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堂十分钟训练(含答案)—— 4章光的折射 透镜 综合提高训练

合集下载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堂十分钟训练(含答案)—— 4章光的折射 透镜 综合巩固训练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堂十分钟训练(含答案)—— 4章光的折射  透镜  综合巩固训练

4章光的折射透镜综合巩固训练1.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A.小于50°,大于40° B.大于50°C.等于40° D.小于40°2. 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3. 投影仪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是一块焦距不变的凸透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物距多大,凸透镜均可成清晰的像B、投影仪所成的像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C、要使投影仪清晰成像在更远的屏幕上,投影仪的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近些D、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它和投影仪所成像的特点是一样的4.如图,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A. B.C. D.应用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设备是()A.投影仪 B.放大镜C.照相机 D.潜望镜6.如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A.a点B.b点C.c点D.d点7.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

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P中,发现在光屏上重新呈现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那个光学器件()A.只能是凹透镜B.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厚平板玻璃C.只可能是凹透镜或是凸透镜D.凹透镜、凸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能8.如图,凸透镜焦距是8cm,将蜡烛从物距 u=20cm处移到u=6cm处的过程中,()A.成的像都是实像B.像总是放大的C.u=15cm时像是放大的D.u=6cm时,像是倒立的9.常州河海大学宋迪颖设计的“醒目药瓶”获国际“红点设计概念奖”,该药瓶的瓶盖为凸透镜。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十分钟测试(含答案)——4章光的折射 透镜 综合强化测试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十分钟测试(含答案)——4章光的折射  透镜  综合强化测试

4章光的折射透镜综合强化测试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 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 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2.渔民用激光枪射鱼,应该使激光对准()A.看到的鱼B.看到的鱼的上方C.看到的鱼的下方D.看到的鱼的左上方3.美丽的城市广场中,有一个美妙的音乐喷泉.在水池的底部射出的光柱会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将喷泉照射得绚丽多彩.某一时刻,一束光柱从池底通过水面斜射向空气,在水面上发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若入射角为30°,则反射角_______;当入射光线远离水面时,折射光线将_______水面.4.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 B.C. D.5.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一位置处,在另一侧离凸透镜20cm处时,光屏上恰好成现出倒立等大的像;若该同学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5cm处,则在透镜另一端移动光屏将会发现()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得不到像6.把一个物体放在某凸透镜前处,结果在透镜的另一侧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像.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A. B. C. D.7.如图所示,通过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8.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分别是()A. 乙和丙B. 乙和丁C. 甲和丙D. 甲和丁9.如图所示,在杯中处有一发光点,发出一束光,在杯壁处形成一光斑,当向杯中加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面至处时,光斑仍在处B.水面至处时,光斑移至处的上方C.水面至处时,光斑仍在处D.水面至处时,光斑移至的上方10.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 蜡烛通过透镜成的是虚像C. 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D. 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11.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的虚像的是( )12.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凸透镜、蜡烛、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1)要使光屏处在像的位置,在蜡烛和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光屏就向移动,直到屏上的像为止.(2)在完成(1)基础上,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不动,光屏上得到一个、实像.(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蜡烛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的向移动.(4)换用另一块凸透镜,再次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后,在光具座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13.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利用凸透镜可以矫正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14.眼镜的规格通常不用焦距来表示,而是用度来表示,其度数等于焦距(以米作单位)的倒数的倍,即,已知小明的左眼镜片焦距为,其度数应为()A. B. C. D.15.小周用图中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周在图中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在光屏上再成一个更小的实像,小周应当把蜡烛向_______移动,同时把光屏向_______移动.(3)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_______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16.如图所示,图中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画出烛焰上的S点发出的三条光线(中间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其像的位置S’;17.勤于动手的小聪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是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位置,他将自己佩戴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间适当位置时,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所患的眼疾是________。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包含答案)——4.1 光的折射(基础)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包含答案)——4.1 光的折射(基础)

4.1 光的折射(基础)1.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2.下图中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光线是从_______射入_______中的.3.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1)小组同学所用器材有激光笔、水、玻璃,为了探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2)探究中小组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匀,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两条即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丙、丁两图,你总结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4)在实验探究中,小组同学还有意外的发现:在水中或玻璃中看到的光线没有空气中的粗而亮,请你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一束与液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某液体中时,折射角为30°,当入射光向法线靠拢10°时,则折射角为()A.大于30°小于40°B.大于40°C.大于20°小于30°D.30°5.在碗底放一枚硬币,把碗移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的地方,如图,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请一位同学向碗里加水,将观察到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6.小红坐在岸边,看到的以下景和物在水中的像,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白云 B.凉亭C.飞鸟 D.水中的鱼7.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十分钟测试(含答案)——4章光的折射透镜综合巩固测试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十分钟测试(含答案)——4章光的折射透镜综合巩固测试

