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下我国政府危机管理政策探析:——以汶川大地震为例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参与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的开题报告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参与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作为一种重大的公共危机事件,汶川地震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社会各界的响应,其中包括非营利组织的积极参与。
非营利组织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提供危机响应、救援和恢复工作所需的资源、技术和人力支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非营利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角色和参与方式,对于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非营利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参与状况、作用与影响,以汶川地震为案例,研究非营利组织在救援、恢复和重建等方面提供的资源和服务,并分析其在危机管理和社会治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具体研究问题有:1. 汶川地震中非营利组织的参与方式是怎样的?对于汶川地震中的救援和恢复工作有何作用和影响?2. 非营利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是什么?其参与是否能够提升危机管理的效能和质量?3. 非营利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如何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合作与协调?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案例的梳理和分析,归纳总结非营利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参与方式和问题;同时,针对性地选择一定数量、一定类型的非营利组织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其在汶川地震救援、恢复和重建等方面的经验和作用,并从组织本身、政策支持、社会认知、协同参与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具体的结论和启示。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如下的成果:1. 对非营利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参与方式和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和分析,形成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指南。
2. 从汶川地震的实践案例中总结非营利组织在救援、恢复和重建等方面的经验和模式,为今后类似危机事件的处理提供借鉴。
我国政府灾害危机管理的伦理定位——以汶川地震为例

我国政府灾害危机管理的伦理定位——以汶川地震为例
符秋英
【期刊名称】《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年(卷),期】2008(000)010
【摘要】汶川大地震的发生给我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在巨大的灾害面前,我国政府成功的危机管理获得了世人的极大认同。
但更让我们赞誉的应该是其管理背后准确的伦理定位。
以人为本、善治理念、对民负责是我国各级政府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基本伦理定位,挖掘这些伦理价值定位,将对我国行政伦理的进一步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总页数】3页(P16-17,21)
【作者】符秋英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2.5
【相关文献】
1.试论我国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之完善路径——基于汶川地震以来我国特大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分析 [J], 罗凌云
2.从汶川地震看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 [J], 刘花茹
3.汶川地震灾害对我国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启示 [J], 刘成丽;杨涛;朱云迁;雷鸣
4.突发性灾害事件信息搜集整理与服务以汶川地震为例*突发性灾害事件信息搜集整理与服务以汶川地震为例 [J], 马小玲
5.公共危机管理中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 [J], 吴建勋;徐晓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政府的危机公关

中国政府的危机公关——以汶川地震为例环境工程2班严敏 0717030210【摘要】由于经济和政治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公共危机成了当今世界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政府在危机中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公众极大的关注。
在公共危机中。
