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地理高考棉花知识点

地理高考棉花知识点棉花是一种重要的农业作物,也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
在地理高考中,涉及到棉花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棉花的产地、适生环境、种植技术以及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下面将就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1. 棉花的产地棉花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全球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是中国、印度和美国。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棉花种植集中在长江流域、辽河流域和珠江流域等区域。
印度是一个重要的棉花出口国,棉花主要分布在孟买高原和德干高原。
美国的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克萨斯州、密西西比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地。
2. 棉花的适生环境棉花适宜的生长环境主要包括气候、土壤和水分等因素。
棉花对温暖的气候要求较高,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摄氏度至30摄氏度。
棉花对水分的需求较大,要求年降水量在600毫米至1000毫米之间。
土壤方面,棉花适合生长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中。
3. 棉花的种植技术棉花的种植技术包括选种、育苗、定植、管理和采摘等环节。
首先是选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良种。
接下来是育苗,通常采用播种或育秧方式进行。
定植是将育苗好的棉花苗移植到田地中进行生长。
在棉花的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常规的管理,包括灌溉、施肥、防虫和除草等工作。
最后是采摘,一般是在棉铃开裂、棉花籽成熟时进行。
4. 棉花的经济和环境影响棉花是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对农民和国家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棉花的种植和加工产业链较长,涉及到棉花种植、纺织加工、服装制造等多个环节,形成了庞大的产业体系。
棉花产业对就业、贸易和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然而,棉花种植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环境问题,例如对土地的过度利用和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总结:棉花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通过对棉花的产地、适生环境、种植技术以及经济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棉花的相关知识。
在地理高考中,掌握这些知识点将有助于对棉花相关问题的正确理解和回答。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棉花种植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以实现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分析新疆和中亚地区发展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

分析新疆和中亚地区发展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分析新疆和中亚地区发展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 盛产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 D地是世界著名的长绒棉产区,分析该地种植长绒棉的主要自然条件1 气候适宜:终年光照强烈、热量充足且干旱少雨2 土壤适宜:多为沙土,利于棉花扎根生长3 灌溉条件适宜:充足的灌溉水源4 土地资源适宜:地广人稀,利于长绒棉的大量种植和生产新疆盛产长绒棉有什么有利自然条件?新疆最适宜种植的区域主要包括吐鲁番、阿克苏农一师、喀什、巴州等地区。
而农一师具有十分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
年日照时数2556~2991h,全年无霜期平均200d以上,适合棉花生长。
