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
当代大学生如何建设或维护生态环境

当代大学生如何建设或维护生态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
而当今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领导者,更应该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维护中来。
本文将就当代大学生如何建设或维护生态环境这一话题展开阐述。
一、提高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具备高水平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我们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掌握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环境政策和法规,明确环境保护是对人类自身的保护。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对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碳排放等问题有更高意识的把握,树立低碳生活的理念,保护好环境,从我们自身的行动做起,将环境保护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当代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来。
参与环保公益事业、志愿服务等活动,可以增强我们的环保意识,提高我们的环保技能,同时也是一种提高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可以参与植树造林、河道清理、环保宣传、绿色出行等环保活动,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三、倡导绿色出行绿色出行对于减少空气污染和提高交通效率有很大益处。
当代大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绿色出行,减少车辆尾气的排放。
我们可以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也可以租借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工具。
在学校内,可以积极推广绿色出行的理念,将它引入到更多的人的生活当中。
四、倡导低碳生活当代大学生应当倡导低碳生活,从个人出发,降低自己碳排放的数量,切实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我们应该提高节能意识,节约用电、用水、用纸,鼓励节约食品、资源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环保公益活动、科普宣传等方式,倡导更多的人采用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五、促进环保科研和创新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注重环保科研和创新,促进环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我们可以参与到环保科研项目中来,探究环保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加强环保领域的人才培养。
在技术上,还可以和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等合作,推动环保应用的开发和推广,打造更加绿色的社会生态环境。
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

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加强环保教育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应增加环保教育的内容和力度。
学校可以开设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专业课程,如环境科学、生态学等,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
此外,可以组织环境保护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校园内设置环保宣传牌、展板等,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大学生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年轻一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大学应当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关注环保。
比如,鼓励学生选择低碳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提倡节约用水和用电,宣传推广低碳饮食,减少食物浪费;组织环保义工活动,号召学生参与环保行动。
通过这些实际行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每一个选择都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激发环保创新创新是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素质,而环保创新是大学生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作用的一种方式。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并组织环保科研项目。
为此,学校可以设立环境保护创新基金,资助学生开展环保科研项目。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环境保护创新大赛,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激发他们的环保创新激情。
通过创新实践,大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环保问题,并通过创新解决方案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四、强化环境保护意识的实践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一种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去加深对环保问题的认识。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湿地保护、垃圾分类等。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体验环保工作的实际困难和成就感,也能够增强他们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代大学生如何建设或维护生态环境3篇

当代大学生如何建设或维护生态环境3篇当代大学生如何建设或维护生态环境1篇越来越多的灾难时间无时无刻不提醒我们重视环境保护,这种危机让人们开始不得不重视环境保护。
人们是环境的污染者,同时也是环境的保护者。
国家对于环境的保护提出了不少的方针和政策,但是在我们身边对环保这个观念并不深入人心。
近些年提出的低碳环保概念受到了许多人的重视,因为人们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限制人们生活的碳排量是一个减少碳排量的重要途径。
同时这也可以增长我们的经济实力。
