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库淑兰剪纸在民俗中的应用及特征
浅析库淑兰剪纸中的装饰纹样

浅析库淑兰剪纸中的装饰纹样摘要:作为一项著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特色的库淑兰剪纸艺术得到较好的保护和发展。
库淑兰剪纸不同于旬邑本地的剪纸创作风格,独特的创作风格吸引我们对其进行研究,文章通过研究其剪纸作品中独特的线条、绚丽多姿的色彩、细致的点缀、丰富多样的纹饰、生动的变形及多块面的表现形式来探究库淑兰剪纸的永恒魅力。
关键词:库淑兰剪纸;装饰纹样;圆形线条;表意性库淑兰剪纸是渭北高原上诞生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库淑兰剪纸以它独特的创作方式、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从80年代原旬邑县文化馆馆长文为群先生在一次文化普查中发现这位民间艺术大师开始,学习、研究库淑兰及其剪纸的热潮经久不衰,时至今日库淑兰作品中那些经典的形象、丰富的装饰纹样依然震撼着我们。
一、库淑兰剪纸中常见纹样翻开库淑兰剪纸作品,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绚烂夺目的华丽纹样,纹样在库淑兰剪纸中有重要地位,也是库淑兰剪纸不同于其他剪纸作品的一大特色。
剪纸作品如若只有些表情达意的主体图形而没有装饰性的纹样在库淑兰看来是不够美观的,在主体图形周围饰满美观、绚丽、丰富的纹样,在库淑兰看来才“冁”,我们仍可从民间艺术大师遗留的大量作品中洞察到她刚柔相济的丰富内心世界。
纹样,器物上的装饰花纹的总称。
纹样以饰为主,功能即是装饰。
[1]库淑兰剪纸中包含着以下纹样:花卉纹,如梅花纹、桃花纹、菊花纹、莲花纹、牡丹纹、瓶插花卉纹、花草纹、佛手花、梨花纹等。
蔬果纹,如石榴纹、佛手纹、寿桃纹、西瓜纹、柿子纹、梅子纹。
植物纹,如茎叶纹、杨柳纹、松柏纹、荞麦纹、杂树纹、花草装饰纹。
辟邪纹样,如福寿纹、五毒纹样等昆虫纹样、蝴蝶纹、五毒纹、蜂鸟纹。
动物纹,如鹿头纹样、鱼纹。
招财进宝纹,如钱串子纹等。
几何纹样,如锯齿纹、圆点、三角形纹锯齿纹。
景物及物象纹,如太阳纹、月牙纹、豁牙子纹、门帘纹、头饰纹等装饰纹样。
二、库淑兰剪纸中装饰纹样类别划分库淑兰剪纸作品中纹样丰富,仿佛一座真实、立体纹饰宝库一般。
从乡土歌谣到剪纸华章——库淑兰艺术研究

关, 库淑 兰最终实 现了艺术上的突破 , 实质上是作者在艺 术境界 中与个人命运相沟通 , 并最终超越个人命运 的过程 。” ④ 作者在研
成》 。同时 , 梁澄清先生 也最 早在文字上对库 淑兰的剪纸艺术进 行 了初步论述 。他指 出, 库 淑兰 “ 大剪刀 , 大气势 , 大意蕴 , 大家风
度” 的剪纸 , 其“ 局部 的形象模式 与传 承 , 烘托 出了一个与众不 同 的创造性极强 的神 奇 、 斑斓 、 诡秘 的文化艺术 之氛围 。似乎 只可
如果说剪 纸反映了库淑兰生活与生命 的内容 与风格 , 与之相
和的歌谣则诠释 了这位 民间艺术 家对 于 自然与艺术 的体悟和表 达。正是那些 乡土歌谣点燃并催 生了剪花娘子库 淑兰的创作 冲
诠释 。
已有 研 究 关 注 到 了库 淑 兰 的 歌 谣 ,也 对 个 别 歌 谣 与 剪 纸 之
间的关 系进行 了梳理 ,但却未能涉及歌谣与剪 纸的对称 与非埘 称关 系 ,尤其是没有论及 歌谣的整体演化所带来 剪纸 艺术整体 境界 的升华 。在 2 0 1 1 年 的国家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 录中 , 库 淑兰 的剪纸艺术也仅被署 名为“ 句 邑彩贴剪 纸” 。这表 明人们 只是从
动, 实现 了其生命和艺术的升华 。
从 乡土歌谣 到剪纸华章
库 淑 兰 艺 术研 究
圃
摘 要: 剪花 娘 子库 淑 兰从 一 个 民 间剪 纸艺 人 , 发 展 成为 具 有独 立 创 造思 维 的 自由人 , 经历 了从 歌
梁
睿
