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录】抗战英烈杨宏明:冀南反扫荡的突围战中壮烈牺牲
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简历

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简历1937年8月至1945年8月丁振军1913-1944 河北滦县中共冀东区委第十七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丁麟章1907-1945 湖南平江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三支队政委卜荣久1908-1944 天津蓟县中共冀热边行署秘书长于一心1910-1942 山东牟平八路军胶东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于已午1915-1942 山东牟平八路军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政委于化臣1908-1939 河北唐山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于文彬1915-1938 河南息县八路军冀鲁边抗日游击队政委于克恭1907-1940 山东乳山中共山东省东海特委书记兼东海军分区司令员于寄吾1905-1942 山东牟平八路军胶东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于震中 -1938 冀东抗日联军第九总队总队长才山1910-1945 辽宁黑山冀热辽军区副参谋长马玉堂1910-1942 河北藁城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马本斋1902-1944 河北献县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庆华1914-1939 河北廊坊中共睢杞太特委书记兼新四军睢杞太独立大队政委马吟南1912-1944 河北玉田中共冀热边特委秘书长救国报社长兼总编辑马健生1913-1940 山东寿光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参谋长(错杀)马振华1905-1940 河北盐山中共冀鲁边区第一地委书记兼津南军分区政委马晓云1905-1944 山东长山渤海军区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兼清河专署专员马霄鹏1903-1939 山东鱼台苏鲁豫边区党委宣传部长马德山1911-1935 上海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一师师长马耀南1902-1939 山东长山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王文1912-1943 陕西绥德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主任胶东军区副政委王助1914-1941 福建福州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主任兼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王青1918-1943 河北景县中共冀南区委第五地委书记王涛1908-1941 湖南江华中共中央南方局工委委员兼闽西特委书记王章1899-1943 河南信阳新四军第五师政委王溥1908-1940 辽宁兴城晋察冀军区游击军司令员王丰庆1907-1940 江西弋阳新四军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王仁斋1906-1937 山东文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三师师长王风阁1897-1937 吉林通化东北抗日义勇军第十九路军司令王文彬1911-1939 江苏丰县中共苏鲁豫特委书记(错杀)王文瑞 -1938 河北文安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平汉抗日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王平陆1902-1938 河北迁安冀东抗日联军第一支队司令员王舟平1913-1945 河南南阳豫西军区第二军分区独立第七旅政委王东福1916-1942 河北深泽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王立人1910-1941 天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敌军工作部副部长王邦秀1909-1940 江西吉安八路军第一二0师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王至发1901-1942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3分区政治部主任王先臣1913-1945 江西吉安冀中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王汝起1905-1940 山东黄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二支队支队长王光宇1911-1938 吉林德惠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副军长王伟民1918-1940 河南濮阳冀鲁豫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王兴汉1905-1942 河北广宗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司令部工兵主任王远音1916-1940 山西五台晋察冀军区第八军分区政委王泊生1915-1942 河北景县中共冀南军区第二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王克仁1913-1939 黑龙江穆棱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政治部代主任王作栋1902-1939 河北正定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平汉抗日纵队政治部主任王育民1914-1938 河北景县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津浦支队政委王炳三1915-1942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王炳臣1892-1938 