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知识(正式)
结核病防治知识科普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如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
药物耐药性:关注药物耐药性问 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肺结核病灶 稳定,无活 动性病变
01
手术目的: 切除病灶, 防止结核病 扩散
03
02
04
手术方式:肺 叶切除术、肺 段切除术、胸 膜剥脱术等
术后护理:保 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感染,定 期复查
疫苗种类:卡介 苗、BCG等
03
接种时间:新生 儿出生后24小时
内
04
接种注意事项:按 照医生建议进行接 种,注意接种后可 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 避免接触结核病患者,减少感染风险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结核病
02
03
接触传播:接触结核杆菌 污染的物品可能导致感染
04
结核病的症状
咳嗽、咳痰、胸痛、呼 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发热、盗汗、乏力、体 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淋巴结肿大、皮肤结节、 关节疼痛等局部症状
咯血、胸腔积液、气胸 等严重并发症
结核病的预防措 施
接种疫苗
01
接种疫苗是预防 结核病的重要手
段之一
02
会参与度
国际合作
1
世界卫生组织 (WHO):全 球结核病防治的
主要推动者
3
国际防痨和肺病 联合会
(IUATLD):推 动全球结核病防
治的学术组织
2
联合国艾滋病规 划署
(UNAIDS): 关注结核病与艾 滋病的协同防治
4
结核病防控知识

结核病防控知识1. 什么是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肺部,但也可能侵害其他器官,如淋巴结、肾脏和骨骼等。
结核病是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但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和治疗,结核病可以被有效控制和治愈。
2.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结核病的传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例如咳嗽和打喷嚏时释放的微小颗粒会包含结核分枝杆菌,其他人吸入这些颗粒后可能感染结核病。
此外,结核病还可以通过食物、水源和父母传播给新生儿。
3. 结核病的症状和诊断结核病的症状包括长期咳嗽、咳痰、胸痛、乏力、体重下降、发热和夜间盗汗等。
如果有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进行诊断。
诊断结核病的方法包括胸部X光检查、痰涂片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结核分析或基因检测等。
4. 结核病的预防措施预防结核病的关键是加强个人防护和公共卫生措施。
以下是预防结核病的几个重要方面:4.1 面罩和口罩的使用在与患有结核病的人接触时,特别是在医院、护理机构或高风险环境中,应佩戴医用口罩或N95面罩,以过滤空气中的结核分枝杆菌。
4.2 定期接种结核菌素试验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可以帮助及早发现结核病感染,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4.3 提高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预防结核病至关重要。
包括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等。
4.4 使用正确的防控药物结核病的治疗需要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
请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这些药物,并完成整个疗程,以避免耐药性和治疗失败。
5. 结核病的治疗和管理结核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常需要至少6个月的药物治疗。
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接受医生的监测和评估,并按时服用药物。
结语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加强结核病的防控知识普及,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减少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防控结核病,为健康和幸福的未来努力奋斗!。
结核病防治宣传知识

结核病防治宣传知识的简要简要版。
结核病是指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由结核菌引起。
这种细菌几乎可以感染身体的所有器官,其中最常见的是肺部感染(肺结核)。
主要症状
咳嗽、咳痰
痰中也有含血的情况
午后低热
胸痛、食欲不振、疲劳、体重减轻
感染的扩散方式
肺结核患者在咳嗽、咳嗽、大声说话时,会放出含有结核菌的飞沫,周围的人吸入的话有被感染的风险。
高危人群
儿童、青年、孕妇、老年人
糖尿病、艾滋病、尘肺患者
免疫力低下的人
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人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特别是儿童,接种介苗以预防结核病。
改善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
做运动维持体力。
室内经常换气,保持空气清洁。
咳嗽和咳嗽时戴上口罩,适当清理痰液。
早期发现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应尽早到医疗机构接受检查。
关于治疗
结核病是可以治疗的,只要严格遵照医生的指示,接受适当的治疗,大多数患者都可以治愈。
治疗时间通常为6到8个月,耐药结核菌可能需要18到24个月。
给结核病患者的家人和周围人的建议
与患者分室居住,必要时戴口罩。
经常换气患者的生活环境。
妥善处理患者的痰液和使用过的物品。
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确认是否感染。
结核病防治知识点

结核病防治知识点一、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
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
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
二、肺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肺结核经呼吸道传播,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
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三、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等症状。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本市市、区两级均设有定点医疗机构。
四、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抠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餐巾纸中。
五、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以避免传染他人。
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
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但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导致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六、学校结核病防控重点1.学生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
2.新生入学体检必须接受结核病相关检查。
3.学校一旦出现确诊肺结核病例,其密切接触者(包括学生和老师)应当及时接受筛查。
4.接受预防性治疗的在校学生应当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随访复查。
5.学生病例符合下述病情条件时,应根据结核病定点医院医生开具的休学诊断证明进行休学。
(完整版)结核病防治知识

