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自测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 数学下册-第七章检测题

第七章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根据下列说法,能准确确定位置的是(D)A.红星电影院2排B.北京市四环路C.北偏东30°D.东经118°,北纬40°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2x2-1)所在的象限是(C)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点P(0,5)在x轴上B.点A(-3,4)与点B(3,-4)在x轴的同侧C.点M(-a,a)在第二象限D.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4.将点P(-4,3)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P′,则点P′的坐标为(B)A.(-2,5) B.(-6,1) C.(-6,5) D.(-2,1)5.点M在x轴的下方,y轴的右侧,它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8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则点M的坐标为(B)A.(8,5) B.(5,-8) C.(-5,8) D.(-8,5)6.如图,已知棋子“卒”表示为(-2,3),棋子“马”表示为(1,3),则棋子“炮”表示为(A)A.(3,2) B.(3,1) C.(2,2) D.(-2,2),第6题图),第8题图),第10题图)7.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B)A.(2,2) B.(3,2) C.(3,3) D.(2,3)8.如图,与图①中的三角形相比,图②中的三角形发生的变化是(A)A.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B.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C.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D.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的坐标为(a,b),点P的“变换点”P′的坐标定义如下:当a≥b时,点P′的坐标为(b,-a);当a<b时,点P′的坐标为(a,-b),则点A(5,3),B(1,6),C(-2,4)的变换点坐标分别为(C)A.(3,-5),(1,6),(2,4) B.(3,5),(1,-6),(-2,-4)C.(3,-5),(1,-6),(-2,-4) D.(-3,5),(1,-6),(-2,-4)10.(商丘模拟)如图,动点P从(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矩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2017次碰到矩形的边时,此时点P的坐标为(B) A.(0,3) B.(3,0) C.(1,4) D.(7,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在奥运游泳馆水立方一侧的座位席上,5排2号记为(5,2),则3排5号记为__(3,5)__.12.如图,若点E的坐标为(-2,1),点F的坐标为(1,-1),则点G的坐标为__(1,2)__.,第12题图),第14题图),第18题图)13.(海珠期末)点P(a-1,a2-9)在x轴负半轴上,则点P坐标是__(-4,0)__.14.(河北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1),B(-1,1),C(-1,-2),D(1,-2),把一根长为2017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A处,并按A→B→C→D→A→…的规律紧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的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__(1,-2)__.15.若将点P(-3,y)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Q(x,-1),则xy=__-10__.16.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xy,则称点P为“和谐点”,请写出一个“和谐点”的坐标:__(2,2)(答案不唯一)__.17.已知点P(x,y)在y轴的左侧,且|x|=3,|y|=2,则点P的坐标为__(-3,2)或(-3,-2)__.18.(泰安模拟)如图放置的四边形A1B1C1D1,A2D1C2D2,A3D2C3D3,A4D3C4D4,…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B1的坐标为(1,0),点O,A1,A2,A3…都在直线l上,则点C2016的坐标是__(2_017,2_015)__.三、解答题(共66分)19.(8分)观察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房子的点A,B,C,D,E,F,G的坐标;(2)源源想把房子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你能帮他办到吗?请作出相应图案,并写出平移后的7个点的坐标.解:(1)A(2,3),B(6,5),C(10,3),D(3,3),E(9,3),F(3,0),G(9,0).(2)设A ′B′C′D′E′F′G′为平移后的图案,作图略.A′(2,0),B ′(6,2),C ′(10,0),D ′(3,0),E ′(9,0),F ′(3,-3),G ′(9,-3).20.(8分)如图,四边形ABCD 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8),B(-11,6),C(-14,0),D(0,0).(1)计算这个四边形的面积;(2)如果把原来四边形ABCD 各个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增加2,所得的四边形面积又是多少?解:(1)S =12×3×6+12×(6+8)×9+12×2×8=9+63+8=80. (2)∵平移前后四边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平移后的四边形的面积为80.21.(9分)(安顺期末)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3),B(-5,1),C(-2,0),P(a ,b)是△ABC 的边AC 上任意一点,△ABC 经过平移后得到△A 1B 1C 1,点P 的对应点为P 1(a +6,b -2).