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救荒本草_想到的
研读本草纲目心得感想范文

研读本草纲目心得感想范文《本草纲目》为明代闻名本草学家、医学家、博物学家李时珍所撰,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此书是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多方考证,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药物学巨著。
友爱的读者,我为您预备了一些研读本草纲目心得感想范文,请笑纳!研读本草纲目心得感想范文1大家肯定读过《本草纲目》这本书吧《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
全书共190多万字,52卷,载有药物1892种,新载药物374种,收集医方—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致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宝贵遗产。
我之所以看这本书,主要是冲着那1160幅精致的插图来的。
百草皆是药,每次春游、秋游遇到孩子们问我:“科学老师,这是什么植物?有什么用?”时,我就觉得自己特殊“缺水”。
今日在书市看到这本书,刚开头只是因其名气,顺手翻看,只是看了几页,就被其吸引住了。
一喜之下,将它买了回家认真阅读。
《本草纲目》的成就,首先在药物的分类上转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法,采纳了“析族区类,振刚分目”的科学分类。
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
将矿物分为水、火、土、金石四部;植物药一类,依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分为草、果、菜、谷、木等五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挨次排列为虫、鳞、介、禽、兽、人等六部。
此外还有服器部。
共分为16部62类。
这种分类方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
从无机到有机,从简洁到简单,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方法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它在化学,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在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特别值得我们观看。
研读本草纲目心得感想范文2漫长而酷热的假期,难免使我们觉得厌烦,但是有一本有意义的书陪伴你度过,那就不一样了,为了培育爱好、增长见识、充实假期生活,我去书店了一本书籍——《本草纲目》,这本书内容趣味丰富、浅显、有用深深地吸引了我,并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是无限的。
本草纲目读后感8篇

本草纲目读后感8篇通过认真撰写读后感,我们的思想深度和觉悟水平才能不断提升,读后感的语言应当生动有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本草纲目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本草纲目读后感篇1我当时想为什么要写本草纲目呢?不是吗其他许多著作吗?到后来我看了前言才知道答案。
原来,李时珍发现了本草著作中的许多错误,于是,他立志重新写一本书,我还知道他为了写成这本书,他穷毕生精力实践,历时30年。
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有各种各样的药草,都是我没见过的,我还不知道有些植物有毒,但也可以治病。
比如说石蒜虽然有毒,但也可以治病。
我不知道天下还有这么多没见过的东西,李时珍一定很伟大我希望还会有更多的药可以治病。
让地球上所有人都没有疾病。
漫长而炎热的假期,难免使我们觉得厌烦,但是有一本有意义的书陪伴你度过,那就不一样了,为了培养兴趣、增长见识、充实假期生活,我去书店了一本书籍——《本草纲目》,这本书内容趣味丰富、深奥、实用深深地吸引了我,并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是无限的。
《本草纲目》是由明朝杰出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针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以前本草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多方考证,花了将近30年时间而写成的。
它是东方药学巨典,具有医学之渊海,格物之通典的美誉。
《本草纲目》一共有52卷,190多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分水、火、土、草等16部62类;附药方11096则;附图1160幅。
编写的体例是首标正明叫纲,名字注释叫做目,其次集解、辨疑、正谈,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
根据祖国药物学著作的传统名称,仍以本草命名。
读了这本书,我惊奇地发现医学界竟是如此神奇,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平凡的物体竟可成为治病的良药。
比如水部中的露水,书中这样注名着,露是阴气积聚而成的水液,是润泽的夜气,再道旁万物上沾而成的,味甘,性平,无毒,秋露水凛成夜晚的肃杀之气,宜用来煎润肺的药,调和治疥、藓、虫癞的各种散剂。
想不到吧,平凡的它们,却有不平凡的医疗作用,相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平凡的物体等着人们去发现它们的价值,那将会带给我们另一个惊奇。