谣 到 剪 纸 的 同 质 演 绎 向 自我 意 识 觉 醒 的 创 作 转 变 与 升 华 , 她 的 成 功 在 于 对 传 统 和 自我 的 超 越, 并 由此 才最 终 形成其 歌谣 剪纸 与 剪纸歌 谣 相得益 彰 的独特 艺 术个性 。 关键词 : 库 淑兰 剪纸 歌谣 艺术
库淑兰彩贴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

WENHUAXINLV 文化心旅老人一生与大自然的朝夕相伴,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万物生灵、日月星辰都具有深厚的感情。
在民间美术剪纸艺术中,生殖和生命是创作中永恒的“母题”,在库淑兰的剪纸艺术中呈现出原始的万物皆有灵的的观念,其构成纹样符号上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自由。
代表男性生殖的云勾勾纹、代表女阴的椒刺刺纹、牡丹纹、双鱼(阳)戏花瓶(阴)、双凤(阳)戏牡丹(阴)纹样构成的屋顶、代表天、地、人三才的(寿)字双鸟(鸡)纹即“双吉捧寿”纹构成的屋顶、还有用方胜纹、狗牙子纹、钱串子纹等代表阴性的符号及用太阳纹、旋转纹等代表阳性符号组成的二方连续花边图案、这些包含了生命隐喻的符号,反映了对生殖的崇拜、生命繁衍的赞美。
1984年创作的《空空树》(54厘米×78厘米)是表现自然风貌的代表作,画面构成以树干为轴线,枝干以鹿角状向四周伸展,树根部犹如动物的头部或鼻头。
古拙而怪异。
树干为黑色,其枝干上布满了鲜黄色的小蜂,飞舞、跳跃着、形成黑色与黄色相间,明快的色彩对比,枝干之间穿插着五彩瑞鸟和太阳纹。
结合歌谣一份惬意的山野情趣跃然眼前。
整幅构图饱满,具有浓郁的图案化装饰效果。
库淑兰剪纸艺术中,动物、植物、与人相互交融,彼此呈现着旺盛的生命力。
在1985年以后,库淑兰在创作上不拘泥于现实素材的追摹,而超越于现实生活以外的内心的表达。
作品重复的表现着一个神秘主题“剪花娘子”一种超越现实、以表达内心理想境界的一种精神幻化的题材创作中。
在人物的基本造型上为正面像,上半身基本相同,下半身则正立或端坐。
饱满圆润的面部上锯齿状的刘海,弯月的长眉、大眼睛、桃儿型的红鼻、小嘴巴。
眉宇之间点缀着红色的圆点,透着一份灵气、俏气。
在发饰、服装、和色彩上尽情变化着,发饰上常用黑发加两层花环,而花环又用不同的纹样和彩色的圆点去装扮。
服饰多为民间的披肩、婚嫁的彩服,端坐在七彩的莲花之中。
花瓣的下部点缀着梅花纹、太阳纹、圆点。
整个空间以花枝草叶瑞鸟围饰,好一个华丽庄严、缤纷美满的艺术世界。
浅析库淑兰剪纸的艺术特色

女 和男人, 中最著名 的便是被称为是库淑兰 的化身— —“ 其 剪花
娘 子 ” 剪 花 娘 子 的 形 象 有 的 坐着 , 的 站 着 , 同点 是 都 有 着 。 有 共
福。 剪纸 的表现 方法很 多, 主要分 为单色和彩 色两种。 单色剪 纸主 要分 为 阳刻 剪纸和 阴刻剪纸 : 阳刻剪纸 的特征是保 留所剪 对象 的轮廓 线 , 去轮廓 以外的部分 ; 减 阴刻剪 纸 与阳刻剪纸 相 反 , 去对象 的轮廓 线, 留轮廓 以外的部分。 减 保
中 的 大部 分 形 象是 她 多年 的 剪纸 经验 加 上 自 己的 亲身 感 受 而创
西 的一 位 历尽 沧 桑 的 民 间 艺 术 大 师 用她 一 生 的 困苦 的磨 砺 , 画 出 缤 纷 刻
华 美 的世 界 。她 的作 品 既传 统 又现 代 , 中国 的 剪 纸 装 饰 艺 术做 出 了不 为
华美鲜艳的头饰 和服饰, 而这身服饰很像传统 的嫁衣 , 也许是她
对美好的婚姻生活的一种 向往。另外 , 些娘 子都 有着永恒的 、 这 有些 悲苦 的微 笑。在 “ 剪花娘 子” 的周 围还有 美 丽的莲花 、 、 灯 烛 、 台等 。这 些形象组合在 一起 , 亭 形成 了美 丽祥和 的氛 围 , 是
想 和 期 盼。
约 出现在 南北朝 时期 , 现存 我国最早 的剪纸作 品是在 新疆 的北
朝遗 址 中出土 的五幅运用折叠方 法创作 的剪纸作 品。剪纸从 简 单到 复杂 , 单色到 彩色 , 历 了劳动人 民世世代 代不 断 的努 从 经
