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情怀:国家民族利益重于 个人利益,主动放弃高官 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结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 列强的“倾销”挤垮 破产。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原因: 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 内有封建势力的阻挠。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发展阶段 洋务运动 到清末 阶段特征
萌 芽
主要原因 洋务运动的促进
外因:帝国主义放松了侵略; 外因:帝国主义放松了侵略; 内因:辛亥革命扫除了障碍; 内因:辛亥革命扫除了障碍; 使用国货, 使用国货,抵制洋货运动
一战期间 “Biblioteka 金 时 代”一战后到 解放前夕
凋谢萎缩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民族工业的特征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就 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特征。 A.发展短暂而且艰难曲折; B.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 C.受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思 考 讨 论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是中国社会的一件新生事物,它 的出现,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什么 样的巨大影响?(提示:从政治、 经济、社会生活三个方面思考)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思考
张謇创办实业的背 景、目的、情怀,结局 怎样?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 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厂、 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 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 国人民。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目的: 抵制列强对中国人 民的剥削,发展本国工商 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引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步,到开展独立自主的产业化探索,再到现代化工业体系逐步建立,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介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

1. 1840年至1911年:经历西方列强的侵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摧残。

在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几乎被摧毁,大量的产业被外国资本控制。

中国成为了一个被西方列强掠夺资源的半殖民地国家。

然而,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抵制和反抗的措施。

例如,洋务运动的兴起,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步。

清朝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工业发展,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工业技术的引进和发展。

2. 1911年至1949年:探索独立自主的产业化道路辛亥革命后,民国时期的中国开始探索独立自主的产业化道路。

虽然经济发展仍然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但中国民族工业逐渐崭露头角。

在这一时期,中国成立了许多国营工业企业,推动了一些重要的工业项目。

例如,中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建立了一些重要的工业基地,如大庆油田和武汉钢铁厂。

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然而,由于国内各种因素的干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步伐仍然相对缓慢。

尽管有一定的起步和进展,但整体上仍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3. 1949年至1978年: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工业化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了一系列经济发展的计划和政策。

在这一时期,中国着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工和基础设施建设。

大规模的工业化计划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例如“第三个五年计划”和“大跃进”运动。

中国成立了许多重要的国营工业企业,如中国一汽和中国第五机械工业公司等。

尽管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中国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实现了飞速发展。

中国逐渐建立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如军工、航天和核能等。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02
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培养了一批技 术人才,他们在中国的工业现代 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
改变了中国的经济格局
民族工业的发展使中国的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自然 经济逐渐解体,现代化的工业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提高了中国的经济实力
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提高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 国际竞争力。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 标志之一,它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和管理批中国自己的技 术和管理人才,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 供了人才支持。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创办了一批近代 工业企业,如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 厂等,这些企业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是关键。企业应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完善 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 等的合作,共同开展研发项目,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
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企业应 关注市场需求变化,优化产品结构,提 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实现从低附加值 向高附加值的转变。
同时,一战爆发使得外 国资本暂时退出中国市 场,为民族工业的发展 提供了空间。但战争结 束后,外国资本重新进 入中国市场,给民族工 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 力。
艰难发展阶段(1921-1949)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曲折中求发展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这一阶段,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多次政治和经济危机 ,发展道路十分曲折。
01
封建地主和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发展进行限制和打压,阻碍 了其自由发展和创新。

