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17学年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黄洋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与解析答案Word版

合集下载

广元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广元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广元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8小题,共24分) (共8题;共22分)1. (3分)(2019·郸城模拟) 观察身边的物理,下列估测最不符合实际的是()A . 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B . 百米赛跑世界纪录是9.58sC . 人教版八上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5cmD . 某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2. (3分) (2018八下·福安月考) 运动会上,200m决赛,中间过程小华落后于小明,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华的平均速度大B . 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华的平均速度小C . 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 . 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3. (2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 .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实像C .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D .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4. (2分) (2017八上·太仓期末)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 m/sB .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 . 傍晚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 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5. (3分)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应先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B .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可以不让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C .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D . 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不用指尖抵住试电笔上端的金属帽6. (3分)在寒冷的北方,河水上面结成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零下1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冰的上表面为﹣10℃,下表面是0℃B . 冰下被覆盖的水的温度低于0℃C . 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D . 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0℃7. (3分) (2016八上·南开期中) 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 月亮是自然光源B . 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C . 小孔成像中,若将蜡烛远离小孔,像将变小D . 粗糙的电影幕布发生了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 (3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吸热的是()A . 草叶上形成的“白霜”B . 草叶上的露珠C . 湖水结冰D . 冰雪消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共10题;共20分)9. (2分)(2018·盐城) 2018年5月20 日,中华龙舟大赛在盐城洋湾生态旅游景区开幕,一时间鼓声雷动、挠桨飞舞,鼓声是由于鼓面________发声,通过________传播到观众耳朵,运动员使用的船桨是________ (省力/费力)杠杆,10. (2分)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对同一物体测量了4次,测得的数值分别2.41cm、2.42cm、3.41cm、2.41cm.(1)4次测量过程中,发生测量错误的是________ ,计算平均值时________(选填“要”或“不要”)去除该数据.(2)该物体长度的平均值是________11. (2分)一个美丽的氢气球吊着重物在空中缓缓上升,如图所示,在上升过程中,若以气球为参照物,重物是________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2017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7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7年四川省广元市初中升学考试物理(满分90分,考试时间7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后括号内)1.(2017四川省广元市,1题,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学楼走道的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调来控制电路的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等C.轮船“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在水中能传递信息的特征D.中考期间在考点周围“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C【解析】声控开关是根据发出的声音大小来控制电路,A错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错误;声呐系统是根据超声波回声定位的原理传递信息,C正确;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D错误。

【知识点】响度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利用噪声2.(2017四川省广元市,2题,3分)下列光现象中,说法正确是()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B.小明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所成像逐渐变大C.人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比水中的实际位置浅D. 太阳通过树叶的小孔,形成的倒立缩小的虚像【答案】C【解析】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是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A错误;平面镜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无关,B错误;人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是光发生了折射,看到水中鱼比实际位置要浅,C正确;太阳通过树叶的小孔,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D错误。