力 。传 统 剪 纸 题 材 广 泛 , 内容 包 含 了社 会 生 活 的 方 方 面 面 , 日 从
善 美 的 内心 。
一
“空空树,树空空”——关于库淑兰现象的几点思考

一、个人美术家与非遗传承人库淑兰究竟属于非遗传承人还是个人美术家?这是学界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
在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库淑兰是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旬邑彩贴剪纸”的第二代传承人。
⑴非遗传承人与个人美术家有着怎样的区别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创与传播,是集体行为的结果。
在认知观念上也是强调集体性而非个体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采用的传承人制度,是基于对文化创造和传承过程中“人”的价值肯定,但并非是对个体创新价值的强调,在其保护原则中,对“传承性”的要求远远大于“创新性”,对“非物质”知识形态的重视远远大于物质形态的作品本身。
这都造成了工匠无名的事实。
柳宗悦将“无名”看作是民艺“无心”的基础,民艺品的制作者往往是无名的,这是其与个人美术家⑵ 的最大不同。
吕品田也认为,“民间美术的流转过程,就是集体创作的过程,集体性通过时间跨度表现出来,因为这个原因,民间美术品往往是无名的。
这种无名是集体性的一种表现,它不意味着不尊重个人,反而因为被时代分享而显示出自身价值深刻的普世化。
集体性是民间创作与现代专业创作的本质性区别。
”⑶民间艺人的主体是乡民,靳之林先生曾在《中国民间美术》一书中,将农耕为主业,手工艺术为副业的人员称之为“能手”,而非艺人。
⑷ 意思是说,他们是依靠土地,而非以出卖手艺为生的人。
他们的艺术也是为了特定群落中人们生活对页库淑兰剪纸作品本页“花间世界——库淑兰作品研究展”作品及研究集 装帧设计:刘君涛⑴ 在陕西省省级非遗项目旬邑彩贴剪纸的传承人申报材料中,库淑兰被确定为第二代传承人,第一代是范双芹,第三代传人分别为何爱叶和魏伊平。
http://ent.⑵ 柳宗悦将从事实践的工艺者分为两类,一类是无名的工匠;一类是有名的个人作家。
见柳宗悦:《个人作家的使命》《民艺论》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82-85页。
⑶ 该观点为吕品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民间美术观念》课程授课时所述,笔者记录于2016年。
浅议库淑兰剪纸中的造型观念

浅议库淑兰剪纸中的造型观念摘要库淑兰剪纸所呈现出的造型观念有着较为鲜明的自身特点,同时,由于受大众文化传统观念的影响,它与其他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在造型表达上有着一些趋同的构成表现手法,并且存在许多共通之处,这些趋同的造型观体现了民间大众在审美创作过程中的普遍心智倾向。
关键词:库淑兰符号造型观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剪纸作为人类独有的符号创造,是人自我创造的精神家园,它以及其日常化的方式调节着民众的情感与意志、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在消解人们内心的苦痛与忧愁、培育和滋养健全完满的人性方面,发挥着对心理的补偿、满足和治疗的功能。
在大多数实际的审美过程中,对于人的灵魂而言,艺术首先是一种至性至情的吁求,因而接受活动往往是一系列愉悦心理波动的展开。
艺术总是在偏离于有碍情感自然流淌的强迫性因素的同时,给予接受者由衷地投入艺术的怀抱时,由于审美体验的形成和提升,一切外援性的干扰被阻断,从而进入一种自身在愉悦中趋向平衡的“内心环境”。