1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由此可知,要想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以健康发展,首先要求什么?
国家独立,民族独立
大生纱厂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 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 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时间 从洋务运动 到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后 一战期间
阶段特征 萌芽,但难以 生存和发展 如雨后春笋 黄金时代
红 色 资 本 家 荣 毅 仁
1956年,将自己的商业帝国 上交给政府。
1986年,被美国《幸福》评 为世界50名知名企业家之一, 是建国后,国内跻身世界知 名企业家行列的第一人。
1993年—1998年,出任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
荣德生
荣毅仁
荣智健
被评为世界知名企业家后,荣毅仁面对记者说:…… 抗日时期,家业大部被日军破坏,伯父一病不起,客死香 港。抗战胜利后,70岁高龄的父亲被国民党官僚绑架…解 放前50年,我们荣家只办了20来个企业,但从改革开放至 今的9年里,我已经发展到了200多个企业!…..
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状元张謇
竟然“舍本逐末”,弃官从商。
张謇 “弃官从商”,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不惧世俗的勇气和爱国精神
1、张謇什么时候开始创办企业?为什么要创办企业? 外国人利用中国廉价的 《马关条约》签订后。 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 削中国人民。 2、他提出了什么口号? 实业救国 3、他创办的企业中较早的是哪家工厂? 大生纱厂 4、他还从事什么其他事业? 教育等公益事业
大生纱厂
南通师范学校
讨论: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了什么? 张謇有爱国之心,希望通过兴办实业来抵御外国 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二、民族工业之曲折发展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上海
上海 山东 上海 上海 上海
课后练习:
1. 与秦二爷创业活动最相似的一位状元实业 张謇;实业救国 家是谁?他倡导的著名主张是什麽?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 2. 障碍;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 业最为红火的原因.(结合材料二回答) 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 你认为秦二爷的理想能否实现 ?请说明理 不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的压迫剥削,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起来 由 . 4. 综上所述 ,决定民族工业发展呈现上述特点 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发展曲折;主要集中在轻 工业部门;集中在沿江沿海大城市;整体落后 的根本原因是什麽 ?表现在哪些方面?
进入发展的 “黄金时代”
艰难曲折
再度受挫 凋谢萎缩
萌芽和艰 难发展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 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集中轻工业
中 国 近 代 民 族 工 业 的 特 点
集中沿江沿海 大城市
天津
上海 武汉 杭州
广州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栖流所
残废院 育婴堂
养老院
贫民工场
张謇大生纱厂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 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
时代之桥梁
范 旭 东
民族之精魂
思绪纷飞„„
和平年代,何以报国?
兴起 代表企业: 大生纱厂 黄金时代 状元实业家:张謇 衰落 口号:实业救国
近 代 民 族 工 业 的 发 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界大 战期 间中 国面 粉出
口增
长表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一战前后企业数目的比较
项目 棉纺厂数目 纱锭数目 缫丝厂数目 面粉厂数目
一战前 22个 70余万枚 170多家 40多家
一战后 64个 222余万枚 430多家 120多家
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斗争彼起此伏,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 动,作用尤大。“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 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要求。
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好景并不长。1920~1922年各盐垦公司连续遭灾, 使主要投资者大生纱厂负债愈重。加之军阀连年混战,第一次世界大 战后帝国主义对华经济压迫转剧,因而民生凋敝,百业衰退,到 1923年,连一向盈利的大生纱厂也转为亏损。为了争取企业的生存, 张謇一再呼吁取消不平等条约,要求国际税法平等,停止内战,实现 国内和平。但这全是幻想。1923年,张謇不得不把大生一厂向银行 押款还债。1925年7月,大生一、二两厂已负债一千余万元。同年, 上海、金城等四家银行组织银行团到南通清查账目,正式接管大生各 厂及欠大生款项的各公司。
——张謇《大生纱厂厂约》
“日本与印度有十年内在中国地方增设纺机150 万锭之约。……果如所计……十年之后我国棉业 岂复有伸展之余地?
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什么?
有爱国之心。希望通过兴办实业来抵御外国资本主义 的经济侵略。
有不惧世俗的勇气,在“士、农、工、商”等级森严 的社会里,身为状元和翰林院修撰的张謇能“舍本逐 末”,确实有常人所不具备的勇气。
二、列举题 9.结合所学,列举你知道的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中出现的著名实业家。 (不少于4人) 张謇、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范旭东、张之洞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19_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①清政府实行新政,鼓励民营企业发展; 原因: 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形成;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时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原因: 辛亥革命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项目 棉纺厂数目 纱锭数目 缫丝厂数目
一战前 22个 70余万枚 170多家
一战后
64个 222余万枚 430多家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 业的最终归宿是注定悲惨的
展示成果
为了“实业救国”,张謇是怎样身体力行的? 你如何看待张骞这些举动? ① 创办大生纱厂等产业。 ② 把赚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图书馆、博物院、 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文化教育机 构,造福于人民和社会。 张謇的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
• 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 ①纺织业 ②冶铁业 ③轮船制造业 ④面粉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是 • A、故宫博物院 B、南京博物馆 • C、南通博物苑 D、西安博物馆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出现在 • A、鸦片战争之后 • B、甲午战争之后 •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1、“实业救国”的思潮。
2、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 3、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 掠夺。官僚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资本主义。其特点是运用国家政权
力量,与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往往兼有超 经济掠夺方式。通过滥发纸币,募借内外债、商业投机等方式残酷掠夺广大劳 动人民 。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是爱国的、进步的、启蒙的 辛亥革命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PPT课件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实业家
张謇
周学熙 荣氏兄弟
江苏南通人 (1853-1926) 状元实业家, 教育家。
南通师范学院
南通博物苑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江苏无锡人, (1875-1952。
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
总体来说比较落后,没有完整的工业体
系,以轻工业为主。 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
动动脑:
纺织和面 粉企业, 主要是轻 工业部门, 重工业落 后。 民族资 本家开 办的企 业主要 集中在 哪些行 业?
感谢聆听,再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成功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 2、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总是最好的,失去的恋情总是让人难忘的,失去的人永远是刻骨铭心的。 3、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4、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5、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6、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7、做自己就可以了,何必在乎别人的看法。 8、相信所有的汗水与眼泪,最后会化成一篇山花烂漫。 9、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10、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11、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 12、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13、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是证明自己,不是讨好他人。 14、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15、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实现。 16、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 17、诚心诚意,诚字的另一半就是成功。 18、我终于累了,好累,好累,于是我便爱上了寂静。 19、只有收获,才能检验耕耘的意义;只有贡献,方可衡量人生的价值。 20、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21、追求让人充实,分享让人快乐。 22、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3、上帝助自助者。 24、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行。 25、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6、没有退路的时候,正是潜力发挥最大的时候。 27、没有糟糕的事情,只有糟糕的心情。 28、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29、打开你的手机,收到我的祝福,忘掉所有烦恼,你会幸福每秒,对着镜子笑笑,从此开心到老,想想明天美好,相信自己最好。 30、不屈不挠的奋斗是取得胜利的唯一道路。 31、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3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3、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34、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3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6、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38、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39、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 40、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00002-资料


