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汉字偏旁部首为特征的海报设计探析
爨体文字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117一、爨文化与爨体书法公元3—7世纪的爨文化时期,以滇东、滇中一带为腹地的南中地区,出现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地域所遗存的政治、民俗、文化等文明信息,是现代历史文化研究认可度较高的爨文化主体,也有研究将概念广义定位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部从古滇国文化到近代历史源流的重要脉络。
[1]现代爨文化研究中除历史学与民族学方向研究较注重整体源流,比较突出的是书法文化,清代出土的“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两块爨碑立于公元5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数百字碑文蕴含了大量历史人文信息[2]。
沈鸿根在《历代楷书名作鉴赏》中提及:“近代思想家、教育家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端扑若占佛之容。
’‘朴厚古茂、奇姿百出,与魏碑之《灵庙》《鞠彦云》皆在隶楷之间,可以考见变体源流。
’”[3]其是所见的由隶书过渡到楷书的典型实物,爨体书法的审美意味也受到了当代书法艺术界的推崇。
这种通过爨碑临摹、推敲形成的现代书法,反映了汉字在演变过程中的字体风格,也称之为“爨体”, 如清朝的阮元、包世臣,清末将“爨体”推到中国书法极致的康有为,再到现当代的潘天寿、郭沫若、秦咢生、毛广淞、陈正义等,均大量从事相关研究与创作。
由于书法艺术对于爨碑的研究深化、应用普及,爨碑、爨体字、爨体书法、爨文化形成了系统性认知,“爨碑文化”并非爨文化全貌,但其在爨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已在理论上建立。
爨碑在现代被称为“南碑瑰宝”,所在地曲靖市也因此被称为“二爨之乡”,相关主题文化事业发展可以说是现代爨文化发展的重构,相关行政机构、文化领域对爨文化研究推广积极,民众也对其具有深厚的乡土文化情感。
二、爨体字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发展状况爨体字在现代设计应用中展现出独特魅力,对字体进行研究学习有群体化趋势。
在品牌形象视觉设计中,以书法为标准字应用屡见不鲜,造型规律突出的爨体字应用与其社会认知协同发展。
1987年由当时87岁的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秦咢生先生题写的“招商银行”四字,作为招商银行形象标准字沿用至今,是爨体字应用的典型代表。
汉字的联想四年级下册美术人美版课件

左右结构:左右两部分要相互照应, 保持平衡,如“林”、“群”等字。
通过教授学生掌握不同汉字结构的特 点和规律,引导他们感受汉字的结构 美和平衡美,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 力和书写水平。
个性化书写风格培养
模仿名家字体:引导学生欣赏并模仿一些著名书 法家的字体,如欧体、颜体等,体会不同字体的 特点和韵味。
偏旁和部首都是汉字的重要组成 部分,偏旁更注重字的语义和音 韵,部首则主要用于分类和查找
。
笔画与笔顺
笔画的基本概念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线条,包括横、竖、撇、捺、点等,正确 的笔画数是书写汉字的基础。
笔顺的重要性
笔顺是指书写汉字时笔画的顺序,正确的笔顺有助于提高书写速度 和美观度,同时也有助于字义的理解。
学习成果展示与评价
学生作品展示
在课程结束时,学生们创作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汉字联想作品,通过画笔展现 了他们对汉字美的独特理解,作品整体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创意价值。
学生自评与互评
在作品展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自评和互评,分享创作心得,相互学习借鉴 ,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未来学习方向与建议
结构独特且具有辨识度的汉字造型。
汉字的意象联想
动物意象
通过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联想到与动物相关的意象,如“龙”、“ 凤”、“虎”等,将这些动物的特征融入汉字设计。
自然意象
引导学生将汉字与自然元素相联系,如水、火、山、石等,创造出 富有自然气息的汉字造型。
抽象意象
鼓励学生运用抽象思维,将汉字与抽象概念如时间、空间、情感等相 结合,设计出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汉字作品。
篆书、隶书与草书
篆书的规范美
篆书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 标准字体,其线条圆润流畅,结 构严谨,具有高度的规范性和艺
