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诗集》
《给战斗者》 田间诗集

《给战斗者》田间诗集
(实用版)
目录
1.介绍《给战斗者》和田间诗集
2.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评价田间的诗歌创作
正文
《给战斗者》是田间的一首诗歌,收录在他的诗集中。
田间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富有战斗气息著称,是中国现代诗歌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
这首诗歌的主题是战斗和勇气,诗歌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田间通过诗歌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决心。
在诗歌中,田间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他以激昂的笔触描绘了战斗的场景,表达了战斗者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田间的诗歌创作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富有时代感。
他以自己的诗歌创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给战斗者》是一首充满战斗气息和勇气的诗歌,田间的诗歌创作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第1页共1页。
读泰戈尔诗选读书心得(精选8篇)

读泰戈尔诗选读书心得(精选8篇)读泰戈尔诗选读书心得篇1在我还是半个文学青年的时候,曾经看了一些出自于有一定名气的诗人笔下诗歌。
那时对于诗歌之美确实有很深的感受,时不时还背几句,写*或者聊天的时候可以装下文艺。
近现代诗人中,最敬重的有两位:海子和泰戈尔。
用浮夸一点的话来说,海子是一位相当接近神的诗人了,以海子的年纪及其的时代背景,其所做的诗歌实乃我们后人的一大笔精神财富,可惜英年早逝了。
读泰戈尔的诗是在海子之后。
那时在图书馆闲逛时发现了几本《泰戈尔诗选》,遂借走一本细读之。
序言无非是泰戈尔和诗集的简介:一、泰戈尔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二、《泰戈尔诗选》中收集了《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吉檀迦利集》等多部泰戈尔代表作中的经典诗篇。
此前我早已听过泰戈尔的盛名,但并不知道泰戈尔就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毕竟至今为止只有4位亚洲人获此殊荣。
看完诗人简介崇拜之情不免大增,但要说我的心真正地为他折服,还是在阅读其作品中,一点一点的沦陷的。
读的越多,感叹越多,如此诗篇,实乃天人之作。
诗选中最喜爱的诗句,也一一摘录下来。
摘抄之时,已经没有半分为自己贴金的想法了,我所想的,有生之年能读到如此美妙的诗篇,绝对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下面就分享一下我在诗选中摘抄出来的一些诗句:花朵用它的芬芳熏染着空气,但它的最终的使命,是把自己献上给上给你。
人们从诗人的语句里,选取自己心爱的意义,但是诗句的最终意义永远是指向你。
读泰戈尔诗选读书心得篇2浅夏,与时光轻语,与季节生情。
行走在夏的路上,满目青翠,片片绿叶叠起,成了夏日的树树浓荫。
起初喜欢夏,仅仅因为一些童趣。
现在喜欢夏更多的是源于泰戈尔的那句“生如夏花之绚烂”。
夏花是向日葵吗?看他大朵大朵的开得那么灿烂,似乎要和太阳比个高下。
夏花,是紫薇花吗?一团团一簇簇睁开一点点细碎的小花瓣,俏皮的在枝头上摇啊摇,你是在和我打招呼吗?夏花是不知名的小野花吗?他们是天空下热爱开花的植物,大大咧咧的开着,涂抹着夏的颜色。
《给战斗者》 田间诗集

《给战斗者》田间诗集
一、引言
《给战斗者》是田间诗集中的一部作品,作者田间(1916-1985)是我国著名诗人。
这部诗集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旨在激励抗战士兵英勇奋战,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
田间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传达了强烈的战斗精神,使这部诗集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二、诗歌内容概述
