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习题答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刘乐善主编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习题答案_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_刘乐善主编

习题一1.什么是接口?接口就是微处理器CPU与外部世界的连接部件,是CPU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中转站。
2.为什么要在CPU与外设之间设置接口?在CPU与外设之间设置接口主要有4个原因:(1)CPU与外设二者的信号不兼容,包括信号线的功能定义、逻辑定义和时序关系(2)CPU与外设的速度不匹配,CPU的速度快,外设的速度慢(3)若不通过接口,而由CPU直接对外设的操作实施控制,会使CPU处于穷于应付与外设打交道之中,大大降低CPU的效率(4)若外设直接由CPU控制,会使外设的硬件结构依赖于CPU,对外设本身的发展不利。
3.微型计算机的接口一般应具备那些功能?微机的接口一般有如下的几个功能:(1)执行CPU命令的功能:CPU将对外设的控制命令发到接口电路中的命令寄存器(命令口)中,在经分析去控制外设(2)返回外设状态的功能:通过状态寄存器(状态口)完成,包括正常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3)数据缓冲的功能:接口电路中的数据寄存器(数据口)对CPU于外设间传送的数据进行中转(4)设备寻址的功能:CPU某个时刻只能和一台外设交换数据,CPU发出的地址信号经过接口电路中的地址译码电路来选中I/O设备(5)信号转换的功能:当CPU与外设的信号功能定义、逻辑关系、电平高低及工作时序不兼容时接口电路要完成信号的转换功能(6)数据宽度与数据格式转换的功能:由于CPU处理的数据都是并行的,当外设采用串行传送方式时,接口电路就要完成串、并之间的转换,并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
4.接口技术在微机应用中起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微机系统中,微处理器的强大功能必须通过外部设备才能实现,而外设与微处理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又是靠接口来实现的,所以,接口技术成为了一门关键技术,它直接影响微机系统的功能和微机的推广应用。
5.接口电路的硬件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接口电路的硬件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基本逻辑电路:包括命令寄存器、状态寄存器和数据缓冲寄存器,是接口电路中的核心(2)端口地址译码电路:实现设备的选择功能(3)供选电路:根据不同任务和功能要求而添加的功能模块电路。
2022年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刘乐善--重要知识点

1.(为什么要设置接口)设置接口的目的有两条:通过接口实现设备与总线的连接;连接起来以后,CPU通过接口对设备进行访问,即操作或控制设备。
2.接口分为两类:设备接口和总线桥设备接口:是指I/O设备与本地总线(如ISA总线)之间的连接电路并进行信息(包括数据、地址及状态)交换的中转站。
总线桥,是实现微处理器总线与PCI总线,以及PCI总线与本地总线之间的连接与信息交换(映射)的接口。
3.设备接口和总线桥的区别:首先,总线桥与接口的区别是连接对象不同。
接口连接的的是I/O设备和本地总线(用户总线),总线桥连接的是本地总线(用户总线)和PCI总线。
其次,传递信息的方法不同。
接口是直接传递信息,接口两端的信息通过硬件传递,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固定关系。
桥是间接传递信息,桥两端的信息是一种映射的关系,并非通过硬件一一对应的直接传输,即由软件建立起来的映射规则实现,可动态改变。
4.为什么要设置I/O设备接口?为什么要在ISA总线和I/O设备之间设置接口电路呢?原因:一、微机的总线与I/O设备两者的信号线不兼容,在信号线的功能定义,逻辑定义和时序关系上都不一致;二,CPU与I/O设备的工作速度不兼容,CPU速度高,I/O设备速度低;三,若不通过接口,而由CPU直接对I/O设备的操作实施控制,就会使CPU穷于应付与I/O设备硬件打交道,从而大大降低CPU的效率;四、若I/O设备直接由CPU控制,也会使I/O 设备的硬件结构依赖于CPU,对I/O设备本身的发展不利。
因此,有必要设置具有独立功能的接口电路,以便协调CPU与I/O设备两者的工作,提高CPU的效率,不有利于I/O设备按自身的规律发展。
5.I/O设备接口的功能 1.执行CPU命令 2.返回外设状态 3.数据缓冲 4.信号转换 5.设备选择6.数据宽度与数据格式转换6.I/O设备接口与CPU交换数据的方式 1.查询方式 2.中断方式 3.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方式7.D/A转换器的接口采用的数据段和交换方式是无条件传输。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及答案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三版)习题及答案习题11.1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典型芯片具备哪些特点? 【解答】经历了6代演变,各典型芯片的特点如表1-1所示。
1.2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和主要性能指标有那些?【解答】除具有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有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可自动连续工作等基本特点以外,还具有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结构灵活、适应性强、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使用和维护方便等。
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与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硬件组成、外部设备以及软件配备等有关。
常用的微型计算机性能指标主要有:字长、主频、内存容量、指令数、基本指令执行时间、可靠性、兼容性、性能价格比等。
1.3常见的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和特点是什么?【解答】微型计算机硬件一般由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系统总线、接口电路、输入/输出设备等部件组成。
