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苏武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苏武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苏武十六.苏武苏武(前140—前60),以尽忠守节而闻名的西汉大臣。
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以中郎将出使匈奴,后被困于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以牧羊为生。
苏武在匈奴前后十九年。
(一)人物事略出使匈奴公元前100年,且靼刚刚立为单于,惟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
意外事变当苏武完成任务,准备回国的时候,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而汉使张胜参与了密谋活动。
然而,谋反失败。
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
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
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便想自杀殉国。
自杀未遂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
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说着拔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
常惠等人哭泣着,把苏武拉回营帐。
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怒斥卫律卫律本是汉臣,投降了匈奴,单于让他来劝降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己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
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子。
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窖中受饥匈奴单于见苏武不投降,便把他关在一个阴冷的地窖里,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
苏武的作文

苏武的作文苏武的作文(通用11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武的作文苏武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武的作文篇1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中,苏武的故事鲜为人知,下面我就带大家去重温一下他悲壮豪迈的人生经历吧!苏武生活在公元前140—60年,那时的中国分为许多小国,公元前一百年,汉武帝为了表示有好,让苏武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苏武很快完成了任务,准备回国家的时候,匈奴发生了乱子,苏武一行人受到牵连,被拘留下来。
匈奴劝说苏武,苏武不听,匈奴把他关在露天的地穴里,渴了苏武抓雪吃,饿了苏武肯羊皮衣,晚上盖着衣服睡。
过了几天,苏武没有死,匈奴让苏武放羊。
北海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那里高山险峻。
仿佛能让人上的去下不来。
苏武发现这些羊全是公羊,除了公羊以外只有一小节棍子,他吃野草,与羊取暖。
过了19年,匈奴死了,汉昭帝得到了他的信息,扬言说,在雁的腿上挂着帛书,他才回到自己的祖国,胡须和头发变化了,挂的物品掉了。
苏武多么爱自己的祖国,他为了祖国自己不怕苦,这才是大丈夫,才是不贪生怕死的人,像某些人比那些吃里趴外的人好多了。
啊!苏武,我从你的身上看到了你不贪生怕死的精神。
苏武的作文篇2班固在《汉书·苏武传》里着力刻画了苏武这位爱国者的英雄形象,歌颂他的伟大的民族气节。
汉武帝天汉元年,汉武帝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官衔,出使匈奴。
不料,苏武的副使张胜参与帿王与长水虞常谋反匈奴的事件。
匈奴王单于大怒,声称汉朝使者苏武如不投降就把他杀掉。
苏武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不受匈奴的侮辱,他说:“我屈服了使者的身份,玷污了使命,虽然活着,有什么面目会汉朝呢?”说着拿起佩刀自杀,经过抢救,幸免于死。
他不屈的性格使单于十分敬佩,早晚都派人来问候苏武,而把张胜关进了监狱。
单于派将李陵到北海劝说苏武投降。
苏武作文600字3篇

苏武作文600字3篇苏武作文600字3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武作文600字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武作文600字篇1“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是啊,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说明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气节。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出使匈奴。
这时,单于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
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外面下着鹅毛大雪。
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
单于见没用,把他送到北海边去放羊,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再放你回去。
”苏武到了北海,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
天长地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那时候,冰天雪地的到处都是厚厚的积雪,只有这些动物们与他相伴。
