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全球性大气环流-资料
全球性大气环流 PPT课件 课件2 人教版

二、形成
三圈环流
1、假设前提条件: ①地表是均匀的 ②太阳直射赤道
2、形成原因: ①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 ②地转偏向力
二、形式 三圈环流
二、形式
三圈环流
3、组成:带
和六个风带
注意掌握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二、形式
注意分析方法
全 球 气 压 带 和 风 带
•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3)如果本图位于中国山西省,在不考虑摩
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A点吹_____风。
习题2:右图是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气压带的名称:
A为_______________
2.2 大气运动——全球大气环流

C
B.盛行西风
C.我国的冬季风
D.太行山东坡的干热风
2.珠穆朗玛峰北侧山谷几乎昼夜
盛行冰川风的原因A是()
A.冰面气温较低
B.盛行风的推动
C
C.山谷地形封闭
D.山坡气温较高
【能力提升】在冰川覆盖的地区,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
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
(2)结合地形对季风的影响,分析秦岭、 太行山等山地在黄土高原形成中的作用。
①山地截留了冬季风搬运的沙尘(黄土), 导致了沙尘(黄土)的集中堆积(分布); ②山地阻挡了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使西 北和黄土高原地区气候更加干燥; ③既增加了黄土的物质来源又减轻了流水 对黄土的侵蚀,有利于黄土高原的保存。
4.与珠穆朗玛峰相比,祁连山并
不因会 是出祁现连全 山天 (的A冰)川风,直接原
A.冰川覆盖面积更小
B.植被覆盖率更低
C
C.山体雪线更低
D.人类活动影响更大
微专题2——全球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高考题—经典再研】 恩克斯堡岛(位置见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 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 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 完成下题。
气候比较干燥
沉
高气压 地面
30°N
低气压带空气上升,
水汽冷却容易凝结,
空
气候比较湿润
气
上
升 低气压
地面
60°N
0°N
30°N
风从高纬吹向低纬,水汽受热难以凝结, 风从低纬吹向高纬,水汽冷却容易凝结,
气候比较干燥
气候比较湿润
《全球性大气环流》

形成气候
带来好处:
1.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所以成为“鱼米之 乡”,主要是受惠于湿热的夏季风。 2.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夏 季高温多雨,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 都十分有利。
带来好处:
1.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所以成为“鱼米之 乡”,主要是受惠于湿热的夏季风。 2.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夏 季高温多雨,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 都十分有利。
南半球:呈带状分布
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亚洲低压
亚速尔高压 夏威夷高压
30º N附近
30º S附近
南半球:呈带状分布
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 北半球 ——气压带由带状断裂呈块状分布 2. 南半球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 北半球 ——气压带由带状断裂呈块状分布 2. 南半球 ——海洋面积广,气压带基本呈带 状分布
一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30º N附近
30º S附近
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30º N附近
30º S附近
南半球:呈带状分布
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亚洲低压
30º N附近
30º S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30º N附近
30º S附近
三、季风环流
概念:季风是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变化而有 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的风。 季风 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季风环流
概念:季风是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变化而有 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的风。 季风 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东亚处于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之间,所以 季风最典型
全球性大气环流

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时间 春末 副高位置 雨带分布 150~200N 华南 200N左右 长江中下游地区 左右 特殊天气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 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
夏初 7~8月 250~300N 华北、东北 华北、 ~ 月 9月 南撤 月 长江流域及以南
Hale Waihona Puke ▲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南涝北旱 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 南涝北旱 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北涝南旱 ▲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 北涝南旱
气 北 半 球 气 气 南 半 球 气
四、季风环流 1、季风的概念 、 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 的方向变化。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 的方向变化。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
成因
南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分布
东亚季风—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 南亚季风 —中国西南、印度半岛一带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比较
地域类型 气候类型 主要原因 东亚 南亚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 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偏北,西北风; 偏北,西北风;亚洲大陆内部 偏南,东南风; 偏南,东南风;太平洋 高温 高温 寒冷; ℃ 寒冷;0℃以下 温和;0℃以上 温和; ℃ 较少 集中在5~ 多;集中在 ~ 9月 月 800~1500mm ~ 东北风; 东北风;亚洲大陆 西南风; 西南风;印度洋 高温 暖热; ~ ℃ 暖热;5~8℃以上 少 集中在6~ 月 多;集中在 ~9月 1500~2000mm ~
1、高低
纬度间的 冷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
全球性大气环流

