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林业工程师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
林业工程师综合复习资料-植物学基础知识

林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综合知识部分)第一章植物学基础知识第一章植物学基础知识第一节植物细胞和组织1. 所有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植物形态结构、功能及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原生质: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原生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2. 植物细胞虽然大小不一,形状多样,但其基本结构是一致的,均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构成。
(1)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位于细胞外层。
(2)原生质体:由原生质分化形成的,位于细胞的内层。
原生质是体细胞内有生命的部分,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3. 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种:(1)有丝分裂;(2)无丝分裂;(3)减数分裂。
4. 植物组织分为: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
第二节植物的器官1. 被子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2. 根的功能:(1)吸收(主要功能),即从土壤中吸收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无机盐等;(2)固着,将植物体固着在土壤中;(3)合成、分泌、贮藏物质,根能合成多种氨基酸、植物碱、植物激素,分泌有机酸,贮藏营养物质;(4)营养繁殖等。
3. 根的分类:按照根发生位置的不同划分:(1)主根(由胚根直接萌发);(2)侧根(主根上的各级分级);(3)不定根(生长位置不固定)。
4. 根系的分类:直根系、须根系。
(1)直根系:主根粗壮发达,侧根的长短明显次于主要的根系(如,大豆、黄麻等双子叶植物及用种子繁殖的果树)。
(2)须根系:主根生长缓慢或早期生长停止,主要由不定根及其分枝组成。
(如,小麦、玉米、葱、蒜等多数单子叶植物,用扦插、压条等营养繁殖长成的植株)。
5. 根发生形态变化的类型:(1)贮藏根(如萝卜、甜菜等的肉质直根和红薯、木薯的块根);(2)气生根(分为支持根、攀援根、呼吸根。
支持根:如玉米、榕树的一些不定根;攀援根:如常春藤、凌霄花茎上的不定根;呼吸根:如红树、水松等向上植物暴露于空气中进行呼吸的根);(3)寄生根(菟丝子、桑寄生等不定根发育为吸器,侵入寄主体内吸取水分和养分)。
林业职称考试大纲-专业知识部分

森林成熟与经营周期
了解
掌握
掌握
第五节
森林收获调整
了解
了解
掌握
第六节
森林资源评价
了解
掌握
掌握
第七节
森林经营方案
掌握
掌握
掌握
第八节
现代林业经营理念与技术
了解
掌握
掌握
第九节
林业碳汇
了解
了解
掌握
第十节
森林认证
了解
了解
掌握
第六章
森林资源保护
第一节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了解
掌握
掌握
第二节
森林防火
掌握
掌握
掌握
第七章
掌握
掌握
第三节
林种规划与树种选择
掌握
掌握
掌握
第四节
林分结构
掌握
掌握
掌握
第五节
造林整地
掌握
掌握
掌握
第六节
造林方法
掌握
掌握
掌握
第七节
幼林抚育管理
掌握
掌握
掌握
第八节
造林作业设计和造林质量管理
掌握
掌握
掌握
第五章
森林经营管理
第一节
森林经营管理概述
掌握
掌握
掌握
第二节
森林区划
了解
掌握
掌握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节
森林调查
掌握
掌握
掌握
重庆市林业工程技术
林业专业知识职称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掌握要求
初级
中级
高级
第一章
林木种子
重庆市林业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资格考试教材

重庆市林业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资格考试教材
林业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考试涉及林业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相关理论的测试。
对于准备参加此项考试的考生来说,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本推荐的教材,供您参考:
1. 《森林培育学》
作者:臧润国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此书系统介绍了森林培育的理论与技术,包括林木种子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主伐更新等环节。
内容全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林业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参考书。
2. 《森林生态学》
作者:杨传平
