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之成语一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积累

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积累

“解衣盘礴赢”强调的是不拘礼节“循规拘礼”指遵循规则、拘泥礼节“循规蹈矩”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一泻千里”形容水往下直注流下,又快又远,呈现气势奔放流畅之景象“一碧万顷”形容青绿无际“一望无际”意为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两项多用来形容静态的风景“反客为主”指客人反过来成为了主人;“主客颠倒”比喻事物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喧宾夺主”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事物的位置。

“太阿倒持”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疲软”指行情价格跌落,很难回升“搁浅”比喻事情遭到阻碍,不能进行“停滞”指停下来,滞留不能进行“沉寂”可指十分安静,也可指没有任何消息“蔚为大观”含有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之意“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纵横捭阖”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弹性”指事物可依据实际需要加以调整“韧性”侧重强调顽强持久的精神“粉墨登场”指坏人经过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含贬义“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望而却步”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排查”指对一定范围内的人、单位、设备等进行逐个检查或审查“甄别”指审查辨别“光怪陆离”形容五光十色,形象奇异“乏善可陈”指说不出有什么优点,没有什么好称道的“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裹挟”指把人卷进去,迫使其采取某种态“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噤若寒蝉”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大行其道”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多含贬义色彩“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匠心独运是指独具创新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形容文学艺术等方面构思巧妙。

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斧神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艺术技巧高超,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与巧夺天工是近义词洞见肺腑是指很清楚地看见人的内心,形容襟怀坦白,待人诚恳。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成语辨析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成语辨析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成语辨析1. 湛江市徐闻县是我国重要的菠萝产区。

有着粤西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的地理位置优势。

然而作为如今“一带一路”大热背景下的重点港口城市,徐闻县因常规化的菠萝种植经营模式和观念上的,未能全面认识菠萝销售的信息化和“互联网+”对于菠萝种植生产经营的重要价值,因而出现了严重的滞销情况。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思进取B. 因循守旧C. 急功近利D. 一孔之见【京佳解析】B 成语辨析题(易)。

文段表达意思为没有创新意识,不紧跟时代发展导致滞销。

“不思进取”不能用来形容观念,排除A项;“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和观念搭配不合适,排除C项;“一孔之见”比喻片面的见解,一般用为个人的一孔之见,用在这里不合适,排除D项。

“因循守旧”指的是沿袭旧规,不思革新,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合适。

故选B。

2. 作为材料界的变形金刚,聚氨酯在汽车中的应用。

一辆家用汽车用到的聚氨酯泡沫量就达到15公斤~18公斤,此外,还有很多造型特殊的连接件,以及轻量化要求的结构件等产品,也会用到聚氨酯材料。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大有可为B. 举足轻重C. 首屈一指D. 博采众长【京佳解析】B 成语辨析题(易)。

“大有可为”指有广阔的发展前途,能大大地发挥作用,文段中“聚氨酯”已经发挥很大的作用了,与文意不符,排除A项;“首屈一指”表示第一,文段只是阐述其作用多,并没有说明是最好的,与文不符,排除C项;“博采众长”广泛搜集采纳,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与文不符,排除D项。

故选B。

3. 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感受一下世界名校的氛围,趁暑假到海外转一圈,本,然而,在对海外游学的目的和内容缺乏成熟考虑的情况下,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跟风,这就值得商榷了。

有家长抱怨,“花了钱心疼得不踏实,不花钱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显然这是因缺乏正确认识而的结果。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填空之成语

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填空之成语

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填空之成语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题中对成语的考查在题型和题量上都有所增加,难度也持续提升。

题型上除传统的一空成语、两空成语、实词+成语外,还出现了三空成语。

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要理解成语含义方面最常犯的四种错误,并掌握判断成语是否恰当的方法。

一、理解成语过程中常出现的几个误区理解成语含义是破解成语类题目的基础,也是关键。

理解成语过程中常出现的几个误区也是考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望文生义、断词取义、忽视多义、形近音近混淆。

(一)望文生义望文生义是指不了解某一成语的确切含义,只牵强附会地从字面上去理解,作出错误的或片面的解释的现象。

【示例】我本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点拨:“差强人意”原指还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