河北乐亭冀东抗日联军总队长王明扬1912-1942 浙江宁波中共浙南边区办事处主任王根英1906-1939 上海中共江苏省委妇女部部长王晋亭1913-1942 山东堂邑中共泰西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王恩九1901-1939 河南鲁山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部长王爱中1911-1945 山东高密山东军区独立第二旅参谋长王凌波1888-1942 湖南宁乡延安行政学院副院长王培汉1894-1939 山东莱芜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支队长(错杀)王铭森-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1支队政治部主任王道平1886-1944 山东曹县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定陶支队司令员王毓峰1897-1938 吉林宁安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第二师师长王翼之1903-1938 山东文登鲁东游击第七支队政治部主任毛泽民1896-1943 湖南湘潭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国民经济部部长文立征1911-1945 湖南衡山鲁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邓永耀1912-1939 湖南茶陵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邓振询1904-1943 江西兴国江南区委副书记兼江南军政委员会书记孔庆同1912-1942 河南光山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代理司令员左权1905-1942 湖南醴陵八路军副参谋长兼前方总部参谋长石占山 -1938 河北滦县冀东抗日联军特务第二总队总队长石景芳1912-1942 山东无棣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石蒲江1909-1945 山东淄博八路军渤海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龙树林1911-1939 江西上饶新四军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田英1916-1938 江西弋阳新四军都昌办事处主任田守尧1915-1943 安徽六安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旅长兼苏北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史贡章1902-1938 河南濮阳八路军挺进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叶成焕1913-1938 河南光山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包森1911-1942 陕西蒲城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第十三团团长丛德滋1910-1942 山东文登延安《解放日报》总编辑宁进新1910-1942 河南信阳豫鄂边区政治处主任冯达飞1901-1942 广东连县新四军副参谋长冯治纲1908-1940 吉林公主岭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龙北指挥部指挥兼第二支队支队长远静沧1901-1938 河北任丘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政治部主任朴吉松1917-1943 朝鲜咸镜北道东北抗日联军第六支队政治部主任任作民1899-1942 湖南湘阴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长朱程1910-1943 浙江平阳八路军第2纵队民军1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5分区司令员朱立文1909-1941 广西百色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五旅副旅长朱松寿1901-1941 江苏江阴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五路司令员朱典阶1900-1942 山东宁阳山东公学校长朱宝琛1910-1941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游击支队参谋长朱毓淦1906-1941 山东泰安中共鲁中区委社会部部长朱镜我1901-1941 浙江鄞县新四军政治部宣传教育部部长朱潘显1914-1942 江西泰和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455楼)刘石1899-1937 湖南耒阳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兵站部政治部主任刘英1903-1942 江西瑞金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兼统战部部长刘涛1911-1941 山东荣成八路军山东纵队蒙山支队政委刘子才1912-1940 安徽六安巴山红军游击队司令员刘子超1906-1941 广东兴宁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刘文正1900-1939 河北定县冀中回民抗日救国会主任刘为泗1908-1939 江西九江赣北抗日游击队司令员刘礼年1909-1938 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政委.