饱经世态的库淑兰,不论是出自个人的生活经历,还是借助对往事的回忆,在其剪纸艺术的相当一部分作品中,总是直率地展露着千姿百态的社会人生历程以及五彩纷呈的乡村世俗风情,库淑兰热爱生活,热爱她所钟情的剪纸艺术,这些充满民俗风情的故事在她灵巧的双手下展现出一幅幅动人的剪纸作品。
她的这种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正是因厚重而苍凉的黄土高原而滋生,是古老而雄浑的黄土精神在人格世界的投影。
她的剪纸作品包含了鲜明的造型特征,其特点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五形俱全”的物象表达库淑兰的剪纸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动植物、建筑、器物等形象大多是以正面正身或正面侧身的形象出现的,完整地表达了其自身构造,很少按现代透视学的理解方法将人的侧面只剪一只眼睛,或身体部位只出现一只胳膊,植物的形象也往往加以充分地展示,保留了人类最初始、最基本的对客观物象的理解和观察方法,正如库淑兰所说,“它们本来就长着两只眼睛嘛,画一只眼睛就不周全”,这是民间艺人普遍持有的基本看法。
库淑兰剪纸艺术作品分析

库淑兰剪纸艺术作品分析作者:陈莉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7年第07期摘要:对库淑兰剪纸艺术作了简要的分析,从库淑兰剪纸艺术的艺术性开始介绍,阐述了库淑兰剪纸艺术的美学特征,对库淑兰剪纸艺术的社会美、自然美、寓意美和创意美一一介绍,对剪纸作品的艺术性和美学情感进行分析,在最后又对剪纸的色彩和造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库淑兰;剪纸;分析[项目来源:2017-B-19院级人文一般项目]在设计高速发展的今天,追朔到库淑兰剪纸艺术的源起,库淑兰剪纸征服了现实的社会美学,最自然原始技术在平面与线条的间隙中,库淑兰踏着现实的脚步,理性地剪出她传统的步伐。
她默默地在寻找剪刀下那没有结尾的故事,天人合一的心境,作品折射出来的是灵感,是库淑兰凝固的思想,是心灵深处计算机和艺术紧密设计的结合。
库淑兰剪纸艺术是在略有伤感的东方文化意境中独有的魅力,作品中的斑点散发着他心灵中那一片乡土的红火与浓艳。
在朴实的民间特殊技艺下,剪纸和剪刀相伴的舞蹈,研磨出大大小小的点与圆孔,一幅幅作品演绎着东方乡土味道的文化与主题。
在文化的符号中,色彩对比融合,展示了东方哲学的真理。
趣味与吉祥生命线条堆积成的图形,表露出她理想如意的影子。
库淑兰剪纸没有日本设计师杉浦康平设计作品中图形的理性,也没有平面设计大师田中一光作品中色彩的淡雅与温馨。
她的剪纸艺术与小岛良平的设计作品有着微妙的相似,在色彩调子雷同与相似的情况下,她的画面富丽而繁缛,点与点、线条与线条构成的逻辑关系,尤其画面空间的处理与布局,胜过构图理性的设计师小岛良平。
库淑兰剪纸用它特殊的语言记述着它的故事,倾诉她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无尽的心路。
库淑兰是一位虔诚的艺术家,她用剪纸的形式记录着生活中的情感密码,用不同形式的符号艺术寄托着自己的精神伦理。
有的作品记录着生活的奢侈,有的作品记录着生活的甜美和喜悦,有的作品记录着生活的苦与悲。
她用约定俗成的线条形式语言,表达着历史的沧桑,流露出强烈的民族情感。
从库淑兰剪纸看女性生存意识与文化记忆

从库淑兰剪纸看女性生存意识与文化记忆作者:李淼来源:《当代旅游》2010年第03期摘要:陕西省旬邑县的库淑兰,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其剪纸作品形成了以彩色剪贴为主要表现风格的彩色剪贴画,表现的内容和主题丰富。
她的一生艰难困苦,但创造出了异彩纷呈的剪纸艺术作品,她将剪纸与民歌、民谣相结合,展示着当地的文化和民俗风情,也展示出女性特有的生存意识与文化记忆。