《给战斗者》诗集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描绘了战斗者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
诗集中包含《给战斗者》、《阵地歌》、《勇士》等著名篇章,歌颂了战士们顽强拼搏、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
同时,诗集还表达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民族解放事业的坚定信念。
三、诗歌结构分析
在《给战斗者》诗集中,田间巧妙地布局篇章,以战斗为主线,将战斗者的英勇事迹串联起来。
诗篇结构紧凑,语言简练,展现了战斗的紧张氛围。
通过描绘战斗者的英勇形象,传递出战斗精神的内核。
四、诗歌艺术特点
田间诗派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现代诗歌史上独树一帜。
首先,田间善于运用象征手法,以战斗者形象代表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其次,田间诗歌语言简练,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体现出战斗的紧张与激情;最后,田间诗歌意境深远,寓意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五、诗歌的现实意义
《给战斗者》诗集在抗日战争时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激励着战士们为国家、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
在新时代背景下,这部诗集依然具有很高的价值。
它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六、结论
总之,《给战斗者》诗集是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独特艺术价值的诗歌佳作。
田间以其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艺术才华,创作了这部激励民族斗志的力作。
明遗民周岐事迹探微

初时周岐的人生轨迹 , 同时也为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认知“ 明遗 民” 的真实生活状态与思想面貌提供一个新的 例证 。
结 局辨正 关 于周 岐结局 , 存在 两种截 然相反 的说法 。
一
、
其 中之一 最早应 出 自朱 彝尊辑 《 明诗 综》 。卷七十七 周岐小 传 附载“ 诗话 ” :农 父 贡人京 师 , 云 “ 即上 书宰 相 , 时政得 失 。冯公 邺仙 荐之参宣 督 军务 , 言 随授 河南 推 官 , 陈君 元 倩 军 。复 以按 察 佥事 衔 , 参 参史 公 道 邻 军 。晚又参杨 龙友军 , 死于 浙右 。 … 徐 燕《 ” 跖 小腆 纪传》 五 十六 与之 大 致 同 。今 人 饶宗 颐 初纂 、 卷 张璋 总 纂 < 明词 》 全 沿用此 说 , 称岐 “ 并 约卒于 清顺治 二年 ( 六 四五 ) 一 左右 ” 嘶 , 因顺治 三年 (66 南 明将 领杨 文 ” 盖 14 ) 骢( 龙友 其字 ) 败于 闽浙交界 处之浦 城 , 清军俘 获后不 屈而死 , 兵 被 故有此 推测 。 所谓 “ 贡人 京师 ” 参史公 道邻 军” 云 , 至“ 云 诸家 大致 皆无 疑 问 ; “ 唯 晚又 参杨 龙 友军 , 于浙右 ” 说 , 死 之 则 自清代 以来 即颇有 异议 。清 中叶人 徐墩辑 《 旧集 》 桐 卷二 十八 周 岐小 传云 :《 “ 明诗综 》 评 先 生 晚又参 杨龙 选 友军 , 于浙右 , 潘先生 所述微 异 , 传 闻之讹欤 ? M 死 与 殆 ” 清末人 陈 田辑 《 明诗纪 事 ?辛签 》 十六周 岐 《 卷 婺女
周歧 (6 7 ? , 1o一 ) 字农父 , 需庵 , 南桐城 人 。他 在清代 以来 的诸“ 号 江 明遗 民录” 及其 他典 籍 中 , 出现 频率 颇 高 。但综 观这些 著作 , 矛盾 、 含混之 处屡见 不鲜 。概言 之 , 要有 两点 : 主 明清易 代 后他 是抗 清 而死 , 是袖 还 手 归隐 ?若 后者属 实 , 是单 纯隐居 终老 , 是另有 波澜 曲折 ?本 文将在 探 索这 两个 问题 的基 础上 , 勒清 则 还 勾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七章 左翼文学运动时期的诗歌

