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液体疗法
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高渗性脱水:失水大于失钠。(血钠:大于 150mmol/L)。在失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其脱水 症状较其他两型为轻。但严重脱水时也可以发生 休克。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高,水从细胞内向细 胞外转移,出现细胞内脱水,患儿出现皮肤粘膜 干燥、烦渴、高热、烦躁不安,肌张力增高甚至 惊厥;严重者出现神经细胞脱水、皱缩,脑脊液 压力降低,脑血管破裂出血,也可以发生脑血栓。 多见于病程比较短的呕吐、腹泻伴高热、不显性 失水增多而给水不足的患儿以及口服或静脉输入 过多等渗或高渗液、垂体性或肾性尿崩症、使用 大量脱水剂等患儿。
★(2)中度脱水:表示有5%~10%体重 减少或50~100ml/kg体液的减少。临床 表现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四肢稍凉。 前囟和眼窝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口腔 黏膜干燥,皮肤干燥,弹性较差,尿量 明显减少。
★(3)重度脱水:表示有10%以上体重减 少或100~120ml/kg体液的减少。临床表 现呈重病容,精神极度萎靡,表情淡漠, 昏睡甚至昏迷。皮肤发灰或有花纹、干 燥、弹性极差,因血容量明显减少可出 现休克症状,如心音低钝、脉细数、血 压下降、四肢厥冷。前囟眼窝深陷,眼 睑不能闭合,两眼凝视,哭无泪,口腔 黏膜极度干燥,尿极少或无尿。
总量 7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岁
70
2~14岁
65
成人
55~60
血浆 6
间 质 液 细胞内液
37
35
5
25
40
5
20
40
5
10~15 40~45
(二)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电解质组成有显著差别。 细胞外液的电解质成分能通过血浆精确测定。细 胞内液的电解质测定较为困难,且不同的组织间 有很大的差异。
小儿液体疗法课件

小儿液体疗法课件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儿科护理学第二章,小儿液体疗法。
2. 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原理、常用溶液及其应用、补液公式计算、补液原则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原理和补液原则。
2. 掌握常用溶液的种类、作用和适用范围。
3. 学会计算小儿补液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原理、补液公式的计算及应用。
2. 教学重点:常用溶液的种类、作用和适用范围,补液原则和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介绍小儿液体疗法的重要性。
2. 理论知识讲解:a. 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原理:渗透压、张力、电解质平衡等。
b. 常用溶液的种类、作用和适用范围:生理盐水、5%或10%葡萄糖溶液、电解质溶液等。
c. 补液公式计算:根据小儿年龄、体重、失水量等因素计算补液量。
d. 补液原则和注意事项:适量、适时、合理选择溶液和补充电解质等。
3. 例题讲解:运用实际病例,讲解如何根据补液公式计算补液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特定病例的补液量,并进行讨论。
5.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对小儿液体疗法的理解和疑问,进行解答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原理渗透压、张力、电解质平衡2. 常用溶液及其应用生理盐水、5%或10%葡萄糖溶液、电解质溶液等3. 补液公式计算年龄、体重、失水量等因素4. 补液原则和注意事项适量、适时、合理选择溶液和补充电解质等七、作业设计病例:小儿,5岁,体重15kg,因腹泻丢失水分50ml/kg,需补液。
2. 答案:根据病例,补液量为750ml,选择5%葡萄糖溶液进行补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原理和补液公式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小儿液体疗法

脱水性质
脱水程度
小儿液体疗法
轻度 中度 重度
等渗 低渗
高渗
第13页
脱水 分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精 神 稍差 萎靡、烦躁 很差、昏迷
眼 泪 少 显著降低
无
尿 量 稍少 显著降低 极少或无Leabharlann 皮肤弹性 尚可 差极差
前囟眼窝 稍凹陷 显著凹陷 深陷
末梢循环 正常 四肢稍凉 四肢厥冷
小儿液体疗法
5
80
5
70
5
65
