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庄稼,识性格

合集下载

会种庄稼就会教育孩子

会种庄稼就会教育孩子

会种庄稼就会教育孩子-----首个家长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坐下来,与诸位谈谈教育话题,向诸位回报孩子的在校情况。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我想如果教育是种庄稼,那么它的土壤就是家庭,孩子就是一粒庄稼种子,小学是它的幼苗期、初中是它的拔节期、高中是它的孕穗开花期,大学是它的成熟结果期。

首先,家庭这个土壤很重要。

不少家长对我说,我们家的孩子很好,家里随便放的钱他从来不乱拿,我们给多少钱就花多少,那么我恭喜你在教育孩子上取得了一方面的成功。

可是你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了吗?我说孝顺仍然是第一道德!我的母亲今年86岁了,每年供暖前我就从农村老家把她接来,老人家有胃病和食管裂空疝,我每天早晨6点起床,要做三顿饭,先给孩子做姜丝荞麦面,同时给母亲炖上菜末鸡蛋膏,6点15给孩子盛出面条来再给自己下粗面条,6点半我就来学校了。

有些食物母亲尽管不能吃,我还是想办法让她尝一点。

这是一个威严,我从小就接受了这样的教育,对于稀罕食物如果没有父母允许自己是不敢动的!我现在也是这样教育我的儿子,再稀罕的食物孩子不能吃第一口,一定是先让他妈妈尝第一口!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教育。

孩子如果连父母都不孝顺,那如何尊敬老师?将来在社会上如何诚信于朋友?反过来,自己如果不孝顺你的父母,又如何要求孩子孝顺你?如何要求孩子尊敬老师?不知道诸位注意没有,周末我一直布置一个特殊的“班主任作业”,有一次的作业是这样要求的“回到家里,请你看看父母的头发和脸,注意父母几点起床,一天干什么工作,以《父母,您辛苦了》为题写一篇感恩文章”,结果怎么样,回来只有2位同学交上来!我气得大骂他们没良心,不关心父母,一周后在我的压力下,交了,但是大多是空空洞洞,没有体会到诸位家长的慈母心哪!当然,也有受到我表扬的。

虽然我不教语文,但是绝大多数我都写了批语,会后我把孩子的文章和《给家长的一封信》发下去,您自己体会、反思吧。

再就是尊敬老师!1979年,我上小学,我的父亲在我村给唯一的一名公办教师做饭,老人家虽然不识字,但是对老师毕恭毕敬!我受老人家影响,一直尊重我的老师。

种好自己的庄稼人生哲理

种好自己的庄稼人生哲理

种好自己的庄稼人生哲理
种地的庄稼人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每逢看到挨着自己地的邻居,地里长得庄稼总比自己的好,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于是,就有人自我解嘲地说:不是自家的地没种好,而挨着地的这家人太勤快了。

我记得是在一次和父亲下地的时候,走到自家地边一看,邻地的玉米长得又粗又高,再看自己家的,比人家矮了一头,就不由自主的说:“看人家的庄稼长得多好!”
父亲听完,看了我一眼说:“别看人家的,种好自己的庄稼,况且现在还远没有到收获季节,要想让自己的庄稼长得好,一靠勤快,二要靠多施肥”。

从这天起,我暗下决心,一是加強了田间管理,二是多施了化肥,过了不长日子,自家地里的玉米,居然长得与邻家不相上下。

二十几年来,我一直玩味着父亲的这句话:“种好自己的庄稼,别管人家的!”
大千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我们不可能在每一个位置和角色上都做得出类拔萃,盲目地同别人攀比,会使我们失去自我,到头来是只能徒増烦恼罢了。

此后,每当我听到诸如“某某荣升高就”,“某某一夜暴富”等言语时,我的耳畔就会响起当年父亲洪钟般的声音:“种好自己的庄稼,别管人家的!”于是滤除心中杂念,目不斜视地朝着某一个方向奔去。

种地的心理品质

种地的心理品质

种地的心理品质
1. 耐心和毅力:种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

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这就需要种地者具备耐心和毅力,能够坚持不懈地照顾和管理农田。

2. 责任心:种地者需要对自己的农田和农作物负责。

他们要关注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灌溉、施肥、除草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以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3. 观察力和细心:种地需要细心观察农田和农作物的变化。

种地者要注意天气变化、土壤状况、病虫害的出现等细节,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细心观察有助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学习和适应能力:农业技术和知识在不断发展和更新,种地者需要具备学习和适应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他们要关注农业科技的进展,不断学习和应用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提高种地的效率和效益。

5. 乐观和积极的心态:种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如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

种地者需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时不气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持续改进和创新。

6. 团队合作精神:在一些情况下,种地可能需要与他人合作,如共同租用农业设备、分享农业经验等。

种地者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

总之,种地需要种地者具备耐心、毅力、责任心、观察力、学习能力、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心理品质。

这些品质有助于种地者更好地管理农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给潜能生的心田种“庄稼”

给潜能生的心田种“庄稼”

给潜能生的心田种“庄稼”如何清除田里的杂草?用锄头锄、用火烧、深挖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杂草的生命力很强。