几十年间通过实行不断加强基础建设,配套排灌设施,降低土壤盐碱,防风固沙等综合管理措施,大大提高了土壤的宜耕性,且农一师远离污染,用水来源与天山积雪融水;植棉多用农家肥和复混肥;采用生物综合防治病虫害,农药用量少,极适宜生产高品质绿色有机棉。
埃及和新疆都有长绒棉共同有利自然条件(1)夏季高温,光热充足,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2)有河流水提供灌溉水源;中亚地区发展优势滴条件原因是什么中亚地区发展优势的条件原因是资源及交通的发展新疆长绒棉价格:chinam./19/1901/190102/news/20020128/125353.asp:socotton./Html/IndustryNews/2008-2/27/_2008227194533102.htm新疆长绒棉是什么新疆长绒棉因纤维较长而得名。
产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巴音郭楞、喀什等到地,为我国长绒棉叭一产区。
又称海岛棉,原产南美,后传入北美洲的东南沿海岛屿,故称。
主要品种有;军海1号,属早熟长绒棉花品种,纤维长度为38-39.7毫米,细度7510米/克,强度4.4克,断裂长度33.2千米,衣分32-33,棉花铃重3克左右,主产于阿克苏、巴音郭楞等地农垦团场;新海棉,系从“5230弗”品种的变异型别中定向选育而成。
黄河三角洲地区棉花生产的气象灾害与应对措施

黄河三角洲地区棉花生产的气象灾害与应对措施刘春兰【摘要】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地区1949年以来,在棉花生产上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如冰雹、洪涝、风暴潮、干旱、低温冻害、大风)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分析,针对每种灾害提出了应对措施.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应对气象灾害,搞好棉花生产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棉花科学》【年(卷),期】2013(035)001【总页数】7页(P3-9)【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地区;棉花生产;气象灾害;防御措施;产量【作者】刘春兰【作者单位】山东省垦利县气象局,山东垦利257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2.048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的黄河入海口处,由黄河水携带大量的泥沙填充而成,该地区土壤肥沃,含有多种适合棉花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因棉花需求量大,加上优越的地理优势,棉花逐渐发展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
以山东省垦利县为代表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人口人均植棉0.153 hm2,整个三角洲地区90%以上农田均植棉,一到秋季,雪白的棉花形成了一道“白地毯”式风景,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异常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制约着黄河三角洲地区棉花产业的发展。
黄河三角洲地区棉花的生长期在4~10月份,生育期一般为110~140天,生长期一般为150~170天。
在此期间,影响黄河三角洲地区棉花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冰雹、洪涝、风暴潮、干旱、低温冻害、大风等。
每年因气象灾害给棉花带来的损失在20%~30%,有的年份更高。
以冰雹给棉花生产带来的损失最大,常常是毁灭性的灾害。
在遭遇气象灾害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御措施,把灾害降到最低限度,对于棉花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 灾害的种类气象灾害是因气象因素引起的灾害[1]。
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危害严重,严重制约着黄河三角洲地区棉花的高产与丰收。
影响黄河三角洲地区棉花生产的气象灾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冰雹冰雹是由强对流天气引起的坚硬的固态降水。
不同灌溉处理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ku RvrB s n gm n i s n A s , nin 4 0 ) A s ie ai Ma ae e t v i , ku Xi a g8 3 0 n D io j
