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温和型流感的防控总结

合集下载

当前肉鸡温和型禽流感的防控措施

当前肉鸡温和型禽流感的防控措施

知母 、 麦冬 等 , 合黄 芪 多糖 , 配 一般 有较 好效 果 。 选
用敏感 抗 菌药 控制 继发 感染 。
病 情 较 轻 的病 例 , 用感 毒 清 ( 中药 制 剂 。 可 纯
主 要 成 分 是 板 蓝 根 、 芪 、 羊 藿 、 丝 桃 素 、 锥 黄 淫 金 紫 菊 等 )拌 料 ( 袋 5 0 ,0 日龄 以 上 的 大 鸡 10 每 0g 3 00
及 临近鸡 群 。 不 同 日龄 、 种 、 别 的 鸡 均 可 感 染 。 中 等 或 品 性
只多 窒 息蹦 高 而死 , 态仰 翻 , 死 两脚 登 天 。肺 脏 淤
血 、 肿 、 黑 较 常 见 。 囊 混 浊 , 重 者 常 见 炒 鸡 水 发 气 严
低 毒 力 毒株 ( H N 、 9,H N ) 病 率 有 的可 达 如 9 HN 、 发
家禽科 学 2 1 . 0 11 0
当前 肉鸡温和型禽流感的 防控 措 施
于永 斌 , 开 明 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东泰威 制 药有 限公 司 , 丘 山 章
202 ) 5 2 0
中 图分 类 号 :8 8353 ¥ 5 .1.
文献 标 识 码 : c
文章 编 号 :6 3 18 (0 1 1— 0 2 0 17 — 0 5 2 1 )0 0 3 — 2
做 好保 健 。 量 减 少环 境 的改 变 , 意 生产 管 理 中 尽 注 的 细 节 ; 次 , 控 制 好 鸡 舍 内 部 的 湿 度 , 免 呼 再 要 避
有 些 临床 病 例 , 既像 禽 流感 又像 。 肾型传 支 , 很 难 确诊 。 这种 情 况下 , 用感康 ( 可 主要 成分 是黄 连 、 黄芩 、 黄柏 、 栀子 、 新 抗病 毒 因子 、 扰 素等 。每 最 干

2024年禽流感的症状及预防方法(三篇)

2024年禽流感的症状及预防方法(三篇)

2024年禽流感的症状及预防方法禽流感症状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育儿引起的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从呼吸衰老病到严重性败血症等多种秋季症状的综合患者病症。

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种禽流感病毒育儿,主要引起禽类的全身性或者呼吸衰老系统性疾病问题,鸡、火鸡、鸭和鹌鹑等家禽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质量,发病情况从急性败血性死亡到无秋季症状带毒等极其多样,主要取决于带病体的抵抗力及其感染质量病毒育儿的类型及毒力。

禽流感病毒育儿不同于SARS病毒育儿,禽流感病毒育儿迄今只能通过禽传染给人,不能通过人传染给人。

感染质量人的禽流感病毒育儿H5N1是一种变异的新病毒育儿,并非在鸡鸭鸟中流行了几十年禽流感的H5N2。

无须谈禽流感色变。

目前没有风湿发现吃鸡造成禽流感H5N1传染人的,都是和鸡的密切接触,可能报道与病毒育儿直接吸入或者进入黏膜等等夏季原因造成感染质量。

(医生在线)禽流感预防方法在禽流感出现后,不少市民产生了疑问:鸡鸭鹅肉甚至鸡蛋还能不能吃?穿羽绒服、盖鸭绒被会传染吗?今天上午,市疾控中心专家明确表示:禽流感病毒怕热不怕冷,病原体在70摄氏度时2分钟内就会死亡。

况且目前本市未检测到禽流感病毒,因此,禽肉熟透后吃没问题。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所长吴疆介绍:禽流感传播给人是一个新问题,医学界还在探索中。

禽流感现仍为动物传染病,而尚未上升为人类传染病。

最早的禽流感就是“鸡瘟”,只在禽类尤其是鸡中出现,是一种只限于动物内部流传的“流行性感冒”。

原本只感染动物的病毒现在传播给人,很可能是它的病毒发生了变异,与人体的病毒发生了亲和、重组。

家禽分泌物有可能是传染源人类对这种新病毒很陌生,完全没有免疫力。

其传播途径还不明确,但接触病区家禽释放的分泌物有可能被传染。

对原因不明的肺炎患者要进行排查虽然北京没有发生禽流感病例,但却采取了防控措施,全市农业部门已启动禽流感监测网络,遍布18个区县的36个禽流感监测哨点也已开始运转,各医院加强对流感样发热病人的检查,特别是对一些原因不明的肺炎患者进行禽流感排查。

