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一轮中考总复习教学案--第28讲《简单机械》
《简单机械》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单元复习课《简单机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1、理解力臂的概念并且会画各种力臂。
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且会灵活运用,解决相关问题。
3、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实质,特点。
4、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渗透节能低碳环保理念。
【重点与难点】1、理解力臂的概念,正确地在图上画出力臂,或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判断那一个是力臂。
2、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3、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4、机械效率一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一、什么是杠杆物理学上定义的杠杆是一根在力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所谓硬棒,就是要求在使用时棒不会变形,至于棒的形状则并非一定要求是直的,比如滑轮、轮轴等都可看作是杠杆。
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杠杆,如买菜使用的杆秤,实验室使用的天平。
常用的剪刀、镊子、羊角锤等实际都是杠杆的变形。
投影展示:杠杆:直接搬动很重的大石头很困难,利用撬棒就可以较容易办到,撬棒就是能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撬棒属于省力杠杆,但是费了_________________ ,用筷子夹食物,筷子就是一种费力杠杆,只要手指稍微一动,筷子就可以夹很多东西,虽然费了_______________ ,但省了___________________ ,使操作更加方便。
1、正确理解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对支点的转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支点到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有关。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阻力臂。
力的大小相同时,力臂是影响杠杆转动的物理量。
投影展示:例题1:如右图,欲在图中B点用最小的动力F使杠杆平衡,请画出力F。
> F作图:①作动力臂。
如下图甲,连接0B以0B为动力臂,画出动力臂L1。
②画动力。
如下图乙,过B点作0B的垂线,作出动力F。
教案简案初中物理

教案简案初中物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机械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培养学生使用简单机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2. 简单机械的作用3. 滑轮组和杠杆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简单机械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教学难点:滑轮组和杠杆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简单机械的奥秘。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简单机械的作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如剪刀、钳子、撬棍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为什么被称为简单机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 探究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简单机械的构造,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是由固定部分和可动部分组成的。
根据这个特点,将简单机械分为两大类:杠杆和轮轴。
3. 学习简单机械的作用: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
例如,剪刀是通过杠杆原理将手指的力放大,从而剪断物体;钳子则是利用轮轴原理,方便地夹住和松开物体。
4. 滑轮组和杠杆的应用:讲解滑轮组和杠杆的原理,让学生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如滑轮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广泛应用于吊车、窗户等;杠杆则可以放大力的作用,如撬棍、剪刀等。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如设计一个滑轮组,使物体升高的速度加快;利用杠杆原理,计算剪刀剪断物体所需的力量。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简单机械的定义、分类、作用以及应用。
思考:简单机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如何更好地利用它们?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观察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分析其结构和作用,下周分享。
3. 完成课后练习题。
《简单机械》教案

《简单机械》教案《简单机械》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简单机械》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简单机械》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了解其他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其他简单机械教案。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轮轴、斜面的实际使用;对实践中的滑轮、轮轴、斜面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特点教学难点实验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特点教具准备滑轮、细绳、大钩码(一盒)、铁架台、弹簧测力计教学方法边实验边学习,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复习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杠杆,杠杆可以分为哪几类?2.其中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学生代表回答新课引入今年长春市的雨下得特别大,导致我们教学楼多处漏雨,开学之初学校重新做了防水,把大量的油毡纸运到楼顶,哪位同学细心观察过,工人师傅是怎样把油毡纸运到楼顶去的。
倾听、思考、回答新课教学一、认识定滑轮与动滑轮刚才同学们提到的滑轮,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另外一种简单机械,下面我们利用手边的器材现场模拟一下向楼顶运送重物的情形。
