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习题答案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习题答案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1.与化学分析法相比,吸光光度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①灵敏度高 ②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 ③ 准确度较高 ④ 应用广泛 。
2.何谓复合光、单色光、可见光和互补色光?白光与复合光有何区别?答:⑴复合光指由不同单色光组成的光;单色光指其处于某一波长的光;可见光指人的眼睛所能感觉到的波长范围为400-750 nm 的电磁波;将两种适当颜色的光按照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就可形成复合光,它们称为互补色光; ⑵ 白光是是一种特殊的复合光,它是将将各种小组长的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而成。
3.简述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及物理意义,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答:确定前提为:①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②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③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④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过程,无荧光和化学现象发生。
其物理意义如下:当一束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 与物质的浓度c 及吸收层厚度 b 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 Kbc TI I A t ===1lg lg 04.摩尔吸收系数κ在光度分析中有什么意义?如何求出κ值?κ值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答:⑴摩尔吸光系数κ在光度分析中的意义:当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mol/L 和吸收层厚度为 1cm 时,吸光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度。
(2)在适宜的低浓度时,测其吸光度A ,然后根据bcA =κ计算而求得。
(3) κ值受入射光的波长,吸光物质的性质、溶剂、温度、溶液的组成、仪器灵敏度等因素的影响。
5.何谓吸光度和透射比,两者的关系如何?答:吸光度A 是指入射光强度与透射光强度的比值的对数值。
透射比T 是指透射光强度I t 与入射光强度I 0的比值。
两者的关系如下:TI I A t 1lg lg 0== 6.在光度法测定中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因素有那些?如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 答:⑴物理因素:①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 ②非平行入射光引起的偏离 ③ 介质不均匀引起的偏离。
第十章教育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章课外活动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我国的教育专著《学记》中就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的( B )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A.游戏与学习B.课内与课外C.学习与思考D.学习与行动2.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称为( C )。
A.体育活动 B.课余活动 C.课外活动 D.群众活动3.课外活动不包括( D )。
A.社会活动 B.科技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选修课4.课外活动的主体是( B )。
A.教师 B.学生 C.少先队组织 D.学校管理人员5.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 A )。
A.技术小组 B.学科小组 C.艺术小组 D.体育小组6.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B )。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体育活动 D.社会活动7.学校举办法制教育报告会属于课外活动中的( B )。
A、小组活动B、群众性活动C、学科活动D、科技活动8.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创造精神为主的课外活动是( C )。
A.学科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C.科技活动D.社会活动9.我国于1986年第一次将( D )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A.体育活动 B.群众活动C.文娱活动 D.课外活动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这就是说教学是学校唯一的工作B.课外活动就是活动课程,两者没有质的区别C.《学记》中就提出了“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居学”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思想D.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根本的任务11.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B )。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12.课外活动的内容不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它的内容深度、广度,以及学习的进展速度,是以参加者有愿望、爱好、特长和接受水平来确定的,说的是课外活动的(A )特点。