Ab t a t T e e e to i e e t ri ain c n i o n c t n g o t n il sa ay e y ar gn i e e t r g t n p o e sn sr c h f c f f r n rg t o dt n o o t r w h a d y ed wa n l s d b ra i gd f r n r ai r c si g d i o i o n ii o
i i ai g t o t s h t rp o u t n e c e c st e h g e t r g t w i r n me ,t e wae r d ci f i n y i h ih s .Un e h o d t n o mi d wae e o r e ,t c iv h i — o i d rt e c n i o fl t t rr s u c s o a h e e t e b g i i e
gs sca eoo i bnf 。 o fh ot idadw tr rd c o fcec ol b os ee ;( )a r a r s f— et oil cnm c e et b t o ect nye ae pou tne i ys ud ecni rd 3 sf t ee i h t o ln i i n h d ow eu i c nytelw r ii f pi m sim iueidxsae4 、8 、5 、7 o i os r a ai ( 0 c et)a te i c 。 e m t o t e h o l s o mu o os r ee r % 6 % 6 % 6 % f o m i uecpct i 10 m dph t h l t n 7 sl t y n
棉花风沙灾害后的管理措施

4级
棉 株 全 株 叶 片 青 枯 , 叶 节 以下 胚 轴 青 枯 弯 曲 , 长 点 于 枯 。 子 生
2 风 沙危 害后 棉 田 的 恢 复 能 力 及 产 量
2. 风 沙 后 棉 株 的恢 复 能 力 与 受 害 级 别 有 相 关 关 系 1
棉 田受 害 后 要 及 时 进 行 大 田调 查 , 根据 棉 株 受 害级 别 进 行 判 定是 否保 留 、 种 或 重播 。 补 20 0 0年 新 疆 玛 纳 斯 县 六 户 地 镇 在 5月 5日夜 受 风 沙 冷 害之 后 进 行 棉 株 恢 复 率 调 查 的结 果 如 下 :
0级 1 级 2级 受 害 棉 株 4d后 已 开 始正 常 生 长 , 占调 查 总 数 的 10 ; 0% 受 害 棉 株 在 4d后 开 始恢 复 生 长 的 占 9 .% , 进 入 正 常 生 长 的 占 9 . % ; 7 6 8d后 28 受 害 棉 株 4d后 生 长 点 开 始恢 复生 长 的 占 8 7 , 棉 株 进 入 正 常 生 长 的 占 8 .% ,4 d 9.% 8d后 2 3 1
但 0 级 受害的棉 田产 量均高于补种的棉株 和重播棉 田。表 2 ~2
表 1 风 沙 灾 后 棉 田开 花 期 调 查 表 2 风 沙 侵 害后 棉 田产 量 对 比
1 地 号 84 / 2 地 号 94 / 3号 地 1/ 24 4号 地 1/ (/ 74 85
O 2
后 除 少 数 死 亡 外 生 长 已基 本 正 常 。
3级
4级 0级
受 害 棉 株 4d后无 生长 现 象 , 8d后部 分 棉 株 叶 腋 里 出现 新 芽 , 棉 株 生 长 点 已 死 亡 , 1d后 但 l
不同栽培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应 用。
关 键词 : 花 ; 培 方 式 ; 长 发 育 ; 量 棉 栽 生 产 中 图 分 类号 :520 7 文 献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1 8 8 (0 2 O 一 0 7— 2 s6 .4 A 10 — 5 12 1 ) l 0 3 0
江西农业学报
2 1 ,4 1 :7~ 8 0 2 2 ( ) t rc h reJa g i
不 同栽培 方 式对 棉 花 生长 发 育及 产 量 的影 响
高 胜 伍 , , 曾小林
(. 1江西省 中国科学院庐 山植物园, 江西 庐 山 3 20 2 江西省棉花研究所/ 390;. 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综合试验站 , 江西 九江 320 ) 3 15
Ab t a t hs p p ra ay e e ef cso i e e t l t g mo e n te g o h,d v l p n d y ed o otn h e u t sr c :T i a e n z d t f t f f rn a i d so rwt l h e df pn n h e eo me t n a il f t .T e r s l c o s s o d t a i e e t ln ig mo e a r a n u n e o h o t r g e so o tn,te p a t lh n u t ai n mo e c ud h we h t f rn a t d sh d g e t f e c n te g w h p o s f t df p n il r r c o h lsi muc ig c l v t d o c i o l e i k ot n p a t p e t r ,a d efc iey p oo g t ef w r—b l p r d h e n mb r f oa ol e d c t ny ed, l t s y a l ma e c t ln s r ma u e n f t l r ln o e o e v h l ol e o .T u e tlb l,s e ot il p a i ot o n h ih .f i s u u e d f i n d u e f otn c l v td b i e e t d e l a h olw n e fr n c :t emo eo eg t r t p rn mb ra r t o e n mb ro t u t ae y d f rn u n u c o i mo sa d t ef l i g p r ma e h d f l h o o