汉字的设计方法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汉字的设计方法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汉字的设计方法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研究背景和意义:
海报是一种重要的宣传和传播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海报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在海报设计中,汉字的设计方法在传达信息、表达情
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开展汉字的设计方法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研究,对于提
升海报设计的艺术性和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研究目的和内容:
本研究旨在探讨汉字的设计方法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情况以及其对海报设计的艺术性和传播效果的作用。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汉字设计方法的概述和分类;
2. 海报设计中汉字的运用情况分析;
3. 汉字设计方法在海报设计中的艺术性表现;
4. 汉字设计方法对海报设计的传播效果的影响;
5. 汉字设计方法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收集和分析海报设计中汉字的运用案例,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验证汉字设计方
法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策略及其对海报设计的影响。
预期成果:
本研究将为汉字的设计方法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对于提升海报设计的艺术性和传播效果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同时,本研究还可为相关领域
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汉字图形在海报中的应用

汉字图形在海报中的应用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它是中文的基础,也是中文书写的主要表达方式。
汉字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由来已久,其图形的美感和实用性,成为设计师们追求的目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汉字图形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1.1 汉字图形追求“大而不华、实而不俗”汉字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够用精练干练的笔画表达深层次的含义,具有美感的同时也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设计师在使用汉字图形时,始终保持“大而不华、实而不俗”的设计宗旨,突出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吸引眼球。
1.2 汉字图形在海报设计中能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汉字作为文化符号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其图形特点使得它成为一种独特的视觉符号。
设计师在使用汉字图形时,除了发挥汉字线条的美感外,还可以通过色彩、组合、排布等手段,创造出具有时尚感、个性化的独特视觉效果。
1.3 汉字图形在传递信息时能够具有更强的表现力汉字作为文化符号,其所表达的含义是丰富而深刻的。
设计师在使用汉字图形时,更容易实现其含义的表达,创造能够触动人心、塑造品牌形象的视觉效果,更能让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汉字作为文化符号,在海报设计中,通过其独特而有力的视觉表达能够在一瞬间引起观众的兴趣。
尤其是在营销类海报中,汉字图形的运用更是能够创造出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帮助品牌塑造形象以及产品推广。
2.1 《中秋节》海报这张海报以中秋节为主题,其设计师使用了“月亮”、“合”、“福”等汉字图形,以此表达大团圆、团结、幸福等主题内容。
整张海报布局简洁、大气,色彩清新,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温馨感。
这张海报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与美丽。
设计师运用了汉字图形,如“福”、“寿”、“智”等,表达了中华文化中的美好愿望。