但是,中国的诗坛还是这么的沉寂;一般的人 闹着洋化,一般人又还只是觉醉在风花雪月里…… 把诗歌写得与大众十万八千里,是不能适应这伟大 的时代的。”为此,他们提出了“捉住现实”“歌 唱新世纪”的创作口号,主张“要使我们的诗歌成 为大众歌调,我们自己也成为大众中的一个”。中 国诗歌会的创作及时、迅速地反映了时代的重大事 件,表现了工农大众受压迫的生活和反抗斗争,为 鼓舞人民的革命斗志,促进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发挥 了重要作用。
9
他的诗歌前期主要写被压迫农民的痛苦、灾难 和反抗,后期则以歌颂抗日反帝为主题,诗歌感情 真实、热情奔放,朴实无华,通俗易懂。除写下大 量的抒情诗外,还写有长篇叙事诗、讽刺诗、方言 诗和明信片诗,在诗体上做了多种追求与实验。
10
难民 臧克家 日头坠到鸟巢里, 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陌生的道路,无归宿的薄暮, 把这群人度到这座古镇上。 沉重的影子,扎根在大街两旁, 一簇一簇,像秋郊的禾堆一样, 静静的,孤寂的,支撑着一个大的凄凉。
11
【导读】 臧克家(1905—2004),现代诗人。山东诸 城人。1930 至 1934 年在国立山东大学读书期间 ,创作出版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大学 毕业后,到山东临清中学教书和从事新诗创作。抗 日战争爆发后奔赴前方,从事进步文化工作。新中 国成立后曾任《诗刊》主编等职务。诗歌作品有《 烙印》(1933)、《罪恶的黑手》(1934)、《 自己的写照》(1936)、短诗集《运河》(1936 )、《从军行》(1938)等及诗歌论著《学诗断 想》(1962)、《甘苦寸心知》(1982)等。
12
三、延伸思考 中国诗歌会在诗歌的题材内容上对新诗有很大 的拓展。在诗歌形式上,中国诗歌会诗人探索了新 诗大众化的途径,提出了“歌谣化”的主张,专门 出版“歌谣专号”、“创作专号”,希望“借着普 遍的歌谣、时调诸类形态,接受它们普及、通俗、 朗读、讽诵的长处,引渡到未来的诗歌”。
清代文学家谜材

清代文学家1.陈确(1604-1677)生平及著述:陈确,字乾初,初名道永,字非玄,浙江海宁人。
生於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甲辰,卒於清康熙十六年丁巳七月二十四日,得年七十四岁。
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始受学於刘宗周,平生不喜理学言论,多才多艺,研治《礼》,能变通古礼,论学反驳宋儒,严儒释之辨,晚年废病在家,不出门者十五年,所著有《大学辨》、《葬书》、《女训》、《蕺山先生语录》、《乾初道人诗集》、《辰夏杂言》。
同乡吴骞访得陈确著作残本三册,陈确六世孙陈鍎t藏有七册,族玄孙陈敬璋集合二本,以及另外所得数册,於嘉庆三年(1798)编成《陈乾初先生遗集》四十九卷,上距陈确之卒凡一百二十二年。
北京中华书局於1979年出版《陈确集》上下册。
2.黄宗羲(1610-1695)生平及著述: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晚年自称梨洲老人,浙江馀姚人,生於明万历三十八年,卒於清康熙三十四年,得年八十六岁。
幼年从父亲黄尊素读书,尊素下厂狱,遗命宗羲师事刘宗周,於是随宗周在浙东讲学,论儒释之辨,后以政治世家参与对抗马士英、阮大铖的斗争,南明覆亡后,参与抗清邉印L煜麓蠖ㄡ幔瑲w返浙东,潜心学术,一方面继续阐发乃师刘宗周的找馍鳘毡畲W,一方面探研经史,於康熙五年(1666)恢复证人讲会,引起了浙东一带讲论经学史学的风气。
晚年用力於《明儒学案》及《宋儒学案》、《元儒学案》。
后二书未成而宗羲辞世。
所著有《明儒学案》六十二卷、《南雷集》(包括《文案》、《文定》、《文约》三书)、《明夷待访录》、《汰存录》等著作。
3.钱谦益(1582-1664)生平及著述: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后自称牧翁,又自称蒙叟、绛云老人、敬他老人,东涧遗老,江苏常熟人。
生於明神宗万历十年壬午,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南明福王时期官礼部尚书。
入清后官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任职仅六月,以病告归。
卒於清康熙三年甲辰,得年八十三岁。
著有《初学集》、《有学集》。
《泰戈尔诗集》读书笔记5篇范文精选
《泰戈尔诗集》读书笔记5篇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
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