【知识点】色散平面镜成像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3.(2017四川省广元市,3题,3分)以下几条摘录出自小李在学习内能一章时的学习笔记,其中不正确的A. 扩散现象能在固体中发生B.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不是同时存在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 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答案】B【解析】扩散现象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发生,A正确;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B错误;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冰熔化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正确;摩擦生热是对物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正确。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2016-2017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旺苍县黄洋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A.用探伤仪给金属内部检查B.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D.用超声波美白牙齿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响度大小来判断不同人的讲话声B.动物和人的发声频率X围和听觉频率X围是一样的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声源处减弱噪声D.人耳能听到的是声波,听不到的就不是声波3.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A.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C.岸──空气──鱼D.岸──水──鱼4.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微弱的声音C.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5.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A.乙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B.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C.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D.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等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6.小明和小丽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灯B.路边的树木C.小明D.驶来的校车7.下面形容声音的“高”,指音调的是()A.引吭高歌B.高声喧哗C.这首歌声音太高,唱不上去D.听不见,声音高些8.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9.世界上跑最快的动物是猎豹,它捕猎时的速度可达36m/s;飞最快的鸟是褐海燕,速度可达5km/min;游最快的鱼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猎豹、褐海燕、旗鱼B.旗鱼、猎豹、褐海燕C.褐海燕、猎豹、旗鱼D.褐海燕、旗鱼、猎豹10.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11.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中国国际救援队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被埋者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方法之一是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其目的是()A.利用声传递能量 B.将周围物体砸开C.消除寂寞D.利用声传递信息12.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超声波具有能量,利用高频超声波可以清洗眼镜片B.超声波也是声波的一种,它的传播也需要介质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D.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比普通声波快1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D.“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14.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cm,宽为18.3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mm B.1cm C.1dm D.1m15.下列事列中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是否异常B.医院里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C.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D.轮船上装有声呐系统16.正在建设的成渝城际高速铁路全长为306km,计划2013年底建成通车.它的建成将会给沿途经过的资阳、内江、某某等市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其中内江至某某的里程约为135km.若通车后某列火车当日早上到内江后,从内江开往某某的启程、到站时刻如图所示,则这列火车从内江到某某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8:308:57启程时刻到站时刻A.120km/h B.300km/h C.200km/h D.350km/h17.下列有关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B.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C.在中考期间考场附近机动车禁鸣喇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在校园内植树可以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1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人们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制成的声呐可以测海底深度C.主要交通道路上设置的噪声强度显示仪可以消除噪声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9.《吕氏春秋•自知》中记载一个《掩耳盗铃》的故事,后来常用该成语来比喻不能欺骗别人,只能欺骗自己.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20.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8s内通过的路程为40米,它在前一半路程内的速度为m/s,在第6秒内通过的路程为m.21.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中考考场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这是从控制噪声.22.9月6日,中国女排在郎平的带领下,夺得2015女排世界杯挂冠,这是中国女排第八次荣膺世界冠军.如图所示,比赛场上,队员击打球的声音不时传来,可知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女队员在比赛中不时叫喊,发生的音调比一般男队员(选填“高”或“低”)23.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24.“山不转水转,水不转呀山也转”这两句话中的“山不转”选的参照物是.“山也转”选的参照物是,说明运动和静止的性.25.有人形容歌手李健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李健声音的比较独特;李健自弹自唱时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26.完成下列单位转换(1)50μm=km (2)45min=h.27.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有关.向一个空暖水瓶中灌水,有经验的人凭声音就可知瓶是否灌满.这是因为水灌得越多,空气柱变得越,气柱发出的音调越.28.烟花爆竹爆炸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而产生噪声;放爆竹时小朋友们往往用手捂着耳朵,这是从处减弱噪声;晚上从远处看烟花,总是先看到亮光后听到声音,说明在空气中光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声速.29.2014年5月30日,在某某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声波获得信息.30.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棉花堵住耳朵睡,丙同学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为甲是,乙是,丙.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31.如图所示,刻度尺B的分度值为,刻度尺A的读数为cm.32.某同学在做研究甲、乙两物体运动规律的实验探究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时间与路程的图象,由图中可以看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应当是,在第min时,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相等,在第2min 钟末,甲通过的路程是乙的倍.33.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3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速度计算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某某息回答:V AB=cm/s;V BC=cm/s(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四、计算题35.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某某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则:(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多少小时?(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某某需要多长时间?36.X宁乘坐一辆出租车,如图所示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2)出租车的平均速度.2016-2017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旺苍县黄洋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A.用探伤仪给金属内部检查B.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D.用超声波美白牙齿【考点】声与信息.【分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根据题目所给具体事例,分析与信息有关的内容.【解答】解:A、用探伤仪给金属内部检查,来反馈物体内部的信息,属于声音传递信息,故A正确.B、利用超声传递的能量,将人体内部结石击碎,故B错误.C、利用超声传递的能量,将灰尘与眼镜分离,故C错误.D、利用超声传递的能量,将污垢和牙齿分离,起到美白的效果,故D错误.故选A.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响度大小来判断不同人的讲话声B.