结核病防治知识一、什么是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结核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分,最常见的是肺结核。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午后低烧、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
二、肺结核的危害?肺结核是传染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对您个人而言会造成肺的损伤,影响您的工作、生活,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您的生命;同时还有可能会传染您的亲人和朋友。
如果得了肺结核没有按疗程完成正规治疗,极有可能转化为难治的耐药结核。
三、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
健康人可能通过吸入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喷出的飞沫而被感染。
但是,一般人感染结核菌后不会发病,只有身体抵抗力低的时候才会发病。
感染结核菌的人群一生中发生结核病的概率约为10%。
感染结核菌但不发病的人不会传染他人。
四、国家主要免费政策我国对初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胸片和痰涂片检查,对治疗期间随访的肺结核患者免费进行痰涂片检查,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治疗期间的主要抗结核药物。
五、如何预防传染家人及朋友?肺结核患者在传染期间主要注意和家人隔离,最好要有单独的卧室,光线要充足。
如果没有条件,则分床和分头睡,保证通风良好。
患者所在房间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2小时。
患者用过的食具、衣物等耐热物煮沸消毒,煮沸时间为10~15分钟。
患者用过的衣物要经常清洗并在太阳下曝晒,以达到杀死结核菌的目的。
患者要避免对着别人大声说话,咳嗽、打喷嚏等要捂住口鼻,痰要用纸包好焚烧,不要随地吐痰。
特别要注意保护儿童,大部分儿童结核病是由家庭成员传染的。
六、肺结核患者怎样对待恋爱和婚姻?肺结核病如果能坚持吃完6-8个月的药,是可以治好的;但如果不坚持吃药,就不能治愈或变成耐药的病人,很难再完全治好。
因此患了肺结核的年轻患者,应首先集中精力把病治好;如果尚未有恋爱对象,在未完全康复以前应该把恋爱之事暂时搁一下;如果已有恋爱对象,则应该把病情如实向对方讲清楚,当前要集中精力治病,待肺结核治愈后再考虑结婚,千万不能病情海不稳定就匆匆结婚,以免婚后的夫妻生活、生儿育女、优生优育、家务等等一系列问题。
结核病防治宣传知识

结核病防治宣传知识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它可以影响人体的肺部以及其他器官。
为了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宣传知识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关于结核病防治的宣传知识:1. 了解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了解其症状、传播途径和危害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了解其症状、传播途径和危害是非常重要的。
2. 保持良好卫生惯:良好的个人卫生惯是预防结核病的关键。
定期洗手,生活环境的清洁,饮食卫生等都能有效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结核病的关键。
定期洗手,生活环境的清洁,饮食卫生等都能有效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
3. 及时就医:如果有疑似结核病的症状,如长期咳嗽、咳痰等,请及时就医并告诉医生你的病情。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结核病传播的关键。
及时就医:如果有疑似结核病的症状,如长期咳嗽、咳痰等,请及时就医并告诉医生你的病情。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结核病传播的关键。
4. 遵守医生的治疗计划:对于被确诊为结核病的患者,按照医生的指导完成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循规蹈矩地完成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结核病的传播。
遵守医生的治疗计划:对于被确诊为结核病的患者,按照医生的指导完成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循规蹈矩地完成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结核病的传播。
5. 预防结核病传播: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以在密闭的环境中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是很重要的。
使用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和开窗通风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预防结核病传播: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以在密闭的环境中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是很重要的。
使用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和开窗通风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6. 加强宣传教育:结核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加强公众对结核病的宣传教育是必要的。
通过媒体、社区和学校等途径,向公众传递正确的防治知识。
加强宣传教育:结核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加强公众对结核病的宣传教育是必要的。
通过媒体、社区和学校等途径,向公众传递正确的防治知识。
结核病防治知识内容

结核病防治知识内容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主要病变部位为肺部,但也可侵犯其他器官。
结核病的传染性强,且易于发生传播,因此,对于结核病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结核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空气传播、食物传播和接触传播。
1.空气传播:结核病患者在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活动时,会将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这些分枝杆菌会随着空气飘散到周围环境中,其他人吸入这些分枝杆菌后,就有可能感染结核病。
2.食物传播:结核分枝杆菌也可以通过食物传播,主要是因为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等活动时,将分枝杆菌排出体外,然后污染了食物或饮用水,其他人食用这些被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水后,就有可能感染结核病。
3.接触传播:结核病患者的皮肤、血液、尿液等体液中也可能含有结核分枝杆菌,如果其他人接触到这些体液,就有可能感染结核病。
二、结核病的预防措施结核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脸、勤换衣服,尽量避免与结核病患者接触。
2.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结核病患者在室内活动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尽量避免在密闭的环境中活动。
3.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地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4.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了咳嗽、咳痰、乏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确诊为结核病,应及时进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影响治疗效果。
三、结核病的治疗方法结核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结核病的主要方法,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治疗的疗程一般为6个月以上,治疗期间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用药,不得随意停药。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结核病合并严重并发症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肺切除术、肺叶切除术等。
结核病防治知识