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等《吉檀迦利》在印度语中是“献诗”的意思,它由103首诗歌组成,发表于1910年,是泰戈尔哲理诗集巅峰时期的代表作,对20世纪世界文坛产生过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已被译成4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流传。
在诗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诗人是何等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那些爱和平的人民。
从诗的字里行间,我们看见了天真无邪的儿童在海边追逐嬉笑,看见了挑灯顶罐、裙带飘飘的印度少女在田间行走,听到在园中、渡口吹着芦笛的印度工人向人们轻声诉说……《飞鸟集》是一部富于哲理的英文格言诗集,共收录诗325首,初版于1916年完成。
其中一部分由诗人译自自己的孟加拉文格言诗集《碎玉集》,另外一部分则是诗人1916年造访日本时的即兴英文诗作。
诗人在日本居留三月有余,不断有淑女求其题写扇面或纪念册。
考虑到这一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些诗何以大多只有一两行。
诗人曾经盛赞日本俳句的简洁,他的《飞鸟集》显然受到了这种诗体的影响。
因此,深刻的智慧和简短的篇幅为其鲜明特色。
美籍华人学者周策纵先生认为,这些小诗“真像海滩上晶莹的鹅卵石,每一颗自有一个天地。
它们是零碎的、短小的;但却是丰富的、深刻的”,可谓言之有理。
《园丁集》是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英文散文诗集,共收集诗人早期抒情诗八十五首。
这些诗歌作品短小精悍,形式活泼,内容深邃,诗意浓郁,富有哲理。
在泰戈尔亲自翻译的《园丁集)英译本自序里,诗人明确地宣称:“印在这本书里的、从孟加拉文译过来的”诗歌,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
认真阅读《园丁集》中的诗篇,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种种美妙动人的爱情场景,体骏到男女恋人的难以言喻的情感和心态,领悟到关于人生探索的寓言和哲理,而且可以深刻理解和掌握泰戈尔在人生道路、爱情生活方面的探索和追求。
《田间文集-田间诗集》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田间文集-田间诗集》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田间文集-田间诗集》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诗文别集。
“五四”新诗集序跋与新诗初期形象的建构
到对民族苦难的书写,充满了对殖民势力的反抗。
如《怒吼吧,中国!》是一首写给外国殖民者的挽歌。
正是因为在上海目睹了殖民者对中国人民的欺压行为,加上田间具有的左翼思想和爱国情怀,导致他对日本人入侵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
田间在《中国牧歌》这部诗集的跋语《诗,我的诗啊!》中写道,他的诗歌主要来自“故乡的风”、扬子江上“农民的暴风雨”,更是来自“失去的东北的土地”。
上海同时也是一座革命之城,田间在上海光华大学读书期间就表现出高度的革命意识和思想觉悟,他不仅参与了“左联”在校内的宣传组织工作,而且参与了社会上的很多革命活动。
这些活动使田间进一步认识到“左联”的普罗文学所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因此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革命热情。
田间通过对自我的写照来鼓励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强大,积蓄起反抗的力量。
《瘦了》一诗中,诗人觉得自己“脸色黄了”,“手也没有一点力,/扯不碎一片树叶子啊!”由身体的虚弱上升到精神的虚弱,诗人被“强盗”杀死的其实并非身体,而是内在的抗争精神和力量。
心能够强大起来,朝着新生活不断奋斗进取。
由此推衍开来,诗人呼吁受苦受难的底层人的内心也应该强大起来,才能获得创造新生活的理想;踏上反抗现实的革命征程是底层人唯一的出路。
《朋友之死》是一首纪念亡友欸乃的诗篇,田间在此表达了坚定的革命信念;田间诗歌在对灰暗世界的书写中隐含着底层人的新生。
《未明集》的开篇《我厌恶这春天》直接写出了年轻诗人的叛逆眼光,周遭世界在他的诗行中呈现出灰暗而凋敝的颜色。
但一切终将长眠在“幽远的坟墓”里,“我们像杨柳树低着头的灵魂”也将随着“明天江河的风帆”而再度充盈。