5 55~60
第10页
胃
肠
肺
血浆
(占体重5%)
肾
间质液
(占体重25%)
细胞内液
(占体重40%)
小儿液体疗法
第11页
正常小儿每日失水
肺 不显性失水
皮肤 皮肤显性出汗
大便
尿
小儿每日需水量: 120~150ml/100cal
小儿液体疗法
第12页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一、脱水
液体疗法时惯用溶液 Common Solution of Liquid Therapy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 Infantile Diarrhea Liquid Therapy
小儿液体疗法
第2页
目标要求 Objective
• 了解小儿体液平衡特点
Realized: Characteristic of Infantile Body Fluid Balance
小儿液体疗法
第21页
代谢性酸中毒
主要因为 H 或[ HCO 3]丢失所致。
1.体内碱性物质经消化道或肾大量丢失:如 腹泻、肾小管酸中毒。。
小儿液体疗法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原则小儿液体疗法原则是指在小儿疾病治疗中使用液体药品,采取一系列仪器和药物的治疗方式。
其主要通过静脉注射等方式将药物直接输送到病变部位,达到治疗和控制疾病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小儿液体疗法的原则。
1.安全原则小儿液体疗法是应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所以治疗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药物的安全性,避免因药物导致的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等。
2.准确用药原则在小儿液体疗法治疗中,要根据孩子的体重、年龄和身体情况等情况,确定使用的药物种类和剂量,避免药物的过量或者用错药物,对患儿造成不良反应。
3.对症治疗原则小儿液体疗法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疾病种类,注重对症治疗,而不是盲目医治,注意药物的选择和时间的掌握,避免因药物过度依赖而导致病情加重。
4.严密观察原则在治疗过程中,应及时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对出现异常反应和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规范用药原则小儿液体疗法的用药应严格按照医嘱执行,不得自行更改剂量,避免药物滥用或耽误治疗。
同时,药物的注射方法也需要合理规范,以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6.个性化治疗原则小儿液体疗法在临床应用中,不同的患儿病情不同,治疗方案也应该因人而异。
要根据患儿病情的轻重缓急,制定出符合患儿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7.合理营养原则在小儿液体疗法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患儿的营养支持,尽量减轻治疗对患儿身体的影响,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加速康复。
综上所述,小儿液体疗法的治疗原则是以安全为第一、准确用药、对症治疗、严密观察、规范用药、个性化治疗和合理营养,以期最大程度的保证治疗的疗效和患儿的安全,缩短回复期,减轻痛苦,提高治疗的满意度。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202X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和 液体疗法 儿二科
体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体液平衡是维护生命的重要条件。
01
体液平衡包括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度和渗透压的正常。
02
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肺、肾等器官的正常调节功能不断调节,使体液中水、电解质等各项指标维持动态的生理平衡。
水的交换率显著高于成人 婴儿水的交换率为成人的3-4倍。每日体内外水交换量相当于细胞外液的1/2,而成人仅为1/7。婴儿对缺水的耐受力差,若不能及时满足小儿机体对水的需求,易出现脱水。
01
不显性失水量易增加 消耗100Kcal(418KJ)能量,不显性失水量约45~55ml。小儿体表面积相对大,呼吸频率快,均易造成不显性失水。
(四)体液调节功能较差
每日排出的水量包括: 不显性失水; 汗液的排出; 大便中的水分; 尿液。
并与成熟程度、呼吸频率、体温(体温每升高1℃,则多0.5ml/Kg.h)、湿度变化和特殊治疗(如光疗15-20ml/Kg.d)有关;
二、小儿常见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水的紊乱
03
指患病后的累积体液损失量,即病前体重与诊时体重之差。