禽流感知识及防控

禽流感知识及防控

禽流感知识及防控今年以来,福建、云南、湖南、湖北、浙江、北京等多地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相比起去年12月份的相关数据,发病例和死亡人数上涨明显。

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达到106例,死亡20人。

而之前的11月,全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仅6例,无人死亡。

提醒:尽量不要接触活禽,生鲜禽类食品熟透后食用!1禽流感概述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人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通常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率约为33%。

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区域间的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2禽流感分类根据核蛋白的抗原性分类禽流感病毒则属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据位于其套膜上的血凝素及神经氨酸酶的抗原性分为若干亚型,血凝素(H)有16个亚型;神经氨酸酶(N)有9个亚型,以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序号命名。

所有的这些亚型都可以感染鸟,在禽类中高致病性的属于H5、H7亚型。

典型的鸡禽流感病毒是H7N7型,造成1983年、1984年在美国东部大流行的是H5N2型。

目前东南亚地区出现的人类感染是H5N1型。

1997年发现的H5N1型毒株被认定是当时流行性感冒的病源。

1999年,香港出现过H9N2型禽流感的人类感染,2003年,荷兰出现过H7N7型禽流感的人类感染;2006年1月,美国出现H3N2型。

根据病原体分类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

一、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

二、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

三、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率约是60%,家禽鸡感染的死亡率几乎是100%,无一幸免。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肉鸡养殖是一项实践经验丰富和科学指导的工作,其中对于疾病的防控尤为重要。

下面将列举肉鸡养殖各阶段常见的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1. 一日龄到7日龄:此阶段的肉鸡幼雏较为脆弱,容易出现以下疾病:- 新生鸡浆膜炎: 产蛋母鸡感染沙门氏菌,通过卵传染给后代,出现腹泻、休克等症状。

防控措施是消毒鸡舍、早期症状隔离治疗等。

- 新生鸡产前后粘连性关节炎: 母鸡感染大肠杆菌,从而感染幼雏关节,导致发育不良和死亡。

防控措施是保持鸡舍卫生、及时投喂抗生素等。

- 新城疫(指数病):由于母鸡感染新城疫病毒,导致幼雏出现呼吸困难、呛哽、呈现短暂湿毛等症状。

防控措施是进行疫苗预防和及时治疗。

2. 7日龄到30日龄:这一阶段的肉鸡生长迅速,疾病防控更加重要。

- 大肠杆菌性腹泻: 鸡群发生腹泻、不良发育、死亡等症状,可以通过加入抗生素、调整饲料配方来进行防治。

- 土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群出现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等症状,防控措施是进行合理的免疫和隔离治疗。

- 鸡蛋死胚: 母鸡或公鸡出现生殖系统疾病,导致蛋内胚胎过早死亡或发育不良。

防控措施是加强饮水消毒、合理饲养管理等。

3. 30日龄到出栏:这一阶段的肉鸡生长最为关键,需要防止常见疾病的发生。

- 传染性鼻炎: 鸡群出现鼻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主要通过改善饲养条件、消毒鸡舍来进行防治。

- 传染性法氏囊炎: 鸡群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主要通过注射疫苗、加强饲养管理来进行防治。

- 禽弓形体病: 鸡群出现抖动、肢体无力等症状,主要通过合理消毒、去弓形虫感染源和改善环境卫生来进行防控。

除了以上列举的疾病,肉鸡养殖过程中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疾病,如鸡传感器官病、鸡传染性贫血等,针对这些疾病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合理饲养管理、加强环境卫生、合理使用疫苗和药物等。

肉鸡养殖各阶段的疾病防控需要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饲养管理、定期疫苗接种、加强环境卫生等措施,以保障肉鸡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鸡典型温和型流感的诊治

鸡典型温和型流感的诊治

畜牧兽医XUMUSHOUYI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属国家一类动物疫病,危害严重,低致病性禽流感主要呈现低流行性,低致死率,低发病率的状态。

低致病性禽流感的毒株是H9毒株。

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危害严重,传播速度快,造成的损失大,国家和各个地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疫措施,使得病情控制在较低发病水平。

而低致病性禽流感,由于发病不严重,死亡率低,呼吸道症状不明显,常常被养殖户忽视,在很多地区鸡典型温和型流感仍然处于高发趋势。

该种疾病的发生常常继发感染一些其他病毒性或者细菌性疾病,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等,给鸡养殖产业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鸡典型温和型流感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1 发病情况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某饲养户共养殖肉鸡2000只,采用舍饲养殖,并严格按照当地的动物防疫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严格开展免疫,鸡群生长情况良好。

