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物理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附解析

物理物理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附解析
物理物理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附解析

物理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斜面高为1m,长为4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5N的拉力F,将重为200N 的木箱由斜面底端以0.2m/s的速度匀速拉到顶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重力做功的大小为800J B.斜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25N

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5W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2.如图所示,不计绳子的质量和一切摩擦作用,整个系统处于静止平衡状态。重物G1

=100N,每一个滑轮重力均为20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处绳子的拉力为50N

B.G2=280N

C.e处绳子的拉力为140N

D.G2=200N

3.如图所示,一块厚度很薄、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用一竖直向上的动力F1、F2作用在水泥板一端的中间,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A.F1>F2,因为甲中的动力臂长

B.F1

C.F1>F2,因为乙中的阻力臂短

D.F1=F2,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

4.初中物理中我们用斜面做过多次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是利用斜面“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B.图乙是利用斜面”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

C.图丙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D.如图乙木块B中,B木块的重力和木板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某同学自制了一架天平,由于制作粗糙,天平两侧长度不同.当将一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时,右侧砝码的质量为m1,恰好平衡;当将该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时,左侧砝码的质量为m2,天平才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应为:()

A.B.C.D.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2的功率为0.6W

B.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

C.物体A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D.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

7.如图所示,用一根自重可忽略不计的撬棒撬石块,若撬棒C点受到石块的压力是

1800N,且AB=1.8m,BD=0.6m,CD=0.4m,则要撬动该石块所用的最小的力应不小于

A.600N B.400N C.150N D.200N

8.如图所示,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D点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M,用一把弹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点沿圆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三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F1<F2<F3<G B.F1>F2>F3>G C.F1=F2=F3=G D.F1>F2=F3=G

9.如图所示,物体A所受重力为G A,在水平向左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所受的支持力为N,物体A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f ,绳子对物体A水平向右的拉力为F1.物体B所受重力为G B,绳子对物体B竖直向上的拉力为F2,忽略绳子质量及滑轮轴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与f是一对平衡力B.F1、f之和与F大小相等

C.G B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G A与N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0.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将同一物体提升到相同高度.若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0N,动滑轮的重力为20N.在把物体匀速提升1m的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都是100J

B.甲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200J ,乙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300J

C.甲、乙滑轮组中绳子的自由端的拉力相等

D.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相等

二、填空题

11.如图为我国自主设计生产的、世界最大的观光潜水器“寰岛蛟龙1”号。该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40m,空载时质量为24t,总长7.9m、总宽3.6m、总高4.4m,配备有供电系统、浮力调节系统、生命支持系统及导航控制系统等。海水密度取1.0×103kg/m3。

(g=10N/kg)

(1)潜水器潜入水面后,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浮力________,海水对它的压强

________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该潜水器在水面下40m处、面积为1cm2的外壳上承受的海水压力有多大_______?(3)该潜水器空载浮在海面时,受到的浮力多大______?排开海水的体积约为多大

_______?

(4)潜水器返回母船时,利用母船艉部起吊装置将潜水器缓缓吊上母船甲板。若潜水器在海面上被吊起的过程中,起吊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潜水器匀速竖直上升速度为

0.2m/s,则起吊装置在1min内的总功为多少________?起吊装置的功率为多大_______?(设起吊过程中潜水器空载)。

12.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200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20N,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30N,物体运动的速度为0.5m/s,运动时间为10s。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__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10s内所做的额外功为_________J。

1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重600N的人用力拉绳,使装置处于静止。装置中的滑轮A重500N,滑轮B重200N,底板C重100N。不计轴摩擦及绳重,人对底板C的压力为

________N。

14.如图所示,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及它们之间的摩擦,当用大小为10N的拉力F拉重50N的物体时,物体恰好以v=2m/s的速度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N,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W;将拉力F增大为20N时,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保持不变”)。

15.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的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如图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质量为25kg,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和摩擦,输电线A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N。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30cm,则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了_______cm。(g取10N/kg,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

16.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把重为 40N 的物体 A 以 0.5m/s 的速度匀速提升,用时 4s,拉力F 的大小是 25N,则拉力F 的功率是_____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

17.国产165型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汽缸直径为65毫米,活塞冲程长为55毫米,满负荷工作时,燃气平均压强为9.59×105帕,飞轮转速为1500转/分,则该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的功率为_____瓦.(不计摩擦)

