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发展与变革研究
网络自制综艺术节目的形态特征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网络自制综艺术节目的形态特征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是指由互联网自媒体平台或个人自主制作的娱乐节目,通过互联网发布和传播的节目。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自制综艺节目逐渐成为了受众青睐的娱乐选择。
在传统电视综艺节目逐渐失去市场份额的情况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凭借其新颖的形态和自由度,已经成为了娱乐市场的新宠,其发展前景也备受关注。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形态特征,首先体现在其制作模式和内容创新上。
相对于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制作成本更低,制作灵活度更高。
节目创作者可以根据受众的口味和需求,创作更加符合时下潮流和热点的内容,而且因为不受时长和播放平台的限制,可以更自由地发挥创意。
在内容上,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常常以轻松、幽默、有趣的形式为主,更加贴近年轻受众的口味,呈现出更多元的审美和娱乐体验。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交互性和参与性也是其形态特征之一。
在互联网平台上,观众和节目主创之间的互动更加紧密。
观众可以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甚至有机会参与到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与节目主创进行互动交流。
这种双向交流的模式,不仅能够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黏性,还可以为节目的内容和制作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节目的创作和传播带来更大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传播方式和观看模式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互联网平台的传播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等设备观看自己喜爱的节目,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而且,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传播方式更灵活多样,除了通过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直播平台等方式进行推广,让节目的传播范围更广,受众更多样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平台的不断发展,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未来发展前景也备受关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5G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高清、高速、高质量的视听体验需求不断增加,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制作和内容创新空间也将会更加广阔。
我国网络自制剧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4、加强行业监管。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网络自制剧的审查和管理,遏制 不良内容和低俗化倾向,为行业发展营造健康的环境。
5、培养专业人才。鼓励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具有创 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网络自制剧人才,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总结
我国网络自制剧发展迅速,成为近年来文化产业的一大亮点。然而,在发展的 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质量不高、盈利模式不够清晰等。为了推动行 业的持续发展,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包括深入挖掘用户需求、提升 内容质量、探索新的盈利模式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规模的持 续扩大,我国网络自制剧的发展前景可期。
我国网络自制剧发展的现状
1、整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自制剧的数量和播放量逐年攀升,市场规模 不断扩大。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网络自制剧数量已达到近千部,总 播放量超过200亿次。
2、用户特征多样化。网络自制剧的用户主要以年轻人群为主,他们对内容的 质量和新颖性要求较高。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用户对个性化、定制化 的需求也日益明显。
2、盈利模式不够清晰。目前,我国网络自制剧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广告收入、 版权销售和付费观看等。然而,由于部分剧集的质量和影响力不足,广告收入 和版权销售存在一定困难。同时,付费观看模式尚未完全普及,如何建立更加 清晰的盈利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我国网络自制剧发展的对策建议
