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合集下载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必备知识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必备知识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必备知识一、基因的概念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特征的分子单位,是DNA分子上的特定区域。

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包括外貌、性状、生理功能以及疾病易感性等。

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中的一项重要定律,它揭示了基因在生殖中的自由组合规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对于理解遗传现象、进行遗传工程以及解读基因组学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三、孟德尔的实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最早由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得出。

孟德尔选取了豌豆的7个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得出了两个重要规律: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比例为3:1,两个基因型的自由组合规律。

四、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1. 随机分配规律基因在生殖过程中是随机分配的,每一个基因在生殖过程中有等同的机会和可能性组合在一起。

2. 独立分离规律不同的基因在生殖过程中独立分离,并且每个基因以独立的方式传递给后代。

3. 互不干扰规律不同基因的组合在生殖过程中是互不干扰的,它们之间的组合是随机的,不会相互影响。

五、基因的连锁与重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揭示了基因在生殖过程中的自由组合规律,但是在染色体上有些基因是连锁的,它们无法独立分离和组合。

然而,由于染色体的重组作用,连锁基因之间也会发生重组。

重组是基因组合的一种特殊情况,是遗传变异和进化的重要机制。

六、基因的多态性与变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也揭示了基因的多态性与变异。

基因由于突变、重组和再组合等机制会产生多种形态和类型,这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的基础。

七、基因的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育种改良以及个体基因检测等都离不开对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八、结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中的重要定律,它揭示了基因在生殖过程中的自由组合规律,为我们理解生物遗传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为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009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2009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2009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分)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D.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考点】1I: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3C: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分析】本题综合考查细胞中的物质ATP、糖类、脂肪等,需结合具体的选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结构特点:A 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腺苷是腺嘌呤和核糖的化合物,和磷酸基团构成的物质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A正确;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B错误;C、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乳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C错误;D、生长激素是一种激素在人体内含量不高,不是体内的能源物质,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糖原的水解产物、糖类的功能,腺苷、A TP、RNA在组成上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对细胞化合物的综合掌握与运用能力.2.(2分)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考点】D6: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D8:突触的结构;D9: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本题是对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考查,回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静息状态,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是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同时通过主动运输维持膜外钠离子高于膜内,A错误;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没有变化,B错误;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而传递兴奋,不是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C错误;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是以电信号的方式进行传导,D正确。

高三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高三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值得珍惜
前后不到三十分钟,从楼上下来,到二楼扫码打印了服务费和快递费的发票。下到一楼门口,看外面地上湿了,猜是下雨了,把双肩包脱下来,拉开拿伞。一位防护服和护目镜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 笑着跟我说:“不下了,不用伞了。”我笑着道谢,把伞放回去,重新背上包出发。一走出大楼,我就觉得不对了,雨还在下,且并不算很小。往路边走了几步,越下越大。我强忍着,还是没拿伞出来, 直到走到二三十米外路的拐角,拐过去,确认他看不到我了,才重新拿出伞撑上。我相信他不会故意坑我,他应该只是判断错了而已。我不想他尴尬,毕竟,每一份善意,都值得珍惜。撑伞走在路上, 两边是各国的古建筑,有钟声传来,站定了去听,原来是九点了,外滩边上那个大钟在报时。我总有一两年没去外滩了,有一种冲动想去看看,但最终还是放弃。我相信,在这个初春的雨天,一个人撑 伞漫步大概率没什么人的黄浦江畔,那种感觉会很美,但,家里有叶子和天天,虽然天线,然后换二号线坐一站,七点四十在南京东路下车,是的,就是那条闻名全国的步行街。地铁上都有座位,不过二号线因为只坐一站,我没坐。如今出门在外,能少碰物件就少碰。 出站,循着导航走几百米,也就到了办签证的久事商务大厦。以前办签证排的队伍都很长,如今却只有四五个人。我问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我预约的是九点五十的,什么时间过来排队合适?”他回 我说:“现在就排吧。”眼看要下雨了,能让我进去当然是好事儿。德国签证在四楼,上去,排我前面的仍然是四五个人。等到八点十分,那几位都已经被喊进去了,里面工作人员问:“八点半的还有 吗?”我笑着说:“没了,就剩我一个了,九点五十的。”她愣了一下说:“那你进来吧。”直接把我安排到九号窗口,一位女工作人员边审核资料边笑着抱怨:“今天做了两个,都不符合条件,你是第 三个,条件倒是符合,偏不用交签证费。”好吧,她不说我都不知道,参展是可以免签证费的。恒博电子游戏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14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案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14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案