18.如图所示,物体A通过动滑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20N,如果滑轮、绳子所受重力及滑轮与轴的摩擦均不计,则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_____N;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__W。

19.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盐水的密度,已知木块的重力为3N,体积为

500cm3,当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g=10N/kg,盐水密度是

________kg/m3;若剪断细绳,木块最终静止时所受浮力是________N。(一切摩擦与阻力均忽略不计)

20.如图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它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若旅行箱内装满物体且质量分布均匀,其总重为210N,轻质拉杆拉出的长度是箱体长度的二分之一,要使旅行箱和拉杆构成的杠杆水平平衡,则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___________N;在拉起的过程中,拉力方向始终与拉杆垂直,则拉力的大小

___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三、实验题

2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停在图甲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了消除杠杆______对实验的影响,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支点两侧挂钩码,移动钩码位置,让杠杆再一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

(2)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多次测量的力和力臂,画出F

和1

L

的图象如图乙(注意看清两个坐标的含义),由图可求出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

______m。

22.小明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都完全相同。实验前,小明通过调节

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消除了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1)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实验中就可以方便测量______。

(2)要使图甲中杠杆水平平衡,应在A处挂_____个钩码。

(3)若在图甲A处挂完钩码平衡后,将左右两侧所挂钩码分别向左和向右移动一个格,则杠杆将_____(选填“继续平衡”、“向左倾斜”或“向右倾斜”)。

(4)小明改变实验方法,如图乙所示,重心C点不再是支点,并在A点仍挂两个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为F A,用校过零的弹簧测力计正确地测出B点使杠杆水平平衡时的拉力F B,则F B?L OB_____F A?L OA(选填“>”“=”或“<”)。

23.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同学们猜想可能与提升物体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以及承重绳的段数有关,他们设计并利用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分别进行实验。下表是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

(1)从实验数据记录表中第_________组和第_________组数据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与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

(2)从实验数据记录表中第2组和第3组数据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与_________有关。

(3)若要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与承重绳段数的关系,应参考实验数据记录表中第

_________组和第_________组数据。

24.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滑轮的绕绳方法_________.

(2)实验中,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在测量绳端所受的拉力时,弹簧测力计应____________(填“保持静止”或“匀速上升”).

(3)第三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绳端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

①随着物重的增大,额外功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

25.如图所示,探究小组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若干相同钩码、弹簧测力计(单位:N)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探究实验中:

(1)在挂钩码前,小组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如图甲),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读出______;

(2)接着小组在杠杆的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这时杠杆两侧受到的作用力大小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各自钩码所受重力大小,若在A、B下方再增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3)如图丙是已经调节平衡的杠杆,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C处竖直向上拉,在A处挂上适

当的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读数为______,钩码总质量为

______kg.(g取10N/kg)

四、计算题

26.如图所示小明站在高台上通过滑轮组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小明对绳子的拉力与对高台的压力始终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已知小明的质量为50kg,物体的质量为54kg,上升的高度为2m,动滑轮的质量为6kg,小明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500cm2,(g=10N/kg)求:

(1)滑轮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当提升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3)小明对高台的压强是多少?

27.如图所示,用固定在墙上的三角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如果A处螺钉松脱,则支架会绕C点倾翻。已知AB长40cm,AC长30cm。室外机的重力为300N,正好处在AB中点。

(1)求A处螺钉的水平拉力为多少N(支架重力不计)

(2)若A处螺钉的水平拉力最大为400N,则在室外机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室外机重力不能超过多少?

28.如图甲所示是小型建筑工地上使用的“罐笼式”提升机,用它能将放在罐笼A中的建筑材料提升到高处.罐笼的底面积是1.6m2,已知被提升的建筑材料重为2800N,拉力F将它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到10m的高度.拉力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动滑轮及钢丝绳的重、摩擦.求:

(1)拉力F大小是多少?

(2)当装有建筑材料的罐笼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提升机在提升建筑材料时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9.如图所示,拉力F=100N,物体重G=180N,物体被匀速提升的距离h=4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拉力所做的总功.

(2)当物体重G=180N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3)动滑轮重.

(4)当物体重增加到200N时,10s内物体被匀速提高,绳子移动距离为10m,拉力做功的功率.此时机械效率如何变化.

