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中国的工业化过程

中国的工业化过程

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艰难历程2010-04-08 21:47:57| 分类:历史文章|举报|字号订阅一、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1、近代工业化起步——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2、初步发展——甲午战后,实业救国的推动3、短暂的春天(黄金时期)——一战期间4、凋谢萎缩——一战后至解放前5、改造——1956基本上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产阶级退出历史舞台二、新中国工业化建设成就1、1953-1957一五计划时期:中国现代工业化起步,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庆油田、新兴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3、1978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乡镇企业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成就举世瞩目4、1992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制约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不利因素:①先天不足:缺少资金、技术和人才②三座大山的压迫③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④科技教育落后▲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①党的正确领导②稳定的社会环境③重视科技教育④人民群众建设热情高⑤恰当的经济政策等▲启示: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发展民族经济②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保障③重视科技和教育④保持稳定的发展环境⑤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⑥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提出《资政新篇》:1859年冬,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的治国方案──《资政新篇》。

洪仁玕主张在经济上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二)洋务企业: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1)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设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引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步,到开展独立自主的产业化探索,再到现代化工业体系逐步建立,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介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

1. 1840年至1911年:经历西方列强的侵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摧残。

在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几乎被摧毁,大量的产业被外国资本控制。

中国成为了一个被西方列强掠夺资源的半殖民地国家。

然而,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抵制和反抗的措施。

例如,洋务运动的兴起,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步。

清朝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工业发展,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工业技术的引进和发展。

2. 1911年至1949年:探索独立自主的产业化道路辛亥革命后,民国时期的中国开始探索独立自主的产业化道路。

虽然经济发展仍然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但中国民族工业逐渐崭露头角。

在这一时期,中国成立了许多国营工业企业,推动了一些重要的工业项目。

例如,中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建立了一些重要的工业基地,如大庆油田和武汉钢铁厂。

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然而,由于国内各种因素的干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步伐仍然相对缓慢。

尽管有一定的起步和进展,但整体上仍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3. 1949年至1978年: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工业化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了一系列经济发展的计划和政策。

在这一时期,中国着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工和基础设施建设。

大规模的工业化计划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例如“第三个五年计划”和“大跃进”运动。

中国成立了许多重要的国营工业企业,如中国一汽和中国第五机械工业公司等。

尽管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中国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实现了飞速发展。