夏威 夷高 压
北 大 西 洋
阿留 申低 压
亚 速 尔 高 压 冰 岛 低 压
五、季风环流 1、东亚季风是海
陆热力差异造成的; 夏季吹东南风,冬 请思考总结: 季吹西北风。 1、东亚季风的成因 2、南亚冬季风吹 是什么?夏季和冬季 东北风,是海陆热 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分别吹什么风? 夏季的西南风是来 2、南亚季风的成因 源于印度洋上北移 是什么?夏季和冬季 的东南信风;是气 分别吹什么风? 压带风带的季节移 动形成的
C
A
B
图10
19
例8:读“亚洲季风图”(图10),回答下列问题。
⑶季风环流使我国秦岭_淮河以南地区夏季 (气候特 征,冬季 (气候特征),从而形成了典型的 季风气候。 ⑷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成因是 。而南亚地区 季风的成因是 。 ⑸与C纬度相当的大陆西海岸形成 气 候。试从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分析其成因。 高温多雨 低温少雨 亚热带 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A 和气压带、风带的季 节移动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温带大陆西岸,常年受来自海洋的暖 湿西风影响,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过,增温增湿
低纬 下
大陆急剧增温 夏 西南
东南信风 地转偏向力
18
例8:读“亚洲季风图”(图10),回答下列问题。
⑴此时是北半球的 季,亚欧大陆上形成 (高、 低)气压,它割断了 气压带, 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⑵半年后,A处刮 季风(风向),性质是 。B处刮 夏 低 副热带高 季风。(风向) 西北 寒冷干燥 东北
第二篇
自然地理
大气环境---全球大气环流
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一)、单圈环流
条件:
1、地表性质均一 2、地球不自转不 公转
全球性大气环流PPT课件2 人教版

习题 3:
在北半球的三圈环流形成图中,如果地球自 转方向与现在相反,假设其( ) A.低纬度的风向与现在正好相反 B.高纬度与中纬度的风带和风向不会改变 C.各气压带的气压高低与现在相反 D.三圈环流依然存在
习题 4:
A B C
1、图中被断裂成块状的气压带的全称 、此图表示 月等压线分布情况。 3 5 、 是形成季风的 2、图中气压中心A的名称 是: 。 重要原因,但并非唯一原因, 是: , 4 、此时图中C地的风向 的季节性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 , 是: B的名称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也无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全球性大气环流

带的分布有何不同?(读图2.18、2.19)
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基 本上沿纬向呈带状分布,特别是南纬30º 以南地区。 而北半球的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特别是亚洲与太 平洋地区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范围很大的高压区 和低压区。
2、为什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南北半球的
气压分布有这样的差异?
极地空气
冷却下沉, 赤道 近地面形成 高压,高空 形成低压。 在气压梯度 力作用下, 高空由赤道 流向极地, 近地面由极 地流向赤道。
赤道
0º
南极
90º N
单圈环流图
高纬环流
10
三圈环流图
5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中纬环流
9
8 3 7
6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低纬环流
2 1
4
东北信风带
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而北半球陆 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
3、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冰岛 低压 冬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阿留申 低压
60N
一月
太 平
亚欧大陆
亚洲(印度)低压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冬 夏
大
西 洋
夏威夷 高压
亚速尔 七月 高压
洋
30°N
夏
海陆的热力差异,气压带的纬向分布南半球比北半球明显。 七月份大陆增温快,形成印度低压(亚欧大陆),海洋增温慢形成夏威
夷高压(北太平洋),亚速尔高压(北大西洋) 一月份大陆降温快,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欧大陆),海洋降温 慢形成阿流申低压(北太平洋)、冰岛低压(北大西洋) 大气活动中心的变化会影响各地的天气和气候。
第4讲 全球性大气环流