第十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数据库恢复技术一、选择题1.一个事务的执行,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做,一个事务中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序列的属性是(A )。
A. 原子性B. 一致性C. 独立性D. 持久性2.表示两个或多个事务可以同时运行而不互相影响的是(C)。
A. 原子性B. 一致性C. 独立性D. 持久性3. 事务的持续性是指(B )A.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B.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C.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
D.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4.SQL语言中的COMMIT语句的主要作用是(C)。
A. 结束程序B. 返回系统C. 提交事务D. 存储数据5.SQL语言中用(B)语句实现事务的回滚A. CREATE TABLEB. ROLLBACKC. GRANT和REVOKED. COMMIT 6.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硬件故障,使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部分损失或全部损失,这种情况称为(A )。
A. 介质故障B. 运行故障C. 系统故障D. 事务故障7.在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性的子系统是(B D )。
A. 安全管理子系统B. 完整性管理子系统C. 并发控制子系统D. 恢复管理子系统8. 后援副本的作用是(C)。
A. 保障安全性B. 一致性控制C. 故障后的恢复D. 数据的转储9.事务日志用于保存(D C)。
A. 程序运行过程B. 程序的执行结果C. 对数据的更新操作D. 数据操作10.数据库恢复的基础是利用转储的冗余数据。
这些转储的冗余数据包括(C)。
A.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数据库后备副本B.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日志文件C. 日志文件、数据库后备副本D.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数据库后备副本选择题答案:(1) A (2) C (3) B (4) C (5) B(6) A (7) D (8) C (9) C (10) C二、简答题1.试述事务的概念及事务的四个特性。
《大学物理》第十章气体动理论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章 气体动理论一、选择题参考答案1. (B) ;2. (B );3. (C) ;4. (A) ;5. (C) ;6. (B );7. (C ); 8. (C) ;9. (D) ;10. (D) ;11. (C) ;12. (B) ;13. (B) ;14. (C) ;15. (B) ;16.(D) ;17. (C) ;18. (C) ;19. (B) ;20. (B) ;二、填空题参考答案1、体积、温度和压强,分子的运动速度(或分子的动量、分子的动能)2、一个点;一条曲线;一条封闭曲线。
3. kT 21 4、1:1;4:1 5、kT 23;kT 25;mol /25M MRT 6、12.5J ;20.8J ;24.9J 。
7、1:1;2:1;10:3。
8、241092.3⨯9、3m kg 04.1-⋅10、(1)⎰∞0d )(v v v Nf ;(2)⎰∞0d )(v v v f ;(3)⎰21d )(212v v v v v Nf m 11、氩;氦12、1000m/s ; 21000m/s13、1.514、215、12M M三、计算题参考答案1.解:氧气的使用过程中,氧气瓶的容积不变,压强减小,因此可由气体状态方程得到使用前后的氧气质量,进而将总的消耗量和每小时的消耗量比较求解。
已知atm 1301=p ,atm 102=p ,atm 13=p ;L 3221===V V V ,L 4003=V 。
质量分布为1m ,2m ,3m ,由题意可得RT Mm V p 11=RT Mm V p 22= RT M m V p 333=所以该瓶氧气使用的时间为h)(6.94000.132)10130(3321321=⨯⨯-=-=-=V p V p V p m m m t 2.解:设管内总分子数为N ,由V NkT nkT p ==有 1210611)(⨯==.kT pV N (个)空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的总和= J 10238-=NkT 空气分子的平均转动动能的总和 = J 106670228-⨯=.NkT 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总和 = J 10671258-⨯=.NkT3.解:(1)根据状态方程RT MRT MV m p RT M m pV ρ==⇒=得 ρp M RT = ,pRT M ρ= 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1-2s m 49533⋅===ρp M RT v (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1-2m ol kg 108.2⋅⨯==-p RTM ρ所以气体为N 2或CO 。
第十章所有者权益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所有者权益一、单项选择题1. 发行混合工具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
A.计入负债B.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C.计入财务费用D.计入权益2. 在接受投资时,非股份有限公司应通过()科目核算。
A.未分配利润B.盈余公积C.股本D.实收资本3. 甲股份有限公司委托A证券公司发行普通股1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格为4元。