出版社: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森林生态学是林业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学科。
此书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系统介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平衡维持机制等方面的知识,为解决林业生产和生态保护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3. 《测树学》
作者:王月海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测树学是林业工程中用于树木测量和估测的学科。
此书详细介绍了测树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包括树高、直径、材积等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为考试中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4. 《林业政策与法规》
作者:李智勇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林业政策与法规是林业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法律法规知识。
此书系统介绍了我国的林业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为考生在考试中准确把握政策方向和法律规范提供了帮助。
以上推荐的教材均为经典之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性,适合参加重
庆市林业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资格考试的考生使用。
希望您能在备考过程中认真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林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大纲复习资料

一、需掌握的知识内容:(1)现代林业的概念和内涵。
定义是,现代林业是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追求森林多种功能对社会发展的实际供给能力,结构合理,功能协调,高效及可持续的林业发展方式。
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2)现代林业的主要特征和建设目标。
特征:①现代林业是适应现代需求产生的林业发展方式;②现代林业旨在追求森林的多样产出;③现代林业是通过不断调整森林经营结构和产业结构并使结构不断优化来满足现代需求的;④现代林业是高度社会化的林业;⑤现代林业是高效及可持续的林业。
我国在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中必须抓好林业生态安全、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文明等三方面内容发展现代林业是林业工作的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林业工作的总目标,促进科学发展是林业工作的总要求,三者紧密联系、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思路的核心和主题,共同成为林业建设的旗帜和方向发展现代林业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全面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努力提高林业的多种效益,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
(3)我国现代林业的“六大工程”和“五大转变”的内容。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 2 退耕还林工程 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4 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 5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6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
(4)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及其原则。
森林永续利用指的是一定经营范围内永远、持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利用量。
林业工程师专业复习资料-森林营造

重庆市林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试专业知识部分第四章森林营造第四章森林营造第一节造林概述1. 人工造林: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他无林地上人工植树或播种营造森林。
(从无到有)2. 人工更新:在各种森林迹地上用人工的方法恢复森林。
(从少到多)3. 造林:人工造林和人工更新以及对某些低价值林分采用人工造林的方法进行改造的措施都属于造林的范畴。
4. 森林分类:人工林、天然林。
第二节森林立地1.森林立地:主要是研究森林立地条件、立地分类、立地质量评价等内容,是实现科学育林的技术基础。