2016年3月11日,36日龄的鸡群中突然出现以呼吸急促、咳嗽、采食量下降为主要症状的患病鸡,发病后整个病情较为缓和,虽然发病鸡数量增加,但死亡率较低。

发病后立即将患病鸡隔离,对鸡舍进行了一次全面消毒,使用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但没有任何效果。

由于鸡场发病鸡数量不断增加,饲养员立即将病情上报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兽医人员到场后发现鸡舍饲养条件较差,表现为粪便堆积,地面潮湿,保温效果不佳。

结合发病情况和最终的诊断结果初步诊断为鸡典型温和型流感。

初诊后及时为该饲养户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短时间内控制了病情,避免病情进一步扩散。

从发病到确诊共有376只鸡患病,死亡78只。

2 发病症状鸡典型温和型流感临床症状多数表现为非典型症状,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常常和其他疾病容易混淆,造成误诊。

发病初期患病鸡精神状态良好,粪便正常,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先是出现咳嗽,然鸡典型温和型流感的诊治王晓强后发展成为湿咳,并存在呼噜声音,患病鸡采食量逐渐下降,但不会出现剧烈死亡。

鸡ND、MAI流行特点及对策

鸡ND、MAI流行特点及对策

鸡ND、MAI流行特点及对策徐京生2011年10月30日主要内容一.鸡温和型禽流感(MAI)及ND流行现状二.鸡MAI及ND流行特点三.鸡MAI及ND的防控对策。

一.鸡MAI及ND流行现状1 AIV、NDV、IBV、ILTV感染是主要疫病2 非典型ND是NDV感染后主要流行形式3 温和型是流感(AI)主要发病形式;4.NDV、AIV、及GM、EC混合感染常见5.NDV、AIV混合感染几率大控制难度增加6.接种疫苗保护期时间短二.鸡MAI及ND流行特点一)ND流行新特点1.NDV毒株变异引起防控难:目前一个NDV血清型,但是有9个基因型;基因Ⅶ流行十分普遍,没有针对性疫苗。

国家“新城疫研究中心”吴延功教授:★最近对638例ND病例进行检测,通过PCR分离出416株NDⅦ型毒株★从535例ND病例中分离出384株NDⅦ型毒株;结论:近期ND病例中NDⅦ感染占64.2%目前只有lasota疫苗对NDⅦ有防护作用,但是效果不佳。

是新城疫防控难的原因之一。

2.高发期(育雏、育成、产蛋高峰),与IBD免疫有关3.发病日龄大大提前(13d前)与种鸡有关4.季节多为春、秋、冬季,与气候变化、空气温度有关5.高抗体鸡群发病,与REV等免疫抑制病有关6.20日龄左右多发病,与时段免疫器官、采食量,前期接种程序有关。

二)温和型AI流行新特点1.H9N2毒株感染占发病率70-80%;1.1温和型H5N1占20%,10%不确定性1.2 AI流行毒株主要是H9N2和温和型H5N1亚型2.免疫效果不理想:H5、H92.1H9N2没有很大的变异疫苗病毒基因8个蛋白内家禽AI蛋白只有2个;临床上导致实际免疫效果不理想。

2.2 H5N1出现较多的变异温和型普遍得到证实;控制难度大3.H9、H5发病率显著增高血清型亚型多,目前养户不知道该如何预防目前疫苗保护率不一.(H9N2、H5re-4、H5re-5、H9H5re-4re-5)2012年国家推出:H9H5re-4re-6疫苗4.H9与ND混感率高得惊人刘秀梵院士提供资料显示:接种疫苗引发的应激,剖检为ND病变,但是检测87例接种ND发病鸡群,有83例有H9N2毒株!吴延功教授团队通过大量的试验证实:H9N2和其它病毒并发感染发病时候,很多形式是以并发病毒引起的主要病变出现。

禽流感的特性及综合防控措施(2)

禽流感的特性及综合防控措施(2)

禽流感的特性及综合防控措施(2)禽流感的特性及综合防控措施2、饲养管理水平落后、意识淡薄:许多规模禽场为了提高饲养量、麻木增加饲养密度,饲养管理水平又没及时跟上,造成禽舍的空气卫生状况差,禽舍内氧气含量减少,有毒气体含量、空气中灰尘含量和随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的不断增加。