最好的办法是在里面种上庄稼。

“庄稼”越多,“杂草”的生存空间就越小;“庄稼”越茁壮,“杂草”就越孱弱。

这时再清除杂草,田野就干净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就像一门十分精细的医术,它要医治并完全治愈脓疮,但不承认挖除是个好办法。

同样的对于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如果只是一门心思挖除它,往往事倍功半。

孩子的心灵如同田地,稍不留心,“杂草”就会荒芜孩子的内心。

要清除孩子心灵中的杂草,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是:在孩子的心田上种满“庄稼”。

当“好”的因素越积越多,“坏”的因素就无处可藏了。

我们所包的潜能生可谓是心中生满了“杂草”,很需要我们去整理。

今年我所包的潜能生是三四班的高标和邓少国两位同学。

他两个都家住崔家庄。

高标同学的父母在外打工,父亲07年过年时回来过一次,母亲外出几年无一点消息。

家里生活是依靠爷爷干活和父亲一个月寄回来的一点钱维持生活,生活很清苦。

邓少国同学姊妹四个,哥在洛阳干活,大姐在江苏打工,二姐在在洛阳上技校,父亲在外面打工,忙季回家,母亲在家里料理家务,家里七八亩地,生活条件在村里较差。

上学期在班级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进步较快,没有出现厌学退学的念头,并且能够遵守班上纪律。

这学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一制定本学期进步计划1 每周让老师点名批评次数不多于两次2 每周各科作业或试卷要做够三次3 每次考试各科都要进步五分4 坚持上学,不能退学顺利考入四高或五高、职高这个学习目标不能变5 每周为班级或寝室办一件好事6 回家要帮家里干活7 每两周向我汇报一次自己的表现二利用化学课对他们进行教育1 把简单问题给他们回答并加以鼓励,利用学生自主学习期间走进他们问候他们从而树立他们在学习上的信心2 倾听他们的心声当我和他们都有空的时候,我找他们谈话,主要让他们说校内校外开心的事和不开心的事,我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种下行动,收获习惯;种下习惯,收获性格;种下性格,收获命运

种下行动,收获习惯;种下习惯,收获性格;种下性格,收获命运

种下行动,收获习惯;种下习惯,收获性格;种下性格,收获
命运
人的大部分行动由习惯决定,所以养成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一切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属性——积极性。

因此,用积极的事物来塑造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能具有令人喜欢和尊敬的品质。

也就能够达到生活的目标。

积极主动,简单的说就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抉择,并负责地完成。

而不是根据外界情况随时改变自己的价值观。

不要受外界的影响,只要从自己做起。

性格也是靠积极的心态来塑造的。

积极的心态,不仅能让行动更积极,更能不断挖掘一个人潜在的心灵力量。

这种心灵力量有着难以估计的能量,不仅能够战胜难以想象的困境与苦难,也能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就。

欲成大事者,不仅有超强的能力,更要有良好的习惯。

好习惯让你摆脱困境,事半功倍,人生走向成功的巅峰。

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萨克雷的名言: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练习和不断重复固定下来的学习方面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定型化行为方式。

习惯养成后,就会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得到肯定的、愉快的情绪体验。

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大,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

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敢于质疑问难,勇于提问,敢于挑战的学习品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

在平时的学习中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觉研讨、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应注意结合各学科的具体任务,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不放任自流。

在自学过程中,如果遇到较难解决的问题,还应放手让学生形成善于与他人研讨交流的习惯,也就是现在教育提倡的合作学习,从小培养团队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恰当的渗透预习、复习习惯,认真听他人发言的习惯,专心读书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等等习惯的培养。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

总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老师、学生、家长的长期努力和配合,需要老师不断地点拨引导,家长的监督。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像滴水穿石一样,常年累月,使学生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种庄稼和教育孩子

种庄稼和教育孩子

种庄稼和教育孩子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

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收成;——父母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父母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是完全一样的,可做法却往往不同。

农民日夜思考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样满足庄稼的需要?——父母为教育孩子想尽办法、呕心沥血,但有没有想到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是什么呢?怎样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呢?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孩子学习不行时,许多父母却一味地指责,很少想过自己的责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地理环境变化时,农民都知道改变种植方法;社会环境变革时,父母是否想到要更新教育观念呢?社会发展到构建和谐时代的今天,父母教育观念的更新已显得刻不容缓。

当今中国,经济改革形势一年一个样,而父母的教育观念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变样,能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竞争的新型人才吗?心灵饱受创伤、在分数线上苦苦挣扎的孩子多么渴望父母能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他们面前。

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天才,宇宙的潜能蕴藏在每个孩子幼小的生命中。

不会发现孩子的天赋和开发孩子的巨大潜能,是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失职和人类自身的遗憾。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我们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

然而,现实中最先看不起孩子、最先批评孩子的,恰恰是孩子最亲近的人——父母或教师。

孰不知,咱们的评价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呀!!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跑道或战场,父母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高呼“冲啊”,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能一千零一次站起来。

