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习题(含答案)(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及答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及答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开展同步练习及答案
1.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近代工业家是()
A.荣宗敬
B.张之洞
C.张謇
D.范旭东
2.中国民族工业开展的鼎盛时代是指()
A.19世纪初B20世纪初C.19世纪末D.20世纪末
3.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它的出版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A.商务印书馆
B.京师大学堂
C.中华书局
D.人民出版社
4.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A.京张铁路
B.滇越铁路
C.平汉铁路
D.淞沪铁路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开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②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③北洋军阀的分裂④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6.从张家口乘坐火车到北京有时会途径一条“人”字形线路,这条铁路全线开通的时间是在()
A.1906年
B.1907年
C.1908年
D.1909年
7.以下属于民族资本家的是()
A.张謇
B.李鸿章
C.严复
D.詹天佑
8.中国第一家营业性的照相馆出现于()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广州。

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基础练习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基础练习新人教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基础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外国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开办是在()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后C.戊戌变法后D.辛亥革命后2.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A.19世纪二三十年代B.19世纪三四十年代C.19世纪五六十年代D.19世纪六七十年代3.民族资产阶级地位得到了提高,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是在()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后C.戊戌变法后D.辛亥革命后4.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A.洋务运动兴起后B.辛亥革命成功后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抗日战争胜利后5.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这里的“春天”结束是在()A.1911年前后B.1918年前后C.1923年前后D.1927年前后6.辛亥革命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①纺织业②面粉业③造纸业④化工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7.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发展更回艰难,处于崩溃的边缘的原因有()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②内战的影响③美货的泛滥④政府对民族工业的轻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是()A.范旭东B.荣宗敬C.张謇D.荣德生9.下列的企业中,由张謇创办的有()①南通大生纱厂②通海垦牧公司③申新纱厂④荣氏面粉厂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0.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和第一座博物馆分别是()A.北京师范学校、北京博物馆B.北京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C.南通师范学校、北京博物馆D.南通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二、材料题看图,回答问题(1)图中人物是谁?如何评价他?(2)1895年后,他在人生道路上有一次重要的转变,请你说一说这个转变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3)他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都做出了哪些重要的贡献?曾提出了什么样的思想和口号?(4)从他的人生道路的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参考答案1.A 2.D 3.D 4.C 5.C 6.A 7.A 8.C 9.A 10.D二.(1)张謇。

(完整word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业及答案

(完整word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业及答案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张謇是_____________人,清末_________。

著名的_______家和_______家。

2、他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提出了“__________”的口号,并毅然回乡创办了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企业。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我国的民族工业处于____________状态。

原因是这些民族工业受到了____________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

5、____________ 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___________一度受到鼓舞。

他们认为,“所谓_________________者,今也其时矣。

”6、_______________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进了了“__________________”。

7、一战后,______________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抗战胜利后,由于__________ 和_________,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8、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___________的。

而且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部门。

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像_____、_______ 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9、“中国今日若不知注重科学,中国工业有何希望!?”这是_______在___________中说的。

10、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地区上主要集中在。

11、民族资产阶级认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其时”指的是________。

二、列举题1、列举你知道的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中出现的著名实业家及所创办的实业。

初三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说法正确的有①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比较落后②从行业上来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落后③从地区之间的发展来看,上海、武汉等沿江海大城市较发达,内地薄弱④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相关史实。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诞生之日起一直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比较落后;从行业上来看,主要集中在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部门,重工业落后;从地区之间的发展来看,上海、武汉等沿江海大城市较发达,内地薄弱;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

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2.张謇15岁中秀才,41岁中状元,办厂遭遇困境时,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他固辞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清状元110人,但状元经商成就大业,并造福社会只有他一人。

以下表述与他的事迹不相符合的是A.提出“实业救国”口号B.其创业经历折射了民族企业的曲折历程C.曾投资学校、图书馆等文化教育机构D.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用工业大生纱厂【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和状元实业家张謇相关的史实,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是在1899年,而近代中国在洋务运动时期就创办了民用工业,如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因此,大生纱厂不是中国最早的民用工业。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3. 1914年,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饬(通令),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免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

此后,农工商部又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

初二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1.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回家创办实业,但他的工厂最终被吞并。

下列对此事的评价,正确的是()。

A.市场有风险,这是竞争的结果B.张謇为一介书生,不懂市场,失败是必然C.在多重挤压之下,中国民族工业创业艰难D.“实业救国”口号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近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史实。

张謇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创办的大生纱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由于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有一定的发展。

但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张建德工厂被吞并。

因为中国半殖民地本封建社会,我国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发展艰难曲折。

故此题选择答案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2.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

在清末偏偏有一位状元“舍本逐末”,“实业救国”。

此人是A.詹天佑B.张謇C.严复D.曾国藩【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由已学知识可知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严复维新思想家,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据此可以直接排除ACD。

张謇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张謇3.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荣氏兄弟的福新面粉公司、范旭东的大久精盐公司等一批民族企业。