第一份简介
江苏南通 人,16岁中秀 才,32岁中举 人,41岁中状 元。
张謇
士应
及殿贵
第 钦
试 一
府 少

点甲大报
翰第老
林一爷
院名张
修赐謇
撰进恭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三元及第 指连中解元、贡元、状元
(
(
生 员 , 俗 童称 试秀 才 、 相 县公

)
(


( )
科清元“倡因省城乡试举,和实行而制共太业者被元”度 产 平 救 , 誉举人,第一名称“解自 生 天 国 并 为6产 国 ” 终 “3生 的 和 生 状8京城礼部个)至 “ 为 元。状会试结 教 其 资只元束 育 事 本士,第一名称“会元”有(不, 救 业 家张含从国奋”謇武唐”斗。是保和殿状至的,殿试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张謇名言:
常常说,“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 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 事,要有世界的眼光。”
• 家可毁,师范不可毁。
因此他除了办了大生纱厂还办 了许多的企业,还有哪些?
张謇
状元资本家
1899年建成大生纱厂,1900年办了 通海垦牧公司,1902年办了广生油厂, 1904年办了上海大达外江轮船公司和天 生港轮船公司,1906年办了资生冶铁厂, 1902年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师范——通州 师范,后来又办了女师、幼稚园、小学 和中学。他还创办了十多所职业学校, 其中以纺织、农业和医校较为有名,后 来三校扩充为本科,1920年又合并为南 通大学,在外地,由张謇倡议或资助而 设立的学校有:吴凇商船学校、吴淞中 国公学、复旦学院、龙们师范、扬州两 淮等小学、 中学、及师范、南京高等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
1.含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指在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中国人自主经营管理的 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和行业 1.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造船业(江南制造总局)
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第一阶段:洋务运动到清末
• 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 ①纺织业 ②冶铁业 ③轮船制造业 ④面粉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外因是 A.辛亥革命的冲击 B.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C.北洋军阀的分裂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3.第三阶段:一战后至 ⑴阶段特征:日益萎缩 ⑵原因: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进入发展的 “黄金时代”
再度受挫 凋谢萎缩
萌芽和艰 难发展20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⑴阶段特征:萌芽且初步发展 ⑵发展原因: ①洋务运动的推动 ②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③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
⑴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⑵创办大生纱厂 ⑶创办文化教育机构(南通博物苑)
2.第二阶段:辛亥革命后至一战期间 ⑴阶段特征:“黄金时代”
⑵发展原因: ①辛亥革命的作用; 抵制日货运动的推动。
⑴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⑵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
⑶整体水平落后 ⑷总体特征: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 1.在近代,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A.张謇 B.周学熙 C.荣宗敬
D.荣德生
•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C.北洋军阀的分裂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发展的原因是()
①帝国主义的贷款②军阀政府的支持③辛亥革命的刺激④帝国主义无暇东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D点拨: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首先要阅读题干,理解题意,对于历史事件的原因,一般从内因、外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几方面去思考,着眼于历史事件的背景来考虑,结合课本可知,③④为正确答案。

例2.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集中在()
①纺织业②冶铁业③轮船制造业④面粉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D点拨:洋务运动中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等重工业企业,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则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