根据约定,股票发行成功后,甲股份有限公司应按发行收入的2%向A证券公司支付发行费。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股票发行成功后,甲股份有限公司计入“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应为()万元。
A.20B.80C.2920D.30004. 有限责任公司在增资扩股时,如有新投资者介入,新介入的投资者缴纳的出资额大于其按约定比例计算的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部分的差额,应计入()。
A. 盈余公积B.资本公积C.未分配利润D.营业外收入5. 下列有关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A.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调整资本公积B.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C.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在行权日根据行权情况,确认股本和股本溢价,同时结转等待期内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D.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6. 下列各项中,会引起留存收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A.用税后利润补亏B.盈余公积补亏C.资本公积转增资本D.发放股票股利7. 某企业经营第一年亏损100万元,第二年实现税前利润3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是10%,则该企业当年应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为()万元。
A.30B.22.5C.15D.15.58. 某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借方余额40万元(弥补期限已超过5年),本年度税后利润1 00万元,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分别为10%。
第十章会计工作组织习题答案

一、判断题√×1、基本会计准则是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依据。
(√)2、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既要以会计准则为依据,又要适应各个行业的条件。
(√)3、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制要求一人一岗,以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4、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职称分为以下几种:总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
( ×)5、无论企业是采用集中核算还是非集中核算,其所属各车间、部门一般不能与外单位直接发生经济往来。
(√)6、为了便于查阅历史证据,各种会计资料应永久保存。
(×)7、一个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其工作组织形式既可以选择集中核算形式,也可以选择非集中核算形式。
(√)8、《会计法》是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法律规范。
(√)9、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必须设置总会计师。
(×)10、目前,在我国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唯一途径和前提通过全国统一的注册会计师考试。
(√)二、单选题1、会计法规包括(B )。
A、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B、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有关其它法规C、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公司法D、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税法2、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职称主要包括(C )。
A、高级会计师、总会计师、会计师和助理会计师B、总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师C、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D、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会计师、会计员3、企业财务机构的具体名称一般视(B )而定。
A、企业的行业特性B、企业的规模大小C、企业的组织形式D、企业对财会工作的重视程度4、我国开始实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的年份是(D )。
A、1990年B、1993年C、1991年D、1992年5、现行制度规定,应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是(A )。
A、年度会计报表B、季度、月度会计报表C、会计凭证D、会计账簿6、采用集中核算,整个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集中在(A )进行。
大学物理第十章课后答案

题图10-1题10-1解图d第十章习题解答10-1 如题图10-1所示,三块平行的金属板A ,B 和C ,面积均为200cm 2,A 与B 相距4mm ,A 与C 相距2mm ,B 和C 两板均接地,若A 板所带电量Q =3.0×10-7C ,忽略边缘效应,求:(1)B 和C 上的感应电荷?(2)A 板的电势(设地面电势为零)。
分析:当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根据静电平衡条件和电荷守恒定律,可以求得导体的电荷分布,又因为B 、C 两板都接地,所以有ACAB U U =。
解:(1)设B 、C 板上的电荷分别为B q 、C q 。
因3块导体板靠的较近,可将6个导体面视为6个无限大带电平面。
导体表面电荷分布均匀,且其间的场强方向垂直于导体表面。