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出⽣在明代⼀个医学世家,祖⽗、⽗亲都是医⽣。
他⾃幼也喜欢医学,长⼤后当上医⽣,并钻研医学,成为我国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早在青年时代,李时珍⼀边⾏医,⼀边研究药物,⽴志要编写⼀部⽐较完善的药物书。
1551 年,明宗室武昌楚王闻知他医术精湛,聘他到王府主管祭祀礼仪和医务。
他为了重修本草,于是就打点⾏装进了王府。
不久,便因治愈楚王世⼦的暴厥和其他不少⼈的疑难杂症⽽名扬朝廷,被举荐担任了太医院的医官。
这太医院,是明王朝的中央医疗机构,院中拥有⼤量外界罕见的珍贵医书资料和药物标本。
他在这⾥⼤开眼界,⼀头扎进书堆,夜以继⽇地研读、摘抄和描绘药物图形,努⼒吸取着前⼈提供的医学精髓。
与此同时,他多次向院⽅提出编写本草的建议。
然⽽,他的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遭到⽆端的讥讽挖苦与打击中伤。
他很快便明⽩,这⾥绝⾮⾃⼰⽤武之地,要想实现毕⽣为之奋⽃的理想,只有⾛⾃⼰的路。
⼀年后,他毅然告病还乡。
1552年,34岁的李时珍着⼿按计划重修本草。
由于准备充分,开头还⽐较顺利,后来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药物是那样的多种多样,对它们的性状、习性和⽣长情形,很难全部⼼中有数。
⽐如,⽩花蛇,同⽵⼦、艾叶,本是蕲州的三⼤特产,可以主治风痹、惊搐、癞癣等疾病,是⼀味贵⽣药品。
但他从药贩⼦那⼉买来的“⽩花蛇”,有时是另⼀种蛇冒充的,跟书上描述的⼤相径庭。
那么,真正的⽩花蛇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为了解开这个谜,李时珍曾跟着捕蛇⼈亲⾃上⼭,捕捉到⼀条⽩花蛇,仔细⼀看,果然和书上讲的⼀模⼀样。
从此,李时珍⾛出家门,深⼊⼭间⽥野,实地对照,辨认药物。
除湖⼴外,先后到过江西、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迹遍及⼤江南北,⾏程达两万余⾥。
他阅读了⼤量的古代医学书籍,⼀边读,⼀边认真做笔记,他认为哪些对,哪些错,哪些需要验证,哪些应该补充的地⽅,都⼀⼀记录下来,并且到处访问医⽣、⽼农、渔民和猎⼈,收集民间治病的验⽅、⼟⽅,还亲⾃去荒僻的深⼭⾥采药。
他不怕⼭⾼路远,不怕严寒酷暑,⾛遍了产药材的名⼭。
中医典籍《本草纲目》读后感700字5篇

中医典籍《本草纲目》读后感700字5篇中医典籍《本草纲目》读后感1中华有很多经典名著,这些名著都很受人们的喜爱。
每一本名著都有着自己的优点,使读者对作者的敬佩油然而生。
而我最喜欢的是《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一本医学史上的著作,作者李时珍用26年的时间写成了这本本草著作。
《本草纲目》共有52卷,卷1介绍了明朝以前主要本草41种,这本书列举了:草药的别名、解释命名的意义、阐述药性理论、提示用药要点、附列了相关的方剂。
起初我看《本草纲目》源于好奇,可是我看了不久,我便喜欢上了这本书。
这本书对草药的讲解很细致,气味、主治、附方都可以一一列举出来。
我有时也会按照书上讲的内容,对某些草药进行验证,验证出来的结果也是符合的。
我对这本书的作者有一种说不出的敬佩,他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求证,把这些草药写得那么淋漓尽致,这本书可谓是“上自坟典,下自传奇,凡有相关,莫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本草纲目》中提及的附方也很有效,有次弟弟头痛,我想起了《本草纲目》中所提到“薄荷”可除风热、清头目,就去花盆里摘了几片给弟弟闻,弟弟闻了之后感觉舒缓了许多。
我真正体会到《本草纲目》很神奇,就决定没事的时候就多看几遍,要是以后再碰到这些事也不会惊慌失措了,不过有时候还是得去看医生。
《本草纲目》是经典著作、中医典籍,古代名医所编著的,国内现存有约72种。
《本草纲目》让我明白了读书的好处,又让我知道了草药的好处,《本草纲目》的确是一本受人喜爱的著作。
中医典籍《本草纲目》读后感2大家一定读过《本草纲目》这本书吧《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
全书共190多万字,52卷,载有药物1892种,新载药物374种,收集医方—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我之所以看这本书,主要是冲着那1160幅精美的插图来的。
百草皆是药,每次春游、秋游遇到孩子们问我:“科学老师,这是什么植物?有什么用?”时,我就觉得自己特别“缺水”。
本草纲目心得作文5篇

本草纲目心得作文5篇《本草纲目》是由明朝杰出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针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以前本草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多方考证,花了将近30年时间而写成的。
它是东方药学巨典,具有“医学之渊海,格物之通典”的美誉。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本草纲目心得作文5篇,希望大家喜欢!本草纲目心得作文一《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
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
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
《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正如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指出:“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智者何以完成巨作,从下面的故事中,我备受激励!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
