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通用版)大一轮复习综合模拟备用套题(五)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综合模拟套题:(五)_附解析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综合模拟套题:(五)_附解析

综合模拟备用套题(五)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当代社会中,隐士固然已经消失,但是隐逸的精神,在和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之后,却换了另一种面孔,出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上。

比如,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中间的犬儒主义倾向就颇有古代隐士的诸多影子。

②“犬儒主义”是从欧洲哲学中翻译过来的一个概念。

“犬儒”是音译,并不是说“像狗一样的儒士”,或者“狗一样生活的知识分子”,而是一种带着厌倦情绪的负面态度,是对于他人行为的动机与诚信都采取一种不信任的态度。

③在很多古老的宗教中,都有自律、苦行的因素,而苏格拉底曾经把幸福解释成灵魂的幸福。

把个人的欲望降到最低点,努力做一个自给自足的、独立自主的人,这是犬儒主义者的人生理想。

请看,与隐士的“安贫乐道”精神何其相似。

不但如此,犬儒主义还对现有的道德价值与社会规范持挑战、蔑视与嘲笑的态度。

④在中国,批判道德价值与社会规范有着很悠久的传统。

《老子》也许是我们迄今能够见到的、讨论过这个问题的最古老的中国文献。

《老子》中充满了对当时的道德价值、社会规范的责骂与批判。

如果借用德国经典哲学的术语,可以把《老子》称为“批判的犬儒主义”。

《老子》之后的《庄子》则不再把核心放在对道德与规范的批判上,而是用诗的语言向人们展现了抛弃这些累赘之后的幸福,可以把《庄子》叫做“绝对的犬儒主义”。

⑤尽管司马迁给庄子写了传,但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庄子的生平与生活,因为子长自己也不甚了了。

从史料来看,最早把犬儒主义当作人生哲学进行实践的恐怕是汉魏之间的一些知识分子。

我们可以从孔融、嵇康的一些文字,以及对他们生平的介绍中,看到明显的犬儒主义倾向。

中国后来的隐士与具有隐士倾向的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有些犬儒主义色彩。

越是大知识分子,越是有才情,有学问,这个倾向就越严重。

最明显的是宋朝的苏轼。

宋明以下,不崇拜东坡的知识分子太少了。

201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君子文化是儒教文化的精华。

②儒家学说中关于君子的人格理论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在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时,君子被描述为介于圣人与小人之间的一种人格。

《论语>对此有种种具体描述,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

而《宪问》中的一段描述最能反映孔子对君子的人格定位:“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③按子贡的理解,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辞,即在孔子自己看来,他在“仁”“智”“勇”三个方面都做得不够好:“仁”,未达无忧;“智”,未达无惑;“勇”,未达无惧。

这些自我评判表明,孔子是从“仁”智”“勇”三个方面来评价一个人是否达到了君子标准的。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解读,“智”“仁”“勇”乃是孔子对君子所作出的周全的人格定位,它们分别对应于现代心理学所讲的“认知” “情感”“意志”。

按孔子的思想,君子的人格特点就在于:认知上达到“智”,情感上达到“仁”,意志上达到“勇”,换言之,孔子所谓君子,用现代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新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④自子贡提出“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提出“圣人与我同类者”和“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以后,儒家的君子概念和圣人概念不再有本质性区别,实际上都是指本于人性自觉采取一种符合人性的生活方式的人。

这种人性自觉包括两个方面:对自己来说,是自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一个区别于禽兽的文明人;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来说,是认识到他人与自己是同类,因而同自己一样也应该做一个区别于禽兽的文明人,并且自己应该和他人共同努力来创造人类的文明生活。

在后一种意义上,人性自觉包含着对他人的爱,正是基于这种爱和由这种爱所产生的对他人的责任感,才会有应该和他人共同努力来创造人类文明生活的道德意识。

2018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五)

2018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五)

2018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五)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原创)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几年来她们不知留下了多少色彩缤纷的文字,这其中有插科打浑,有集团大会上的激情言论,甚至还有偶尔酒醉的呓(yì)语。