1、深入挖掘用户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市场调查,了解用户对网络自制剧 的需求和喜好,以便在内容和营销方面更加精准地吸引目标受众。
4、整合营销: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最大化的营销效果。 例如,通过广告投放、影视联动、跨界合作等方式,提升网络自制剧的知名度 和影响力。
2024年中国网络自制节目综合分析报告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网络自制节目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各大视频平台以及自媒体平台纷纷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自制节目,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
本报告将对2024年中国网络自制节目进行综合分析。
一、自制剧成为亮点2024年,中国网络自制剧成为了绝对的亮点,以其高质量和创新性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
《大江大河》、《延禧攻略》等大型历史剧在播出期间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这些剧集制作精良,剧情紧凑,演员表现出色,成功打破了传统电视剧的束缚,重新定义了网络剧的标准。
二、综艺节目丰富多样2024年,中国网络综艺节目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特点。
除了以往的选秀类节目如《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走红之外,还出现了一些全新的综艺节目。
比如《吐槽大会》以突破性的方式让观众在笑声中了解社会的现实问题,《明星大侦探》以推理游戏的形式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这些综艺节目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思考。
三、短视频平台崛起在2024年,短视频平台成为了中国网络自制节目的新的重要阵地。
腾讯视频、优酷等大型视频平台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短视频服务,而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也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
这些短视频平台以其独特的内容形式和高效的传播方式吸引了大量的用户。
短视频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改变了人们对视频观看的习惯。
四、内容创新成为关键在2024年,中国网络自制节目的创新力进一步提升。
独立制片人和自媒体平台纷纷推出了一些充满创意的节目。
比如《背锅吧!王宝强》以讽刺和幽默的方式揭露了娱乐圈的一些问题,《掌中大剧院》将舞台剧搬到了手机屏幕上,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这些创新性的内容得到了观众的积极评价,为中国网络自制节目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品质问题仍然存在虽然中国网络自制节目在2024年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品质问题。
一些自制剧在制作上存在粗制滥造的情况,剧情夸张、台词过于套路化,影响了观众的观看体验。
网络自制综艺术节目的形态特征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网络自制综艺术节目的形态特征和未来的发展前景1. 引言1.1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自制综艺节目逐渐成为大众娱乐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兴起源于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的不断同质化和创新不足,观众对于传统综艺节目内容的审美疲劳,以及对于网络平台上自由和多样化的需求。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不受时空限制,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制作周期较短,更能快速反应观众的需求和口味。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也更加注重内容创新和独特性,吸引了大量优秀的制作团队和明星艺人参与。
观众也更愿意在网络平台上观看自制综艺节目,通过点赞、评论互动等方式表达对节目的喜爱和支持。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兴起不仅丰富了大众的娱乐选择,也为传统综艺节目带来了竞争压力和创新动力。
在这个新的娱乐时代,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正逐渐成为大众追捧的新宠。
1.2 观众对于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喜爱观众认为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更加接地气和真实。
相比于传统电视台制作的综艺节目,网络自制节目更容易突破传统框架,更具创新性和新颖性,呈现出更加真实、生活化的内容,更贴近观众的日常生活和情感。
观众喜爱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各种类型的综艺节目在网络上得以充分展现,满足了观众对于不同题材、风格的需求。
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观看,增加了节目的多样性。
观众对于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感。
很多网络节目会结合网络直播、社交平台互动等元素,使观众能够更加直接地参与到节目中来,与明星互动、发表观点,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忠诚度。