第14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程内容核心素养——提考能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阐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生命观念通过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分析,能够解释相关的实验现象。

科学思维通过讨论“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掌握假说-演绎法的应用。

科学探究通过个体基因型的探究与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实验,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培养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的能力。

考点一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1)理论解释①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产生数量相等的4种配子。

②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

③F2的基因型有9种,表现型为4种,比例为9∶3∶3∶1。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演绎推理、验证假说(1)方法:测交实验(2)目的:测定F1的基因型或基因组成。

(3)遗传图解:(4)结论:实验结果与演绎结果相符,假说成立。

4.自由组合定律5.孟德尔成功的原因1.重组类型的内涵及常见错误(1)明确重组类型的含义:重组类型是指F2中表现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而不是基因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

(2)含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并不都是6/16。

①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时,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是6/16。

②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时,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是1/16+9/16=10/16。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细胞学基础的模型构建3.(思维提升)观察甲、乙两图,分析自由组合定律(1)甲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哪组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为什么?提示Aa与Dd和BB与Cc分别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该定律。

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遗传时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乙图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为什么?提示④⑤。

高三生物典型例题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高三生物典型例题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例1 基因型为(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A.、、B.、、C.、、D.、、解析:依据题意,和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也彼此分离。

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自由组合。

由于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说明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后期时与组合,与组合,进而可知,第一次分裂后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第一极体的基因组成为。

经过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次级卵母细胞则分裂为的卵细胞和的极体,第一极体则分裂为两个的极体。

答案:B。

例2 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的。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几率是()A., B., C., 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手指正常为隐性,肤色正常为显性。

设多指基因为,则正常指基因为;设白化病基因为,则肤色正常基因为B。

解题步骤如下:第一步应写出双亲的基因型。

父亲为多指、肤色正常,母亲手指和肤色都正常,所以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式分别是和。

第二步应根据子代的表现型推断出双亲的基因型。

因为他们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白化病的孩子,手指正常、白化病均为隐性,所以双亲的基因型就可推断出来,父亲为,母亲为。

第三步应根据双亲的基因型求出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遗传图解如下:从后代基因型判断:、的基因型个体均为正常孩子;的基因型个体为同时患有两种病的孩子。

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

解此题时也可以两对相对性状分别进行考虑,求出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

的后代中(多指)和(正常指)均占;另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是:的后代中(正常)、(正常)、(白化病)。