B. 所向披靡(mí)的推土机、铲车凶猛地扑倒那些房屋顷刻把整个村庄夷为平地。

那是一场摧枯拉朽的战争,一场荡涤一切的风暴,一片瓦、一块砖都不留。

C.我所生长与生活的这片神奇的土地,夹河高山,群峰竞秀,层层梯田,诡谲(y ù)神秘,自是迷人。

河岸高处住人家,座座吊角楼,美得让人心醉。

D. 风雨交加的日子,狂风如笞(chī),暴雨如鞭,天地要被凌迟,万物都在颤栗,合欢却能够娇弱地花颜永葆,又耸起了并不威武但柔韧如水的双肩。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识记,是最基本的能力测试。

选句来自散文与小说,主要涉及字音字形基础,之上穿插部分通俗字词考查。

难度系数为0.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题(原创)有些寂寞,实在高不可攀。

看墨西哥女画家佛里达的一生,与爱情和病痛做斗争的一生,虽然太多行为看上去叛逆,但实在因为太寂寞——谁能理解她的疼痛与孤独,唯有那支画笔吧。

喜欢看她的自画像,那样冷艳、那样寂寥、那样不顾一切的狂妄……【甲】饱满的色彩与夸张的服饰,那张模糊的美丽的脸,如此让人摄人心魄的忧伤。

是从看佛里达的画开始,认同这种高不可攀的寂寞,只有自己知。

在电影中,佛里达在临终前说:“我希望快些离世,”他顿了顿,“永远不再回来。

2018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五)及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五)及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五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管子·牧民》曰:“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

”其中,“四维”指的是礼、义、廉、耻。

“四维”是国家运行的重要支柱,礼绝则国倾,义绝则国危,廉绝则国覆,耻绝则国灭。

国家顺应礼制法度才能使父母兄弟妻子各得其所,才能使社会关系稳固。

抛弃礼,社会发展将失去平衡。

近些年来,社交礼仪、家礼、开笔礼、婚礼等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婚礼,中西合璧,花样繁多。

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并没有一部现行的官修礼仪文本如《汉仪》《大唐开元礼》般让人们参考或效仿,以至于很多礼仪活动失去了原有的含义,甚至成了娱乐、哗众取宠的噱头。

婚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礼仪。

《礼记》将之视为“礼之本”。

古代国君在迎娶夫人的求婚辞中写道:“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事宗庙社稷。

”除传宗接代以外,婚礼更多表达的是夫妇一体、相扶相携、尊卑等同的含义。

婚礼仪式中“御布对席”“合卺而饮”“共牢而食”传递的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古代婚礼中还有“拜见公婆”这一礼节,即新娘要在婚后的第二天向公公婆婆见礼,以表达对长辈的尊重。

由此可见,婚礼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一场正视夫妻关系的启蒙教育。

然而,在现代社会,如此神圣庄严的时刻竟被一些人视为儿戏,甚至演绎为一场闹剧。

尤其表现在那些荒唐而野蛮的闹婚陋习方面,闹公婆,闹新郎,闹新娘,手段粗俗卑劣,甚至威胁到当事人生命安全。

礼仪等同于文明。

中国庞大的礼仪系统是人类社会由野蛮迈向文明的一块历史丰碑。

每一种礼仪都暗含着对道德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

周代时始制定礼制,这一时期制定了天子之礼、诸侯之礼、卿相之礼,到后来才延伸出士人之礼。

从孔子以仁释礼开始,经过汉、唐、宋、明、清等多个朝代,政府和官员几番做出“礼下庶人”的尝试,专门制定了“庶人之礼”供民间通用,但均未得到普及。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综合模拟套题:(五)-含解析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综合模拟套题:(五)-含解析

综合模拟备用套题(五)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当代社会中,隐士固然已经消失,但是隐逸的精神,在和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之后,却换了另一种面孔,出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上。