同时也通过古典中国绘画的形式,将传统文化艺术完美融入到海报设计中。
2.3 《无人机科技生活》海报这张海报是以无人机为主题的,设计师运用了几何图形和汉字图形相结合,塑造出现代科技的感觉,并通过强烈的色彩冲击力,传达出无人机的高端、智能的品牌形象,达到了推广产品的目的。
汉字图形在海报中的应用

汉字图形在海报中的应用汉字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工具,还是一种艺术形式,在海报设计中,汉字图形应用非常广泛,这不仅可以增强海报的美感,还能更好地表达海报所要表达的意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汉字图形在海报中的应用吧。
1. 汉字图形的造型变形汉字广泛应用在海报设计中,其字形可以进行可爱、可读、美观的造型变形,让设计师根据海报表达的主题进行创意的发挥,使图形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和寓意。
汉字图形的造型变形可以有效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强海报的视觉冲击力。
2. 根据色彩搭配呈现多层次的意境汉字的色彩也是海报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不同的颜色搭配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意境,例如:红色、黄色等暖色系会给人带来欢快、热烈、浓烈等感受,使海报显得热闹而活泼;而蓝色、绿色等冷色系则给人带来柔和、清新、凉爽等感受,使海报显得清新而雅致。
汉字图形的颜色搭配应该合理,贴近海报所表达的主题,将汉字和海报的色彩融合在一起,使视觉效果更佳。
3. 汉字与其他元素结合海报设计也常常将汉字与其他元素结合使用,如图形、图像、图案等,通过这种方式增强海报的视觉冲击力。
例如:在文化活动海报中,可以将汉字与古老的建筑、器物、传统戏曲演员等元素结合,形成古老而有趣的视觉效果,在产品促销海报中,可以将汉字与商品图像结合,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4. 汉字图形的独特性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海报设计中,汉字图形的运用能够呈现独特的审美和文化体验,增强海报的文化底蕴和艺术表现。
例如:在传统文化活动海报中常常运用汉字来凸显海报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更能引发人们的文化共鸣。
综上所述,汉字图形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造型、颜色、结合其他元素的方式,以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都可以让海报更好地传达出所要表达的意义,增加海报的吸引力和欣赏性。
当然,汉字图形在设计中的使用也需要注意合理运用,能够更好地配合海报表达的主题和含义,使得整个设计效果更加出色。
汉字图形在海报中的应用

汉字图形在海报中的应用汉字图形在海报中的应用是一种创新的设计手法,它将汉字的形状和意义与海报的表达目的相结合,通过视觉上的表现来传达信息和情感,增强海报的艺术感和吸引力。
在海报中,汉字图形可以用作背景,通过汉字的形状、大小、颜色和排列来营造特定的氛围和风格。
在文化宣传海报中,可以利用汉字的美感和文化内涵,呈现出浓厚的历史韵味和艺术氛围。
而在商业广告海报中,可以利用汉字的形状和颜色来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兴趣,使海报更加生动、丰富多彩。
汉字图形还可以用作主题和元素,通过改变汉字的形状和排列,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使海报更加生动和富有创意。
在宣传传统节日的海报中,可以利用汉字的组合和排列,将节日的名称和相关元素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图形效果,使海报更加具有节日氛围和文化特色。
汉字图形在海报中的应用还可以通过形象与符号的结合,传达特定的意义和信息。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独特符号,通过改变字形和结构的方式,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意义和情感。
通过巧妙地运用汉字图形,可以使海报更加直观、鲜明地表达出所要传达的信息和主题。
在环保宣传海报中,可以利用汉字的形状和造型,创造出与环保相关的图案和符号,以此来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设计师可以运用形状、颜色、构图等设计元素,将汉字的形态和表现力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还可以结合不同的字体和字号,使汉字在海报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兴趣。
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布局,汉字图形可以使海报更加独特、富有创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汉字图形在海报中的应用丰富了视觉设计的表现形式,提高了海报的艺术性和传达效果。
