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下复习安排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八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八年级语文复习计划范文一:为了做好期末复习工作,让学生巩固本学生期所学的语文知识,增强语文学习技能,特拟定本期语文复习计划。

一、复习提要1、语言积累和运用。

2、现代文阅读。

3、文言文、古诗词阅读。

4、作文复习。

5、专题训练及总测试。

二、复习重点1、注意辨别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

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4、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

三、复习难点:1、关键词语的揣摩。

2、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理解诗歌的意境。

4、作文的选材立意。

四、时间安排本期复习安排在第18周至20周完成。

具体时间安排为:基础知识部分:3课时课内外阅读部分:6课时写作:2课时综合训练:2课时五、复习内容及方法本学期期末复习采取分类复习的方法进行。

从教学目的来看,分为四个版板复习,即:基础知识与技能、课内外阅读、作文写作和综合训练。

在每一个版板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又分类进行复习。

具体安排如下:(一)、基础知识与技能1、书写:要求学生写规范字,卷面整洁。

2、字音、字形:将课本中的生字、常用字归类,要求学生注音或给读拼音写字。

或每天要求学生听写生字并注音。

加强训练。

3、生词:要求学生在本期内为生词归类、解释或造句。

4、文学知识:要求学生先归类,识记讲读课文的相关知识及作者的相关知识。

5、古诗词背诵:要求学生背诵教材中所有古诗词和现代诗词,以及优美的时文、美文。

加强积累。

6、课外名著阅读:检查学生本期对教材中所列的课外名著的阅读情况,指导学生把握知识要点。

明确考查方向7、语文实践活动:将教材中六次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及要求重新整理,并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二)、课内外阅读课内外阅读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

在复习前先要求学生掌握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和相关要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能力。

4、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力。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2、学习本文准确、生动、典雅的语言,体会本文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点拨法、品味法课型:讲读课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设想:因为前一个单元已经进行了说明文的学习,学生对说明文的特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

但本单元说明文是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是逻辑顺序,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理清段落间的逻辑顺序。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语言生动形象,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所以也要让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全文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

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以进一步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语言特点。

这是一节说明文阅读课,采用主问题教学方法,设计了四个主问题:一、默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提示:在文中圈点勾画)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二、理清顺序:1、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2、研读第6——10段这几个段落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三、体会语言:1、文章为什么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2、朗读1—2自然段,对本文生动的语言细细咀嚼,认真品读。

语文八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大全6篇

语文八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大全6篇

语文八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大全6篇语文八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大全(篇1)教学目标:(1)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点拨为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2)揣摩语言,理解“背影”的特定环境。

(3)加强听说训练。

教学设想:(1)安排二课时。

(2)注重学生活动,安排讨论,强化听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诵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或读不准音的字,画下来并查字典注音。

争取读一两遍能把课文顺畅地读下来。

2.边读课文,脑海中边再现文中描述的内容,力求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地体会父子相爱相怜的深情。

3.对儿子来说,父亲的背影再平常、再熟悉不过了,而浦口车站送行,父亲的背影竟使儿子感动得流泪,这是为什么?说明:要组织学生认真讨论这个问题。

初读课文,宜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包括课文的情感基调,不宜匆忙“分析”。

“这一次”背影不同于平时,在家境惨淡、心境凄苦的特定背景下,父亲的爱子之情尤为崇高,尤其感人。

讨论中,鼓励尽可能多的同学发言,发言中不大准确的理解,一般可不予纠正,留待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二、揣摩语言,理解“背影”的特定环境。

两人一组,讨论下列问题,参加全班交流。

1.说说下列词语的表达作用。

(1)祖母死了,父亲也失业了,作者为什么用“祸不单行”来形容这两件事?(不仅仅是不幸,失业是社会造成的,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失业是灾难,是飞来横祸。

失业,又遇丧事,就是更不堪承受的灾祸了)(2)到徐州,为什么会见到“满院狼藉”的景象。

(这是对失业后凄凉情景的描绘,父亲只能离开徐州,另谋生路)(3)“惨淡”一词。

除了表现经济状况的困窘,还描绘了什么?(心境也是惨淡、凄苦的)2.在“祸不单行”的日子里,父亲承受着哪些痛苦?(失去亲人的悲痛,失业后经济困窘的压力,生计无着,前景暗淡的凄苦)3.“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完全是为了宽慰儿子)说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几个问题,就能把握住“背影”描写的特定环境,为深入了解父亲爱子之心打下基础。

八下语文一二三单元知识重点

八下语文一二三单元知识重点

八下语文一二三单元知识重点
1.文学常识:了解本单元涉及的作家、作品及其背景,掌握
相关的文学常识。

2.重点字词:掌握本单元出现的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用
法,包括多音字、形近字等。