刘幼林1916-1941 山东东阿中共鲁西南地委副书记专员刘仲莹1911-1938 山东莱芜中共山东省临时工委书记刘亦珂1913-1939 河北安新河北游击队第八路总指挥刘志超 -1938 太岳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刘别生1915-1945 江西安福新四军苏浙军区第六纵队司令员刘连科1917-1938 河北滦县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刘述西1913-1944 安徽金寨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刘诗松1911-1942 江西吉安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新编第七旅政治部主任刘诚光1915-1942 湖北黄安八路军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刘炳才1915-1940 江西永新八路军山东纵队峄县支队支队长刘突军1912-1938 江西信丰中共闽中特委书记刘海涛1907-1941 山东东阿八路军鲁中军区司令员刘曙华1912-1938 山东济南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政治部主任刘德明1910-1942 陕西礼泉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二纵队副司令员许权中1894-1943 陕西临潼国民党军第一一七师参谋长(从事兵运工作)许亨植1909-1942 朝鲜尚庆北道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参谋长江上清1911-1939 江苏扬州中共皖东北特支书记皖东抗日军政干校副校长齐玉坦1911-1943 河南内乡八路军总部总务科长关英1909-1938 江苏无锡中共皖浙赣省委书记祁致中1913-1939 山东曹县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军长那恕1915-1938 辽宁晋察冀军区游击第一支队政委纪毓秀1916-1939 江苏宿迁山西牺盟会组织部副部长阮俊臣1900-1941 四川古宋川滇黔边区抗日先遣队司令员牟光仪1900-1939 山东潍县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政治部主任孙开楚1910-1942 湖南郴县八路军总部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孙汉三1890-1938 山东昌邑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参谋长孙永勤1893-1935 河北兴隆华北抗日第一军军长孙伯龙1903-1942 山东峄县八路军鲁南军区副司令员孙春林1906-1941 山东海阳八路军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司令员孙毅民1914-1942 河北新河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杜子孚1916-1942 山东宁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兼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政委杜邦宪1907-1943 湖北钟祥新四军第五师特别第三旅政治部主任杜伯华1904-1941 吉林榆树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杜希陵1906-1941 山东乐陵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敌军工作部副部长苏曼1914-1942 广西苍梧中共广西省工委副书记苏甦1914-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第1支队参谋长苏震1914-1940 湖北宜都中共襄西地委书记兼襄西独立团政委苏精诚1915-1941 福建澄海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兼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杨松1907-1942 湖北大悟《解放日报》总编辑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杨忠1909-1941 江西安福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兼冀鲁边军区政治部主任杨大章1909-1944 天津冀鲁豫第一专署专员杨万林1911-1938 河北蠡县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二师参谋长杨文翰1896-1943 江西横峰红军赣东北浮乐德游击大队大队长兼政委杨兰史1908-1938 广东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教育科科长杨宏明1910-1942 湖北黄安八路军冀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杨学诚1915-1944 湖北黄陂新四军鄂皖兵团指挥部政委杨承德1908-1943 江西于都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冀鲁边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杨俊恒1910-1938 吉林吉林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参谋长杨铁成1914-1939 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治部主任杨裕民1889-1939 河北迁安冀东抗日联军政治部主任杨靖远1902-1938 辽宁沈阳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杨靖宇1905-1940 河南确山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李刚1914-1941 福建南安中共闽南特委书记李忠1915-1943 河北冀县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政委李肃1910-1941 山东临清红五军团随营学校政委李荣1901-1940 江西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李特1902-1938 安徽霍邱红四方面军兼西路军参谋长李策1915-1941 贵州贵阳中共贵州工委委员李之光1908-1939 河北安新冀中区抗日民主政府公安局长李子芳1910-1942 福建晋江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李文彬1902-1939 黑龙江双城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三师师长李文楷1909-1942 