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
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
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
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
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
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
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
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
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
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
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
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
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我的爷爷教我识草药:自然的智慧作文

我的爷爷教我识草药:自然的智慧作文在我家附近的小山坡上,有一个我最喜欢去的地方——那里到处都是神奇的草药!它们不像普通的草那样无聊,而是能够治病、驱邪、还能让你变得更聪明的超级草药!这些都是我可爱的爷爷教给我的。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爷爷在山上散步,他突然停下来,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说:“快看!那里长着传说中的‘神奇巨人草’!”我一听到巨人草,顿时眼睛也跟着变大了,立刻扑到爷爷身边,仔细看着他指着的那株草。
这草长得确实不一样,叶子比我的手还大,闪闪发光的好像太阳一样!爷爷告诉我,这种草能让人长得像巨人一样高大,不过要小心使用,否则会变得太大而走不动路了!听完爷爷的话,我赶紧掰了一小块草叶子放在口袋里,决定等我长大了再用。
还有一次,我们发现了一种叫做“猫尾草”的植物。
它的叶子细长,像猫的尾巴一样柔软,摸上去特别舒服。
爷爷说,这种草可以治疗小猫咪的伤口,还能让它们快快乐乐地跳起舞来!我觉得这种草特别神奇,于是跟爷爷学着怎么正确地采集它,然后小心地放进了一个小罐子里,准备给家里的小猫咪试试看。
还有一种我最喜欢的草药叫“流星草”。
据说,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颗流星种下来的,长在那里的草叶子上会闪闪发光,夜晚可以照亮整个山坡!我跟爷爷一起在夜晚去寻找这种草,一边小心翼翼地找一边兴奋地讨论着这颗流星是怎么长出这么美丽的草的。
爷爷总是说,这些草药不仅仅是植物,它们背后蕴藏着大自然的智慧和神奇。
他教会了我如何尊重和爱护这些植物,怎样仔细地辨认它们,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它们。
每当我和爷爷一起在山坡上探险时,我总是充满了好奇和惊奇,因为这些草药不仅让我看到了大自然的奇迹,还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爷爷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所以,每当我想起那些草药的时候,我总是不由得想起爷爷那认真的眼神和满是笑意的脸。
他的教导让我懂得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它无穷的智慧,我也学会了在生活中尊重和珍惜每一个小小的奇迹。
【优质文档】本草纲目读后感400-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本草纲目读后感400本草纲目读后感400字【1】李时珍是我国明朝时著名的医生,他创作了一本《本草纲目》,这部书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是古代任何一部本草书所不能比的。
《本草纲目》还真是一部伟大的医药学巨典啊!李时珍的爸爸李言文是当地著名的医生,李时珍小时候很喜欢医学。
长大后,因为想修订旧本草书里的话多错误,他到太医院去当医生,可是,有人说他是“草泽医生”要修本草是“狂妄”之举,李时珍的希望落空了,就辞职回了家乡。
经过了27年的艰苦努力,他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的药物有1892种,每种药物都详细地记述了产地、形状、颜色、气味儿、功用和采集、制作的方法。
还附有1160幅插图,这些图形象逼真,使人很容易辨认。
还收集了11000多个药方,并对各种药物的如何使用,也都作了详细的介绍。
读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得到成功。
本草纲目读后感【2】我对人的生命,从其孕育之始,来保持最高的尊重。
这句话摘自1948年世界医学会《日内瓦宣言》,500多年前,李时珍没有读过,但是他做到了。
——我所经历的痛苦,不想再让别人承受。
所以,这条路是我的选择,而且,我会无怨无悔的走下去。
从乡野村医到宫廷御用,从民间到紫禁城,从人世的至悲至苦到至欢至乐,你都一一经历过,击攘过,见证过。
你也不曾忘记,你的职业便是生命的维系。
是不甘于锦衣玉是的禁锢吧,也许,这小小的皇宫并不是属于你的天地。
所以你离开了皇宫,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行程。
三十年的流淌,三十年的伏落,而你却从未改变过,不被风头大势所左右,不因荣辱富贵而变迁。
一如三十年前,天下疾苦,牵肠挂肚。
无论徐阶是否斗倒了严嵩,无论张居正是不是一个杰出的改革家,都不关李时珍的事。
救荒本草
救荒本草简介《救荒本草》是我国明代早期(公元十五世纪初叶)的一部植物图谱,它描述植物形态,展示了我国当时经济植物分类的概况。
