拜年或旅行,因此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出行前要提前规划好路线,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行驶,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4. 注意防止盗窃:在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增加,盗窃事件也有所增加。

为了防止盗窃,大家要注意财物的安全,特别是在人群拥挤的地方要保护好自己的钱包、手机等重要物品,避免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

春节禁忌过年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春节禁忌过年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春节禁忌过年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通常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

然而,在过年时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遵守这些禁忌可以保证一年的平安和吉祥。

下面是关于春节禁忌和需要注意的事项:1. 避免破坏锁禁:在农历的最后一天,人们通常会为了驱邪祈福而贴门神。

在这一天,门不可随意打开或者关上,以免破坏“锁禁”,这样可以确保吉祥之气不外泄。

2. 禁忌晚上的外出:在除夕夜,人们在家里进行团圆饭,然后守岁,以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因此,在晚上外出是不吉利的,应该尽量待在家中。

3. 禁忌清洗头发:在除夕那天不宜洗头发,因为“洗头”和“剪头发”在发音上与“失去”相近,人们认为这样会导致财运的流失。

4. 禁忌打破物品:在春节期间,尽量避免打破东西,特别是容易带来厄运的物品,比如镜子或者玻璃杯等。

如果不小心打破了东西,可以立即清理干净并且念叨一些吉祥的话语来避免不祥之气。

5. 禁忌借钱和索要债务:春节期间,人们不应该借钱给他人,因为这样可能会带来债务和经济上的困扰。

同样地,也不推荐从别人那里索要债务,以免伤害友情。

6. 禁忌说不吉利的话:过年时,应该尽量避免谈论一些不吉利的话题,比如病痛、死亡、失败等。

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传递正能量,让团圆的气氛更加和谐。

7. 禁忌争吵和诉讼:春节是家庭团聚的时刻,应该以和为贵。

不论是家庭成员之间还是与亲友之间,都应该避免争吵和诉讼,以免破坏家庭和睦和人际关系。

8. 禁忌讨债和追讨旧账:在春节期间,应该将过去的矛盾和冲突放在一边。

不应该讨债或者追讨旧账,要以和为贵,和睦相处,共度快乐的春节。

9. 禁忌访问病人和出席葬礼:春节是庆祝和团聚的时刻,不适宜去探望病人或者参加葬礼。

这样可以避免带来不祥之气,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10. 禁忌在大年初一借东西:大年初一被认为是开运的日子,因此不适合借东西。

人们相信,借出财物会导致自己在新的一年中财运不旺。

以上是春节期间需要注意的禁忌事项。

春节禁忌事项

春节禁忌事项

春节禁忌事项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亦是家庭团聚、祭祀祖先和拜访亲友的时刻。

在这个喜气洋洋的节日里,人们会有一些特定的禁忌事项,以避免带来不利和厄运。

本文将介绍一些春节禁忌事项,以帮助大家过一个吉祥如意的新年。

一、扫地与洗衣在农历除夕之夜和初一的早晨,尽量避免扫地、洗衣和清理垃圾。

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扫"和"洗"的发音与"损失"相同,过早进行这些活动可能会导致财运的流失。

二、破碗与碎物春节期间,尽量避免碗碟破损或其他物品的碎裂。

这是因为破碗与碎物的意象与破财或者分离相连,会给人们带来不吉利的预兆。

三、剪发与剃头在春节期间,大部分人会选择提前理发,以保持整洁的形象。

然而,农历正月期间要避免剪发和剃头,因为"理发"在中文中的发音与"离发"谐音,被认为可能会削弱人的运势。

四、打破瓶罐破坏瓶罐或其他容器也是春节的禁忌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瓶罐象征着存储财富和节省。

因此,打破瓶罐可能会被视为浪费和财富的丧失。

五、讨债与索债春节期间应避免借贷和追讨债务。

这是因为春节是一个家庭团聚和祭祖的时刻,人们追债可能会破坏和谐的氛围,带来负面的能量。

因此,最好在这个时候保持借贷事务的克制和回避。

六、病人探望春节期间,如果有亲友生病在医院,家人通常会去探望并表达关心。

然而,根据中国传统禁忌,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时刻,探望病人可能会传递不利和厄运的信息。

