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合集下载

19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

19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 原因: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性质也就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必然具有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 表现:A.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发展是比较落后, 艰难曲折的;B.行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 于轻工业。;C.地区发展也不平衡,沿海 地区。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期 间 中 国 面 粉 出 口 增 长 表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年)
动脑筋
这个时期民族工业 发展较快的原因是 什么?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原因
• 主要原因: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是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因,一 战时期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 侵略是其外因,这二者构成从1914~ 1918年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的 主要原因。
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洋货、 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而掀起的抵制洋货 运动的推动作用, 抵制外货’’ ’’、 发展实业’’ ’’和 运动的推动作用,“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 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 ’’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 “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 层人民的共同要求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张謇 创办的大生纱厂
诸城市石桥子初中 殷玮
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 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殖 民地或半殖民地中的民办资本主 义机器工业.
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 纱厂开工试车了。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它为什么这样引人注目?因为纱厂的创办人张 謇,是5年前夺魁的状元。那时,中国社会地位 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 “士”中的极品,最受人们的羡慕和尊敬,而 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一 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这在历史上还从来 没有过,怎能不引起轰动呢?更使人感到疑惑 的是,当时投资办厂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许多 人都赔了血本,不敢再提办厂之事,张謇却反 其道而行之,难道他这个状元在办实业方面也 比别人技高一筹吗?人们”办纱厂。 荣氏兄弟办企业,生产面粉和棉纺。 民族工业步履艰,“三座大山”压身上, 简单产品无力造,日用品前总带“洋”。 “三座大山”不推翻,民族工业无希望。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引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步,到开展独立自主的产业化探索,再到现代化工业体系逐步建立,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介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

1. 1840年至1911年:经历西方列强的侵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摧残。

在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几乎被摧毁,大量的产业被外国资本控制。

中国成为了一个被西方列强掠夺资源的半殖民地国家。

然而,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抵制和反抗的措施。

例如,洋务运动的兴起,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步。

清朝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工业发展,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工业技术的引进和发展。

2. 1911年至1949年:探索独立自主的产业化道路辛亥革命后,民国时期的中国开始探索独立自主的产业化道路。

虽然经济发展仍然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但中国民族工业逐渐崭露头角。

在这一时期,中国成立了许多国营工业企业,推动了一些重要的工业项目。

例如,中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建立了一些重要的工业基地,如大庆油田和武汉钢铁厂。

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然而,由于国内各种因素的干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步伐仍然相对缓慢。

尽管有一定的起步和进展,但整体上仍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3. 1949年至1978年: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工业化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了一系列经济发展的计划和政策。

在这一时期,中国着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工和基础设施建设。

大规模的工业化计划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例如“第三个五年计划”和“大跃进”运动。

中国成立了许多重要的国营工业企业,如中国一汽和中国第五机械工业公司等。

尽管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中国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实现了飞速发展。

中国逐渐建立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如军工、航天和核能等。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出示课件:1.老年人口中所说的洋火、洋灰、洋油、洋钉其实就是什么?为什么要加“洋”字?这表明了什么?2.今天我国的有些民族工业品牌也走向国际市场,你能举个例子吗?这又说明什么?学生活动:探讨、回答。

(1)说明近代中国技术水平十分低下,很多东西都需要进口。

(2)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品出口大大增加,像海尔集团、康佳、TCL等都走向世界市场。

教师活动: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这其中的历史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导入新课]出示课件: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解释课题: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 (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半封建半殖民地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教师引导:首先请同学们看“状元实业家张謇”一目内容,从中找出有效信息。

学生看书:……学生回答:①张謇是清末状元,江苏南通人。

②针对《马关条约》后外国资本的大量涌入,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威胁,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开始创办企业。

③在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④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教师提问: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学生回答:张謇出于爱国之心,兴办实业的爱国精神和不俱世俗的勇气值得钦佩教师提问: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在什么时期发展最快?学生回答:一战期间。

教师提问: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六单元19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自学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六单元19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自学提纲)