关键词:库淑兰;彩贴剪纸;女性;生存意识;文化记忆中图分类号:C9l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115-02在陕西省渭北黄土高原的旬邑县,生活着一位传奇的农村大娘,她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她叫库淑兰。
她的剪纸,形成了以彩色剪贴为主要表现风格的彩色剪贴画。
伴随着有浓郁乡风民俗意味的民歌唱腔,她挥舞的剪刀下刻画出无比缤纷和华美的作品。
她以一生的困苦磨砺又结合了深厚的传统积淀,展示出民间艺术的充实与神奇。
她的剪纸作品、民歌唱腔、还有这位剪纸艺人的传奇人生,都无不向世人诉说着深沉而浓厚的民间活态文化,也展示出女性特有的生存意识与文化记忆。
在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中,女性成为“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在中国这个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广大乡村妇女不仅承担了生养子女的责任,同时也背负着繁重的生产和家务农作。
她们面对封建礼教的束缚、自然灾病的困厄、生产劳作的艰辛以及物质生活的清贫,并没有感叹时运的不济,而是表现出对生命顽强而又持久的耐力。
她们在生存意识的张扬下用独特的方式求得心理的慰藉和人性的解放。
民间剪纸就是这种生存精神最好的注释。
库淑兰所生活的陕西省旬邑县,处于黄土高原的北部,沟壑纵横,黄土纷飞,交通不便,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十分不畅。
库淑兰,与其他生活在那片荒夷与苍凉的土地上的女性一样,“一辈子把苦下完了”,而她们却学会了从贫苦中获取生活的乐趣,得到精神的满足。
这里的女性,千百年来延续着祖上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恪守着传统与礼教风俗所规定的生存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库淑兰剪纸在民俗中的应用及特征
作者:蒋媛媛
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07期
【摘要】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库淑兰,作为一名陕西民间剪纸大师,她的剪纸充满着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和装饰性特点。
作品表达自己相对熟悉的事物和对日常乡村生活环境的概括,以乡土生活题材为主的艺术创作,反映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和追求。
【关键词】民间艺术;库淑兰剪纸;装饰性;符号性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125-01
一、库淑兰剪纸元素在民俗中应用的背景
库淑兰的剪纸作品,构图繁实而又单纯明快,色彩对比强烈而又协调适度,善于用各种形象拼贴组合来烘托主要人物形象,整体感、节律感很强,透过库淑兰这些虚构的浪漫、温馨的和谐画面,便可看到作者纯真善良的心灵。
库淑兰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题材也极其丰富。
窗花、门花、炕園花、顶棚花、灯笼花……花样子的刺绣纹样,始终贯穿于日常居家和生产劳动各方面中,作品中蕴含着库淑兰本人丰富的真实的情感和民族内涵。
二、库淑兰剪纸元素在民俗中的应用
(一)主要在节令风俗中的应用
正月初一是传统节日。
为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家家在除夕前贴窗花、堂花、顶棚花等,贴到窗子、门上、庭堂的各个地方,美化环境、增添节日喜气,盛彩装扮迎接北方春日;正月初七,俗叫人七日,以前用于祭祖招魂之礼仪,主要以剪纸为主;正月十五日又名元宵节,是迎春庆典最高潮的节日。