如何运用政府公共关系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事件已经成为对我国各级政府的重大挑战,这既直接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又关系到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和影响。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要求下。
政府对公共危机的有效处理对于提升政府在公众的公共关系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本文以汶川地震为例分析中国政府在此事件中的成功之处【关键词】公共危机;政府;汶川地震【Abstract】Because of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economy and politics,the public crisis becomes the problem faced by all over the world.Government’s activities under crisis catch the public’s eye and have an enormous impact .government’s own image.In public crisis.how to use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to effectively and duly deal with the critical incidents has already become the great challenge to the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of our country.This not only influences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litics and economy of our country.but also relates to the government’s public trust and influence in the minds of the public.Under the new era background and demanding,it could improve the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that the government can deal with public crisis.In this paper, earthquake in wenchuan as an example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success in this event.【Key words】the public crisis;government;earthquake in wenchuan一.公共危机的内涵公共危机,所谓公共危机就是突如其来,攸关公共利益,对于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急需管理者快速应对的事件。
中国政府应对公共危机能力论析——以汶川大地震为研究探究背景

力,加快国家治理模式向现代公共治理模式的转型等方面 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公共危机与政府能力 美国学者劳伦斯・巴顿认为,所谓危机一般是指防不
事件。”【31 公共危机管理就是指政府在一定的公共危机意识和公
(基金项目]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项目“协作与整合:公共理性视域中的地方公共治理
中国政府应对公共危机能力论析
——以汶川大地震为研究背景
史云贵
[摘要)
公共危机管理是现代政府公共行政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有效应对重大公共危
机事件的能力是现代政府综合实力和能力的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中国,融执政党执政能力和 政府行政能力于一体的各级人民政权是我国有效应对各种公共危机的治理主体。此次汶川大地 震是对我国政府公共危机治理能力的巨大考验。在应对汶川大地震的过程中,中央政府表现出
全局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等。我国政府能力, 就是指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政府在整合国家与社会资源的 基础上,运行现代政治技术和政治艺术进行公共治理的能 力。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通过政府能力来具体体现和 落实。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公共 危机管理体制,这就决定了各级地方政府是地方公共危机 管理的主体,肩负着应对和处置各种突发性公共危机的职 责。而县乡基层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与水平又是我国 公共危机治理的重中之重。就四川地震灾区而言,以县乡 为主体的地方政府公共危机治理,应在县乡地方政府的主 导下,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的救灾积极性,构建地方 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的危机救援体制和机制。在依法 治国的背景下,我国政府主导的一系列公共危机管理活 动,必须按照依法行政的原则,在宪政的框架下积极引导 和整合多元社会资本,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公共危机的公共 治理。 二、汶川大地震对我国政府 能力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危机处理能力是政府处理来自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突发 事件的应急能力,它主要表现为政府在公共危机发生前有 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充分的资源储备;对危机反应要迅速, 处理要果断,措施要得力,方法要对头。‘”一般说来,政 府要设立公共危机应对小组,有关部门要进行专门研究, 及时收集信息,制定各种应急预案。重大的公共危机往往 是考验政府能力的试金石。 