北海上除了冰还是冰,苏武就这样一天天的看着这满地的雪。
苏武身着一件破露的衣服,早已不能御寒。
穿着的漆皮靴有的地方也漏了,时时刻刻都用手握着那根象征着汉庭的旌节。
白天他去牧羊,傍晚就望着天边,因为他想念汉朝了。
他每时每刻都在想:我何时才能回到汉朝?我的夫人和孩子还有我的妈妈都在等着我,我不是叛徒!我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背判我的祖国!”人生只有走出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因此要直接面对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苏武不辱使命的正气使我万分佩服!我也要向苏武学习,正气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只不过在于你开不开发它,和怎么开发它。
它就是你心中的热血,澎湃着爱国的激情和执着的追求,它就是力量与钢铁的化身!苏武作文600字篇2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袭,也将其扔进云霄深处;挥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也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
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生系上了最浓重的一笔。
关于苏武作文高中集锦5篇

关于苏武作文高中集锦5篇我爱苏武。
从旁观者的角度看,苏武是一个愚忠的人。
承蒙皇上的厚爱,父亲兄弟们可以仕途顺利。
所以,他愿为汉王朝寂寞。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苏武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苏武作文1近几日在语文课上知晓到了你,不禁感慨万分。
真英雄者,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
先前我并不知所谓英雄者,而现在我明白了:英雄也是普通人,只是在危难的时候表现出了超于常人的意志。
我们古老的文明里,存有刚强义烈的一脉。
仁义、勇气、名节、荣誉、尊严比生命更贵重,值得用生命去捍卫,用鲜血去净化。
而你为了国家的尊严,甘愿付出生命。
当匈奴欲使你屈辱的死去时,你却顽强地在困境中坚持了下去。
“士可杀,不可辱。
”这是怎样的一种英雄节气,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千年之后的我读到你,仍是为你感动与震撼。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正是这艰苦与恶劣的环境,更能衬托出你坚韧的品质。
你为了能在艰难的环境中存活下去,竟然生咽毡毛——这是我从未想象过的也不敢体会的痛苦。
你独自一个人在严寒的北海放羊——冬天的北海可是有零下二十度!在这样一个寒冷的环境中,没有食物来源,也许你只能啃食野果,就着雪水生吞野鼠。
而这些你都默默忍受了下来,并十几年如一日,依旧没有向匈奴低头。
而卫律、张胜这些小人,还未经受酷刑就轻易地俯首称臣,轻易就放弃了尊严。
两相对比,更显出你的意志坚定。
“君子必慎其独”。
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仁义的人很多,可是当一个人独处时还能坚守信义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被扣押在匈奴十九年,也许汉朝的人们早已忘却有这么一个使者,十余岁的少年们完全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
你却一个人在边境默默地放羊苦守着虚无缥缈的“信义”。
就是连你效忠的汉王也不知道,甚至他可能早以为你死在了匈奴,哀痛了两天后渐渐淡忘了。
好吧,那还有母亲、妻儿、兄弟在家等我。
你也许是这样想的。
可随后李陵的到来,让你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之火也熄灭了。
家庭支离破碎,信仰几近崩塌,十九年独自放羊的孤独,我以为,你总该低头归降了吧?可是你没有。
苏武牧羊高考满分作文

苏武牧羊高考满分作文《坚守心中的那片“草原”——评苏武牧羊》说到苏武,那可真是个硬骨头的爷们儿。
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看到苏武牧羊那幅画,一个瘦高个儿的老头儿,穿着破旧的衣服,手里握着根羊鞭,身边一群羊,眼神还特别坚毅,背后是一望无际的荒原。
这画面就像刻在我脑子里一样,怎么都忘不掉。
想当年,苏武被匈奴给扣下了,匈奴那地儿,天寒地冻的,吃的没吃的,穿的没穿的,反正环境是老恶劣了。
匈奴人想让苏武投降,给他整了好多威逼利诱的招儿,但苏武就跟块铁似的,油盐不进。
就好比我家那只倔驴似的猫,我想让它洗澡,拿小鱼干诱惑它,它都不为所动。
苏武内心坚定得很,他心里的那片“草原”就是对汉朝的忠心。
不管匈奴人把他流放到北海那鬼地方放羊有多惨,他可没丧失半分自己的信仰。
他每天就那么默默地放羊,我都能想象这画面,早起先看看羊少没少,然后带着羊去有草的地方,饿了就找点儿野草籽啥的吃。
据说有时候连羊吃的草都难找,可他也没放弃。
晚上就守着羊睡觉,羊就像他唯一的伙伴。
这就跟我小时候参加长跑比赛似的,跑到一半我都想放弃了,觉得累得要死,但是想到要是我放弃了同学们肯定会笑话我,就硬着头皮跑下去了,过程甭提多痛苦了。
苏武那可比我痛苦多了,长时间在那么艰苦的环境,就靠着那点忠于汉朝的信念撑着。
咱再看他那身打扮,虽然破旧,但那可是象征着他的身份和骨气。
他手持羊鞭,那羊鞭不仅仅是用来赶羊的,更像是他不屈的标志。
在北海无人的旷野里,他孤独地走着,陪伴他的只有风和羊。
他这样一直守着,守到头发都白了,胡子一大把,那些羊就像他生活的全部内容。
可他依然保持对汉朝的忠心,最后终于得以归汉。
苏武就像一盏明灯,告诉咱们啥叫坚守,坚决不向困难低头。
所以啊,在咱现在的生活中,虽说没有苏武当初那么恶劣的环境,但是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事儿,但咱只要心中有那片不变的“草原”,就能像苏武一样挺过去。
《读“苏武牧羊”有感——不被命运打倒的坚持》一提起苏武牧羊这档子事,我就有好多话想说。
与苏武相关的高考作文素材

与苏武相关的高考作文素材1、人物事略苏武(公元前140--前60),以尽忠守节而闻名的西汉大臣。
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以中郎将出使匈奴,后被困于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以牧羊为生。