3、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1、大生纱厂的结局:
被列强的“倾销”所吞并。 2、大生纱厂的结局说明: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下民 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大 生纱厂可以说是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 缩影。)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分三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萌芽和艰难发展 • (1)、时期: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 • (2)、原因:①外商企业的刺激。 • ②洋务运动的推动。 • 第二个阶段:“黄金时代” • (1)、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2)、原因:①辛亥革命的作用。 • ②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 ③国货运动的推动。 • 第三个阶段:凋谢萎缩(再度受挫) • (1)、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后 • (2)、原因:①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 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③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 1、张謇其人(了解) : 实业家,教育家。 清末状元 2、张謇提出 “实业救国” 3、张謇创办 的口号。 等企业。
大生纱厂
2、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 号。
• (1)、目的:抵制列强对中国人民的剥削, 发展本国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 (2)、情怀:国家民族利益重于个人利益, 主动放弃高官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感受:张謇出于爱国之心,兴办实业的 爱国精神和不惧世俗的勇气值得钦佩。 • (3)、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列强 的“倾销”挤垮破产。
(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特点。) 1、时间短暂,过程艰难曲折 2、地区、产业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3、总体水平落后

1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由此可知,要想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以健康发展,首先要求什么?
国家独立,民族独立
大生纱厂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 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 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时间 从洋务运动 到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后 一战期间
阶段特征 萌芽,但难以 生存和发展 如雨后春笋 黄金时代
红 色 资 本 家 荣 毅 仁
1956年,将自己的商业帝国 上交给政府。
1986年,被美国《幸福》评 为世界50名知名企业家之一, 是建国后,国内跻身世界知 名企业家行列的第一人。
1993年—1998年,出任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
荣德生
荣毅仁
荣智健
被评为世界知名企业家后,荣毅仁面对记者说:…… 抗日时期,家业大部被日军破坏,伯父一病不起,客死香 港。抗战胜利后,70岁高龄的父亲被国民党官僚绑架…解 放前50年,我们荣家只办了20来个企业,但从改革开放至 今的9年里,我已经发展到了200多个企业!…..
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状元张謇
竟然“舍本逐末”,弃官从商。
张謇 “弃官从商”,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不惧世俗的勇气和爱国精神
1、张謇什么时候开始创办企业?为什么要创办企业? 外国人利用中国廉价的 《马关条约》签订后。 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 削中国人民。 2、他提出了什么口号? 实业救国 3、他创办的企业中较早的是哪家工厂? 大生纱厂 4、他还从事什么其他事业? 教育等公益事业
大生纱厂
南通师范学校
讨论: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了什么? 张謇有爱国之心,希望通过兴办实业来抵御外国 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二、民族工业之曲折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19_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19_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①清政府实行新政,鼓励民营企业发展; 原因: 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形成;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时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原因: 辛亥革命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项目 棉纺厂数目 纱锭数目 缫丝厂数目
一战前 22个 70余万枚 170多家
一战后
64个 222余万枚 430多家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 业的最终归宿是注定悲惨的
展示成果
为了“实业救国”,张謇是怎样身体力行的? 你如何看待张骞这些举动? ① 创办大生纱厂等产业。 ② 把赚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图书馆、博物院、 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文化教育机 构,造福于人民和社会。 张謇的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
• 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 ①纺织业 ②冶铁业 ③轮船制造业 ④面粉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是 • A、故宫博物院 B、南京博物馆 • C、南通博物苑 D、西安博物馆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出现在 • A、鸦片战争之后 • B、甲午战争之后 •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1、“实业救国”的思潮。
2、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 3、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 掠夺。官僚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资本主义。其特点是运用国家政权
力量,与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往往兼有超 经济掠夺方式。通过滥发纸币,募借内外债、商业投机等方式残酷掠夺广大劳 动人民 。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是爱国的、进步的、启蒙的 辛亥革命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第十九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十九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你认识以下的商标吗?
(饮食)始于1864年
(香烟)始于1905年
(钟表眼镜 )始于1915年
(酒类)始于1928年
第六单元
第19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大生纱厂
知识梳理:
要求:自读知识梳理,能说出本课的知识点,时间2分钟。 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受损严重。 张謇 张謇提出“实业救国”口号。 兴办 指导思想: 实业 创办企业: 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人称状元实业家。 发展状况: 一战期间较好,一战后被吞并。 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最早开始于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民 ②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民族工业进入 族 发展 “黄金时代”。 工 阶段 ③一战后,受帝国主义势力影响,特别是日本的侵 业 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曲 ④抗战胜利后,爆发内战,民族工业没能很好发展。 折
指导思想:张謇提出“实业救国”口号。
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人称状元实业家 创办企业:
发展状况: 一战期间较好,一战后被吞并。
大 生 纱 厂
(1853-1926)江苏南通人, 1894年4月,参加会试,考 取一甲一名进士(状元) , 创建大生集团,主营纺织 和面粉。
自主学习(二)
阅读课本101到102页,圈出下列问题答案,做好批 注,并尝试记忆,5分钟后提问。
时间
发展情况
原因
特点
洋务运动到 民族工业的萌 1、洋务运动 清朝末年 芽,发展缓慢 2、受封建制度的阻碍
总体比较 落后,行 内因:辛亥革命成功 第一次世界 业集中在 大战期间 黄金时代 外因:列强忙于战争, 轻工业,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 (1914经济侵略 1918) 地区发展 再度受挫, 一战后 不平衡,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陷入困境 沿江沿海 抗战胜利后 发达,内 民族工业 爆发内战, 地薄弱 没能很好发展 官僚资本主义压迫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下面是主要的发展阶段:
1. 近代开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在清朝结束之前,中国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高度落后。