(1)直接写出点C 1的坐标;(2)在图中画出△A 1B 1C 1;(3)求△AOA 1的面积.解:(1)(4,-2).(2)△A 1B 1C 1如图所示.(3)△AOA 1的面积=6×3-12×3×3-12×3×1-12×6×2=18-92-32-6=6.22.(9分)(1)如图①,在x 轴上,点A 的坐标为3,点B 的坐标为5,则AB 的中点C 的坐标为__(4,0)__;(2)在图②中描出点A(2,1)和B(4,3),连接AB ,找出AB 的中点D 并写出D 的坐标;(3)已知点M(a ,b),N(c ,d),根据以上规律直接写出MN 的中点P 的坐标.,图①),图②)解:(2)作图如图所示,点D 的坐标是(3,2).(3)∵点M(a ,b),N(c ,d),∴线段MN 的中点P 的坐标为(a +c 2,b +d 2). 23.(10分)已知点P(3m -6,m +1),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 的坐标.(1)点P 在y 轴上;(2)点P 在x 轴上;(3)点P 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5;(4)点P 在过点A(-1,2)且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解:(1)∵点P(3m -6,m +1)在y 轴上,∴3m -6=0,解得m =2.∴m +1=3,∴点P 的坐标为(0,3).(2)∵点P(3m -6,m +1)在x 轴上,∴m +1=0,解得m =-1,∴3m -6=-9,∴点P 的坐标为(-9,0).(3)∵点P(3m -6,m +1)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5,∴m +1-(3m -6)=5,解得m =1, ∴3m -6=-3,m +1=2,∴点P 的坐标为(-3,2).(4)∵点P(3m -6,m +1)在过点A(-1,2)且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m +1=2,解得m =1,∴3m -6=-3,m +1=2,∴点P 的坐标为(-3,2).24.(10分)如图,△ABO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点O(0,0),A(5,0),B(2,4).(1)求△OAB 的面积;(2)若O ,B 两点的位置不变,点M 在x 轴上,则点M 在什么位置时,△OBM 的面积是△OAB 面积的2倍?(3)若O ,A 两点的位置不变,点N 由点B 向上或向下平移得到,则点N 在什么位置时,△OAN 的面积是△OAB 面积的2倍?解:(1)S △AOB =5×4×12=10. (2)设M(x ,0),则S △OBM =12×4×|x|=10×2,∴|x|=10,∴x =±10,∴M(10,0)或(-10,0).(3)设N(2,y),则S △OAN =12×5×|y|=10×2,|y|=8, ∴y =±8,∴N(2,8)或(2,-8).25.(12分)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再回答后面的问题: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两点P 1(x 1,y 1),P 2(x 2,y 2),这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P 1P 2=(x 2-x 1)2+(y 2-y 1)2.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上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时,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简化为|x 2-x 1|或|y 2-y 1|.(1)已知点A(2,4),B(-3,-8),试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2)已知点A ,B 在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点A 的纵坐标为5,点B 的纵坐标为-1,试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3)已知点A(0,6),B(-3,2),C(3,2),判断线段AB ,BC ,AC 中哪两条是相等的?并说明理由.解:(1)∵A(2,4),B(-3,-8),∴AB =(-3-2)2+(-8-4)2=169=13,即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13.(2)∵A ,B 在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点A 的纵坐标为5,点B 的纵坐标为-1,∴AB =|-1-5|=6,即A,B两点间的距离是6.(3)AB=AC.理由:AB=(-3-0)2+(2-6)2=25=5,BC=(-3-3)2+(2-2)2=36=6,AC=(0-3)2+(6-2)2=25=5,∴AB=AC.。
第七章单元测试题(DOC)

第七章测试题一、选择题1、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12-35),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气中飞行受力图中,正确的是( )。
(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2、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10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3、观察图中的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C.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4、贵州2台经常报道车祸的发生,大部分是酒驾所导致,交警常用酒精测试仪测驾驶员饮酒的浓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车被撞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交警闻到酒味是分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C.力只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5、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6、(2015春•盐都区期末)足球已被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必修内容.