福建上杭八路军前方政治部组织部直属政治部主任李文翰1914-1945 陕西蒲城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前线日报》总编辑李发意1908-1937 河南新县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某部政委李永安1912-1943 山东宁津冀鲁边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李光汉1907-1941 山西河津中共雁北地委书记李贞乾1903-1942 江苏丰县山东湖西行政专员公署专员李竹如1905-1942 山东利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李延平1903-1938 吉林延吉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李志高1913-1941 湖南平江新四军第七师参谋长李枚青1914-1943 山东新泰八路军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李学福1902-1938 吉林延吉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李剑卜1914-1939 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2支队参谋长李恒泉1915-1944 河北唐县八路军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景波1911-1944 陕西绥德中共西北局组织部副部长兼机关直属党委书记吴耘 -1944山东平原山东军区滨海支队政治部主任吴涛1914-1942 山东济宁鲁西军区泰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吴渊1898-1939 江苏如东新四军平江嘉义留守处秘书主任吴琨1910-1939 四川万县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副总指挥吴强1911-1944 湖南平江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组织部部长干部部部长吴勤1895-1942 广东南海广州游击队第二支队司令吴世禄1913-1938 河南新县平原军分区司令员吴师孟1899-1942 湖南平江新四军第二师军工部部长吴其芳 -1944河南叶县新四军第五师供给部部长兼政委吴景才 -1938山东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邸玉栋1911-1942 河北盐山中共冀鲁边第一地委常委兼组织部长邹之模1907-1940 湖南平江湘鄂赣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邹风平1905-1943 四川三台中共四川省工委书记川康特委副书记何云1905-1942 浙江上虞《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编辑何正1901-1942 湖北罗田新四军第五师浠罗指挥部指挥长何一萍1916-1938 河南孟县山东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一总队政委何功伟1915-1941 湖北咸宁中共鄂西特委书记邱金声1912-1939 福建龙岩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团副团长汪洋1913-1942 山东东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旅政委兼泰安地委书记汪林兴1908-1943 福建崇安中共福建省委民运部部长兼闽北特委书记汪雅臣1911-1941 山东蓬莱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军长汪德清-1945 河南军区第二军分区独立旅副旅长冷赤斋1915-1940 湖北黄陂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沈东平1905-1938 河南舞阳中共河南省临时工委负责人宋澄1910-1941 山东文登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政委宋干卿1909-1940 山东荣成八路军山东东海纵队副司令员宋怀良1912-1941 山东东阿新四军某部师长辛俊卿1911-1941 山东肥城八路军山东军区泰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炎1902-1945 广东吴川广东高雷抗日人民军军长张浩1897-1942 湖北黄冈中共中央委员中央职工委员会副书记张铎1915-1941 山东荣成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政治部主任张广乾1916-1943 河南范县晋冀鲁豫边区行署主任张子华1912-1942 宁夏中宁中共中央统战部联络局副局长张友清1904-1942 陕西神木八路军前方总部秘书长张中华1912-1937 吉林永吉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政治部主任张仁槐1912-1942 山西定襄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张文彬1911-1945 湖南平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正坤1898-1941 湖南浏阳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员兼参谋长张甲洲1907-1937 黑龙江巴彦东北工农反日义勇军独立师师长张兰生1909-1940 黑龙江呼兰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张传福1902-1938 吉林公主岭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二师师长张秀中1905-1944 河北定兴中共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张其德1874-1938 江西德兴新四军驻赣办事处负责后勤工作张宝龙 -1941 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支队长张建亭1913-1942 河南滑县中共冀鲁豫区党委第六地委组织部长张贯英1910-1939 山东桓台八路军山东纵队供给部部长张洪仪1912-1945 