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塔游记

合集下载

足踏白玉山,探幽灵泉寺的写景散文

足踏白玉山,探幽灵泉寺的写景散文

足踏白玉山,探幽灵泉寺的写景散文足踏白玉山,探幽灵泉寺的写景散文夏季伏天溽热的气浪硬是把人逼在空调屋里,凉爽但郁闷着,喜欢山水自然之人怎可忍受这般“囚禁”?出去走走,望望天上的云淡云浓,看看水里的蒲草丛丛及白鸭凫水;虽然汗涔满身,但心里是舒朗的。

潺潺河畔的善应,只需50分钟的车程便可到达。

水碧柳青,水草茂盛,这里的人们可真幸福啊!傍水而居,可以在清澈的流水里洗衣,可以在水边养鸭,还可以沐着柳风看着柔水乘凉消夏……。

一排石块横断水面,溪水从石块间欢快地穿流着;有大人带着小孩在水里嬉戏着;姑娘和少妇们在河边洗衣,把脚浸在水里说笑着;僻静处有几支钓客的鱼杆斜翘着。

流水淙淙,小桥横跨,亭台廊榭,唱腔混在弦音里一起缥缈,悠闲时光伴着流水滑向远方,这不由让人联想到江南水乡的韵味。

一条河连结着小南海和彰武两个水库,恰似一副翘翘板,其材质是水晶的。

这里的人们岂不都在这副精美的翘翘板上了吗?沿着河岸向西,欣赏着两岸的风景。

南海古庙依然精致地镶嵌在溪流东岸、碧水绿树之间,与对面的小南海石窟隔河相望,像两位高龄老人长相厮守着。

善应镇正西有座不大也不小的山峦为白玉山,因山上盛产白玉而称名;虽然白玉石的品相不是很好,但经过雕琢仍可为建材中的上品,依然可以展示出特有的美丽。

站在白玉山脚下,抬头可见山腰里的长春观肃穆在陡峭台阶的顶端,高高在上的超脱尘俗,神圣而庄严在人们的仰慕里;依山势层层递进的院落供奉着人们心中的依赖,神的面容有的喜笑有的威严,善男信女的头在他们的脚下缓缓叩下,从唐代连绵至今天,一直叩向更久的未来。

信仰马氏的人不懂得神界的玄奥,但浸在肃穆的气氛里,身心不知不觉中虔诚起来,不敢有半点的轻浮和亵渎,从行为直到心底。

灵泉寺是既定的目标,从长春观南侧向西继续上山;告别了长春观顶院,踏着白玉石阶向西北方向进发,悠悠思绪触及历史的渊源;曾经的帝王用白玉为栏作阶,那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而今在这极其普通的荒山野道上竟然玉石遍地,任何人无论高低贵贱均可以踏着玉石台阶向上攀登,并可随手捡拾玉石,这是何等的宝地呵!仔细观看这里的玉石,乳白带灰,隐约着剔透的质感。

1203大连丹东旅顺东港凤城五日游游记

1203大连丹东旅顺东港凤城五日游游记

大连丹东旅顺东港凤城五日游五一放了七天假,看天气阳光明媚,不去旅游真有点辜负了这大好春光,所以一放假就背包走了,当然了走之前还是做了些功课的。

本来打算去南方但考虑人多玩不透,所以最后选择了省内的线路。

第一天早上九点多坐沈阳到大连的高铁,三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下火车后先订了5月1日大连到丹东的客车票,因为从大连到丹东坐火车要很长时间,客车只有三、四个多小时,发车地点在火车站对面胜利广场。

第二件事找明天到旅顺的发车地点,打听了很多人,费了些周折,后来发现其实也很好找的,在大连客运站附近。

然后入住酒店稍作调整就开始行程了,老虎滩海洋公园通票210元,网上订还能便宜,在老虎滩只有购买通票进公园里才能看到海,如果只想看海,老虎滩这个景点就可以略过。

因为在星海广场可以看到大海,还可以喂海鸥,从火车站有公交车到星海广场,星海广场有很多游乐项目,游完星海广场建议沿海滨栈道步行,可以随时欣赏海景,还可以有机会到海边近距离接触大海,在海滨路栈道边有一处可以下到海边的台阶,那就是金沙滩海滨浴场,虽然地方不大,虽然收费(每人2/元),但是能触摸到大海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走到大连森林动物园就有公交车了,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线路返回。