它利用汉字的形状、意义和文化内涵,与海报的表达目的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富有创意的视觉效果,为观众提供了美的享受和文化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汉字图形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也将得到更广泛的探索和应用。
吉祥文字在海报中的设计应用探究

吉祥文字在海报中的设计应用探究吉祥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传达着人们对美好祝福和好运的期望。
在海报设计中运用吉祥文字,不仅可以营造节日氛围,还可以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
本文将探讨吉祥文字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在海报设计中运用吉祥文字可以增强海报的节日氛围。
在春节期间,我们可以把“福”字作为海报的主题元素。
福字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美好的祝福和幸福的生活,使用福字作为主题元素,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气氛。
福字可以被设计成不同的样式,如书法风格的福字、现代简洁的福字等,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样式来设计海报。
吉祥文字的运用可以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
我们可以使用“如意吉祥”、“财源广进”等吉祥词语来设计海报。
这些词语代表着好运和成功,给人们带来积极向上的心态。
设计师可以巧妙地将吉祥词语与其他元素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海报内容,激发观众的共鸣和向往。
吉祥文字的设计应该符合海报整体风格和主题。
海报是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吉祥文字的设计需要与海报的整体风格相匹配,以避免造成视觉冲突或信息混乱。
设计师可以选择适合的字体、颜色和布局来展示吉祥文字,以使其与其他元素相得益彰,增强整体的美感和效果。
吉祥文字的排版和平衡也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要素。
在海报设计中,文字的排版和平衡对海报的整体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可以运用层次感和对比效果来突出吉祥文字,提高其在海报中的重要性和吸引力。
还可以运用空白和留白的技巧来调整文字和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使整体布局更加舒适和和谐。
海报设计中吉祥文字的应用需要注重细节。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注意吉祥文字的形状、比例和字体的选择。
吉祥文字的形状应该具有美感和识别度,适合海报的整体风格。
字体的选择要考虑文字的表达效果和与其他元素的协调性。
还应注意字体的大小、粗细和间距等细节,以确保文字的清晰度和可读性。
在海报设计中运用吉祥文字可以增强海报的节日氛围,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并且需要注意吉祥文字与海报整体风格的匹配、排版和平衡等细节。
浅析书法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浅析书法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浅析书法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在平常的海报设计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发现电脑本身带有的印刷字体与书法体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两者相比之下,显得书法字体比较有生气、有气势,有生命力。
电脑的出现使得设计工作变得轻松,电脑的普及使得设计领域有了新的变革,现在的设计过多的依赖于电脑,使本来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失去了本来的活力。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文化的影响力雨来被人们多重视,的确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1.当前书法、海报形式分析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书法是一种文字艺术。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书法有其独特之美,是其他字体不可替代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也逐渐的重视书法的教育工作,人们对书法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说书法的下一波波澜正在袭来。
