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歌》习题3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秋歌——给暖暖》同步练习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秋歌——给暖暖》同步练习一、课内知识1.【题目】下列加黑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契合(qiè)衍生(yǎn)殷红(yān)舀水(yǎo)B.鬼祟(suì)矗立(chù)卫生(wèi)扎领带(zā)C.扒手(pá)轧钢(zhá)召见(zhào)节骨眼(jié)D.朽木(xiǔ)佣工(yòng)纤细(xiān)力能扛鼎(gāng)【答案】B【解析】A.契合qì。
C.节骨眼jiē。
D.佣工yōng。
【考点】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2.【题目】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解剖戊戌接载叱咤风云B.婆娑嘻笑撰写嘻嘻哈哈C.莅临雏菊隐秘绿草如荫D.咥息相称惺忪迥乎不同【答案】A【解析】B.嘻笑-嬉。
C.绿草如荫-茵。
D.咥息-窒。
【考点】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难度】基础题第1 页共8 页【题型】单选题3.【题目】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_____天气恶劣,这些初到庐山的外国朋友还是游兴盎然。
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这一技术。
③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A.不管沿用蜕化B.尽管采用退化C.尽管沿用蜕化D.不管采用退化【答案】B【解析】“不管”表条件关系,“尽管”是转折关系。
“沿用”有沿袭之意,而“采用”没有,这里是说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采用我国发明的技术。
“退化”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指(人或事物)发生质变【考点】4、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4.【题目】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新《劳动合同法》规定:凡符合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左右或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条件后,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子夜吴歌秋歌的练习题

子夜吴歌秋歌的练习题一、修辞方法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诗人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情?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二、描写手法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问:“行人临发又开封”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
三、抒情方式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四、思想感情咏怀古迹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五、观点品评子夜吴歌·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问:前人曾说过:“余窃谓删去末两句做绝句,更觉浑含无尽。
”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请说说理由。
六、比较鉴赏禾熟孔平仲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释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病牛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负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问:两首诗都描写了“牛”的形象,其形象意义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七、意象赏析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问:词人为何写杜鹃的啼叫声?八、意境品味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栖树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九、字词推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诗中的“直”和“圆”两字用得精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一下。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七老虎秋歌三棵树同步练习

第一单元《诗歌是跳舞,散文是走路》讲读:《老虎》、《秋歌》、《三棵树》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掐.()住狼吞虎咽.()胳膊.()雷霆.()余晖.()树脂.()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1)跨什么翅膀胆敢去凌空..?/凭什么铁掌抓一把火种?凌空:(2)当钟声敲响,/一切窒息..。