第二天旅顺一日游,旅顺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港口,听大连当地人说,来大连旅游不到旅顺不算真正的旅游。

按行程先到龙王塘看樱花,到龙王塘可以在大连客运站坐站前广场到旅顺的公交车,方向是旅顺南路,不是旅顺北路。

到龙王塘22站3元,下车步行10分钟就到了,票价20元。

由于今年天冷的时间比较长,5.1的时候还没有达到满园樱花盛怒开放,有些处于含苞待放中,园区面积不大,1个多小时就能走完。

以前一直不知道樱花和桃花的区别,欣赏以后知道了,樱花的花瓣要大些,有小枝托着花瓣,一个枝芽上能有好几朵樱花。

此外,樱花树的树干是白色的,看着怒放的成片的樱花在风中摇曳颤抖仿佛是在向游人招手,徜徉花海中静静观赏,心中的那朵花也开了绽放在脸庞,花香沁入心脾让人陶醉。

定州游记作文

定州游记作文

定州游记作文早就听说定州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一直心心念念想去看看。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踏上了定州之旅。

从家里出发,一路上我都兴奋不已,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对定州的种种想象。

当车子驶进定州城,我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

古老的城墙巍峨耸立,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我第一站来到了定州塔。

这座塔可真是壮观啊!站在塔下,我仰着头,脖子都酸了还没看到顶。

听旁边的导游说,定州塔有八十多米高呢!我绕着塔走了一圈,仔细观察着它的每一处细节。

塔身上的浮雕精美绝伦,有的是佛像,有的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

我不禁感叹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这得花费多少心血才能完成这样的杰作呀!走进塔内,沿着狭窄的楼梯往上爬,那感觉就像是在探险。

每上一层,我都要停下来喘口气,顺便从窗口往外瞅瞅。

从高处俯瞰定州城,那种感觉真是奇妙极了,大街小巷尽收眼底,来来往往的人们就像小蚂蚁一样忙碌着。

从定州塔出来,我又去了定州贡院。

一进门,就能感受到那种浓厚的历史氛围。

一间间考棚整齐排列,我走进其中一间,想象着当年的考生们在这里奋笔疾书的场景。

那时候的他们,心里肯定既紧张又充满期待吧。

贡院里有一个展示古代考试用品的房间,里面有笔墨纸砚,还有各种作弊的工具,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我看着那些小小的作弊夹带,心里想,古代人为了考个功名也真是绞尽脑汁啊,不过作弊可不好,还是要靠真本事才行。