空气质量控制不好再加上低饲养水平等因素,导致禽群抵抗力下降,直接影响禽群的生产率,严重时诱发了呼吸道、禽流感等疾病的发生。

3、疫苗免疫效果差:禽场疫苗免疫效果也是一项综合措施:从疫苗选择、运输、保存,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合理的剂量、注射部位、方法,以及免疫后的效果监测相结合。

以上环节环环相扣,如某一项做不好其预防效果就不理想,易引起禽流感的发生。

4、耐药菌株和强毒株的普遍存在:由于忽视检测手段在生产中的应用,长期大范围盲目滥用抗菌药物,人为造成了养殖场中一些常见的细菌产生广而强的耐药性。

而强毒株在免疫禽群中长期存在,一旦禽群中某些个体抵抗力低下或遇到应激时,就可引起禽流感的发生和流行。

5、其他:带病毒的候鸟和野生水禽在迁栖过程中,沿途也可散播病毒。

观赏鸟、参赛的鸽子以及其它参加展览的鸟类都可直接或间接将病毒散播到敏感禽群内。

与带毒的人、猪或鼠等接触也可能引起病毒的传播。

以上因素均能引起规模禽场禽流感的发生。

(二)、流行病学特点:目前,禽流感是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初春季节发病率高。

气候突变、冷刺激,饲料中营养物质缺乏均能促进该病的发生。

禽流感主要通过水平传播,即通过易感禽类与感染禽类的直接接触或与病毒污染物的间接接触,例如被污染的饮水、飞沫、饲料及其蛋筐、蛋盘、气管、气囊、鼻腔、眼结膜、口腔、泄殖腔、腹腔及静脉等途径感染禽。

禽流感病禽可以从呼吸道、结膜和消化道排出病毒,感染方式包括呼吸道感染(感染禽呼出的气体、喷出的分泌物、鼻分泌物等污染了空气,由呼吸道吸人而感染);机械性传染(传染源污染车辆、工具、饲养人员的鞋、衣服或由野禽传到别地,这是造成两地之间传播的重要因素)。

解析当前温和型AI、非典型ND流行新特点

解析当前温和型AI、非典型ND流行新特点

禽流感、新城疫已成为威胁当今养禽业的重要元凶,尤其在秋冬季节更是两者肆虐的时期。

随着疫苗的普遍使用,在临床中典型病例已很难见到,但温和型流感和非典型新城疫及其混合感染却逐渐增多。

一、当前温和型禽流感流行新特点根据这两年的发病情况来看,温和型流感已经发展成为一年四季的常发病,而每年11月至次年5月份是该病多发、且致病性较强的时期。

AI发病形式明显呈多样化、非典型化,混合感染普遍化。

多发原因主要是和病毒血清型多、疫苗相对交叉免疫效果差、疫苗选择和接种时间、接种次数少等因素有关。

H9+ND混合感染目前极为普遍,根据国家有关实验室信息,接种疫苗诱发ND病例,可以检测到在90%病例中有H9感染。

已经证实垂直传播AIV感染十分普遍,是10日龄雏鸡内发生呼吸道病、甚至诱发ND的主要因素。

(一)、临床症状:蛋鸡、种鸡:1、呼吸音异常:鸡群内有低沉的呼噜声,部分有“啊啊”较大的声音,伴随咳嗽的较多。

2、拉翠绿色或灰绿色稀便(同ND粪便一样),绿色粪便多少与发病时间、严重程度有关。

3、温和型流感患群,初期精神没有多大变化。

如果接种疫苗不合理,感染AIV后精神明显变差,并且拉绿色粪便。

采食量初期影响不大,中后期有明显影响。

4、肿头肿脸症状比较普遍。

头部皮下或眶下窦内有纤维素样渗出物,形成坚实的肿胀。

5、产蛋率:一般病例都会受到影响,下降至10~50%。

影响的程度与机体AI抗体高低、病程长短、控制使用方案是否合理有直接关系。

白羽肉鸡:1、一般都会出现肿头肿脸,出现几率高于蛋鸡、种鸡。

2、混合感染是主要的发病形式,多并发支原体、大肠杆菌、肠毒综合征,甚至呼吸型传支。

并发率80~90%,死亡率10~20%。

3、AI与ND并发率占30~60%左右,治疗难度极大。

4、发病初期眼结膜严重充血,呈“红眼”样较多,呼吸道声音异常明显。

5、患群有典型翠绿色粪便,慢性或非典型AI鸡群则灰绿色稀粪便较多。

麻鸡、黄鸡、蛋鸡青年鸡:发病情况同白羽肉鸡,但发病率低于白羽肉鸡,一般在50~60%,且混合感染相对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