高三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高三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老家的耕读文化,固然远不止我所能描述与感受的这些了,它只是沧海一粟,但已经让我当年幼小的心里获得了在价值取向、行事做人方面的良好教育与积淀德行的熏陶。等我老了可以放下其他的 时候,希望带一个还不够老的阅历,与对老家耕读文化的追索,回老家一年半载,以寻找、挖掘老家世代人们传用的,富含哲理与精神的词条。像韩少功先生著《马桥词典》那样,也编写一部“双渔词 条”。当然不为出名,也不为了获利,只为老家耕读文化的根髓不至于泯灭。最好有所传承!新2足球投注网址
父亲,您可以安息了!因为我不仅是爷爷,至少您推崇的耕读文化后继有人。双鱼,你怎么能够安心呢?因为“双渔”村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双渔”村了,碧海样的红花草早已成为深梦中的噩梦, 中华一宝的黄红麻已经绝迹,古迹全废,香堂不再。
我老家的老宅没了,祭祖的坟场也没了。我再找不回可以让许多童年回忆觉醒的影子,再也找不到少年生活的布景。何况,父母的坟茔已经“出土”,太多懂得或者使用过老家耕读文化精髓词条的 老人们,已经或者即将过世。
我的老家,生我养我的土地,你的村民是市民么?市民能成为乡民么?清明将至,人间四月天,谁能听懂我的“乡音”?
曾经的土地可以埋骨!未来的“荒冢”或者是一种奢侈;未来,我也将“尸骨无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5.天竺鼠身体较圆,唇形似兔,性情温顺,是一种鼠类宠 天竺鼠身体较圆,唇形似兔,性情温顺, 天竺鼠身体较圆 物。该鼠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分 该鼠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已知 决定黑色毛 决定黑色毛, 决定褐色 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已知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 决定毛色存在, 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 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 即白色 。现有一 决定毛色存在 决定毛色不存在 即白色)。 批基因型为BbCc的天竺鼠,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繁殖后,子 的天竺鼠,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繁殖后, 批基因型为 的天竺鼠 代中黑色∶褐色∶白色的理论比值为 代中黑色∶褐色∶ A. 9∶3∶4 ∶ ∶ C. 9∶6∶1 ∶ ∶ B. 9∶4∶3 ∶ ∶ D. 9∶1∶6 ∶ ∶ ( )
§1~2
P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双显性: 两对性状均为 双显性: 显性的个体。 显性的个体。 双隐性: 双隐性: 两对性状均为 隐性的个体。 隐性的个体。 亲本类型: 亲本类型: 亲本中已存在 的表现型组合。 的表现型组合。 如黄圆和绿皱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
F1
×
F2
C
A. 1/4
B. 3/8
C. 5/8
D. 3/4
3.(2009·江苏高考 已知 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 江苏高考)已知 江苏高考 已知A与 、 与 、 与 对等位基因自 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 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 、 的两个体进行杂 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 A.表现型有 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表现型有8种 个体的比例为1/16 表现型有 个体的比例为 B.表现型有 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表现型有4种 个体的比例为1/16 表现型有 个体的比例为 C.表现型有 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表现型有8种 个体的比例为1/8 表现型有 个体的比例为 D.表现型有 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表现型有8种 个体的比例为1/16 表现型有 个体的比例为 )

高考生物基因知识点之自由组合定律讲解

高考生物基因知识点之自由组合定律讲解

名词:
1、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

语句: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①P:黄色圆粒X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F2:9黄圆:3绿圆:3黄皱:1绿皱。

②解释:1)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分离规律。

2)不同对的性状之间自由组合。

3)黄和绿由等位基因Y和y控制,圆和皱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和r控制。

两亲本基因型为YYRR、yyrr,它们产生的配子分别是YR和yr,F1的基因型为YyRr。

F1(YyRr)形成配子的种类和比例: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四种配子YR、Yr、Yr、yr的数量相同。

4)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试验分析图示解:F1:YyRr→黄圆(1YYRR、2YYRr、2YyRR、4YyRr):3绿圆(1yyRR、2yyRr):黄皱(1Yyrr、2Yyrr):1绿皱(yyrr)。

5)黄圆和绿皱为亲本类型,绿圆和黄皱为重组类型。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F1(YyRr)X隐性(yyrr)→(1YR、1Yr、1yR、1yr)Xyr→F2:1YyRr:1Yyrr:1yyRr:1yyrr。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基因重组使后代出现了新的基因型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复习
执教年级:高三年级课型:高三复习研讨课
所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必修第二册
学校: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执教人:沃玉峰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2.理解减数分裂在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地位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目标
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意识,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孟德尔的试验过程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4.有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
教学难点:
1.减数分裂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有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
教学设计: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进行高三复习教学,是个新的课题,也是一种尝试。

这是一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活动过程。

而应试教育下的高三教学大多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手段。

这是一个观念的冲突和矛盾所在,本节课的开设,就是在这矛盾之中找到一个良好的结合点,在高三教学中尽可能的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鉴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书本知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复习结束后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出知识的结构网络图,在课堂上展示和交流。