苏武在匈奴前后十九年。
2、名家点评(汉)班固: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爵命",苏武有之矣。
(唐)李白: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水,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苏武》)(唐)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苏武庙》)(元)张养浩:为臣惟命敢辞难,脱遇艰难亦自安。
试看子卿持节处,雪花如席不知寒。
(《苏武》)3、素材运用话题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苫,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
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却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20xx年高考满分《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节选)话题2: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意见苏子卿在贝加尔湖湖畔。
他披着一件白羊裘,毡履,毡裳,毡巾覆首,独立在苍茫无际的西伯利亚荒原当中,有雪潮一样的羊群在他背后。
他在孟春的黄昏时分,待要归返穹庐,背景中贝加尔湖上的冰涛,与天际的白云波连山竖。
他向着东行,遥遥地望南翘首:眼阵中含蓄着无限的悲哀,又好像燃着希望一缕。
关于苏武的作文素材

关于苏武的作文素材苏武,字子卿,生于汉朝西汉时期。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臣,他的忠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后人所称道。
苏武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
苏武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但他却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
年轻的时候,他就立志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在学业上勤奋刻苦,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在汉武帝时代,苏武被任命为使者,前往匈奴。
匈奴是汉朝的强大敌人,他们对汉朝虎视眈眈,时刻准备着对汉朝发动进攻。
苏武被派往匈奴的使命是要与匈奴进行外交交涉,争取和平。
但是在匈奴的统治者单于面前,苏武不愿向匈奴低头,坚决不屈,因此遭到了匈奴的虐待。
匈奴单于希望苏武向他效忠,但苏武宁死不屈,宁可受尽折磨也不愿屈服。
苏武在匈奴的囚禁中度过了长达19年的岁月。
在那段时间里,他每天都在思念着自己的祖国和家人,但他从未放弃对祖国的忠诚和对自由的向往。
他用自己的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挑战匈奴的统治,表现出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不屈的性格。
最终,汉朝和匈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匈奴单于释放了苏武。
苏武终于重返祖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他的坚韧和忠诚感动了汉武帝,他被封为大司马,成为了汉朝的一位重要官员。
苏武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他的名字成为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象征。
苏武的故事告诉我们,忠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压力,我们都应该像苏武一样,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挠地向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苏武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他的精神,传承他的品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永远的苏武高考满分作文(6篇)

永远的苏武高考满分作文(6篇)苏武作文400字篇一苏武的故事发生在汉朝。
那是朝廷正和匈奴大战,可匈奴见自己打不过汉朝,就派使者向汉朝求和,汉朝也同意和解,就派苏武去匈奴,以商大事。
苏武刚到匈奴,就被说成刺杀单于的,于是,苏武就被关进牢房。
苏武知道:刺杀只是个幌子,实际上匈奴是想让他投降,果然一个叫卫律的汉奸来审讯他。
卫律说:“单于对我好,赠予我成群的牛羊,满山的金银,你如果归顺了保证待遇比我好。
”苏武怒道:“你是汉人的儿子,卖国求荣,还敢来劝我投降,你都对不起这旌节。
”他抖了抖手上的旌节。
“我宁可死也不投降。
”说着就用刀往脖子上抹去。
卫律急忙制止,可苏武还是昏迷了好几天。
单于见苏武不可能投降了,就把他赶到北海放羊,还说等“公羊”生了小羊再回来,这样,苏武被软禁了。
北海是个十分冷的地方,在那里苏武找不到吃的,就吃野草、喝雪水,艰难度日。
冬去冬又回,苏武头发已花白了,可他依然捧着那根毛都掉光的旌节,深情地望着它。
思念那可能已经忘了他的祖国。
直到十九年后,苏武才被放了回来,全城的百姓都出门迎接,说他是有气节的大丈夫。
苏武的故事作文篇二苏武,字子卿。
杜陵人,是西汉尽忠守节的著名人物。
在汉武帝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将之职奉命出使匈奴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
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
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
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张胜很表示同情,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