在19世纪中叶,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和民族危机,醒悟的知识分子开始提倡民族工业发展的观念。

2. 开国初期(1912年-1927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积极推动国家工业化进程。

在这一时期,中央政府设立了一系列的实业银行和工业省,推动了一些重要的民族工业项目,如航空、轮船、纺织等。

然而,由于政治动荡和经济困难,工业发展进展缓慢。

3. 抗战时期(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经济遭受更严重的破坏,但同时也催生了一些军事工业和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共产领导的红军建立了一些小规模的军工厂和合作社,在物资匮乏的环境下通过自力更生的方式发展工业。

4.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工业化政策,鼓励和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这包括土地改革、工商业合作社的建立、国有企业的发展以及外援合作等措施。

该时期的重点工业发展包括机械、冶金、大型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5. 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以后):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推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国家重点支持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发展。

同时,中国还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促进了民族工业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总的来说,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曲折而充满挑战。

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逐渐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 粉出口增长表
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
荣氏兄弟是江苏无锡荣巷人,早年在 钱庄当过学徒,短短几年的钱庄学业生涯, 使荣氏兄弟在创业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1896年,荣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业务兴 旺,但他们认为“钱庄放账,博取微利”, 不如投资实业。当时,他们目睹免税的外 国面粉大量进口,销路甚畅,漏卮日盛, 遂决定筹办面粉厂。1900年10月,他们以 6000元钱庄盈利作资本,与人合伙创办了 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 欢迎。
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 历程,认识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都要 付出艰苦努力,感受自强不息的爱国 精神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中国的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的原因;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背景:甲午战争后,在列强的刺激下,国
内出现了兴办实业的浪潮。 的经济控制权和利益。
目的:挽救民族危亡,并与列强争夺国家 主要活动: 曲折发展 所创实业的发展状况:
1913年荣氏兄弟出资4万元与人合资 创办福新面粉厂,产品还未出厂,栈单便 早被抢购一空。开工不到一年,即获利 3.2万元,盈利率达80%。到1921年止,荣 氏兄弟经营开设的面粉厂共有12家,分布 于上海、无锡、汉口、济南等地,各厂面 粉畅销全国,其“兵船”牌面粉,更远销 英、法、澳及东南亚各国,一战间出口达 80万吨,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荣氏 兄弟为中国民族面粉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 马功劳,成为中国有名的“面粉大王”。
为了对抗弊政,活跃经济,范旭东决心自 制精盐,销往天津、上海、南京、芜湖、九江、 汉口、长沙、宜昌等通商口岸及其他各地。他 与担任过盐务署长的景本白合作,向政府提出 了成立久大精盐公司的申请。久大精盐公司 (1919年以后改为久大盐业公司)于1913年开始 招股集资筹备,1914年由景本白任董事长,范 旭东任总经理,在天津塘沽正式建厂,以海滩 晒盐加工卤水,用钢板制平底锅升温蒸发结晶, 制成精盐。创办之初,集资共5万银元,10年 后股本扩大到250万银元。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洋务运动到清朝末期出现萌芽; •辛亥革命成功促进了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 进入“黄金时代”; •一战后陷入萧条; •抗战后仍未很好恢复 。
中国近代机械工业