(1)立地条件:指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2)立地质量: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其高低与具体树种相关联。
立地质量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生物因素。
(3)立地分类和立地类型:每一立地有其自身的特性,大面积的造林并非存在充分一致的立地条件。
狭义上,将生态学上相近的立地进行组合,称为立地分类,组合成的单元称为立地类型(又称植物条件类型)。
(4)立地质量评价:对立地宜林性或潜在的生产力进行判断或预测。
为确定林分所属立地类型提供依据。
(5)立地指数:也称地位指数,通常用某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也称上层高)来表示。
2. 森林立地因子:在进行森林立地分类和立地质量评价时,主要包括三大类:(1)物理环境因子:气候因子、地形因子、土壤因子、水文因子;(2)森林植被因子;(3)人为活动因子。
3. 森林立地主导因子:主导因子是对林木生长发育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
(1)主导因子的确定: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一是逐个分析各环境因子与植物必需的生活因子(光、热、水、养、气)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程度最大的环境因子;二是找出处于极端状态,有可能成为限制植物生长的那些环境因子。
(2)分析主导因子需要注意:一是避免只凭主观分析,需要客观调查分析总结;二是主导因子的地位离不开它所处的具体场合,场合改变,主要因子也会变化。
林业工程师综合复习资料-森林生态

重庆市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综合知识部分)目录第一章植物学基础知识第二章植物生理第三章土壤学基础知识第四章森林生态第五章林木遗传学第六章植物病虫害基础第七章气象学基础知识第八章其它与林业相关的知识考试题型第四章森林生态第一节生态学概论1. 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分为4个主要时期:(1)16世纪以前的生态学萌芽时期;(2)17世纪-19世纪末的生态学建立时期;(3)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的生态学巩固时期;(4)20世纪60年代-现代的现代生态学时期。
2. 经典生态学研究的4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3. 全球生态系统:(1)陆地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上的森林主要分为4种类型,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
2)草地生态系统:全球草原根据组成和地理分布可分为2种类型,温带草原、热带草原。
3)荒漠生态系统。
(2)水域生态系统:1)淡水生态系统:按照生物群落划分,淡水群落分为:流水群落(急流和缓流)、静水群落。
2)海洋生态系统:按照海区划分,海洋生态系统一般分为沿岸生态系统、大洋生态系统、上升流生态系统等;按照生物群落划分,一般分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藻类生态系统等。
4.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可概括为3个方面:景观结构、景观功能、景观动态。
(态能构)5. 干扰由3个方面构成:系统、事件、尺度域。
6. 斑块—廊道—基底模式: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可分为3种类型:斑块、廊道、基底。
在实际研究中,要确切地划分斑块、廊道和基底有时是很困难的,也不是必要的。
因为景观结构单元的划分总是与观察尺度相联系,所以斑块、廊道和基底的区分往往是相对的。
第二节森林与森林环境1. 森林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树木和其它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科学。
森林生态学的研究任务包括:认识森林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认识森林分类、分布、生长发育和演替规律;认识人类活动对森林及其功能的影响;提出正确经营森林、管理森林的生态学基础技术途径。
林业中级职称考试试题

林业中级职称考试试题考试题目:林业中级职称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林业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什么?A. 森林保护B. 森林开发C. 森林资源合理利用D. 森林资源的增长2. 以下哪项不是林木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A. 光照B. 温度C. 土壤D. 风力3. 林木生长的哪个阶段被称为“幼树期”?A. 从播种到出苗B. 从出苗到成活C. 从成活到生长稳定D. 从生长稳定到成熟4. 什么是林业的“三北”防护林工程?A. 东北、华北、西北B. 北方、西北、华北C. 东北、西北、西南D. 东北、华北、西南5. 林木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B. 治疗为主,预防为辅C. 综合防治,预防为辅D. 预防与治疗并重...(此处省略15个类似题目)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A. 