介绍现在使用的器物:铁架台、细绳、滑轮、钩码。
说明一下用钩码代替重物,用四个书包叠放代替楼房。
要求:只用一个滑轮,试试看有几种方法把重物送到楼顶。
实验结束后,请同学来展示提重物的方法,问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提法。
用多媒体演示两种提法,问:用这两种提法提重物时,滑轮工作情况有什么不同?解:根据滑轮工作情况不同把滑轮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滑轮,指的是工作时滑轮轴固定不动(滑轮只能旋转,不随物体运动);另一类是动滑轮,指的是工作时滑轮轴可以随物体一起运动(除了旋转,轴随物动)打开第二个幻灯片,问学生哪个是定滑轮、哪个是动滑轮。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中学中考物理《简单机械》复习教案新人教版【考点聚焦】1.理解力臂的概念。
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4.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知识结构】一、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1.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其转动的点,一般用字母O表示该点。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字母F1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字母F2表示。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1表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字母L2表示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的状态。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二、滑轮1.定滑轮: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所以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在不少情况下,改变力的方向会给工作带来方便。
2.定滑轮: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动滑轮省一半力,但费距离,且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滑轮组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可以达到既省力又改变力的作用方向的目的,在忽略滑轮组与轴之间的摩擦和绳重的情况下,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等于总重的几分之一。
【对应训练】1.下列应用杠杆原理工作的工具中, 费力的是〔〕A.铡刀 B.汽水瓶起盖器的使用C.钓鱼杆D.剪铁皮的剪子2.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B.动力、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他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C.支点可以在杠杆的端点,也可以在力的作用线之间D.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和阻力臂之和3.如图9所示。
把一把米尺,在O点支起,两边分别挂相同砝码各4个和2个,下列情况下,哪种情况还能保持平衡()A.两边砝码组各向支点处移近一个格B.两边砝码组各向支点处移远一个格C.两边钩码组各减少一个钩码D.两边钩码组各减少一半钩码4.如图10所示的轻质杠杆OA上悬挂着一重物G,O为支点,在A端用力使杠杆平衡。
《简单机械》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

《机械与功》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一、中考热点本讲内容的重点是杠杆的平衡条件、滑轮的工作原理与应用,这些内容是中考的热点和重点,中考中对简单机械部分的考查多以作图、选择和实验设计为主.在中考物理试卷中,与简单机械相关问题的考查主要涉及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问题.其侧重点与考查方式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杠杆问题”,即从所研究的实际情景中抽象出相当于杠杆的那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准确地确定杠杆上的支点、动力、阻力的大小与方向及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值.即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杠杆模型”后再根据杠杆知识去分析和处理问题.(2)综合应用物理和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与简单机械相关的问题中,涉及到与密度、压强、浮力等综合的问题.求解的基本方法是:①根据题设条件确定研究对象;②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③根据研究对象所处的状态列出各状态的平衡方程;④利用数学知识求解.分析课标和近几年的中考预计命题趋势:无论是概念还是规律,均要与生活、生产劳动实际结合起来去认识、理解、应用、发现、提问乃至创新.命题的热点:(1)省力还是费力杠杆的判断(选择题);(2)功、功率、机械效率、简单机械的综合应用(实验探究题、计算题).二、考点精讲1.杠杆(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杠杆是直的,也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作为杠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有一个可绕着转动的固定点;②受力的作用而不变形(突出“硬”字);③受到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且这两种力对于杠杆的转动所起的作用正好相反.(2)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来表示.它可以在棒的一端,也可以在其他位置.杠杆转动时,支点是相对固定的.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来表示.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来表示.无论是动力还是阻力,都是杠杆所受到的力,它们不是一种新的性质的力.动力和阻力没有严格的界限,只不过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反罢了;一般地,把人施加的力,或使杠杆按照人的意愿转动的力叫做动力.④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⑤阻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3)杠杆的平衡条件①杠杆的平衡:指杠杆静止不动(静平衡)或匀速转动(动平衡)所谓匀速转动,是指杠杆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相等的角度.②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4)杠杆的分类①省力杠杆:使用省力杠杆可省力但费距离.②费力杠杆:使用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是可以少移动距离。
