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海陆变迁课件1 中图版
合集下载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 地理 课件 1.2海陆分布共20张ppt优质课件

认识七大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哪哪个个哪大大个洲洲大跨跨洲纬纬跨度度经最最度高多最?多??
大洲之间分界线
白令海峡
乌 拉 尔 河
土耳其海峡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德雷克海峡
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
白 令 海 峡
第二节 海陆分布
第二节 海陆分布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巴 拿 马 运 河
第二节 海陆分布
活动:比大小、找位置、认邻居
第二节 海陆分布
回忆:
海陆分布特点( )不→均分匀陆地, 分海三洋。
第二节 海陆分布
七
三分陆地→→
七大洲
认识七大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亚 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北美洲
欧洲 亚 洲
非洲
南极洲
南极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全全全全赤部部 部 部道位位 位 位横穿于于 于 于过西东 北 南哪半半 半 半几球球球球个的的的的大大大大大洲?洲洲洲洲是是是是????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七
大 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面积大小顺序 分布特点 轮廓特点 相邻洲的分界
谢谢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有 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很 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 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 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 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出 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 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 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生的 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 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以, 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挑战的 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努 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于所有 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词缠绕 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电脑各大硬盘;报名流行的各种付费社群,忙的人仰马翻;于是科比看四点钟的洛杉 早起打卡行动。其实……其实我们不觉得太心急了吗?这是有一次自己疲于奔命,病倒了,在医院打点滴时想到的。我时常恐慌,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就连在医院打点 浪费。想快点结束,所以乘着护士不在,自己偷偷的拨快了点滴速度。刚开始自己还能勉强受得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真心忍不住了,只好叫护士帮我调到合适的速 就在想,平时做事和打点滴何尝不是一样,都是有一个度,你太急躁了、太想赶超,身体是受不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够我们改变, 前面的那个若是1都不存在了,后面再多的0又有什么用?我是一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的,所以对于想改变自己,是比任何人都要心急。这次病倒了,个人感觉完全 乎才导致的,病倒换来的努力根本是一钱不值。生病的那几天,我跟自己的大学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想让老师帮我解惑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了。别人也很努力啊,而 为啥他们反到身体倍棒而一无所获的自己却病倒了?老师开着电脑,给我分享了两个小故事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你如果每 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是240分。故事讲完,老师问我明白啥意思没?我说大概猜到一点,你让我再努力点,对吗?不对!你已经够努力了,都累病了 在就是那个每次砸倒9个瓶子的人。你累倒的原因是因为你同时在几个场馆玩,每一个场馆得分都是90分,而有些人,则是只在一个场馆玩,玩多了,他就能砸倒10个瓶 却还是远远超过你。老师讲的第二故事是“挖水井”,一个人选择好一处地基,就在那里一直坚持不懈的挖下去,而另一个人则是到处选地基,这边挖几米,那边挖几 而另一个人则是直到累死也没有挖出一滴水。首先,你必须承认努力是必须的,只要你比别人努力了那么一点,你确实能超过一些人。只是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你这 果只会是永远装不满水桶的半桶水。和老师通完电话后,我调整了几天,也对自己手头上的事物做一些大改变。将目前摆在面前的计划一一列出来,挑出最重要的、最 排完手中所有的计划。对于那些不是很急的,对目前生活和工作不是特别重要的,先果断放弃。我现在最迫切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七月份的转行新媒体咯,那么学习 媒体所需学习的技能又有很多,那怎么办呢?先挑自己有点底子的,有点基础的,把巩固持续加强。个人感觉自己写还是有点小基础的,所以就给自己一个小目标,每 案方面的训练。而另外PS也是做运营的必备条件之一,所以在训练文案的同时,还得练
(完整)中图版初中地理八上《海陆变迁》 课件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第三节 海陆变迁
红 海
面 积 扩 大
第三节 海陆变迁
喜 马 拉 雅 山 脉
继 续 抬 升
4、说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
第三节 海陆变迁
亚欧板块 我们脚下的大地非常稳固,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3、请判断下列说法的真伪,并说出理由。
(2)4人顺时针交互,补充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福建深沪湾海底的古森林遗迹
西安市第五十八中学 李君 六大板块和山系、火山、地震带分布
太平洋板块
席间,麻姑对王远说:“自从得了道接受天命以来,我已经亲眼见到东海三次变成桑田。
不久,那里又将扬起尘土了。
不久,那里又将扬起尘土了。
福建深沪湾海底的古森林遗迹
(2)4人顺时针交互,补充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2、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南极大陆发现了巨大煤层这一现象?