3.词语解释:理解本单元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包括成语、俗
语等,并能够正确运用。

4.句子理解:理解本单元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包括修辞手
法、表达方式等,并能够进行赏析。

5.段落分析:掌握本单元课文的结构和段落大意,能够概括
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6.写作技巧:了解本单元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包
括记叙、描写、议论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进行写作。

7.文学鉴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包括对作品
的主题、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的评价和欣赏。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分享讲座计划安排策略(共49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分享讲座计划安排策略(共49页)
和感受。
拟人手法
拟人手法是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的 特征和行为,使其更具生动性和趣
味性,增强文本的表达效果。
夸张手法
夸张手法是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进行 过分渲染,以突出其特点,使读者
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印象。
对仗手法
对仗手法是将句子或词组进行对称 排列,以展现语言的美感和韵律感,
提高文本的审美价值。
语法填空
提高语法运用能力,提升解题技巧
史湘云性格特点
湘云豪放不羁与才情出众
名著人物群像鉴赏
多元人物展现社会风貌
名著故事情节概括
括名著故事情节,把握作品主题
《西游记》故事情节概括
西游取经,师徒四人战胜艰险,成就佛果
《水浒传》故事情节概括
英雄聚义,梁山泊起义,捍卫正义
《红楼梦》故事情节概括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家族兴衰史
01
02
03
名著阅读方法指导
03
初二下册散文诗选篇
了解课文背景及作者生平
07
提升散文诗阅读能力
练习分析作品结构及内涵
04
《春》朱自清散文诗解析
分析作品的主题及表现手法
08
初二下册散文诗复习巩固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
文言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技巧
掌握古文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初二下册文言文重点篇目解析
深入理解课文,分析篇章结构
关键词句理解与应用
戏曲文学价值
探讨戏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与价值
学生剧目欣赏
推荐学生欣赏的戏曲剧目及 理由
01
02
03
04
写作训练
提升写作能力,表达真情实感
记叙文写作
讲述真实故事,表达深刻感悟

八下语文学习计划

八下语文学习计划

八下语文学习计划第一章:听写1. 学习目标:每周至少听写一篇课文,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重点词语。

2. 学习内容:选择课本上的经典课文或者名篇进行听写。

3. 学习方法:先通读全文,然后反复听写每段落,最后整篇课文。

4. 自我评价:每次听写结束后,自我评价回顾自己的听写过程,找出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进行总结和改进。

第二章:课文朗读1. 学习目标:能够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2. 学习内容:每周选择一篇课文进行朗读。

3. 学习方法:先通读全文,然后反复练习朗读每段落,最后整篇课文。

4. 自我评价:每次朗读结束后,自我评价回顾自己的朗读过程,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行总结和改进。

第三章:课文理解1. 学习目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基本意思和逻辑关系。

2. 学习内容:阅读课本上的经典课文或者名篇,分析其中的意思和情节。

3. 学习方法:通过阅读和思考,将课文内容理解透彻。

4. 自我评价:阅读理解后,自我总结该课文的重要意义和个人观点,加深对文本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第四章:词语运用1. 学习目标:掌握一定量词语,提高词语综合运用能力。

2. 学习内容:学习课本上的生词和词语,进行拼写、造句和练习。

3. 学习方法:通过拼写练习、造句训练和运用综合训练,巩固词语的掌握和运用。

4. 自我评价:反复练习后,自我总结掌握的词语,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第五章:作文训练1. 学习目标:提高作文表达能力,培养写作思维和写作技巧。

2. 学习内容:每周选择一个话题进行作文练习,如写人、写物、写景等。

3. 学习方法:通过构思、写作、修改和润色等多个环节,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4. 自我评价:每次作文结束后,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价,找出不足并进行总结和改进。

第六章:阅读训练1. 学习目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积累多样化的阅读素材。

2. 学习内容:除了课本上的阅读材料,每周阅读一两篇课外读物。

3. 学习方法:通过阅读、分析、理解和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八年级下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学习计划

八年级下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学习计划

八年级下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学习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八年级下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学习计划篇1一、夯实基础。

学生整体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程度,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和学生在家时间背诵,并且逐一提问,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通过记忆,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在联系更加清晰,便于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时间问题。

二、系统复习由于期末复习的时间较短,分章节复习时间不够,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通过综合题目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解题能力,应变能力,在习题中突出教学重点,通过讲解习题,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率。

通过多习题中个别题型的变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新题型的应变能力。

三、对每章的重点知识进行点拨。

在完成上面的复习后,学生解题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脉络更加清晰,教师再对每章的重点知识进行必要的点拨,让学生明确每一个知识点的出题角度,对应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做到成竹在胸,能坦然面对期末考试。

四、内容安排:略八年级下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学习计划篇2本学期期末考试为市调研考试,为了有好的效果,特对试题进行了分析和对后期复习提出计划。