全球性大气环流【知识串讲】一、大气环流的概念和作用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作用: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全球水热分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假如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单圈环流(2)考虑地表均一、地球自转、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三圈环流二、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2.规律:①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同步。
②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向北移动(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动(冬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
——幅度大约10°左右③大致是夏季向高纬移动,冬季向低纬移动。
——幅度大约10°左右。
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海陆热力差异对南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不同影响2.北半球一、七月份陆地和海洋气压中心名称四、季风环流1.季风环流的成因2.东亚和南亚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其影响范围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最为典型。
东亚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间的热力性质差异最大,其形成的季风环流也最典型。
东亚北部为温带季风,南部为亚热带季风;南亚为热带季风。
东亚、南亚季风的比较见右表。
【反馈练习】右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图完成1~2题。
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中纬西风带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低纬信风带2.若甲、乙分别为南半球的陆地和海洋,则此季节A.全球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B.亚洲高压处于强盛时期C.亚热带大陆西岸干热少雨D.我国山区泥石流、滑坡频发右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①③为大陆上气压中心,②④为海洋上气压中心,完成3~5题。
3.若图中①为高气压中心,则A.①夏威夷高压B.②为阿留申低压C.③为亚速尔高压D.④为亚洲高压4.若图中①低气压中心位于北纬30°与东经70°交点附近,则A.布宜诺斯艾利斯所在纬度白天比黑夜长B.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开罗正遇上干燥炎热季节D.北京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5.据图分析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是()a.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b.由于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形成的c.1月,副极地低压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d.季风气候形成这种气压分布A.abB.bcC.acD.cd读下图,回答6~7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4全球性大气环流课前导航近年来,英美等国家采用加高烟囱的方法,将酸雨“偷运”到别国。
结果,英国的酸雨移到了2000千米之外的北欧;而美国工业区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越过国界在加拿大形成酸雨,使加拿大几百个湖泊因酸化而遭到毁灭性打击,另有几千个湖泊的水质也极为恶化、湖中的生物更是难逃恶运。
你知道加高烟囱的方法为什么能将污染转嫁到别国吗?是谁完成了这一“偷运”任务呢?知识精析全球性大气环流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份和热量分布-直接控制各地气候类型的形成。
1.三圈环流⑴三圈环流的成因:赤道地区受热多,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大气质量减少,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南北极地因终年严寒,大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大气质量增多,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这两种气压带都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
在南北纬30º副热带地区和南北纬60º副极地地区,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以环流的形式在副热带地区被迫下沉,在副极地地区被迫上升,故形成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南北两个副极地低气压带。
它们都是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
这样,在全球就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即四个高气压带和三个低气压带并沿纬度而相间排列,它们之间正好形成六个风带——南北两个信风带,南北两个西风带和南北两个极地东风带。
要注意的是这六个风带同七个气压带一样,都是指的近地面,而不是指的高空,三圈环流三个风带高空全部吹西风。
解释地球表面两个多雨带:赤道多雨带(上升气流)、温带多雨带(锋面气旋、极锋)两个少雨带:极地少雨带(下沉气流)、副热带少雨带(下沉气流)【例1】图11-1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说法:A.甲点位于30ºN附近B.乙点位于30ºNC.①是冷性气流D.②盛行西南风【解析】因为该图是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且有两支气流相遇,①气流爬升在上。
根据基础知识,60º附近中纬西风与极地东风相遇,中纬西风暖而轻,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上,由此可见①气流是中纬西风,②气流是极地东风。
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A⑵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赤道低气压带也南北移动,其他气压带和风带也随之南北移动。
【例2】下图是“沿20º经线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对流层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大洲是,其地势特征是。
(2)图示为(1或7)月大气环流形势,低纬环流向移动了大约10º。
(3)在图示环流形势下,该洲动物大规模向迁移。
(4)图示B、C区域分别盛行风、风。
【答案】(1)非洲平均海拔高,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2)7 北 (3)北 (4)东北东南【解析】20º经线有两条,20ºW经线穿过的地方主要是海洋,20ºE经线穿过的地方主要是陆地。
读图可知该线应是20ºE经线,该经线穿过的大洲有非洲和欧洲,由图示纬度可知为非洲。
图中赤道附近的上升气流向北偏移,应是7月,原因是太阳直射点北移。
非洲草原广阔,7月份北部大草原处于湿季,一片繁盛,南部大草原进入干季,草木凋零,动物大规模北迁。
B、C区域是信风带,北半球是东北信风,南半球是东南信风。
【解析】①判读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时,应把焦点对准北半球(或南半球)陆地的等压线分布上,此题中由“亚洲大陆受高压控制”可判断出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冬季,即1月,其他问题可迎刃而解。
②C、D 两地虽同处亚洲大陆沿海地区,但因D地纬度较低,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可影响到该地区,所以,C、D两地季风的成因存在差异。
【答案】(1)1 (2)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3)冬季大陆温度低副极地低压带 (4)西北东北 (5)西南夏季,随着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受到北半球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偏转成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东亚季风最显著的原因: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澳大利亚北部:1月(夏季)西北季风(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偏转而成),海洋吹向陆地降水较多;7月(冬季)东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陆地吹向海洋,降水较少。