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落后。

2.洋务派的民用工业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相同点是()
A.私人投资创办 B.实行封建管理
C.适应军事工业的需要而创办 D.受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练习
1.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开采矿山是在()
A.《南京条约》签订以后 B.《北京条约》签订以后
C.《马关条约》签订以后 D.《辛丑条约》签订以后
2.清朝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了的口号()
A.“师夷长技” B.“自强” C.“求富” D.“实业救国”
3.下列企业由张謇创办的是()
A.大久精盐公司 B.福新面粉厂C.大生纱厂 D.南洋兄弟烟草公司4.“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这里所说的“今也其时矣”的“时”是指()A.洋务运动以后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以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5.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出现在()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C.土地革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6.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势力不包括()
A.帝国主义 B.三民主义 C.封建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7.下列不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的是()
A.总体来说比较落后 B.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C.地区发展不平衡D.民族工业产品主要出口国外
8.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失败的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阻碍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经济管理不善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
8.D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原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四个选项都是“实业救国”失败的原因,但考虑到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日益加深,所以“三座大山”才是根本原因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是指辛亥革命后
B.状元办实业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的爱国和执著的创业精神
C.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荣氏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软弱和落后的原因是由于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9.D点拨: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A、C项考查事件发生的时间,是正确的;B 项则是对“实业救国”的理解和认识,也是正确的;D项是不准确的,根本原因应该是“三座大山”的压迫。

10.下列关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民族工业的萌芽出现在明末清初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高潮出现在抗战期间
C.抗战结束后,民族工业得到迅速的恢复
D.辛亥革命后,国内出现了兴办民族工业的热潮
10.D点拨: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工业一度受到鼓舞,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出现了兴办民族工业的热潮。

11.(探究开放题)2003年6月,南通各界采取各种方式,纪念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张謇诞辰150周年。

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日前也为大型画册《张謇》题词:“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祖国”。

南通大街小巷随处都可见纪念
活动的标语、条幅。

6月24日,江苏省工商联、南通市委、市政府在100年前由张謇创办的更俗剧院举行纪念集会,将纪念活动推向高潮。

想一想:
(1)结合教材,说说今天我们纪念张謇的原因有哪些?
(2)今天我们纪念张春应该学习他哪些高尚品质?
11.(1)张謇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为了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今天我们应该学习张謇热爱祖国的精神和敢于冲破世俗观念的创新精神。

点拨:本题是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题目。

张安开创“实业救国”先河,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12.下图是 1902~1927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统计(仅统计创办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企业)。

(1)看图后,讲讲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线索。

(2)想一想,为什么说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仅仅是昙花一现?
12.(1)1914~1918年,工厂数和创办资本总额比1902一1910年都有所下降。

1919~1922年,工厂数和创办资本总额又有较快的增长,是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代”。

1923~1927年,工厂数和创办资本总额有了较大的下降。

(2)1922年以后,随着外国资本的再次大量输入,国内军阀混战和南方广东国民政府的北伐,民族工业发展的大好环境没有了,“黄金时代”也随之结束了。

点拨:由于辛亥革命的冲击和“一战”时期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一战”后,帝国主义又加深了对中国的掠夺,加之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又转入低潮。

13.(阅读理解题)阅读下列材料: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般阻抑,勒价停市。

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绿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据统计,1912年,全国工厂数为20749家,其中使用机器生产的只有363家,其他仍然依靠人力或畜力。

有的企业到香港或外国注册,有的船只悬挂外国旗帜……
请回答: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由此导致我国民族工业形成了哪些特征?
13.(1)材料说明了外商企业对商办企业的压制与排挤导致民族工业难以正常发展。

(2)特征: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第一,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第二,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部门和沿海地区;第三,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14.右图是《民国初年东部沿海及长江下游民族工业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长江南岸以纺织和食品工业为主。

请回答:
(1)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跟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有何关
系?结合史实叙述之。

(2)纵观当时民族工业分布情况,长江下游是民族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纺织业、面粉业发达,请分析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

(3)当时,苏南、苏北出现了哪些发展实业的有识之士?试评价他们的救国主张。

14.(1)国际形势:“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国内形势:由于辛亥革命的影响,一批有识之士致力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黄金时代”。

(2)①长江下游是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重点,致使该地区自然经济解体最快。

②长江下游地区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有利于轻工业的发展。

③由于上海是经济、政治中心,其影响力也拉动了周边的发展。

(3)苏南:荣氏兄弟;苏北:张容。

这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实
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两大思潮,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壮大,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但是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国的复兴。

中国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推翻“三座大山”,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独立、振兴。

点拨:本题以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的理解、掌握能力。

在仔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可正确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