观众对于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喜爱主要源于其真实性、多样性以及互动性,这些特点使得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在观众中获得了较高的人气和关注度。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观众对于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喜爱将会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广大观众的首选娱乐方式。
2. 正文2.1 形态特征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形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性和多样性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在形态上具有更大的创新空间,制作团队可以根据观众喜好和市场需求不断尝试新的节目形式和内容,从而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节目类型。
我国视频网站自制节目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3、强化品牌意识,树立行业形 象
要实现我国视频网站自制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品牌意识,树立行业 形象。品牌是节目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优秀的品牌能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影 响力。视频网站应注重品牌的建设和维护,通过提高节目质量、创新内容和营销 策略等方式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行业形象的树立也需要整个影 视产业的共同努力,通过规范行业秩序、提高行业标准等方式来推动整个行业的 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视频网站自制节目在研究方面已有一定成果。研究者们从节目内 容、形式、受众和市场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探讨。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 如研究深度不够、实证研究缺乏等。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 梳理,了解我国视频网站自制节目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其次,对各大视频网站的 自制节目进行深入剖析,从节目内容、形式、受众和市场等方面进行分类整理。 最后,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我国视频网站自制节目的特点、优劣势和发展方向 进行分析。
3、精准定位受众:通过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为自制节目制定精准的定位 策略。年轻观众的需求和喜好,打造符合他们兴趣爱好的节目内容,提高观众的 粘性和参与度。
谢谢观看
1、网络直播:随着直播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直播已成为自制节目的一大 趋势。视频网站通过直播互动的方式,为观众呈现各种精彩的现场表演和实时活 动,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粘性。
2、短视频:短视频在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热度。视频网站纷纷推出自 己的短视频平台,提供简短、精炼的内容,满足观众的碎片化观看需求。
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内外视频网站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迅速。以《奇葩说》、 《吐槽大会》等为代表的自制综艺节目在年轻观众中备受欢迎。这些节目不仅形 式新颖,而且内容贴近生活,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同时,视频网站也在不断 加大自制综艺节目的投入,提高制作水平,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网络综艺节目在中国的娱乐产业中正在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以其新颖、创新的内容和形式,吸引了广大年轻观众的关注,正在逐渐改变着国内传统电视媒体的格局。
本文将从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现状近年来,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首先,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种类越来越丰富。
从晚期短视频剧《盗墓笔记》到真人秀节目《偶像练习生》,从悬疑侦探剧《破冰行动》到生活情感节目《这就是街舞》,网络综艺节目覆盖了几乎所有娱乐类别,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
其次,网络综艺节目的制作质量逐渐提高。
相比于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在内容和制作上更加大胆,舞台设计、特效制作等方面更加精致,呈现出更好的视听效果。
此外,网络综艺节目的热度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让内容迅速传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1. 内容创新和跨界合作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内容创新的推动力。
未来,内容的创新仍将是网络综艺节目发展的关键。
创新内容可以是新颖的题材、新潮的形式,也可以是突破传统思维的制作手法。