(热带草原气候)影响我国气候的气团:夏季热带海洋气团(太平洋)——东南季风:降水多——我国东部地区赤道气团(印度洋)————西南季风:降水多——我国西南地区冬季极地大陆气团————西北季风:降水少图表解读1.图11-3“三圈环流示意图”,本图分两部分,主体为平面图,左侧剖面示意图为辅,要想读懂此图,剖面图很关键。
(1)首先根据热力因素,推知赤道和两极分别形成低气压和高气压,再根据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的相关性,便知赤道上空为高压,两极上空为低压,赤道上空分向两侧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气流到达纬度30º附近,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这里堆积,到一定程度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受地表地形影响,分流南北,形成信风补充赤道上升流走的大气,形成南、北半球的低纬环流。
(2)两极地区气温低,空气冷凝下沉,形成极地高压,近地面空气向较低纬方向流去形成极地东风带。
从纬度30º附近下沉的气流,一部分向低纬方向流去,形成低纬信风带,另一部分向高纬方向流去,形成中纬西风带,这支气流与从极地来的气流在60º附近汇聚,暖而轻的空气爬升在冷而重的空气之上,形成极锋,到高空,空气又分向南北两侧,分别形成南北半球的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由于到达高空的空气迅速流走,所以60º附近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3)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三圈环流,同时地球上也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2.图11-4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图”,图中展示了(1) B图中,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关于赤道呈对称分布。
(2) A图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全部移到北半球,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移入北极圈。
(3) C图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赤道低气压带全部移到南半球,其他气压带和风带也向南移,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移入南极圈。
(4)由于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发生周期性的移动,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也随之发生周期性移动,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
(5)移动范围:约5º-10º的范围。
如春秋分时,副高中心大致在南北纬30º;夏至时,北半球副高中心大致在35ºN,南北球则在25ºS;冬至时,北半球副高中心大致在25ºN,南半球则在35ºS。
【练】读图11-5,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相应的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北半球的中纬环流,南半球的低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2)B是(气压带),它是由原因形成的;E是(气压带>,它是由原因形成的。
(3)A处是(风带),风向是;C处是(风带),风向是;D处是(风带),风向是。
(4)6月初,由于,图中各气压带和风带向移。
【答案】(1)如图11-6 (2)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极地高压带热力 (3)极地东风带东南东南信风带东南中纬西风带西南 (4)太阳直射点移动北3.图11-7是“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11-8是“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1)在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亚洲大陆气温升高,形成热低压,为印度低压。
把副热带高压带切断,副热带高气压仅保留在海洋上,使北半球上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2)在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亚洲大陆降温快,气温低,形成冷高压,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仅保留在海洋上,北半球上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3)北半球陆地面积广,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冬季陆地降温快,成为冷源,形成冷高压,夏季陆地升温快,成为热源,形成热低压,因此北半球陆地上随着季节的变化,气压中心有变化,是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形成的重要原因.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海洋物理性质均一,气压呈带状分布。
4.图11-9是“亚洲季风”,图中展示了1月份亚洲受强大的高压影响,东亚处于高压的东部吹西北季风;南亚处于高压的南处吹东北季风。
7月份赤道低压带北移与印度低压连成一片,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右偏为西南季风;亚洲东部处在夏威夷高压的西部,吹东南季风。
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读图回答1-3题: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图中箭头表示气流运行方向,则A.气压:甲>乙>丙>丁B.气温:丙<丁C.气压:乙>甲>丁>丙D.气温:甲>乙2.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为副热带高压带②甲为赤道低压带③乙为副热带高压带④乙为赤道低压带⑤甲→乙代表西风带⑥甲→乙代表信风带⑦丙→丁的气流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A.②③⑥B.①④⑥C.②⑤⑦D.①⑥⑦3.若上图为热力环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是白天的陆地,乙处是白天的海洋B.甲处是冬季的海洋,乙处是冬季的陆地’C.甲处是城市市区,乙处为郊区D.乙处为冬季的林地,甲处为冬季的裸地气球作为一种简易、实用的升空工具,已经广泛使用,据此回答4-5题:4.同样体积、重量的气球在不同地区进行释放,升空最快的是A.赤道附近地区 B.副热带地区C.副极地地区D.极地地区5.如果氢气球充气时接近饱和状态,升空后不久便会爆裂,主要原因是A.由于升空后气温降低,气球收缩而破裂B.由于升空后气温升高,气球膨胀而破裂C.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氢气球膨胀而破裂D.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氢气球因外界压力太大而破裂读“亚欧大陆1月等温线分布略图”,完成6-7题。
6.关于大陆东西两岸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影响,西岸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B.东岸等温线分布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西岸等温线分布主要受西风和洋流的影响 C.东岸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西岸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D.东岸主要受海洋气团影响,西岸主要受大陆气团影响7.比较A、B、C、D的降水量,能反映全球降水一般规律的是( )。
A.A地、C地 B.B地、D地 C.B地、C地D.A地、D地二、综合题11.读图11-10,回答:(4)图中可见,150ºE的气温(高或低)于150ºW的气温。
12.(1)气温曲线(E处在0º经线附近气温比同纬度较高)气压曲线(C在90ºE附近,气压高,因1月为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控制) (2)一月份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因为一月份是散热过程,大陆散热快,故气温较同纬度海洋低) (3)C (4)低13.图2-4-3是副高季节移动与我国夏季东部雨带关系示意图,折线表示副高脊所在的位置,阴影部分表示雨带的大致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华北地区是春旱时,雨带位于我国地区,北方经常出现的灾害天气还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