中国逐渐建立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如军工、航天和核能等。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探索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探索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重点: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难点: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复习导入
1、中国什么时候走入近代? 2、据必修二第一单元,此前中国的经济境况 呈现什么状态?(提示:可以从经济模式、 经济政策、经济观念等方面归纳)
经济模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经济观念:儒学提倡重义轻利、轻视科技的发展
试题巩固
例2.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认为:“随着自 强运动的推进,中国人越来越认识到财富是权力的 基础—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富有。新式国防远比 传统国防花费大,它必须有更好的交通体系、工业 和企业作支撑。”下列符合作者观点的企业有 ①汉阳铁厂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轮船招商局 ④开平煤矿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工业化的探索
(一)晚清政府主导的工业化探索:洋务运动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 1、如果你是一名晚清时期政府的洋务派官员,你当 时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创办近代工业的动机是什么? 又是如何从理论上去突破传统经济观念的束缚去创办 民族工业的? 2、洋务运动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3、作为一个封建政府主导的工业化尝试,洋务运动 有何进步作用?又有何不足之处?
材料二: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图
设问:据材料二指出五种经济形态的名称,并由此 归纳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①自然经济 ②洋务经济 ③民族资本主义 ④外国资本主义 ⑤官僚资本主义
概念辨析:近代工业、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萌芽
例1.如果为右图列一个主题, 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的 自强运动 B.民族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 C.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资本主义萌芽在近代的蜕 变
产生于东南沿海 初步发展 短暂的春天,轻 工业发展较快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又要求所有公共 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
中国民族工业的 “黄金时期”
250 200 150 100 50 0 1913年 1914- 19171916年现一种什么现象?
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
1937年-1943年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 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 。
民族工业健康发展要求:
国家独立,民族独立
二、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进入发展的 “黄金时代”
再度受挫 凋谢萎缩
萌芽和艰 难发展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发展历程
时间 从洋务运动 到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后 一战期间 阶段特征 原因 萌芽,但难以 封建制度的阻碍 生存和发展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如雨后春笋 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 黄金时代
封建主义 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
在中日甲午战争前, 商办企业始终没有获得正 式的承认,处于听任地方 官吏随意摆布的地位。如 1881年南海知县徐赓陛 以继昌隆缫丝厂“专利病 民”“夺人生业”“男女 (2人)混杂,易生瓜李 之嫌”为借口,下令予以 封闭。清政府还对近代企 业横征暴敛,敲诈勒索, 大大加重了这些企业的负 担。
外国资本主义 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
材料一:英国驻华公使欧格 纳曾直言不讳地说:“机器进 口,恐非西国之福也。”一 位英国人也曾说过,中国多 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 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 国”。 材料二:1891年,上海伦 章造纸厂由于原料昂贵和日 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 进,此厂已濒于停产”。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 经济的掠夺 (主要原因) ②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洋务运动到 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至 一战期间 阶段特征 主要原因
一战后至新 中国成立
第一阶段: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萌芽与初步发展 (洋务运动——清朝末年)
福州船政局
江南制造总局
洋务运动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假如你是生 活在19世纪 60-70年代的 中国,想要 投资兴办近 代企业,你 会选择在什 么地方?为 什么?
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 族工业的兴起及教育事业的发 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社会 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从金榜题名到实业救国, 你从张謇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强烈的爱国之心和不惧世俗 的勇气。
思考:张謇大生纱厂的最终结局 如何?它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大生纱厂被吞并,说明在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的最终归 宿注定是悲惨的,实业救国的道路是 行不通的。
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运动对民族工 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一战以后 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特别 至新中国 逐渐萎缩 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由于国 成立 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 。 压迫
官僚资本主义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典型——张謇的大生纱厂
1. 典型一——创办人物张謇(从状元到实业家)
1、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容。下列中 国近代著名人物中提出“实业救国”的是 ( )
D
A.康有为 C.陈独秀
பைடு நூலகம்
B.荣宗敬 D.张謇
你认识以下的商标吗?
(饮食)始于1864年
(钟表眼镜 )始于1915年
(香烟)始于1905年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阅读《民国初年
民族工业分布图》,
谈谈当时民族工业发
展的特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
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短暂且曲折。 ⑵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 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 是比较落后的。 ⑶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⑷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像上海、武汉 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 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给
中国历史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政治 变化,也在很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 的社会生活。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给 我们的启示
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帝国主义 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 民族独立,才能实现近代化。 ⑵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的不竭动力。 ⑶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发 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无产 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到来和中共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张謇
创办企业的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 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中国廉价的原料和 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口号: 实业救国。
大生纱厂、博物苑 创办的事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进一步发 结局: 展,大战后收不抵支,负载累累, 最后被吞并。
对张謇的评价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

(短暂的春天)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 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 济的侵略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卷土重来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一战后到解放前 1918-1949
民族工业凋 谢、萎缩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许多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正逐渐走出殖民统治,迈向独立和自主发展。

在此之前,这些国家多数是殖民地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从事原材料的生产和农业经济,依赖于西方殖民国的市场和技术。

然而,殖民地统治下的经济系统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因为它们主要是为了满足殖民地经济的需求而存在的。

随着殖民统治的结束,一些国家开始致力于发展民族工业,以实现经济独立和自主发展的目标。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国有企业、实施保护主义政策、引进技术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等。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国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例如,日本通过实施保护主义政策,建立了一系列国有企业,促进了钢铁、造船、汽车等行业的发展。

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日本成功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并成为了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

类似地,中国也在20世纪后期实施了一系列的工业化政策,大力发展民族工业。

中国采取了保护主义政策,建立了一批国有企业,并引进了大量的技术和设备。

在短短几十年内,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除了东亚国家外,许多其他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也在近代工业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进展。

例如,巴西、印度、韩国等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都实施了一系列的工业化政策,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然而,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这些国家在发展民族工业方面缺乏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往往需要依赖外国的援助和投资。