下列与足球有关的力不属于弹力的是()A.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 B.踢足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C.头球攻门时头对球的顶力 D.使弹起的足球落回地面的力7、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计,物重G=2.0N,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分别为()A. 0,2.0N B. 2.0N,0 C. 2.0N,4.0N D. 2.0N,2.0N8、(2015春•芦溪县期末)一支准确的弹簧测力计,把物体挂在挂钩上其示数是4N,若把弹簧测力计倒过来悬挂,物体挂在吊环上,手拿着挂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A.小于4N B.等于4N C.大于4N D.无法确定9、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10、(2011·恩施中考)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
国开作业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七章 自测练习83参考(含答案)

题目:只有右肺才有的结构是()。
选项A:斜裂
选项B:下叶
选项C:上叶
选项D:脏胸膜
选项E:水平裂
答案:水平裂
题目:关于呼吸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选项B:肺由肺内的各级支气管、血管及淋巴管组成
选项C: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器官选项D:一般把鼻、咽和喉称为上呼吸道
选项E:气管、支气管及分支称为下呼吸道
答案:肺由肺内的各级支气管、血管及淋巴管组成
题目:关于肺的位置和形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A:位于胸膜腔中
选项B:肺有一尖、一底、三面和三缘
选项C:肺位于纵隔两侧
选项D:右肺宽短,左肺窄长
选项E:纵隔面中央为肺门
答案:位于胸膜腔中
题目:鼻旁窦不包括()。
选项A:下颌窦
选项B:上颌窦
选项C:筛窦
选项D:蝶窦
选项E:额窦
答案:下颌窦
题目:支气管哮喘时,与何处平滑肌发生痉挛有关()。
选项A: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选项B:支气管和小支气管
选项C: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管
选项D: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
选项E: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
答案: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
题目:支气管树的终末部分为()。
选项A:肺泡囊
选项B:肺泡管。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到x轴的距离为()A.3B.-3C.4D.-42.设点A(m,n)在x轴上,且位于原点的左侧,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m=0,n为任意实数;B.m=0,n<0C.m为任意实数,n=0;D.m<0,n=03.如图,若在象棋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帅”位于点(-2,-2),“马”位于点(1,-2),则“兵”位于点()A.(-1,1)B.(-2,-1)C.(-4,1)D.(1,-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2,3)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Q,则点Q的坐标是()A.(-2,6)B.(-2,0)C.(-5,3)D.(1,3)5.如图,将三角形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2),(3,4),(1,7)B.(2,2),(4,3),(1,7)C.(-2,2),(3,4),(1,7)D.(2,-2),(4,3),(1,7)6.如图,将长为3的长方形ABCD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D(6,3),则A点的坐标为()A.(5,3)B.(4,3)C.(4,2)D.(3,3)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点A的坐标为(-3,3),点B的坐标为(2,0),则三角形ABO的面积是()8.如图,坐标平面上有P,Q两点,其坐标分别为(5,a),(b,7),根据图中P,Q两点的位置,则点(6-b,a -10)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9.已知点P的坐标为(2-a,3a+6),且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坐标是()A.(3,3)B.(3,-3)C.(6,-6)D.(3,3)或(6,-6)10.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顶点A(1,3),B(1,1),C(3,1),规定“把正方形ABCD先沿x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为一次变换,如此这样,连续经过2 017次变换后,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M的坐标变为()A.(-2 015,2)B.(-2 015,-2)C.(-2 016,-2)D.(-2 016,2)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七年级三班座位按7排8列排列,王东的座位是3排4列,简记为(3,4),张三的座位是5排2列,可简记为_________.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4,1)向左平移____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1,1).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3),将线段OA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线段O'A',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_________.