动物和人的发声频率X围和听觉频率X围是一样的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声源处减弱噪声D.人耳能听到的是声波,听不到的就不是声波【考点】音色;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A、声音的三个基本特征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人说话的特点是不同的.B、动物和人的发声频率X围和听觉频率X围不同,有些人不能听到的声音,有些动物能听到.C、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传播;在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X围是:20Hz~20000Hz,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解答】解:A、不同人讲话时,声音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我们根据这一点,就可以对说话者进行分辨.故A错.B、动物和人的发声频率X围和听觉频率X围是不一样的.故B错.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故C正确.D、人耳能听到的是声波,听不到的超声波和次声波也是声波.故D错.故选:C.3.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A.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C.岸──空气──鱼D.岸──水──鱼【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要知道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快.【解答】解:人走路产生的声音可以在空气﹣﹣水中传播,也可以在岸﹣﹣水中传播;在水中的鱼可以通过以上不同的途径接收到声波,由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快,所以其接收途径主要是岸﹣水﹣鱼.所以选项A、B、C都不是主要途径.故选D.4.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微弱的声音C.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考点】声音的产生;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没有不振动发出的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传声还在继续;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声不一定被人听到(超声、次声等).【解答】解:A、声音的产生条件就是振动,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B、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没有不振动产生的声音,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故C错误;D、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可能不在人的听觉X围、可能响度太小、可能没有传声介质,所以振动发出的声不一定被人听到,故D错误.故选A.5.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A.乙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B.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C.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D.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等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1)根据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乙车的运动状态;(2)根据甲、乙两车在40s内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v=比较平均速度;(3)分析前1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即可得出结论;(4)根据乙车在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与甲车到达此处所用时间,进行比较.【解答】解:A、由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小车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小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甲、乙两车在40s内通过的路程s=1200m,根据v=可知,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故B正确;C、由图知,前1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分别为300m、200m,则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故C正确;D、乙到达600m所用的时间大于20s,而甲到达600m所用的时间为20s,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故D错误.故选D.6.小明和小丽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灯B.路边的树木C.小明D.驶来的校车【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解答】解:站在路边的小丽相对于小明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以小明为参照物时,小丽是静止的;以驶来的校车为参照物,小丽与汽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她是运动的.故选D.7.下面形容声音的“高”,指音调的是()A.引吭高歌B.高声喧哗C.这首歌声音太高,唱不上去D.听不见,声音高些【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音调.【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A、引吭高歌是指声音的响度大,不符合题意;B、高声喧哗是指声音的响度,不符合题意;C、声音的音调太高时,往往跟不上去,符合题意;D、声音响度小时容易听不到,不符合题意;故选C.8.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考点】声音的产生.【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据此判断.【解答】解:正在发声的音叉与不发声的音叉的区别在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而不发声的音叉没有振动;由于音叉振动的幅度过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和区分,所以用“转换法”将这个实验效果进行放大;当把悬挂的泡沫塑料球紧靠在正在发声的音叉上时,音叉的振动将泡沫塑料球弹开,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泡沫塑料球的振动.以便于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故选C.9.世界上跑最快的动物是猎豹,它捕猎时的速度可达36m/s;飞最快的鸟是褐海燕,速度可达5km/min;游最快的鱼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猎豹、褐海燕、旗鱼B.旗鱼、猎豹、褐海燕C.褐海燕、猎豹、旗鱼D.褐海燕、旗鱼、猎豹【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根据速度单位的换算关系统一速度单位,然后根据速度大小比较运动快慢.=129.6km/h,【解答】解:猎豹的速度v猎豹=36m/s=36×=300km/h,褐海燕的速度v褐海燕=5km/min=5×旗鱼的速度v旗鱼=108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为:旗鱼、猎豹、褐海燕;故选B.10.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考点】音色.【分析】不同物体发声时,声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解答】解: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打开;故选C.11.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中国国际救援队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被埋者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方法之一是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其目的是()A.利用声传递能量 B.将周围物体砸开C.消除寂寞D.利用声传递信息【考点】声与信息.【分析】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解答】解:在地震中遇难,被埋在地震废墟下时,不要大声呼喊,要保存体力,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发出声音,通过声音传递信息,被搜救人员发现.故选D.12.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超声波具有能量,利用高频超声波可以清洗眼镜片B.超声波也是声波的一种,它的传播也需要介质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D.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比普通声波快【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超声波的声音频率较大,有较强的穿透能力,但超声波是机械波,它的传播离不开介质;声波方向性好、传播距离远,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和破碎能力等特点.【解答】解:A、超声波具有能量,利用高频超声波可以清洗眼镜片,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超声波也是声波的一种,它的传播也需要介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与普通声波速度一样,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D.“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1)声音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A、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故A正确.B、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B 正确.C、墙壁是固体,固体可以传声.故C正确.D、“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大,所以指的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D.14.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cm,宽为18.3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mm B.1cm C.1dm D.1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用刻度尺测长度,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记录的数据上分析,最后一位是估读的,倒数第二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解答】解:由记录结果可知,倒数第二位的数字5和8所对应的cm单位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即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故选B.15.下列事列中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是否异常B.