简单机械复习教案

简单机械复习教案第一章:复习导入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之前学习的简单机械知识。
2. 激发学生对简单机械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复习杠杆、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定义和特点。
2. 回顾力臂、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等概念。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和分享之前学习的简单机械知识。
2. 通过提问和讨论,巩固学生对简单机械的理解。
教学资源:1. 相关简单机械的图片或实物。
2. 力臂、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等概念的图示。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情况。
第二章:复习杠杆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杠杆的分类和特点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定义和特点。
2. 学习杠杆的平衡条件:力矩相等。
教学活动:1. 展示不同类型的杠杆图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杠杆的特点和分类。
教学资源:1. 不同类型杠杆的图片或实物。
2. 力矩的图示和示例。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学生分组讨论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情况。
第三章:复习滑轮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滑轮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定义和特点。
2. 学习滑轮的原理:力的传递和改变方向。
教学活动:1. 展示不同类型的滑轮图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滑轮的特点和原理。
教学资源:1. 不同类型滑轮的图片或实物。
2. 力的传递和改变方向的图示和示例。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学生分组讨论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情况。
第四章:复习轮轴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轮轴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轮轴的定义和特点。
2. 学习轮轴的原理:力的传递和改变方向。
教学活动:1. 展示轮轴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2019-2020年中考物理《简单机械》复习教案

2019-2020年中考物理《简单机械》复习教案知识回顾及知识深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杠杆的有关概念,能识别并区分杠杆,会进行力臂的相关作图,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识别、使用和组装滑轮组;过程与方法:(1)理解有用功、总功和额外功,明确三者的关系。
(2)会WWη=有总计算机械效率,知道测定机械效率的方法,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2.培养学生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作风。
【重点难点】重点:会用WWη=有总计算机械效率,知道测定机械效率的方法难点: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知识梳理一、杠杆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杠杆的五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杠杆的平衡:(1)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的状态都叫杠杆平衡杠杆的平衡条件: _______________.公式表示为:____ .杠杆的分类:(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2)费力杠杆: 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3)等臂杠杆:L1 =L2,平衡时F1=F2.特点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分别举例.力臂:从_____到___________的距离.最长力臂是______.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开始时要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目的是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然后调节____,使杠杆在____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容易测出力臂的大小.二、滑轮定滑轮:工作时中心轴______的滑轮,它的实质是一个_______,其特点是不能____,但可以_______.动滑轮:和重物________的滑轮,实质是_______________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___,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___.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简单机械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背景和教学任务分析?《简单机械》复习是初三第一轮复习中力学部分的最后一个单元内容。
本章内容复习利用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杠杆、滑轮,第二课时为机械效率。
本节为第一课时,本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学科特点,通过学生生活经验,在情景中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复习本章内容。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O3)杠杆的平衡条件A.请你算一算:当F1多大时才能撬起重为500牛的大石头?已知L1=1m,L2=0.2mB.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4)杠杆的分类注意: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方法二 滑轮】1) 定滑轮与动滑轮各自的特点A. 动画展示B. 问题:用这两种滑轮将500牛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拉力分别为多少?(不考虑摩擦和滑轮重)C. 学生回忆,说出定滑轮与动滑轮各自特点2)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实质画图,指出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动滑轮是一个省力杠杆3)滑轮组A.用这些滑轮将500牛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拉力分别为多少?(不考虑摩擦和滑轮重为20牛)B. C.4A. B. C: 12【A 12(1).(2B (3“变小”或“不变”因是3、作图:如图甲所示,是一个Z 形杠杆,请在图中画出力F 对支点O的力臂L 。