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
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
单于为了逼迫苏武投降,开始时将他幽禁在大窖中,苏武饥渴难忍,但绝不投降。
单于又把流放弄到北海,苏武更是不为所动,渴饮雪,饥吞毡,依旧手持汉朝符节,表现了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气节。
后来,昭帝即位后,汉朝和匈奴和亲,汉朝要匈奴送还苏武,但单于却慌称苏武已死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苏武十六.苏武苏武(前140—前60),以尽忠守节而闻名的西汉大臣。
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以中郎将出使匈奴,后被困于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以牧羊为生。
苏武在匈奴前后十九年。
(一)人物事略出使匈奴公元前100年,且靼刚刚立为单于,惟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
意外事变当苏武完成任务,准备回国的时候,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而汉使张胜参与了密谋活动。
然而,谋反失败。
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
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
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便想自杀殉国。
自杀未遂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
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说着拔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
常惠等人哭泣着,把苏武拉回营帐。
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怒斥卫律卫律本是汉臣,投降了匈奴,单于让他来劝降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己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
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子。
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窖中受饥匈奴单于见苏武不投降,便把他关在一个阴冷的地窖里,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
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才免于饿死。
流放北海苏武拒不投降,单于又把他流放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单于给了他一群公羊,说要等公羊生下羊羔,才放苏武回去!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
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苏武归国苏武被扣在匈奴十九年后,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长安。
昭帝下令叫苏武带一份祭品去拜谒武帝的陵墓和祠庙,任命苏武做典属国。
苏武活到八十多岁,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病亡。
(二)名家点评(汉)班固: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爵命",苏武有之矣。
(唐)李白: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水,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苏武》)(唐)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苏武庙》)(元)张养浩:为臣惟命敢辞难,脱遇艰难亦自安。
试看子卿持节处,雪花如席不知寒。
(《苏武》)(三)素材运用话题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材料加工: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苫,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
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却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节选)话题2:相信自己和听”鹑艘饧材料加工:苏子卿在贝加尔湖湖畔。
他披着一件白羊裘,毡履,毡裳,毡巾覆首,独立在苍茫无际的西伯利亚荒原当中,有雪潮一样的羊群在他背后。
他在孟春的黄昏时分,待要归返穹庐,背景中贝加尔湖上的冰涛,与天际的白云波连山竖。
他向着东行,遥遥地望南翘首:眼阵中含蓄着无限的悲哀,又好像燃着希望一缕。
他只相信自己,只相信自己的祖国。
他的心里只有大汉。
卫律的劝说他不听,李陵的意见他当耳旁风。
他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他的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
他谁的话都不听,他用他的坚持塑造了他自己。
一个野花烂漫的碧绿的大平原,平原中立着一个持杖的女人,背后也涌着一群归羊。
那是苏武归国后的风光,他的弃妻,他的群羊无恙;可那牧羊女人的眼中,那含蓄的是悲愤?还是凄凉?(《女神》节选)话题3:心灵的选择材料加工: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发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
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