身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型大学生,环保不仅仅是表面文字,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我们对环境保护也要做出自己应该尽的责任,环保从身边做起,于点滴之间。
做到一下几个方面,尽微薄之力。
一、节电。
节电不在于随口说说,也不在于朝夕之间,而是要长期坚持下去的。
我们要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
在寝室里用灯的时候尽量开少量的灯,比如寝室有两个灯,在不需要太强照明的时候,可以只开一个灯。
学校可以制定晚上定时关灯的制度,这样既可以督促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就寝习惯,又节约了电能。
温度适宜的时候,尽量不开教室里的空调,并且要注意控制空调开的温度高。
不用电脑的时候最好尽量关机,电脑的耗电量只要是宿舍里的主要耗电器。
二、节水。
要知道全世界还有很多地方饮食用水都还很成问题,而我们生活的地方水资源丰富,我们更应该要学会珍惜。
用水后要随手关好水龙头,合理用水,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作为化学专业的学生,平时做的实验并不少,因此在做实验的时候,应该注意废水的处理,防止水污染。
生活用品上尽量不用含磷洗涤剂,可以使用较为温和而且对环境影响小的洗涤剂,比如肥皂等。
三、生活方面。
在学校吃饭的时候都尽量不要使用一次性碗筷,用餐厅提供的消毒餐具或是自带餐具,这样既卫生又环保。
外出购物时,可以自带购物袋。
我们应该对垃圾分类处理,这样有利于垃圾的再利用,也有利于资源的再回收。
生态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生态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简介生态环境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力。
在当今世界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时,生态环境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帮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
为什么需要进行生态环境教育?1.提高学生的意识:通过生态环境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责任。
2.培养正确价值观:通过教育,可以让学生树立起珍视自然、尊重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
3.培养创新能力: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创新思维来解决,通过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传承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并关心本地区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这些重要资源。
生态环境教育的实施方法1.课堂教育:将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融入到各个学科的课程中,让学生从小就接受环境保护意识的灌输。
2.实地考察与参观:组织学生参观一些生态保护区、环境监测站等地,使他们亲身体验自然环境的美好并了解到环保措施的必要性。
3.社区参与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境保护活动,例如清理垃圾、种植树木等,让他们实践行动起来,并感受到自己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4.建立绿色学校:在学校中创建绿化园区、节约用水、分类垃圾等项目,激发学生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兴趣和参与度。
生态环境教育的最佳实践案例1.瑞士宝盒计划:该项目通过在线游戏和教育材料,向学生传授关于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管理的知识,激发他们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2.日本的绿色学校:日本在建设绿色学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多种措施改善学校环境,如种植植物、节能等,并将环境保护纳入课程中。
3.中国的清洁生产教育项目:该项目旨在培养学生对于清洁生产理念的认知和实践能力,通过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清洁生产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总结通过生态环境教育,可以培养出关心环境、愿意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新一代。
学生们在接受生态环境教育的同时不仅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也可以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大学生使命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丽家园

大学生使命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丽家园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作为社会的主力军,大学生承担着重要的使命,需要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和共建美丽家园的行动中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大学生在保护生态环境中所应承担的使命。
1、加强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的第一步是要加强环境意识。
大学生应该明白只有一个健康的环境才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条件。
因此,大学生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
例如,减少用水用电,节约能源,分类垃圾等。
2、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各种环保活动中去,如植树造林、河流湖泊清理、城市垃圾清理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还能够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到环保科研和技术创新中去,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3、宣传环保知识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大学生应该主动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讲座、演讲比赛、环保展览等形式,向公众传递环保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发布一些与环保相关的信息和文章,引起公众的重视。
4、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榜样和引领者,应该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这包括鼓励大家减少使用塑料袋、纸巾等一次性用品,鼓励大家多走路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鼓励大家多种树、种花,创造更多的绿色空间。