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与小海龟新家改建的三个方 案有些相似,你能够连线并说明吗?
人类活动
海平面升降
地壳运动
第三节 海陆变迁
我们脚下的大
地并不是稳定不动的,
“那大不陆勒漂斯移三学根说大”海理基石陆本柱观的总点升是降变在化示不意断图 地变
我们脚下的
(3阅、2读)请P4判2人7断“顺六下时大列针板说化交块法互和。的,山真补系伪充、,火并山说、出地理震由带。分布”图,同桌讨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大 会、地地 发震的非 生分常变布与稳化板块固的运,。动的是关系不。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第三节 海陆变迁
记者22日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 研究所获悉,中国古生物学者最新通 过对海洋底栖生物——有孔虫的研究, 揭示出我国海岸线变化情况。研究显 示,距今约7000年前后,我国长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海陆变迁》课件

(5)图瓦卢,这个陆地最高处只比海平面高出4.5米的太平洋岛 国,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全民迁移的国家。
海平面的升降
新课学习 (二)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
19世纪初,德 1620年,英国
国地理学家洪堡 哲学家培根指出
也指出南美洲和 大西洋两岸可能
非洲之间海岸轮 是连接在一起的。
廓的凹凸吻合。
19世纪末,奥地利 地质学家修斯认为 南半球各大陆上的 地层非常相似,可 以虚拟地将它们拼 合成一个大陆。
课堂练习
2.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D)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极地地区有煤层存在 C.日本用城市垃圾填海,造出了18个小岛 D.海浪拍击海岸
课堂练习 读图回答3、4题。
3.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A )
A.① B. ②
C. ③ D. ④
课堂练习
4.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
变化?两个大陆之间的大西洋的面积有何变化?
2亿年前
1.35亿年前
现在
6500万年前
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的距离越来越远,大西洋的面积越来越大。
新课学习 是什么力量推动了大陆的漂移呢?
往吹管里吹气。观察纸板或塑料 板慢慢分开,向两边漂移的过程。
将弯曲的吹管插入清水中,把剪 好的纸板或塑料块按照拼合好的 形状,小心地放在清水表面。
1912年1月6日,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新课学习 一张撕裂的报纸,你有什么办法将它重新拼接在一起?
轮廓对接
文字对接
新课学习
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轮廓拼合
按照南美大陆和 非洲大陆轮廓剪 下来的地图,可 以拼合在一起。
2021年中图初中地理八上《1第2节 海陆变迁》课件 (4)

大陆漂移
思考
在前面的大陆漂移的过 程中太平洋在怎样变化?大 西洋呢?若干年后地中海将 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活 动 课本P17的实验
由岩石组成的地表是由板块拼
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 块。
六大板块示意图
练习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六大板块示意图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红 海
பைடு நூலகம்
喜 马 拉 雅 山 脉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印 度 的 海 底 城 市
福建深沪湾海底的古森林遗迹
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示意图
荷兰围海造田
探索活动
课本P12小海龟 新家的改建方案
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几
种? 它们与小海龟新家改建的三
个方案有些相似,你能够连线并
说明吗?
①
人类活动
②
海平面升降
③
地壳的变动
给引起海陆变迁的三个原因分分
活动
1.读课本P18阅读材料,用 前面的板块运动图来加以 印证。
2.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到大的 山系,结合板块运动图, 用板块学说加以解释。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 接地带比较活跃。
讨论
1. 课本P19读图活动 2. 在学校、家里、商场 等不同的地点遇到地震 时,应该怎样防范?
此课件下载后 可修改编辑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陆地和海洋
中国地图出版社
SINOMAPS PRESS
温故知新
思考
1.我国山东荣成沿海一带,昔日的海滩已高 出海平面20〜40米。
2.福建漳州、厦门一带,昔日的海滩也已高 出海平面20米左右。
中图版初中地理八上1.2《海陆分布》 课件 (共40张PPT)

洲 南极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世
界
第
六 大 洲
欧
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世 界 第 七 大 洲
认识四大洋
第二节 海陆分布
被主五四三要个位大于洲东包半围球的和有西哪半个球大的洋大?洋?有哪些?