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
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这么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是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
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到永恒的答案。
(2002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与永恒拔河》节选)话题4:自尊与他尊材料加工:《苏武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苏武与其副使张胜同被单于抓获后,面对单于的诱惑和威逼,苏武选择了精忠报国,而张胜最终选择了投降。
以常理推断,对苏武的宁死不屈和拒不投降,凶残的单于不可能不杀他。
但正是由于苏武的这种节操,却赢得了单于的尊敬和历史上的美名。
而张胜、李陵乃至卫律,则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
事实上,历史上由于自尊而获得他尊的例子不胜枚举。
(《苏武的尊严》节选)话题5:道德与名节材料加工:中国人历来看重道德与名节。
旧时高洁的文人即使在百般困顿之中,依旧保持"人淡似菊"的操守。
古代烈女被市井泼皮碰碰手臂,竟然利刃断手,以致留下烈节牌坊。
汉代苏武被迫牧羊,在冰天雪地中"渴饮雪,饥吞毡",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凛然持汉节而不改其志。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青史”。
所有这些,都留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佳话。
(《道德与名节》节选)话题6:信念材料加工:在苏武出使匈奴时,因随行人员参与了匈奴人的叛乱而被扣留。
在危难之中,苏武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既表现了对匈奴的修好之愿,又抱定必死的决心,决不"屈节辱命"。
面对卫律始而威胁,既而利诱,最终又以断水绝粮相逼等手段的逼迫,他从容处之。
在受审时,他甚至以自刎来避免受辱。
后来的审讯中,卫律当场"剑斩虞常"以此胁迫汉使,副使张胜在此情况下投降了,而苏武面对卫律之剑,岿然不动。
卫律又以富贵劝诱,苏武则直言怒斥,更以两国安危责之。
在匈奴将他置于冻饿之境时,苏武仍然没有屈服,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信念,他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还是"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念念不忘自己是汉朝的使者。
匈奴又派故人李陵来劝降,企图打消他对汉朝的眷恋之情,苏武不作正面的交锋,只是以君臣和国家的大义自剖心迹,反倒使李陵感到羞愧,无言以对。
(《信念》节选)话题7:选择材料加工:悠悠岁月,历尽多少冷暖:滚滚浪花,淘尽多少英雄,但伟人之风永存。
那是苏武牧羊的北海吧!苏武选择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节,发扬了华夏文明的优良品德。
这样的选择崇高、无私!浩浩天地,朗朗乾坤,多少仁人志士留芳百世,虽死犹荣。
他们或是崇高无私,或是明智无悔,或是崇高质朴。
正是他们所做出的无上光荣的选择,使得我们的民族摺焰生辉,使华夏文明万古流芳。
历史选择了苏武,苏武选择了崇高无私,选择了明智,选择了质朴。
那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是历史的星空中最耀眼的星座,引领着后来者在暗夜里找寻生命的座标,勇往直前而不迷失。
(《无尚的选择》节选)话题8:坚持材料加工:当苏武牧羊于北海时,单于派降将李陵到北海劝说苏武投降。
李陵说:"单于诚心诚意等待您归顺,看来永远不会让您回大汉了。
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罪,有谁知道您对朝廷的忠义呢?"李陵历数苏武出使匈奴以后一家的悲惨遭遇(大哥和弟弟被迫自杀,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儿女不知去向),妄图动摇苏武归汉的决心。
但是,苏武却坚定地说:"我平时就希望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有了舍身报效的机会,就是挨刀斧、下汤锅,也是甘心乐意的。
"他始终不受诱惑,为后人所颂仰。
(《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使者》节选)(四)成品展示拜谒苏武墓拜谒苏武,是在阳春三月的一个日子里。
武功城里,桃杏花开得正繁,麦苗己经起身拔节,碧森森的连天空都要染绿了。
出武功老县城往北行约3里地,就到了那个因苏武而著名的龙门村。
苏武墓就掩隐在一片绿色里。
墓呈圆锥形,土封而成,高约4米,南北东西约有30平方米的面积,杂草野花密匝匝挤满了墓地。
墓前有"汉典属国碑"和"重修苏武门碑"两块,俱为清代建筑,风吹日晒,倍显苍凉。
苏武不是皇上,也不是三公九卿,在现在人眼里,他只是一个倒霉鬼。
人都想神气富贵,情愿费时费力来拜他这个倒霉鬼的人,毕竟有限。
倒霉鬼没有经济效益,故而无必要的保护和管理。
没有人收门票,也没有讲解员,倒是一位放羊的老汉漫不经心、无所顾忌地讲了墓主人的事情。
老汉只牵着一只羊,跟在羊后面的是几只小羊羔,欢蹦乱跳的极不安分,老汉就不时地被羊缰绳拽得摇摇晃晃,但这并不影响老汉说话。
老汉说话时的神态颇有几分高古之气,旱烟锅上的红火星明明灭灭,更增添了几分历史感。
老汉说,要说苏武这个人嘛,差不多跟老汉我算同行,都是个放羊的嘛。
他在北海放羊,我在他的墓前放羊,差就差了点时间。
说到这里,老汉笑了,说老汉我的名字叫苏北海,是我爷起的,苏北海跟在北海放羊的苏武就是一回事嘛,就这么个名字,便把我老汉放羊的命运给决定了。
放羊老汉抿住嘴咂了两口烟,说成天围着苏武墓转圈圈,时间久了,就觉得苏武跟我近,近得就跟老哥兄弟一般。
这当然只是一种感觉,说到底,苏武是咱的先人呢。
当初,苏武北使匈奴时,官职也不小,中郎将,怎么说也是个将军吧。
北海可是个荒无人烟的苦寒之地,苏武去了那里,匈奴人也不给他送粮食,也不给他盖房子,还要让他死。
可人的命是没法说的,有的人,一碰就没命了,有的人,七灾八难,天亏人害,可就是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