中午的时候,我的肚子开始咕咕叫了。

我来到了一家当地的小吃店,准备尝尝定州的特色美食。

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香味。

我点了一份定州焖子和一碗手擀面。

不一会儿,美食就端上桌了。

先说这定州焖子,外表看起来像一块大肉糕,切得薄薄的,煎得两面金黄。

夹起一片放进嘴里,嗯,外酥里嫩,满口留香。

焖子里面还有肉粒,吃起来很有嚼劲。

再配上蒜汁和辣椒油,那味道,简直绝了!手擀面也特别棒,面条粗细均匀,很有劲道。

汤头是用大骨熬制的,鲜香浓郁。

上面还撒了一些葱花和香菜,绿油油的,看着就有食欲。

雨中登白玉山

雨中登白玉山

雨中登白玉山每一处风景,都见证了祖国母亲沧海桑田的变化;每一座山川,都诉说着中华民族辛酸荣辱的变迁。

——题记虽然在旅顺这座宁静的城镇度过了每一次暑假,虽然每一次抬头仰望都能眺见那云雾中的白玉山塔,然而我的脚步却还未踏上那片历史悠久的白玉山。

可是就在今年的暑假,我完成了梦想,登上了那个让我心向神往的地方。

在这个飘着细雨的清晨,一家人出发了。

晨雾时刻环绕着我们,温柔的雨丝抚着手臂,使人有种别样的清凉。

在一片朦胧中,迈着陈苔密布的石阶,一级一级的向上攀登着。

清晨的天空像一张白纸,没有一丝自然的色调。

路两旁的土地也被润湿,雨点轻飘在石阶上,点点滴落的声音更是使清凉的空气也变得严肃起来。

终于迈向最后一个石阶,一座高大庄严的塔便闯入了整个视线。

在灰白的天空下,这座巍峨的白玉山塔更显出它的庄严肃穆,像是在向我诉说它道不尽的辛酸。

这座塔虽生于中华土地,可它曾经摆放过那些为争夺中华土地而打得头破血流的日本士兵们的骨灰。

他俯瞰整个旅顺,目睹了多少的战争多少人民的流离失所!如今,旅顺人民赢得了胜利,迎来了和平。

我在他严肃的身躯下,似乎也能感受到它的一丝欣慰。

绕过白玉山塔,眼前便豁然开朗,整个旅顺的大街小巷,和远处无际的海洋。

全部尽收眼底。

雨雾中的旅顺口,是那么安宁祥和,仿佛还在沉睡着,丝毫看不出这里曾经炮火纷飞,人民苦不堪言。

那一段段耻辱的历史仿佛就在我眼前上映:一百二十年前,日本侵掠者的铁蹄无情地踏上了这片宁静的山村,闪着冷光的屠刀染红了每一寸土地;一般年前的这里,日本与俄罗斯之间的你争我夺,夺取了不知多少无辜中国百姓的生命。

乌云开始变得凝重起来,绵绵细雨似乎也在和我一起为那些逝去的生命而叹息。

一声汽笛声响,将我从历史拉回到现实,顺着声音望去,我看到了,那声音来自于军舰的长鸣,在如今的旅顺港口里,一字排开,停靠着许多的军舰,它们威武的身躯,让我振奋,它们长鸣的汽笛声让我心情激荡,这就是如今保卫着我们祖国的钢铁长城,这就是我们祖国强大起来的飒爽英姿。

游白玉山塔作文

游白玉山塔作文

游白玉山塔作文你知道白玉山塔不?那可是个特别的地儿,我前儿个刚去溜达了一圈,这就来给你唠唠。

我刚到白玉山脚下的时候,抬头一望,嚯!那白玉山塔就高高地立在那儿,像个威严的巨人。

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的,就像是给这巨人站岗的小兵。

这山啊,虽然说不是那种高耸入云、爬起来累死人的,但也足够让我气喘吁吁的了。

沿着山路往上走,路边的小花小草可精神了。

我一边走一边想,这些小家伙是不是也在欢迎我来参观白玉山塔呢?走着走着,就离白玉山塔越来越近了,这时候就能更清楚地看到塔的模样了。

塔是白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白得晃眼,怪不得叫白玉山塔呢。

等我终于走到塔跟前,那感觉可真不一样。

塔的建筑风格很独特,有一种古朴又神秘的气息。

我围着塔转了一圈,就像在打量一个刚刚认识的朋友。

这塔的每一块砖石似乎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虽然我不是啥历史学家,但站在这儿,也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

我走进塔里,里面有点昏暗,但是很凉快。

楼梯是那种盘旋而上的,我小心翼翼地往上爬,每走一步都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在塔里回响,就像塔在和我悄悄地对话。

爬到一半的时候,我从窗户往外看了一眼,哇,外面的景色真是美极了。

远处的大海波光粼粼的,就像一块巨大的蓝色绸缎,海面上还有小船像小蚂蚁似的在慢慢地移动。

等我好不容易爬到塔顶,那风呼呼地吹着,把我一路爬上来的疲惫都给吹跑了。

从塔顶俯瞰,整个城市的景色尽收眼底。

那些高楼大厦看起来就像一个个小盒子,街道就像一条条丝带把它们串起来。

我在塔顶站了好久,就这么看着下面的世界,感觉自己像是个国王,在俯瞰自己的领地。

不过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我也不禁感叹这白玉山塔见证的历史变迁。

它就像一个沉默的见证者,看过了无数的喜怒哀乐,经历了风风雨雨。

在塔上玩够了,我又慢悠悠地走下山。

下山可比上山轻松多了,我一路哼着小曲儿,还时不时回头看看白玉山塔。

这次游白玉山塔可真是一次很棒的经历,我想,这地方我以后肯定还会再来的,毕竟它就像一本厚厚的书,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旅顺白玉塔的故事