比如,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中间的犬儒主义倾向就颇有古代隐士的诸多影子。

②“犬儒主义”是从欧洲哲学中翻译过来的一个概念。

“犬儒”是音译,并不是说“像狗一样的儒士”,或者“狗一样生活的知识分子”,而是一种带着厌倦情绪的负面态度,是对于他人行为的动机与诚信都采取一种不信任的态度。

③在很多古老的宗教中,都有自律、苦行的因素,而苏格拉底曾经把幸福解释成灵魂的幸福。

把个人的欲望降到最低点,努力做一个自给自足的、独立自主的人,这是犬儒主义者的人生理想。

请看,与隐士的“安贫乐道”精神何其相似。

不但如此,犬儒主义还对现有的道德价值与社会规范持挑战、蔑视与嘲笑的态度。

④在中国,批判道德价值与社会规范有着很悠久的传统。

《老子》也许是我们迄今能够见到的、讨论过这个问题的最古老的中国文献。

《老子》中充满了对当时的道德价值、社会规范的责骂与批判。

如果借用德国经典哲学的术语,可以把《老子》称为“批判的犬儒主义”。

《老子》之后的《庄子》则不再把核心放在对道德与规范的批判上,而是用诗的语言向人们展现了抛弃这些累赘之后的幸福,可以把《庄子》叫做“绝对的犬儒主义”。

⑤尽管司马迁给庄子写了传,但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庄子的生平与生活,因为子长自己也不甚了了。

从史料来看,最早把犬儒主义当作人生哲学进行实践的恐怕是汉魏之间的一些知识分子。

我们可以从孔融、嵇康的一些文字,以及对他们生平的介绍中,看到明显的犬儒主义倾向。

中国后来的隐士与具有隐士倾向的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有些犬儒主义色彩。

越是大知识分子,越是有才情,有学问,这个倾向就越严重。

最明显的是宋朝的苏轼。

宋明以下,不崇拜东坡的知识分子太少了。

普通高校2018届高三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五)语文试卷附答案

普通高校2018届高三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五)语文试卷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语文(五)本试卷共10页。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地伦理的诗性建构“大地伦理”是著名的生态学者阿尔多·利奥波德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立足点在于重新审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主张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扩大到包括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道德上的权利概念应当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应该确认它们(植物、动物、水和土壤)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

用生态批评的眼光来打量,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普遍具有鲜明的“大地伦理”情怀,表现出明显的“反工业化”的倾向。

从根本上说,这类小说以批判封建宗法制为旨归,以重构一种人性的、田园牧歌的诗意乡土为内在诉求,表现出对大地的脉脉深情,实质是对“以农为本”的传统民族心理的现代性回应。

这一特性,客观上固然是由乡土小说自身的形成机制所决定的,“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过程中,两种文明的激烈冲突使人们获得了观照传统农业文化的新视野……乡土文学也从此才真正具有了独特的意义”;而主观上则是受到写作者内在情感的制约。

2018高考(全国通用版)大一轮复习综合模拟备用套题语文试卷(六)-答案

2018高考(全国通用版)大一轮复习综合模拟备用套题语文试卷(六)-答案

2018高考语文(全国通用版)大一轮复习综合模拟备用套题(六)答案一、(35分)1~4.CCDA5.D.E6.①、女排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在经济实力和体育水平与世界强国有明显差距的情况下,中国人因女排的胜利证明了自己,找到了自信;②、女排精神曾经深刻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特殊地位,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共4分,每点2分。

意思相同即可。

7.A8.A.D9.参考答案:最后一段不能删除。

①从结构上看,最后一段实际上暗示了小男孩就是王老四早年丢失的孩子,呼应了文章开头王老四丢失孩子和寻找孩子的情节,使结构完整严谨。

②从情节上看,这一结果,实际上解释了王老四开餐馆的初始原因,也是十多年如一日不放弃的表现,更是开论坛、救助被拐儿童情节的自然发展,属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方式。

③从主旨上看,在小说结尾处写到王老四与男孩相遇的情景,凸显出好人好报、助人自助的主题,从而传递了正能量。

(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若考生答能删,只要言之成理亦酌情给分。

)10~12.BDA13.(1)禁纲尚疏,法令宜简,简则法易行而不烦杂,疏则所罗广而不苛碎。

译文:禁令规范崇尚粗疏,法令条例应该简单。

简单,法令就容易执行而不繁琐混乱;粗疏,就能包罗广泛而不琐碎。

(“尚”1分,“烦杂”1分,“苛碎”1分,大意2分)(2)中宗以其身宰相,乃自陈失政,无所嫁非,手诏不允。

译文:中宗认为李峤身为宰相,却能自已陈述政治过失,不将错误转嫁给别人,下达手谕不允许(他罢官)。

(“以”分,“嫁非”1分,“不允”后的省略内容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人,幼年时父亲就死了,他侍奉母亲非常孝顺。