风沙环境对农业产出的影响
风沙环境对农业产出的影响风沙环境是指强风携带沙尘在环境中形成的自然现象。
这种自然现象在许多地区常见,特别是在沙漠地区或干旱地带。
对农业而言,风沙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带来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风沙环境对农业产出的多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风沙环境会对土地质量造成破坏。
由于风沙环境中的强风会带走土壤中的肥力,同时风中的沙尘颗粒会与土壤发生化学反应,降低土壤的肥力和酸碱度,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
此外,大量的沙尘还会覆盖在农田上,阻塞了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降低了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其次,风沙环境还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直接影响。
强风会对农作物的茎秆、叶片和花朵造成破坏,使植株变得脆弱易折断,影响正常生长和发育。
同时,风沙环境中的沙尘颗粒也会附着在农作物表面,阻碍了气体交换和水分蒸发,进一步削弱了植物的生命力和抗性。
此外,风沙环境还会对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控造成一定困难。
沙尘中的微生物和病虫害种子可以通过风力传播到农田中,进而危害作物。
农作物在风沙环境下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为它们的营养和抵抗能力都受到了破坏。
农民们在面对风沙环境时,需要采取更加严密的病虫害防控措施,以保证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最后,风沙环境还会对农田灌溉造成影响。
风沙环境中的强风会使农田的灌溉水分蒸发速度增加,导致农田湿度下降,造成农作物脱水和萎蔫。
农民们需要确保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增加灌溉量,以保证农作物得到足够的水分。
综上所述,风沙环境对农业产出产生了多个方面的影响。
它破坏了土地质量,阻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加了农作物的病虫害风险,并影响了农田的灌溉需求。
鉴于这些影响,农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比如建立防风林带、选用抗风沙的农作物品种、增加土壤保水措施等,以减轻风沙环境对农业产出的不利影响。
只有这样,农田才能更好地适应恶劣环境,确保农作物的良好生长和高产出,为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灾害性天气对棉花的危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灾害性天气对棉花的危害及防灾减灾措施作者:刘锴李彩红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20年第01期摘要概述干旱、高温、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棉花的危害及防灾减灾措施,积极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增加棉农经济收益。
关键词灾害性天气;棉花;危害;防灾减灾措施棉花在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周期里,都有可能遭受灾害性天气的侵害,主要有干旱、高温、大风、阴雨、冰雹、冻害等,都会严重影响棉花正常生产,造成减产减收,严重时甚至绝收。
1干旱的危害及防灾减灾措施棉花从蕾期到初花期这一阶段如果遭遇干旱,棉株常出现叶色灰绿,中午发生萎蔫,傍晚难以恢复正常;棉花心叶部分卷曲呈“疙瘩”状,2~3个棉花大蕾紧密围在棉花顶心周围,致使棉花顶心难以随太阳进行转动;开花比正常棉株状态早而快。
如果在花铃期阶段受旱,棉株中、上部干黄的蕾、铃显著增多,但保持干而不落状态。
在吐絮期阶段受旱,整个棉田呈现黑褐色状态,干铃、僵铃增多,吐絮铃减少。
为减少干旱影响,应选用耐旱棉花品种。
在水源充足期间,及时进行灌水。
按照苗情科学安排棉花灌水先后顺序:沙壤土优先,黏土在后;弱苗优先,旺苗在后。
水源不足期间,采用喷洒化学防蒸剂的方式,增加棉花自身的抗旱能力。