4. 每周一学校都举行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旗子就会徐徐上升。
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 滑轮,它能改变力的方向,但???? (选填“能”或“不能”)省力。
甲5.在右图中,画出滑轮组的串绕方法,要求是:绳端往上提,重物往上升。
并回答下列问题:(l)这个滑轮组有段绳子承担物重,若绳端的拉力向上移动l.5m,则物体上升 m。
(2)若物重G=30N,摩擦及动滑轮重均不计,使重物匀速上升时,绳端的拉力F= N。
(3)若物重G=30N,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为G动=6N,使重物匀速上升时,绳端的拉力F=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轮中考总复习教学案--第28讲《简单机械》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杠杆、力臂的概念;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二.知识整理:
1.杠杆
⑴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几个名词:
①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动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阻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分类:
2.滑轮(组)
⑴定滑轮: ①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动滑轮: ①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滑轮组: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动滑轮被
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________。
三、例题和巩固练习:
1.下列各图中,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各力的力臂(标出L1、L2):
2.某同学在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时,设计了下面的表格,请帮助他把空格填好。
实验中:如果杠杆左端低,右端高,应将左端的______ 向________移动,或将右端的________向_______移动,直至杠杆静止在_______位置。
3.如图所示:杠杆恰好平衡(钩码相同),下列措施中仍能使杠杆平衡的是:
A.两端各增加2个钩码
B.两端各减少1个钩码()
C.左端增加1个钩码,右端增加2个钩码
D.左端增加1个钩码,右端增加3个钩码
4.在下列杠杆类机械中:⑴道钉撬、⑵钓鱼杆、⑶天平、⑷钢丝钳、⑸缝纫机踏板、⑹筷子。
省力而费距离的杠杆是___________;省距离而费力的杠杆是__________;等臂杠杆是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重为8牛的物体G 挂在杠杆的A 端(O 为杠杆的支点),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在B 端至少要加_____牛的力,力的方向是______,在图中图示.....出这个力....。
第3题图
第5题图
6.一根长1.6米的杠杆,当左右两端分别挂100牛和60牛的重物时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支点O 距左端的距离是多少?
7.用定滑轮匀速吊起重物,先后用F 1、F 2、F 3 沿图中所示的方向拉绳子,则:
( ) A.F 1>F 2>F 3 B.F 1<F 2<F 3 C.F 3<F 1<F 2 D.F 1=F 2=F 3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如图所示:物重G=100牛,挂重物的钩子A 承受的拉力是_______牛,若滑轮重及摩擦不计,则拉力F_________牛。
9.按图中所给的省力条件,画出各滑轮组绳子旁绕方法。
图中
G 表示物重,G ′表示动滑轮重,F 表示人对绳子的拉力。
(不计绳重及摩擦) F=
2
'
G G + F=
3
'
G G +
F=
4'G
G
10.如图所示:拉力F=50牛,若不计滑轮重及
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则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
摩擦力是多大?
11.如图:杆秤砣的质量为0.5kg,秤钩悬挂处A与秤纽O间的距离为8cm,挂上重物后,秤砣移至距O点32cm的B处时,秤杆正好水平。
求:⑴被称物体的质量。
⑵刻度为3千克的秤星与秤纽O点间的距离。
(秤杆的重可忽略不计)
四.课堂检测
1.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动力和阻力的大小一定相同
B.动力臂一定等于阻力臂
C.若动力为阻力的1/2,则动力臂为阻力臂的2倍
D.支点一定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之间
2.下列关于右图所示的动滑轮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动滑轮能省力,也能改变力的方向
B.动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轴心为支点
C.动滑轮是一个不等臂杠杆,其直径是
动力臂,半径是阻力臂
D.使用动滑轮时,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滑轮轴心移动距离的一半
3.在下列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A.镊子
B.道钉撬
C.老虎钳
D.独轮车
4.一刻度准确的杆秤,若将它的秤砣挖去一小块,则称物体时的读数将:
A.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小
B.和物体的实际质量相等()
C.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大
D.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货物所受重力G=200牛, 现使用滑轮或滑轮组匀速提升货物,试确定各图中拉力F的大小(滑轮重及摩擦不计),F A=______,F B=______,
F C=__________。
6. 画出下列各杠杆的力臂:
第5题图第6题图
7.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撬棒的阻力臂与动
力臂之比为1:12,用它撬起600牛的重物,动力至少需要_____牛。
8.用滑轮组提起重物,需要省2/3的力且拉力方向向下,请画出滑轮组中,
滑轮个数最少的滑轮组的绕线图。
(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9.如图:物体重为500牛,在水平支持面上匀速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为200牛,
则F=?(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10.某同学用长1.8m的扁担挑水,甲桶重200N,乙桶重为160N,问:甲桶
应距人肩多远扁担才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