还是孩子时,梦见有个神仙送他一对笔,从此文章就写得好。

二十岁时科试考中进士,开始担任安定县尉。

又应制策考试得甲科,于是迁居长安。

当时京城官场中以文章知名的还有骆宾王、刘光业,以李峤年纪最轻,名气却与他们相同(夷:平)。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语文(05) 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语文(05) 含答案

绝密 ★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语 文 (五)本试卷共10页。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2018届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宿城第一中学高三第四次考试)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地伦理的诗性建构 “大地伦理”是著名的生态学者阿尔多·利奥波德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立足点在于重新审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主张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扩大到包括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道德上的权利概念应当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应该确认它们(植物、动物、水和土壤)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

用生态批评的眼光来打量,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普遍具有鲜明的“大地伦理”情怀,表现出明显的“反工业化”的倾向。

从根本上说,这类小说以批判封建宗法制为旨归,以重构一种人性的、田园牧歌的诗意乡土为内在诉求,表现出对大地的脉脉深情,实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质是对“以农为本”的传统民族心理的现代性回应。

这一特性,客观上固然是由乡土小说自身的形成机制所决定的,“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过程中,两种文明的激烈冲突使人们获得了观照传统农业文化的新视野……乡土文学也从此才真正具有了独特的意义”;而主观上则是受到写作者内在情感的制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模拟备用套题(五)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当代社会中,隐士固然已经消失,但是隐逸的精神,在和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之后,却换了另一种面孔,出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上。

比如,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中间的犬儒主义倾向就颇有古代隐士的诸多影子。

②“犬儒主义”是从欧洲哲学中翻译过来的一个概念。

“犬儒”是音译,并不是说“像狗一样的儒士”,或者“狗一样生活的知识分子”,而是一种带着厌倦情绪的负面态度,是对于他人行为的动机与诚信都采取一种不信任的态度。

③在很多古老的宗教中,都有自律、苦行的因素,而苏格拉底曾经把幸福解释成灵魂的幸福。

把个人的欲望降到最低点,努力做一个自给自足的、独立自主的人,这是犬儒主义者的人生理想。

请看,与隐士的“安贫乐道”精神何其相似。

不但如此,犬儒主义还对现有的道德价值与社会规范持挑战、蔑视与嘲笑的态度。

④在中国,批判道德价值与社会规范有着很悠久的传统。

《老子》也许是我们迄今能够见到的、讨论过这个问题的最古老的中国文献。

《老子》中充满了对当时的道德价值、社会规范的责骂与批判。

如果借用德国经典哲学的术语,可以把《老子》称为“批判的犬儒主义”。

《老子》之后的《庄子》则不再把核心放在对道德与规范的批判上,而是用诗的语言向人们展现了抛弃这些累赘之后的幸福,可以把《庄子》叫做“绝对的犬儒主义”。

⑤尽管司马迁给庄子写了传,但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庄子的生平与生活,因为子长自己也不甚了了。

从史料来看,最早把犬儒主义当作人生哲学进行实践的恐怕是汉魏之间的一些知识分子。

我们可以从孔融、嵇康的一些文字,以及对他们生平的介绍中,看到明显的犬儒主义倾向。

中国后来的隐士与具有隐士倾向的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有些犬儒主义色彩。

越是大知识分子,越是有才情,有学问,这个倾向就越严重。

最明显的是宋朝的苏轼。

宋明以下,不崇拜东坡的知识分子太少了。

⑥古代的犬儒主义具有三种倾向,一是随遇而安的非欲生活方式;二是不相信一切现有价值;三是戏剧性的冷嘲热讽。

公元三世纪起,从犬儒主义中又分化出在下者的犬儒主义。

在下者即普通人,是相较权势精英而言的。

下层人面对世道的不平和权势的强梁没有公开对抗的力量和手段,于是冷嘲热讽和玩世不恭便成为其以谑泄怒的主要方式。

在下者犬儒主义的重要特点是政治冷漠,是大众对政治的无可奈何的不满和抗议,尽管无奈,却表现了大众的某种独立自我意识。

⑦根据旅美学者徐贲的研究:现代犬儒主义是一种“以不相信来获得合理性”的社会文化形态。

现代犬儒主义的彻底不相信表现在它甚至不相信还能有什么办法改变它所不相信的那个世界。

既有玩世不恭、愤世嫉俗的一面,又有委曲求全、接受现实的一面,它把对现有秩序的不满转化为一种不拒绝的理解,一种不反抗的清醒和一种不认同的接受。

犬儒主义又在其他现代社会的大众文化中也存在,但还没有普遍到一般人都觉得左手、右手之间的信任都出现了危机的程度。

这种危机是整个公众政治和道德生活危机的冰山一角。

(节选自何鸣《揭开中国古代隐士的神秘面纱:遁世与逍遥》,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的隐逸精神,在与外来文化交流碰撞之后,在当代知识分子层面是以犬儒主义的面孔出现的。