积极推广先进的膜下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既节约用水又能促进棉花的生长。
2高温的危害及防灾减灾措施通常在气温达到35℃以上时,棉花常常出现花粉生活力减少、蕾铃大量脱落的情况;气温达到40℃以上时,棉花就会停止生长。
高温气候作用时间越长,棉花在气温恢复正常后,自身恢复生长所需时间就越长。
如果高温气候作用时间过长,将使棉花细胞遭受伤害而出现死亡;温度太高还会加快棉花叶片衰老,减少干物质出现时间,造成严重减产。
要防止高温对棉花的伤害,应在经常出现高温热害的棉花主产地区,选用耐热棉花品种进行种植。
保证棉花灌溉,尽可能满足棉花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避免因热害而导致棉花发生脱水萎蔫、青枯。
充分的灌溉能够在一定程度降低热害威胁,同时采用喷洒化学防蒸剂的方式,如腐殖酸等化学物質,减少棉花自身水分蒸发。
引起棉花产量低的起因
缺乏农业机械设备,农民可能只能采用传统的人工种植方式,难以 实现规模化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限制棉花产量的提高。
劳动成本增加
缺乏农业机械设备,可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增加劳动成本,降低 棉花的经济效益。
04
CATALOGUE
农业政策与管理
农业政策支持不足
投入不足
政府对棉花生产的投入不足,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技术推广等方面的资 金支持不足,制约了棉花生产的发展。
重危害,产量大幅下降。
抗药性增强
02
长期使用假冒伪劣农药,可能会使棉花害虫和病害的抗药性增
强,增加防治难度和成本。
农药残留
03
假冒伪劣农药可能存在高毒、高残留等问题,对棉花品质产生
不良影响,降低棉花的市场价值。
缺乏合适的农业机械设备
种植效率低下
缺乏合适的农业机械设备,可能导致棉花的种植效率低下,如播种 不均匀、覆土不严密等,影响棉花的出苗率和生长发育。
如水中盐分过高或含有有 害物质,会影响棉花的正 常生长,导致产量下降。源自02CATALOGUE
品种及种植技术
棉花品种选择不当
品种特性不符
选择了不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 件的棉花品种,导致生长不良,
产量低下。
抗病性差
选用的棉花品种抗病性弱,容易 感染病害,影响产量和品质。
耐逆性差
在逆境条件下(如干旱、高温等 ),部分棉花品种生长受阻,导
价格政策不合理
棉花价格政策未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棉农种植棉花的收益不稳定, 降低了棉农的种植积极性。
农业技术推广不到位
技术更新缓慢
棉花生产技术更新缓慢,一些高效、环保的生产技术未能得到广泛应用,影响了 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风沙棉花的种植方法
风沙棉花的种植方法简介风沙棉花是一种喜欢生长在干燥沙漠环境中的植物,适合在干旱地区种植。
它的花朵柔软且丰满,所以被人们广泛用于制作棉花被、衣物等。
本文将介绍风沙棉花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址、土壤准备、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选址风沙棉花适合在温暖干燥的沙漠地区种植,所以在选择种植地点时需要考虑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排水条件。
沙地或者沙质砾石土壤是风沙棉花生长的最佳场所。
同时要避开有灌溉设施的地方,因为风沙棉花喜欢干燥的环境。
土壤准备在种植风沙棉花之前,需要将土壤杂草进行清除。
沙质土壤通透性良好,但缺乏养分,所以需要添加有机肥料。
在土壤中加入腐熟的有机肥料能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植物的生长能力。
同时,可以添加一些磷肥和钾肥,以促进花芽的形成和加强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播种风沙棉花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当气温稳定在20摄氏度以上时,适合播种风沙棉花。
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播种,一种是播种种子,另一种是育苗后移栽。
1. 播种种子:先将风沙棉花种子浸泡在温水中一天,然后将湿种子均匀撒在沙质土壤上。
再轻轻覆盖一层薄沙即可。
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所以不要盖得太厚。
2. 育苗后移栽:另一种方法是先将风沙棉花种子在育苗盘中培养,待苗子长到一定高度后,再将其移栽到沙质土壤中。
施肥风沙棉花需要充足的养分才能生长茂盛。
在播种后的4-6周内,可以使用复合肥或有机肥料进行追肥。
每隔10-14天施一次肥料,以补充土壤中的营养物质。
浇水风沙棉花中途不需要过多的浇水。
因为它适应干旱环境,过多的浇水可能导致病虫害的滋生。
