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和默写

合集下载

广东省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与默写

广东省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与默写

诗歌鉴赏与默写【2004年】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l)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亦可另抒己见。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l)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三国演义)卷首词)【参考答案】16.(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

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17.(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3)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005年】1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②,沈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举里指田园家业。

清渭,指渭水。

(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孤笛”。

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二、衍生注释:“古寺”:古老的寺庙,这里指破山寺。

“初日”:刚刚升起的太阳。

“曲径”:弯曲的小路。

“幽处”:幽静的地方。

“禅房”:和尚住的房舍。

“山光”:山间的景色。

“悦鸟性”:使鸟儿欢悦。

“潭影”:潭水中的倒影。

“空人心”:使人内心空灵。

“万籁”:各种声音。

“钟磬音”:寺庙里敲钟击磬的声音。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描绘了破山寺后禅院的清幽景象,展现了一种空灵清幽的意境。

情感方面,诗人通过对禅院景色的描写,表达出一种对宁静、清幽之处的喜爱以及内心追求宁静的情感。

在表现手法上,首联通过“清晨”“古寺”“初日”“高林”勾勒了一幅清晨寺院图,色彩明快。

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堪称千古名句,“曲径通幽”这一描写将人的好奇心和对幽静深处的向往激发出来,同时画面感极强,步步深入,曲径之后是花木深处的禅房。

颈联中的“悦”和“空”两字用得极为精妙,鸟儿因为山林景色而喜悦,而那潭影却让人心空灵,一动一静。

尾联以“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作结,在一片寂静中唯有钟磬之声,这声音反而更加烘托出禅院的幽静,以动衬静,意境深远。

四、作者介绍:常建,唐代诗人,他的诗大多以田园、山水为主题。

他在仕途上不得志后,寄情山水,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在描写山水景色的同时蕴含一定的禅意,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就是典型之作。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在繁重的都市生活中,我总是感到疲惫不堪。

偶然间走进了一个小巷子里的花园,里面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深处,周围花草繁盛。

我当时就想起了“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就如同人在忙碌的现代生活里寻找那一点宁静,那隐藏在深处的美景就像破山寺的禅房,只要你愿意探寻,总会发现那令人身心愉悦的美好。

例子二:有一次参加一个冥想的活动,活动场地是在一个被山林环绕的小院里。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01曹操《短歌行》(2022·山东/江苏卷)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2022·新高考2卷)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两句,后世一直传诵不已,苏轼《赤壁赋》中就曾引用过。

1. 《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 曹操《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慕。

3. 《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4. 曹操《短歌行》中“越陌度阡,枉用相存”两句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5. 曹操《短歌行》中,诗人借《诗经·鹿鸣》里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两句表达了招纳贤才的热情。

6. 《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7. 《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8. 《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唯有美酒的诗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9. 《短歌行》中运用典故,自比周公,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0. 《短歌行》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意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0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022·山东/江苏卷)李白常常称谢灵运为谢公,比如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诗句中。

(亦可答“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2020年上海卷)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成语:①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②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③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④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⑤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名句: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夏季减肥食谱中,有四种食物位于爱美女士们的黑名单,被排除在减肥食物之外,千万碰不得,否则会让你的努力____________!②可下半场的最后5分钟内,我们差点将全场的努力____________,所以说我们要拿下一场比赛还是要在5分钟之后才能确保,在最后5分钟内,对手有3次很好的机会,如果我们想要成为“英东杯”冠军,就要避免这些状况。

③这90户业主不肯退铺,让大华公司以回购商铺的方式解决大润发购物中心困境的努力____________。

A.毁于一旦功亏一篑前功尽弃B.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毁于一旦C.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毁于一旦D.前功尽弃毁于一旦功亏一篑解析:毁于一旦:于,在;一旦,一天。

在一天的工夫全被毁掉。

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

适合②空;功亏一篑: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

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适合③空;前功尽弃:功,功劳;尽,完全;弃,丢失。

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

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适合①空。

答案:D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这一APEC北京会议鲜明的主题,体现出中国对亚太持久发展繁荣所作的深入思考和安排。