山东郯城鲁南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铁道游击队政委张贵卿1908-1942 河北顺义中共衢州特委书记张俊峰1913-1942 河南太康豫皖苏军区豫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厚杰1920-1945 河南信阳新四军某部师长张耕野1901-1938 吉林双城中共佳木斯委组织部长张镇华1909-1940 黑龙江宁安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三师师长张襄国1911-1938 湖南平江晋察冀军区易县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委陆升勋1907-1942 山东昌邑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副司令山东沂蒙专署专员陈明1902-1941 福建龙岩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陈洪1906-1943 浙江浦江中共四明地委书记兼四明自卫总队政委陈一华1900-1938 湖南八路军第一二0师雁门第六支队参谋长陈卜人1917-1945 广东梅县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陈元龙1912-1942 河北辛集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青年纵队政治部副主任陈文彬1911-1940 湖南茶陵八路军第一二0师津南自卫军政委陈生庆1912-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司令员陈宇寰1897-1938 河北滦州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陈冬尧1908-1945 湖南茶陵八路军南下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陈若克1919-1941 广东顺德山东省妇女救国联合会常委陈昭礼1907-1940 福建福州新四军驻武汉办事处主任陈锦秀1912-1938 河南固始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团长。
甘肃红色经典人物事迹

甘肃红色经典人物事迹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甘肃这片红色土地,探寻那些英勇无畏的革命先驱们的事迹。
甘肃,这个历史悠久的省份,曾是革命战争的重要战场,无数英勇的战士在这里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杨明远:红色交通线的守护者杨明远,一位甘肃籍的革命烈士,他为党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他担任了红色交通线的负责人,为党中央和各根据地之间建立了畅通的联系。
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敌人的封锁线,传递着重要情报,为革命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二、赵崇德:英勇就义的抗日英雄赵崇德,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就义的甘肃英雄。
他参加了八路军,为保卫祖国浴血奋战。
在一次战斗中,他为了掩护战友,不幸中弹壮烈牺牲,用生命诠释了革命战士的英勇无畏。
三、李贵:长征途中的无名英雄李贵,一位在长征途中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
他跟随红军队伍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
在行军途中,他不幸被敌军俘虏,但他坚贞不屈,保守了党的秘密,最终惨遭杀害,用生命捍卫了党的信仰。
四、赵世炎:甘肃籍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赵世炎,甘肃庆阳人,是党的早期革命烈士。
他积极参与五四运动,投身革命事业,为推翻封建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而奋斗。
在革命战争中,他英勇善战,屡建奇功,被誉为“红军之父”。
赵世炎为甘肃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英勇事迹永载史册。
五、王孝军:红军长征中的无名英雄王孝军,甘肃临夏人,是一位普通的农民。
在红军长征途中,他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土地和财产捐献出来,为红军提供了宝贵的物资支援。
他不仅自己积极参与革命事业,还积极动员家人和村民加入革命队伍,为甘肃地区的革命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王孝军的英勇事迹传颂至今,成为了甘肃红色经典人物中的一位无名英雄。
六、张自忠:甘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干部张自忠,甘肃平凉人,是一位优秀的党员。
他长期在基层工作,为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懈奋斗。
他关心群众疾苦,积极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深受群众爱戴。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张自忠英勇作战,光荣牺牲,为保卫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杨克明烈士

敬爱的来宾:回首过去,多少英烈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为祖国大地播撒革命的火种。
再看今朝,六十五年新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然,我们忘不了雪山草地上,每一个脚步印着真诚,每一颗红星闪着希望。
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气吞山河。
我们也忘不了青纱帐里,中华儿女出奇兵,枪头凝聚着革命的信念,向着侵略者怒吼、咆哮。
我们更忘不了前仆后继的革命英烈,用自己的生命与敌斗争,在共和国的旗帜上留下了血染的风采。
其中就有这样一位英雄,红五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
他本姓陶名正,1905年出生于四川涪陵。