大约每隔7-10天浇透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病虫害防治风沙棉花在干燥环境下比较抵抗病虫害,但还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检查并清除病虫害:定期检查风沙棉花的叶片和花朵,及时发现并清除有病虫害的部分。
2. 使用生物防治:可以使用一些有机农药来防治常见的病虫害。
例如,使用肥皂水喷洒来控制蚜虫。
3. 做好通风排水:风沙棉花需要良好的通风和排水条件,保持环境干燥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沙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徐霆郑德明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第02期
摘要:阿拉尔垦区是南疆优质棉的重要产区之一,每年4—5月棉花播种出苗期间,阿拉尔垦区大风、沙尘等灾害较严重。
设置网室遮盖棉花,使其免受风沙的干扰,并在田间设置小型气象站,记录有关气象数据,研究风沙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风沙对棉花的影响主要是在苗期对棉苗造成破坏,主要表现为打伤叶片、折断茎秆;在棉花的生长过程中,会抑制棉花的旺盛生长;风沙对棉花品质不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南疆;风沙;棉花
中图分类号: S562.0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2-0091-02
收稿日期:2014-10-13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编号:GYHY201106025)。
作者简介:徐霆(1980—),男,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植物营养与土壤养分。
E-mail:815051765@。
通信作者:郑德明,教授,研究方向为植物营养与土壤养分。
E-mail:
zdmzky@。
处于沙漠边缘的阿拉尔垦区由于受到沙漠的影响,土壤沙性大,连年遭受风沙的危害。
特别是新开垦荒地及沙漠边缘耕地由于条田四周林网未建成或不健全,在风沙活动最强烈的春季,棉花种子常被吹露地表而“吊死”。
在积沙部位,种子常因埋压太深而难以出苗,出苗后如遇风沙流,幼苗极易被沙打死,造成大面积棉田受灾,常有“见风沙子跑,沙跑打死苗”的现象发生,特别是沙斑地棉田受灾更为惨重[1]。
灾害性风沙已经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整个阿克苏地区(包括阿拉尔市)发展优质、高产、低成本棉花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2]。
因此,根据风沙活动特征探讨阿拉尔垦区防风沙保苗措施,对沙区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土地开垦步伐的加快,新区开发层出不穷,严重破坏了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平衡,并且影响了棉花的出苗及生长[3]。
胡云喜等探讨了不同风力强度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4]。
马瑞等研究了不同结构类型棉秆沙障的防风固沙效应[5]。
罗玻军研究了阿拉尔垦区棉花播种出苗期风灾类型及抗灾措施[6]。
徐宇等研究认为,受灾后的棉株单株生产能力、棉铃的性状、纤维品质及霜前花比例均随着风沙灾害危害程度的加重而降低[7]。
本研究探讨风沙在棉花不同生长发育期对棉花生长发育以及对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棉花产量及品质提供理论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概况
供试棉花品种为石K-7号。
试验于 2012年在阿拉尔市南口农场进行。
该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塔里木河上游,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为林灌草甸土,土质为沙土。
每年春季春播时,土壤疏松干燥,地表裸露,一旦刮起5级以上的大风,便会引起各种类型的气象灾害。
1.2试验设计
处理1(CK):未安装网室,其他同大田管理。
处理2:安装网室,共计 2个处理,每处理重复 3 次,顺序排列。
每小区面积为18 m2(长6 m、宽3 m),株距为10.61 cm,行距为67.6 cm,交接行为58.5 cm,播幅为671 cm。
试验设在风沙对棉花出苗、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的地块。
采用铁架网室,上面覆以纱网布(透光、透气)。
时刻关注天气预报,每次起风沙之前放下纱网布,风沙过后收起纱网布。
1.3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测定
苗期主要调查棉花株数、叶片数,每次风沙过后调查棉株折断数、倒伏数、叶片损伤数,计算公式如下:
棉株受损率=折断数+倒伏数/样地总株数×100%;(1)