旅顺白玉塔的故事

旅顺白玉塔的故事旅顺白玉塔:承载历史记忆的见证位于我国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的白玉塔,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建筑。

它见证了近代中国的一段苦难史,也成为了今天人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的场所。

本文将为您讲述旅顺白玉塔的故事。

一、白玉塔的由来旅顺白玉塔,原名“表忠塔”,始建于1907年,竣工于1909年。

这座塔是为纪念中日甲午战争中为保卫旅顺而英勇牺牲的清军战士而修建的。

塔名“表忠”,意在表达对英勇烈士的敬意和怀念。

二、白玉塔的建筑风格白玉塔是一座八角形塔,高约63米,共分七层。

塔身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外观典雅,气势雄伟。

塔内设有螺旋楼梯,可登塔远眺。

塔座周围有石栏围绕,两侧有石狮守护。

整座塔既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又融入了日本建筑特点。

三、白玉塔的历史变迁白玉塔建成之后,历经了多次战争和政治变革。

在日俄战争和抗日战争期间,白玉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白玉塔进行了修缮和保护,使其恢复了往日的风貌。

四、白玉塔的传说与故事关于白玉塔,当地流传着许多传说和故事。

其中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讲述了一个年轻战士在修建白玉塔时,为了救一个落水的小孩而英勇牺牲。

后来,人们在白玉塔下为他修建了一座衣冠冢,以纪念他的英勇事迹。

五、白玉塔的现实意义如今,旅顺白玉塔已成为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缅怀先烈。

白玉塔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变迁,提醒着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总结:旅顺白玉塔是一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见证,它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苦难史,也展现了中华民族英勇抵抗外侮的精神风貌。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参观白玉山塔有感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参观白玉山塔有感

勿忘国耻,砥砺前行———参观旅顺白玉塔有感在大连旅顺的白玉山上有一座“耻辱塔”—白玉塔,在1985年以前,它叫“表忠塔”。

这是1907年6月,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东乡平八郎和第三军司令官乃木希典为“记功”修建的。

1904年2月,日俄战争在中国的领土上爆发。

日本和沙皇俄国为了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大打出手。

俄国遭遇了一系列的惨败,伤亡达14万余人,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几被全歼。

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去,作为胜利一方的日本,就迫不及待地在中国伤痕累累的土地上,堆砌起充斥着殖民罪恶的“表忠塔”,以此来炫耀“战功”,大肆鼓吹军国主义。

参观时有同学疑惑,时至今日,为什么不把这座“耻辱塔”炸掉?如果毁灭物质就可忘记疼痛,那对于历史,我们该有多么健忘?在我看来,“表忠塔”更像一把匕首,它深深地扎进中国大地,因为痛,所以时刻保持警醒!大连旅顺,见证了中华民族浸染着历史血泪的屈辱历史。

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的一幕幕。

历史终归是历史,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历史流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

以往的历史与其说是句号,不如说是感叹号,甚至是更多的问号。

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

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侧面或片段,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痛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当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

曾饱尝战祸之苦的中国人民,深知和平之宝贵,因而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珍爱和平,并且坚定不移地维护和平。

大连游记初二作文600字【优秀10篇】

大连游记初二作文600字【优秀10篇】

大连游记初二作文600字【优秀10篇】大连游记作文篇一20xx年我回到东北过暑假。

一个周末,舅舅带我们去黑龙江著名景区—五大连池旅游。

我们从家出发,车行将近五个小时才到五大连池市。

我们先游览了黑龙山。

这是座休眠的火山,它曾在清朝康熙年间喷发过。

一望无际的黑色岩石蔚为壮观。

我抚摸了黑岩石,不仅棱角很尖锐,而且上面还有种被烧焦的感觉。

真不敢想象1719年火山喷发时的景象是多么的恐怖,居然相隔几个世纪还能向我们传递这样精确的信息,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看完雄伟的山,该去看秀丽的水了。