02
01
02
轻度脱水:为体重的5%
中度脱水:为体重的5%--10%
重度脱水:为体重的>10%
通常很少>12%,(此量已占细胞外液的一半) >15%基本不能存活
脱水的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失水量占体重比例
5% (50ml/kg)
5%~10% (50~100ml/kg)
细胞内液 40%~45%
小儿外科液体疗法

口服补液盐溶液的剂量和浓度应根据 患儿的脱水程度和年龄进行选择,一 般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进行配制。
口服补液盐溶液的成分包括氯化钠、 氯化钾、碳酸氢钠等,能够补充因腹 泻丢失的钠、钾、氯等离子,同时纠 正酸碱平衡紊乱。
静脉补液
静脉补液是小儿外科液体疗法中常用的补液方式,适用于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 患儿。
新型补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结词
研究并应用新型补液技术,以提高补液效果和减少并发症。
详细描述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补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成为小儿外科液体疗法的发展趋势。例如,近年来研 究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能够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和感染风险,提高补液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补液技术如微泵输液、经皮补液等,也在逐步推广应用中。
混合补液能够快速补充因腹泻、呕吐等丢失的水和电解质,同时通过口 服补液盐溶液维持患儿的水电解质平衡,减少静脉输液的量和时间。
混合补液的方法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按照医生的建议 疗法中 重要的辅助措施,通过调整患儿 的饮食结构,减少因饮食不当导
症状
肠套叠的主要症状包括腹 痛、血便、腹部肿块等, 还可能伴有呕吐、发热等 症状。
治疗
对于肠套叠的治疗,通常 需要紧急手术复位肠管, 同时进行必要的液体疗法 和抗炎治疗。
03 液体疗法的原理及方法
口服补液盐溶液
口服补液盐溶液是小儿外科液体疗法 中常用的补液方式,通过口服补充因 腹泻、呕吐等丢失的水和电解质,以 维持患儿的水电解质平衡。
贫血。
06 小儿外科液体疗法的发展趋势
个体化治疗
总结词
根据患儿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补液方案,以满足不同患儿的需求。
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课件

在补液过程中,要记录小儿的出入量,包括每日的尿量、排便量等, 以便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注意事项
在补液过程中,要保持小儿的安静和舒适,避免因过度哭闹导致的心 脏负担加重。同时,要保持小儿的口腔和皮肤清洁卫生。
05
液体疗法案例分析
脱水患儿的液体疗法
脱水程度评估
根据患儿脱水的程度,选择适当 的补液量和补液速度,轻度脱水 可口服补液盐,重度脱水需静脉
04
液体疗法注意事项
补液量计算
补液量计算
根据小儿的体重、年龄、病情等, 计算出每日所需的补液量,以补 充因呕吐、腹泻等原因导致的体
液丢失。
补液量计算公式
补液量(ml)=每日损失体液量 (ml)+每日正常需要量(ml)。其 中,每日损失体液量可以通过询 问病史、观察症状和实验室检查
等方式确定。
注意事项
治疗水肿
水肿是指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潴 留,液体疗法可以通过调节体液 平衡,治疗水肿。
预防和治疗其他疾病
预防感染
保持足够的体液摄入有助于维持正能作为治疗其他疾病的辅助手段 ,如肺炎、心脏疾病等。
03
液体疗法的种类和选择
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是治疗轻中度脱水最常用 的补液方式,适用于大部分腹泻患儿。
限制水分摄入
根据水肿程度限制患儿的水分摄入量,减轻水肿 症状。
利尿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尿剂,增加尿量排出,缓解 水肿。
其他疾病患儿的液体疗法
腹泻患儿的液体疗法
01
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溶液,
同时治疗原发病。
肺炎患儿的液体疗法
02
肺炎患儿可能存在缺氧和酸中毒,需根据病情调整氧疗和酸碱
小儿液体疗法

保定市第一医院 儿科 赵颖 2096591
小儿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fluid
therapy): 指的是通过静脉输注一些液体纠 正机体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紊乱以帮助体液恢复平衡的一种 治疗手段.