造船业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 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 制造总局的创建,揭开了中国近代民族 工业的历史。
范旭东创办的久大精盐公司
范旭东,又名锐,字行。1883年出生于 湖南湘阴县。杰出的化工实业家,我国重化 学工业的奠基人。他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作出了重大贡献。范旭东1914年从欧洲回国 后,决心首先发展精盐生产。他积极研究精 盐生产技术,着手筹办久大精盐公司。当时, 我国长江中下游如湖南、湖北、江西、安徽、 江苏南部等地,食盐运销由官商合伙垄断。 盐商挟资财,勾结官府,左右盐政,鱼肉人 民。优质精盐全由国外进口,价格昂贵,只 有达官贵人才吃得起。
3.下列人物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 D)
A.张之洞 C.侯德榜 B.詹天佑 D.张謇
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工业的发展 立即缓慢下来,这主要是因为( B )
A.袁世凯的黑暗统治 B.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卷土重来 C.国内市场狭小 D.封建势力的阻挠
再见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
◆发展进程艰难曲折; ◆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地点集中 于沿海沿江工业城市,类型集中 于轻工业);
◆发展水平整体落后,带有显著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小结
代表 称谓 成就 作用
创办了近代实业、 张謇 教育、交通 中国民族 荣氏兄 创办了著名的荣 工业的先 实业 弟 氏企业 声,推动 家 创办了大久精盐 了中国的 范旭东 公司和永利制碱 近代化 公司
张 謇
江苏南通人 (1853—1926), 16岁考中秀才, 1894年考中状元, 被授予翰林院修 纂之职。甲午中 日战争的爆发改 变了他的人生之 路。
大生纱厂大门
大生纱厂
通海垦牧公司
张謇创办的 大生一厂等实业, 使南通成为中国 近代民族工业的 发祥地之一。
资生铁冶厂
南通师范学院
南通博物苑
练兵营
1.近代中国著名的状元实业家是( )
A.张謇 A B.华恒芳 C.詹天佑 D.范旭东
2.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 关,其中有知识性错误的一项是( B )
A.张某在阅读《申报》时获知《马关条约》 签订了,他悲愤万分。 B.近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低潮时期。 C.戊戌变法期间,王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 编辑。 D.《辛丑条约》签定后,赵某一家被迫从 东交民巷搬出。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同时因为战争的需求,它们 的工业生产主要转向为战争服务,减少了某些轻 工业品的生产。这就为中国民族工业,打入国际市 场,提供了契机。 1917年,大生纱厂赢利达76万两白,1919年 又赚了263万两白银。到1922年,大生集团4个 纺织厂,资本达900万两白银。张謇先后开办了 20个盐垦公司,成为东南实业界的巨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 来,加紧了对华的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 进入20世纪20年代,大批民族工业或被外 资控制兼并,或因产品竞争力弱而亏蚀闭 歇,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张謇创 办的企业处境艰难,面临破产。
想一想
你从张謇“实业救国”中想到了什么?
1.目的:抵制列强对中国人民的剥削,发展本国 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2.情怀:国家民族利益重于个人利益,主动放弃高 官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 3.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列强的“倾销”挤 垮破产。 张謇等人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是值得我 们钦佩的,但是历史也证明了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 足”,很难战胜内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阻挠。
导入新课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状元实业家张謇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的曲折发展
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 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 况。 全面的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 业的发展史实。
了解张謇艰苦创业、实业救 国的主要活动,掌握中国近代民 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中 国近代民族工业在艰难中开始起 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