窒息:(3)落日的余晖../为劈开的树干涂上一层鲜血。
余晖:(4)伸向同伴/两个伤口像一双眼睛,表达着哀怨..。
哀怨:3、文学常识填空。
(1)《老虎》的作者是,(国别)18世纪诗人,代表作有、等。
(2)《秋歌》选自。
作者魏尔伦是法国诗歌的代表诗人。
(3)《三棵树》的作者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智利女诗人,是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因为她那富有强烈感情的抒情诗歌,她的名字被当成“”。
4、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示例: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
5.阅读《老虎》一诗,直接感受诗歌铿锵的节奏,思考诗人运用了怎样的句式,形成了这种节奏效果?6.诗歌的表达不一定是合乎逻辑的,在《三棵树》中,前面说三棵被伐倒的树是“三条盲汉”,后面又说树的“两个伤口像一双眼睛”,这两种“比喻”之间是否有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华南虎在桂林小小的动物园里我见到一只老虎。
我挤在叽叽喳喳的人群中隔着两道铁栅栏向笼里的老虎张望了许久许久,但一直没有瞧见老虎斑斓的面孔和火焰似的眼睛。
笼里的老虎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有人用石块砸它有人向它厉声呵斥有人还苦苦劝诱它都一概不理!又长又粗的尾巴悠悠地在拂动,哦,老虎,笼中的老虎,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还是想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怜而又可笑的观众?你的健壮的腿直挺挺地向四方伸开,我看见你的每个趾爪全都是破碎的,凝结着浓浓的鲜血,你的趾爪是被人捆绑着活活地铰掉的吗?还是由于悲愤你用同样破碎的牙齿(听说你的牙齿是被钢锯锯掉的)把它们和着热血咬碎……我看见铁笼里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我终于明白……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
高中语文秋歌试题

高中语文秋歌试题 2019.091,倘祥于古诗文中,如同淌过一条绵长的情感之河。
“来吾导夫先路”,这是屈原的耿耿忠心;“母、孙二人,更相为命,”,这是李密的拳拳孝心;,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秦观对牛郎织女忠贞爱情的深情慰勉;“塞上长城空自许,”,这是陆游壮志难酬的伤痛……这“情”丰厚了华夏文明,滋润了民族精神。
2,老舍因创作了优秀话剧A 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是日本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有《雪国》《千只鹤》等。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父亲张俊纶父亲死的时候,我六岁。
父亲得的是伤寒。
家里没有钱为他治病,请来巫医。
巫医踮起一只脚,举着剑,剑柄上缀着纷纷铜钱。
我还记得巫医口中念念有词,摇晃剑柄一片铜音的情景。
父亲担任过生产队长,也做过大队的水利技术员。
有一杆水平尺,棕木,极沉实方正,横平面上有一滴水,竖平面圆眼儿上也有一滴水,只有接触的物体完全平正,一滴水方悠悠居中,这是父亲存世的唯一遗物。
我常把水平尺拿在手上把玩,或去测量堂屋的地面。
母亲说,这是你父亲做技术员用过的,是用来测量沟塍河堤的,你测量堂屋有什么用啊。
母亲常对我谈起父亲的善良和温和。
父亲对于我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我依稀记得父亲是圆脸,较少胡子,冬天里鼻子尖是红红的。
母亲说,他的脚板常常开裂,塞得下一粒黄豆,赤肉涩涩的。
他一年四季穿一双草鞋,草鞋都是他自己用稻草辫编织的。
我记得父亲在禾场里赶磙“磙”指碾压稻谷的石磙,石磙套上框,由耕牛拉着旋磨儿,而耕牛须得有一个人牵引指挥,这个人的工作就称为“赶磙”。
父亲手里好像有一根细柳条儿,有一下无一下轻轻拍打着。
我不知从什么地方窜出来,冲着父亲高喊“张经标”,父亲的名字。
那时的农村,儿子喊父亲的名字是许逆,轻则吃骂,重则挨揍。
然而父亲却没有生气,他脸上带着笑朝家里方向高喊:“你姆妈耶,听见没有?你的小儿子骂我呢。
”喜欢之情溢于言表。
他曾无数次把我顶在头上,然而我只记得两次。
一次是在曾王村看电影,电影的内容是一次激烈的战斗,有高亢的呐喊和噼噼啪啪的机枪声,我的目光那么高远,银幕一无遮拦,我看得惬意极了。
高中语文秋歌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秋歌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人类社会是在同自然既和谐相处又不断抗争中发展进步的。
中华民族能够走到今天,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与在自然灾害面前百折不náo、敢于拼搏、善于斗争、经受洗礼分不开的。
屹 náo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燕报春的句子是“,”。
3,陶渊明《饮酒》诗中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
4,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务院办公厅决定,从2008年开始,将清明、端午、中秋和除夕等传统节日改为法定节假日。
请你从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做题。