四大洋面积和深度比较
第二节 海陆分布
太大印北
第二节 海陆分布
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及相对位置
K北冰洋
亚洲 北F美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第二节 海陆分布
英 吉 利 海 峡
海陆形态的世界之最
格陵兰岛
第二节 海陆分布
亚欧大陆
太平洋
阿拉伯 马来群岛 半岛
莫桑比克海峡
认识七大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赤哪主道个要横大位穿洲于过跨东哪纬经半几度球个最或大多西洲?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认识七大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亚洲 Asia
北美洲
亚非北南美
南美洲 1 800 南极洲 1 400 欧洲 1 000 大洋洲 900
南极欧大洋
(单位:万千米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世 界 第 一 大 洲
亚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世
界
第
二
大 洲
非
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世 界 第 三 大
洲 北美洲
第 四
南
大 洲
美
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世 界 第 五 大
第二节 海陆分布
15世纪末,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 美洲大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地理大发现。
16世纪,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船队,首次完成了 环绕地球一周的壮举。
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人类对地球面貌才有 了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
第二节 海陆分布
世
界
第
六 大 洲
欧
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世 界 第 七 大 洲
认识四大洋
第二节 海陆分布
被主五四三要个位大于洲东包半围球的和有西哪半个球大的洋大?洋?有哪些?
四大洋面积和深度比较
第二节 海陆分布
太大印北
第二节 海陆分布
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及相对位置
K北冰洋
亚洲 北F美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第二节 海陆分布
英 吉 利 海 峡
海陆形态的世界之最
格陵兰岛
第二节 海陆分布
亚欧大陆
太平洋
阿拉伯 马来群岛 半岛
莫桑比克海峡
认识七大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赤哪主道个要横大位穿洲于过跨东哪纬经半几度球个最或大多西洲?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认识七大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亚洲 Asia
北美洲
亚非北南美
南美洲 1 800 南极洲 1 400 欧洲 1 000 大洋洲 900
南极欧大洋
(单位:万千米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世 界 第 一 大 洲
亚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世
界
第
二
大 洲
非
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世 界 第 三 大
洲 北美洲
第 四
南
大 洲
美
洲
第二节 海陆分布
世 界 第 五 大
第二节 海陆分布
15世纪末,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 美洲大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地理大发现。
16世纪,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船队,首次完成了 环绕地球一周的壮举。
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人类对地球面貌才有 了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 海陆变迁 课件(共39张PPT)

海陆变迁
温故知新
思考
1.我国山东荣成沿海一带,昔日的海滩已高出海 平面20〜40米。
2.福建漳州、厦门一带,昔日的海滩也已高出海 平面20米左右。
3.我国渤海海底发现了长约7000米的海河古河道。
4.美丽的雨花石产于南京雨花台,这些夹有美丽 花纹的光滑的卵石,是古河床的天然遗物。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阅读材料
思考:魏格纳经过艰苦的考察终于提出了哪三方面 的证据:
魏格纳还从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进 行了严密的论证。最后,提出了使人们能够接受的 “大陆漂移学说”。
学说认为:组成洋底的岩石比组成大陆的岩石 重,因此,组成大陆的地壳就像“冰山”一样在洋 底岩石上漂移。这对现代地质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 影响,人们至今仍以这一学说的基本思想作为讨论 地壳运动的依据之一。
近年来,由于地下水位的降低和降雨量的减少, 多水的荷兰甚至出现了干旱和缺水问题,使饮用水源 受到威胁。而且,由于一些水利工程改变了自然河道, 部分地区的海岸和河流入海口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泥沙 淤积现象,不得不进行频繁的人工疏浚。
荷兰有关水利专家撰文指出,必须对传统的以人 类为中心的方针进行纠正,强调水利建设必须考虑到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方针。
思考
在前面的大陆漂移过程中太平洋在怎样变化? 大西洋呢?若干年后地中海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由岩石组成的地表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 大致划分为六大平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六大板块示意图
练习
六大板块示意图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六大板块示意图
红 海
喜 马 拉 雅 山 脉
日本是一个地窄人稠 的岛国,多年来通过填海 的方式扩大陆地面积。图 片中整齐的沿海地带就是 填海而建成的陆地。
温故知新
思考
1.我国山东荣成沿海一带,昔日的海滩已高出海 平面20〜40米。