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学、植物学专著书.中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加工炮制等方面也作了全面的总结。
对我国植物学、农学、医药学等科学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
书籍内容《救荒本草》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刊刻于开封,明代朱橚(1360-1425)编写。
朱橚是明太祖第五子,封周王,死后谥定,所以《明史·艺文志》对这部书题"周定王撰"。
《救荒本草》是一部专讲地方性植物并结合食用方面以救荒为主的植物志。
全书分上、下两卷。
记载植物414种,每种都配有精美的木刻插图。
其中出自历代本草的有138种,新增276种。
从分类上分为:草类245种、木类80种、米谷类20种、果类23种、菜类46种,按部编目。
同时又按可食部位在各部之下进一步分为叶可食、根可食、实可食等,计有:叶可食237种、实可食61种、叶及实皆可食43种;根可食28种、根叶可食16种、根及实皆可食五种、根笋可食三种、根及花可食二种,花可食五种、花叶可食五种、花叶及实皆可食二种、叶皮及实皆可食二种;茎可食三种、笋可食一种、笋及实皆可食一种。
其中草本野生谷物,归入种实可食部的稗子、雀麦、薏苡〔yiyi 义以〕仁、莠草子、野黍、燕麦等都是禾本科植物;米谷部的野豌豆、山扁豆、胡豆、蚕豆、山绿豆都是豆科植物。
同类排在一起,既方便于识别,也反映了它们之间有相近的亲缘关系。
《救荒本草》新增的植物,除开封本地的食用植物外,还有接近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太行山、嵩山的辉县、新郑、中牟、密县等地的植物。
在这些植物中,除米谷、豆类、瓜果、蔬菜等供日常食用的以外,还记载了一些须经过加工处理才能食用的有毒植物,以便荒年时借以充饥。
作者对采集的许多植物不但绘了图,而且描述了形态、生长环境,以及加工处理烹调方法等。
李濂在《〈救荒本草〉序》中说:"或遇荒岁,按图而求之,随地皆有,无艰得者,苟如法采食,可以活命,是书也有助于民生大矣。
救荒本草是什么时期的著作及作者简介
救荒本草是什么时期的著作及作者简介
《救荒本草》是明代早期(公元十五世纪初叶)的一部植物图谱,作者是朱橚。
描述了植物形态,展示当时经济植物分类的概况。
救荒本草是什么时期的著作及作者简介
1《救荒本草》
《救荒本草》是明代早期(公元十五世纪初叶)的一部植物图谱,作者是朱橚。
描述了植物形态,展示当时经济植物分类的概况。
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学、植物学专著书·中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加工炮制等方面也作了全面的总结。
对我国植物学、农学、医药学等科学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
2作者简介
朱橚(1361年10月8日-1425年9月2日),南直隶凤阳(今安徽凤阳)人。
明朝宗室,医学家。
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生母待考证(因与朱棣同母,且朱棣本身生母存疑,故其生母可能性有二。
孝慈高皇后马氏或碽妃)。
洪武三年(1370年)封吴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封为周王,十四年(1381年)就藩开封。
洪熙元年(1425年)薨,谥号“定”。
朱橚好学,能词赋,曾作《元宫词》百章,又组织编著有《救荒本草》、《保生余录》、《袖珍方》和《普济方》等作品,对我国西南边陲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眼中的一味本草作文
我眼中的一味本草作文在我眼中啊,有一味本草特别有意思,那就是薄荷。
记得小时候,我家附近有一片荒地,那里长着一大片茂盛的薄荷。
那时候的我呀,可调皮了,总喜欢在那片荒地里玩耍。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在那玩捉迷藏,我跑着跑着就一头扎进了薄荷丛里。
哎呀,那一瞬间的感觉,可真是奇妙啊!一股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就好像有无数双小手在轻轻抚摸我的脸,让我一下子就精神了起来。
我好奇地摘下一片薄荷叶子,放在手心里仔细观察。
它小小的,翠翠的,边缘有着锯齿状,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但那股独特的味道却让我着迷。
我把叶子凑近鼻子闻了闻,哇,那股清凉的味道更浓了,直往我的鼻子里钻。
我忍不住把叶子放进嘴里嚼了嚼,顿时,一股强烈的清凉感在我的嘴里散开,那感觉就像嘴里含了一块冰似的,但又没有冰那么刺骨,而是带着一种特别的柔和。
我被这神奇的味道惊到了,赶紧跑去找小伙伴们分享。
小伙伴们也都学着我的样子摘下叶子放进嘴里,然后一个个都露出了惊喜的表情,我们在薄荷丛里嘻嘻哈哈地闹了好久。
从那以后,我就对薄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会经常去那片荒地采摘薄荷,有时候还会拿一些回家给妈妈。
妈妈会用薄荷给我做一些好吃的,比如薄荷粥、薄荷茶。
那清凉的味道,让我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受到一丝凉爽。
随着我慢慢长大,我知道了薄荷不仅仅是一种能给我带来快乐和清凉的本草,它还有着很多的用途呢。
它可以入药,能治疗感冒、头疼等症状;它还可以用来做香料,给食物增添独特的风味。
原来这小小的薄荷,居然这么了不起呀!现在,每当我看到薄荷,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在那片荒地里玩耍的时光,想起那股清凉的味道带给我的快乐。
薄荷,在我眼中,它不仅仅是一味本草,更是我童年美好回忆的一部分。
它就像一个小小的宝藏,一直藏在我的心里,给我带来温暖和力量。
我想,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我都不会忘记这一味特别的本草——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