海报设计一直以来就是致力于视觉沟通的艺术,是以直观的、准确的视觉图像或图形或文字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启发和调动受众的关注和想象,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
接下来将对书法和海报进行详细的分析。
(1)书法之美书法是一门线条的艺术,书写者通过掌握线条的长短、粗细、布局等技巧,将其和谐地组合成一件有生命、有质感、有韵律、有内涵的艺术作品。
这组合的功夫,与书写者的学问、修养、才智、气质等息息相通。
首先我们来初步的认识一下书法。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根据书法其本身的特质,决定了它是一种艺术。
书法艺术性的具体表现就是形式美。
各大书法大家的书法所具有的形式美也是不同的,书法的形式美无非也就是笔法、章法和墨法。
书法的用笔有很多讲究,点画使转、中锋侧毫、浓淡枯湿、缓疾轻重、曲直疏密,或厚重,或拙朴,或硬瘦,或肥劲,或苍劲,或温润……所有的技法其实也是为审美要求服务的,通过线条的形质,表达人的无限丰富、细腻的性情。
要表现传达心之所想、美之所感,形式首先要美,而形式美的手段就是技巧,书法首先要讲究法的精熟,也就是技巧的精熟。
篆书的笔画结体都是圆的,必须中锋用笔,显得十分遒劲;隶书是侧锋用笔,结体是方的,产生蚕头燕尾的效果,姿态很好,行楷书则是中锋侧锋兼而有之,所以方圆并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汉字偏旁部首为特征的海报设计探析
作者:李中扬崔亚敏
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年第09期
汉字历史悠久,作为象形文字,历经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过程。
汉字由偏旁部首构成,形成整体与局部的相互关系。
作为偏旁部首,利用象形特征呈现文字的意境,其中表义偏旁能准确传达汉字的意思。
在设计中,我们针对偏旁部首进行图形化转换,归纳汉字视觉特征,对偏旁部首进行重复、分解和构成,用其创意方法去完善汉字海报设计。
一、偏旁部首的寓意
(一)象形的诠释
汉字演变从甲骨文、篆书、楷体到当今使用的无衬线体,象形性逐渐模糊。
尽管字体不断变化,但表意性的偏旁部首结构还在。
比如“火”的偏旁,我们会联想到烧、烤、燃等与“火”相关的汉字。
看到足字旁,会联想到与“腿”有关的动作。
偏旁部首的象形,一方面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另一方面通过偏旁部首特征引导我们感受汉字的语境,获得汉字图形的认知。
(二)构成的美感
偏旁部首的构成,本身富有形式美感。
比如汉字的点、横、竖、撇、捺、弯、勾等形态,粗细长短,顿挫抑扬,曲折有致,刚柔相济。
图1陈原川的海报设计,在方向、面积、空间、图底关系上表达出不同的感觉。
形态构成的形状、大小、角度和肌理不同,画面的视觉品质就会不一样。
图2为靳埭强的海报作品,画面借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形式,通过寥寥几笔,构成了具有东方情结的视觉景色,江南水乡、文字意境,到处充满着生活的情趣。
(三)偏旁部首的象征性
偏旁部首的象征意义包括两种;其一是笔势走向传递给观者的视觉感受,比如横,笔势向上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人生态度和勇于挑战的坚韧精神。
笔势向下有一种悲观失落的感受,长横有一种大度的风范,短横则给人一种小心翼翼的感觉,这种象征性的呈现,赋予汉字设计新的视觉语言。
其二为古人造字时赋予汉字的深层含义,比如汉字“赢”,由亡、口、月、贝、凡,偏旁部首构成,则表达了想取得“赢”,要具备人的五种心态。
“亡”要有危机意识,“口”要善于沟通交流,“月”要有时间的积累,“贝”及时的增加自己的财富,“凡”时刻保持平常人的心态[1]。
借助偏旁部首的象征意义,给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
二、偏旁部首与汉字意境
(一)偏旁部首构成的视觉
偏旁部首构成新的视觉形式。
第一,通过将偏旁部首打散重组、组合并列、虚实呼应、放大缩小等方法来构成画面,使作品的表现形式极具抽象性。
第二,利用偏旁部首的特征去营造空间,形成视觉画面的主体,以宋体字为列,宋体偏旁部首都具有本身的程式化与规律性,其特点为横细竖粗,穿插避让是宋体字的独特的表述形式。
图3为韩湛宁的海报设计,将偏旁部首作为单独的元素进行重复构成与渐变组合,营造视觉空间纵深感,看似无序,却又极强的构成意识,展现了偏旁部首的特性,极具汉字符号个性,丰富了海报设计的创作语言。
(二)偏旁部首的文字意境
汉字将表义的偏旁称为部首,利用部首的表义功能来诠释汉字的意境,通过设计语言来展现汉字的意念与情感。
同时也可以利用偏旁部首的结构变化去构建文字的含义和形象。
从偏旁部首的造型出发,清晰地发现象形与图形的关系,利用偏旁部首把汉字转化为图形成画面视觉。