节日及日期:相关习俗(两种)及内涵:相关诗歌名句:5, ,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6,题目:老师,你______________初中三年,你与老师朝夕相处,对老师或心存感激,由衷敬佩,或由于误解,产生隔阂……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真切感受,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7,下列句子中各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找出并改正。
①古人说:“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敬我能而敬我公”。
短短十几个字,深刻揭示了为官者道德水准的重要性。
②自然美有两种:“骏马秋风冀北”,这是阳刚美。
“杏花春雨江南”,这是阴柔美。
8,下列句子都有语病,在原句上改正过来。
①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②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
9,科学与诗陈之藩科学界的研究科学与诗人踏雪寻梅的觅句差不太多。
我举个例,说明科学家如何觅句。
有一通用电器公司的研究部门,是一所大楼,而楼梯每一个拐弯处,都备有一张空桌及一堆纸笔。
据说好多新的观念是科学家上下楼时想起来的,可是稍纵即逝。
如果在走下楼时有这个观念,到家后可能忘光了;如果走上楼,这个观念,到办公室可能模糊了,所以半路中必得写下来。
劳伦斯发明原子撞击机时,倒确是在早餐以后,到加州大学的路上想出的。
课时作业2:第2课 秋歌

2秋歌(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训练(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尽管市面上销售的上海文艺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的两套莫言作品集的销售形势已成强弩之末....,但百花文艺出版社还将在订货会上推出《莫言诺贝尔奖典藏文集》(全二十卷)。
②入夏以来,天气异常,五风十雨....,致使城市内涝、市民受灾的情况不断发生,有的人甚至因雨水过大而付出生命的惨重代价。
③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从此无意于仕途,转而求田问舍....,过上寄情山水、恬然自适的隐居生活。
④当今时代,许多人学艺不精,缺少刻苦钻研、务实上进的精神,以浮躁的心态对待工作,鲁鱼亥豕....的低级失误经常发生。
⑤公平分享发展成果,改革的动力就能充分释放,改革的活力就能极大迸发,共同富裕就能计日程功....。
⑥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之难辩真相。
A.①⑤⑥B.③⑤⑥C.②④⑥D.①③④解析①强弩之末: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
②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此处望文生义。
③求田问舍: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
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此处望文生义。
④鲁鱼亥豕: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此处不合语境。
⑤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⑥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答案 A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模型中的很多景观都来源于全球各地有代表性的风景和建筑,譬如瑞士村庄和大都市等。
其中一部分景观展示了美国铁路的发展史。
B.这一雕塑完工后,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很多人将这一惊人作品堪称为一大“世界奇观”。
C.这次“五月里的鲜花”歌咏大赛在校大礼堂举行,参赛选手通过小组赛、复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最后高二一部八班获得了冠军。
D.在紧凑的行程中,参加拍摄的爷爷们虽然能够睡六到七个小时,但是编导们睡觉的时间就只能缩短到五个小时。
课时作业1:第2课 秋歌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6分)A.凄婉.(wǎn)窒.息(zhì)意蕴.(yùn)B.呜咽.(yè) 悠.长(yōu) 朦胧.(lónɡ)C.苍茫.(mǎnɡ) 枯.叶(kū) 氛.围(fèn)D.飘零.(línɡ) 落寞.(mò) 憎.恨(zēnɡ)答案 C解析茫—mánɡ;氛—fēn。
2.下列字形书写正确的一组是()(6分)A.漂泊沉闷廖廖数语B.烘托暗示如泣如诉C.像片主题前赴后继D.费力渲染自以为事答案 B解析 A.廖—寥;C.像—相;D.事—是。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6分)A.三毛的书信集“骑在纸背上的灵魂”中写道:“当初嫁他,没想到如此,我们的情感是荷西在努力增加。
我有这样一个好丈夫,一生无憾,死也瞑目了。
”B.当从快递员手里接过这本书时,我惊奇地发现它的封面不是原来的白色而是黑色,出版社也从戏剧出版社变成××出版社(这家出版社的名字似曾相识。
)C.人们对哲学有两种相反的理解:一种人把哲学看作广义逻辑学,其对象是思维;另一种人把哲学看作广义美学,其对象是心灵的体验;不断有人试图把这两种理解糅在一起,但结果总是不成功。
D.把简单的事情说得玄妙复杂,或把复杂的东西说得简单明白,都是不寻常的本领。
前者靠联想和推理,后者靠直觉和洞察。
前者非聪明人不能为,能为后者的人则不但要聪明,而且要诚实。
答案 D解析A项“骑在纸背上的灵魂”应加书名号。
B项括号内的句号应移到括号外,作为全句的句号。
C项“心灵的体验”后的分号应改为句号,因为冒号要管到句尾。
4.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6分)一个好的读者会力求了解书中的每一个问题。
读者的态度就像侦探寻找基本概念的线索一样,________。