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教书为掩护,一直从事党的隐蔽工作。
1932年,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杨克明领导当地游击军给予配合。
1936年1月,红33军与红5 军团,合编组成红五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一支英勇坚强的革命部队,董振堂任军长,杨克明任政治部主任。
1936年10月,随着西路军西渡黄河,杨克明与董振堂等率领部队转战河西走廊,与国民党西北军进行了英勇艰苦的斗争。
1937年元旦拂晓,杨克明与军长董振堂率红五军3000余人,一举攻占了甘肃高台县城。
歼敌1400余人,缴获枪支500余支。
国民党马步芳、马步青恼羞成怒,调集骑兵、步兵、炮兵和民团共两万余众,乘我军庆祝高台解放,力量薄弱之机,将高台县城层层包围。
元月15日,敌军直逼高台城下,用人海战术加重炮日夜轮番猛攻。
杨克明身先士卒,率领红军战士与十倍于我之敌进行激战,每打退一次敌军的进攻,城下都会躺着数百具尸体。
战斗越来越残酷,到元月20日凌晨,随着敌人猛攻,我军人员伤亡较大,弹药消耗严重,被迫退入城内坚守。
敌人倾其全力攻城,守城的红军战士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用最后剩下的子弹、手榴弹以及石块、砖头,给敌人有力的还击。
但收编民众中的少数敌对分子打开了城门,红军寡不敌众,在敌人的炮火轰击之下,城墙坍塌,敌军攻入城内。
随后,红五军指战员在城墙、巷道、民宅和农舍中与敌人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肉搏战。
抗战英烈郭国言 在太行山区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战英烈郭国言在太行山区反扫荡作战中牺牲导语:郭国言(19121942),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
出生在湖北省黄陂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1930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编入红一军郭国言(1912—1942),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
出生在湖北省黄陂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1930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编入红一军一师三团三营九连,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193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色根据地的白色恐怖下,他出生入死,经历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后,随部队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
历任连长、指导员、营长等职,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1937 年2 月,进抗日军政大学二期学习。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9 月,郭国言随八路军总部、一二九师开赴华北抗日前线。
在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任营长。
1938 年 3 月,任七七二团二营营长。
9 月,任七七二团副团长。
1939 年7 月,升任七七二团团长。
1941 年,调任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三纵队副司令员。
每次战斗,郭国言必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他曾指挥过数百次战斗,歼灭了无数敌人。
战斗中,多次负伤,致使右腿残疾,而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和胆识,坚持战斗在抗日的最前线。
、作为指挥员,他谦和、虚心,对战士关怀备至,经常深入战士的生活,与战友的关系也亲密、和谐。
他能在夜间战斗中,辨别战士的声音,叫出他们的名字,这在战士们中传为佳话,也使他在部队里具有很高的威望。
1942 年2 月9 日黎明,在山西省武乡县蟠龙一带的四千多日伪军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为阻击敌人的侵扰,在敌强我弱的情形下,郭国生活常识分享。
八路军山东牺牲抗日烈士

八路军山东牺牲抗日烈士理琪司令员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牟平城城东南雷神庙一九三八年十三日晚上九点钟,突围激战中,因伤势过重不幸牺牲杨靖远司令员冀鲁边区专员兼军分区1938.11.作战牺牲马耀南司令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1939年7月22日率部队行至桓台四区牛旺村时,被该村汉奸告密,壮烈殉国马晓云副司令员马耀南二弟渤海军区第六军分区1944年8月,在青城王家庄战斗中,在前沿指挥作战的马晓云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马天民司令员马耀南三弟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一支队1939年10月14日,在执行任务中被叛徒李子友出卖,率部突围时中弹牺牲,年仅28岁,丧心病狂的鬼子还把马天民的头颅割下,挂在汽车上开进长山城。
韩明柱副指挥八路军路东游击队第八支队1938.12.29.在南下路过长山县(现已撤销)孟家庄时与敌遭遇,英勇牺牲。
陈隐仙书记中共济南工委1939.2.25被日本宪兵队逮捕杀害。
曾庆洪政委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五支队五团1939.4.1. 遭日军突袭牺牲薛云亭部长中共淄博特委军事部1939.6.19.日军夜袭博山南部的夏庄,率部掩护群众突围时不幸牺牲。
马耀南司令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1939.7.22. 在桓台牛旺庄遭敌包围,率部突围牺牲,杨国夫副司令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1939.7.22. 在桓台牛旺庄遭敌包围,率部突围牺牲马振华地委书记冀鲁边区津南地委1940.9.12.在宁津县薛庄检查工作时,被日、伪军400余人包围,等11人全部牺牲。