2020年高考北京版高考语文 专题四 古典诗歌鉴赏及名句名篇默写

2020年高考北京版高考语文  专题四 古典诗歌鉴赏及名句名篇默写

专题四古典诗歌鉴赏及名句名篇默写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总评:诗歌部分是语文考试变化较多的部分,在更加注重传统经典的语境下,增加考查的难度和广度,文本体例并非学生熟悉的唐宋诗词,题材内容方面也不尽是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更注重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课内外相结合的考查形式将会更常见;更注重诗歌与现实的结合及鉴赏能力的应用;诗歌鉴赏与名著阅读结合起来考查也会是一个新的创新。

古典诗歌鉴赏分析解读名句名篇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真题典例】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审题关键: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涉及的考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答案:D2.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

”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6分)答案:①本词整体风格豪放,但又收放自如,时有柔和(平和,缓和,细腻)之笔。

②比如上阕“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气势雄奇,下阕“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意境宏阔,皆是典型的豪放之笔,堪称“龙吟虎啸”。

③比如上阕“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低回宛转,下阕“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清丽隽永,皆堪称“和缓”。

点有诗歌内容的理解、诗人情感的把握等,考生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仔细揣摩。

命题方式: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诗歌。

“要新诗准备”领起“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三句,据此可知C 项正确,“正梅花万里雪深时”描写的是未来,D 项中“怀念过去”不准确,应是展望未来,因此此题选D 。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综合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综合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综合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近年来,虽然国产吹瓶机技术发展迅猛,但是并不能说技术已经达到________的水平,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

②只有靠制度和机制才能使腐败分子________,才能长期稳定发挥网络反腐的作用;网络反腐“正规军”的到来,彰显了党中央反腐的决心和信心。

③印度演员阿米尔在所有开车的动作戏中与车配合得简直是________,完全到了“人车合一”的地步,而且在戏中,他还融合了马戏、魔术、武术甚至舞蹈等元素。

A.无懈可击无隙可乘天衣无缝B.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无隙可乘C.无隙可乘天衣无缝无懈可击D.无懈可击天衣无缝无隙可乘解析无懈可击:没有漏洞可以被攻击或挑剔,形容十分严密。

无隙可乘:没有空子可钻。

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答案A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来,由于受到国际原油持续走低的影响,我国将迎来原油价格调整的“窗口期”,全国大部分省市93号汽油每升零售价格将进入“五元时代”。

B.直至2015年,欧洲奶农们的倒奶行动仍在进行。

多方人士尽管提出了很多建议,但是这一行业将被市场化的结局仍然没法改变。

C.社会诚信缺失目前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政府担负着引导、示范、管理社会和谐的职责,政府信用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D.不管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还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都要依靠大数据,因此政府掌握的数据除依法保密外,都要最大限度地公开。

解析A项,成分残缺,“国际原油”后加上“价格”即可。

B项,语序不当,关联词“尽管”应提到“多方人士”之前。

C项,搭配不当,“示范、管理”与“社会和谐”不搭配。

答案D3.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据史料介绍,唐武宗跟前的名相李德裕,著有《柳次旧闻》《会昌一品集》等,________,但对他的一句颇富哲理的名言“正人如松柏,特立不倚,邪人如藤萝,非附他物不能自起”却早有所闻。

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考评特训卷第一周题组训练主题__新高考语用Ⅰ 名句默写 诗歌鉴赏含解析

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考评特训卷第一周题组训练主题__新高考语用Ⅰ 名句默写 诗歌鉴赏含解析

第一周题组训练主题——新高考语用Ⅰ+名句默写+诗歌鉴赏周一小题基础天天练1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曹娥江是钱塘江的最大支流,曹娥江的自古以来就在人们心中留下了的印记。

今天,在海洋与陆地相交之处,被誉为“中国第一河口大闸”的浙江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宛如一条凌空的巨龙,横卧在江口,见证着曹娥江的,描绘着人与水、和谐共处的盛世之景。

一条曹娥江,流淌着绍兴几千年的历史。

曹娥江上游源短流急,下游受钱塘江潮汐顶托,形成“南洪北潮”的格局。

每年夏秋,频繁的台风带来狂风暴雨,曹娥江上游滚滚洪水急速向下肆虐,河口的钱塘江潮水则逆势涌入曹娥江,让沿江人民饱受灾难。

而遇到大旱年份,曹娥江水源枯竭,境外来水无处蓄积,水乡绍兴和浙东其他地区则赤地千里。

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的建成,曹娥江河口段由外江变成内河,原来危害严重的钱塘江风暴潮挡在曹娥江大闸之外。