植树造林B. 森林保护C. 森林采伐D. 森林更新2. 林业资源评估中,以下哪些因素需要考虑?A. 林木种类B. 林木年龄C. 林木生长状况D. 林木分布密度3.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经济利益最大化B.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C. 生态系统的平衡D. 社会需求的满足...(此处省略7个类似题目)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森林覆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林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 森林的生物多样性越高,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差。
()3. 林业经营中,应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其次才是生态效益。
()4. 森林防火是林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5. 林木的病虫害防治应以化学防治为主。
()...(此处省略5个类似题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林业资源的分类及其特点。
2. 阐述林业资源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3. 描述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4. 简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重庆市林业工程师职称考试复习《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第一章:林木种子凡在林业生产上可利用作为播种材料得任何器官或其营养体得一部分,不论它由什么部分发育而来,也不论它在形态构造上简单或复杂,只要能作为繁殖后代得,都统称为种子(判)明显优于当前主栽材料得繁殖材料与种植材料。
对稳定得林木群体。
林木得优质种子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纯净一致2饱满完整3健全无病虫4生活力强。
树木得一生有两个发育周期,一个就是大发育周期,一个就是小发育周期。
一般把实生树木得一生按年龄与发育特点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
一般喜光、速生得阳性树种幼年期较短,开始结实早;耐荫、生长缓慢得树种幼年期较长,开始结实晚。
如桉树、油桐得幼年期为3-6年,杉木6-8年,华北落叶松14年左右,而银杏20年左右,冷杉、云杉得幼年期更长,为50-60年。
影响树木得结实年龄主要有遗传因素、树木起源因素、外界环境因素等。
在某些特殊情况如土壤贫瘠、干旱、病虫害、火灾等得影响,林木也会过早结实。
主要有遗传种子得形成与发育一般经历花芽分化、传粉、受精、种子发育、成熟、脱落等过程。
种子得成熟:1种子得生理成熟2种子得形态成熟3种子得生理后熟。
种子虽然表现出形态成熟特征,但因胚未发育完全,或有抑制物质存在,不具备发芽能力,还需经过一段时间发育,才能形成发芽能力,这种现象称为种子得生理后熟。
林木结实稳定程度得四种类型:1结实极不稳定(夏橡、欧洲白蜡、欧洲云杉、西伯利亚落叶松)2结实不稳定(欧洲赤松)3结实稳定(欧洲白榆、疣皮桦)4结实相当稳定(西伯利亚白杨、柳、白蜡与多数灌木)。
产生大小年现象得主要原因就是树木得营养状况。
影响林木结实得因子:1环境因子2内在因子3生物因子。
1母树年龄及生长发育情况。
一二级木及处于壮年期得母树种子产量高,质量好;三四级木与处于青年期得母树种子产量低,质量差。
2开花结果习性。
单性花:雌雄同株但异熟,花期不一致,(如核桃雄花先熟型)、雌雄异株(银杏、油桐、毛白杨雌花先熟型)另外,在存在单性结实现象,如黄连木、马挂木、松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林业工程师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重庆市林业工程师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章树木学基本知识1、树木学是系统研究树木的形态特征、分类、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观赏特性和资源利用的一门应用基础学,是学习掌握森林培育,森木经营管理,自然保护学知识的基础。
2、树树木是本植物的总称,包括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植物。
3、乔木具有明显直立主干,近地有分枝,树高6米以上。
4、灌木指没有明显直立主干,近地面长出多个支干,且树高不到6米的木本植物。
5、藤本植物指茎长而不直立的木本植物。
6、按冬季落叶与否分为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
7、种子植物是植物办最进化的类群。
8、植物由不同的组织构成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器官,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以及种子是繁殖器官。
9、根的形态主根、侧根、根系、不定根、直根系、须根系。
10、根由于生长环境不同而使功能及形态构造产生各种不同变化的根称为变态根。
11、主根: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垂直向下生长,由胚根22、枝条上着生叶的部位叫节,两节之间的部分称节间。