4章光的折射透镜综合巩固测试1.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雪在练功房中对着平面镜练功,看到了自己在镜子中的实像B. 寒冬,晓彤用冰对着太阳能够取火,需把冰磨成凸透镜C. 街道上的红绿灯可以指挥交通,说明光可以传播能量D. 激光能在钢板上打孔,说明光能够传播信息2. 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 使用投影仪时投影片应放在镜头焦点和镜头之间3. 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照相是利用了“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B. 用光沿直线传播知识可以解释“小孔为什么可以成像”C.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的特点D. 使用投影仪时,禾U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规律4•如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拍摄a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B. 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C. 拍摄a与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一样大D. 无法判断5.小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移动蜡烛,先让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不同类型的眼镜片,关于本次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 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 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C. 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D. 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6.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映出荷叶纹理的“清晰”像.这个像的特点是()A.正立放大C.倒立放大7.物体距凸透镜焦距为()A. 5cmB.正立等大D.倒立缩小20cm处,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应选择的凸透镜的B. 10cmC. 15cmD. 20cm&课外小实验活动中,小明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物理课本,透过玻璃杯观察书上的小丑图片(圆圈中的小丑图片与课本中的小丑图片实际大小相等),如图7所示,他所看到的虚像是图8中的()9•将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像,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 小于10cmB.大于10 cmC.大于20cmD.在10cm和20cm之间10. 小张通过放大镜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说明所观察的字在放大镜的()A. 二倍焦距以外B. 二倍焦距处ABC DC. 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焦距以内11. 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能不存在反射现象B. 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C•折射角可能大于入射角D•反射光线可能与折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12.如图11所示是小刚在活动课中自制的一个水滴显微镜,它是以小水滴作为物镜的,小刚利用自制显微镜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细盐粉、头发丝的细微部分。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包含答案)——4.1 光的折射(提高)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包含答案)——4.1 光的折射(提高)

4.1 光的折射(提高)1.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已知入射光线AO,请画出其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2.际的_______,潜水员在水下看岸上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的位置要_______;这都是光的_______的缘故.3.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图K-15-2中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4.如图( )A.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而在水中不能沿直线传播B.光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缘故C.光由水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的缘故D.光由空气中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缘故5.今年6月,在山东蓬莱仙境又一次出现了“海市蜃楼”,它是一种光现象,人们观看到的景物是实际景物 ( )A.反射后形成的正立的虚像 B.折射后形成的正立的虚像C.反射后形成的倒立的虚像 D.折射后形成的倒立的实像6.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如果入射角不断增大,折射角将( ) A.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B.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C.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D.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7.如图所示,渔夫叉鱼时,应瞄准哪个方向才能叉到鱼( )A.看到的鱼的前方 B.看到的鱼的方向C.看到的鱼的上方 D.看到的鱼的下方8.一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在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夹角的大小一定 ( )A.小于30° B.大于30°小于60°C.大于60°小于120° D.大于120°小于150°9.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到某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所示);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所示).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A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10.湖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要________(选填“浅一些”或“深一些”),这是由于光____________(选填“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的缘故.11.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则光的传播方向和传播速度 ( )A.两者都一定改变B.方向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速度一定变大C.两者都不一定改变D.方向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速度一定变小1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__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________,MM′右边的介质是________(选填“空气”或“玻璃”).1314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鱼的身上,则激光应射向 ( )A.B点 B.B点上方C.B点下方 D.B点左方或右方15.请在图中画出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砖的光路图.16.如图(1)可观察到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在透明塑料盒的右侧面上可看到一个亮点,之所以能看清光路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知识.(2)向塑料盒中逐渐加入掺有少量牛奶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会观察到在右侧面原来亮点的上方出现一个亮点,这个亮点是光照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还有一个在原来亮点的下方,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________而产生的.(3)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会看到原来的上面的亮点向________移动,下面的亮点向________移动.(均选填“上”或“下”)(4)为了研究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的变化情况,结合图乙说明,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图中的两架敌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从潜水艇上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请用光路图作图确定哪架是实际飞机.答案1.如图所示2.上浅高折射3. C4. C5. B6. D7. D8. D9. A10.浅一些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大于11. D12. OA 30°玻璃13.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14. A15.如图所示16. (1)漫反射(2)反射折射(3)上下(4)保持水位不变,增大入射角折射角的变化17.如图所示。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十分钟测试(含答案)——4章光的折射透镜综合提高测试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十分钟测试(含答案)——4章光的折射透镜综合提高测试