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是民心工程,也是圆梦工程。

六载耕耘,巨龙横卧;千年梦圆,两岸安澜。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波澜壮阔记忆犹新奔流不息息事宁人B.惊涛骇浪记忆犹新川流不息相安无事C.波澜壮阔不可磨灭川流不息息事宁人D.惊涛骇浪不可磨灭奔流不息相安无事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的建成使曹娥江河口段由外江变成内河,原来危害严重的钱塘江风暴潮挡在曹娥江大闸之外。

B.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的建成,曹娥江河口段由外江变成内河,原来危害严重的钱塘江风暴潮挡在曹娥江大闸之外。

C.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的建成,使曹娥江河口段由外江变成内河,原来危害严重的钱塘江风暴潮被挡在曹娥江大闸之外。

D.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的建成,曹娥江河口段由外江变成内河,原来危害严重的钱塘江风暴潮被挡在曹娥江大闸之外。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二、名篇名句默写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专题10 《将进酒》《江城子》-2023年新高考语文课内古诗词鉴赏及名句名篇默写系统复习

专题10  《将进酒》《江城子》-2023年新高考语文课内古诗词鉴赏及名句名篇默写系统复习

三、赏析“梦醒”诗句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①以景结情。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 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在结尾处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 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 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让宾主尽情欢乐。
干脆,只管 买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感?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愁(狂)]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将 与尔/同销/万古愁。

同“消”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
出来,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将 纵情任意 戏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进 陈王,三国时的曹植,他才华 横溢,志向远大,由于“任性
观名。在洛阳西门
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未得到 外,为汉代富豪显
曹操的重用,还受到兄、侄的 妒忌排挤。
贵的娱乐场所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
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
上片抒写作者对亡妻永远难忘的思念之情 和爱妻去世后自己生活的凄凉、辛酸和伤痛。
二、赏析“梦中”诗句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 行。
➢十年时间,积攒了多少的思念想要倾诉, 然而思绪如麻,又当从何处说起?于是, 竟无语凝噎。满腹的相思都化作了热泪 千行。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 情。
①“茫茫”二字为全诗奠定了凄婉哀伤的基调。“两茫茫”, 既指词人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妻子的感受。生 者和死者,一样的情思,一样的哀绪。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 间倏忽,转瞬十年。(时间飞逝,挚爱离去已然十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始安秋日宋之问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世业①事黄老,妙年孤隐沦。

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

①注:世业:犹世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 诗歌前两句用―洛阳春‖引发对―桂林风景异‖想象,进而表达作者满怀的喜悦之情。

B. 诗歌五、六两句中,云雾飞卷山峰隐现,碎石可见江水磷磷,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

C. 诗歌七、八两句写自己平日为官做事信奉黄老,与人无争,但最终还是遭遇贬黜流放。

D.整首诗前几句重在写景抒情,后四句转向述志感怀,即在辛酸无奈中表达了归隐的思想。

E.该诗是作者晚期作品,写景物用语简洁概括,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感受,给人新颖的美感。

15.请结合诗歌赏析―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的精妙。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展现了李白对达到理想彼岸的乐观自信情怀。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了与友人夜晚泛舟赤壁时把酒吟诗的快哉乐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

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由水路出发,离家渐行渐远。

―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图中景象―有日‖―江阔‖―浪生‖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C.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D.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

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E.全诗以―行舟‖为线索,由挂帆离家始,至吴地烹鱼结,一路行来,写景叙事,自然流畅。

诗中不着一―忆―字,却句句含―忆‖,把自己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传达的含蓄隽永。

15.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我们与其用―在艰苦的环境中,才知道谁是真正的君子‖来激励自己,还不如把《论语》中孔丘―________,________‖的作为座右铭,含义相同,雅俗有异。

(2分)(2)当有人纠结于取舍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借用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帮助他做出正确的选择。

(2分)(3)《三峡》中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三峡水流之急之疾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

(1分)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溪亭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注】林景熙,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不仕,隐居平阳。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运用了比兴手法,写日暮时分,诗人徘徊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