大学生要发挥自己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带动更多人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
5、推动环境法规的完善大学生还应当积极参与到环境法规的制定和改善中去。
要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争取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同时,大学生还应该自觉遵守环境法规,不随意乱扔垃圾,不破坏环境资源,做到言行一致,成为合格的环境公民。
总之,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保护生态环境是大学生应承担的重要使命。
只有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和共建美丽家园的行动中去,才能够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保护环境大学生心得体会范文

保护环境大学生心得体会范文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尤其是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下面是我个人对保护环境的一些心得体会:首先,我认为保护环境的首要任务是要树立环保意识。
在大学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环境问题,并认识到环境问题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只有当我们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才能真正行动起来。
其次,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保护环境。
比如,可以参加环保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参与垃圾清理、树木种植等行动。
通过亲身参与环保活动,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人。
另外,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采取环保措施。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环保的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可以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可以节约用水、用电,减少资源的浪费。
保护环境不一定需要做大的事情,只要从自身做起,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来宣传环保知识。
我们可以组织讲座、展览、宣传活动等形式,向更多的人传递环保理念,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通过鼓励身边的人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我们可以汇聚更多的力量,共同保护环境。
最后,我认为大学生应该持续关注环境问题,并与身边的人一起形成保护环境的共识。
只有当我们所有的人都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并且愿意付出行动时,我们才能真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环境。
总之,作为大学生,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应该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从自身做起,宣传环保知识,持续关注环境问题。
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就能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地球家园。
当代大学生如何建设或维护生态环境

当代大学生如何建设或维护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环境的日益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他们应该积极地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保护我们的环境,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文将就当代大学生如何建设或维护生态环境这一话题对此展开探讨。
一、提高环保意识。
提高环保意识是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条件,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必须先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把生态环境作为每个人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要养成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碳排放等良好的环保习惯,宣传环保的理念,开展环保主题宣传活动,扩大社会影响,营造环保氛围。
二、参与志愿服务。
大学生可以积极参加环保志愿服务活动,亲身感受到环保所需的力量,同时也能通过活动提高自身的环境意识。
可以参与校内外的环保实践活动,不断完善自身的环保经验和技能,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也可以积极参与社区、城市的环保活动,与各级政府机关、环保团体联合开展环境维护和污染治理工作,共同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三、倡导绿色出行。
交通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倡导绿色出行就是大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保护的必要途径之一。
可以通过骑自行车、步行出行等方式减少车辆污染,不仅降低了个人的碳排放,也为城市减轻了交通负荷,为城市的健康环保作出贡献。
四、保护植被、动物。
植被和动物是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对于其保护和维护,就是保护和维护整个生态环境。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活动的方式,参与到校园环境建设、保护和改善工作中来,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完成各项生态保护任务,共同维护整个社会的环境。
五、合理使用资源,营造低碳生活。
大学生应该学会合理使用资源,减少浪费。
例如用电、用水等,我们都应该养成节约意识,合理用水用电,减少浪费资源。
同时应该将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为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生保护环境总结

大学生保护环境总结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行为举止对于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