医院里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C.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D.轮船上装有声呐系统【考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分析】声音的应用有两个方面: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等;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如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等.【解答】解: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是否异常,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B、医院里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C、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D、轮船上装有声呐系统,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故选C.16.正在建设的成渝城际高速铁路全长为306km,计划2013年底建成通车.它的建成将会给沿途经过的资阳、内江、某某等市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其中内江至某某的里程约为135km.若通车后某列火车当日早上到内江后,从内江开往某某的启程、到站时刻如图所示,则这列火车从内江到某某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8:308:57启程时刻到站时刻A.120km/h B.300km/h C.200km/h D.350km/h【考点】速度的计算.【分析】先算出火车从内江到某某用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就可解答此题.【解答】解:已知:内江至某某的里程约为135km,这列火车从内江到某某用的时间为t=8:57﹣8:30=27min=0.45h,那么这列火车从内江到某某的平均速度为v===300km/h,故选B.17.下列有关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B.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C.在中考期间考场附近机动车禁鸣喇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在校园内植树可以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考点】噪声及来源;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A、B选项分别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给出了噪声的定义.C、D选项要从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来分析.注意该题是要选取错误的说法.【解答】解: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和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所以A、B选项的说法都正确,不符合题意;C、在中考期间考场附近机动车禁鸣喇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符合题意;D、在校园内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C.1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人们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制成的声呐可以测海底深度C.主要交通道路上设置的噪声强度显示仪可以消除噪声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综合利用.【分析】A、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而响度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幅有关;B、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C、噪声强度显示仪可监测噪声,但不能消除噪声;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A、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而不是响度越大,A说法错误;B、人们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制成的声呐可以测海底深度,B说法正确;C、主要交通道路上设置的噪声强度显示仪可以监测噪声的大小,但不能消除噪声,C说法错误;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传播速度应为零,D说法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9.《吕氏春秋•自知》中记载一个《掩耳盗铃》的故事,后来常用该成语来比喻不能欺骗别人,只能欺骗自己.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盗贼所犯的错误是不能阻止别人听到铃声,既没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止声音的传播,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2)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解答】解:铃声是由于铃的振动产生,“掩耳盗铃”不能阻止声音的产生;铃声是由空气传播的,“掩耳盗铃”不能阻止声音的传播;在掩耳盗铃的故事中,除了捂住耳朵的“盗铃者”其他人仍然是可以听到声音的.故答案为:不能阻止别人听到铃声;产生;传播.20.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8s内通过的路程为40米,它在前一半路程内的速度为5m/s,在第6秒内通过的路程为30m.【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四川省广元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四川省广元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四川省广元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1分) (共17题;共48分)1. (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 五四运动B . 太阳升上天空C . 生命运动D . 铁生锈了2. (3分) (2018·自贡)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 . 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C .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D . 跳广场舞时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3. (2分)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 ,这一温度的正确读法是()A . 零下摄氏4.7度B . 摄氏零下4.7度C . 摄氏负4.7度D . 负4.7摄氏度4. (3分)在行驶的列车上,妈妈叫小孩“别乱跑”,这个“别乱跑”的参照物是()A . 铁路边的树木B . 远处的房屋C . 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D . 小孩子的座位5. (3分)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A . 速度B . 时间C . 路程D . 质量6. (3分)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A . l:2B . 2:1C . 2:9D . 9:27. (3分)(2017·扬州模拟)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 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阻断噪声传播C .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D . 声波不能传递能量8. (3分) (2019八上·龙华期中)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式,估测不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 . 徒步方队的步行速度约为4km/hB . 我国国歌播放完一首的时间为45~50SC . 空中歼﹣20梯队的巡航速度约为340m/sD . DF﹣41洲际导弹的射程大约在8000~12000km9. (3分) (2018八上·苏州期末) 唐代诗人张继的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 . 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B . 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C . 钟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D . 发声的钟离船比较近,声音传播到船不需要时间10. (3分)医用听诊器的作用是()A . 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B . 使振幅增大,响度增大C . 减少声音的分散D . 缩短听者距发声体距离11. (3分) (2018八上·中山期中) 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最有效、合理的()A . 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B . 禁止广场舞活动C . 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D . 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2. (3分)(2014·来宾) 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C .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能传递能量D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13. (2分)温度为0℃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B . 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C . 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没有水蒸气D . 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14. (3分) (2018八上·惠民期末)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 . 给水杯盖上盖子B .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处C . 把玉米用保鲜膜包裹D . 把鱼肉放入冷冻室15. (3分)在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 . 冰雪消融B . 露珠晶莹C . 霜满枝头D . 冰花剔透16. (3分) (2017八上·江苏期中) 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A .B .C .D .17. (3分)(2011·海南) 小靖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分别盛有这两种油的杯子一起放入冰箱内降温,她发现两杯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A . 密度B . 沸点C . 凝固点D . 比热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共6题;共14分)18. (3分)如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物体长度时的情景,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