作如图中虚线所示的圆柱形高斯面。
因导体达到静电平衡后,内部场强为零,故由高斯定理得:1A C q q =-2A B q q =-即 ()A B C q q q =-+ ①又因为: ACAB U U =而: 2AC ACdU E =⋅ AB AB U E d =⋅∴ 2AC AB E E =于是:002C B σσεε =⋅ 两边乘以面积S 可得: 002C B S S σσεε =⋅即: 2C B q q = ②联立①②求得: 77210,110C B q C q C --=-⨯=-⨯题图10-2(2) 00222C C A AC C AC AC q d d d U U U U E S σεε =+==⋅=⋅=⋅ 733412210210 2.2610()200108.8510V ----⨯=⨯⨯=⨯⨯⨯⨯10-2 如题图10-2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A 和B 极板上的面电荷密度分别为+б和-б,设P 为两极板间任意一点,略去边缘效应,求:(1)A,B 板上的电荷分别在P 点产生的场强E A ,E B ;(2)A,B 板上的电荷在P 点产生的合场强E ; (3)拿走B 板后P 点处的场强E ′。
第十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习题答案

第十章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一、名词解释1.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步掌握社会的道德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步融入社会的过程。
2.依恋:广义:依恋是指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或群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
狭义:依恋是婴幼儿与特定对象之间的感情连接,它发生在婴幼儿和经常与之接触并有密切关系的照顾者之间。
在大多数情况下,依恋发生在母婴之间,所以又称母婴依恋。
3.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
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二、填空题1.民主型的亲子关系最有益于学前儿童个性的良好发展。
2.亲子关系的类型是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
3.广义的亲子关系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4.交往中的问题儿童有被忽视儿童和被拒绝型儿童两种。
5.亲社会行为是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6.移情是指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
7.亲社会行为的倾向在儿童出生后一年后可以看到。
8.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是父母的惩罚、大众传播媒介、经验的积累和强化和挫折等。
三、选择题1.母亲在场与不在场对儿童影响不大,属于 C类型儿童。
A.反抗型B.安全型C.回避型D.放任型2. 安全型依恋是较好的依恋类型。
A.反抗型B.安全型C.回避型D.放任型3. A,称为移情。
A.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B.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C.与同伴协同完成某一活动D.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先满足对方4.儿童依恋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C。
A.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B.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C.特殊情感连接阶段D.普遍情感连接阶段5. C是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A.亲子关系的发展B.强化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D.社交技能的发展6.下面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 C。
A.榜样B.强化C.移情D.挫折7. A,学前儿童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儿童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
A.3岁左右B.4岁左右C.5岁左右D.4.5岁左右四、判断题1.学前儿童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习题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并行接口的重要特点。
答:并行接口的主要特点:数据并行传输,传输速度快但距离觉近。
并行接口的主要功能:并行传输数据,在主机与外设之间起到数据缓冲和匹配的作用。
(2)8255A有哪几种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8255A有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方式)、方式1(单向选通输入输出方式)、
方式2(双向选通输入输出方式)等三种工作方式。
三种工作方式的主要特点:
方式0:
数据单向输出或单向输入。
主机认为外设总是处于准备好状态,没有联络信号。
主机与外设之间传输数据采用无条件传输方式
A口、B口C口高4位、C口低4位都可工作在方式0。
方式1:
数据单向输出或单向输入。
主机与外设之间传输数据需要一对联络(握手)信号。
主机与外设之间主要采用中断方式传输数据,也可采用查询方式。
A口与C口的高5位组成A组,B口与C口的低3位组成B组。
A口和B口为数据输入输出口,C口为控制口。
方式2:
数据可以双向输入输出。
只有A口能工作在方式2
A口为数据双向输入输出口,C口高5位为控制线。
主机与外设之间主要采用中断方式传输数据,也用采用查询方式。
(3)简述8255A工作在方式1输出时的工作过程
答:a:CPU接受中断请求,使用OUT指令向8255A输出数据并发写信号WR,WR 信号的上升沿一方面清除INTR中断请求信号,表示已响应中断,另一方面使OBF有效。