田间早期的诗歌创作源于他的上海生活体验和“左联”文艺观念,其作品的上海书写因此具有鲜明的特色:一个左翼诗人笔下的上海成为了一座底层人的苦难之城、民族压迫之城和孕育革命之城;尔后,诗人去了延安和敌后抗日根据地,他在那里的诗歌创作同时肩负着反抗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的重任,应和了其早期上海书写的主题,从中似乎也可以看出诗人创作发展的内在关联和一致性。
《给战斗者》 田间诗集
《给战斗者》田间诗集摘要:一、前言二、田间诗集《给战斗者》的背景与主题三、诗集中的战斗精神四、诗集中的艺术特点五、总结与评价正文:《给战斗者》是现代著名诗人田间的一本诗集,收录了他从1930 年代到1940 年代的一些诗作。
这些诗歌充满了激情与力量,传递了抗击侵略者、保卫家园的战斗精神。
在这本诗集中,田间以饱满的情感、鲜明的个性,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画卷。
首先,诗集《给战斗者》的背景与主题是紧密相连的。
20 世纪30-40 年代,我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之中,民众生活困苦,国家民族危在旦夕。
田间身为一名有责任感的诗人,他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用诗歌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操,号召民众拿起武器,为民族解放而战。
因此,这本诗集的主题就是鼓舞民众斗志,唤起民族觉醒,争取抗战胜利。
在诗集中,田间将战斗精神贯穿始终。
他以饱满的激情、鲜明的个性,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画卷。
如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他写道:“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句口号激励了无数热血青年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
诗集中的其他作品,如《黄河大合唱》、《游击队之歌》等,也都传递了抗击侵略者、保卫家园的战斗精神。
在艺术方面,田间诗集《给战斗者》具有鲜明的个性。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明快,形式自由,既有古典诗歌的韵味,又有现代白话文的通俗。
田间还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些艺术特点使得他的诗歌在抗战时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激励民族斗志、传播抗战思想的有力武器。
总的来说,《给战斗者》是田间在抗战时期创作的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诗集。
它不仅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画卷,更传递了抗击侵略者、保卫家园的战斗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间诗集》
《田间诗集》
作者简介田间,原名童天鉴,现代诗人。
1916年出生于农村。
安徽无为县人。
自幼在农村读书,1933年到上海光华大学读书,1934年加入“左联”。
1936年出版的《中国牧歌》和长诗《中国农村的故事》,被国民党列为禁书。
1937年抗战爆发,由上海到武汉,又到晋东南,在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任战地记者。
1938年到延安。
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后到冀晋区党委任《新群众》杂志社社长,张家口市委宣传部长。
1949年。
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创作部副部长、文学讲习所主任、《诗刊》编委。
抗美援朝期间。
曾两次赴朝鲜战场。
1957年底,下乡到河北怀来南水泉大队“蹲点”,1958年,兼任河北省文联主席。
1978年出席第五届全国人大。
主要作品有:《给战斗者》、《誓辞》、《我的短诗选》、《马头琴歌集》、《天山诗草》、《戎冠秀》、《田间诗抄》等诗集,《板门店记事》、《海燕颂》、《新国风赞》等散文和诗评集。
(点击书目即可阅读)写在马头琴上——一个传说
喷泉
祁连山下
月和船
狮子吼
石之镜——祝祖国重获青春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呵,游击司令
毛泽东同志
义勇军
坚壁
偶遇
自由,向我们来了
给战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