千万不要一失败,一挫折,就用语言打击孩子,要谨言;我们要像看孩子学走路一样,要让他摔倒,一次又一次,然后他才能受到锻炼,才能总结教训,才能学会走路。

学习、成长,也是一样;赏识导致和谐,抱怨导致对立;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播种性格收获生命主题班会教案

播种性格收获生命主题班会教案

播种性格收获生命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性格是什么,性格有哪些具体特征及大致类型;性格形成的原因,尤其是“后天”培养对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性,从而懂得性格与人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2、能力训练目标:让学生掌握克服性格缺陷,养成良好性格的方法。

3、情感教育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正视自身性格中的消极方面,勇于主动地去克服它,以形成良好的性格,从而完善自己的人生。

二、教学要求1、尽可能地提供和创造条件,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并保证给每个学生以机会。

2、平等的一员和学生分享心理感受,并在活动中起引导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心理学对性格的定义、特征和分类较为抽象,如何联系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自身性格中的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并自觉地去克服自我性格上的缺陷,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活动设计(一)、活动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西游记》四个主要人物的图片和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的flash画面。

2、全体同学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

(二)、活动过程[导入新课]师:很高兴有机会给大家上这节心理课,所以我想先请同学们听一首熟悉的歌作为见面礼,大家说好不好?(多媒体显示《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flash画面)师:这首歌同学们都很熟悉,请会唱的同学跟我一起唱,一起打节拍,可不可以?生:……(师生共唱,拉近师生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师:《西游记》这部名著同学们一定都读过、看过。

其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相信大家都还记忆犹新,是不是?这部名著描写了哪四个主要人物?生:……(多媒体显示《西游记》中四个主要人物)师:下面请大家分组讨论写出《西游记》中四个主要人物的特点。

(师同时把学生说到的有关性格的词语写到黑板上)师:通过讨论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这四个主要人物区分得很清楚,这是为什么呢?生:因为他们各有特点,各有性格……师: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这个话题。

(多媒体出示主题)[新课讲授]师:刚才大家对《西游记》中四个主要人物的描述其实就反映了他们的性格,所谓性格其实就是一个人对人、事的态度或行为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些一口气开完所有土地的主人,可谓是借风借水,庄稼种得有声有色,让我等初识农场之人羡慕不已:什么时候我才能种上那又漂亮等级又高的作物?于是乎天天光顾其农场,期望从那五彩的土地上借风借水好让自己的农场也来一点色彩。

能够一口气种完全部土地的主人,可谓是精心呵护,由此观之,此类人办事热情高,无论做什么应该都是极富激情之人,想必生活亦是多姿多彩。

那些种得一两次便不再打理之人,开花也好,结果也罢,别人喜欢就摘去,反正不过是游戏尔尔,犯不着为了虚拟的金币和自己的晨梦拜拜,犯不着为了那最终不属于自己的土地魂牵梦萦,于是乎今天那萝卜在地里,明天还在地里,我有时想不定哪天他们的萝卜不小心就长成人参状了,他们也许就能乐呵着吧!由此思之,他们应是那种对待生活淡定之人,鲜有计较得失之念,生活在他们的手心之中,他们活得应是悠游自得。

那些庄稼一直种着却不会特意去找时间打理之人,土地开发得较慢,金币数量累积不是目的,开地也不是目的,因此收成寥寥,就那样让自己的土地天天开着花,结着果。

路过之人停驻自是极多,花装饰了自己的农场,果带给了别人梦想。

在自己收获之前,将快乐给别人分享。

由此揣之,他们应是最能享受生活之人,他们不会将生活当成一种压力,哪怕是生活中的一点小小的乐子也许都应该能让他们开心不已,可谓是理想化地生活着吧。

那些算好时间种植庄稼的主人,精心地计算着自己收获的时间。

在庄稼快成熟的几分钟或几十分钟里,他们一定会候着或者托人帮忙,生怕别人光顾自己的园子,将自己的期望取走:这可是开某块地或是购买种子的本钱,蚀本就不定要熬到什么时候才能买到自己想开的那块地或者自己早就向往的某高级作物。

他们对待自己的农场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工作,甚或是自己的孩子,倾注着自己的“心血”和“汗水”。

由此测之,我想他们许是对待生活严肃之人,他们不会将生活游戏化,但会将游戏生活化。

这类人应是诚信之人,也是脚踏实地之人,干什么都想凭自己的能耐去打拼,生活于他们而言不是乐趣,而是一种责任,因此无论干什么除了尽心尽力还是尽心尽力。

他们不会想着如何去享受生活,但生活对待他们也绝不会吝啬,有道是“天道酬勤”嘛。

至于那些为了庄稼不计较时间之人,可以半夜被闹铃叫醒,可以在凌晨钻出被窝揉着眼睛打开电脑,其精神可不是一般,应该算是一种“境界”。

此种人应是干什么都是极为投入之人,用在工作之中,那可是工作狂;用在游戏之中,那可是游戏迷。

由此推之,此类人要么生活在生活的顶峰,要么生活在生活的洼地。

疯狂最易让人入境,疯狂也最易让人迷失。

其实不管是哪类人,生活也好,游戏也罢,什么都只能适度,过度了,就成了自身的枷锁,你也不再是自己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