因此,最好在春节期间避免探望病人,以免带来不祥之兆。

七、红色衣物搭配黑色大家都知道春节是喜庆的节日,红色衣物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传统文化中,红色和黑色搭配被视为不祥和忌讳的组合。

因此,在春节期间,尽量避免穿红色衣物与黑色配饰相搭配,以免带来厄运。

八、提及负能量的话题春节是中国人传统的欢庆时刻,因此需要尽量避免提及负能量的话题,如疾病、死亡、灾难等。

这些话题会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焦虑和压力,破坏节日的喜庆氛围。

春节的禁忌事项2024年

春节的禁忌事项2024年

春节的禁忌事项2024年春节的禁忌事项一、三十晚别乱串门大年三十晚上串门在以前是禁忌,因为三十晚上,一家团圆,一般不愿外人突然闯入,无论外人来说话、串门以至讨债,都会干扰家庭欢乐的气氛,所以除夕夜,对“家鞑子"之外的人都一律拒绝。

二、正月不能剃头正月不能剃头在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禁忌,民间经常这样说“正月剃头死舅舅”,感觉这是和舅舅过不去哈! 当然了,这不会真的有那么灵验,不过为了对舅舅的孝敬,无论如何大家也不会在正月剃头了,这也是一种亲情债吧。

三、不能打骂孩子过年不能打骂孩子这在很多地区也都有这样的禁忌,毕竟过年了,是喜庆的日子,孩子淘气是天性,这个时候大人就要忍住了。

传统认为孩子初一若挨了骂,就要挨一整年的骂。

其要求初一这天要说好话,不能说粗口不雅之言,有些地区万一小孩说溜了嘴,大人会马上跟着说:“孩童之言,百无禁忌”。

四、忌吃鱼头、鱼尾过年每家都有要吃鱼,这是习俗,也有很好的寓意,预示这年年有余。

不过到别人就爱做客鱼是不能吃的,这在早期被称为“看菜"!如果真的吃,那只能吃鱼的身子,留下头尾,这样就寓意着是一条整鱼了。

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五、忌向他人讨债过年不能向人家要债,这是很让对方恼火的问题,不过现在还真的过年要债的多,拖欠严重的只能过年才能找到人!传统认为,过年期间不管是被人要债还是向人要债的人,这一整年都会很倒霉,因此忌讳向人讨债。

全国各地春节习俗浙江省乌程县元旦以长竿束草于上,点火燃烧,并敲锣打鼓,称为“庆田蚕”。

又点天灯于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

宁波元旦祭祖后要吃豆粥,晚上要关门前,再点一次“关门炮”。

绍兴新年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桔,同时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

山西省山西现在拜天祭祖的规矩不多见了,但年三十儿的晚饭上不能说话的规矩被保留了下来。

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

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

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的禁忌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在中国民众的生活和思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民众把春节作为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年度节点,将幸福与希冀放在春节这一时段中庆祝和祈求另外,春节也是自然季节转换的重要时间点,万物的收获与新生也被置于春节加以庆祝和祈祷因此,在这一重要的年度转换时段中,人们赋予春节除旧布新祭祝祈年敦亲祀祖娱乐狂欢等丰富内容,营造了欢乐喜庆的盛典氛围同时,人们也在对影响春节欢乐喜庆主题的事项用禁忌加以防范,禁忌在成为春节节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在营造春节欢乐喜庆的氛围,构建和维护民众年度重要转换期中的生活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一禁忌信仰与巫术
禁忌是具有普遍性的人类文化现象它的通用名词是Taboo 或Tabu ,是从中太平洋波利
尼西亚群岛土语音译过来的我国也译作塔布民俗学意义上的禁忌,是指民众在生产生活中对具有限制和约束性的对象持有的传统观念和体现出的行为禁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产生于早期人类对自然的体验之中早期人类社会中,人们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极度落后,难以驾驭自身的生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认为有神秘的异己力量在掌控着自然界,支配着自己的生活他们对这种看不到的神秘异己力量在惊奇恐惧畏怖的同时,也表现出极度的敬畏景仰和爱戴他们认为,对这些看不到却对自己的生存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神秘异己力量要恭敬顺从,决不可冒犯只有这样,神秘的异己力量才会降福于己,触犯或冒犯它们,将会遭遇自身难以抗拒的灾祸在这种意识支配下,相应的限制和约束的规定便生成了,这就产生了禁忌。