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是________.15.已知点N的坐标为(a,a-1),则点N一定不在第________象限.16.已知点A的坐标(x,y)满足+(y+3)2=0,则点A的坐标是________.17.已知点A(a,0)和点B(0,5),且直线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0,则a的值是________.18.如图,在5×4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点O,A,B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在第四象限内坐标为________.19.如图,长方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y轴上,点B的坐标为(3,2).点D,E分别在AB,BC边上,BD=BE=1.沿直线DE将三角形BDE翻折,点B落在点B'处,则点B'的坐标为________.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断地移动,每移动一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0,1),A2(1,1),A3(1,0),A4(2,0),…,那么点A4n+1(n为自然数)的坐标为(用n表示).三、解答题(21题6分,22题8分,25题12分,26题14分,其余每题10分,共60分)21.如果规定北偏东30°的方向记作30°,从O点出发沿这个方向走50米记作50,图中点A记作(30°,50);北偏西45°记作-45°,从O点出发沿着该方向的反方向走20米记作-20,图中点B 记作(-45°,-20).(1)(-75°,-15),(10°,-25)分别表示什么意义?(2)在图中标出点(60°,-30)和(-30°,40).22.如图,已知火车站的坐标为(2,1),文化宫的坐标为(-1,2).(1)请你根据题目条件,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写出体育场、市场、超市的坐标.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m+1)和点B(m+3,-4)都在直线l上,且直线l∥x轴.(1)求A,B两点间的距离;(2)若过点P(-1,2)的直线l'与直线l垂直,求垂足C点的坐标.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3),B(-5,1),C(-2,0),P(a,b)是△ABC的边AC上任意一点,△ABC经过平移后得到△A1B1C1,点P的对应点为P1(a+6,b-2).(1)直接写出点C1的坐标;(2)在图中画出△A1B1C1;(3)求△AOA1的面积.25.如图,长阳公园有四棵古树A,B,C,D(单位:米).(1)请写出A,B,C,D四点的坐标;(2)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公园决定将如图所示的四边形EFGH用围栏圈起来,划为保护区,请你计算保护区的面积.参考答案一、1.【答案】C2.【答案】D解:因为点A(m,n)在x轴上,所以纵坐标是0,即n=0.因为点A位于原点的左侧,所以横坐标小于0,即m<0.所以m<0,n=0,故选D.3.【答案】C解:由“帅”与“马”的位置可以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而可知“兵”位于点(-4,1),故选C.4.【答案】D解:点P(-2,3)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即横坐标加上3,纵坐标不变,则Q点的坐标为(1,3),选D.5.【答案】C解:三角形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即(-4,-1),(1,1),(-1,4)的横坐标分别加上2,纵坐标分别加上3,得(-2,2),(3,4),(1,7).故选C.6.【答案】D解:由长为3,可知A点的横坐标为6-3=3,纵坐标与D点相同,即坐标为(3,3).故选D.7.【答案】D解:此题首先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连线画出三角形ABO,然后运用转化思想将点的坐标转化为线段的长度,底BO=2,高为3,所以三角形ABO的面积=×2×3=3.8.【答案】D解:由P,Q在图中的位置可知a<7,b<5,所以6-b>0,a-10<0,故点(6-b,a-10)在第四象限.9.【答案】D解:因为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所以|2-a|=|3a+6|,所以a=-1或a=-4,当a=-1时,P点坐标为(3,3),当a=-4时,P点坐标为(6,-6).10.【答案】B二、11.【答案】(5,2)12.【答案】513.【答案】(-1,3)14.【答案】(2,-2)解:将点A(-1,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的坐标为(-1+3,2),即(2,2),则点B关于x轴15.【答案】二16.【答案】(2,-3)17.【答案】4或-4解:由三角形的面积=底×高×得,5|a|·=10,解得|a|=4,所以a=4或a=-4.此处学生容易只考虑一种情况.18.【答案】3;(1,-1)(答案不唯一)19.【答案】(2,1)解:由题意知四边形BEB'D是正方形,∴点B'的横坐标与点E的横坐标相同,点B'的纵坐标与点D的纵坐标相同,∴点B'的坐标为(2,1).20.【答案】(2n,1)解:由图可知n=1时,4×1+1=5,点A5(2,1),n=2时,4×2+1=9,点A9(4,1),n=3时,4×3+1=13,点A13(6,1),…,所以点A4n+1(2n,1).三、21.解:(1)(-75°,-15)表示南偏东75°距O点15米处,(10°,-25)表示南偏西10°距O点25米处.(2)如图.22.解:(1)如图.(2)体育场、市场、超市的坐标分别为(-2,4),(6,4),(4,-2).23.解:(1)∵l∥x轴,点A,B都在l上,∴m+1=-4,∴m=-5,∴A(2,-4),B(-2,-4),∴A,B两点间的距离为4.(2)∵l∥x轴,PC⊥l,x轴⊥y轴,∴PC∥y轴,∴C点横坐标为-1.又点C在l上,∴C(-1,-4).24.解:(1)C1(4,-2).(2)△A1B1C1如图所示.(3)如图,△AOA1的面积=6×3-×3×3-×3×1-×6×2=18---6=6.25.解:(1)A(10,10),B(20,30),C(40,40),D(50,20).(2)如图,E(0,10),F(0,30),G(50,50),H(60,0),另外令M(0,50),N(60,50),则S=S-S△OEH-S△FMG-S△HGN=50×60-×10×60-×20×50-×10×50=1 950(平方米),所以保护OMNH区的面积为1 950平方米.。