2.福建漳州、厦门一带,昔日的海滩也已高出海 平面20米左右。
3.我国渤海海底发现了长约7000米的海河古河道。
4.美丽的雨花石产于南京雨花台,这些夹有美丽 花纹的光滑的卵石,是古河床的天然遗物。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阅读材料
思考:魏格纳经过艰苦的考察终于提出了哪三方面 的证据:
魏格纳还从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进 行了严密的论证。最后,提出了使人们能够接受的 “大陆漂移学说”。
学说认为:组成洋底的岩石比组成大陆的岩石 重,因此,组成大陆的地壳就像“冰山”一样在洋 底岩石上漂移。这对现代地质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 影响,人们至今仍以这一学说的基本思想作为讨论 地壳运动的依据之一。
近年来,由于地下水位的降低和降雨量的减少, 多水的荷兰甚至出现了干旱和缺水问题,使饮用水源 受到威胁。而且,由于一些水利工程改变了自然河道, 部分地区的海岸和河流入海口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泥沙 淤积现象,不得不进行频繁的人工疏浚。
荷兰有关水利专家撰文指出,必须对传统的以人 类为中心的方针进行纠正,强调水利建设必须考虑到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方针。
思考
在前面的大陆漂移过程中太平洋在怎样变化? 大西洋呢?若干年后地中海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由岩石组成的地表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 大致划分为六大平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六大板块示意图
练习
六大板块示意图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六大板块示意图
红 海
喜 马 拉 雅 山 脉
日本是一个地窄人稠 的岛国,多年来通过填海 的方式扩大陆地面积。图 片中整齐的沿海地带就是 填海而建成的陆地。
中图版(北京)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课件(共63张PPT)

北京版 地理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1
世界地理
地球与地图
中国地理
概 况 认识区域
海洋与陆地 认识大洲
气候 居民
认识地区
地区发展 认识国家
差异
概况
疆域与人口 自然环境
与自然资源 经济与文化
地域差异
认识区域 位置与分布 联系与差异 环境与发展
乡土地理 2
➢新教材本章内容与旧教材的区别
新教材
54
55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边界
板块运动方向
思考
21、、板块的是边静界止运不动方的式吗有?几种?
56
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地壳板块发生 张裂运动时,地表 会产生什么现象?
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 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 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 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57
2、地壳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 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
北冰洋
印度洋
太
平
洋
大西洋
27
做一做 读麦哲伦环球航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结论:海洋是连续而广阔的,陆地被海洋隔开
1.在400多年前,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了那次永载史册的航海行
动。麦哲伦船队离开欧洲后,依次经过的大洋和大洲是:____洲(出发地),
经过_____洋、____洋、 _____洋,最后又回到了 _____洋,抵达他们的出发
31
读小地结形图的方法
1.运用地形图说出主要地形类型 和主要地形区。
2.归纳各种地形类型分布特点 。 3.归纳地势特征。
32
亚洲
地形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 以高原、山地为 主,地势中间高 四周低。
第一章 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1
世界地理
地球与地图
中国地理
概 况 认识区域
海洋与陆地 认识大洲
气候 居民
认识地区
地区发展 认识国家
差异
概况
疆域与人口 自然环境
与自然资源 经济与文化
地域差异
认识区域 位置与分布 联系与差异 环境与发展
乡土地理 2
➢新教材本章内容与旧教材的区别
新教材
54
55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边界
板块运动方向
思考
21、、板块的是边静界止运不动方的式吗有?几种?
56
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地壳板块发生 张裂运动时,地表 会产生什么现象?
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 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 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 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57
2、地壳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 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
北冰洋
印度洋
太
平
洋
大西洋
27
做一做 读麦哲伦环球航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结论:海洋是连续而广阔的,陆地被海洋隔开
1.在400多年前,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了那次永载史册的航海行
动。麦哲伦船队离开欧洲后,依次经过的大洋和大洲是:____洲(出发地),
经过_____洋、____洋、 _____洋,最后又回到了 _____洋,抵达他们的出发
31
读小地结形图的方法
1.运用地形图说出主要地形类型 和主要地形区。
2.归纳各种地形类型分布特点 。 3.归纳地势特征。
32
亚洲
地形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 以高原、山地为 主,地势中间高 四周低。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找一找 !