从行业上看,他们主要集中在()A.农业B.重工业C.轻工业D.军事工业【答案】【解析】C 结合题干中提到的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和范旭东创办的“大久精盐公司”,可以看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之一是从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轻工业开始,以轻工业为主,畸形发展。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6.21.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每课一练(鲁教版八年级上)

6.21.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每课一练(鲁教版八年级上)
材料2:张謇十分重视农业的改革,他向朝廷奏请开办农会时说:“臣窃上溯三代,旁考四洲,凡有国家者,立国之本不在兵也,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工与农,而农为要。盖农不生则工无所作,工不作则商无所鬻。”“天下之大本在农,今日先务在商,不商则农无输产之功。”
材料3:张謇在就任农商总长后,宣布政见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宇实业,如丝、茶改良制造之类,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又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张謇对于官业之主张,到扩张民业之方针,则当此各业幼稚之时,合助长外,则无他策。而行此主义,则舍余向所主张之提倡、保护、奖励、补助以生其利,监督制限以防其害而已。” 材料4:张謇在《九录》中说:“至于铁矿需本(资金——引者注)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籍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以瞻贫民之生活。”
材料5:现在世界以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以公司法、破产法不备,故遂将此昙花一现之基础,至于今日,败坏不可收拾,断丧人民之企业心、合群心,耗散最可宝贵之资本,不一而足。故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钜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以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此其显著者,加以自今而后,经济潮流横溢大地,中外合资经营之事,必日益增多。我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甚,故农林工商部第一即在立法。
——均摘自《实业之梦一张謇传》 请回答:
(1)概括张謇关于“实业救国”的主要主张及其理由。(不要摘抄材料原文)
(2)结合当时社会形势,评价张謇“பைடு நூலகம்业救国”的主张。
导析:本题要注意认真阅读理解材料,概括张謇的主要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张謇所生活的时代及所在的阶级特点出发去分析评论。第一问需要从主张和理由两个方面去回答。第二问“评价”应指出张謇“实业救国的爱国进步性,还应分析出实业救国方案行不通的根本原因。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及答案做好试卷复习题,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途径。

对于这样的一种学习方法,你想要尝试一下吗?让我们来做一做小编为您准备的这套试卷吧!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一、选择题1.下表反映了1911-1919年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④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近代实业第一人》中写道: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

“他”是( )A.林则徐B. 魏源C.张謇D.严复3.“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这段话反映了张謇( )A.赞成商务立国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主张学习西方教育思想D.提倡实业救国4.1914年,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饬(通令),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茌维持之列。

此后,农工商部又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

材料表明( )A.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B.“实业救国”主张出现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来5.状元实业家张謇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

该厂的创办体现的主张是( )A.变法图强B.民主共和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6.面对民族危机,张謇的救国方案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实业救国”D.“民主共和”7.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在“实业救国”的口号下,创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汉阳铁厂D.大生纱厂8.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下列关键词“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

初二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央视青年歌手大赛“知识问答”环节中,题板给选手的提示下图,根据提示你会选择的历史人物是( )A.张謇B.张之洞C.詹天佑D.林则徐【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张謇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抓住题干图片中的信息,依据“清末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等信息可以直接判断是张謇,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清代状元,实业家,立宪派著名人物。

他毕生从事实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对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张謇2.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最受人们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

但在清末却出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此人是()A.张謇B.荣宗敬C.荣德生D.孙中山【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张謇的史实。

张謇是清末状元,《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等,剥削中国人民。

张謇认识到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

于是他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故符合题意的人是张謇。

选择答案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3.1914年-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的原因是()A.日本给北洋军阀政府贷款B.北洋军阀分裂C.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改变政策D."一战"时欧洲帝国主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材料中“1914年-1918年”是解题的关键,据此可知当时处于一战中,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一战”时欧洲帝国主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4.小赵同学用百度搜索“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等关键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1. 张謇15岁中秀才,41岁中状元,办厂遭遇困境时,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他固辞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清状元110人,但状元经商成就大业,并造福社会只有他一人.以下表述与他的事迹不相符合的是( )A. 提出“实业救国”口号B. 其创业经历折射了民族企业的曲折历程C. 曾投资学校、图书馆等文化教育机构D. 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用工业大生纱厂2. 关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集中在重工业部门B. 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生存C. 总体来说比较落后D. 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3.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最好的时间段是在( )A. 辛亥革命时期B. 一战期间C. 一战结束后D. 抗日战争期间4. “他是一个状元,但是却放弃高官厚禄,从事士大夫鄙夷的末业,开办工厂。

”他是( )A. 张骞B. 荣宗敬C. 李鸿章D. 张謇5. 清末状元张謇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

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

他“遗留一二有用事业”是( )A. 创建大生纱厂B.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C.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D. 兴办湖北织布局6. 如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A. 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B. 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C. 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D. 民族企业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7. 张謇被胡适誉为“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的创业活动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他提出的口号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自强求富C. 民主科学D. 实业救国8. 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容。

下列中国近代著名人物中提出“实业救国”的是( )A. 康有为B. 荣宗敬C. 陈独秀D. 张謇9. 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创办大生纱厂,走“实业救国”之路。