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弥补学生自我复习的不足,也可以展示学生复习的成果,提高学习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根据学生的复习情况,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就一带而过,复习不到位的知识点再有针对性的补充,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善知识的网络结构
图。

根据高考大纲的要求,对要求比较高的知识点再次深化,如:不同对的性状自由组合时产生的配子种类数和配子组合方式的种类数的探索;对自由组合定律中存在的比例关系,特别是对书本上出现的杂交试验分析图解(棋盘格)的再现;如本节课的重点——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情况等。

对于这三个要点的深入,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突破。

对于不同对性状自由组合的种类数,其本身就是一个归纳的过程,教学中我设计了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三对或三对以上的相对性状,其产生配子的类型,配子的结合方式的种类等,最后学生归纳总结。

对于杂交试验分析图解(棋盘格)的再现,通过小问题让学生慢慢回忆起棋盘格存在的一些特征,以及出现的一些比例,如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后代的比例等问题,最后总结,加深理解。

对于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问题,则给出一个雌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如果你处在一个命题委员的位置,你看到这样一个图,你会出那些题目。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所学过的知识点,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助于让学生形成更大更全的知识体系。

最后,通过点击高考,给出典型的高考题目,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染色体及相关基因的剪贴模型

师:请同学们看看我概括的知识体系,并评价一下。

生讨论,评价。

师:同学们经过讨论,对本节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下面就讨论的这些知识点,我向各位同学请教一些问题,希望大家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师:找出特征,我们要把它们印到我们的脑海里,应用
师:很好。

同学们已经可以从具体事例中找出一般规律了,这样可以解决一类问题,不再是就题论题了,这就是能力。

大家看看,我们找出的规律在高考中是不是也有效啊?
【点击高考】
(广东高考题)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
师:这是雌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

如果你现在是国家命题委员会的委员,想从这个图中出个题目,你会想到哪些问题?大家可以讨论一下,等会儿发表一下自己的见
)雌果蝇体细胞染色体中含有几条染色体,几对同源染色体,几个DNA分子?
)雌果蝇可以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
)该果蝇是几倍体,有几个染色体组?
)如果这是一个卵原细胞,可以产生几种类型的卵)如果这是一个雌果蝇个体,它可以产生几种类型
师:我们学习知识、技能,目的是利用这些知识技能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现在我们最重大的问题是什么啊?生齐声回答:高考。

【点击高考】
(上海高考题)基因型为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比为()
A.4:1
B.3:1
C.2:1
D.1:1
师:我们要在实战中锻炼自己,在实战中提高自己。

现在的题目浩如烟海,不可能每个题目都做过,所以方法的总结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我们现在进行下一个模块—
总结:我们完美地解决了旺财同志的难题,我们也熟悉
了孟德尔的试验过程,理解了减数分裂与自由组合定律
的关系。

我相信,大家只要能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你们一定会成功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对高三生物复习课教学的一个新的尝试,自己感觉总体上来说还可以,基本上实现了教学设计,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反应也很强烈,配合得不错。

我感觉不足的是,一些问题的设置还不是很巧妙,自己对概念的叙述语言不是很精炼、到位,需要以后多多锻炼。

我感觉用这种模式上课,问题的设置非常的重要。

问题设置得太难了,学生无从下手,无法回答;问题设置得太简单,学生不屑回答,没有声音。

问题的设置应该有明确的答案,但是答案不是一看题目就有的,需要学生思考一下才能得到。

这种问题的设置,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效率。

另一方面,用这种模式上课,教师的备课量很大,对教师的要求很高。

虽然有这么多的困难,但是这种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合作和交流的能力,表达能力等,为了学生备课量再大也是值得的。

只要学生习惯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会越来越轻松,学生的学习也会越来越轻松,可以脱离题海战术,也是符合现在高考培养能力的要求。

所以,我感觉这种上课模式可以加以实施,我们的教学理念还要改变。

把教师教变为学生主动去学,真正体现学生
自主学习的理念,这也是我们教师最需要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