棉花叶片受损率=叶片损伤数/样地总叶片数×100%。
(2)
蕾期、花铃期在每小区设置 2个点,每点10株,调查棉花的株高、叶片数、蕾数。
吐絮期调查株高、叶片数、果枝台数、有效果枝台数、株铃数、有效铃、单铃质量等。
对每个小区测产,在每个小区,从棉花的上中下3层各取50朵带回实验室,以测定单铃质量、品质。
1.4棉花品质的测定
测定棉花品质相关指标:整齐度指数、马克隆值、束纤维强度、伸长率、反射率、黄度。
2结果与分析
2.1风沙对棉花苗期生长的影响
2012年5月18日(棉花播种日期为4月8日)的平均风速为0.9 m/s,最大风速为5.936 m/s,处理1的棉株受损率、棉花叶片受损率分别为24.25%、40.00%,处理2的棉株受损率、棉花叶片受损率均为0,说明在新疆目前的栽培种植模式下,风沙可造成棉花茎秆折断,导致收获株数减少;其次是造成棉花叶片损伤,从而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2.2风沙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2.2.1风沙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由表1可见,6月5日至7月5日,网室内的棉花株高、棉花主茎叶片数逐渐增加,处理2棉花株高、棉花主茎叶片数差值均高于处理1,主要原因是处理2的棉花受到网室的遮盖,避免了风沙对其生长的影响,因此长势旺盛。
但由于棉花幼苗期安装网室对棉苗造成的物理伤害,导致棉株较弱,因此处理2的株高低于处理1。
2.2.2风沙对棉花干物质量的影响表2表明,处理2的根、茎叶、蕾铃质量分别比处理1低11.7%、2.6%、20.3%,主要原因是棉花生长过程中,处理2会对棉花造成物理性伤害,导致了处理2的棉花干物质量比处理1低。
2.3风沙对棉花产量因子、棉花产量的影响
构成棉花单位产量的因子包括单位面积有效收获株数、单株收获铃数、单铃质量。
由表3可知,处理2有效收获株数、单株收获铃数、单铃质量均低于处理1。
对其做2样本均值t测验,结果显示,单株收获铃数、单铃质量均无显著差异,说明风沙对单株收获铃数、单铃质量没有显著影响。
主要原因是风沙气象灾害主要集中在4—5月,单株收获铃数、单铃质量的生长主要是在6月以后,因此对其没有显著影响。
2.4风沙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由表5可见,处理1与处理2棉花整齐度指数、马克隆值、束纤维强度、伸长率、反射率、黄度均无明显差异,主要原因是风沙等灾害性天气主要影响棉花的外部形态,而对其内在品质没有显著影响。
3结论与讨论
3.1风沙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风沙在棉苗生长期对其破坏程度较重,主要表现为打伤叶片、折断幼苗,原因是棉花幼苗期叶片嫩,茎秆韧皮部、维管束发育不完全。
处理2的株高低于处理1,干物质量也比处理1低,但是棉花长势比处理1好,主要原因是处理2在安装铁架、纱网的过程中,会踩踏棉苗,从而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而网室内的棉花由于幼苗期受到网室遮盖,未受损害,为后期长势旺盛提供了保障。
3.2风沙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阿拉尔垦区的风沙灾害主要集中在3月上旬至5月下旬,棉花单株收获铃数、单铃质量的生长主要是在6月以后,因此对棉花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3.3风沙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风沙对棉花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幼苗生长期,主要对棉花的外部形态产生影响,而对其内在品质没有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建国,吕新,李振河,等. 新疆沙漠边缘绿洲棉田抵御风沙措施研究[J]. 干旱地区农
业研究,2005,23(6):151-153,186.
[2]陆帼英. 灾害性天气对阿克苏地区棉花生产的影响[J]. 新疆气象,2003,26(4):13-15.
[3]李茂春,胡云喜. 风沙灾害对阿拉尔垦区棉花播种出苗的影响[J]. 新疆气象,2005,28(6):23-24.
[4]胡云喜,李茂春. 阿拉尔垦区棉花播种出苗期风灾类型及抗灾措施研究[J]. 沙漠与绿洲
气象,2008,2(3):48-51.
[5]马瑞,王继和,屈建军,等. 不同结构类型棉秆沙障防风固沙效应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10,24(2):48-51.
[6]罗玻军. 阿拉尔垦区棉花播种出苗期风灾类型及抗灾措施[J]. 新疆农垦科技,2001(6):6-7.
[7]徐宇,程小林. 棉花风沙灾害后的管理措施[J]. 新疆农业科学,2002,39(4):251-252.张亚洁,魏星,王振省,等. 不同亚铁含量复合基质对旱育秧苗素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2):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