2017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真题与答案.doc

2017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真题与答案.doc

2017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真题与答案此份八年级物理试卷出错率较高的题如下:第6题:考查知识点为参照物、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判断!本题根据旗帜飘向判断出风向,然后可以把火炬运动情况分为三种,即静止、顶风、顺风,三种情况;顶风时火焰飘向一定与风向一致;顺风时要分为三种情况,即火炬速度大于、等于、小于风速,三种情况。

大多数出错的同学是因为考虑不全面,或者想象不出画面,缺乏生活观察与实践经验的结果。

第9题:很多学生注意到了“回声”是个来回的过程,所以利用公式2s=vt,直接把s当成了最终的结果,殊不知本题与平时训练的习题不同,本题要求的是“直径”,而s等于半径!这道题充分暴露了一部分中学生死记习题答案的坏毛病,以后遇到熟悉的习题一定要加倍小心,题目的要求或者已知条件已经发生了改变!不要受之前做过的习题影响,要学会灵活应变,不要想当然,审题要仔细!第16题:本题考查知识点为:1.“长度读数与估读”;2.“秒表读数”。

大部分学生读长度时注意了估读,可是观察不仔细,只看到笔尖对应刻度,却没注意到起始刻度并不是零刻度!另外一部分学生没有认清分度值,甲图中的分度值为1cm,乙图中的分度值为1mm,个别学生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关于秒表读数,要分为两种情况,有些学生把两种情况弄混了,主要原因是不懂得刻度涵义,小圈刻度每一个长刻度代表1分钟,短刻度代表半分钟。

大圈中的每一个大刻度可以是已经转过半分钟后的读数也可以是转过半分钟前的读数。

第21题:该题考查了光的反射。

出错原因主要有:1.没画垂直符号;2.所画法线与平面镜明显不垂直;3.把镜面画成了虚线;4.镜面的背面没有加阴影;5.光线缺少箭头;6.法线明显没有把角平分。

第26题(2):该题主要考查了司机的反应时间与刹车时间以及相对应的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

第2问中,刹车距离没变是突破口!具体可看答案。

第27题(2):本题有点像脑筋急转弯,有些学生无法想象出具体情境,其实可以画出时间轴,然后求出小强依次到达关卡2和关卡3的时间,然后看此时间位于时间轴上的哪两个关卡之间即可解答!具体请看答案。

[物理]2017年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黄洋中学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卷和答案解析

[物理]2017年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黄洋中学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卷和答案解析

2016-2017学年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黄洋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2分)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几句话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实验中的错误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测量规则引起的D.错误是应该而且是可以避免的2.(2分)如图所示,该物体长度是()A.10.94cm B.10.9cm C.2.9cm D.2.94cm3.(2分)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禁止一切产生噪声的机器工作B.为发出噪声的机器产品制定限制噪声的标准C.住宅的窗户安装中空的双层玻璃D.在图书馆、影剧院等场所,要小心地走路、小声地说话4.(2分)小田学习科学后,对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我和妈妈都在被动抽烟。