他是( )A. 张之洞B. 张謇C. 詹天佑D. 严复10. 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创大生纱厂.毛泽东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A. 荣宗敬B. 荣德生C. 张謇D. 周学熙11. 如图是中国近代史上“弃政从商”的“状元实业家” ,他是( )A. 张謇B. 张之洞C. 左宗棠D. 李鸿章12. 大生纱厂的创办者是( )A. 张謇B. 李大钊C. 陈独秀D. 李鸿章13.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于( )A.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B. 洋务运动期间C. 辛亥革命期间D.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4. 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 )A. 洋务运动时期B. 甲午战争以后C.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 抗战胜利以后15. 下列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总的来说比较落后B.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C. 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D. 内地经济也发展起来16.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封建主义的阻碍②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③民族工业总体来说比较落后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17. 提出“实业救国”并辞官办厂的清末状元是( )A. 张謇B. 荣宗敬C. 詹天佑D. 侯德榜18. 同学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他的‘实业救国’的理想最终也只能成为空想,大生纱厂的命运就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据此可知,甲同学议论的人物是( )A. 康有为B. 张謇C. 孙中山D. 严复19. 下列四位人物在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A. B. C.D.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20.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在“一战”期间。

______ 。

(判断对错)【答案】1. D2. A3. B4. D5. A6. B7. D8. D9. B 10. C11. A 12. A 13. D 14. C 15. D16. B 17. A 18. B 19. A20. √【解析】1.题目给出的张謇和状元,设问考查以下表述与他的事迹不相符合的选项.《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但这不是中国最早的民用工业.故选D.本题考查了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主张,创办大生纱厂.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主张,创办大生纱厂.2.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在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比较落后的,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不是生工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故选A.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海外华侨竞相投资于近代工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民族工业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日趋萎缩.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故选B.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在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比较落后的,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4.清末状元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故选D.本题材料中有“状元”“开办工厂”等有效信息,可推断此人为状元实业家张謇.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准确分析判断的能力.注意掌握:张謇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创办的大生纱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由于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有一定的发展.但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他的工厂于20世纪20年代濒临破产.因为中国半殖民地本封建社会,我国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发展艰难曲折.5.清末状元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故选A.本题考查张謇的相关知识.由“遗留一二有用事业”判断是创办大生纱厂.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准确分析判断的能力.注意掌握:张謇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创办的大生纱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由于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有一定的发展.但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他的工厂于20世纪20年代濒临破产.因为中国半殖民地本封建社会,我国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发展艰难曲折.6.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以来,自然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洋务企业和民族企业的冲击下不断瓦解,故1对应的是自然经济;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都压制民族企业,故4对应的是民族企业;民族企业是受外资企业先进设备和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企业先进技术的诱导而产生的,并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故2对应的是外资企业,3对应的是洋务企业.故B项符合题意.故选B.本题以结构示意图切入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情况.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难度,熟记基础知识很重要.7.民族企业家张謇是1894年科举考试的状元,他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大生纱厂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家较大规模的棉纺织企业.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20世纪20年代张謇创办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故选D.本题考查张謇的口号.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8.《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故选D.本题考查提出“实业救国”的人物.清末状元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被称作“状元实业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张謇为中国民族工业所做的贡献.9.民族企业家张謇是1894年科举考试的状元,他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大生纱厂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家较大规模的棉纺织企业.故选B.本题考查张謇.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10.根据题干给出的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创大生纱厂可知引人是张謇.《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故选C.本题考查了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主张,创办大生纱厂.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主张,创办大生纱厂.11.据图片和“弃政从商”“状元实业家”等信息知,图中人物是张謇.张謇是晚清状元,但他放弃了做官转而经商,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故选A.本题考查张謇的相关知识.注意对重要历史人物图片的记忆,同时要识记重要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或贡献.12.《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故选A.本题考查大生纱厂的创办者.由题干中“大生纱厂”判断是张謇.清末状元张謇在中国最早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放弃高官厚禄,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对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的实业救国主张.1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故选D.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14.1.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原因: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产生、甲午战争后出现“实业救国”浪潮初步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2.一战期间的民族工业“黄金时代”.原因:内因是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外因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卷土重来、20世纪30到40年代,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导致的.故选C.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理解.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的熟知程度,难度不大.15.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总的来说比较落后的,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内地经济也发展起来的表述是错误的.故选D.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在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16.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民族企业主要分布是东南沿海一带,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由于深受封建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资本主义一开始产生就非常落后,①②③符合史实.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的准确认识.解答本题注意识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概况.17.题目直接设问考查出“实业救国”并辞官办厂的清末状元.《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故选A.本题考查了状元实业家张謇.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的实业救国主张.18.《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末状元张謇在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故选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张謇兴办实业的相关知识.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准确分析判断的能力.19.《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清朝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被称为“状元实业家”.A是张謇;B是陈独秀;C是孙中山;D是李大钊.故选A.本题考查了状元实业家张謇.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的企业.20.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故答案为:√.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