我们接着游览了药泉湖和二龙泉。

这两个湖虽都有矿泉水,但两处的水质却大相径庭。

药泉湖的水是纯正的,虽然有股铁锈味,但那毕竟是没有经过加工的矿泉水,十分健康。

据说,有些住在附近的人,每天都去那里接矿泉水喝。

而二龙泉的水是冰镇的,特别的凉,所以用手去接水的时候会有一种被冻僵的感觉。

但正所谓“苦尽甘来”,虽然手感很凉,但喝进嘴里的水却很甜,很好喝。

在去下一个景点的路上,我发现了一个花坛,我说:“你们看,那儿的景色多美,我们去照张像吧!”舅舅、舅妈、姐姐,就连对花完全不感兴趣的哥哥也下车了。

我们绕过花坛,走上小道,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好大的一个荷花池出现在我们眼前。

池中长满了翠绿的荷叶,一片挨一片,一片挤一片,一眼望不到边,满眼碧绿。

“咦,你看这个!”姐姐捅了捅我。

我转过身来,发现在池边的一朵荷花,仔细端详,发现花瓣上托着一滴晶莹剔透的水珠,像一颗闪亮的珍珠。

我感叹道:“真是太美了!”后来,我们又游览了地上冰河、冰洞、药泉山和龙门石寨,它们各具特色,给我留下美好印象。

五大连池是个让我难忘的地方,我为故乡有这么壮美俊秀的景观而感到骄傲!大连游记作文篇二大连游记今天我来到风景如画的大连,大连是大东北的一座沿海城市。

大连历史悠久,也是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所在地。

第一天,我来到了东鸡冠山,这里拥有碧绿的树木,许多不知名野花。

不过却是日俄战争的主战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玉塔游记
文金牛棚
一白玉塔下的徘徊
如果你到旅顺口,一定会看到白玉塔,也很有可能跟我一样,情不自禁的去白玉山登塔。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在旅顺呆了一个多月,而且,还住在白玉山下的宾馆里。

每天,朝阳或者夕阳都会把白玉山镶上金边;每天,雾霭都会给白玉塔笼罩上一道光圈。

旅顺人告诉我,白玉塔是日本人建的,当时叫做“万忠塔”,是为了纪念日俄战争战死的日本人的。

听到这,我不禁一个冷颤,原来白玉塔是一个墓碑?
可是每天拉开窗帘,抬头就看到那个像烟囱一样的柱子;出门头顶也是竖着剑柄一样的柱子;晚上睡觉,如果没有拉窗帘,头刚好冲着黑黢黢的酒瓶子一样的东西,不禁让人忌讳。

虽然很多同事从白玉山游览回来,绘声绘色、赞不绝口,挑逗着我的好奇心;可是工作太忙了,到旅顺半个多月,我白天都没有空闲时间,也就不可能去墓碑一样的白玉塔游玩。

潜艇博物馆
电岩炮台风景点正门
我不喜欢翻看中国近代的历史书,可是,旅顺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图库,一个人在旅顺游玩,很容易有自闭和寂寞的感觉,而空旷的海边、公园、纪念塔,乃至于空荡荡的街道,让人时时想起,这里曾经是日本和俄国人占领过的土地!很多同事去看过了旅顺口监狱遗
址,跟我讲累累白骨,绞刑架,运尸桶;我自己也参观了电岩炮台、黄金山浴场、太阳沟风景区。