使汉字表达在内容上语义正确,在形式上以偏旁部首加以突破,成为文字意境创作中新的表述方式。
三、以偏旁部首为要素的海报设计
(一)表现手法
从表现手法看可分为三种;其一偏旁部首与图形置换。
根据偏旁部首的结构和笔画的走势,把汉字的部分偏旁部首与图形图像置换,形成字中有画,画中有字的巧妙视觉,展示了偏旁部首与图形互换的最佳方式。
图4詹伟锋的海报设计《菊》,利用偏旁部首的形式美感与几何图形的透明叠加,偏旁部首若隐若现在整体画面中,营造出层次丰富画面视觉,在视觉中心,用具象图形与抽象文字组成画面。
其二偏旁部首的同构共用,把汉字进行分解,将相互关联的偏旁部首巧妙的结合,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彼此共用,相互依存,为海报设计提供新的设计语言。
图5林佩宜的海报设计《简体繁体》,“笔”从竹从聿,是笔的本体。
简化字,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
[2]这幅海报用“笔”的简体与繁体构成画面,通过“毛”与“聿”图底共用的手法有机的结合,整体上突出笔的造型特征,表意清晰简单明了。
其三偏旁部首打散重组构成,将汉字的偏旁部首进行打散、分割与减少、破坏与分解、变形与取舍,最后将其重新整合,实现了海报设计的多元性,营造“形变而神不散”视觉效果。
图6为何才冬海报设计《中国印象》。
(二)意境的表述
汉字有六书,其中象形与会意则是强调汉字的“形”与“意”,形作为表意的外在形态,意作为象形的内在体现,和谐统一。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之说,“望文生义,望文知意”是说不熟悉汉字的人,可以从其形态上略知字意,这也揭示了汉字所具有的象形、会意、指示等特征。
[3]在海报设计中,偏旁部首作为设计元素,准确地表达海报的主题思想与感情,受众的最直观的方式去认知和。
第一,偏旁部首营造空间视觉意境,启迪受众不断思考,创造联想的空间,通过画面让观众看到弦外之音,产生视觉共鸣。
第二,偏旁部首作为海报设计的主要骨
架,强调精炼、简单、醒目、易懂特点来强化海报主题的视觉感。
图7为日本Yoshimaru Takahashi的海报设计《Rain》,雨从云下也,以秀英体的雨字为画面的骨格来分隔画面,用“雨点”强化画面的构成感,用众多的雨点来营造下雨的氛围,展现了海报的诗意般的境界。
图8林磐耸的《2010两岸海报》,整体画面以“两”“岸”汉字为主要视觉,用人字头与山字头突出视觉中心呈现,表述海报“善意交流,人人有责。
兄弟登山,各自尽力”的创作概念。
(三)质地的运用
设计应带给人一种互动和趣味性,可用一些拼贴和肌理等手法来表达海报主题,比如不同的肌理有着多样的视觉与触觉。
软与硬、明与暗、粗糙与光滑的对比,形成画面的丰富性与层次感,增强了文字视觉想象空间。
对于质地的选择,可依据主题来选择,传达汉字意境,用新的方法加以实验。
材料和机理如果很好的运用,可以锦上添花,也可极大的丰富画面。
赵均学《汉字新解》画面以部首“三点”为视觉中心,把水的形态与干枯的沙粒加以组构求水若渴,深刻揭示了海报的主题“保护水源,至关重要”创作内容。
(图9)
四、结论
(一)偏旁部首挖掘与构成,形成新的视觉图形要素
利用偏旁部首形式美感去构成画面,通过对其进行穿插组合,打散重组,放大缩小等方法营造空间氛围,以及利用偏旁部首的粗细长短,抑扬顿挫的特点去构成新的图式,体现汉字的特性。
(二)强调偏旁部首的汉字意境,形成汉字表述特色
偏旁部首作为汉字的构成元素,利用偏旁部首的表意与象形特征来呈现汉字的意境与情感。
通过偏旁部首的共用、打散重组、构成、图形置换等方法的使用传达汉字的意境,丰富汉字的视觉语言。
(三)通过偏旁部首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寻求有效的创意方法
偏旁部首作为设计的元素,利用其象征性与构成感形成新的图式应用于海报设计,同时与多种表现手法、形式、质地与肌理的结合运用,挖掘新的视觉语言,提供新的创意手法,增强了海报的可读性,丰富文字的使用内涵,扩宽了汉字的传播途径。
注释
[1] http:///view/375204.htm。
[2] http:///view/37118.htm。
[3] 孙明明、何征:《浅谈汉字在现代文字海报设计的视觉表现》,《包装世界》,2010(6)
参考文献
1 田忠利、许力:《字·汇 2013国际字体设计展作品集》,北京,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2013。
2 陈原川:《文字创意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李中扬,《文字设计基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 曹方,《文字艺术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杉浦康平,《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6 王南杰,《文字设计与创意》,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7 汪尚麟,《文字创意&设计》,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8 周至禹,《设计与思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