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PPT课件
初三语文课件
郑愁予,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 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 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 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 右再度出山,《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 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 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 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 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 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 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 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总结、扩展
春雨已经对我们说了这么多的话,现在,我 们不妨也对春雨说几句话,说几句你心里最想 说的话或写几行诗都行。
初三语文课件
初三语文课件
郑愁予其人其诗都给人一种神秘感。他本人是一个运动健 将,但诗中表现的却是一个多情书生;他有着极深的文学修 养,但他却毕业于法商学院;他身为现代派的主要干将,但 他的诗却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 豪放起来酷似李白。 郑愁予比较有名的诗作,比如《错误》(《错误》是他 流传最广的作品。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 称为‚浪子诗人‛。对此,郑愁予不以为然,他说:‚因为 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 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 其实影响我童年的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 神。‛也许正是仁侠精神和浪子情怀的结合,才使郑愁予的 诗有如此动人的艺术魅力。
讨论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好处。
主要运用了“拟人”——亲切,便于抒 情;另外,还运用了比喻、排比、反复 等修辞手法。 想一想,这首诗与艾青(黎明的通知》在拟 人化手法运用上有什么异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雨说》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雨说》课件

(1)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 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 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 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获艺术 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 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 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 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
精读诗歌,合作探究 1.诗中的“你们”指谁?为什么?
“你们”指儿童。从诗的副标题和内容可以看 出来。
2、雨对“你们”做了什么邀请?表现了 春雨什么样的心愿?
• 雨让孩子们不要打开雨伞、关起门窗,不 要放下帘子、披蓑衣戴斗笠;扬起脸让他 “亲一亲”;让孩子们踩着他的拍子,去 踩泥土、看新苗、问候鱼儿、听溪水唱歌。 表现了春雨希望孩子们去看看外面世界的 变化的愿望。
雨 说
郑 愁 予
看谁说得好?
你能够说出几句描写春雨的诗 吗?
学习目标
1.学会细致观察景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描 写方法。 2.学习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3.学习作者塑造博大、宽广的胸怀,以造 福于人为自己最大的幸福的精神。
预习查评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作者作品情况。 3.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 • • • • • •
6、第四节又表达了春雨的什么愿望? 春雨热爱大地万物,她希望人们能与它亲近 7、第五节春雨号召孩子们干什么? 号召带着孩子们跟着她去体验大自然的各种气息。 8、第六节雨自述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雨自述自己儿时的来历,给小朋友以亲切之感 9、第七节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 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作 者的什么感情? • 抒发作者对勇敢、乐观、自信的赞美。之情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雨说共25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雨说共25张

绵绵细雨带来春的洗礼,田野里的泥土润如油膏,禁锢一冬的种子偷偷地 从泥土的襁褓里钻出来,露出笑脸。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雨 说》中的各种生机。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留滞(zhì) 喑哑(yīn) 丝缕(lǚ) 喧嚷(xuān) 帘子(lián) 斗笠(lì) 润如油膏(gāo) 洗衣谣(yáo) 耸立(sǒng) 襁褓(qiǎng bǎo)
2.雨让大地生机勃勃,那么在诗人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雨是什么样子的?试从视觉、听觉、触 觉等方面来描述。
【交流点拨】可以结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 内容。视觉上,“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表现雨的细密;听觉上,“走得很 轻,而且温声细语地”,表现雨的淅沥;触觉上,“亲一亲”,表现雨的轻柔……
4.背景透视 本诗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正值“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的新的历史时期。经 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这 首诗极写雨后春回大地、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极力赞颂“及时雨”(1978年提出 的“改革开放”思想是中国人民渴望已久的政治“及时雨”)。这首爱之歌,是诗 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他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上节课,我们一起倾听了雨的诉说 ,梳理了诗歌的结构 ,理解了雨的 形象,领悟了作者的情感,这节课,我们将对这首诗作进一步的理解。
? ? 雨说 三、(6—8):雨的来意 感情:殷切的希,望诚
??四、(9):雨的祝福??
挚的祝福
自由吟咏,请学生结合自己想象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 修辞成分,并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交流点拨】 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 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课件