四大洋
四大洋
C B D A
D 北冰洋 C大 西 洋
大 C西 洋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你说对了吗 ?
依次经过的大洲和大洋是?
大
好望角 麦哲伦 海峡
课间安全提示语
1、不在楼梯、走廊间追逐打闹。 2、上下楼梯是要靠右走。 3、不能在楼梯上推挤、跑跳。 4、不爬窗户和阳台,不拉爬窗 户防护栏。
思考:赤道穿过哪些大洲?
赤道穿过: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洲界线
请阅读教材说出亚洲和欧洲,亚洲和非洲,亚洲和 北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洲界线
洲界线
白令海峡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洲界线
苏伊士运河
洲界线
巴拿马运河
区分几个概念
日本海
渤海
黄海
东 海
南 海 海:大洋的边缘部分
台湾海 峡
海峡:沟通两个水域的狭窄水道(海上交通要道)
地轴始终朝一个方向倾斜,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
节 气 春 分 夏 至 秋 分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 象 太阳直射 北半球昼 北半球 南半球
日期 点的位置 赤道 夜长短 昼夜等长 季节 春季 夏季 季节 秋季 冬季 3.21前后 6.22前后
月份
3、4、5 6、7、8 9、10、 11 12、1、 2
2、假如地球没有自转和公转,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课间安全提示语
1、不在楼梯、走廊间追逐打闹。 2、上下楼梯是要靠右走。 3、不能在楼梯上推挤、跑跳。 4、不爬窗户和阳台,不拉爬窗 户防护栏。
再
见
海陆分布
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地球?水球?
从太空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 知道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记住六大 板块的名称及位置; • 能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 板块运动的关系; •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运用板块构造理论 解释地理现象,并培养自己的科学兴趣和 探究精神。第三节 海陆变迁源自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六大板块示意图
第三节 海陆变迁
第三节 海陆变迁
讨论
1.教科书P28实践活动。 2.假如在学校、家里、街上 等不同的地点遇到地震,我们 应该怎样防范?
第三节 海陆变迁
六大板块和山系、火山、地震带分布
合作探究
• 完成课本P26页的活动。 • 请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太平洋和地中海面积慢慢缩 小、大西洋和红海面积慢慢扩大的原因? • 请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科迪勒拉山系、喜马拉雅山 脉和阿尔卑斯山脉是如何形成的? • 日本火山众多,地震频繁,每年的有感地震达到 1500多次,是世界著名的“火山之国”,“地震之 国”,利用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分析日本多火山、 多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 观察六大板块图,分析: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吗? 为什么?
我能行
1、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哪个 板块? 2、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哪 个洲?它们属于哪个板块? 3、大西洋属不属于一个板块? 4、南美洲西部濒临的是哪个大洋、 南美洲西部与哪个板块交界?
第三节 海陆变迁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海沟
第三节 海陆变迁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接地带比较活跃。
学习目标
• 知道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记住六大 板块的名称及位置; • 能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 板块运动的关系; •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运用板块构造理论 解释地理现象,并培养自己的科学兴趣和 探究精神。第三节 海陆变迁源自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六大板块示意图
第三节 海陆变迁
第三节 海陆变迁
讨论
1.教科书P28实践活动。 2.假如在学校、家里、街上 等不同的地点遇到地震,我们 应该怎样防范?
第三节 海陆变迁
六大板块和山系、火山、地震带分布
合作探究
• 完成课本P26页的活动。 • 请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太平洋和地中海面积慢慢缩 小、大西洋和红海面积慢慢扩大的原因? • 请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科迪勒拉山系、喜马拉雅山 脉和阿尔卑斯山脉是如何形成的? • 日本火山众多,地震频繁,每年的有感地震达到 1500多次,是世界著名的“火山之国”,“地震之 国”,利用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分析日本多火山、 多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 观察六大板块图,分析: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吗? 为什么?
我能行
1、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哪个 板块? 2、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哪 个洲?它们属于哪个板块? 3、大西洋属不属于一个板块? 4、南美洲西部濒临的是哪个大洋、 南美洲西部与哪个板块交界?
第三节 海陆变迁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海沟
第三节 海陆变迁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接地带比较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