b:OBF信号有效表示输出缓冲区已满,通知外设取走数据。
c:外设接收数据,将ACK信号置为"0",即向8255A发回答信号,表示已收到数据。
ACK的下降沿使OBF轩"1",表示数据已取走。
ACK的上升沿使INTR有效。
d:INTR有效,向CPU发中断请求,请求输出下一个数据。
(4)定时器和计数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答:定时器和计数器是同一器件--计数器件,其共同的特点是都有一个计数脉冲输入端,每输入一个脉冲,计数器就进行加1或减1计数。
若计数器件的计数脉冲的频率固定,则可利用计数实现定时,这就是定时器。
若计数器件的作用仅仅是记录输入脉冲的多少,则称为计数器。
(5)为什么要对8253写控制字?8253的控制字包括啊些内容?
答:8253有多种工作方式供选择,因此8253在使用前必须先向其写控制字,以决定工作在哪一种方式
(6)8253的控制字是否可以读出?计数初值是否可以读出?可以从8253读出什么内
容?
答:不可以;不可以;从输出锁存寄存器读出减计数单元中的计数值。
(7)如何选择8253的计数器作为二进制计数还是作为十进制(BCD码)计数器?
答:控制字的D0位设为1则为十进制计数器。
二、设8255A的4个端口地址为0060H-0063H,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的工作方式命令字。
(1)A组B组工作在方式0,A口B口为输入口,C口为输出口。
(2)A组工作在方式2,B组工作在方式1,B口为输出口。
(3)A组B组都工作在方式1,均为输入口,PC6和PC7为输出。
答:(1)92H(2)C4H(3)B6H
三、8255A的A口和B口工作在方式0,A口为输入端口,接有4个开关;B口为输出端口,
接有1个7段发光二极管,其硬件连接电路如图10.18所示,LED显示0-FH的各字符代码列表如表10-3。
试编一程序要求7段发光二极管显示开关所拨通的数字。
(其中A 口地址8020H B口地址8022H C口地址8024 控制口地址8026)
图10.18 8255A与7段LED的连接
2
表10-3
答:源程序如下:
APORTEQU8020H
BPORTEQU8022H
CPORTEQU8024H
CONTREQU8026H
DA TASEGMENT
TAB1DB3FH,06H,5BH,4FH,66H,7DH,07H
DB7FH,6FH,77H,7CH,5EH,79H,71H
DA TAENDS
ASSUME:CS:CODEDS:DA TA
START:MOVAX,DATA
MOVDS,AX
MOVAL,90H
MOVDX,CONTR
OUTDX,AL
ADDR1:MOVDX,APORT
INAL,DX
ANDAL,OFH
MOVBX,OFFSET TAB1
XLAT
MOVDX,BPORT
OUTDX,AL
MOVCX,0400H
ADDR2:DECCX
JNZADDR2
JMPADDR1
CODE:ENDS
ENDSTART
四、设有2片8255A,其中:
8255A-1的地址为A口:10H;B口:12H;C口:14H;控制口:16H
8255A-2的地址为A口;20H;B口:22H;C口:24H;控制口:26H
有一片8259A,它的两个端口地址为90H和92H
3
有一片8251A,它连接CRT,已被初始化,数据口:54H;控制口:56H
现将8255A-2的B 口和8255A-1的A 口相连,用8255A-2的B口作为8位数据输出口,工作于方式0,C口也工作于方式0;当B口进行数据输出时,用PC1作为选通信号。
8255A-1的A口作为8位数据输入口,工作于方式1,中断请求信号和8259A的IR2相连。
要求8259A是ICW2为20H,用边沿触发,全嵌套方式并采用中断自动结束方式。
下面的程序由CPU 往8255A-2的B 口输出数据0~9,再从8255A-1的A口输入,然后往CRT输出。
请填写下列程序中和程序后面的空项。
[答案]
MOV AL ,▁▁▁▁;8259A初始化13
OUT ▁▁▁,AL 90
MOV AL,▁▁▁20
OUT ▁▁▁,AL 92
MOV AL,▁▁▁0F
OUT ▁▁▁,AL 92
IN AL,▁▁▁;该中断屏蔽字92
AND AL,▁▁▁;设置新的屏蔽字0FB
OUT ▁▁▁,AL 92
MOV AL,▁▁▁;8255A-1初始化0B0
OUT ▁▁▁,AL 16
MOV AL,▁▁▁;8255A-2初始化80
OUT ▁▁▁,AL 26
MOV AH,00 ;送数字0
STI
KK:MOV AL,▁▁▁;用按位置1方式使选通无效03
OUT ▁▁▁,AL 26
MOV AL,AH ;8255A-2的B 口输出数据
OUT ▁▁▁,AL 22
MOV AL,▁▁▁02
OUT ▁▁▁,AL 26
INC AH
CMP AH ,OA ;是否超过9
JNZ KK
MOV AH,0
JMP KK
T:IN AL,▁▁▁;测试CRT 56
TEST AL,01
JZ T
IN AL,▁▁▁▁;读入数据10
AND AL,0F
ADD AL,▁▁▁▁;变成ASCII码30
OUT ▁▁▁▁,AL ;往CRT输出54
4
IRET
中断类型号为▁▁▁▁22H
中断向量存放单元为0段▁▁▁▁,▁▁▁▁,▁▁▁▁▁,▁▁▁▁。
88H、89H、8AH、8BH
五、若将8253计数器的输出端OUT作为中断请求信号,并将8259的INT引脚接至8086的
可屏蔽INTR引脚。
当设置8259的中断触发方式时,对于8253的6种工作方式,哪种应设成电平触发方式?哪种应设成上升沿触方式?
答:设成电平触发的均可设成上升沿触发,但设成上升沿触发的一般不能设成电平触发。
中断触发方式
方式0 上升沿
方式1 上升沿
方式2 高电平
方式3 上升沿
方式4 高电平
方式5 高电平
六、设8253的片选地址为200H-203H,分别对应计数器0#、1#、2#及控制字寄存器,若计数
器0#的CLK0端输入600KHZ方波及GATE0=1,要使OUT0输出10KHZ方波,问定时器/计数器0#应工作在何种方式?若工作方式设只读/写8位数据且采用BCD码计数,试写出设置控制字及计数初值的指令序列。
答:设置控制字及初值的程序如下:
MOV DX,203H
MOV AL,00010111B;计数器0#、只低8位、方式3、BCD码计数器
OUT DX,AL
MOV DX,200H
MOV AL,60H;计数初值为60
OUT DX,AL
七、条件同第五题,若在计数过程中需读出计数器0#中的计数值并送入BX寄存器,试写出
读出计数值所用指令序列。
答:设置控制字及读出当前计数值程序如下:
MOV DX,203H
MOV AL,00000000B;计数器0#、减计数单元CE送输出锁存寄存器OL
OUT DX,AL
MOV DX,203H
MOV AL,00110000B;计数器0#、下次读或写16位数据
OUT DX,AL
MOV DX,200H
5
IN AL,DX;读入低8位计数值MOV BL,AL
IN AL,DX;读入高8位计数值MOV BH,AL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