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部审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英英学古诗》第二课时课件

合集下载

二年级语文上册 英英学古诗 2课件 苏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英英学古诗 2课件 苏教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句诗,英英是怎样理解的? 请默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再回答。 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 在床前,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 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 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为什么英英知道这是秋天的夜晚呢? “举头望明月”中的“举头”是什么意 思?
答案
1.从“疑是地上霜” 可以看是秋天。 2.举头是抬头的意思。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 出一首古诗,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 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解,并知 道它的作者是谁。
说说你学习古诗 的方法,下节课我们 一起来交流。
英英说了三次, 奶奶说了二次。
小组分角 色朗读。
想一想
①英英学习的是哪首古诗呢? 静夜思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
静静的夜晚有着 深深的思念。
带着问题看图。
(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 (2)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
图上出现的是李白, 他正望着窗外,思念 家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想象一下,诗人抬 头望明月会有什么样的 感受?小组讨论。
当他想念故乡时,头还是抬着望 月亮吗?诗里是怎么说的?
不是抬头望月亮,诗 中是这样说的:低头思故 乡。
想像一下诗人 这时会想些什么呢?
谁来读读英英对这首诗的理解? 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 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铺了一层 白霜。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 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 来。
小朋友们,你们在家里学过古诗吗? 谁能把学过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听?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英英学古诗》PPT课件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英英学古诗》PPT课件

奶奶 嗯,奶奶听懂了。这首诗 是谁写的呀? 英英
是唐代的大诗人李白。
课后练习:
一、照样子,写一写 例:歌(一首)(动听的)歌
1.诗:( 一首 )( 优美的 )诗
2.月亮:( 一轮 )(弯弯的 )月亮
bèi 背课文

bēi 背书包
1.清晨,我背(bēi bēi bèi)着书包早早地来到了学校。 bèi)上有几道漂亮的花纹。 2. 这只猫咪的背(bēi bèi
• 杜甫(公元712年-公 元770年),字子美, 汉族,本襄阳人,后 徙河南巩县。自号少 陵野老,唐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与李 白合称“李杜”。杜 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的影响非常深远,被 后人称为“诗圣”, 他的诗被称为“诗 史”。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3.英英学古诗
图上有谁?她 们在干什么?
图上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她们 对话 正在对话。
yīnɡ ying gǔ shī yìshǒu
英英
ān jìnɡ
古诗 一首
jǔ qǐ
yì ng zhà o
sī niàn
yìcénɡ
安静
yì si
举起 思念
意思
映照
一层
huái yí bái shuānɡ niàn shū
怀 疑 白霜
bù dǒnɡ tánɡ dài
念书
不懂
唐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èi 背课文
bēi 背书包
英英 安静 意思 怀疑 不懂
古诗 举起 映照 白霜 唐代
一首 思念 一层 念书
带着问题看图。
(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 (2)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

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英英学古诗》课件第二课时ppt课件

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英英学古诗》课件第二课时ppt课件

(3) 指名分节读课文。
(4) 齐读课文。 3.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谁?写关于他们的什么
事?
4.读后讨论,引导填空:毛主席在(
)遇见(
)。
毛主席教导他们要(
)。
三. 精读课文
1. 出示投影,引导观察。
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 细读第一段。
1
自由轻声读。
2讨论: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主要学什么? “才




二. 总结全文
1. 指名读课文。 2.毛主席希望两个小八路干什么?听了毛主席的话,你是怎么想 的

三. 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四. 课堂练习
1. 读写词语
延安
革命 参加
毛主席
2. 组词
点头
毛泽东
延(

刘(

过(


3. 扩词
贵(
) )(


4(.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例革(:毛主席(弯下)腰)写字)(。


(1)爸爸(
)看起报纸来。
(2)小白兔(
)走进家门。
腰( )(
席( )(
5.练写生字。
14.梅兰芳学艺
)划 )
)( )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谜面,要求学生边读边看图,边猜。 (2) 揭示谜底。 (3) 教师范读。 (4)学生自由练读。 3. 练习。
(1) 同桌互读。 (2) 指名读。 (3)反复练读。 4. 反馈。
(1) 指名试背。 (2) 集体背。 (3)指名背。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一. 审题 1. 揭示说话的话题:可爱的…… 2.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的要求。 二.指导 1. 指导观察。 (1)出示观察图画的要求。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 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你最喜欢的小动物,要抓住小动物的特点。 (2)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2. 指导说话。 (!)指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 (3)指导学生按从头至尾的顺序说说小动物的样子。 三.练习 1. 学生同位练说。 2. 指名说。 3. 评议、补充。 4. 指名说。