一、体液的组成与分布
体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保证。 它的组成成份包括:水、电解质、 蛋白质、脂肪、糖、激素、酶、 维生素、代谢产物及一些溶解在 其中的气体物质等。
代谢性酸中毒: HCO3-↓
原因: 吐泻时丢失大量碱性肠液 进食少,热卡不足,肠吸收不良脂肪分解过多, 产生大量酮体 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流缓慢,组织缺氧
无氧酵解增多大量乳酸堆积
脱水肾血流量减少肾排酸能力下降酸性代
谢产物堆积
代谢性酸中毒:
分度:正常 PH: 7.35-7.45 HCO3- mmol/L
克,脱水征比其他 两种脱水严重
细胞内液减少明显, 脱水征 比其他两种为轻
高热、感染多 见
2
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常见于营养不良患儿伴腹泻
失Na+>失水,血Na+ <130 mmol/L; 特点:脱水症状严重,容易发生休克;
细胞外液减少﹢渗透压下降 水向细胞内转移—脑细胞内水肿 (头痛、嗜睡、抽搐、昏迷) 细胞外液明显减少
精神稍 差,略 有烦躁 不安 精神萎 靡,烦 躁不安
口唇 粘膜
眼泪
尿量
休克
轻度 脱水
5% (50ml / kg)
稍凹 陷
稍差
略干 燥
有
稍少
无
中度 脱水
5~10% (50~ 100ml / kg) >10% (100~ 120ml / 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先给1/2-2/3量 等渗补1/2张,低渗补2/3张,高渗补1/3--1/5张。 继续损失一般为1/2张,生理需要1/3-1/5张,一般1/4张 2、定量: 轻度90-120ml/Kg(占体重5%,累积损失量 50ml/Kg) 中度120-150ml/Kg(占体重5-10%累积损失量 50-100ml/Kg 重度150-180ml/Kg(占体重10%,累积损失量 100-120ml/Kg)
(三) ORS(oral rehydration Salt)
1、理论基础 2、GS浓度为2%有利于Na+和水的最大转运 3、2/3张,电解质含量 4、服用方法
四、 液体疗法
腹泻患儿的液体疗法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即一个方案,两步走,三定,四句话 (一)一个方案:制定一个完整的治疗方案(包括补 液种类,补液量,补液速度)可根据病情变化再调 整。
(二)二步走:第一步为扩容和补充累积损失量,
第二步为补充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 扩容:2:1等张含钠液或低右20ml/Kg(总量小于300ml), 1/2-1hr补完,后者对酸中毒明显可 用5%碳酸氢钠,纠正休克,改善微循环和肾血流量
(三)三定:
1、定性: 根据临床表现和血钠估计,也可测患儿血浆渗 透压 (Na++10)2,280-320为等渗 少数低渗性脱水血钠100-130mmol/L,可补等渗液 个别血Na+100mmol/L以下,可补3%NaCl
继续损失生理需要可用ORS 第2天及以后的补液,主要是补充继续损失和 生理需要,12小时内均匀补完 第2阶段要纠酸,补钾 、补钙、补镁(方法)
(四)四句话 :
先快后慢:休克最快,累积损失稍快,维持补 液要慢些 先浓后淡:累积损失及扩容(浓),继续损失 和生理需要(淡) 见尿补钾: 随时调整:根据临床和血液身生化。
3.1原发病 3.2停含钾事物,限含钾药物 3.3药物治疗 钙剂对抗高钾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碳酸氢钠应用,GS+Ins(4gGs--1UIns) 排钾利尿剂 透析 轻症:排钾利尿剂;重症血K+大于6.5mol/L, 综合治疗方法。
(三)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是指体液保持一定的[H+ ]浓度,主要通过肺肾 来调节。细胞外液PH主要取决于血液中最重要的一对 缓冲物质------。由于[Hco3-]/ [ H2co3]原发变化,形成各 种不同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 调节:缓冲机制,生理机制(肾、肺) 1.各种不同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的血气分析和PH改变 (表4-7) 2.代谢性酸中毒的类型和病因 Anion gap(AG):Na+—(Cl-+Hco3-) 2.1AG正常的代酸: 碱性物质从消化道(肠)或肾脏丢失 摄入酸性物质过多 , 静脉输入过多的不含 [Hco3-]的含钠液
代谢性碱中毒: 始动因素 病因:胃酸丢失,先天性失氯性腹泻,碱液应用过多,低钾疾病 激素应用,高碳酸血症 临床表现:呼吸系统,CNS,低钾症状 治疗:停碱性溶液,纠正水电紊乱, NS,NH4Cl 呼吸性碱中毒:病因、治疗 呼吸性酸中毒:病因、治疗
三、液体疗法常用液体
(一)非电解质溶液 (二)电解质溶液: 1、0.9%NaCl 2、1.4%SB 3、3%NaCl,纠正低钠血症 4、10%KCl 5、混合溶液: 6、常用液体成分 7、几种混合液的配制