禁忌自产生以来,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融于生活之中在人类历史相当长的时期里,习俗是作为规范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和不成文法而存在的,具有限制和约束作用的禁忌始终包含在经由传统的积淀而形成的习俗之中,和其它的习俗一起,发挥着规范指导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同时禁忌也借助习俗的载体,不断被人们享用传承,形成了一种共有的文化通则随着宗教的发展,那种处理和对待人神关系上的禁忌逐渐被宗教吸纳,通过教义的规定,成为了规范化的宗教戒律的一部分,形成了宗教性禁忌而那些处理和对待非人神关系的禁忌则成为世俗性禁忌世俗性禁忌是震慑和屈服于人间的权威; 宗教性禁忌则是震慑和屈服于超人间的权威神秘力量或神圣对象[1]( P108)
二春节民俗中的禁忌信仰
可以分为四类:
1.语言禁忌
( 1) 不能骂人,以保持好兆头尤其不要骂孩子传统认为孩子初一若挨了骂,就要挨一整年的骂尤其要求初一这天要说好话,不能说粗口不雅之言,有些地区万一小孩说溜了嘴,大人会马上跟着说: 孩童之言,百无禁忌另外,还忌讳与家人或朋友吵架
( 2) 春节期间,忌讳与人谈论与死病灾有关的话题,与此有关的字眼如完了不行了等也要回避
( 3) 若是不小心摔破了东西,就会说打发打发( 发财之意),有的赶紧说: 岁( 碎) 岁( 碎)平安
语言禁忌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融进新的内容,出现了新的春节禁忌语言忌说用谐音含有不吉利意味的语言或词汇,如: 裁员广进( 财源广进) 裁员滚滚( 财源滚滚) 薪饷四成( 心想
事成) 遭裁禁饱( 招财进宝) 等
2.行为禁忌
( 1) 除夕夜要守岁,需要到午夜以后才休息,忌早睡; 灯要彻夜不灭,忌黑暗
( 2) 除夕夜禁止开箱柜,因为看箱柜意味着财物流出,为免财物丢失,所以禁止在这一天开箱倒柜
( 3)初一忌洒水扫地倒垃圾,倾倒垃圾,唯恐把财气扫走倒掉
3.饮食禁忌
( 1) 忌吃鱼头鱼尾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而且一定要吃整鱼,最好在年夜饭时做好两条鱼,一条鱼年夜饭吃,另一条则要在零点一过时吃,寓意连年有余当然,如果只做一条鱼,吃鱼时,应将头尾留下不吃,这样就寓意有余,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 1) 除夕夜病人要暂时停药,家里年前煎过的药渣一定要倒掉,不要留下据说这样才有利于来年的身体健康初一同样严禁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脚病疾缠身,吃药不断
4.性别禁忌
( 1) 在小年,祭灶时,忌女子祭灶祭灶期间,女子不得参与,应回避( 2) 拜年要忌门,即年初一拜年仅限于官客( 男人) 至于堂客( 女人) 则必须等到正月初六才能外出拜年
( 3) 腊月二十三小年过后,直到正月初二,忌出嫁的女子回娘家,忌在娘家过节否则,被认为对娘家兄弟不利。