B.颔联写明月上高树,诗人半醉半醒,心绪不宁,难以去怀,说明诗人感慨至深。

C.尾联悠长的渔歌、若明若暗的灯火,让人倍感凄凉孤寂,蕴含着国破家亡、漂泊无依之感。

D.诗中用―日暮‖―月初白‖―孤灯个词语,表现白天到夜晚的时间变化,表达作者孤寂情感。

E.诗人在真实描摹客观景物的同时,又把某种独特感受倾注在景物描写之中,使读者也受到感染。

15. 赏析嫌中―穿‖―数‖二字的妙处。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诗经·氓》―,‖两句,描写女子早起晚睡辛勤劳作,没有一天不如此。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三句,援引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轻启兵端最终落败的古事,告诚南宋朝廷慎之又慎。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題.临江仙辛弃疾老去浑身无着处①,天教只住山林。

百年光景百年心。

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试向浮瓜沈李②处,清风散发披襟。

莫嫌浅后③更频斟。

要他诗句好,须是酒杯深。

【注】①老去句:语本苏拭《豆粥诗》―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②浮瓜沉李:语本魏文帝《与吴质书》―浮甘瓜于淸泉,沉朱李于寒水‖。

后以―浮瓜沉李‖形容夏天消暑行乐生活。

③后:略似今日口语中之―啊‖。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开篇点明自己年老体衰,闲居山林,奠定全篇基调;―无着处‖,正话反说。

B.两个―百年‖间隔反复,照应上文之―老去‖,寓示自己—辈子被荒废。

C.下片开头两句写夏日行乐,表达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归隐生活的向往。

D.结尾化用杜甫诗句―李白斗酒诗百篇‖,表达了词人要向李白学习写诗的愿望。

E.本词语言明白如话,笔调轻松,言浅意丰,令人寻味不已,—些语句成为成语.15.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5分)(1)《庄子·逍遥游》中,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指出只有―,,‖才能做到―无待‖,才能达到―逍遥游‖。

(2)杜甫《望岳》中,诗句―,‖抒发了他不怕论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所思①杜甫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俎定常开。

九江②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③。

注:①崔漪自吏部而谪荆州司马,杜甫作诗寄之,②九江:于后文的―一柱观‖,结尾崔漪在荆州谪居之地。

③滟滪堆:即瞿塘峡峡口的滟滪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定常开‖虚写崔漪被贬之后的生活,也表明作者对崔漪非常熟悉。

B.―醉‖字传神,虽谪官偏僻之地,但酒樽常开,凸显崔漪癫狂落拓的形象。

C.日落时分,崔漪竟不知自己酒醒何处,实为借酒浇愁,暗含苦闷之情。

D.诗中多处使用想象手法,所写内容既照应标题,又使得格调不甚凄凉。

E.作者借崔漪虽遭贬谪仍然醉卧的形象,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痛苦心情。

15.古人评价这首诗时说―苦忆‖二字,直贯全章,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的两句诗―,‖,既印证了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晋陶渊明独爱菊‖,又让人读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情。

(2)苏轼在《赤壁赋》里赞美曹操当年在赤壁之战时临江赋诗的英雄形象时说:―,,。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军中乐[南宋]刘克庄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

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

自言虏畏不敢犯,射麋捕鹿来行酒。

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

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合金疮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开头两句描写军营戒备森严的场景,―面面‖和―深深‖形成照应,渲染了战场紧张、肃杀的氛围。

B.诗人笔下的将军虽然身份高贵,但能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他不披铠甲,放弃骑马,亲自带兵守卫在隘口。

C.诗中的将军不仅藐视敌人,认为―虏畏不敢犯‖,还用―射麇捕鹿‖这种畋猎方式来激发将士们的杀敌豪情。

D.同是军旅诗,陆游《关山月》中―戍楼刁斗催落月‖侧面烘托人物,而―更阑酒醒山月落‖则直接写入。

E.全诗从帐门外写到帐门内,由将军写到士兵,由全景描绘而过渡到特写镜头,构思精巧严谨,脉络分明。

15.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7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不仅勾勒出阿房宫占地之广,还表现了建筑高耸的气势。

(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两句提醒统治者要任用自己的亲信将领来把守剑门关。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寄奴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两句是―,‖。

(4)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用一句―‖将月影下摇曳生姿的竹柏描绘得栩栩如生。

7、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22—23题。

客中闻雁黄仲则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23.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

B.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C.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D.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

E.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24.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分)(六)名句名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3)在《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不要说是人听了,就是动物蛟龙听了也飞舞起来了,一个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客游李贺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⑤。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

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

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

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

④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