从我国政府应对汶川大地震的实践来看,政府对突发 性的重大公共危机具有较强的应急能力,并在抗震救灾的 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不仅获得了我国人民群众的 基本认同,也获得了国际舆论的好评。这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首先,中央政府“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夺取抗 震救灾初步胜利的根本保证。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反应迅速,决策 科学,措施得力。2008年5月12 El 2时28分四川汶川发 生8.0级大地震后,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当天下午 就召开了政治局会议,紧急研究部署了抗震救灾工作。温 家宝总理在地震当晚就抵达了重灾区之一的都江堰市,在 简易帐篷里连夜主持召开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紧急 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并连续数El亲临抗震救灾第一线 指挥教人抢险,确保了抗震救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灾 区的广大党员干部在中央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统��
政府在公共危机中的功能和作用——以汶川地震为例进行浅析

作者: 左晓萌
作者机构: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新闻论坛
页码: 53-54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3期
主题词: 政府危机传播管理;及时报道的原则;汶川地震宣传的成功经验
摘要: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在公共危机传播中居于主导性地位,因而它责无旁贷的承担着公共危机管理的责任。
政府在公共危机传播中的角色是绝对的控制者,几乎所有的危机信息传播都必须经过政府的许可。
善治理论在我国危机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以汶川大地震为例

机 ( r i i gvr ne c s o n c)一词 , is n e a 此后“ 治理 ” 一词便广 泛地被 用于政治 业不单捐钱捐物 , 还成立基金 , 将这种慈善 延续下去 , 比如中国人寿 已宣 发展研究中。2 0世纪 9 O年代后 , 治理理论在 西方 国家兴起 并迅速发 等 设立 国寿慈善基金会 ”承担所 有在地震中失 去父母的孤儿成长至 , 展, 成为世界范围内颇为流行的一种 治国理论。而 善治 ” 成为治理 1 周岁的相关费用。还有一些企业家组成 民间志愿队, 则 8 直接参与抢险救 理论的目标取向。治理和善治理论作 为一 种新的 分析框架 , 为我们理 灾。掌握着雄厚财力的企业尤其是 民营企业的发展 , 是公民社会产生的 解正在进行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个基本条件 , 这次抗震救灾中企业公民意识和责任感的不断增强, 充分 善治 理 论 的 内 涵 说明在中国, 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企业家团体正在形成。 [ 3
一
一
、
治理理论自 2 0世纪 9 0年代在 西方国家兴起 以来 , 国内外学 者对 公民个人 : 截至 2 0 0 8年 9月 8日 1 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 于治理的内涵 , 众说纷纭 , 奠衷一是。我 国学者俞可 平认为 , 治理 是指 捐赠款物总计 5 3 4 9 . 7亿元 , 实际到账 款物 5 2 8 9 . 8亿元 , 向灾区拨 付 已 6 . 1亿元。4 _ 官方或民间的公共管理组 织在一个既 定的范围内运用公 共权威维持 捐赠款物合计 27 7 秩序 , 满足公众的需要。其 目的是在各种 不同的制度 关系中运 用权力 三 、 善 治 ” 论在 汶 川 大 地 震 中 的适 用 性 分 析 “ 理 去引导 、 控制和规范公 民的各种 活动 , 以最大 限度地增进公共利 益 I _ 1 法律 体 系彰 显 了灾后 救 援 的 “ 治 ” 统 、 善 传 从 政治学 的角度看 , 治理是 指政治管理 的过程。它包括 政治权威 的规 20 年“ 03 非典 ” 以后, 国务院 和各级政府 先后出 台了《 发事件应 突 对法》 《 、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 个专项预案及 8 个部 和 5 0 范基础 、 处理政治事务 的方式和对 公共资源的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公共关系——以汶川地震为例

w r .G v r me t S a t i e n e r i c th t e p b i ’ y n a e a n r u mp c n ol d o e n n ’ c i t s u d r c ss a c h u l S e e a d h v n e o mo s i a t o v i i c
g v r me t S o ma e.I b i rss oe n n ’ wn i g n pu lc c i ,ho t e g v r me t p b i ea ins t f c iey a d i w o us o e n n u lc r l to o e e t l n v
go a ia in o h c n my a d p lt s h u lc c ss b c me h r b e fc d b l o e h l b z t ft e e o o n o i c ,t e p b i r i e o s t e p o lm a e y al v r t e l o i i