我看到,苏联的纪念塔一座又一座,人们在塔下跳着广场舞,在汉白玉的塔前驻足观望;而日本关东军和关东州的府邸遗址大门紧闭,关东州院内杂草丛生,阴森荒凉。

苏联的纪念塔
我已经在旅顺生活了20几天,慢慢习惯了旅顺青山绿水、夜市烧烤、农村果园式的小城生活。

旅顺口军港公园总是人头攒动,黄金山、老铁山、军港、团雾、高昂的雄狮雕像、突兀的炮筒、云集的军舰、奔忙在白云山隧道的车流,还有头顶的白玉塔。

我已经在白玉山
下走过很多回,该去看一看这座日本风情的白玉塔了。

二第一次登白玉山
厂里维修的工作基本结束了。

吃过晚饭,去白玉山下走走吧;天还早,夕阳在白玉塔那儿。

顺着广场舞的歌声,就看到和平广场那儿人山人海,穿着整齐、步调一致的广场舞正热闹,篮球场里比赛正酣,广场一角,2个舞鞭子的打出阵阵霹雳声响,孩子们也踩着滑板、骑着小车,欢快的飞奔。

相对于偌大的广场,和平纪念碑略显矮小,在高大的白玉山下,相形
见绌。

我要去的白玉山就在和平广场西边,隔着马路,就是白玉山隧道和上山的石梯。

白玉山下的隧道
从广场走到白玉山隧道口边,我一边打着电话,一边飞快的走到石梯处。

牛在电话里不断叮嘱着“不要登山”,我边应和着边往上爬,一个趔趄,趴倒在石梯上。

山林好深啊,石梯上一个人都看不到,而因为石梯在山的东侧,傍晚时分越发显得昏暗。

起身,准备下山。

刚好从山下上来一个中年男人,一边听歌一边往上爬,并很快走到了我前面。

我犹豫了一下,决定跟着他继续向前。

石梯很陡,两边都是密密匝匝的树木藤条,路灯很多不亮或者破了灯罩,发出些许的光,石梯两侧是很多垃圾和枯草,不时有一个凉亭,已经掩盖在幽暗中。

中年男人很快走得很远了,迎面只走来一对老人,一前一后的路过我,然后,又剩下我一个,踟蹰前行。

石梯上显示“你已经走了300级石梯”,我不禁有了力气,加紧赶路。

终于,从树的缝隙里,可以看到白玉塔了。

595级,我走完了最
后一级,眼前是白玉塔的塔座,却空无一人,有一个盘绕的梯子可以上到白玉塔下的平台。

拾级而上,平台上是另一番景象,游人如织,正拍照或浏览,黑色的白玉塔矗立眼前,高大而阴森,远方的夕阳如一抹彩带,慢慢掩映在夜色中。

我没有走近白玉塔,而是被眼前和身后的风景迷住了。

白玉山165米,可以俯瞰整个旅顺口市区和军港,登高望远,气象万千。

我看到,旅顺仿佛镶嵌在山林和海洋中的一块宝石,高楼大厦林立,旅顺口军港又刚好被群山环绕,仅有一个很狭小的口子与黄海相连,黄金山、老铁山和鸡冠山像南天门的守卫一样,这样一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堑堡垒,无怪乎当年李鸿章慧眼识宝,敢以黄金、白玉称呼这里。

平台靠海一侧,有一块石头上雕刻着“旅顺口”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与旅顺口军港公园里的字一样。