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英英学古诗》课件第二课时PPT课件

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英英学古诗》课件第二课时PPT课件

3
“同意”就是“答应”的意思,这两个词的意思相近,我们
就说它们是近义词。
4
学生齐读“同意”、“答应”。
5
指名读,出示“请求”、“恳求”。
6
这两个词的意思怎么样?
7
指名读,出示“紧盯”、“注视”。
8
这两个词也是近义词。
3. 练习。
1
指名读三组词。
2
齐读。
4. 反馈。
1
指名认读词语。
2纠正错误读音,齐读词语。 三.
1. 审题。
2. 指导。
1
认读汉字。
2
引导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方法和写字要求。
3
指导书写。
3. 练习。
学生练写,老师巡视。
4. 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姿好的学生。
二.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学生自由读成语。
2
教师范读。
(3) 理解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
学生自由练读。
2
5. 能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做到既正确、又美观。 6. 读背三条俗语警句,要求熟读成诵。 7.边看图边听老师讲爱惜粮食的故事,然后看图练说故事。 教 学重难点:学习用音序发查字典。 教具学具准备:字典、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 6。
作业设计: 课内:查字典、认读词句、写字、读背、说话。 课外:读背成语、谚语。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jìng yè sī
静夜思
chuάng qiάn míng yuè guαng-
床 前 明 月 光,

shì

、 shαng
shuαng-
疑 是 地、 上 霜。 jǔ tóu wαng míng yuè

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英英学古诗》课件第二课时ppt课件

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英英学古诗》课件第二课时ppt课件

习作二:我和陈明是好朋友。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 船拿出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 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
以上这段话很简略地讲了“我”和好朋友之间的一件事情,没有 详细地讲述事情后来怎样了,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 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
汇报交流 指名读自己或他人所写的优美语句。 课件出示几名程度不同的学生的作文,同桌读眉批、总批,汇报 批改意见。 作者谈收获。 课堂总结
回顾·拓展五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交流对鲁迅的认识。 2、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 方法。
3、积累鲁迅的名言。 4、通过阅读“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感受鲁迅的敏捷才思。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师:含义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层意思,却暗含着更深的意义。那 么本组课文中有哪些类似的句子,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这些句 子的?
2 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 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展开丰富联想。…… 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运用我们总结的这些 体会句子的方法去学习课文,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日积月累
3、听录音带,或者教师范读全诗。 学生自读诗歌。把握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分清诗歌 的结构层次。(诗的第一节写了两种“生”和“死”,是全诗的总纲; 第二、三、四节写了两种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 第五、六、七节分别与上面三节对应,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结局)
小组合作,阅读研讨 1、找出哪些诗句写出了诗人对鲁迅的纪念?(每节诗的后两行) 2、诗歌的首节中“活”与“死”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精读诗歌,领会诗歌感情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英英学古诗》优秀课件PPT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英英学古诗》优秀课件PPT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英英学古诗一首Βιβλιοθήκη 诗 故乡 意思 月亮 教 背给你听
低头 夜晚 思念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静夜思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这首诗是说,秋天的夜晚明 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铺 了一层白霜。远离家乡的人望着 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 乡来。
英教静代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23日星期六2022/4/232022/4/232022/4/23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2022/4/232022/4/232022/4/234/23/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232022/4/23April 23,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2017秋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英英学古诗公开课课件

2017秋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英英学古诗公开课课件

2、
yīng ying
shī
英英
céng
一首பைடு நூலகம்
sī niàn
古诗
yì si
背书
dǒng
一层 唐代
思念 李白

意思

听懂
zhào
举头
shuāng
静夜思
疑是地上霜
照在床前
英英
一层 唐代
一首
思念 李白
古诗
意思 举头
背书
听懂
静夜思
疑是地上霜
照在床前
2、
静夜思
-
床 前/ 明 、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
低 头 /思 故 乡。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 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铺了一层 白霜。
niàn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 ,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 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英英学古诗 PPT教学课件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英英学古诗 PPT教学课件