第七章统计热力学基础

练习7.7一个U,N,V确定的系统,任何一种分布均不能随意的,而必须满足①与②两个条件。
练习7.8对于一定量的某气态、液态、固态物质,其微观状态数的排序是。
练习7.9最概然分布的微观状态数随粒子增加而①,该分布出现的概率随粒子数增加而②。
自测7.15转动特征温度定义为( )。
(A) (B) (C) (D)
自测7.16双原子分子在温度很低时且选取振动基态能量为零,则振动配分函数值为()。
(A)0(B)1(C)<0(D)>0
自测7.17对于N个粒子构成的定位独立可辨粒子系统熵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自测7.18对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动,下面的结果中正确的是( )。
自测7.23已知CO与N2的质量、转动特征温度基本相同,若电子运动与振动能级均未开放,则()。
(A) (B) (C) 与 无法比较(D)
自测7.241mol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当其温度由T1升到2T1时,若其转动惯量不变,则其转动熵变将是()。
(A) 5.763J·mol1K1(B)RlnT1
(C)RlnT2(D) 11.526J·mol1K1
练习7.22一个体积为V,粒子质量为m的离域子系统,其最低平动能级和其相邻能级间隔为①。若平动能级的 ,该能级的统计权重 是②。
练习7.23NH3分子的对称数是3,BF3分子的对称数是。
练习7.24已知HI的转动惯量I为4.31×1045kg·m2,h=6.626×1034J·s,k=1.38×1023J·K1,则其转动特征温度是。
(C)它的定义是 (D)它不是状态函数
自测7.32用J代表分子具有的各独立运动项目,分子在能级i的统计权重gi为下式中的()
07化工原理 自测题 上

第七章自测练习(上册部分)7.1练习一:流体流动一、填充1、连续性假定是指。
2、控制体与系统的区别在于考察方法的不同,对系统进行考察的方法是法,对控制体进行考察的方法是法。
3、圆管内湍流和层流的区别是:流型层流湍流本质区别Re剪应力分布速度分布u/u maxλ与Re的关系高度湍流一般湍流λ与ε/d的关系4、圆形直管内,q V一定,设计时若将d增加一倍,则层流时 h f是原值的倍,高度湍流时,h f是原值的倍。
(忽略ε/d的变化)5、流体在直管内流动造成阻力损失的根本原因是,直管阻力损失体现在。
6、某孔板流量计用水测得Co=0.64,现用于测ρ=900kg/m3,μ=0.8mPas的液体,问此时Co 0.64。
(>, =, <)7、如图示管线,将支管A的阀门开大,则管内以下参数如何变化?(↑,↓)q VA,q VB,q V总,P ,h fA, h fMN8、图示管路系统中,已知流体流动的总阻力损失h f=56J/kg,若关小阀门,则总阻力损失h f’= J/kg,两槽液面的垂直距离 H= m.9、图示管路系统中,已知d ab=d cd, εab=εcd,l ab=l cd,μ≠0。
比较u a u c,(p a-p b) (p c-p d), (P a-P b) (P c-P d).10、如图示供水管线。
管长L,流量qV,今因检修管子,用若干根直径为0.5d、管长相同于L的管子并联代替原管,保证输水量q V不变,设λ为常数,ε/d相同,局部阻力均忽略,则并联管数至少需要根。
11、如图通水管路,当流量为q V时,测得(P1-P2)=5mH2O,若流量为2 q V时,(P1-P2)= mH2O(设在阻力平方区)二、选择1、倒U型压差计,指示剂为空气,现改指示剂为油,水的流向不变,则R()A)增大B)变小C)不变D) R不变,但倒U型压差计中左侧液位高于右侧。
2、圆形直管内径d=100mm,一般情况下输水能力为()A)3m3/h B)30m3/h C)200 m3/h D)300 m3/h3、某孔板流量计,当水流量为q V时,U型压差计读数R=600mm,(ρi=3000kg/m3), 若改用ρi=6000 kg/m3的指示液,水流量不变,则此时读数R为()A)150mm B)120mm C)300mm D)240mm三、计算1、如图所示三只容器A、B、C均装有水(液面恒定),已知:z1=1m, z2=2m, U型水银压差计读数:R=0.2m, H=0.1m 试求:1) 容器A上方压力表读数p1;2) 若p1(表压)加倍,则(R+H)值为多少?2、某输液管路如图所示,已知液体的密度为900kg/m3,粘度为30mPas,除AB段外,直管总长(包括全部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L=50m, 管径d=53mm, 复式U型压差计指示剂为水银,两指示剂中间流体与管内流体相同,指示剂读数R1=7cm, R2=14cm,。
物流概论第七章测试题及答案:物流标准化

物流概论第七章测试题及答案:物流标准化(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1.物流标准化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 )2.物流标准化的效果可以不通过在社会实践中实施标准而表现出来。
( )3.物流标准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 )4.物流标准化系统属于一次系统。
( )5.物流标准化的国际性是其不同于一般产品标准的重要特点。
()6.专业计量单位标准属于基础标准。
( )7.气动式起重机属于分系统技术标准中的作业车辆标准。
( )8.物流设施、建筑的检查验收规范属于物流标准中的工作标准。
( )9.物流是社会分工专业化的产物,它与经济水平和市场发达程度密切相关,我国正在加快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物流标准化工作已从“市场需求”转向“行政需求”,有需求的标准才有价值。
( )10.标准化的形式是标准化内容的表现形式。
( )11.在标准化形式中,统一化是人类对社会产品的类型及流通手段,方法进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的一种有效形式。
( )12.在标准化形式中,通用化的目的是消除混乱,为人类的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
( )13.在标准化形式中,标准化是系列化的高级形式。
( )14.在标准化形式中,系列化是使某一类产品系统的结构,功能标准化的最佳形式。
( ) 15.在标准化形式中,通用化是互换性的前提。
( )16。
在标准化形式中,通用化程度越高对市场的适应性越强。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的作用和建筑模数尺寸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18.从其与人的关系看,基础模数尺寸是适合人体操作的最低限度尺寸。
( )19.现代物流的特征之一是物料的集装单元化,集装单元化程度的高低是判断一个国家现代物流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