B.对犬儒主义的理解不能望文生义,因为“犬儒”是音译过来的,不能从字面上解释为“像狗一样生活着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

C.从古至今,隐逸精神在中国一直存在,当代知识分子表现出的犬儒主义倾向,就非常接近古代隐士的某些特点。

D.犬儒主义把个体的欲望降至生命的最低点,致力于个体的自律与苦行,这些特点与某些古老的宗教是一样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宋明以后,被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倾慕的苏轼,作为一个集学识与才情于一身的大诗人,有明显的犬儒主义倾向。

B.像犬儒主义那样直接地正面地挑战、蔑视并嘲笑现有的道德价值与社会规范,在我国久已有之,《老子》《庄子》就是极有力的证明。

C.对政治充满无可奈何的不满和抗议甚至冷漠,是在下者犬儒主义的特点,但在下者犬儒主义者依然有独立自主的人生理想。

D.非欲,不相信与嘲讽是古代犬儒主义的三大倾向,其中的不相信在现代犬儒主义那里,甚至已经发展到认为现实世界已无可救药的地步。

3.根据原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犬儒主义者一方面内心交织着厌倦与怀疑,一方面又致力于独立自主、自给自足,这些都与古代隐士的“安贫乐道”精神极为相似。

B.古代的犬儒主义者有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的倾向,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现实的无情打击,发展到现在。

犬儒主义又有了委曲求全的接受这一面。

C.不拒绝的理解、不反抗的清醒和不认同的接受,是在对现实不合理现象不满却又无能为力的情况下,犬儒主义采取的处世态度。

D.关注现代犬儒主义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危机与信任危机的思考,这正是其现实意义的体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石化工匠张恒珍安蓓她是中专学历,却发明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裂解装置分离系统操作法,参与完成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多项,提出并参与解决影响裂解装置长周期运行效率的瓶颈问题136项,为企业直接创造效益6100万元,书写了石化工匠的传奇。

她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茂名分公司首席技师张恒珍。

1994年,中专毕业的张恒珍被分配到茂名石化裂解车间工作。

“第一次打开装置流程图的时候,管线上标注的各种标识,我都读不懂。

”说起刚开始工作时的状态,张恒珍形容自己是白纸一张。

“学习铁人精神,争做最优秀的石化工人。

”张恒珍暗下决心。

立志容易践行难。

裂解装置是乙烯生产的“龙头”,操作条件苛刻,高温时达摄氏1200度、低温达摄氏零下165度,压力达13.2兆帕,工艺流程非常复杂,仅控制参数就有1.2万多个,如何把重要而“敏感”的装置操作技术吃透?倔强的张恒珍铆足了劲,硬是把十几本技术资料啃下,摘抄的笔记本摞起来有两尺多高;为了熟记工艺流程,她天天“泡”在现场,110米的乙烯塔,她说爬就爬,令所有男同事目瞪口呆;塔里61层塔盘的分布和设计情况,如数家珍;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她常常在操作台前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

“大家都说张恒珍是一台复印机。

”回忆起当年的学习情景,和张恒珍一起进裂解车间的职工史建泼说,“当时经常考试,张恒珍的试卷几乎和标准答案一模一样。

”1996年茂名乙烯开工前,张恒珍就已成为裂解装置第一位“问不倒”的“活流程”。

如今,张恒珍不但是“活流程”,还是“全流程”,百万吨乙烯装置的8个岗位,她都能进行操作;裂解车间12000多个岗位参数,她绝大多数都记得。

“把每个指标都当作工艺品去雕琢。

”在茂名石化流传着一个“传奇”——张恒珍保持着“零差错”的操作记录!张恒珍面对的裂解装置是最“敏感”最“桀骜不驯”的,稍有不慎,反应器就会“飞温”,导致装置停车。