背得真好!这首诗是 奶奶 什么意思呢?
bèi (背心) 背
bēi(背着)
jiāo ( 教书) 教
jiào(教师)
英英 这首诗是说,秋天的 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 床前,地上就像铺了一层 白霜。远离家乡的人望着 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 念起故乡来。
奶奶 嗯,奶奶听懂了。这首 诗是谁写的呀?
英英 是唐代的大诗人李白。
sī yì
zhào
céng lǐ
思念 意思 照 亮 一层 李白
英英 奶奶,今天老师教了 我们一首古诗,我背给你听 :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唐]李白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疑:怀疑,以为。 举:抬、仰。 静夜思:宁静的夜 晚所引起的乡思。
【生平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 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 “诗仙”之称.。
作品有: 《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 《望庐山瀑布》 《古朗月行》 《秋浦歌》 《望天门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yīnɡ
英明 英国 英雄 英语 英文
shī
苏教版 二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单元
yīnɡ shī jiào shǒu jìnɡ
英诗教首 静
sī yì zhào cénɡ lǐ
思意照 层李
bèi yí shuānɡ niàn
背疑霜念
dǒnɡ tánɡ
懂唐
看谁记得又对又快
yīng shī jiāo shǒu jìng 英 英 古诗 教 书 一首 安 静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常把冷水浇在脸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读,
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说:“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国学诵读 枯藤(téng)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yá)。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yáo)台镜,
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1.读一读 yuè guāng bái shuāng míng yuè 月 光 白 霜 明 月 gù xiāng 故 乡
jǔ tóu
举 头
dī tóu
低 头
chuáng qián
床 前
dì shàng
地 上
教师点拨:朗读词语时,注意“霜、床、上”是 翘舌音的字,不要读成平舌音的字。
艹 =___( 英 英雄 ) 央+___
今+___ 念 思念 ) 心=___(
四、选字填空。




一( 首
一(
)古诗
一( 层
一(
)白霜
个 )月亮
手 )好字
五、标点符号我指挥。
,。?!
1.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 2.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 , 不由得思念起故 乡来 。 3.背得真好 !
六、照样子补句子。
2.读一读,比一比。 教师点拨:第二句和第一句相比,多了“明亮的” 和“一层”两个修饰性的词语,这两个词语让句子 的意思更加具体,说清了月光是什么样的,白霜有 多少。
3.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教师点拨:本课以人物对话的形式写作,因此同学们 在自己读正确的基础上,与同桌或者小组内的同学合 作,进行分角色朗读。最后再进行背诵。同时,我们
还可以背一背诗人李白的其他古诗。
习题源于《典中点》的“基础练习”
一、我能读准,我会连。

g

dǒn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看拼音写词语。 gǔ shī yīng wēn sī niàn
古 诗
wǎn shang
英 文
jǔ shǒu
思 念
yún céng
晚 上
举 手
云 层
三、加偏旁,组成本课本所学的生字,再组词。 思 思念 ) 心 =___( 田+___ 晚 晚上 ) 免+___ 日 =___( 讠=___( 诗 古诗 ) 寺+___ 云+___ 尸 =___( 层 一层 )
飞在青云端。仙人垂(chuí)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
捣(dǎo)药成,问言与谁餐? (《古朗月行》李白)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 时像把镰(lián)刀。 (谜底:月亮 )
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
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
解,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同时也激发了我们
背古诗
讲意思
说作者
诗 人 思 念 故 乡
课文主旨
这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课文写了英英和奶 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刚学 的古诗《静夜思》的诗句意思,并说出了诗的作者。
推荐阅读 名人学习小故事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 常山的朱家。他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含着眼泪告别母亲,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未曾 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
串珠问题: 1.英英给奶奶背了哪首古诗?
英英给奶奶背了《静夜思》。
2.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是说,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
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
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3.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静夜思》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诗人李白。
课文结构
英 英 学 古 诗
2 英英学古诗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 爱故乡的感情。(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 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 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
朝代,以便了解诗的写作背景。
阅读方法解密:了解对话
概念:对话是指人物之间的谈话。
作用:对话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人物的心声。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
感受到了英英和奶奶对话,话说要清楚,
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核心问题: 文中的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文中的古诗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课文。
核心问题:
文中的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串珠问题: 1.英英给奶奶背了哪首古诗? 2.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3.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听录音回顾课文
边听 边想 文中的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1.“奶奶
背得真好!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奶奶的
话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奶奶的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句,对
例:月光照在床前。 1.天上飘着白云。 2.太阳升起来了。 (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
( 蓝蓝的 )天上飘着白云。 ( 红红的 )太阳升起来了。
课后作业
完成《点拨》“阅读方法练”“写作方法练”。
完成《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
英英的表现予以肯定。第二句,引出下面对古诗的 解释,这正是对话的特点。
2.奶奶 英英
嗯,奶奶听懂了。这首诗是谁写的呀? 是唐代的大诗人李白。
从这段对话能看出什么? 通过英英和奶奶的对话,我们知道了《静夜思》 这首古诗的意思及作者。学习古诗,不仅要能背诵, 理解诗句的意思,还应该了解诗的作者及其生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