王宏烈秘书长山东分局地委1942年10月笛崮突围战牺牲王书文书记山东中共武宝宁工作委员会1944年7月牺牲在李贤庄(?)王继贤连长山东分局军区特务营1942年10月穆陵关西南齐长城边线的笛崮山牺牲杨吉春排长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二排1940年9月魏家堡战斗牺牲小李文化教员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二排1940年9月魏家堡战斗牺牲崔茂盛连长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直属团三营任七连鲁中抗大分校受训,1943年打三里庄牺牲。
中共党史上用英烈名字命名的县

中共党史上用英烈名字命名的县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革命烈士的名字命名了47个县(现仅存7个县)。
土地革命时期xx公略县:为纪念xx烈士而命名。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决定:以江西省吉安县东固镇为中心设立公略县。
属江西省管辖。
博生县:为纪念xx烈士而命名。
1933年1月,中华苏维埃政府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xxxx改名xx县。
xx县:为纪念杨殷烈士而命名。
杨殷,曾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长。
1929年8月,因叛徒出卖被捕,被国民党杀害于上海龙华。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江西省兴国县一部分划分新县,名杨殷县。
后属赣南省管辖。
xx县:为纪念xx烈士而命名。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福建省宁化县的一部分划出来成立新县,名彭湃县。
后划归闽赣省。
太雷县:为纪念xx烈士而命名。
1933年8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江西省石城县、瑞金县、福建省宁化县各一部分划为新县,名太雷县,中央直属。
兆征县:为纪念xx烈士而命名。
1933年9月,xx苏维埃政府决定:将长汀县一部划为新县,名兆征县。
代英县:为纪念xx烈士而命名。
1933年9月,xx苏维埃政府决定:将上杭县东北部划为新县,名代英县。
明光县:为纪念李明光烈士而命名。
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和福建军区决定:将xx命名xx县。
登贤县:为纪念罗登贤烈士而命名。
罗登贤,中国工人领袖和东北抗日武装的奠基者。
1933年8月被国民党杀害于xx。
1934年3月,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决定:将于都、赣县、安远、会昌县之间地区登名登贤县,归粤赣省。
湘鄂赣抗日根据地咏生县:为纪念高咏生烈士而命名。
高咏生,中国工农红军由红十六军缩编的红十六师师长。
1934年6月牺牲。
同年8月,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决定:在烈士的故乡湖南省平江县的河西地区成立咏生县。
抗日英雄

抗日英雄作者:邓伯超来源:《好日子(下旬)》2018年第03期导读:《抗日英雄》一文发人深思催人泪下,详细的叙述了中将军委委员王军司令员和少将参谋长王文全将军指挥天才,歌颂了我军全体指战员不怕流血牺牲英勇杀敌,捍卫了祖国领土完整。
这天在豫南鄂豫皖交界地区有座大别山,大山东西走向绵延几百公里,山高海拔一千多米。
大山上长满了刺槐树,荒草茂盛杂草丛生。
树上成群结队的斑鸠、喜鹊还有大喇叭嘛咂子,树梢上飞来飞去翩翩起舞,不停地唱啊跳啊逗人喜爱让你心旷神怡。
山脚下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山民们男男女女带着草帽用秧爬忙着耗秧田里不羁草,田埂上摔满一地。
这天中将王军司令员和少将王文全参谋长带警卫局长奎子一行来到大别山山腰侦查地形。
他们把大别山从山下到山上分别按比例尺在地图上一一做好标记,他们向精灵一样神速的翻过一座又一座山,画了一张又一张地图。
中午饿了就在山上采一些喷喷果、野生的山药和甜瓜菜瓜,用弓箭打一些野鸡、野兔烤着吃。
到了晚上他们就在山上便于隐蔽山窝里搭起帐篷点起篝火宿营。
晚上司令员中将王军跟少将参谋长王文全说;“明个我看要对山下那边日军敌人进行仔细侦查,要把敌人的重要防御工事、碉堡、兵力部署武器弹药和重要炮阵地摸得清清楚楚,为我们下一步对敌实施攻击打下良好的基础。
特别需要地方的配合,搞清日军首领的作战习惯和生活规律。
对他们后方给养弹药补充,左右临军支援作战都要了如指掌。
听说那边日军敌人善于打攻坚战,而又防守剩严铁丝网都带电作业并挂有铃铛磁钢什么的”。
少将参谋长王文全将军说;“那好!我已经安排警卫局长奎子带特务连一个侦查班深夜摸到那边去把敌人阵地详细情况搞清楚,并要和那边地下党、游击队长取得联系掌握敌人活动规律。
听说日本鬼子头领叫少将张晓鹰一郎,能打善战能屈能伸是一个狡猾的日军鬼子首领。
从新疆维吾尔地区进入中国又在内蒙古大草原上侵略我国领土数百公里,并对所到之处村民烧杀奸抢无恶不作。
打死打伤无数中华儿女欠下了滔天罪行,我们要把那日本鬼子赶出国门还我河山,血洗哪日本兵活捉日本头子张晓鹰一郎少将”。
档案记载的冀南抗日英烈

档案记载的冀南抗日英烈作者:李振军来源:《档案天地》2015年第03期为了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2013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缅怀抗日英烈功绩,弘扬抗日英烈精神,特将河北省档案馆馆藏《冀南烈士传》中部分烈士英雄事迹予以公布,以对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为国英勇牺牲有名烈士和无名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日寇的大举进攻下,国民党军队在河北正面战场经过激烈抵抗后大规模败退。
9月24日河北省会保定沦陷,10月10日石家庄沦陷,10月15日,邢台沦陷,11月11日,大名沦陷。
仅距“七七事变”爆发4个月零4天,河北省全境基本沦于日寇铁蹄之下。
冀南区位于卫运河以西,漳河以北,平汉路以东,沧石路以南,并曾扩展到卫运河以东的鲁西北地区和漳河以南的豫北地区。
“七七事变”后,中共直南临时特委在该地区积极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并在威县、任县等地建立了抗日武装。