________。
2019-秋歌阅读答案-范文word版 (2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秋歌阅读答案篇一:秋歌阅读答案篇一:秋歌阅读答案篇二:秋歌阅读答案篇三:秋歌阅读答案吹不尽:吹不掉之意。
玉关:玉门关。
这两句说飒飒秋风,驱散不了内心的愁思,而是更加勾起了对远方征人的怀念。
玉关指玉门关,是古代军人常年戍守的地方,后来军人戍守的其他地方也用玉关代称,所以军人夫妻离别相思就以玉关寄托情怀。
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良人:指驻守边地的丈夫。
罢:结束。
①从全诗内容来考虑,诗中捣衣的寓意是什么?在诗中,万户暗指了什么具体的社会现实?② 玉关情在诗中具体指的是什么情?③请简析末尾两句诗的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① 捣衣的寓意是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万户说明赶制寒衣的人家很多,仅长安即有万户(尽管是夸张),暗指当时从军戍边的人很多(或说边关战事频繁)。
②指长安捣衣的思妇对戍守边关的丈夫的思念(注意此题不能分析成戍守边关的丈夫对妻子的想念)。
③ 良人罢远征的前提是平胡虏,而不是诅咒平定外患的战争,即只有平定边患才能换得家人的团聚,只有国家安全、家庭才能美满,所以这两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练习二1、前人曾说过:余窃谓删去末两句做绝句,更觉浑含无尽。
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请说说理由。
答:①同意。
理由:第四句中的玉关情写的是女子思念征人,而女子思念征人的哀怨已经涵盖了诗歌最后两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的诗意,删除后不会影响诗意的表达,反而更显精炼含蓄。
②不同意。
理由:最后两句何日远征加深了对前面玉关情的内容的表达,由亲人之情上升到家国之爱,扩展了诗歌的内容,升华了诗歌的境界。
2、对于这首诗的评价,田同之《西圃诗说》中说:余窃谓删去末两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答。
(5分)答:本诗中成功地描写了清秋景色,抓住秋夜月下捣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予以渲染,绘出了一幅情意深浓的妇女捣衣怀远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歌》习题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秋声
像悠长
呜咽的提琴,
单调、
忧郁,
划破了我的心。
当钟声敲响,
一切窒息,
一片苍茫,
回首
往事,
眼泪汪汪。
我走了,
迎着厌人的西风。
风吹我
到这里,那里,
像一片枯叶
在飘零。
1.“钟声”这一意象在诗歌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钟声”这一意象是为了更好的表达诗人此时心境而出现的,“钟声敲响”透露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伤感。
2.“迎着厌人的西风”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迎着厌人的西风”匆匆走着,正如那随风飘零的枯叶,充分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情怀。
3.从诗歌节奏的角度赏析《秋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秋歌》的节奏巧妙地表现了诗人烦恼加厌弃的复杂情感。
短句的使用使韵脚产生富有启发性的音响。
急促的音乐节奏转化为心灵的不安。
全诗由三节六行诗组成,每一节前两行不作停顿,第三行才作停顿,能使人产生痛苦之感和忧愁之情。
二、语言运用
4.精短小诗以其既具有诗的韵味,又具有深刻的哲理而为人们所喜欢,如:
小草
风雪冻死了小草,
但从未冻死春天的记忆。
请试写一首精短小诗,要求构思新颖,含有哲理,语言简洁。
精短小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路路之所以值得赞美,在于它不站起来要做纪念碑。
②脚印走过那么多路,穿过那么多鞋,竟没有一个脚印属于自己。
5.依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作为一道仿写题,除了要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外,还要注意例句中所给出的隐含的要求,如格式上、主题的选择上等。
答案:(示例)那一望无际的青草,绿得肆无忌惮,一塌糊涂,如荡漾的碧波,如起伏的群山,把生命诠释得酣畅淋漓。
6.(原创)仿照画横线句式特点,再续写两句,使上下文意连贯。
我喜欢秋,我由衷地赞美它。
草木灿烂的春天固然美丽,却没有秋天丰收的喜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树木茂盛的夏天固然迷人,却没有秋天的清爽宜人;银装素裹的冬天固然可爱,却没有秋天的肃穆庄严。
7.读下面的歌词,写一段鉴赏文字。
吉祥三宝
爸爸/哎!/太阳出来月亮回家了吗?/对啦!/星星出来太阳去哪里啦?/在天上!/我怎么找也找不到它?/它回家啦!/太阳星星月亮就是吉祥的一家!
妈妈/哎!/叶子绿了什么时候开花?/等夏天来了!/花儿红了果实能去摘吗?/等秋天到啦!
/果实种在土里能发芽吗?/它会长大的!/花儿叶子果实就是吉祥的一家!
宝贝/啊!爸爸像太阳照着妈妈!/那妈妈呢?/妈妈像绿叶托着红花!/我呢?/你像种子一样正在发芽!/我们三个就是吉祥如意的一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这首歌传递着一个当下人们深切关注的主题:爱与和谐。
它用草原般清新的风格,唱出了父母对儿女的疼爱和一家人对家的眷恋,让人感受到万物和谐之美。
《吉祥三宝》以歌的形式,表达了民间对和谐社会的诉求。
《吉祥三宝》的流行说明艺术只有根植于生活的文化土壤中,才能开出鲜活的艺术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