这个成语在报刊中的失误率较高。

根据句意可知,此处将“差强人意”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与其本义几乎相反,属望文生义。

(二)断词取义断词取义是指在理解成语过程中,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语素的意义,而抛开成语其他语素的意义,从而作出错误或片面的解释的现象。

【示例】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点拨:“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句中只断取了“首”所含的最先、最早的意思,而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属断词取义。

(三)忽视多义多义成语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成语。

对于这种成语,常出现的错误就是只关注了成语的常用义,而忽视了成语的其他含义。

【示例】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点拨:考生若只将该句中的“想入非非”理解为“胡思乱想”,则很容易据此认为其用在此处不恰当。

其实,“想入非非”也可理解为“人的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之义。

而本句中恰恰使用的是后者,是恰当的。

(四)形近、音近混淆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在理解时极易混淆。

国考言语理解成语

国考言语理解成语

国考言语理解成语
1.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拘泥于常规,缺乏创新精神。

2. 黯然失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

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3. 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就像白马在眨眼之间穿过了狭窄的空隙一样。

4. 别出心裁: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5. 并行不悖:同时进行而互相不违背。

6.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7. 不动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8.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9. 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10. 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以上只是一部分国考言语理解成语,还有许多其他的成语也可能出现在考试中。

在准备国考时,建议你多做真题,积累常见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以提高解题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汇总600

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汇总600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汇总600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道(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思。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成语下(言语理解与表达考试常见且易错)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成语下(言语理解与表达考试常见且易错)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成语下(言语理解与表达考试常见且易错)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成语下(言语理解与表达考试常见且易错)301.求全责备: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302.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于贬义。

303.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304.如雷贯耳:像雷声传入耳朵那样响亮。

比喻人的名声极大。

305.数典忘祖:指古代的礼制、历史。

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306.捉襟见肘: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

后来也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付。

307.投鼠忌器:要用东西投掷老鼠,又怕砸碎了老鼠附近的用具。

比喻有所顾忌,做事不敢放手。

308.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东西的后面。

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含贬义。

用于自称时,含谦义。

309.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310.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多含贬义。

311.屡试不爽: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312.韦编三绝:现用来形容勤奋刻苦的精神。

313.颐指气使:形容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

314.相濡以沫:比喻人在困境中用其微薄的力量来相互帮助。

315.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迁巨大。

316.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317.粉墨登场:妆化好了,登场演戏。

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318.莘莘学子:一批学子。

319.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了。

不能理解为“文章不加标点”。

320.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定,变化无常,如同猿跳马奔。

321.心慌意乱:心神惊慌,忙乱。

322.应接不暇: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

后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对象是相对运动的景物、人或事情。

323.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324.回肠荡气:形容文艺作品或表演非常动人,耐人寻味。

2012国考考点大练堂:言语理解与表达之成语(6)

2012国考考点大练堂:言语理解与表达之成语(6)

2012国考考点大练堂:言语理解与表达之成语(6)1:讨论问题,既要认真思考,又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

A: 自命不凡 B: 趾高气扬 C: 自以为是 D: 骄傲自满2:王献之临摹前人的墨迹,又受其父王羲之的悉心指点,加上多年的勤学苦练,他的书法艺术自然能登堂入室,()。

A: 空前绝后 B: 炉火纯青 C: 博大精深 D: 滚瓜烂熟3:对别人文章的理解必须全面,(),很可能歪曲本意。

A: 生吞活剥 B: 寻章摘句 C: 牵强附会 D: 断章取义4:在第13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中国队首场以60∶65负于意大利队,给中国队出线蒙上了一层阴影。

幸好在第二场比赛中,中国队以大比分赢了实力强劲的澳大利亚队,给中国队出线带来了新的希望,于是次日某报出现了这样的标题:中国女篮()。

A: 峰回路转 B: 曙光在前 C: 柳暗花明 D: 曲径通幽5:只有具备了高尚的艺术职业道德,只有对艺术全身心投入的敬业精神,才能使艺术家和演员在物质诱惑面前,()地选择自己所献身的艺术本身。