( )20.物流信息服务标准主要包括物流信息企业服务标准和从业人员服务标准。
( )21.物流标准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物流信息的标准化。
( )22.物流活动的根本任务是将工厂生产的合格产品保质保量并及时地送到用户手中。
人教版初二物理8年级下册 第7章(力)自测检测题 含答案(含答案)

人教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力自测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1、划艇比赛的运动员随着有节奏的号子声,大家齐心合力划动木桨使船快速前进的力是( )A. 水对船的作用力B. 人对木桨的作用力C. 木桨对水的作用力D. 水对木桨的作用力2、(双选)关于力的知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小明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墙没有被推动,而他却向后运动,说明墙给小明的力大于小明给墙的3、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的重心都一定在这个物体上B.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可能不在物体的中心C.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D.物体重心的位置一定会随物体形状改变而改变4、欧姆同学用力提起一桶水,他对水桶施加了一个拉力,此时水桶对欧姆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拉力,这两个力的( )A.大小相同B.方向相同C.大小和作用点相同D.三要素相同5、如图所示,固定着磁体的小车靠近固定着铁块的小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磁体吸引铁块的力,其施力物体是铁块B. 只有当磁体与铁块接触时,才会产生力的作用C. 磁体对铁块有吸引作用,而铁块不会吸引磁体D. 它们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但也会产生力的作用6、下列现象中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的是( )A.压弯的锯条B.拉长的橡皮筋C.被挤压后的橡皮泥D.拉弯的竹子7、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失去质量,质量为零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C.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面8、不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 )A.力的作用点B.力的方向C.力的大小D.力的单位9、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A.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力 ,B.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 ,C.磁体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D.绳子对小车的拉力)10、关于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C.物体的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成正比11、“以卵击石”,卵破的施力物体是 ( )A.人B.卵C.石D.手1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B.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C.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D.拉力属于弹力,支持力不属于弹力13、“神十”航天员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演示了在“失重”状态下奇特的物理现象,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天言一号中进行()A.用弹簧握力计测握力B.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C.用温度计测温度D.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二、填空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遵重法律权威(自测练习题)编写说明:1.忠于大纲和教材。
绪论和各章习题严格按照“大纲”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最新版本教材编写,并将紧随教材的日后修订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
2.覆盖面广,重点突出。
习题几乎覆盖教材所有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对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重要知识点做到从多角度进行考查。
3.排列有序。
全部习题的排列以题型为单元,每种题型内的习题严格按照所考查知识点在教材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呈现,对于涉及多个知识点的,一般以最后出现的知识点为准,以便于练习。
4.难易结合,有一定区分度,考察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力求注重考查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使用说明:1.可服务于训练、复习和考试。
本套习题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各章节内容的同步训练,也可以作为学生在准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考试的复习参考,又可以作为教师命制该课程期末考试试题的选择素材。
2.可服务于自测、巩固和提高。