30.如图所示,甲是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实心圆柱形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v=0.2m/s 向右运动,图(乙)是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功率P 随时间t 的变化图象,设t=0 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忽略水的阻力、绳子重力及滑轮的摩擦,g 取 10N/kg。求:

(1)圆柱型重物的质量?

(2)圆柱型重物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3)圆柱型重物的密度?

(4)若考虑绳重及摩擦,圆柱型重物全部出水后,汽车的实际拉力为 5000N,此时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A .由题意可知,重力做功的大小是

G 200N 1m 200J W Gh ==?=

A 错误;

B .由题意可知,摩擦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总功大小是

75N 4m 300J W Fs ==?=总

由上述可知,有用功大小是

G 200J W W ==有用

那么额外功大小是

-300J -200J 100J W W W ===额总有用

可知斜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是

100J

25N 4m

W f s

=

=

=额 B 正确;

C .木箱是匀速运动的,根据P Fv =可知,拉力做功的功率是

75N 0.2m/s 15W P Fv ==?=

C 错误;

D .由上述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200J

100%100%66.7%300J

W W η=

?=

?≈有用总

D 错误。 故选B 。

2.C

解析:C 【详解】

A .由图知,a 、b 、c 、d 在同一根绳上,拉力相同;e 、f 在同一根绳上,拉力相同;G 1由两根绳子承担

12b G G F +=动

则b 处绳子的拉力为

1100N+20N 60N 22

b G G F +===动

故A 错误; C .e 处绳子的拉力为

2260N 20N 140N e b F F G =+=?+=动

故C 正确;

BD .G 2由两根绳子加上f 承担,则

22b f G G F F +=+动 2f b F F G =+动

24460N 240N b G F ==?=

故B 、D 错误。 故选C 。

3.D

解析:D 【分析】

把水泥板看做一个杠杆,抬起一端,则另一端为支点;由于水泥板是一个厚度、密度都均匀的物体,所以,其重力的作用点在其中心上,此时动力F 克服的是水泥板的重力,即此时的阻力臂等于动力臂的一半;在此基础上,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可确定F 1与F 2的大小关系。 【详解】

两次抬起水泥板时的情况如图所示: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动力克服的都是水泥板的重力,对于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其重心都在其几何中心上,所以两图中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依据Fl Gl =阻动可得,

1

2

l F G

G l ==阻动, 所以,前后两次所用的力相同,即12F F =,故ABC 都错误,D 正确。 【点睛】

本题作为考查杠杆平衡条件应用的一道经典例题,很容易让学生在第一印象中选错,一定要仔细分析,重点记忆!

解析:D

【解析】

【分析】

(1)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小车在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小球推动木块移动,是研究影响动能的大小的实验;

(3)研究机械效率时,用测力计拉着物体上升到顶端;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详解】

A、图甲中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小车在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是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故A错误;

B、图乙中通过小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远近来反应小球动能的大小,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故B错误;

C、图丙中测量出斜面的长度和高度,物体的重力和沿斜面的拉力,可以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故C错误;

D、图乙中,木块B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重力与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同一的物体上,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设天平的左半段是l2,右半段是l1,把物体m放在不等臂天平的左盘,右盘放m1砝码,天平平衡,所以mgl2=m1gl1--①,

把物体m放在不等臂天平的右盘,左盘放m2砝码,天平平衡,

所以m2gl2=mgl1--②,①

1

2

m

m

=

m m

即m2=m1m2 所以

12

m m;故选A 6.D

解析:D

A 、由图知,水平使用滑轮组,对于物体

B 来说,n=2,拉力端移动速度

220.1m/s 0.2m/s v v ==?=物,拉力做功功率223N 0.2m/s 0.6W P F v ==?=,故A 正

确;

B 、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如图弹簧测力计端由三段绳子拉着,所以示数为:2333N 9N F F ==?=,故B 正确;

C 、物体A 受到B 向左的摩擦力为23N 6N ?=,受到向右的拉力F 1为4N ,,物体A 静止受力平衡,所以受到地面向右2N 的摩擦力,即物体A 与地面之间有摩擦力,故C 正确;

D 、因为A 、B 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都不变,所以增大F 2,物体B 会做加速运动,但A 、B 间摩擦力不变仍为6N ,,即A 仍然保持静止,故D 错误. 故选D .

点睛:重点是平衡状态的判断,要牢记匀速运动时物体一定平衡,本题中物体A 受到B 的摩擦力,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F 2,此三个力平衡.