4章光的折射透镜综合提高测试1 •茂名是美丽的海滨城市,到处都有天然湖或人造湖,湖中映着岸边树木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 所形成,湖岸边绽放有各种颜色的花朵,其中黄花_______ (选填“吸收”或“反射”)黄色光,湖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 缘故.2•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的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灯丝放在()凸遴域J1:灯A. 焦点处B. 焦点以内C.焦点以外D. 任意位置3.小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移动蜡烛,先让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不同类型的眼镜片,关于本次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 .像B.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C. 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看到清晰的像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D.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4.站在岸上的人看到平静的水面下有一静止的物体,如图,如他想用一束强光照亮物体,则应瞄准()A.看到的物体B. 看到的物体的下方C.看到的物体的上方D.看到的物体的前方5•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_____________ 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 (选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_______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甲乙丙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A.大于30cmB. 小于15cmC.等于30cmD. 大于15cm,小于30cm7•将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像,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 小于10cmB. 大于10 cmC. 大于20cmD. 在10cm和20cm之间8. 一束光线斜射入较厚的平行玻璃板(如图),从玻璃板后射出.符合情9•“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 B .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 D .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10. (多选)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下图所示表示的是小敏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C.应利用凸透镜矫正D. 应利用凹透镜矫正11.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到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观察到一个缩小的像,如果烛焰离透镜15cm,那么烛焰经过透镜在光屏上()A. 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 一定成等大的实像C.可能成放大的实像D. 可能成虚像12. 同学们都知道眼睛是心灵之窗,但有的学生还是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但影响学业,而且长时间近距离注视电脑显示屏,容易患上近视•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 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象C.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D. 用来矫正远视眼视力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13. 请完成图中凸透镜的光路图.小慧在做光的折射规律实验时偶然发现:当激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角度时,折射光线会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通过查阅资料,他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包含答案)——4.1 光的折射综合练习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包含答案)——4.1  光的折射综合练习

4.1 光的折射综合练习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当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_______.2.如图所示,OP是一条由玻璃斜射入空气的折射光线,且与界面间夹角为30°,则入射角α与折射角γ符合下列的是()A.α>60°,γ=60°B.α<30°,γ=30°C.α>30°,γ=30°D.α<60°,γ=60°3.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人可以通过孔观察外面,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4.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定会发生折射现象B.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反射和折射不会同时发生D.只要进入另一种介质,光速就会改变5.站在岸上的人看到平静的水面下有一静止的物体,如图,如他想用一束强光照亮物体,则应瞄准()A.看到的物体B.看到的物体的下方C.看到的物体的上方D.看到的物体的前方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装满水的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现保持人射光线方向不变,将容器中的水慢慢抽出,则在此过程中光斑将()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仍在原来位置D.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7.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8.如图所示,东南亚地区生活着一种射水鱼,它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能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水中,实现捕食。

下列光路图能表示射水鱼观察水面上小昆虫的是()A.B.C.D.9.如图所示,潜入水中的潜水员,看见岸上的景物的位置变高了,下列哪一幅光路图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A. B. C. D.10.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能正确表示其传播方向的是 ( )1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可能()A.等于0°B.小于60°C.等于60°D.大于60°12.图中能正确解释用鱼叉很难叉到河里的鱼的光路图是()A. B.C. D.13.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逐渐放掉容器中的水,器底的光斑将 ( )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保持不动D.无法判断14.一束与水面成30°角的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好垂直,此时折射角的大小为度。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十分钟测试(含答案)—— 4.1光的折射综合提高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十分钟测试(含答案)—— 4.1光的折射综合提高

4.1光的折射综合提高1.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2.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_______,这是由于光从_______射入___________中发生折射造成的;若在水中看到岸上的树,比实际的要_______些.3.在岸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_______,这是由于光从_______中射入_______中发生_______造成的.4.(多选)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是( )A.在河边看水中的物体比它的实际位置浅些B.用放大镜看物体得到放大的像C.水中月亮的“倒影”D.小孔成像5.图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6.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下图中相符的是 ( )7.如图所示,表示一条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并射出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8. 在空气和水的交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当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0°,则折射角为________度。

9.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是______,反射光线是_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_,入射角等于______,反射角等于_____,折射角等于______。