23、在枝条的顶端和节上叶腋处都生有芽,当叶子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的疤痕叫叶痕。
24、茎因生长习性的不同,分直立茎,攀缘茎,缠绕茎和匍匐茎四类。
25、芽是枝条和花的原始体,着生于枝顶的芽叫顶芽,着生于腋处的芽称腋芽,隐藏在叶柄下,落叶后才露出的芽称隐芽或柄下芽,萌发形成枝条的叫叶芽,发展为花或花序的叫花芽,即长枝叶又开花的叫混合芽,梨、苹果、海棠的芽,按结构不同又有鳞芽和裸芽之分。
26、木本植物的茎由于形成层的活动,不断产生次生本质部,主要由木化细胞组成,因此形成坚实的木材。
27、树干在其横切面上可以看到,树皮、形成层和木质部。
28、根据木质部生长状况有以下分类,早材、年轮、环孔材、边材、心材、木射线,髄心。
29、茎是植物体的三大营养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和养料到植物各部位,同时又有支持枝、叶、花和果实安排在一定的空间,有利光合作用,开花,传粉以及果实、种子的散布,茎还有贮藏奍料的功能。
30、有些植物的茎还能形成不定根有繁殖作用,这一特性进行扦插繁殖。
31、完全叶,一个发育成熟,典型的叶可分叶片,叶柄和托叶,缺一或二叫不完全叶。
32、叶的形态术语有叶形、叶尖、叶茎、叶基、叶缘、叶裂、叶脉、叶片质地、叶序等。
33、落叶树,叶在春季发出到秋冬季则合部部枯萎而脱落。
34、常绿树,叶片能生活一年或多年,每年有叶脱落,有关新叶增生,但植株上仍有大量叶存在,这类叫常绿树。
35、植物落叶的遗传特性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36、叶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通过气孔进行气体交换,37、植物生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维持个体的生存,另一方面是种族的延续。
38、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由旧个体产生新个体,以延续种族的现象叫繁殖。
39、在植物界中,只有被子植物才有构造完善的花。
40、典型的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花蕊和花冠合称花被,花的组成另处还有花托和花梗。
41、一朵花中雄蕊和雌蕊两者俱全的叫两性花,缺少一种的叫单性花,分叫雌花或雄花,在同一植株上,即有雄花又有雌花称为雌雄同株,分别长在不同植株称为雌雄异株;单性和两性生于同一植株上或生于不同植株上称杂性花。
42、被子植物受精完成后,花萼脱落或随果实增大而宿存,花冠凋谢,雄雌蕊的柱头枯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组成果实。
43、根据果皮成熟时质地和结构分为肉果和干果,肉果是果皮肉质化,肉果依果皮的变化又分为浆果、核果、梨果、柑果、瓜果。
干果的果皮呈干燥状态,干果皮成熟时开裂的有蓇荚果,荚果、角果、蒴果等,干果成熟时果皮不开裂的有坚果、分果、翅果、痩果等。
44、从种子发芽到第二代种子形成,是种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
45、种子的基本构造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46、种皮是种子最外面的保护层,使种子免受外力机械损伤和防止病虫害入侵。
47、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包在种子内的幼小植物体,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组成。
48、胚乳位于种皮和胚之间,是种子内贮藏养米的场所,供种子发芽生长需要。
49、种子只要内部有健全的胚和足够的贮藏营养,外部有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水分和氧气,种子就可以萌发。
50、种子的休眠:种子虽获得适于发芽的条件仍不能发芽,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这种特性称为种子的休眠。
51、植物在通话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的分裂和扩大,导致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称为生长。
52、建筑在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基础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称为发育。
53、植物从播种开始,经幼年、性成熟开化,衰老直至死亡的全过程称为“生命周期”植物在一年中经历的生活周期称为年周期。
54、生命周期,树木个体从繁殖开始,或长或短都要年复一年地经过多年的生长才能进入开花结实并完成其生命过程,称为生命周期。
55、离心生长:由根颈向二端不断扩大其空间的生长叫离心生长。
56、离心秃裸:指根系在离心生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干根上早年形成的须根,由基部向根端方向出现衰亡,这种现象称为“自梳”。
57、自然打枝:地上部分商民生长,外围生长点增多,枝叶茂密,内膛光照恶化,壮枝竞争养分的能力强,侧生小枝,长势较弱,吸收养分较少,足年由骨干枝基部向枝端方向枯落,这种现象叫自然打枝。
58、在树体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根系“自梳”和树冠的“自然打枝”统称为“离心秃裸”。
59、一般由外向内,由下而下,直至根部进行的,故叫“向心更新”或“同心更新”。