7.D

解析:D 【解析】

若以D 点为支点,则作用在A 点的最小力应垂直杠杆斜向下,此时DA 为动力臂,DC 为阻力臂,如下左图所示,若以B 点为支点,则作用在A 点的最小力应垂直杠杆斜向上,此时BA 为动力臂,BC 为阻力臂,如下右图所示.

由左图可得:12F DA F DC ?=? 211800N 0.4600N 1.2F DC m

F DA m

??=== 由右图可得:32F BA F BC ?=?

231800N 0.2200N 1.8F BC m

F BA m

??=

== F 3

8.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当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如果动力臂不变,只改动用力方向,其动力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解:设拉力的力臂为L,则由题意可知,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G×OD=F×L

由此可得:F=

因为G,OD不变,OD=L=r,故F=G,由于F1、F2、F3的力臂都为圆的半径,相等,故

F1=F2=F3=G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杠杆平衡问题的分析能力,此题关键是力臂的确定.9.B

解析:B

【解析】

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物体与平面间的摩擦力f和绳子对物体A水平向右的拉力为F1,这三个力平衡,故A 错;F1、f的合力与F是平衡力,所以F1、f之和与F大小相等,故B正确;G B与F2是一对平衡力,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G A与N是一对平衡力,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 错;应选B.

10.A

解析:A

【详解】

(1)甲乙两滑轮组所提的重物相同、上升的高度相同,

根据W=Gh可知两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相同,则

W有=Gh=100N×1m=100J,故A正确、B不正确.

(2)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甲=2,n乙=3,

∵动滑轮的个数和重力以及物体的重力相同,

∴根据

1

F G G

n

=+

物动

()可知,两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不相等,故C不正确,

(3)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滑轮组的额外功是由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根据W=Gh可知,动滑轮重和上升高度相同时,两者的额外功相等,

即W额=G动h=20N×1m=20J,

∵W总=W有+W额,∴两滑轮组的总功相同,即W总=100J+20J=120J,

根据

W

W

η=有

可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均为

100J

83.3%

120J

W

W

η==≈

,故D错

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1.不变变大 40N 2.4×105N 3.6×106J 6×104W 【解析】

【详解】

第一空.下潜过程中排开液体体积不变,由可知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解析:不变 变大 40N 2.4×105N 324m 3.6×106J 6×104W 【解析】 【详解】

第一空.下潜过程中排开液体体积不变,由F ρV g =浮液排可知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第二空.下潜过程中深度不断增加,由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可知,压强增大; 第三空.水面下40m 处受到的压强为:

335=10kg /m ?10N /kg?40m =4?10Pa p gh ρ=

压力为:

5-424?10Pa ?10m =40N F ps == ;

第四空.因为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为:

3524?10kg?10N /kg =2.4?10N F G mg ===浮 ;

第五空.排开海水的体积约为:

5333

2.4?10N =24m 10kg /m ?10N /kg

F V =g ρ=浮排液 ; 第六空.有用功为:

562.4?10N?0.2m /s?60s =2.88?10J W Gh Gvt ===有

因为W W η=

则 总功为:

662.88?10J

===3.6?10J 80%80%

W W 有

总;

第七空.起吊装置的功率为:

643.6?10J ==6?10W 60s

W P t = 。

12.75% 50 【解析】 【详解】

第一空.由图像可知,此滑轮组绳子股数n=2,因此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v 绳=2v 物=2×0.5m/s=1m/s 拉力F 做功的功率为: P=Fv=2

解析:75% 50 【解析】 【详解】

第一空.由图像可知,此滑轮组绳子股数n=2,因此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v绳=2v物=2×0.5m/s=1m/s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P=Fv=20N×1m/s=20W;

第二空.因为物体做匀速运动,所以水平方向上拉力F A等于摩擦力为30N,物块移动的距离为:

s物=v物t=0.5m/s×10s=5m

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

s绳=2s物=2×5m=10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0N?5m

×100%=75%

20N?10m

A

W

s

s

F

W F

η===

总绳

第三空.10s内所做的额外功为:

W额=W总-W有=200J-150J=50J。

13.475

【解析】

【详解】

解:读图可知G人+GB+G木=900N,这都由最上面的滑轮承担,而且左右拉力相等.因此,上面滑轮右侧的拉力为450N,减去下面滑轮B的自重200N,等于250N。这又由两

解析:475

【解析】

【详解】

解:读图可知G人+G B+G木=900N,这都由最上面的滑轮承担,而且左右拉力相等.因此,上面滑轮右侧的拉力为450N,减去下面滑轮B的自重200N,等于250N。这又由两段绳子平均分担,因此,人手处的拉力为F1=125N.于是得出,人对木板的压力F=G-F1=475N.