d l e lw t h r i a n i e t h s ar a y b c me t e g e tc al n e t h o e me t tal u y d a i t e c t l i cd n s a e d e o h r a h e g o t e g v r h i c l l n n s a l lv l fo rc u ty T i o n y i f e e s t e sa i t n e e o me tf h oi c n c n my e es o u o n r . h s n to l n u n e h tb l y a d d v lp n o e p l i sa d e o o l i t t o u o nr . b t as e ae o t e g v r me t S p b i t s n n u n e i h n s o e fo rc u t y u lo r lt s t h o e n n ’ u l r t a d i f e c n t e mi d f t c u l h p b i .Un e h e r a k r u d a d d ma d n ul c d r t e n w e a b c g o n n e n i g,i c u d i r v h o e me tp b i r l — t o l mp o e t e g v r n n u l ea c
浅析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_以_512四川汶川大地震_抗震救灾为例

浅析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以“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为例刘彪(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39)摘要: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是政府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建设具有以下特征:政府的危机意识不断增强;政府危机管理理念不断更新;危机管理法律化和制度化不断加强;地方应急管理方式不断多元化。
在我国政府应对四川汶川大地震过程中,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获得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进一步落实;危机处理机制更加快速高效;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危机管理更加全面系统;社会力量参与程度更高。
关键词:危机管理能力;提升;政府中国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154(2009)01-0021-03Analysis of our Government's Ability to Improve Crisis Management———The Enlightenment Earthquake ReliefLIU Biao(Anhui University,Hefei230039,China)Abstract:Government's crisis management capacity-build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overnment capacity,In recent years,our government's crisis management capacity-building Show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Government continuously enhances the sense of crisis;Government crisis management concept continually updates;Crisis management and legal system continuously strengthen;Local emergency management continues to bining the response of my government to SiChuan Wenchuan large earthquake disaster,The paper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of government's crisis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enhance,M ainly embodied in:"People first" governance philosophy is further implemented;crisis management mechanism becomes more quickly and efficiently;information gets more open and transparent;crisis management system becomes more comprehensive;Social forces gets to a higher level of participation.Keywords:Crisis M anagement Capabilities;Upgrade;Government一、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内涵关于公共危机管理概念,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晓 霜 李
以 川 地 为 汶 大 震 例
湖 北武汉 4 O 5 3 0 3 北京 1 0 3 8 0 5
军事经济 学院后勤指挥 系
琨 中国人 民解 放军பைடு நூலகம் 医院卫生经济科
身 安全 和财产 安 全 。当危机 事件 发生 后 , 政 府要通过应急处理行动 ,最大程度地保护 、 挽救最大多数人的生命安全 , ; N- k成本也在 所 不惜 。 3 、建立 健 全政府 处理 危 机事 件 的应急 管理体制。“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如何 建立 健 全 政 府 处理 危 机 事 件 的应 急 管 理 体 制, 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 进行积 极的研 究 和探索 , 已成为 建 设和谐 社 会的 这
一
大课题。加强政府危机管理 , 建立 旨在保
【 文章摘要】 我 国是一个各 种 灾变和危机 多发 的 国家,各 种各 样的 灾变和危机给我 国社 会 造 成 了 巨大 的损 失 。 我 国政 府 和 社会 也 经 受住 了各 种各 样危 机 的 考 验 ,在 危 机 管理 方 面积 累 了丰 富的 经 验 。2 O 年 5月 1 日我 国四川 省 汶 川 08 2
一
,