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更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倡导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首先,大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比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多使用环保袋和饭盒,减少浪费。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减少能源的浪费。
同时,大学生还应该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比如义务植树、垃圾分类等。
通过这些具体的行动,大学生可以将环保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身体力行的环保者。
其次,大学生应该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作为知识分子,大学生应该有责任向更多人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环保讲座、组织环保知识竞赛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环保知识,激发大家保护环境的热情。
同时,大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社交平台,多发表一些环保方面的观点和建议,引导更多的人关注环保问题。
最后,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可以组织一些环保志愿者活动,比如组织垃圾清理活动、环保宣传活动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环保问题,增强环保意识,同时也可以为社会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大学生保护环境是每个大学生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每个人都能够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才能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让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希望每个大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状况调查班级:国贸1501小组成员:魏紫嫣张真榕夏文悦张雅蓉张莹莹钟雪华赵碧莹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状况调查调查情况介绍研究背景在高校的发展中,校园的建设,生员扩招,一方面提升了学院的实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愈来愈多的问题,其中包括环境问题,为什么会造成这些环境问题?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寝室的地面上经常丢有垃圾,垃圾袋经常是装到无法装了才带出寝室倒掉,洗衣服时,还是有同学习惯“长流水”,阳台上的灯只知随手开,却不知随手关掉。
寝室里的灯也要等到楼栋查晚熄灯的时候才关,通过每个楼栋的通报情况发现,即使用这种查晚熄灯扣分的方式,还是每天都有寝室榜上有名。
这些现象反映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是非常薄弱的。
这不仅对校园的生态环境建设造成影响,也浪费了国家的资源,甚至对自身的健康不利。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寻求更有效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我们做了一项调查。
调查对象在校学生调研方式以发放问卷电子稿的形式,不记名调查,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份调查问卷。
调查分析1、请问你的性别是?A女B男我们的调查对象都是当代大学生,男女间的生理差异,性格差异,思维差异,大家对调查的理解各有倾向性。
此次调查中的男女比例如图所示,女生占总人数的47.9%,而男生占总调查人数的52.1%,男生人数较为多一些,一般情况下,工科院校的男生是要比女生人数多一些,心理学上来说一般地,女生的耐心可能要比男生耐心要好一些,调查的时候会显得比较认真一些,但是女生也感性一些,可能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又与男生有一定的差异,不止这些,总之在一定程度上,对男女生的调查会影响调查结果。
2.你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天吗?A.5月28日B.6月5日C.6月28日D.不知道有的同学有了生态意识,但是还没有采取一些行动去关心它,设置这个题目是看看大家的关心程度,本次调查是经过网络进行调查的,就算不知道世界环保日也可以上网去查询并回答问题,这样同时也可以反映生态环境意识的宣传收到的效果,而且也会提醒一些同学多关注一下生态。
世界环保日是6月5日,然而只有23.6%的同学回答正确,并且这些同学不一定真正知道这个日子,因为是选择题,有概率性,虽然只是一个日期而已,但是从答案可以知道即使指定了环保日,仍然只有少数人去用心关注他,或许大家认为只要自己做到就好了。
图中看出56.9%的人直接选择了不知道,宁可不去猜答案,这就直接说明他们对这次调查的态度,不过也是真实的,超过半数的人不知道这个日子,也没有去网上3.你对在校园里到处张贴广告有何看法A.不赞成,既浪费又污染环境B.赞成,可以获得一些信息C.跟我没多大关系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65.8%的调查者是不赞成在校园里张贴小广告的,张贴广告既污染环境又浪费纸张。
28.8%的调查者赞成在校园里发放广告,毕竟这也可以获取一些信息。
5.5%的调查者持观望态度,认为和自己没太大关系。
4. 如果有环保活动你愿意参加吗?A.不好玩就不参加B.从不参加C.非常愿意D.视情况而定39.7%的同学愿意积极参与,这才是真正体现了大家对环境的意识,。
8.2%的同学还是不关心这个,极少数人不关心保护环境,需要对这些人做一些思想工作。
2.7%的同学从不参加环保活动,49.3%的同学视情况而定,整体上来看大多数同学还是愿意参加的。
5.你认为当前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状况如何A.非常严重B.比较严重C.没有问题D.不知道自从发现环保的迫切性,我们的周围开始出现各种环保标识,38.9%的同学表示知道,,这很正常,1.4%的同学一点都不知道。
56.9%的人了解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
很大程度上,这个题目设定的目的是基于环保意识上拓展的。
2.8%的人一点都不知道6.你对同学叫快餐怎么看待?A.很好,很方便,也节约了时间B.很不好,会造成白色污C.别人的事与我无关D.除非很急,不然绝对不用当今的便捷时代快餐成为一种潮流,31.5%的同学认为快餐很好很方便节约了时间,23.3%的同学认为快餐不好会造成白色污染,9.6%的人认为事不关己,35.6%的人只有在很急的时候才会吃。
7. 你对平常用完的矿泉水瓶、饮料瓶如何处理?A.扔垃圾箱B.给楼下收塑料的C.收集起来买掉D.随手丢掉垃圾的分类能够使回收起来更便利,处理垃圾更清晰;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帮助减少大自然的压力;49.3%的人会把瓶子扔到垃圾箱,32.9%的人会卖给收废品的,17.8%的人会收集起来卖掉。
没有人会随手乱扔,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说明人们环保水平的提高。
8.您对您所住社区的环保政策的关注情况如何?A.经常关注B.听说过,但不关注C.没听说过53.5%的人听说过但不是特别关注,仅有15.5%的人经常关注,另外31.0%的人没听说过,这从侧面反映出社区环保宣传的力度不够。