”小田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A.分子很少运动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之间有作用力5.(2分)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3.8×108km,则月球到池中的像的距离是()A.3.8×108km+2m B.3.8×108km﹣2m C.3.8×108km D.3.8×108km×2 6.(2分)小明同学在观看学校乐队排练时,听到二胡和笛子都演奏同一支曲子时,仍能够区分二胡和笛子的声音,这是依据()A.它们的音调不同 B.演奏它们的演员不同C.它们的响度不同 D.它们的音色不同7.(2分)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 内的速度是()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8.(2分)判断下列哪一组都是光源()A.电池和荧火虫B.电池和烛焰C.荧火虫和月亮D.荧火虫和烛焰9.(2分)如图的四个图象,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应当是()A.B.C.D.10.(2分)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正方形小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在正方形上,那么地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应当是()A.正方形B.圆形C.平行四边形D.矩形11.(2分)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是有实际光线进入人眼B.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亮斑C.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D.光线经折射后总是成实像,经平面镜反射后总是成虚像12.(2分)一束平行光线射到一个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应该是平行的B.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向各个不同方向射出C.只有相互平行的那部分光线遵循反射定律D.这是漫反射现象,反射光线不遵循反射定律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3.(2分)能够的物体叫做光源。

四川省广元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四川省广元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四川省广元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20个小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8八上·防城港期末) 如图中的的物体,可近似看成是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 瀑布中下落的水B . 匀速运动的卫星C . 自动扶梯的人D . 正在上升的火箭2. (2分) (2017八上·富顺期中) 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到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在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在匀速上升,则他们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是()A . 甲上升B . 乙下降,并且比甲快C . 乙下降,但比甲慢D . 丙一定上升3. (2分)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A . 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B . 茶杯的高度是11.2C .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 . 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4. (2分) (2019八上·遂宁期末)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

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A . 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 . 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C . 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 .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5. (2分)某同学测量课本的宽度四次,记录结果为:l7.39cm、17.42cm、17.40cm、17.41cm,则课本宽度为()A . 17.41cmB . 17.40cmC . 17.405cmD . 17.42cm6. (2分)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 . “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大B . “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C . “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D . “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7. (2分)下列选项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A . 气体B . 液体C . 固体D . 真空8. (2分)两人分别站在长钢管两头,其中一人用力敲击钢管一端,另一人则将耳朵紧紧贴在钢管另一端()A . 他可以听到两次声音,分别是从空气和钢管传来的B . 他可以听到一次声音,是从钢管传来的C . 他可以听到一次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D . 什么也听不到9. (2分) (2018八上·大石桥期末) 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B . 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C . 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D . 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10. (2分) (2018八上·罗湖月考) 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对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段汽车运动的速度为B . 段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 . 段汽车的运动方向与段汽车的运动方向相同D . 汽车在内运动的路程为11. (2分) (2018八上·永定期末) 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B . 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C . 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D . 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12. (2分)(2016·扬州) 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 . 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 . 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 . 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D . 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3. (2分)在下面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是()A . 潜水艇利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B . 光线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影子C . 站在河水中的同学看到水中的腿变短了D . 汽车司机通过观后镜看到汽车后面的物体14. (2分)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B . 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C . 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D . 在医院的手术实、病房里常用紫外线来杀菌15. (2分)下面光学仪器成像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 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B . 潜望镜成像﹣﹣光的折射C . 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D . 放大镜成像﹣﹣光的折射16. (2分) (2017八上·宿豫期中)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 透过树林的阳光B . 镜中的人像C . 倒映在湖中的桥D . 看见海面下的冰山17. (2分)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白色的太阳光是最简单的光B . 人们把红、黄、蓝三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C . 照相机镜头前加滤镜是为了使像成的更清晰D . 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片后,只能通过绿色的光18. (2分)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四川省广元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四川省广元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四川省广元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共12题;共35分)1. (3分)前几年在土耳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你认为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A . 大声呼救B . 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C . 见缝隙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D . 用硬物敲击废墟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2. (3分) (2019八上·长春期末) 一条船在河中行驶,我们说船静止是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A . 河岸上的树B . 两岸的山C . 迎面驶来的船D . 坐在船上的乘客3. (3分) (2018九上·江岸月考) 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B . 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 . t2时刻物体内能比 t3小D . 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4. (3分) (2016八上·沙坪坝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 . 零刻度线已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C .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区分的D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5. (3分)(2018·自贡)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B .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 . 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液化现象D . 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6. (3分)(2017·海安模拟)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B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 . “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D .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7. (3分) (2016八上·南宁月考) 蹦极是一种极具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A . 他自己B . 地面C . 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极者D . 跳台8. (2分)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 . 熔化和汽化B . 凝固和液化C . 凝固和凝华D . 汽化和升华9. (3分) (2017八上·成都期末)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石头”,说明声音具有能量B . 光使周围变得明亮,变得温暖,说明光具有能量C . 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可驱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能,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D .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光能转化为动能10. (3分) (2018八上·宝安期中) 小明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以下是他所记录的数据:17.86cm,17.88cm,17.87cm,18.8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是()A .B .C .D .11. (3分)(2018·拉萨模拟) 如图是定州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A . 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B . 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C . 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D .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12. (3分)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 . 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是运动的B . 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受到惯性作用C . 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D .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闹钟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共5题;共22分)13. (4分)一手机正联网播放音乐视频,根据声音的________(选填乐音的特征)就能判断出唱歌者,把手机放在真空玻璃钟罩内,能看到手机继续播放视频,却听不到声音,这说明________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________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黄洋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2分)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几句话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实验中的错误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测量规则引起的D.错误是应该而且是可以避免的2.(2分)如图所示,该物体长度是()A.10.94cm B.10.9cm C.2.9cm D.2.94cm3.(2分)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禁止一切产生噪声的机器工作B.为发出噪声的机器产品制定限制噪声的标准C.住宅的窗户安装中空的双层玻璃D.在图书馆、影剧院等场所,要小心地走路、小声地说话4.(2分)小田学习科学后,对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我和妈妈都在被动抽烟。