同时,跨界合作将成为网络综艺节目的常态。
通过与游戏、音乐、电影等行业的合作,网络综艺节目将实现更多元化的内容呈现,吸引不同领域的粉丝,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2. 参与度的提升和互动的加强网络综艺节目的优势之一是观众参与度高。
未来,网络综艺节目将进一步提升观众的参与度,通过互动、直播等方式实现观众与节目的互动。
观众可以通过投票、留言等方式参与节目的制作和内容选择,产生更强的话题性和传播力。
同时,网络综艺节目将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等渠道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建立更紧密的粉丝关系,扩大节目影响力。
3. 多样化的付费模式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在内容免费的基础上逐渐引入付费模式。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特征及趋势探析——以《奇葩说》为例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特征及趋势探析——以《奇葩说》为例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特征及趋势探析——以《奇葩说》为例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在中国迅速崛起,并且在观众中取得了巨大的声誉。
《奇葩说》作为网络综艺节目的代表,成功地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将以《奇葩说》为例,从大数据背景下探讨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一、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特征1.1 多样化的内容形式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以其独特的内容形式与传统电视节目区别开来。
相对于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更加注重创新、娱乐和互动。
电影、音乐、舞蹈、相声、说唱等各种艺术形式在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中得到广泛的展示。
同时,互动环节使得观众可以积极参与,进一步提高了收视率和粉丝黏性。
1.2 大量采用明星IP在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中,明星IP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明星IP包括有口碑和号召力的明星,以及他们的形象、粉丝和事务等内容。
借助明星IP的辐射力和号召力,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关注和点击量。
1.3 基于大数据和技术的分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大数据,制作方可以了解观众的需求和兴趣,从而精准定位节目内容和主题;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辅助主持人和嘉宾在表演和角色扮演中更加真实自然,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二、《奇葩说》的特点及其背后的变革趋势2.1 突出言辞风格《奇葩说》作为一档辩论综艺节目,突出了言辞风格的对立和冲突,以此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节目中的选手们以直接、激烈甚至带有些许调侃的方式陈述自己的观点,与众多观众兴趣点直接对接,以达到更好的娱乐效果。
2.2 引入大数据分析《奇葩说》制作方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以提高节目的包装精度和用户粘性。
通过大数据分析,制作方能够了解观众的口味和兴趣,从而更好地挖掘热点话题和选手潜力。
2.3 基于用户需求的创新作为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中的代表,《奇葩说》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不断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
我国综艺节目的现状及发展

3、多元化: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形式也更加多样。 既有草根化、大众化的内容,也有专业化、小众化的题材,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 选择。
二、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背景
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出现和发展主要受到了以下几个背景的影响:
1、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网络自制综 艺节目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条件。高清视频、直播互动、多平台传播等技术的运 用,使得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制作和传播更加便捷和高效。
4、营销方式的多样化: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营销优势, 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弹幕互动等方式,与观众进行更多的互动和交流,提高 了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现状分析