主要组成部件的功能和特点分析如下:(1)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单元ALU、控制单元、寄存器组以及总线接口1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习题及答案部件等组成,其功能是负责统一协调、管理和控制系统中的各个部件有机地工作。
(2)内存储器:用来存放计算机工作过程中需要的操作数据和程序。
可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存放当前参与运行的各种程序和数据,特点是信息可读可写,存取方便,但信息断电后会丢失;ROM用于存放各种固定的程序和数据,特点是信息固定不变,关机后原存储的信息不会丢失会丢^(3)系统总线:是CPU与其它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道。
可分成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控制总线CB。
(4)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完成微型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
由寄存器组、专用存储器和控制电路等组成。
(5)主机板:由CPU插座、芯片组、内存插槽、系统BIOS、CMOS、总线扩展槽、串行/并行接口、各种跳线和一些辅助电路等硬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习题答案简版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习题答案第一章微型计算机概述1.1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之间有什么不同?答:①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是微型计算机的一部分。
它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②微型计算机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和系统总线,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体。
③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微型计算机、外设及系统软件三部分。
1.2CPU在内部结构上由哪几部分组成?CPU应具备哪些主要功能?答:1.CPU在内部结构上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①算术逻辑部件(ALU);②累加器和通用寄存器组;③程序计数器(指令指针)、指令寄存器和译码器;④时序和控制部件。
2.CPU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①可以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②可保存少量数据;③能对指令进行译码并执行规定的动作;④能和存储器、外设交换数据;⑤提供整个系统所需要的定时和控制;⑥可以响应其他部件发来的中断请求。
1.3累加器和其他通用寄存器相比,有何不同?答:许多指令的执行过程以累加器为中心;输入/输出指令一般也以累加器来完成。
1.4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有哪两类?答:一类是通过对指令的译码,由CPU内部产生的。
这些信号由CPU送到存储器、I/O接口电路和其他部件。
另一类是微型机系统的其他部件送到CPU的。
通常用来向CPU发出请求。
如中断请求、总线请求等。
1.5微型计算机采用总线结构有什么优点?答:首先是系统中各功能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变为各个部件面向总线的单一关系。
其次是一个部件只要符合总线标准,就可以连接到采用这种总线标准的系统中,使系统功能得到扩充。
1.6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如果一个系统的数据和地址合用一套总线或者合用部分总线,那么,要靠什么来区分地址或数据?答:1.数据总线是双向三态;地址总线是单向输出三态。
2.数据和地址复用时,必须有一个地址选通信号来区分该总线上输出的是地址还是数据。
1.7控制总线传输的信号大致有哪几种?答:包括CPU送往存储器和I/O接口的控制信号,如读信号、写信号、中断响应信号、存储器和I/O接口区分信号等。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接口》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接口》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习题 1 部分答案1.3 假设四种CPU主存地址分别为16根、20根、24根以及32根,试问每种CPU可寻址内存多少字节?解:64K字节,1M字节,16M字节,4G字节1.4 设字长为16位,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以及BCD数。
①65 ②129 ③257 ④513解:①0000000001000001B,0041H,(0000000001100101)BCD②0000000010000001B,0081H,(0000000100101001)BCD③0000000100000001B,0101H,(0000001001010111)BCD④0000001000000001B,0201H,(0000010100010011)BCD1.5 设字长为8位,写出x、y的原码、反码和补码,并且用补码计算x+y,问是否有溢出?①x=-78 y=35 ②x=-64 y=-66解:①[X]原=11001110,[X]反=10110001,[X]补=10110010[Y]原=00100011,[Y]反=00100011,[Y]补=00100011因为:[X]补=10110010[Y]补=00100011那末:[X]补+[Y]补=11010101=[X+Y]补X+Y=-00101011没有溢出②[X]原=11000000,[X]反=10111111,[X]补=11000000[Y]原=11000010,[Y]反=10111101,[Y]补=10111110因为:[X]补=11000000[Y]补=10111110那末:[X]补+[Y]补,有溢出1.6 试用8位二进制写出以下数、字母以及控制命令的ASCⅡ码,还要写成奇校验、偶校验、标记校验及空格校验的ASCⅡ码。
①B ②8 ③CR ④NUL解:解答如下表中。
1.7 设两个BCD数X=1000 1001,Y=0111 0101,试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X+Y。
自动判断闰年(微机原理课设)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自适用控制技术、数据挖掘与处理技术、机械设计CAD、金融电子等都离不开计算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在此应运而生。