一、试题预测:基本知识不会太难,重在知道、辨析,注意理解、应用;基本作图简单容易,知晓原理,重在方向;基本计算没有难题,强调单位换算、解题格式。

实验探究初次接触,知晓环节、增强探究意识,适当练习。

二、重点内容的梳理:各章的重点内容:第一章:声现象----声音的三要素,超声与次声,减轻噪声的途径方法,声速的有关计算。

第二章: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月食、日食、小孔成像等;光的反射现象的判别,反射定律的灵活运用;光的折射现象的判别,折射规律的灵活运用;光的色散现象;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凸、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作图;生活中的透镜了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的`原理,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及基本应用。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教案全套(精编)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教案全套(精编)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教案全套(精编)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以富有时代感、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册书共有七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各自的主题,包括古代诗歌、现代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的文章。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文章,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逐渐提高。

但同时,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阅读理解不够深入,写作思路不清晰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读懂并理解文章的主旨。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能够欣赏并理解不同体裁的文章。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阅读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难点:培养学生对不同体裁文章的欣赏能力,以及写作时的思路清晰。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完成相关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为新学期的复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重点知识点。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5.拓展(10分钟)教师设计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时间:6月10日——6月27日(共18天)
②复习目标:两轮
③需要复习的内容:20课的“读一读写一写”及注解;8篇文言文(重点句默写,字词,翻译,问题理解)(语文作业本,中考卷);20首古诗;《海底两万里》《名人传》;标点符号;病句;试卷;随笔;读书笔记;随感。
时间
复习的内容
6月10日
①《酬乐天扬州见赠》《赤壁》《过零丁洋》
②读书笔记(1)
③随感(2)随笔(1)
④勾股定理(2)
⑤Unit 5(1)
⑥生物(1)
⑦社会(9)
6月19日
①病句修改、标点4题
②读书笔记(2)
③随感(3)随笔(2)
④勾股定理(3)
⑤Unit 5(2)
⑥生物(1)
⑦社会(10)
6月20日
1病句修改、标点4题
②读书笔记(3)
③随笔(3)试卷(1)
④四边形(1))
⑤Unit 6(1)
⑥生物(2)
⑦社会(11)
6月21日
①病句修改、标点做完
②试卷(2)(3)
③四边形(3)
⑤Unit 7(1)
⑥生物(3)
⑦社会(12)
6月22日
①第一单元复习
②四边形(4)
③Unit 7(2)
④电磁(1)
⑤社会(13)
6月23日
①第二单元复习
②数据分析(1)
③Unit 8(1)
④电磁(2)
⑤社会(14)
6月24日
①第三单元复习
②数据分析(2)
③Unit 8(2)
④电磁(3)
⑤社会(15)
6月25日
①第四单元复习
②数据分析(3)
③Unit9(1)
④电磁(4)
⑤社会(16)
6月26日
①总复习
②总复习
③Unit9(2)
④总复习
⑤总复习
6月27日
①总复习
②总复习
③Unit10(1)
④总复习
⑤总复习
6月16日
①《吆喝》《春酒》《俗世奇人》
②《醉翁亭记》
③《登飞来峰》《苏幕遮》《海底两万里》
④反比例函数(3)
⑤Unit 4(1)
⑥化学(7)
⑦社会(7)
6月17日
①病句修改、标点4题
②《满井游记》
③《名人传》、随感(1)
④勾股定理(1)
⑤Unit 4(2)
⑥化学(8)
⑦社会(8)
6月18日
①病句修改、标题4题
②《小石潭记》
③《登幽州台歌》《终南别业》,《宣州谢朓搂饯别校书书云》
④反比例函数(1)
⑤Unit 3(1)
⑥化学(5)
⑦社会(5)
6月15日
①《喂—出来》《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
②《岳阳楼记》
③《早春呈
⑤Unit 3(2)
⑥化学(6)
⑦社会(6)
②《马说》
③《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送武判官归京》
④分式(3)
⑤Unit 2(1)
⑥化学(3)
⑦社会(3)
6月13日
①《海燕》《组歌》《敬畏自然》
②《送东阳马生序》
③《己亥杂诗》《赠从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分式(4)
⑤Unit 2(2)
⑥化学(4)
⑦社会(4)
6月14日
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
②《与朱元思书》;
③《藤野先生》《我的母亲》
④分式(1)
⑤Unit 1(1)
⑥化学(1)
⑦社会(1)
6月11日
①《我的第一本书》《列夫。托尔斯泰》《再塑生命》
②《五柳先生传》
③《水调歌头》《山坡羊潼关怀古》《饮酒》
④分式(2)
⑤Unit 1(2)
⑥化学(2)
⑦社会(2)
6月12日
①《雪》《雷电颂》《短文两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