9. 你对食堂采用一次性餐具的看法A.赞成B.不赞成30.6%的人赞成使用一次性餐具,69.4%的人不赞成,说明大多数的人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10. 你了解酸雨,赤潮,沙尘暴,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吗?A.很清楚B.大概了解C.了解一点D.一点不了解大多数同学都能对生态环境问题了解一些,知道问题的重要性。
11. 您觉得个人的生态保护意识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重要吗?A.重要,因为保护环境需从每个人做起B.不重要,因为个人的影响毕竟是微小的C.没考虑过89.0%的同学已经意识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到这里才是真正体现了大家对环境的意识,看来他们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对环境的保护和未来的发展来说这样的意识是很好的。
12.7%的同学还是不关心这个,极少数人不关心保护环境,需要对这些人做一些思想工作。
12.假如在某个公共场所,您把用过的废纸、饮料瓶、一次性饭盒之类的东西要扔掉,但您却一时找不到垃圾箱,请问您通常会怎么做?A.趁没人注意扔掉B.带回家C.找垃圾桶丢掉89.0%的同学都能自觉的遵守规则,注意保护环境。
体现了大家对环境的意识,看来他们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对环境的保护和未来的发展来说这样的意识是很好的。
13.您在旅游时对其他游客乱扔垃圾,随便采摘等行为有什么看法?A.很正常B.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教育管理C.没考虑过以上数据发现大多数人都认可监管部门的监管,希望可以保护环境,监管部门看来压力山大,通过宣传使大家认识这一事情,以政策、法律形式做出具体规定,并尽力实施这些规定,否则人类的生存环境就会遭到破坏。
我国的环境形势相当严峻,尽管全国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总体上开始得到基本上。
14.您是如何看待近些年来网上虐待动物的现象?A.无所谓,那是人家的事B.看不下去,太残忍了C.愤怒,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多数人对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有一定的认识,能比较好的对待他们。
15.你怎么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A.最大限度的使自然为人类服务B.合理开发利用C.人与自然两不相干,不去利用它93.3%的人都知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这样可以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人类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必须同时注意自然界的"报复",注意发展生产给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影响,而不能超过某一限度。
环境保护就是要明确提出这一限度,通过宣传使大家认识这一限度,以政策、法律形式做出具体规定,并尽力实施这些规定,否则人类的生存环境就会遭到破坏。
16.您用水的时候有做到循环利用吗?例如把洗过菜或洗过衣服的水来冲厕所。
A.不会,那样太省了B.不会,从不想考虑问题C.偶尔会D.一直会,既省钱又环保91.8%的同学会循环使用水资源,也就是说有一般以上的同学在实际生活中很负责任并且也做到了节约资源,而少数的人视而不见,也就反映了仍有不少同学不予理会,事不关己,其实我们现在所饮用的都是循环使用的水,同学需要将环保意识扎根心底。
17. 假如你长大后赚大钱了,会为了环保,放弃开小汽车而去骑自行车吗?A.会,保护环境B.不会,那多没面子C.没考虑过每个人对使用环保交通工具的态度不同,但多数人都能自觉保护环境,绿色出行。
18.你认为环境保护的目的是?(多选)A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B.满足发展的需要C.保护生物的多样性D.保护人类的身体大部分人不认为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人类征服自然,我们本来就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平相处,并可以为后代保留资源,乃至社会能够更好的发展。
19.您主要通过何种途径了解生态意识(环保、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知识)的?(多选)A.父母教导B.电视广播C.报刊杂志D.学校教导了解生态环境的途径很多,45.2%的人会接受父母的教导,76.7%的人会通过电视广播自己了解相应内容,65.8%的人会通过报刊杂志了解,60.3%的人接受学校教导。
20.请问您平常有哪些环保的习惯?A.垃圾分类B.购买和使用环保商品C.参加环保活动D.其他44.4%的人会进行垃圾分类,61.1%的人会购买和使用环保商品,44.4%的人会参加环保活动,34.7%的人不明。
深入认识和掌握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调查者的思考从这次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环境知识的了解程度偏低环境观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较差,环境知识的来源零散实际行动不够。
从学生的自身出发。
以自己的行动感染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事业中,在日常生活中克制自己,不随手丢垃圾。
大家把垃圾都丢地上,也就会形成一种意识:这里可以丢垃圾。
如果大家都能克制自己,保护周围的环境,地上干净了,草坪没有脚印了,大家形成了这种习惯,青青小草,踏之可惜;干净地面,脏之不忍。
形成了这种意识,生态环境意识也就随之提高了。
从学校出发,大力加强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
一个学校的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高低,跟周围的氛围关系是密切的,所以学校可多组织学生会、各类社团开展一些宣传活动,也可组织进行一些有关生态环境的比赛,观看有关环保方面的电影。
开设环保类讲座从以上各个方向传授一些我国当前的环境现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校可禁止食堂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饭盒,并做到食堂碗筷卫生达标。
提高了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有助于消除高校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真正的和谐校园,更有助于未来社会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真正的和谐社会。
面对这日益恶化的环境态势,而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又不高,这需要我们加强对大学生的环境教育,着力提高每一个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掌握更完善的环保知识,加强环境保护为人类已形成的可持发展共识而努力,因此最广泛地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其重要。
对调查的总结选择题分析不足和改进基于同学对问答题的抗拒心理,所以此次问题做的较简单,都是以选择题为主,更加方便,也有利于规避同学们的厌倦情绪,同样的也符合了同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