”小田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A.分子很少运动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之间有作用力5.(2分)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3.8×108km,则月球到池中的像的距离是()A.3.8×108km+2m B.3.8×108km﹣2m C.3.8×108km D.3.8×108km×2 6.(2分)小明同学在观看学校乐队排练时,听到二胡和笛子都演奏同一支曲子时,仍能够区分二胡和笛子的声音,这是依据()A.它们的音调不同 B.演奏它们的演员不同C.它们的响度不同 D.它们的音色不同7.(2分)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 内的速度是()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8.(2分)判断下列哪一组都是光源()A.电池和荧火虫B.电池和烛焰C.荧火虫和月亮D.荧火虫和烛焰9.(2分)如图的四个图象,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应当是()A.B.C.D.10.(2分)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正方形小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在正方形上,那么地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应当是()A.正方形B.圆形C.平行四边形D.矩形11.(2分)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是有实际光线进入人眼B.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亮斑C.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D.光线经折射后总是成实像,经平面镜反射后总是成虚像12.(2分)一束平行光线射到一个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应该是平行的B.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向各个不同方向射出C.只有相互平行的那部分光线遵循反射定律D.这是漫反射现象,反射光线不遵循反射定律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3.(2分)能够的物体叫做光源。

14.(4分)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这是因为声音先经传播到水中,后再经过传播而被鱼听到。

15.(2分)与镜面成60度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是。

16.(4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m。

17.(2分)目前我国火车的最高速度为140千米/时,上海地铁列车最高速度为25米/秒,两者相比,前者速度较(填“大”或“小”)18.(4分)某种苍蝇飞行时,5s内翅膀振动2000次,频率是Hz,人类(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19.(6分)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打电话到歌厅,要求将音量放小一点。

他们减弱噪声所采用的途径是:甲在中减弱,乙在处减弱,丙在处减弱。

20.(6分)若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大穿衣镜前0.5m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是m,若此人远离平面镜2m,则像高m,像到镜的距离是m。

21.(2分)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前100m的平均速度为1m/s,后100m的平均速度为4m/s,则该物体在200m内的平均速度为m/s。

三、综合能力题(每空2分,共14分)22.(8分)如图所示的广口瓶内放一个音乐芯片,在瓶口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

(1)此时,你能听到音乐声吗?答:。

(2)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的音乐声有什么变化?答:。

(3)设想,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还能听到声音吗?答:。

(4)这个实验能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

23.(6分)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照到字表面发生了现象;而学习或工作用的台灯上有一个灯罩(如图所示),其中作用是利用光的定律将光线尽量集中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因此灯罩内表面应尽量(填“光滑”或“粗糙”)。

四、作图题(2+2+2+3+3=12分)24.(2分)画出图中的法线和反射光线。

25.(2分)在图中,根据已经画出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26.(2分)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发光物体AB的像A′B′。