等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病史特点 精神状况 皮肤弹性 粘膜 尿量 血压 四肢 血Na+ 血渗透压
血钠的补充 (二)低钾血症 1、病因
摄入不足;消化道丢失;经肾排钾;分布异常. 2、临床表现: 低钾的临床表现与细胞外钾离子浓度不绝对成正 比,与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梯度成正比 2.1神经肌肉系统:四肢、呼吸肌、肠、腱反射、腹 壁反射。 2.2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多尿(空泡变性,ADH) 2.3心血管系统:心音低钝、心率紊乱、T、S--T、 U波 2.4:代碱
呼吸改变 正常或 稍快 深慢
深快或节律不整深慢
4、治疗:
4.1补碱: 碳酸氢钠首选;乳酸钠 4.2方法:4种 4.3注意: 4.31 机体有代偿调节能力,多数酸中毒患儿无需补足全 量碱性药物即可纠正,一般首次补充全量的/2,即可纠 正,后根据病情及血气分析结果进行调整。 4.32 高AG型代谢性酸中毒,治疗以改善微循环, 供给氧气,改善机体氧合状态和保持呼吸道通畅 为主。 纠酸过程中,及时补钾;酸中毒纠正后,注意补钙
2.水的排除 皮肤和肺(表4-5) 肾脏
婴儿每日水的交换量为细胞外液的1/2,而成人仅1/7。 婴儿体内水的交换率比成人快3-4倍。 3.水平衡的调节 小儿年龄越小,肾浓缩和稀释功能愈不成熟,排出 同量溶质时所需水分较成人多,易发生代谢产物储 留和脱水。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一)脱水: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所引起的 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的减少,脱水时,除水分 丢失外,尚有电解质的丢失。 1、脱水程度
年龄越小,体液(水)相对越多, 细胞内液和血浆相对恒定;? 血浆区:液体相对稳定,蛋白质可呈胶体状态 间质区:液体最不稳定,不含蛋白质,因此渗透压 不稳定,液体易于流动; 细胞内区:液体最稳定,蛋白质可将水分保留在细 胞内形成胶体状态; 血浆区和间质区通过毛细血管(半透膜)进行交换; 细胞与间质区通过细胞膜(透析膜)进行交换。 (三)体液的电介质组成 (四)儿童水的代谢特点(婴幼儿为什么易发生脱水?) 1.水的需要 水的需要量大交换快,年龄越小,不显失水量越多表(4-4)。
2.2AG增多的代酸:
乳酸、酮体、排酸障碍:如水杨酸中毒
3、临床表现:见后表
酸中毒导致细胞外高钾,发生心率失常,纠酸过程 中,钾离子进入细胞内,使血清钾离子浓度下降, 故应注意补钾。 酸中毒纠正后,游离钙离子减少易发生手足搐搦症 或惊厥,应注意补钙。
不同程度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
轻度 中度 重度 CO2--CP 18-13 13-9 <9mmol/L 精神状况 正常 烦躁或萎靡 昏睡或昏迷 或烦燥 心率改变 正常 增快 减慢,收缩无力 或稍快 口唇颜色正常 樱红 樱桃红色 或稍红 或紫绀
液体疗法
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一)体液、作用、调节 (二)体液的总量和分布 不同年龄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 细胞外液 年龄 总量 血浆 间质液 细胞内液 足月新生儿 78 6 37 35 1岁 70 5 25 40 2—14岁 65 5 20 40 成人 55-60 5 10-15 40-45
脱水酸中毒难学,补液治疗很重要
不同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
轻度脱水 中度脱水 重度脱水 体液减少 3-5% 5-10% > 10% 占体重% 30-50ml/Kg 50-100ml/Kg 100-120ml/ 精神状况 稍 明显 极 眼窝及前囟 皮肤弹性 口唇粘膜 眼泪 末梢循环 尿量 代谢性酸中毒
2、脱水性质:等渗、低渗、高渗 不同性质脱水的临床表现
3、治疗
3.1原发病 3.2含钾食品 3.3补钾方法
(三)高血钾:血清钾大于5.5mmol/L 1.病因:入量过多,肾排钾减少;分布异常
2.临床表现: 2.1神经肌肉系统:同低血钾 2.2心血管系统:临床同低血钾,EKG:T波高尖 心率缓慢,传导阻滞。 2.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
治疗:
3、定时 第一阶段纠正休克: 2:1等张含钠液或低右 20ml/Kg(总量小于300ml),1/2-1hr补完 第二阶段为补充累积丢失量, 8-12hr,约 8-10ml/Kg/h
第三阶段: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
12-16hr补完,5ml/Kg/h 继续损失量的估计:一般结肠病变,每次大便含水 量5-10ml,小肠病变每次大便含水量20-30ml,故 一般可补20-30ml/Kg,张力1/2-1/3张 生理需要量60-80ml/Kg,1/3-1/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