人们群体参与猜灯谜活动,赏花灯的情致;正月二十三,是民间迎春耕的日子,有捏泥牛、贴春牛的习俗,提醒喂好牲畜准备春耕。
在燎疳的日子里,母亲剪出燎疳娃娃投入火中,用替身的方式解救自己的孩子,防病治病;二月初二,祭祀雷雨神,庄稼神。
祈祷甘露意味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清明节又称三节,扫墓祭祖。
当地又叫祭墳,本宗族叔伯带子孙,用白、黄纸剪的花絮和钱串子,剪糊好的换季用冥衣冥服,每到自家的一座坟头,扣礼烧香。
希望后继有人。
谷玉节三月中旬是春耕春播的季节。
然而春暖花开,也是瘟疫渐起之时,这一时期的妇女在衣领上系带剪纸的桃子,里面装有大蒜和香草等。
同时,各家时尚贴蝎子符的圆形,并在其下边写上天上金鸡叫。
端午节,确保农忙顺利进行,另外还给小孩手足腕戴五彩丝线拧成的锦锦神,戴各种图案的香包,肩上戴小布虎叫艾虎等。
所以每年端午节前,农村集市的剪纸、刺绣、布工艺品和原材料市场的贸易交流盛况空前。
六月初六,相传也
是鬼节,用剪纸制花扇放在坟头;七月七又名女儿节,妇女一起以挂葫芦剪纸供奉巧娘娘等节日都有用到剪纸。
(二)喜庆婚宴
人逢喜事送礼开始是礼花、果花等,陪房嫁妆鞋垫,枕顶床单等。
情爱信物大红双喜,寓意着吉祥的喜签,烘托着气氛洞房顶棚大花园。
炕围花、窗花象征爱情婚姻的剪纸,如陕北洞房花烛双喜双鹿,贴新房里是必不可少的,寓意深切,增添喜庆。
(三)丧礼仪中的应用
剪纸常常在丧礼仪中应用到,这是用于殡葬的形式常挂在死者灵堂大门口系挂有门帘吊子、翁子一种类似于蛇或龙的形状,由白纸剪制得铜钱形纸轧工艺品,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图纹剪成。
(四)生日庆典
生日剪纸用于庆贺中老少两头皆是喜事,长辈给予赏赐,晚辈尽显孝心。
为祝老人长寿,剪寿字红包袱上彩银纸剪得福禄双全,牡丹蝴蝶等纹样。
满月送的小孩肚兜、五毒纹样布鹿等小孩随身用品祝愿孩子们健康成长,表示上辈人对下一代美好的祝愿。
(五)原始宗教
库淑兰大师的剪纸作品有许多图腾文化,鸟牛头蛇身体剪纸中表现蛇磐兔龙戏凤,同时伴随着鬼神文化,风雨雷电无法征服。
世间出现的万物有灵,都与供奉玉帝、龙王、送子娘娘、灶神等神灵有关,他们各掌管一方。
此外巫文化遗风也是重要的宗教元素,表现在捉邪驱鬼,烧纸人活动。
三、库淑兰剪纸元素在民俗中应用的特征
库淑兰剪纸作品里面的元素都可以称为独立的符号,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形态和造型方式存在,具有十分典型的符号性特征。
在剪纸中运用的元素大多都是被受众所约定成俗的观念,很容易达到传递信息的效果。
如剪纸中的石榴、枣、菊花都是多子多福吉祥的代表,库淑兰本人的剪纸乍眼一看都是很复杂的,但当你仔细观察时又都是由一个个特色的单独纹样、对称纹样、均衡纹样、连续纹样、重复纹样等形式而构成的。
剪纸中所呈现出的独特的线条、艳丽的色彩都是自身活动感受和特点所选出的表现形式,给作品增添一种节奏、韵律感。
库淑兰作品中几乎每幅都会用到线和点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这些独立的符号元素附加在方方面面,如动物身上、植物枝叶上、人物的头饰上进行华美的装饰,以及背景也不容错过的精美装饰,总之库淑兰剪纸是无修饰不成作品。
参考文献:
[1]汉生杂志编辑室编著.剪花娘子库淑兰[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
[2]董溪梦.库淑兰新剪纸图形语言特征的探析与启示[Z].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3]陈山桥.陕西民间艺术美术精品关中陕南剪纸[C].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4]杨生博,李建.浅析库淑兰剪纸艺术中的乡民宗教观[M].咸阳师范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