【点睛】

读图可知,整个装置的全部物重都由上面的一只滑轮承担,右侧的拉力则又由第二只滑轮分担.因为整个装置保持静止,所以每只滑轮两侧的力都是相等的。

14.40 不变

【分析】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物体匀速运动,受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判断出摩擦力根据绳子段数判断出绳子的速度;根据算出拉力F的功率;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

解析:40 不变

【分析】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物体匀速运动,受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判断出摩擦力根

据绳子段数判断出绳子的速度; 根据W Fs P Fv t t

===算出拉力F 的功率;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详解】

[1]因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所以拉物体的力为

2210N 20N F F '==?=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和摩擦力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

20N f F ='=

[2]由图知有2段绳子拉着物体,则有

222m/s 4m/s v v ==?=绳物

则拉力F 的功率为

10N 4m/s=40W p Fv ==?绳

[3]将拉力F 增大为20N 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不变。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滑轮的使用、平衡条件的应用、功率的计算、影响摩擦力的因素等知识,要牢记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当两个因素都不变时,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与其它因素无关。

15.15

【解析】分析:(1)知道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质量为25kg ,可以知道坠砣的总质量,再利用重力公式G=mg 计算总重力;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定滑轮,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

解析:15

【解析】分析:(1)知道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质量为25kg ,可以知道坠砣的总质量,再利用重力公式

计算总重力;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定滑

轮,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据此判断;G 相当于物重,F 为A 端受到的为拉力,根据图得出n=2,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和摩擦,可以得出F=2G ; (2)根据公式求出输电线A 端向左移动的距离;

解答:(1)

,根据图得

出n=2,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和摩擦,可以得出A 端受到的拉

(2)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30cm ,所以输电线A 端向左移动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1). 104 (2). 15

【点睛】本题综合了重力知识、质量知识、滑轮组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其中判断绳子的股数是关键。

16.80%

【解析】动滑轮由两段绳子拉着物体上升,即s=2h 。 总功为:W=Fs=F×2vt=25N×2×0.5m/s×4s=100J 拉力 F 的功率是: P=W 总t=100J4s=25W ; 有用功为

解析:80%

【解析】动滑轮由两段绳子拉着物体上升,即。

总功为:

拉力 F 的功率是:

有用功为:

机械效率为:

点睛:涉及机械效率的问题时,关键是要清楚总功、有用功、额外功都在哪,特别要清楚额外功是对谁做的功,明确这些功,求效率就很简单了。

17.2189 【解析】 活塞的面积: ,

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 ;

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的功: ;

曲轴每转两圈对外做功一次,所以1min 转动1500周,要做功750次, , .

解析:2189 【解析】 活塞的面积:

232

3213.146510m 3.3210m 2

S r π==???≈?﹣﹣(),

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

5329.5910Pa 3.3210m 3184N F ps ﹣==???≈;

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的功:

3184N 0.055m 175.12J W FS ==?=;

曲轴每转两圈对外做功一次,所以1min 转动1500周,要做功750次,

750175.12J 750131340J W W =?=?=总,

131340J 2189W 60s W P t ===总.

18.40

【解析】物体移动的速度:v 物=2m/s ,

由图知,n=2,拉力移动的速度:v=2v 物=2×2m/s=4m/s, 因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F 拉=f=20N , 因为滑轮和绳的

解析:40

【解析】物体移动的速度:v 物=2m/s ,

由图知,n =2,拉力移动的速度:v =2v 物=2×2m/s=4m/s, 因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F 拉=f =20N , 因为滑轮和绳的重力及滑轮的摩擦忽略不计, 所以水平拉力:.

拉力的功率:.

故答案为:10;40.

19.3 【详解】

[1]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F 浮=F+G=3N+2.5N=5.5N 因为所以液体的密度为

[2]因为G=mg 所以木块的质量为

木块的密度为

小于液体密度,木块将上浮,最终静止

解析:3 【详解】

[1]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F 浮=F +

G =3N+2.5N=5.5N

因为=g F ρ浮液排V 所以液体的密度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