学生在使用本套习题时,应首先学习和阅读教材,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测训练,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强化认识、提高能力,做到把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和逻辑结构,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具备较强的理论思维方式与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的历史使命?一、单项选择题1.依法享有和行使法律自由意味着()。
A.废除人们的自由B.任意干涉人们的自由C.对当事人的自由施加合理的约束D.任意限制人们的自由2. 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在法治理念上的必然反映是()。
A.服务大局B. 执法为民C. 党的领导D. 公平正义3、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是()。
A.依法治国B. 执法为民C. 党的领导D. 公平正义4.公平正义的起点是()。
A.立法公正B. 执法公正C. 司法公正D. 守法5.公平正义的保障是()。
A.立法公正B. 执法公正C. 司法公正D. 守法6.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
A.立法公正B. 执法公正C. 司法公正D. 守法.7. 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
A.宪法和法律B. 国家政策C.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D. 党的纪律8.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是()。
A.宪法保障B. 行政保护C. 司法救济D. 党的领导9.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 共产党B. 人民群众C. 人民政府D. 人民代表大会10.正当程序的底线标准是()。
A. 参与性B.时限性C. 公开性D. 中立性11.马克思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体现了权利与义务()。
A.结构上的相关关系B.总量上的等值关系C.功能上的互补关系D.地位上的主次关系12.()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党的领导13.下列不属于党对社会主义法治领导的是()。
A.思想领导B.政治领导C.组织领导D.作风领导14.()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A.人民当家作主B.权利平等C.权力制约D.自有保障15.保障公民的()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
A.自由与平等B.合法权利C.正当权益D.人身安全16.法律问题的核心是()问题。
A.法治思维B.法律权利义务C.依法治国D.实体与程序关系17.()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A.执法为民B.自由平等C.公平正义D.服务大局18.从文明的分类来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同属于社会主义()范畴。
A.物质文明B.政治文明C.精神文明D.法治文明19.在下列概念中,哪一个能够体现出“依法治国”的实质()A.法制 B.法治 C.人制 D.人治20.()是正当程序的底线标准。
A.中立性B.参与性C.公开性D.时限性21.在众多社会规范中,社会主体的一切行为都要以()为最高权威。
A.政策B.道德C.法律D.习俗二、多项选择题1.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体现在以下方面()。
A.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的。
B.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等值的。
C.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在功能上相互补充。
D.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在总量上不是等值的。
2.执法为民的三项基本要求是()。
A.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法律主体地位,坚持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B.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维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利。
C.文明执法,执法的过程和方式符合法定要求。
D.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重。
3.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基本要求是( )A.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重B.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C.坚持立法公正优于执法公正D.坚持实体公正优于程序公正4.法治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A.法律至上B.权力制约C.人权保障D.正当程序5. 法律至上具体表现为()。
A. 普遍适用性B. 适当适用性C. 优先适用性D. 不可违抗性6. 权力制约原则可以概括为()。
A. 职权由法定B. 有权必有责C. 用权受监督D. 违法受追究7.封建人治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A.君主专制B.权大于法C.义务本位D.人权保障8.权利与权力的关系表现为()。
A.权利来源于权力B.权力服务于权利C.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D.权利必须受权力制约9.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服务大局10.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的资本主义法治思想有()A.权力制约B.正当程序C.人权保障D.罪刑法定11.我国宪法确立了“党必须在()范围内活动”的基本原则。