10,观赏水面风景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A.“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差B.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11.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则光的传播方向和传播速度 ( )A.两者都一定改变B.方向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速度一定变大C.两者都不一定改变D.方向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速度一定变小12. 潜水员从水中看岸上的路灯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填“高”或“低”),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产生折射时,折射角入射角的缘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章光的折射透镜综合提高训练
1.一束与液面成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某液体中时,折射角为,当入射光向法线靠拢时,则折射角为()
A.大于小于
B.大于
C.大于小于
D.
2.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的诗句“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云里行.”中所描写的“天在清溪底”和“人在云里行”两种情景,是光的()
A.折射现象 B.反射现象
C.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 D.折射现象和反射现象
3.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A. B. C. D.
4.如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5.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镜花水月
B.海市蜃楼
C.坐井观天
D.立竿见影
6.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____,“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_____位置.7.放映投影片时,为了使屏幕上的画面减小一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使投影机的镜头离投影片远一些,并减小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
B. 使投影机的镜头离投影片远一些,并增大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
C. 使投影机的镜头离投影片近一些,并增大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
D. 使投影机的镜头离投影片近一些,并减小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
8.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雪在练功房中对着平面镜练功,看到了自己在镜子中的实像
B.寒冬,晓彤用冰对着太阳能够取火,需把冰磨成凸透镜
C.街道上的红绿灯可以指挥交通,说明光可以传播能量
D.激光能在钢板上打孔,说明光能够传播信息
9.为了减轻眼睛疲劳,看电视要保持适当距离,如吋彩电应保持距离为()
A.米
B.米
C.米
D.以上都不对
10.某同学是近视眼,从戴上眼镜能看清书上的字迹,到摘下眼镜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他应该( )
A.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B.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C.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D.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1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在光屏上可以成一个__________的实像,当烛焰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与焦点间时,在光屏上可以成一个__________的实像,人的眼睛要看烛焰的放大、正立的__________像,人必须和烛焰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

(前两空选填“放大”、“缩小”,“倒立”、“正立”。

后一空选填“同侧”、“两侧”)。

1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发光物体P从距凸透镜85cm处沿主轴向透镜方向以0.05m/s的速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关于物体P经透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运动3s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当运动5s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当运动7s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当运动8s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13.下列情形中,与近视眼矫正相符的是 ( )
14.如图是一束平行与主光轴并射向凹透镜的入射光线,请画出穿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15.现如今的大街小巷,不管是商店里还是公交车上,不管你在等车还是在用餐,就连走路的人群里,都能看到这样的人:他们齐刷刷低头盯着屏幕,手里拿着手机、iPad玩游戏、看视频、刷微博、发微信……这就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他们被称为“低头族”。

(1)如图甲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____ 像(选填“实”或“虚”).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____,此时像会_____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如图乙所示.
(2)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_____-
A、5m
B、0.5m
C、0.05m
D、0.005m
(3)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因为手机镜头____- 较小,拍摄时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比较______(填“大”或“小”),所以不需要“调焦”。

(4)你的同学小明就是“低头族”一员,长期沉迷网络,以致学业荒废,请你劝劝他____。

16.春天到了,百花齐放.某人用一架f=50mm的照相机拍一开花桃树的像:拍桃树的像时,桃树距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 mm,桃树在胶卷上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
17.天文爱好者可以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________的________像,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
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________的________像(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
18.风景旖旎的镜湖,各式现代建筑环湖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如图所示,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所形成的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_______进入了水中;拍摄该照片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___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作用,可用来矫正_______(选填“近”或“远”)视眼.
19.小唐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

第一次小唐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 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 __ __像(以上两格填“实”或“虚”)。

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

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
__(一种即可)。

20.如图,有一束光从某种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在界面上同时发生
了反射和折射,其中入射角是________度,折射角是________度.
2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图所示.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
请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_.
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调整后,在光屏上恰
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特点:________.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________.
22.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 ( )
A.立竿见影B.潭清疑水浅
C.池水映明月D.一叶障目
23.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就是近视眼。

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_(填“凸”或“凹”)
透镜片做的眼镜。

矫正前成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______。

(填“深”或“浅”)
24.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放大的像,如果在凸透镜上沾一个小黑点,则光屏上 ( )
A.没有黑点的像 B.一片漆黑
C.有一个放大的黑点像 D.有一个缩小的黑点像
答案
1. C
2. B
3. B
4. C
5. B
6.凸透镜焦点
7. A
8. B
9. C
10. A
11.缩小、倒立,放大、倒立,两侧
12. C
13. B
14.图略
15.实变大远离 D 焦距小示例:小明,网络是虚拟的,虚拟不能变为现实生活,趁着现在我们年轻,应该为学习打拼,同时选择健康生活。

(讲出危害,提出建议,意思对即可)
16. 100;缩小
17. 缩小实放大虚
18.反射虚像折射凸会聚远
19.虚,实,远离,投影仪
20. 30;60
21. (1)略(2)(3)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倒立、缩小的实像(4)远离能把成在视网膜前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22. B
23.凹深
24.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