导 论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在非常规状态下 , 对 内维护 社 会 秩 序 ,保 护 人 民生 命 财 产安 全, 对外抵御外敌入侵或非传统安全威胁的 活动。政府危机管理要求政府调动各种资 源 ,通过监 测 、预警 、应 急处理 、恢复 等措 施限制和消除危机的行为,包括对危机前、 危 机 中和危机 后所 有方 面 的管理 , 以达 到缩 减危机的范围和影响的目的。 汶川大地震灾 害发生后 ,国际媒体都 在重要位置通过新 闻、 图片和视频连续报道我国地震的情况以 及我国政府的救援情况。 国际媒体对我国政 府此次抗震救灾中的迅速反应表示赞赏, 认 为我国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明显上升。
护国 家安全 、社 会稳定 、反 应迅 速 、应对 有 项管理上条块分割严重。在这种制度下, 地 效的 危机管 理系 统 , 于 国家 成功避 免和 驾 对 方政府也很难协调各部委 、党、政、军系统 驭各种风险和危机, 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具有 的关系。 十分重 要 的现实 意义 。此 外 ,今后还 需要 开 然而 ,汶川大地震 的危机管理结 果表 展 危机 模拟 演练 来提 高整 体对抗 能力 。 过 通 明,我国政府 的危机处理 能力 已经明显上 演 练能够 从总体 上提高 提高 队伍的 速 反应 陕 升 。汶川 大地 震 发生 后 , 锦 涛主 席迅 即做 胡 能力 和指 挥 员的 组织 指挥 能力 。 出重要 批示 ,要 求全 力 以赴救 援 受灾 人民 ; 4 、设 立 和完 善常 i 生的政 府危机 管理 殳I 紧急成立 国务 院抗震救灾指挥部, 调集部队 机 构 。今后 , 国需要 设立 常设 } 我 生的危机 管 立 即从 南北两 个 方 向向震 中地 区前 进 , 并协 理机构负责全国各种危机 ,作为危机领导 、 调 各 部 门 想尽 一 切 办 法 将救 灾物 资 运 进 灾 控制和协调的中心。 常设性的危机管理机构 区。在抗震救灾工作顺利确保 “ 大灾之后无 须 具备 以下 条件 : 第一 , 定危 机管理 的 战 制 大害”盼情况下迅速制定并公布 了灾区重建 略、 政策和规划 , 动员调配必要的社会资源 , 规划。 温家宝 总理 在 灾 隋尚不 明确 的 情况下 评估危机信息和危机风险;第二 , 在非危机 当天就赶到灾区指挥教 灾。中央电视台、四 时期负责危机的预防和预警工作 ; 第三,在 川卫视、中央人民广播 电台等全国各地的电 危机发生时期, 以最 陕的速度设立危机控 要 视台、 广播台2 小时滚动播 出抗震救灾的新 制 中心 , 集训 练有 素 的专业人 员 , 备必 4 调 配 闻 报道; 大报 纸拿 出最重 要 的版 面 , 各 准确 、 要 的危 机处 理设 备工 具 , 以便迅 速调查 危机 公正、实时地向社会予以公布灾区的信息 , 产生 的原 因及其 影响 程度 , 全面 实施 危机控 时间民族凝聚力空前高涨。总之 , 整个汶 制和管 理 。 川抗震救灾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在面 临 突 发性 灾 害 时 的快 速 反应 和危 机 管 理 能 四 、总结 力 人类 在 追 求 生存 和 发展 的历 史 长河 中
一
三 、我国政策危机管理能力的未来发 态。然而白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就面临着各
展和完善 方向
种各样的危机。因此 , 不断完善政府的危机 1 、进 一 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服 管理 体制 和政策 是我 国和谐社 会下 的必 然选 务型政府。 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是政府能力相 l 当重要的组成部分。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公 侔 。 共服务型政府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和谐社会 【 考 文献 】 参 要求我国政府职能重心从原来的政治统治向 1 、张小明. 公共部 门危机管理 . 北京: 中 社 会 管理 、社 会服 务转 变 。在 当前 ,我 国和 国人 民大 学 出版 社 ,2 0 , 第 4 页 . 06 4 谐 社 会的 发展要 求 构筑一 个 “ 政府 、大社 小 2 、诺 曼 ・ 奥古斯丁 . R・ 哈佛商业评论 会” 的 “ 限 有效 ”的政府 管理 模 式 ,要 求 有 精 粹 译 丛 :危 机 管理 。 北京新 华信 风 险 我国政府强化其公共服务职能, 形成政府危 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译校 . 北京: 中国人 民 机 管 理能 力 , 对危机 事 件发挥 提供 制 度保 障 大 学 出版 社 ,2 0 ,第 1 5 01 — 5页。 5 、赵成根主编. 国外大城市危机管理模 和 财力 、资 源 的全面 支持 。 式研 究【 . M】 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 , 2 体现政府危机管理 中 “ 、 以人为本” 的 20 5. 0 关 键原 则 。人 的 生 命权 是 人 与 生 俱 来 的权 4 、邹鑫华。 反应迅速 信息公开 生命至 利, 对人的生命权的尊重是人类社会的一条 上—— 从 汶川 地震 谈 灾情报 道 的新 突破 基本公理。除了对人的生命权的尊重外,和 [ . 闻 爱好 者 .2 0 , ) J新 】 09( 1 谐社 会 中 “ 以人 为本”还意 味着 尊重 所有 人 的 发展权 。 会发展 应 该是 以最 大程 度 的满 社 【 作者 简介】 足人的合理愿望, 提高人的生命喷量 、 生活 1 、郭晓霜 (93 )女, 18 一 硕士在读 , 研 质量为指向。在现代和谐社会,危机事件常 究方 向 :军 队管 理 , 常 会给人 的生 命 、财 产带 来危 害 。遵 循 “ 以 2 李琨 , 、 中国人 民解放 军总医院卫生经 人为本”原则就是要做好预控 、预防工作 , 济科 ,职 称 :助理 会 计 师 ,学历 ,本科 尽量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 , 以保护公 民的人
县 发 生 了8 级地 震 , 府迅 速 组 织 力量 政 开展 抗 震救 灾 ,危 机 管理 获得 了又一 次关键性的成功。本文正是基于此 目
的来对和 谐社会 下我 国政 府危机管理
的 发展 和 完 善措 施 。
【 关键 词 】 和 谐 社会 ;危 机 管理 ;汶 川 大地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