1、成功之处: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在制作质量和观众口碑方面取得了不 俗的成绩。一些优秀的节目如《奇葩说》、《中国有嘻哈》等,以其独特的创意、 新颖的形式和深刻的内容,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和喜爱。此外,这些节目还具有较 强的营销能力,通过、抖音等社交媒体进行广泛传播,提高了节目的知名度和美 誉度。
(1)提高节目创新性:鼓励制作机构创新节目形式和内容,避免跟风和抄 袭;
(2)强化文化内涵:在娱乐性的同时,增加节目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
(3)提升主持人素质:加强对主持人的培训和筛选,提高主持人的专业素 养展趋势和前景
未来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综艺节目数量众多,涵盖了音乐、舞蹈、喜剧、户外等多种类型。 一些综艺节目通过精心的策划和高质量的制作为观众带来了愉快的观赏体验,如 《歌手》、《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等。然而,也存在一些综艺节目缺 乏创新、盲目跟风的现象,甚至有的节目存在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的问题。
3、改进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发展与变革研究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视频网站为内容制作主体和发布平台的综艺新形式,具有内容独特、形式灵活、风格多变等特征。
其以互联网为载体,以视频网站为母体,以名人明星为脉络,以星素互动为骨骼,形成了脱口秀、真人秀、喜剧、生活体验、美食、音乐等多种类型。
2014年被称为网络自制节目元年⑴,历经三年发展,爱奇艺、优酷、腾讯、乐视等视频平台纷纷出手,一批满载创意、特色各异、容纳度高的网综自制节目纷纷亮相。
一、网综源起:由电视到网络,由购买到自制2017年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稳步推进,相较于电视传媒的平淡表现,视频网站在历经短暂蛰伏期后纷纷顺势而起,“90后”和“95后”新生代网民用户爆发式增长,面向既定用户群的电视综艺难以满足新生代用户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国家传媒政策“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监管”,为网络综艺营造了“宽中有严、刚柔并济”的发展环境,加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门槛偏低、话题性强、轻松娱乐等诸多因素,综艺由电视转战网络成为不可逆的潮流。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网综共计264档,中国网综占98档⑵。
2017年上半年国内视频平台重点综艺节目中,自制节目与版权节目数量不相上下,其中爱奇艺综艺数量领跑视频行业⑶,网络自制综艺开始成为年轻用户的“宠儿”,大有与电视综艺及版权综艺匹敌之势。
在网络自制综艺持续扩张而电视综艺收视相对缩紧的张力下,部分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为求效益、博眼球“铤而走险”,打暴力、色情的擦边球,节目内容低俗、语言污秽。
针对互联网影视传播乱像,2017年6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强化互联网影视创作监管,查封“第一狗仔卓伟”等八卦类账号、“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等25个微信公众号,约谈微博、今日头条、腾讯等媒体机构负责人,下架《二龙湖浩哥》等40余部网络大电影,要求新浪微博、AcFun、Bilibili等整改影视内容等。
此外,6月30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审议通过《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要求“谁办网谁负责”,实行自审自播、先审后播、重播重审制度,禁止表现“渲染淫秽色情和庸俗低级趣味”的内容等。
在广电总局“铁腕之治”下,视频平台如何协调政策监管与自身效益的关系?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如何自发规范自身内容模式?网络自制综艺如何取得社会责任与自身发展的双赢?又将走向何处?诸多问题仍待探究。
目前,国内前沿视频平台均已各自部署内容体系,爱奇艺品类多、自制能力强、容纳度高;优酷视频少而精,更多偏向直播真人秀;腾讯视频则主推系列,力求多元和跨国合作;芒果TV以自制独播致胜,注重卫视品质;搜狐视频则主打欢乐主题⑷。
根据2017上半年网络综艺节目传播热度指数显示,《奇葩说》《吃光全宇宙》《中国有嘻哈》《拜托了冰箱》等成为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代表。
通过详细分析目前较为成功的网综自制节目,可以归纳出极具传播力的网综自制节目典型特征:其一,“星素互动”最强化。
不满足于“网络+综艺”的物理组合,而是尊重创意,最大限度地强调“星素互动”,提升用户参与感,形成更符合网络生态的节目,让综艺在星素结合、星素互动中产生化学反映。
其二,名人成为“杀手锏”。
网综由录制到上线的整体过程中,著名主持人和明星既成为节目重要考量因素,也成为贯穿节目的线索。
例如在优酷出品的《火星情报局》中,汪涵等名主持人的潜力被再次深度挖掘,节目未上线即引发高度关注,丝毫不逊于电视综艺。
其三,与卫视综艺有着千丝万缕联系。
从汪涵加盟《火星情报局》,蔡康永、金星等加盟《奇葩说》,到何炅加盟《超次元偶像》,以及《中国好声音》总制片人和江苏卫视《蒙面唱将》总导演联手制作《中国有嘻哈》,无论是制作班底,还是主持与明星阵容,抑或营销手段,目前较成功的网综自制节目都隐射着“电视+网络综艺”的影子。
二、网络自制综艺对电视综艺的创新与变革(一)内容生产变革:由“几枝独秀”到“百花齐放”受限于政策、体制、排期等“条框”限制,卫视综艺多以满足主体收视群的需求为本,实行类似“专卖”的制播,在限定档期内,不论节目如何转换,注定只能“几枝独秀”。
近年来,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亲子真人秀、歌舞真人秀等霸占电视综艺传播场域,以湖南卫视等一线卫视为代表的卫视综艺内容“垄断”直接造成电视综艺整体创新疲乏,加之与国外综艺雷同等种种迹象,折射出电视综艺发展遇到颈期。