想一想,这首诗与艾青(黎明的通知》在拟 人化手法运用上有什么异同。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拟人化手法。这一点和艾青
的(黎明的通知)类似。艾青的《黎明的通知》
全诗以“黎明”为说话者,而郑愁予的(雨
说),全诗以春雨为说话者。不同的是艾诗主
要是“黎明”让诗人转告人们它的通知,而郑
诗则用“雨”直接与儿童对话,表情达意罢了。
2021-1-5
xx
20
总结、扩展
春雨已经对我们说了这么多的话,现在,我 们不妨也对春雨说几句话,说几句你心里最想 说的话或写几行诗都行。
2021-1-5
xx
21
歌的出
发点是为中国的广大儿童们。诗人想借“春雨”告诉中国的儿
童们,中国人传统的人文思想是“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
下一代”,儿童们应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体会长者的爱抚,
在20无21-1忧-5 无虑中幸福成长。
xx
19
讨论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好处。
主要运用了“拟人”——亲切,便于抒 情;另外,还运用了比喻、排比、反复 等修辞手法。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只要孩子始终保持快乐的童心,
202新1-1-5的世界就有希望 xx
13
读一读第7、8两节,这其中的“笑”你 是怎样理解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两节诗,虽是“春雨教儿童二样事”,但内容只有一样,即
2021-1-5
xx
9
2021-1-5
的春 各雨 种带 气着 息人
们 去 体 验 大 自 然
xx
去绕去跟 听着看着 听池牧我 溪塘场去 水跟就踩 练跳要田 习跃抽圃 新的发的 编鱼忍泥 的儿冬土 洗说的将 衣声新润 谣好苗如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雨说》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雨说》公开课课件

3603
《雨说》是郑愁予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当时正
值我国 ,如何让中国的儿童勇敢、乐观的面对生
活,生活在台湾的诗人郑愁予写下了这首诗。诗歌以新颖
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
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中的“雨”
怎样理解诗歌开头括号中的话的含义?
明确:“四月”点明时间是春天,“等待久了” 表明了对春雨的渴盼。
雨 在 大 地 万 物 的 企 盼 中 及 时 到 来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的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 轻盈、绵绵不 断、温柔的特 点
侧面写雨的轻盈、
导入新课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 泪水,是田野的微笑。我从天空中 飘落,伴着我欢快的足音,花草荡 漾出陶醉的笑意;我和着自然清新 的空气,将温柔的胸脯轻轻地贴近 土地,在泥土中消融。我不但浇灌 了禾苗,荡涤了灰尘,也浸润了古 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
“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 去。”我用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 体和清透的心灵向你诉说……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 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 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 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 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 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 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 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 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 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 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 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 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 学系教授。
这些话表达了中国的长者们为了让儿童们能够无 忧无虑、健康幸福的长大,他们愿意做出一切的 努力、付出一切的代价。
整体感知
讨论:在诗中,雨是 春天 的使者, 也是 爱 的使者. 为什么雨是春天的使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忍冬 忍受寒冬。 蓑衣 suō 跳跃 yuè 知悉 xī
读一读第7、8两节,这其中的“笑”你 是怎样理解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讨论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好处。
主要运用了“拟人”——亲切,便于抒 情;另外,还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 手法。 比喻: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增强了诗的表 现力.
排比:使句式整齐,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学 科网
田圃 禁锢 留滞 喑哑 襁褓 寒浅 洗礼
(pǔ) (jì n gù) (zhì ) 停滞,不流通。 (yīn yǎ) 嗓子干涩发不出声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qiǎng bǎo) 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初春时淡淡的余寒。
基督教徒接受人入教时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把水滴 在受洗人的额头上,或让受洗人身体浸在水里,表示 洗净过去的罪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