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五一: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唐诗赏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译文鉴赏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译文|鉴赏'《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晚年的作品。
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以及政治理想破灭后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
全诗风格豪放飘逸,境界雄奇瑰玮,笔势错综变化。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译文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注释(1)谣:不合乐的歌,一种诗体。
卢侍御虚舟: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2)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字接舆,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原文、赏析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出自唐代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原文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的典故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典故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出自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
第一个是“楚狂人”,出自《论语·微子》,讲的是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他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车,想和他交谈,他却赶快离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第二个是“凤歌”,还是出自《论语·微子》,楚国狂人接舆经过孔子时高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这里的“凤歌”指狂人之歌。
李白以楚狂自比,用“凤歌笑孔丘”来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与孔丘不同,自己不愿追名逐利,而欲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李白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权贵的蔑视,显示出他豪放不羁的性格。
李白诗词《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诗词《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译文赏析《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唐代: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译文】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的黄鹤楼。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O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 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 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 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O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 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 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乐O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赏析】此诗为写景名篇。
诗人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
同时,此诗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望,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起句即用典,开宗明义表达胸襟:我本来就象楚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
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
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嘲笑孔子迷于做官。
翻译水调歌头蔡伸翻译

翻译水调歌头蔡伸翻译
《水调歌头》是唐代诗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蔡伸也曾经为它填过曲。
以下是《水调歌头》的翻译和译文:
翻译: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谁识汉儒生,画船听雨眠卧。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怅山花已落,幽人独悄然。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译文:
我是个狂傲的楚人,能唱凤凰之歌,笑看孔丘。
手握绿宝石杖,向黄鹤楼告别。
我不畏五岳远路,一生好游名山。
庐山上谁认得我这汉儒?我只在画船上听雨休息。
不说鲈鱼是美食,只管西风吹,季鹰未归。
留恋山花已枯萎,我孤独地静静地坐着。
你问我何时归来,我说巴山夜雨涨秋池,未可知。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五一: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五一: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出自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全诗如下: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神仙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这首诗写于诗人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归来的第二年。
卢虚舟,字幼真,曾任殿中侍御史,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中的“楚狂人”指的是春秋时的陆通,因为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那时人称之为“楚狂”。
孔子游历六国,在楚国时陆通在其门前歌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劝戒孔子不要在楚国做官,以避免惹祸。
在这里诗人以陆通自比,表
达了对政治的不满,表达了想要像陆通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
此诗开篇以“狂”字开头,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和政治理想破灭后想要摆脱世俗羁绊的想法,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迷恋咱们仍是能够看到一些。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五一: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五一: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出自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全诗如下: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
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这首诗写于诗人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归来的第二年。
卢虚舟,字幼真,曾任殿中侍御史,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中的“楚狂人”指的是春秋时的陆
通,因为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当时人称之为“楚狂”。
孔子游历六国,在楚国时陆通在其门前歌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规劝孔子不要在楚国做官,以免惹祸。
在这里诗人以陆通自比,表
达了对政治的不满,表达了想要像陆通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
此诗开篇以“狂”字开头,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以及
政治理想幻灭后想要摆脱世俗羁绊的想法,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留
恋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些。
古诗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翻译赏析
古诗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翻译赏析《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古诗全文如下: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前言】《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晚年的作品。
此诗浓墨重彩地描写庐山的景色,不仅写出了庐山的秀丽雄奇,更主要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以及政治理想破灭后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流露了诗人一方面想摆脱世俗的羁绊,进入飘渺虚幻的仙境,一方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的美好风物的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
全诗风格豪放飘逸,境界雄奇瑰玮,笔势错综变化,诗韵亦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几次转换,跌宕多姿,极富抑扬顿挫之美,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翻译】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唐诗赏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译文|赏析'《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晚年的作品。
全诗风格豪放飘逸,境界雄奇瑰玮,笔势错综变化,诗韵亦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几次转换,跌宕多姿,极尽抑扬顿挫之美,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唐代: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译文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注释谣:不合乐的歌,一种诗体。
卢侍御虚舟: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字接舆,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
李白诗词《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诗词《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译文赏析《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唐代: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译文】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的黄鹤楼。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赏析】此诗为写景名篇。
诗人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
同时,此诗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望,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起句即用典,开宗明义表达胸襟:我本来就象楚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
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
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嘲笑孔子迷于做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五一: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出自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全诗如下: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这首诗写于诗人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归来的第二年。
卢虚舟,字幼真,曾任殿中侍御史,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中的“楚狂人”指的是春秋时的陆通,因为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当时人称之为“楚狂”。
孔子游历六国,在楚国时陆通在其门前歌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规劝孔子不要在楚国做官,以免惹祸。
在这里诗人以陆通自比,表达了对政治的不满,表达了想要像陆通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
此诗开篇以“狂”字开头,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以及政治理想幻灭后想要摆脱世俗羁绊的想法,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留恋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