27.(3分)在图中,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正好经过点P,完成光路图。

28.(3分)如图是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确定点光源S及其像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五、计算题(8+8=16分)29.(8分)一辆货车以80km/h的速度由甲地到乙地匀速行驶,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为240km,问货车由甲地到乙地用多长时间?30.(8分)2000年8月,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号核潜水艇在巴伦支海遇难,探测专家用超声波可探测潜艇的确切位置,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为1450m/s,在潜艇正上方海面向下发出超声波,从超声波发出直至接收到潜艇的回波经历的时间为0.2s,则潜艇沉没的实际深度约为多大?2016-2017学年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黄洋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2分)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几句话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实验中的错误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测量规则引起的D.错误是应该而且是可以避免的【解答】解:A、误差与错误是不同,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只能减小误差。

C、错误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测量规则引起的。

D、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故选:D。

2.(2分)如图所示,该物体长度是()A.10.94cm B.10.9cm C.2.9cm D.2.94cm【解答】解:如图所示,因为A、B记录结果,没有减去起点刻度值8cm,不符合题意,C、2.9cm没有进行估读,所以,该物体的长度是:10.94cm﹣8cm=2.94cm,故选:D。

3.(2分)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禁止一切产生噪声的机器工作B.为发出噪声的机器产品制定限制噪声的标准C.住宅的窗户安装中空的双层玻璃D.在图书馆、影剧院等场所,要小心地走路、小声地说话【解答】解:A、禁止一切产生噪声的机器工作,可以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但不实际;B、为发出噪声的机器产品制定限制噪声的标准,可以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C、住宅的窗户安装中空的双层玻璃,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在图书馆、影剧院等场所,要小心地走路、小声地说话,可以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

故选:A。

4.(2分)小田学习科学后,对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我和妈妈都在被动抽烟。

”小田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A.分子很少运动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之间有作用力【解答】解:解:吸烟有害健康,是因为烟气中会含有大量有毒的物质,如一氧化碳、尼古丁等。

由于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因此会造成旁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吸二手烟,故B正确。

故选:B。

5.(2分)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3.8×108km,则月球到池中的像的距离是()A.3.8×108km+2m B.3.8×108km﹣2m C.3.8×108km D.3.8×108km×2【解答】解:池中的水的反射面是水面,而不是水底,月球到水面的距离是3.8×108km,所以像到水面的距离是3.8×108km。

则月球到池中的像的距离是3.8×108km×2。

故选:D。

6.(2分)小明同学在观看学校乐队排练时,听到二胡和笛子都演奏同一支曲子时,仍能够区分二胡和笛子的声音,这是依据()A.它们的音调不同 B.演奏它们的演员不同C.它们的响度不同 D.它们的音色不同【解答】解:因为同一首歌的音调是相同的,因此二胡和笛子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而二胡和笛子发生的材料不同因此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因此区分二胡声和笛子声是根据音色的不同。

故选:D。

7.(2分)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 内的速度是()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解答】解:已知:t=4s,s=20m,那么物体的速度为v===5m/s,由于该物体做匀速直线直线运动,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也是5m/s。

故选:C。

8.(2分)判断下列哪一组都是光源()A.电池和荧火虫B.电池和烛焰C.荧火虫和月亮D.荧火虫和烛焰【解答】解:A、电池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萤火虫自身能发光,是光源,不符合题意;B、电池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烛焰自身能发光,是光源,不符合题意;C、萤火虫自身能发光,是光源,月亮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不符合题意;D、萤火虫自身能发光,是光源,烛焰自身能发光,是光源,符合题意。

故选:D。

9.(2分)如图的四个图象,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应当是()A.B.C.D.【解答】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福娃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

故选:D。

10.(2分)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正方形小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在正方形上,那么地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应当是()A.正方形B.圆形C.平行四边形D.矩形【解答】解:因为太阳离地面非常远,而小孔又非常小,符合小孔成像的条件,当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时会形成太阳的像(圆形的),也就是我们见到的地面上的光斑,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故选:B。

11.(2分)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是有实际光线进入人眼B.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亮斑C.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D.光线经折射后总是成实像,经平面镜反射后总是成虚像【解答】解:A、我们能看到虚像和实像,一定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不是幻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