60、落叶叶树木的年周期可明显地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即从春季开始萌芽生长,至秋季落叶为生长期。
61、成年树的生长表现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方面。
62、树木在落叶后至翌年萌芽前,为适应冬季低温等不利的环境条件,处于休眠状态为休眠期。
63、常绿树叶的寿命较长,多在一年以上至多年,冬春间新老替换,老叶生理机能老化。
64、松属针叶可存活2-5年,冷杉叶可活3-10年,紫杉叶存活高达6-10年,65、树木由树根、树干(或藤本枝蔓)、树叶所组成。
66、把枝干及其分枝形成的树冠(包括叶、花、果)称为地上部,树根称为地下部,上下两部之间交界处称为根颈。
67、影响根系生长主要包括土壤的树体有机养分两个方面,土壤可分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通气和土壤营养。
68、芽是枝、叶、花的原始体,与种子有相类似的特点,所以芽是树木生长、开花结实、更新复壮、保持母株性状和营养繁殖的基础。
69、茎枝由顶端的加长和形成活动的加粗生长外,禾木科的竹类还居间生长,树木依枝茎生长习性不同可分为直立生长,攀援生长和葡萄生长。
70、树木除少数种不分枝(如棕榈科)外,有总状分枝(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和假二叉分枝三大分枝式。
71、顶端优势,一个近于直立的枝条,其顶端的芽能抽生最强的新稍,而侧芽所抽生的枝,长势多呈自上而下逆减的趋势,最下部的一些芽则不萌发,去掉顶芽或上部芽,即可促使下部腋芽和潜伏芽的萌发,这种顶部分生组织或茎尖对其下芽萌发力的抑制作用叫“顶端优势”。
72、树木中心干的强弱和维持时间长短,简称为“干性”,凡中心干坚硬,能长期处于优势生长者,叫干性强。
73、使主枝在中收干上的分布或二级枝在主枝上的分布,形成明显的层次称为“层性”74、一年内枝条生长达到的粗度与长度称为“年生长量”75、在一定时间内,枝条加长和加粗生长的快慢称为“生长势”。
76、新稍的生长期可划分为开始生长期、旺盛生长期、缓慢与停止生长期3个阶段。
77、枝的加粗,树干及各级枝的加粗生长都是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增大的结果。
78、影响新稍生长因素:除决定于树种和品种特性外,还受砧木、有机养分、内源激素、环境与栽培技术等的影响。
79、树木大周期,树木和其他绿色植物一样,其各器官的生长规律超初生长缓慢,随后渐加速,继而达到最高速度,随后又减慢,直到最后完全停止,这种慢—快—慢“S”区规律,树森一生按这种规律的生长过程称为“生长大周期”。
80、树木学是研究树的分类、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树木经济利用的学科。
81、树木分类应最广的为恩格勒(—1844—1930)系统,和哈钦松(1926-1934.1959.1973)系统,82、植物分类等级又名阶层,构成分类系统的层次,基本等级有6个,门、钢、目、科、属、种。
83、植物命名两种,一种是俗名,另一种是学名或拉丁学名,国际上采用的统一叫植物拉丁学名。
84、根据林奈的双命名法,一个完整的种名由3部分构成,即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常缩名)。
85、根据植物体的形态构造及进化顺序,可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
86、低等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和地衣。
87、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88、种子植物是植物界结构最复杂,进货最高级,适应性最强,分布最多,经济价值最大的类群,最大特点是以种子繁殖。
89、种子的存在形式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90、裸子植物多数是常绿木本植物,为林业生产上的主要用材树种。
91、被子植物是植物办最高级的一类植物,农作物、果树、蔬菜、医药木材、纤维等绝大部分都来源于被子植物,又分双子呆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92、树木健分布中天然分布是批树种靠种群个体自身的繁殖和散布而形成的分布。
栽培分布区一般是人为引种栽培而成的,由于这些树种具有某种经济价值而扩大栽培。
93、连续分布区是指某分类群(科属种)的分布基本上是完整的,由封闭的分布界限构成连续的分布区。
94、间断分布是指某分类群(科属种)具有分散成2片以上呈分散状的分布区,一般认为间断分布是由于地壳,气候变化,冰川发生和大陆漂移所造成的。
95、水平分布是指树种在地球表面化按纬度、经度所占的分布范围。
96、垂直分布指树种在山地由低到高所处的位置,也可以讲是山地植物垂直分布带所处的位置。
97、中国木本植物包括引种共计207科,木本蕨1科2属,裸子植物11科41属,被子木本植物195科1221属,属的区系成分以热带来洲成分所占比例最大,为26.54%。
98、被子植物中国特有种各个较大的科属中占有很大数量,最突出的就是樟科,中国有420多种,其中特有的种就有192种。
99、参照吴征镒主编的《中国植被》(1980)分区,将中国树种分布区分为7个区,华北区、东北区、蒙宁区、新青甘区、华中华东西南区、华南区、青藏高原区。
100、华北区:北纬32.30—42.30;东径103.5—124.5;为丘陵、平原、山地3种,冬季严寒晴燥,夏季酷热多雨;据〈华北树木〉记载,有89种,245属,799种,以松属和栎属为代表树种,101、东北区、1大兴安岭区:气候寒冷干燥,落叶松、樟子松、有白桦、黑桦、山杨和蒙古栎,2小兴安岭、长白山区:气候寒冷湿润,有木本植物41科94属332种,以红松为代表树种,沙冷杉、臭冷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