结核病防治知识结核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成为全球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影响广泛的民生问题。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全球有1040万人患结核病,2016年有180万人死于结核病。
结核病成为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
中国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肺结核患病人数居全球第三位,仅次于印度和印尼。
我国每年报告肺结核发病人数90万左右,报告发病率达60/10万以上。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协调机制,构建了省、市、县各级结核病防治专业网络。
“十二五”以后,又逐步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的“三位一体”式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
自50年代开始,全国以推广卡介苗接种为重点进行结核病防控,并逐步实施以发现、治疗和管理传染源为主的结核病控制策略。
我国结核病发生发展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结核病疫情正逐年下降。
但鉴于结核杆菌的生物特性,以及当前的医学现状,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仍然猖獗。
尤其是耐药结核病的问题、流动人口的结核病问题、结核与艾滋双重感染的问题等,正是人类当前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基本策略是什么?但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重在做好三个方面:一是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播给其他人;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也就是使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没有渠道向周围传播;三是保护好健康人群,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预防接种,使健康人不受到感染。
就结核病而言,由于是经过呼吸道传播的,而人都需要呼吸,因此要切断传播途径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保护健康人群方面,目前主要的是用卡介苗进行预防接种。
而卡介苗对预防儿童结核,尤其是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儿童粟粒性肺结核效果明显,但对成人结核效果不好。
因此,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关键措施就是控制传染源。
结核病的传染源是肺结核病人,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潜伏感染者是没有传染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病防治知识
某市结核病防治所 2014年4月1日
内 容
• 结核病简介
• 肺结核的治疗 • 肺结核的预防
一、结核病简介
(一)有关结核病,你知道多少?
• 结核病俗称“痨病” • 十痨九死 • 林黛玉(多愁善感)患过 孙中山、鲁迅(名人)患过
(二)什么是结核病?
•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 慢性传染病,可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 其中以肺部最为多见。
(四)不正规治疗的后果
如果私自停药或间断服药,患者体内的结核 菌容易对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使病情反复 ,难以治愈。
(五)肺结核治疗的误区
肺结核不治疗也能治愈。 症状好转后就可以减药和停药。 结核病一旦复发,只需服用上次治疗用药即 可。
三、肺结核的预防
(一)感染结核菌就一定会发病吗?
结核杆菌的形态
(三)结核菌是如何传播的?
• 传染性的结核病患者(痰涂片阳性)在咳 嗽、咳痰、打喷嚏时会排出结核菌,健康 人吸入后就有可能被传染。
(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
(四)哪些人容易感染结核菌?
• 与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尤其 是儿童)、同学、同事等最容易感染结核菌。 • 机体免疫力低下,或患有其他疾病时;
• 通风不良,居住拥挤的集体环境。
二、肺结核的治疗
(一)怎样自我发现肺结核?
• 主要症状: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痰中 带血。具有以上任何一项症状者为肺结核的 可疑症状者。
(一)怎样自我发现肺结核?
• 其他常见症状:胸闷、胸痛、低热、盗汗、 乏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
(二)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怎么办?
• 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应掩口鼻,不要 面对他人,不要随地吐痰;
(二)如何预防结核菌的感染?
• 养成开窗通风的习惯,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 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 一般来说,被结核菌感染不一定会发病, 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感染者的抵抗力和感 染结核菌的数量,其中约有10%的感染结核 菌者可能发生结核病。
(二)如何预防结核菌的感染?
• 早期及时发现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减少结 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 肺结核患者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若去 公共场所应佩戴口罩;
(二)如何预防结核菌的感染?
(三)确诊结核病后怎么办?
一旦确诊为肺结核,应及早正规治疗。 (正规治疗必须有6-8个月的疗程)
只要规律服药,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三)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什么?
遵从医嘱,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全程 规律用药; 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服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和医生联 系,不要自行停药或任意更改治疗方案。
• 应立即前往所在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定点 医疗机构)就诊检查。
九龙坡区肺结核定点治疗机构:九龙坡区第一人民医院
地址:411路公交车终点站(桃园佳景)
电话:68668560
(二)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怎么办?
• 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有明确的密切接触史 的人员,包括患者的家庭成员、同事和同 学,即使没有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也应 该早期进行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