相较于电视综艺的“线性”内容模式,网络自制综艺牢牢把握住“95后”新生代用户需求,主打“娱乐轻松”,擅于挖掘“边缘”素材,获取稀缺资源,诸如以《中国有嘻哈》为代表的“嘻哈”元素,以《吐槽大会》为代表的“喜剧”元素,以及《美少年学社》的“演艺”元素等等,垂直细分的内容体系形成了多重品类“面向”传播生态,各视频平台的制作理念各异,各网综节目的特色各异,自制综艺节目遍地开花,营造出包罗万象、芥纳须弥的线上传播场。
(二)节目营销之变:从“追逐风口”到“多维联动”“风口”和潮流历来是品类零售或文化传播追逐的对象。
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的“飞猪理论”曾风靡一时,以一种戏谑化手法,强调“借势”的效果及其必要性,主要是针对产品营销领域而言。
媒体“借势”营销本无可厚非,电视综艺的发展经验表明,所谓的“风口”或“潮流”一旦出现,收视率等利益驱使各大卫视争相上马同类节目,高度同质化必然导致品类滥觞。
执意以所谓的内容“创新”追“风口”,结果或许适得其反,以往卫视综艺的歌舞真人秀、亲子节目狂潮即为例证。
相较于电视综艺,网络自制综艺处于发展阶段,其节目营销最大特征是“多维联动、全面推广”的差异化IP“大营销”变革。
例如,爱奇艺首创影视传播“一站式营销服务模式”,建立“i影联盟”营销体系,铺设了互联网OTO、零售休闲、智能终端、旅游出行等10大场景营销渠道;覆盖200+品牌、400+城市、500+优质媒体、80000+门店、5000+社区/校园等的庞大资源网络;在促成电影信息成倍扩散的同时,也开启了爱奇艺电影营销3.0时代⑸。
(三)社群关系之争:由“竞争对抗”到“优势互补”移动互联对电视的剧烈冲击不言而喻。
部分制片人在网络综艺的良好态势前唱衰电视综艺,一些则提出“七成以上的网综都是赔钱的”,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一度被定义为“你死我活”的竞争。
文娱市场饱和态势下,国内综艺领域由竞争到“共存共荣”必经一段艰辛历程。
相较于电视综艺,网络自制综艺可依靠头部综艺充分施展吸睛能力,凭借腰部综艺及垂直细分领域放大商业价值;头部版权内容成为重要战略资源,全新自制节目顺势推出,形成“头部版权+重磅自制”的优势互补。
一方面,网综从电视综艺的专业制作、主持人等方面获得名人为核心人脉社群资源渐成态势,其“精良的自制节目或优质版权节目”为枢纽的头部综艺内容产品社群理念正在形成;另一方面,在头部版权节目的优质内容和超强流量牵引下,创意新奇、形式变幻的垂直细分自制节目将“轻松娱乐”的互动体验进行到底,增强了视频平台用户粘性,夯实了精品内容矩阵实力。
例如爱奇艺网络平台以《中国新歌声2》《挑战者联盟3》《极速前进4》等节目为头部版权阵营,推出《中国有嘻哈》等重磅自制节目,陆续推出《大学生来了2》《姐姐好饿2》等自制综艺,梯队式节目组合持续提升点击率和商业化。
三、国内网络自制综艺市场调整与发展在网络自制综艺发展浪潮中,在文化传媒市场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下,国家传媒监管政策频频出台,新一代用户需求“雅俗”并存,对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政策、市场、用户、平台等多方因素催化作用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亟需自我调整与改革。
(一)文娱市场调节“供需”平衡,创新题材内容仍是市场刚需供给和需求在经济学上是一对矛盾体,根据“供求定理”的基本观点,有需求必然产生供给的动力,然而“过剩”与“短缺”都只是暂时的(6)。
商业文化熏陶下,网络综艺既是商业文化发展的结果,也是商业文化的推手。
网络自制综艺的良好发展态势,得益于庞大的新生代网络用户群体的巨大需求与电视媒体提供综艺内容的有限性不对等产生的强动力。
都市快节奏生活环境下,新生代网民追求“速效”“近利”,或仅以“纯娱乐”的视角看待网络综艺节目成为常态,综艺成为一种休闲,创新题材和内容仍然是用户和市场刚需。
面对网民的多元需求,各大视频平台抓住机遇供给自制内容,维持综艺市场的供给平衡。
但也应看到,随着网综数量急剧扩充,“供大于求”的矛盾凸显,以及部分网综靠“噱头”“调侃”“段子”等吸引用户,文娱市场的自发调节也引发了诸多矛盾。
(二)国家政策调控“价值”凸显,生活、文化类综艺顺势而起针对影视传播,2016年以来国家广电总局相继发布了“限制引进海外综艺节目”“网络直播主播须‘持证上岗’”“从节目数量、内容和播出时间上严控未成年人参加真人秀”等新政;2017年以来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强化互联网影视创作监管,通过查封不规范微信公众号、约谈媒体机构负责人、下架网络大电影等系列举措,意图规范互联网影视传播。
政策变化令打暴力、色情擦边球的低俗化内容和秉承“娱乐至上”“歌舞当家”理念的综艺节目再难以站稳脚跟,而脱口秀、对话等低成本节目样式反倒迎来生机。
此外,AcFun、Bilibili影视剧集大规模下架,也进一步激发各视频平台加快自制内容生产进度,生活类、文化类综艺顺势而起,例如以《见面如字》《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为代表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以及爱奇艺的网络脱口秀《晓松奇谈》、战旗TV的棋牌电竞真人秀《旗咖秀》等一批网络生活文化类综艺,以文化滋养品质,以情怀贴近现实,“高而不冷”,成为综艺领域的一股清流。
(三)网络自制综艺“质量”不均,理性期更须把好“品质关”相比电视媒体的权威性,网络传播历来给人海量内容、质量粗俗的印象,以互联网为母体的网络综艺产生最初也难逃“量多质低”的粗放增长模式。
2017年以来,各视频平台积极探索大片式超级网综,纷纷上线多部“纯网综”,其中爱奇艺以14类多元化题材居行业领先,优酷11类题材处行业第二,腾讯和搜狐则分别以9类、7类保持第三、第四。
网络自制综艺形成了垂直细分、品类齐全的布局,但以“数量取胜”绝不能成为做内容的保障,当网综进入冷静理性期,终究要过品质关。
此外,目前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娱乐化”过于严重,诸如《吃光全宇宙》《拜托了冰箱》《吐槽大会》等流量担当专注于“吃喝玩乐”,文化类综艺难扛大旗,部分网综自制节目内容品质难经推敲、语言欠考究,例如《中国有嘻哈》选手采访词“把所有人都视为敌人,包括自己的同伴也视为敌人”等措辞,以及选手竞赛创作歌曲不乏“媚俗”“物质”,有悖于主流价值观。
打造优质自制网综的道路仍然漫长,注重对内容品质的追求,将品牌打造成IP,提供线下衍生价值,才是做节目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