11月,129师先遣队到冀西沙河、邢台等地了解情况,为进军冀南做好准备。
12月,孙继先、胥光义率30名干部组成的挺进队进入冀南。
1938年1月,八路军东进抗日游击纵队在司令员陈再道(129师386旅副旅长)、政委李菁玉(中共冀鲁豫省委书记)率领下挺进冀南隆平地区,打开了冀南抗日斗争初步局面。
2月中旬,宋任穷率120师骑兵团进入冀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月20日,中共冀鲁豫省委在南宫建立,书记李菁玉。
4月成立了八路军冀南军区。
至此冀南抗日根据地初具规模。
5月初,129师副师长徐向前率八路军129师769团、771团和115师689团及第5支队到达南宫。
稍后129师政委邓小平、河北民军冀西游击队司令员杨秀峰齐集冀南,极大加强了冀南的领导力量和武装力量。
8月,中共冀鲁豫省委改为中共冀南区委员会,书记李菁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战英烈录】抗战英烈杨宏明:冀南反扫荡的突围战中壮
烈牺牲
杨宏明,1910年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幼时在家放牛。
因家境贫寒,庄稼收成又不好,1923年到汉口当学徒,因受资本家工头剥削压迫又到第八军唐生智部下当兵两年,因不堪遭受军官的欺压而跑回家。
1927年参加农民协会,11月参加了秋季农民暴动,失败后跑到麻城打工。
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在此期间,其父亲被当地豪绅捉去,并烧毁了他家的几间破房子。
1929年杨宏明在竹家楼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红军中历任班、排、连、营、团长等职,并相继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中共与国民党达成协议,将在陕甘宁边区红军的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辖一一五师、一二○师、一二九师。
1938年1月,一二九师补充团成立,杨宏明任副团长,为扩大晋冀豫根据地,更大规模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一二九师制定了“路东计划”,部队进入冀南平汉铁路以东活动,杨宏明率领刚成立不久的补充团在把晋察冀的游击战争扩展到平原地带,制定了开展平原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
1940年6月,杨宏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晋冀鲁豫边区部队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在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冀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政委宋任穷的统一部署与领导下,一二九师各部队依托广大乡
村继续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分散游击,与敌周旋。
1941年秋至1942年春,杨宏明调任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
冀南的情况十分复杂。
这里物产丰富,商业发达,公路交通方便,利于八路军生存发展和与敌人周转回旋。
另一方面,平原地区,交通方便,也利于敌人运动和增援。
当时根据地创建不久,部队和群众缺乏平原游击战的经验,国民党顽固派故意制造“磨擦”,八路军既要对付日军的进攻,又要防止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处于两面应付的局面。
时任四分区司令员的杨宏明与政委文建武一道,发动抗日救国会,总结前一时期的斗争经验,扩展根据地。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杨宏明所在的四分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开展平原游击战,制定反“扫荡”措施:一、筹集大批粮食、衣物,做好物资准备;二、采取多挖路沟、设路障及破坏道路,坚壁清野的方法,迟滞敌人;三、分散作战,灵活制敌,依托广大乡村,与敌周旋。
这些方法和措施,后来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对粉碎敌人的“扫荡”,发挥了重要作用。
杨宏明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一种勇敢、刚毅的性格。
他和战士们情同手足,革命情谊极其深厚。
他特别强调学习,提高官兵们的文化素质。
他本人更是养成了学习的习惯。
在战士们眼中,他是一个宽厚的兄长,也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员,同时还是一个学习的导师。
他爱沉思,常常踱着方步沉思,这是他思考问题时候的习惯。
干部们常说“杨老头严肃而可亲”。
1941年秋,日伪军对杨宏明所部驻地一带发动大“扫荡”,杨宏明带着部分部队到邢济路北作战。
不久驻在济南的伪军冯二皮部带着大队人马,以3个团的兵力在临西建立了十几个据点。
十几个敌人的据点像十几条毒蛇,咬着临西老百姓的心,也咬着杨宏明的心。
不久,军区将两个团的部队划归杨宏明统一指挥,在得到军区同意的情况下,他制定了攻打敌占据的马鸣堂村的计划。
在此次战斗中,他仍然像往常一样亲临前线,指挥战斗,爬在房沿上用机枪扫射敌人。
战斗胜利结束,冯二皮部大部被歼,余者溃窜。
但是,敌人并不甘心失败。
1942年4月29日,天刚亮,杨宏明正在操场上带队出操。
突然,临清西大屯一带传来阵阵枪声。
原来,日军向他们围攻而来,兵力数倍于杨宏明部。
“遇到敌人集中火力,坚决突围!”杨宏明令部队分三路向南转移。
杨宏明正确判断敌情,指挥部队:“向北,北面兵力薄弱。
沉住气,冲出合围圈!”部队迅速略加整顿向北转移,最前头的部队已突出敌人火力交射点,眼看反合围就要成功,一颗子弹打中了杨宏明。
部队突出了日军的合围圈。
杨宏明却倒在麦田里,壮烈牺牲。
前赴后继白刃战,杀得敌寇心胆寒。
拂晓杀到天过午,不分后方与前线。
我军损失也不小,牺牲两名指挥员。
分区司令杨宏明,英勇牺牲在火线。
政治主任孙毅民,为国捐躯在阵前。
为了纪念二烈士,当年建立宏毅县。
宏毅牺牲为革命,烈士英名万代传。
这是曾任临清县抗日区长,后任河北省邢台地区行署副专员的张剑虹为杨宏明等烈士所作诗篇。
1960年1月5日,党和政府在杨宏明烈士当年牺牲的地方立碑,以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