三禁忌信仰在春节民俗中的功能解析
春节不仅是自然时序的转换点,而且也是在此基础上,人们依照生活节奏转变形成的一个人文节点,它是二者结合而成的重要转换期在这一有别于常日的关键时段,春节和民众日常生活秩序相比,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反结构性特点,二是过渡期特点,三是凸显福祸二元思维观念的特点
禁忌产生于民众的生活,限制和约束着民众的一些言行,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发生,它在民众的生活中消除消极的情感影响,营造一种积极的情感影响,从而构建和维护民众生活正常稳定的秩序发生于春节这一特殊时空中的禁忌,为维护春节期间民众的生活秩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结合上述三个特点,对春节禁忌的功能作
如下分析
1.禁忌对春节反结构的构建及维护功能
在春节这一特殊的领域内共同构建了不同于日常生活秩序的反结构秩序其中禁忌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人们在这一领域内,处处都被禁忌所围拢,尽管有些在平时是可以随意可为的,不能算作禁忌的言行,在这一时期,却只能遵从和恪守在这种异于日常的生活结构中,对于禁忌,没有哪一个人能视其于不顾,去触犯禁忌相反,人们都是在谨小慎微地履行着禁忌,抛弃了平日生活中的等级身份观念,都不约而同地在遵守着所有的禁忌这一时期内,禁忌对民众发挥着巨大的威力,显现出一种无形的世俗权威,规范着民众应适合这一时期
的生活,人们都震慑于这一世俗的权威,为自己为他人,从而为整个春节的生活构建稳定的秩序,营造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因此,禁忌是构建春节这一反结构性生活的主要力量,它在维护这一反结构性生活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禁忌为春节过渡礼仪发挥保障功能
在春节过渡礼仪中,主动礼仪毋庸置疑地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被动礼仪即禁忌的作用也是决不可忽视的如果只靠主动礼仪去求福,没有禁忌去避祸,民众的心理则会在春节期间承受不良的影响,那么,求福的目的也很难达到人们通过禁忌,强制地限制和约束自己的生活,从而在这一反结构生活中保障了人们在不为中达到求福的目的在中国传统春节中,禁忌正如上文所列,极为常见实行和解除禁忌,在不同的仪式中具有不同的目的但是从过渡礼仪的角度去理解,其目的是将某人从日常生活范畴中排除,以便将他聚合入特定范畴,确保完成平稳过渡岁末年首,举行守岁仪式来辞旧迎新,在这一仪式中忌早睡这种禁忌将人们从日常的正常作息的常规中拉了出来,也即排除在日常生活的范畴之外,其目的就是将人们聚合在一个既不属于过去也不属于将来的阈限期里,以期来达到辞旧迎新的目的只有在阈限期过后,禁忌得以解除,人们又回到日常的生活之中,正常作息又视为了必然由此可见,禁忌在这一仪式中对反结构的保障功能。

3.禁忌有助于避祸求福
春节期间,民众的福祸观念较之日常尤为凸显福祸二元观念在春节这一人文节点和自然季节转换时期,人们赋予其更多的神圣性昭示性主要从人们的思维认识中得以体现,那就是,春节期间求得的福将会享用一年,同样,不留意得到的祸也将陪伴一年基于这样的观念,人们在春节期间会极力地祈福避祸主动求福,积极避祸春节期间人们开展的众多活动,几乎都是围绕这样一种观念其目的无外乎在新年伊始,能求得一个好的开端,以期将来得福走运为达此目的,人们一方面主动地去争取,凡是有好兆头对未来有好的预示的都积极去做同时,人们也在想尽一切办法,规避一些晦气的不好的事物,对它们敬而远之,不说不触不吃例如,人们不说不吉利的话,以免赶走福,招来祸人们初一忌洒水扫地倒垃圾,唯恐把财气扫走倒掉人们忌除夕夜吃药,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脚病疾缠身,吃药不断这种行为都是福祸二元思维的外在表现,禁忌在其中发挥了不可缺失的作用。

由此可见,春节禁忌是人们思维中福祸二元观念这一文化深层结构的一种外化,它首先是作为一种避祸求福的手段,在春节期间发挥其效用,其次,它也对该观念起着不断强化的作用
春节中的禁忌来自方方面面,涉及内容很多但是不论哪一方面的禁忌,置于春节这一文化背景下,都是以巫术交感原理为基础,发挥着它的民俗功能,构建和维护着春节反结构保障春节过渡礼仪,强化民众春节求福避祸的二元思维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节禁忌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加之基于巫术交感原理的禁忌,在春节生活中有的也掺杂融进迷信的成分,对春节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春节禁忌做静态研究的基础上,也应注重春节禁忌的动态研究; 在注重禁忌积极功能研究的同时,也应注重其消极影响,从而能在变迁中全面地阐释禁忌在春节习俗中的民俗内涵和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