A.宪法B.党章C.法律D.国家政策12.服务大局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是()A.服务大局可以不按照法律办事B.依法正确履行职责是服务大局的基本要求C.依法履行职责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服务大局D.服务大局的重要手段和前提是依法正确履行职责13.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A.宪法保障B.立法保障C.行政保护D.司法救济14.按照法治思维,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A.权力来源于权利B.权力服务于权利C.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D.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15.下列说法中正确表达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有()A.结构上的相关关系B.总量上的互补关系C.总量上的等值关系D.功能上的等值关系E.功能上的互补关系16.大学生参与法律实践的主要方式有()A.参与立法讨论B.进行法律监督C.旁听司法审判D.参与法律问题讨论17.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包括()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18.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A.坚持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并重B.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C.坚持司法公正和守法公正并重D.坚持立法公正和守法公正并重19.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在本国主权范围内所有()都必须遵守法律。
A.国家机关B.社会组织C.公民个人D.外国公民20.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A.外在强制力B.内在说服力C.规范性D.执行力度2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观念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精髓。
A.性质B.功能C.目标方向D.价值取向E.实现途径F.本质2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包括()A.鲜明的政治性B.彻底的人民性C.系统的科学性D.充分的开放性三、判断题1.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对)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并不是等同,也不是形式上的平等,而是实质上的平等。
(对)3.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因此,党不必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错)4.大学生要有强烈的守法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但不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避免自身受到伤害。
(对)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即使是国家主席也不得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界限。
(对)四、简答题1.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答:1依法治国2执法为民3公平正义4服务大局5党的领导2.简述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答:(课本P159-160)1法律至上2权力制约3人权保障4正当程序3.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答:法律至上权力制约人权保障正当程序(P159)五、论述题(一)、法治与人治、法制、德治的区别1. 法治与人治:法治是指一种治国方略、社会调控方式,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治国方略,人治是权力单一化的状态,是一种单向的,自上而下的,等级森严的“线状”控权模式,会滋生“独权”和“专制”2. 法治与法制:法制只是强调形式意义的内容,法制的概念不包含价值;而法治既强调形式意义的内容又强调实质意义的内容,法治包含了价值内涵,强调了人民主权3. 法治与德治:两者社会控制与治理国家的方式不同。
德治更加依赖于统治者的道德水准,在德治中重要的是道德观,是人们各自的道德共同规范的行为领域。
而法治则更加具有统一性和确定性。
(二)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P154)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观念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
是社会注意法治的核心和精髓,是我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知道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教训和吸收古今中外法治文明成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彻底的人民性、系统的科学性、充分的开放性四个基本特征。
(三)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P167)1、首先,明确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树立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树立法律权威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树立法律权威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国家的基础2、其次,要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推进依法执政提高立法质量严格规范公正执法提升司法公信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做到全民知法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