这块平凡的石头,吸引了所有拍照的人们,而身后的白玉塔,似乎被遗忘和忽略了。

我没有去近看白玉塔,而是顺着平台西侧的环形梯子下到盘山公路,准备下山了。

一路上,很多人才刚刚沿着公路上山,他们中有恋人,有带着孩子的一家三口,有带着孙子的老人,也有很多下山的汽车。

白玉山缆车就在公路不远,已经下班停用了,而路边的灯塔开始闪耀,古炮静静的靠在路边,凄厉的鸟鸣响彻山谷—山腰有一个鸣禽苑,在“百顺图”附近。

环山公路的尽头,是和平广场靠近海岸桥的一边。

广场舞依然热热精彩,我的第一次白玉塔旅游,仿佛探险一样,终于结束了。

三再访白玉塔
爬白玉山,最好还是日当午的白天,选万里无云、“秋高气爽”的日子,才更能够看到旅顺口的美不胜收。

在一个周日的中午,我带着背包,沿着上一次的路线,再次去爬白玉山。

太阳正当头,石梯上阳光斑驳,但气温不高,我穿着长袖的外套,只略略有点汗。

因为心情好,我一口气跑了100多级石梯。

石梯上依然人很少,两个孩子在我身边跑过,后边是他们的两位妈妈,在边聊边下山,不忘吆喝着“慢点跑,别摔倒了。

”在日本,妈妈们会这样喊吗?网络上关于日本式的教育,据说残酷得多。

轻快的走过“300级”,走过凉亭,在斑驳的林间光影里看飞鸟、老树、野花。

我喜欢这种随遇而安的旅游,没有时间限制,没有固定的目标,只是让双腿带着眼睛走路,让思绪跟着景色飞舞。

这么快就到了595级石梯,前方是玻璃门和大厅,还有左前方的环形的梯子。

我没有去玻璃门和大厅,而是径直沿着环形的梯子爬上3楼的平台,然后突然,豁然开朗的景色在眼前打开。

你只管放任自己的眼睛,跟随相机去收获风景,去一遍一遍得扫描这蓝天、青山、碧海间的都市繁华、水乳交融,你会惊叹于海天的辽阔,不,你会发现世界是多么渺小,都尽在脚下,尽收眼底,而纵横百年的荣辱,不过是脚下的弹丸之地,当年的运筹帷幄、阴谋诡计、血流成河、戎马生涯、刀山火海乃至土崩瓦解,都早已经被历史的风雨冲干涤净,而这里的美好,现在并将永远属于华夏人民,属于真正热爱、建设、保护并扎根于这里的中国人民!
在写着“旅顺口”的石雕前,一对老人谦让的等待着,让我得以拍下这张单纯的风景照。

我款款信步于白玉塔下的平台上,以一个主人翁自居。

我缓缓走到白玉塔下,以胜利者的姿态审视。

白玉塔仿佛一个历史的典故,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疼了,才知道腐朽和懒惰的代价。

白玉塔沉重而穆杀,它强加于白玉山,如一把利剑,刺痛了5000年的骄傲和迂腐,唤醒了100年的抗争和努力。

那紧闭的塔门,冰冷的铁锁,脱落的混凝土和暴露的钢板,正是侵略者腐朽的戾气在霉烂和消散吧,青山绿水,注定将涤尽屈辱和暴戾,让勇武、荣光和闪耀重归于我华夏儿女!
我环绕白玉塔的塔底半圈,从塔的正门向兵器博物馆方向走去,那儿是一座炮台和一群和平鸽,人们在炮台和鸽子间拍照留念。

文与武,战争与和平,富国与强兵,这些看似矛盾的东西,都是在统一中彰显本色。

没有强兵,哪有和平!没有勇武,哪有文治?
我沿着环山公路下山了,一路的风景更好。

加农炮、灯塔、百顺图、鸣禽苑、军港……,风景源于发现的眼睛,旅游不仅仅是看风景,更是追寻一种心情,而两次来白玉山看白玉塔,让我领悟很多。

而真正领略白玉山的,还是那些天天到山顶遛弯的人们,他们熟悉白玉山的一草一木,过去、现在,也在陪伴着白玉山走向未来。

而所谓的“万忠塔”,不过百余年的陈设,也注定会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以一个失败者的姿态。

我作为万忠塔,不,是白玉塔的一个参观和记录者,希望,那段历史永不再来!
四后记
下山后,我去了旅顺博物馆,在那里找到了“鸿胪井石刻”的拓印,那是唐朝管辖辽东半岛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历史见证。

现在,“鸿胪井”依然守候在黄金山脚下;而石碑却被日本人作为战利品运到日本皇宫,至今没有归还。

战争就是这样真实而残酷,就如“万忠塔”深深刺入白玉山一样,真实而沉痛。

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以史为鉴,不忘国耻,面向未来,不忘初心,白玉塔就能够成为一座碑,时时警醒世人,催人奋进。

而当今中国,需要的就是励精图治,富国强军,唯此,才有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

鸿胪井石刻
完稿于2018-6-2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