本次课程设计是基于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简单应用,运用在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课程上所学的汇编语言知识完成闰年的判断。
众所周知,闰年的判断方法是:年份的数值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或者能被400整除。
本课程设计的主的主要任务也是基于这样的算法利用汇编语言来完成闰年的判断。
关键词: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算法,闰年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自适用控制技术、数据挖掘与处理技术、机械设计CAD、金融电子等都离不开计算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在此应运而生。
本次课程设计是基于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简单应用,运用在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课程上所学的汇编语言知识完成闰年的判断。
众所周知,闰年的判断方法是:年份的数值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或者能被400整除。
本课程设计的主的主要任务也是基于这样的算法利用汇编语言来完成闰年的判断。
关键词: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算法,闰年自动判断闰年1设计内容及要求本次课程的内容是自动判断闰年,要求输入具体的年份后,输出是否为闰年的提示信息,并且可接着输入年份继续判断,同时支持多个年份同时输入,并给出判断结果,按Q或q键退出程序。
由于此程序比较简单,增设输入错误提示功能,当输入的根本就不是年份时,系统就会提示错误并重新输入。
2概要设计2.1系统总体分析判断闰年的具体算法为:如果该年份的数值能被4整除却不能被100整除,或者该年份的数值能被400整除,则该数值代表的年份为闰年。
由于输入的十进制数相当于字符串以ASCII码形式存在输入缓冲区,因此在进行闰年判断时需将其转化为十进制数进行判断。
(完整word版)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试题答案

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试题答案(练习)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1.指令一般包括两部分:操作码和操作数。
( √)2.一个总线周期有一个或若干个指令(时钟)周期组成。
( )3.8086有一个16位标志寄存器,它包含了6个状态标志位和3个控制标志位。
( √)4.一片8259A中断控制器最多能接收8个中断源。
( √)5.PUSH AL( 0 )6.要对8255A的端口C的某一位进行置位/复位设置,可对端口C写入相应的控制字来实现。
( 0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1.当INTEL 8086工作在最大模式时,需要____8288____芯片提供___总线控制信号_____。
2.当取指令时,8086会自动选择___CS___值作为段基值,再加上由___IP___提供的偏移量形成物理地址。
3.8086/8088微处理器被设计为两个独立的功能部件:___EU_____和___BIU___。
4.INTEL 8086的当前CS=1234H,IP=5678H,则将执行20位物理地址___179B8H__处的程序。
5.8086存储器组织中,逻辑地址由十六进制___4___位构成的,物理地址又由十六进制___5___位构成。
6.在微机系统中,主存储器(通常又称为内存)用来存放___程序和数据___。
辅存储器(又称外存)用来存放____程序____。
10.当要进行一次DMA传送时,首先由外设向DMAC发DMA请求信号,DMAC收到此申请后向CPU发总线请求信号。
若CPU响应此请求则发___HLDA_____给DMAC,DMAC接手___总线___开始工作。
11.总线有三类:片总线,例如:________;内总线,例如:________、________;外总线,例如:________、________。
12.中断向量是中断服务程序的________,每个中断向量占________字节。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中科大版部分习题解答

第一章习题及答案:P20 9、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1)1101.01B 13.25 (3)101011.0101B 43.3125 (2)111001.0011B 57.1875 (4)111.0001B 7.0625 10、将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
(1)A3.3H 163.1875 (3)AC.DCH 172.859375 (2)129.CH 297.75 (4)FAB.3H 4011.1875 11、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1)23 10111B 27Q 17H (2)107 1101011B 153Q 6BH (3)1238 10011010110 2326Q 4D6H (4)92 1011100B 134Q 5CH 12、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8 位有符号二进制数(原码,可以是补码) (1)+32 00100000B (00100000B)(2)-12 10001100B (11110100B)(3)+100 01100100B (01100100B)(4)-92 11011100B (10100100B)13、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压缩BCD 码和非压缩BCD 码。
(1)102 000100000010 0000 0001 0000 0000 0000 0010 (2)44 01000100 0000 0100 0000 0100 (3)301 001100000001 0000 0011 0000 0000 0000 0001 (4)1000 0001000000000000 0000 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4、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有符号的十进制数。
(原码,可以是补码) (1)10000000B 0 (补码:-128)(2)00110011B +51 (+51)(3)10010010B -18 (-110)(4)10001001B -9 (-119)15、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单精度浮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