A: 一往无前 B: 坚持不渝 C: 义无反顾 D: 呕心沥血6:反正他们对于铜丝好像画家对于笔下的线条,可以(),到处合适。

A: 任意安排 B: 随意安排 C: 随意驱遣 D: 任意驱遣7:越是没有本领的人,就越是(),以为谁也比不上他。

A: 趾高气扬 B: 骄傲自满 C: 自命不凡 D: 自以为是8:蚂蚁,一种令人生厌的“小生命”,如今以它为原料制成的保健品却()地闯进了市民的保健领域。

A: 堂而皇之 B: 一鸣惊人 C: 神气十足 D: 名正言顺9: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建设的起点比较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受到几个条件的制约,因此,绝不是()的事情。

A: 一朝一夕 B: 操之过急 C: 一蹴而就 D: 轻而易举10:我们仍一如既往坚决支持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的反对外来侵略和干涉、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斗争,我们绝不能因考虑国家关系而对侵略干涉行为()。

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

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

汗牛充栋:运书很多累‎得使牛出汗‎,书多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藏书非‎常多。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生‎成的。

形容技艺非‎常精巧。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

比翼双飞:比喻夫妻恩‎爱,相伴不离或‎男女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结为伴侣。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现代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

炙手可热:本语意指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

含贬义。

豆蔻年华:比喻处女。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起死回生:使死人或死‎的动物,植物复活。

形容医术高‎明。

比喻挽救了‎看起来没有‎希望的事情‎。

妙手回春: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

形容医生医‎术高明。

最后还有比‎喻的意思,形容某人的‎能力很强,他的能力使‎事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向好的方向‎发展。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

萍水相逢:比喻互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像浮萍随水‎飘泊;偶然聚在一‎起。

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也指工作时‎,通过努力超‎人一等。

秦晋之好:泛指两家联‎姻。

叹为观止:褒义,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趋之若鹜:比喻成群的‎人追逐不正当的事‎物。

(含贬义)信誓旦旦:诚恳的承诺‎使人精神振‎奋。

危言耸听: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微言大义:含蓄微妙的‎言语,精深切要的‎义理。

挖空心思:含义是“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含贬义。

附庸风雅:形容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追随于文化‎人,装出自己很‎有修养,文雅有风度‎的样子。

始作俑者:比喻恶劣先‎例的开创者‎。

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成语一及参考答案
1、龟缩在一个孤立据点的敌人,听到人民武装力量的炮声愈来愈近,一个个心惊肉跳,整日里______。

A. 惊慌失措 A.魂不守舍 C.瞠目结舌 家资源蒙受损失。

A.以身试法,肆无忌惮,群起效尤 B.肆无忌惮,以身试法,群起效尤 C.肆无忌惮,群起效尤,以身度法 D.群起效尤,以身试法,肆元忌惮 4、古筝悠扬,清茶沁人,加之窗外的西湖美景,令人心旷神恰,_______。

A.乐不思蜀 A.口是心非 A.耿耿于怀 答案: 1、正确答案为 B 。

2、正确答案为 C 。

3、正确答案为 C 。

4、正确答案为 B 。

5、正确答案为 D 。

6、正确答案为 D 。

B.物我两忘 B.出尔反尔 B.挖空心思 C.乐此不疲 D 感慨万千 C.掩耳盗铃 D.南辕北辙 C.阴险狡诈 D.处心积虑 5、用专制、强迫命令的办法来提倡自由、民主,岂不是_______? 6、他们______地要使我永远不能再拿笔。

B. 惴惴不安 B.缩手缩脚 D.怒目圆睁 C. 狼狈不堪 D. 愁眉苦脸 2、火车刚通过隧道,就发生了塌方,把旅客都吓得目瞪口呆。

下列可替换“目瞪口呆”的是________。


3、对盗伐林木者要严肃查处,如果姑息肇事者,少数人得不到惩处,就会使更多的人_______,最终使国
安徽人事考试网 安徽公务员考试 安徽选调生考试 安徽政法干警考试 六安事业单位招聘 国考 招考信息 招警 教师 村官 历年真题 3支1扶 备考资料 农信社 辅导课程 公选 军转 报考指导 QQ 群:76482382
(点击查看六安中公教育地址和电话)
六安中公教育
皖西地区最大的公职考试辅导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