另一方面,国际市场的竞争也对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造成了一些压力。

尽管如此,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表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独立和自主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他们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工业化政策,发展了民族工业,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总之,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艰辛而充满挑战的过程。

然而,通过国家的努力和采取合适的政策,许多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成功地走上了经济独立和自主发展的道路。

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一、夹缝产生1、时间:2、原因:①②③3、特点:①②4、影响:促进、、二、初步发展1、时间:2、原因:年代客观条件:(1)欧洲列强加紧向中国,进一步瓦解中国的。

直接原因:(2)清政府放宽了对的限制。

主要原因:(3)资本家的热潮掀起(4)群众运动3、代表人物:、、、等,数量增加,向内地扩展。

业发展尤为迅速,三、短暂春天1、时间:2、原因:(1)外因: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3)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倡导使用。

(4)群众斗争3、概括:工业等;南张北周、荣氏兄弟4、影响:运动;壮大四、迅速萧条1、原因:后,欧洲列强,加紧了对华的和。

2、启示:在的近代中国,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前提.五、较快发展1、时间:2、原因:①全国基本②“运动”的推动,政策3、概括:4、影响:为胜利奠定物质基础六、沉重打击1、时间:2、原因:①的侵略;②排挤;七、陷入绝境1、时间:2、原因:①;②经济掠夺(美国产品的大量涌入);③压榨;④苛捐杂税, 。

八、获得新生1、时间:2、原因:①合理调整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③成为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利因素:(1)列强经济侵略的客观作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政府的政策鼓励。

(3)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推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4)实业家自强不息爱国精神。