但张恒珍当班时,碱二加氮反应器却总是出奇地“温驯”,从没出现影响生产和产品质量的情况。

张恒珍因此成为当之无愧的碱二加氮最佳“操盘手”。

22年,40多万次操作,她始终保持着零差错的记录,为1号裂解装置连续运行79个月,2号裂解装置连续运行1369天,分别创出国内长周期新纪录和连续运行最长记录立下了汗马功劳。

2004年12月,我国首套国产化大乙烯装置投入使用,如何驾驭这套开先河的国产化裂解装置?张恒珍主动请缨,运用十多年的积累,查出制约装置安全生产的瓶颈问题105项,发现了影响系统开停车和装置正常运行的仪表问题556个。

2007年3月,投用仅半年的装置出现一个令人揪心的问题:脱甲烷塔塔顶带乙烯,导致乙烯产品不合格。

张恒珍一次次到现场检查,对一个个操作参数反复调试。

终于,她找到了处理问题的突破口。

经过优化的脱甲烷塔顶温度趋于稳定,每年增效高达3542万元。

为了让工友少走弯路,张恒珍结合自己多年的操作心得和经验写成《茂名乙烯“1#裂解装置分离系统张恒珍操作法”》。

这套操作法如今已成了茂名石化工人解决日常操作难题的“宝典”。

她还编写近8万字的工艺培训教材,并担任培训班教师,将绝技倾囊授予青年工人。

面对外企和民企的高薪聘请,她始终不为所动,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

“守着装置,心里才踏实。

”这是一位石油工匠最朴实的心里话。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刚参加工作时的张恒珍,理论知识和经验技术都很缺乏,但她决心成为石化行业的佼佼者,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痛下功夫,最终实现梦想。

B.工友史建波说张恒珍减值是一台“复印机”,是因为12000多个岗位参数她几乎都记得,简直是“问不倒”的“活流程”“全流程”。

C.最“敏感”、最“桀骜不驯”的装置在张恒珍手下却很“温驯”,这是她“把每个指标都当作工艺品去雕琢”,使操作精细到零差错的程度的结果。

D.本文有些段落写有具体的年份,表现文章是依据时间顺序对张恒珍进行记述的,这可以使她的主要经历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5.文中大量使用准确的数字,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

(4分)6.张恒珍是如何实现由中专生到操作大师的人生飞跃的?结合文本,读读你的看法。

(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米赵新和其他主食比起来,米饭,我是天天吃顿顿吃也吃不烦吃不厌,媳妇叫我“米虫子”。

可是有一个问题很是让人添堵:米里的沙子太多,吃饭时总是很响亮很清脆地硌牙,碗里像有炸弹似的,吃得小心翼翼,吃得提心吊胆,吃着吃着吃出一肚子火,扔下饭碗了事。

下顿饭还是这样。

我非常向往买些不带沙子的米,吃个放心,吃个坦然,吃个舒畅,吃个欢喜。

有一天单位组织下乡,先到了某个县城,又从这个县城下乡到了某个乡镇。

这个镇子很大,恰逢集日,街市上人山人海,叫买叫卖,非常热闹。

我在农贸市场挤挤碰碰地转悠时,看见一个老汉蹲在那里卖米:那米雪白晶莹,幽幽地闪着光,颗颗晶莹剔透,玲珑如玉。

弯下腰细看细瞅细挑,没有一粒沙子。

戴上花镜再看再瞅再挑,还是没有沙子。

请了几个人帮着看帮着挑,仍然没有沙子。

我很兴奋,我很激动,忙问这米怎么卖。

老汉郑重其事地报了价钱,并且申明这米是自家产的,价钱虽然偏高了些,却配得上米的品质。

老汉问我要多少,我说:“豁出去了,要你100斤!”老汉很严肃地说:“同志,我这人光明正大,不遮不瞒,不欺不诈,你要100斤,我只能给你98斤。

”我说:“老哥,别呀,2斤米我能做好几顿饭呢!”老汉顺手提过旁边的一条口袋说:“分量保证给够你,另外2斤就是这里边装着的沙子。

”我大吃一惊:“沙子?”老汉平静如水:“沙子。

”我看一眼,那沙子也是米粒般大小,雪白晶莹,幽幽地闪着光,颗颗晶莹剔透,玲珑如玉。

如果把这样的沙子和米混在一起,肉眼凡胎,断然看不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