不利因素:(1)“双半”社会,帝、官、封三座大山的压迫和束缚。

(2)政局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3)缺乏与西方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竞争力(4)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地位:作用:是新生产力的代表 1、促进近代化 2、推动进程3、促进解放4、促进变迁始终未占主导地位难以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1900 2040 606080 95近代经济结构示意图40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部门
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阶段,为什么创 办民族工业的多是官僚和地主?
1.最早与西方侵略者打交道,深受各种不平
等条约刺激,看到了中西方之间的巨大差距, 希望通过创办近代民族工业实现国富民强;
2.他们拥有地租和高利贷剥削的收入,拥有
投资的资金; 3.新式工业能带来较优厚的利润
共同探究
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否是 “欧风美雨”的产物的问题
(2)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①原因 A、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孕育 c洋务运动的 明 鸦外 着资本主义萌芽 诱导 片 国 清 B、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 战 资 时 速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促进了近 争 本 b外商企业 期 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后 主 利润的刺激 义 C、在外商企业的刺激下,一些官僚、地主、 资本 入 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 主义 侵 萌芽 D、洋务运动的诱导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 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 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1)为什么一战后不久中国会出现“铁厂积货如山”、 “(纱厂)大多无利” “其他工业亦皆消沉”的现象? 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2)材料反映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时间上有什么特点? 时间:短暂 (3)从中说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 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民族资本主义要想得到真正发展,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 和封建主义在华的统治,获得国家独立。
③影响:
A、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产生使中国经济结构中出现了新的成分和新的生产方 式,同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B、使中国的阶级结构发生变化:近代民族工业的产 生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发 展壮大
C、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民主革命的发展
2、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第一次发展高潮) (1)时间: 甲午战争以后(19时间末20世纪初) (2)原因 A、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开展“设厂自救”“实 业救国”; C、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概况
在近代中国的大地上,有外国资本、国家资本 (或称为官僚资本)和私人资本三种资本主义形 式,其中国家资本和私人资本实际上都是民族资 本,但在目前的我国学术界,“民族资本”通常 是特指私人资本。本专题也采用了这种提法。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曲折发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
近代由中国人创办的私 营的资本主义工商业
(1)时间:1912—1919年 (2)原因: 材料一: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 专制政体被推翻,共和政体的确立,一 会,建设我新社会,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其时矣! 定程度上铲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材料二:民国创立后,资产阶级不再像以往那样居于“四 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 民之末”。不少实业界人士进入国家政府部门或国会。如 位。 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总长张謇等。 材料三: 南京临时政府经济方面的法令和措施:奖励和保 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 民国政府颁布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各省设立实业公司。
• 有人认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是欧风美雨的产物”请评析该观点
• 参考内容: • 同意该观点: “欧风美雨”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起了重要作用:一是破坏作用,阻断了原来的资本主 义萌芽;二是促进作用,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加快, 尤其是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 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 不同意该观点:明朝中后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到鸦片战争前,工场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如果 没有资本主义入侵与阻断,中国自身发展的经济规律 必将导致中国民族工业的形成。
3、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受双重压迫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早期的特点(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12年)
1、发展不均衡 ①集中于沿海地区 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2、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 3、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
3、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发展(19时间六七十年代—1956
年)
短暂春天 初步发展 夹缝 产生
较快发展
日益 萎缩 陷入 绝境 消亡 时间 获得新生
迅速萧条
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一、含义 民族工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民族工业是指:只要是中国人办的企 业,都是民族工业,无论是国营、民营,皆 是民族工业; 狭义的民族工业是指:民营资本所办企业 (采用机器 生产), 不含国营的。 二、发展历程
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成为列强侵略中国 的开端,中国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鸦片 战争不仅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同时也使中 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
材料二: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开放的上海口岸。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 洋货“充积于厦口”。洋 布、洋棉“其质既美、其 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 洋棉者,十室而九。”因 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 销” ……洋商还从中国收 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 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时间
19世纪70年代 — 甲午战争前 1895—1913 新设厂 矿总数 投资总额(万 元) 平均每年新设 厂矿数 每年投资额
(万元)
50个
470
2
20
549个
1202.95
30--31
63.31
(4)影响
A、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民族资产阶级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C、兴起“实业救国”的思潮
(5)、特点 1)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①民族工业发展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 没有形成完整工业体系 ②一些部门中,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③与封建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春天”短暂,昙花一现 原因: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4、近代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 (1)时间:1927—1936年 1)进行币制改革(重点) (2)、原因: 2)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3)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1)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 (3)、概况: (2)1935年后,工业各行业普遍出 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4)、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商品倾销, 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5)、限制因素: 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官僚资本压迫下, 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曲折而艰难的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动?
(1)、鸦片战争后中国 经济结构的变化
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②近代工业在中国产生
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 (1)时间: 鸦片战争后 ①商品经济发展 (2)原因: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主要原因)
①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落(标志) (3)表现 ②城市手工业的破产 ③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④外国洋行大量出现 买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 ⑤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 上经营企业,推销商品的代理人 ①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压迫 (4)影响 ②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劳动力,促进了中国近 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3)概况 ①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增加 ②新式工业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迅速 ③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 ④重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增长 (4)影响:
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中国无产阶 级登上历史舞台
(5)20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特点(1912----1919年)
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重工业基础薄弱
年产量(万吨)
华商企业
分布在沿海地区
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100
0
10—99
11.5
1—9
41 59
≤1
0 100
外商企业 100 88.5 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
一战结束不久,帝国 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刚 时间短暂 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 很快又萧条下去了。
币制改革: 1、时间:1935年 2、目的:为了防止白银外流 3、内容: ①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 (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 ②实行白银国有。凡银钱行号商店及其他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 本位币或其他银币等应交指定机构兑换法币。 ③为使法币对外汇比价稳定,规定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 买卖外汇 4、影响: 积极: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 复苏起到一定作用
上述图文材料反映民族工业发展哪方面的因素?
社会思潮: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心-“实业救国”
材料六: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 间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国 别 欧洲列强 英国 法国 减少比例 约1/5 1/2 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早期 的特点
(19世纪60、70年代---1912年)
天津
久大精盐公司 范旭东 大生纱厂 南通 张謇
上 海
福兴面粉公 司荣氏兄弟
广州
继昌隆缫丝厂
展② 缓行 慢业 : 轻 工 业 为 主 , 重 工 业 发
① 分 布 : 集 中 于 沿 海 地 区
1 、 发 展 不 均 衡
1912年前后近代工业的总产值仅占全国工农业 总产值的4.87%
材料四
当然用国货 了!
日本货都 被烧了、 被抵制了, 那我们用 什么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